蜥臀目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蜥臀目动物邮票。

蜥臀目(学名Saurischia)也称为龙盘目或蜥盘目。名称源自希腊文中的σαυρος(sauros;“蜥蜴”之意)与ισχιον(ischion;“髋关节”之意)。是恐龙之下所属两目中的其中一目。哈利·丝莱(Harry Seeley)在1888年根据恐龙的骨盆结构,将恐龙分类成为两大目,分别是蜥臀目与鸟臀目(Ornithischia)。两者的差异在于蜥臀目的骨盆型态比较接近早期的恐龙,蜥臀目恐龙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与鸟臀目演化支分开个别演化,它们所生存的时代一直延续到白垩纪结束为止。

蜥臀目之下的兽脚亚目包含了所有的肉食性恐龙,而蜥脚形亚目则是体型庞大的草食性动物演化支;两者和鸟臀类最大的不同就是“几乎没有装甲或者角”,体型简单的由头、颈部、身体、四肢、尾巴组成,就算有也不会像鸟臀目一样有夸张的装饰或者防御特征。某些蜥臀目中的兽脚亚目大约在侏罗纪时期演变成为鸟类的祖先(虽然鸟臀目也拥有类似鸟类的骨盆结构,但是这是趋同演化的结果,并非鸟臀目进化为鸟类)。除了已经演变成为鸟类的分支之外,白垩纪晚期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使蜥臀目恐龙完全消失。依据系统发生学的分类法,现代鸟类是蜥臀目中兽脚亚目的一个次演化支。

分类

Carnosaur and Sauropod
1993 新西兰 (6+1MS-1)
Sauropod
1993 新西兰 (6+1MS-2)
Carnosaur
1993 新西兰 (6+1MS-6)
Carnosaur
1993 新西兰 (6+1MS-MS)
Sauropoda
2000 葡萄牙 (4-4)
蛋白石化的兽脚亚目牙齿
2020 澳大利亚 蛋白石化石 (4-2)
Elaphrosaurine
2022 澳大利亚 (5-2)

阿拉果龙属(学名:Aragosaurus)或译阿拉哥龙,是蜥脚下目大鼻龙类的一个属,生活于白垩纪的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

阿拉果龙是巨大、四足的植食性恐龙,生活于豪特里维阶至巴列姆阶,约1亿3000-1亿2000万年前。它的身长约有18米长,体重约28000公斤。

它有着长颈、长而强壮的尾巴、小型头部及巨大的身躯。整体上与圆顶龙相似。它的化石发现于西班牙,只有部分的骨骼。它是由Sanz、Buscalioni、Casanovi及Santafe于1987年命名的。模式种是“A. ischiaticus”。如同圆顶龙,阿拉果龙可能拥有短、结实的头颅骨。牙齿大而宽,可能用来切割高大针叶树的树枝与树叶。前肢较短于后肢,尾巴长且充满肌肉。

迷阿拉果龙 Aragosaurus ischiaticus
2023 西班牙 (1全)

阿根廷龙属(属名:Argentinosaurus,意为“阿根廷的蜥蜴”)是蜥脚下目泰坦巨龙类的一个属,是种植食性恐龙(实际上要到中生代末期才有草等禾本科植物,所以不能称为草食性恐龙),可能是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体型最巨大的陆地动物。它们在劳亚古陆侏罗纪的近亲(如迷惑龙)灭绝后,才于白垩纪中期的南美洲出现,即距今约1亿年前。

没有太多阿根廷龙的化石被发现。正模标本(编号PVPH-1)包含:三节前段背椎、三节后段背椎、有第1到5节荐椎(都只有椎体的腹侧)、数个破碎的背肋、一个右侧荐肋、右胫骨。第一背椎的高度(神经棘顶端到椎体腹侧)是1.59米,而胫骨约为1.55米长。另外,一根不完整的股骨(编号MLP-DP 46-VIII-21-3)也被归类于阿根廷龙,是一节不完整的股骨干,长1.18米。

在1990年代,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 S. Paul)、T. Appenzeller曾多次提出阿根廷龙的身长、体重估计值,身长估计值约35米、体重估计值多介于90到100公吨之间。但当时缺乏较完整的泰坦巨龙类化石可供比较。近年来,有较为完整的泰坦巨龙类化石发现,例如萨尔塔龙、后凹尾龙、掠食龙,使科学家可以估计出泰坦巨龙类的较准确体型。在2006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的一份双腔龙与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的研究中,估计阿根廷龙的身长是30米。在汤玛斯·霍尔兹的2008年版恐龙列表里,则将阿根廷龙的身长记为36.6米。

在2004年,佩尔·克里斯坦森等人的南美洲白垩纪恐龙研究里,提出正模标本里的胫骨其实是个腓骨,并将新发现的股骨列入计算,参照其他13种蜥脚类恐龙的骨头密度,计算出阿根廷龙的骨头密度介于60到100公吨,最有可能是90公吨。

阿根廷龙属
2018 亚美尼亚 (2-1)

迪亚曼蒂纳龙属(学名:Diamantinasaurus)是一属衍化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是在澳洲的白垩纪地层发现的。目前只有发现部分颅后骨骼。

迪亚曼蒂纳龙的正模标本(编号AODL 603)是一组部分骨骼,包括有右肩胛骨、胸骨、大部分前肢、大部分后肢、部分骨盆、以及肋骨。迪亚曼蒂纳龙具有拇指指爪,在衍化的泰坦巨龙类中相当独特。四肢骨头粗壮。它们是于2009年由霍克努尔(Scott Hocknull)所描述、命名。模式种是玛蒂尔达氏迪亚曼蒂纳龙(D. matildae),种名以澳洲民歌《华尔兹·玛狄尔达》(Waltzing Matilda)来命名,原作者在编写这首歌时,是在化石发现地附近的温顿镇完成。系统发生学研究显示,它们与后凹尾龙及萨尔塔龙同属泰坦巨龙类的岩盔龙类(Lithostrotia)演化支。它们身长约16米,体重约22吨。

很多泰坦巨龙类都有小型的鳞甲,但目前迪亚曼蒂纳龙还没有发现鳞甲。

迪亚曼蒂纳龙属
2013 澳大利亚 (6-5)
迪亚曼蒂纳龙属
2022 澳大利亚 (5-1)

约巴龙属(属名:Jobaria)又译酋巴瑞亚龙,是种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侏罗纪中后期的尼日,年代约1亿6700万到1亿6100万年前。约巴龙是以当地游牧民族神话中的一种动物“Jobar”为名。

化石是在1997年秋季发现于撒哈拉沙漠,由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率领的挖掘团队所发现,化石发现于尼日奇罗泽林省中部的因加尔附近,属于富含化石的Tiourarén地层,其出土的化石有超过95%属于蜥脚类恐龙。

根据早期的估计,这个地层的地质年代大致是白垩纪早期的豪特里维阶至巴列姆阶,距今约1亿3600万到1亿2500万年前。但在2009年,其他科学家重新鉴定Tiourarén地层的地质年代,应为侏罗纪中期的巴通阶到牛津阶,约1亿6400万到1亿6100万年前。

约巴龙被认为身长约有21.3米,体重被估计约22.4公吨。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里诺比较现代大象与约巴龙的肱骨/股骨圆周比例,提出约巴龙可能可以用后脚站立。他发现约巴龙的体重多由后脚支撑,而现代大象的体重多由前脚支撑。由于现代大象可以短暂地用后脚站立,因此约巴龙也可以轻易地用后脚站立。

约巴龙似乎是种非常原始的蜥脚类恐龙。约巴龙被认为是种基础大鼻龙类恐龙、或者是种接近新蜥脚类演化支的真蜥脚类恐龙。与年代较晚的北美洲蜥脚类恐龙(例如梁龙、迷惑龙)相比,约巴龙的脊椎构造较简单,不具有鞭尾类形态的尾巴。

约巴龙属
约巴龙属
2009 南非 (10-7,8)

瑞拖斯龙属(属名:Rhoetosaurus)又名罗叶特龙,是蜥脚下目恐龙的一属,它们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澳大利亚。瑞拖斯龙的身长估计长约12至15米。属名以希腊神话泰坦神族之一的瑞拖斯来命名。

于1924年,在昆士兰中央的达勒姆当斯站,发现有大型爬行动物的骨骼化石,站长Arthur Browne将骨头碎片送给布里斯本昆士兰博物馆的Heber Longman作研究。在1926年,Longman命名了瑞拖斯龙。瑞拖斯龙的属名以希腊神话泰坦神族之一的瑞拖斯来命名,种小名则是以Arthur Browne来命名的。某些科学文献将属名误植为Rhaetosaurus、Rheteosaurus。

最初的标本是22节的尾椎,包括16节连续的骨头及其他后肢的碎片。在Longman公布这个新发现之后,来到车站及安排运送更多的材化石料往昆士兰博物馆,这些新化石包括:1节颈椎、一些背椎、肋骨、尾椎、股骨及骨盆等。

于1975年,Mary Wade与Alan Bartholomai发现更多的化石材料,托马斯·里奇(Tom Rich)、Anne Warren、赵喜进、拉弗·莫那儿(Ralph Molnar)等人也有发现新化石。这些新发现的骨骼包括了更多的肋骨、怀疑是颈椎的骨头、及大部分的右后肢。直至目前为止,都没发现尾巴末端、前肢或头颅骨。

瑞拖斯龙及澳洲南方龙是两类在澳大利亚(在侏罗纪是冈瓦那大陆的一部分)发现的知名蜥脚下目恐龙。瑞拖斯龙最澳大利亚的最完整蜥脚下目化石。

瑞拖斯龙属
1997 澳大利亚 (5-1)

泰坦巨龙(属名:Titanosaurus)又名巨龙、泰坦龙或伟龙,属名意为“泰坦的蜥蜴”,是以希腊神话中的早期神祇泰坦巨神为名。泰坦巨龙是种蜥脚下目恐龙,化石是在1877年发现于印度的拉米塔组,地质年代为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阶,并于同年命名。

泰坦巨龙被推测身长为9到12米不等,重量约13公吨。传统上,泰坦巨龙属是个“未分类物种集中地”,许多保存不佳、但拥有独特的脊椎生理结构的蜥脚类化石被分类到泰坦巨龙属。最初发现的泰坦巨龙化石由四肢骨头与少数脊椎骨所构成,而脊椎拥有独特的特征。然而,有更多保存良好的泰坦巨龙类标本被发现,这些标本显示泰坦巨龙属的独特特征可在许多属上见到。因为最初的泰坦巨龙标本已无法与其他近亲分辨出来,所以泰坦巨龙属目前的状态为疑名。

在南欧与南美洲等地也发现了泰坦巨龙的其他种。但目前大部分种被归类于其他属,或是被认为无效种、疑名。泰坦巨龙属中最著名的种原本是柯氏泰坦巨龙(T. colberti),现已重新命名为伊希斯龙。理查德·莱德克(Richard Lydekker)在1879年命名的布氏泰坦巨龙(T. blanfordi),化石过于破碎,无法与其他化石做出比较、鉴定,目前被认为是疑名。

泰坦巨龙属
1991 巴西 (2-2)
泰坦巨龙属
1996 乌拉圭 (5-5)
泰坦巨龙属
2010 新西兰 (5-3)

图里亚龙属(属名:Turiasaurus)是种蜥脚下目恐龙。

图里亚龙被认为是欧洲所发现的最大恐龙,身长超过30米,重量达27到38公吨,约是6到7只成年雄象重量的总和。图里亚龙的头颅骨只有70公分长,与身体相比并不大。根据古生物学家Luis Alcalá的说法,蜥脚类恐龙如果演化出大型头部,颈部将无法支撑重量。

图里亚龙的正模标本是一个破碎化石,包括:关节连接的左前肢、头颅骨碎片、牙齿、脊椎、以及肋骨,发现于西班牙东北部的阿拉贡自治区特鲁埃尔省里奥德瓦村的Villar del Arzobispo组地层,是个陆相沉积层。这些化石原本被非正式命名为““Riodevasaurus””,是个无资格名称。模式种是里奥德瓦图里亚龙(Turiasaurus riodevensis),是在2006年由Royo-Torres、Coblos、Alcala等人正式叙述、命名。属名意为“图里亚蜥蜴”,图里亚(Turia)是特鲁埃尔省的拉丁名。近年,马德里东方挖出的新化石,已发现最完整的图里亚龙头颅骨。

种系发生学研究显示图里亚龙不属于新蜥脚类演化支,而属于图里亚龙类演化支,这个新成立的演化支还包括:露丝娜龙、加尔瓦龙。

图里亚龙属
2016 西班牙 (4-4)

始盗龙属(学名:Eoraptor)又名晓掠龙,是世界最早的恐龙之一,类似兽脚亚目与蜥脚形亚目的最近共同祖先。它是双足的肉食性恐龙,生活于2亿3100万年前的阿根廷西北部。模式种是月亮谷始盗龙(E. lunensis),学名的完整意思是“从月亮谷来的破晓掠夺者”。古生物学家相信始盗龙的外表类似所有恐龙的最近共同祖先。它的化石是几组保存很好的骨骼。

它们的身体小型,成长后约1米长,重量估计约10公斤。它是趾行动物,以后肢支撑身体。它的前肢只是后肢长度的一半,而每只手都有五指。其中最长的三根手指都有爪,被推测是用来捕捉猎物。科学家推测第四及第五指太小,不足以在捕猎时发生作用。

始盗龙可能主要吃小型的动物。它能够快速的短跑,当捕捉猎物后,会用指爪及牙齿撕开猎物。但是,它同时有着肉食性及草食性的牙齿,叶状齿类似原蜥脚下目的牙齿,所以它也有可能是杂食性动物。

在1991年,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发现始盗龙的化石,化石在阿根廷伊斯巨拉斯托盆地发现。在三叠纪晚期,这地方是一个河谷,但目前成为沙漠。始盗龙的化石是发现于伊斯巨拉斯托组,在同一地层还发现另一种早期恐龙,艾雷拉龙。在1993年,保罗·塞里诺将这些化石正式命名为始盗龙(Eoraptor),并认为始盗龙是最早的恐龙。赛里诺认为始盗龙是最早恐龙的原因,除了始盗龙缺乏几个恐龙的专有特征外,还有它们缺乏掠食性动物的特征。不像其他的后期肉食性恐龙,它的下颌没有可调整的关节,用来咬紧大型猎物。此外,它只有一些牙齿是弯曲及有锯齿的。始盗龙属于蜥臀目,它们的臀部结构很像现今的蜥蜴。

始盗龙拥有一些草食性的牙齿,及五根已完全发展的手指,都使科学家们认为始盗龙比艾雷拉龙更为原始。只有最近在马达加斯加发现的一些原蜥脚下目,被认为生存年代早于它们。南十字龙的年代可能更早,但体型较大。南十字龙似乎具有一些与原蜥脚类、兽脚类共有的特征,导致科学家们质疑始盗龙的原始程度,以及与其他恐龙之间的关系。在2009年的一个研究,提出始盗龙属于兽脚亚目,演化位置比艾雷拉龙下目衍化,但比腔骨龙原始。

始盗龙被认为是最原始的恐龙之一。始盗龙在恐龙的演化位置仍未定,可能属于基础蜥臀目或基础兽脚亚目恐龙。保罗·塞里诺在1993年命名始盗龙时,根据五根据有功能的手指与其他特征,将它们归类于兽脚亚目。在2011年的曙奔龙命名研究里,提出始盗龙是种基础蜥脚形亚目恐龙,因为它们有这个演化支的特征。麦可·班顿(Michael Benton)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将始盗龙从兽脚亚目归类于蜥脚形亚目是过于急躁的结论。Nesbitt等人在命名邪灵龙时,也将始盗龙归类于兽脚亚目。2011年的另一份研究,则认为始盗龙属于真蜥臀类,亲缘关系接近蜥脚形亚目、兽脚亚目,但太过原始而无法归类于两个演化支之一。

月亮谷始盗龙
1998 阿根廷 (4-1)

似鹈鹕龙属(属名:Pelecanimimus)是种原始、基础似鸟龙下目恐龙,发现于早白垩纪的西班牙。似鹈鹕龙的牙齿数量比其他似鸟龙类恐龙还多,大部分的似鸟龙下目恐龙缺乏牙齿。

在1993年,Armando Díaz Romeral在西班牙的La Hoyas地层发现一个兽脚类的头颅骨与骨骼化石。在1994年,Bernardino Pérez Pérez-Moreno等人将这些化石叙述、命名。模式种是多锯似鹈鹕龙(P. polyodon),属名意为“鹈鹕模仿者”,意指其长口鼻部与形状;种名在希腊文意为“许多”与“牙齿”,意指这种恐龙拥有数量众多的牙齿。

似鹈鹕龙的正模标本(编号LH 7777)发现于西班牙昆卡省的著名挖掘地点La Hoyas,属于La Huérguina地层,地质年代为早白垩纪的早巴列姆阶。

目前唯一的标本是关节连接的身体骨骼前半部,包含:头颅骨、全部的颈椎、大部分的背部脊椎、肋骨、胸骨、肩带、完整的右前肢、以及大部分的左后肢所构成。头颅骨后方、颈部后方、前肢周围可发现软组织的痕迹。

似鹈鹕龙是种小型似鸟龙类恐龙,身长约2到2.5米。牠们的头颅骨长而狭窄,头颅骨长度是高度的4.5倍。似鹈鹕龙在似鸟龙类中的独特处是在于牠们的众多牙齿,牠们拥有大约220颗非常小型的牙齿,其中7颗位于前上颌骨,约30颗位于上颌骨,而75颗位于齿骨,是目前兽脚亚目中最多的。牠们的牙齿属于异型齿,拥有两种不同形式牙齿。上颌前段的牙齿宽广,横剖面呈现D形状,而后段的牙齿呈现刀状;整体而言,上颌的牙齿比下颌的牙齿还大。并非似鹈鹕龙的所有牙齿都呈锯齿状,而且齿冠与齿根之间的部位狭窄。

目前仅知另一种似鸟龙类拥有牙齿,似鸟身女妖龙,但牙齿数量远少于似鹈鹕龙,而且仅存于下颌。Perez-Moreno等人,将似鹈鹕龙的众多牙齿,以及牙齿之间缺乏空隙的特征,认为是切割与撕裂食物的适应演化,极类似喙状嘴的切割边缘,同时也是较晚期似鸟龙类的缺乏牙齿、切割用边缘的预先适应。

似鹈鹕龙的手臂与手部较为类似典型的似鸟龙类特征,而尺骨与桡骨较紧附于手部,较为类似钩状,而且手指长度一样。

在La Hoyas lagerstätten地层发现的似鹈鹕龙化石保存了软组织的压痕,透露出头部后方的小型冠饰,可能由皮肤或角质构成;以及一个喉囊,该器官类似现代鹈鹕的较大型颊囊,而这也是似鹈鹕龙的名称来源。有些软组织痕迹透露出牠们拥有类似皮肤皱纹的表面,起初被解释成缺乏羽毛、鳞片等衍生物,但后来的研究显示牠们拥有被保存下来的丝状结构,而非仅是皮肤,也有可能是肌肉组织的痕迹。似鹈鹕龙也是似鸟龙类第一种发现拥有舌骨的物种。似鹈鹕龙的发现地点接近中生代的湖泊,因此牠们可能会涉水进入浅水区捕鱼,并在吞咽前将食物储放在颊囊中。

似鹈鹕龙属
2016 西班牙 (4-2)

气肩盗龙属(属名:Pneumatoraptor)是兽脚亚目近鸟类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匈牙利。

正模标本(编号V.2008.38.1.)是一个完整的左肩胛鸟喙骨,发现于匈牙利西部的包科尼山脉,属于Csehbánya组地层,地质年代约8500万年前,相当于白垩纪晚期的桑托阶。这个标本目前由布达佩斯的匈牙利自然历史博物馆保存、管理。

模式种是福氏气肩盗龙(P. fodori),是在2010年被叙述、命名。属名意指肩胛鸟喙骨的内部带有许多中空气腔;种名则是以发现挖掘地点的Géza Fodor为名。

不同于其他兽脚亚目恐龙,气肩盗龙的肩带狭窄、该部位骨头的横剖面接近圆形、内部有大量空间以容纳气囊。这个肩胛鸟喙骨相当小,显示气肩盗龙是种小型恐龙,完整身长估计约73公分,大约是其近亲蜥鸟盗龙的一半。

气肩盗龙的肩带呈L形,显示它们属于近鸟类演化支,这个演化支包含:驰龙科、伤齿龙科、鸟翼类。由于气肩盗龙的化石过少,目前无法确定它们属于哪个演化支,但根据骨头特征,较偏向属于驰龙科。

在Csehbánya组地层发现的其他近鸟类化石,包含:牙齿、指爪、尾椎、以及部分胫骨,可能也属于气肩盗龙。

福氏气肩盗龙
2018 匈牙利 (6-2)

似提姆龙属(属名:Timimus)是种虚骨龙类兽脚亚目恐龙,可能属于似鸟龙下目。似提姆龙的属名是以化石发现者提姆·富兰纳瑞(Tim Flannery)为名。似提姆龙生存于早白垩纪的阿尔比阶,约1亿600万年前。似提姆龙的化石发现于澳洲东南部的恐龙湾。

在1991年,澳洲东南部的恐龙湾发现两个股骨,分别来自于成年与未成年个体,而这两块骨头发现时相距不到1米。

模式种是赫氏似提姆龙(T. hermani),是由托马斯·里奇(Thomas Rich)博士与帕特·里奇(Patricia Vickers-Rich)夫妇在1993年到1994年正式叙述、命名。属名意为“Tim的模仿者”,同时以他们的儿子Timothy Rich、澳洲古生物学家提姆·富兰纳瑞(Tim Flannery)为名,“mimus”则是似鸟龙下目的常见字根;种名则是以赞助恐龙湾挖掘计划的John Herman为名。

正模标本(编号NMV P186303)是其中的成年个体左股骨,属于Eumeralla组地层,地质年代约1亿600万年前,相当于白垩纪早期的阿尔比阶。副模标本(编号NMV P186323)是其中的位成年个体股骨目前也发现了一些归类于似提姆龙的脊椎骨,发现于相同地点。

在1994年,托马斯·里奇博士宣称因为该地区的露出化石有限,不太可能发现更进一步的似提姆龙化石,目前所发现的正模标本已经是最完整的化石。而正模标本的特征足以被鉴定为属于似鸟龙下目,而且是这个演化支的新属。因此这个新属成为科学文献里的一个参考点。

正模标本的股骨长44公分,根据估计,该成年个体身长约2.5米。副模标本的股骨长19.5公分。似提姆龙的修长骨头显示它们的轻盈的动物。这些股骨有些可鉴定特征,股骨末端髁部没有伸肌沟,这是种基础似鸟龙类的特征。股骨头的顶部平坦。股骨的前粗隆部的位置高,相当于大粗隆部的位置。

似提姆龙属
1993 澳大利亚 (6-4)
似提姆龙属
2013 澳大利亚 (6-3)
  • 动物/爬行纲/蜥臀目.txt
  • 最后更改: 2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