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龙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驰龙科动物邮票。

驰龙科(学名:Dromaeosauridae)又名奔龙科,是群类似鸟类的兽脚亚目恐龙。它们是群体型中至小型的肉食性恐龙,繁盛于白垩纪。在非正式的用法里,它们通常被称为“盗龙”(Raptor),这个名称因为电影《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出现的伶盗龙而开始盛行。驰龙科的属名在希腊文意为“奔跑的蜥蜴”,dromeus / δρομευς 意为“奔跑”,而sauros / σαυρος 意为“蜥蜴”。

驰龙科的恐龙分布范围可能极广,化石在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南美洲以及南极洲等地都有发现记录。已知最原始的驰龙类恐龙记录可能来自在英格兰西南部被发现的牙齿化石,推测生活于侏罗纪巴通阶,而后来演化并且持续存活到白垩纪末的马斯特里赫特阶,据此推算,驰龙类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超过1亿年。

恐爪龙属(属名:Deinonychus)是驰龙科恐龙的一属,身长约2.5-4米,生活于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中期至阿尔布阶早期,距今约1亿1500万至1亿800万年前。它的学名是来自古希腊文的“δεινος”(意为“恐怖”)及“ονυξ/ονυχος”(意为“爪”),因为它的后肢第二趾上有非常大,呈镰刀状的趾爪,在行走时第二趾可能会缩起,仅使用第三、第四趾行走。一般认为恐爪龙会用其镰刀爪来割伤猎物,但近年就伶盗龙重建模型的测试显示这爪作刺戳之用,而非割划。

恐爪龙的正型标本(编号YPM 5205)有个大幅弯曲的第二趾爪,奥斯特伦姆研究鳄鱼、鸟类的趾爪,发现主龙类的趾爪具有角质鞘,所以趾爪的实际体积较大。奥斯特伦姆估计这个第二趾爪有13公分长。

模式种为平衡恐爪龙(D. antirrhopus),种名antirrhopus意为“平衡”,取自于奥斯特伦姆对于尾巴功能的假设。就像其他的驰龙科,恐爪龙的尾巴有者一连串的长骨突与骨化肌腱。这种结构使恐爪龙的尾巴硬挺,可提供更好的平衡及转弯能力。但是一个蒙古伶盗龙的标本(编号IGM 100/986),尾巴是往后弯曲、呈S状,而且关节未脱落。这个发现显示尾巴可以侧弯,并有一定的灵活性。

古生物学家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在1960年代末期的恐爪龙研究有突破性的影响,引发恐龙究竟是否为恒温动物的争论,这个改变称为恐龙文艺复兴。在这之前,一般大众认为恐龙是巨大、行动缓慢的爬行动物。奥斯特伦姆根据恐爪龙的小型体型、类似鸵鸟的二足步态、与地面平行的尾巴,以及大型、镰刀状的第二趾爪,提出恐爪龙是灵活、行动敏捷的猎食动物。

恐爪龙的化石大多数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怀俄明州的Cloverly组,以及奥克拉荷马州的鹿角组。而在马利兰州大西洋沿岸平原波多马克组发现的牙齿,也可能属于恐爪龙。在Cloverly组及鹿角组发现的恐爪龙化石与鸟脚下目腱龙的化石位置接近。根据与腱龙化石一同被发现的牙齿标本,显示这些恐爪龙正在猎食这只腱龙,或是恐爪龙正在食用腱龙的尸体。另外恐爪龙因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的缘故,其体型被误会是迅猛龙的体型。

根据恐爪龙的最大型标本,恐爪龙的体型可达3.5米,头颅骨最大可达41公分长,臀部高度为0.87米,而体重可达90公斤。而恐爪龙属中最大的个体(不一定属于平衡恐爪龙),YPM 5210 更是可以达到长4米,重120公斤。它的头颅骨有强壮的颌部,有约60根弯曲、刀刃形的牙齿。奥斯特伦姆最初将恐爪龙的不完全颅骨,重建成三角形、宽广的头部,类似异特龙。在发现更多、更完整的恐爪龙与其近亲的化石后,显示恐爪龙的上腭部较呈拱形,口鼻部较狭窄,颧骨宽广,使头部看起来较为立体,与奥斯特伦姆的重建不同。恐爪龙颅骨与伶盗龙不同,头顶较坚固,类似驰龙;伶盗龙的鼻部上侧往下凹,这点与恐爪龙不同。头颅骨及下颌都有洞孔,可减轻头部重量,而恐爪龙的眶前孔是特别的大。按头颅骨来推算,眼睛主要是向两侧的。

就像其他的驰龙科,恐爪龙有大型手掌与三根手指。第一指最短,而第二指最长。每只后肢的第二趾都有镰刀状的趾爪,长度约12公分,有可能是作为捕猎动物。它可以先向前戳刺,并向下割来撕破猎物。相对于恐爪龙的体型,这些趾爪来的相当地大。恐爪龙的身体是靠尾椎及人字骨,在高速转向时来维持稳定及平衡。

恐爪龙属
2015 比利时 (10-4)

小盗龙属(属名:Microraptor,意为“小型盗贼”)是一种在中国辽宁省九佛堂组发现的小型驰龙科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期阿普第阶,约1亿2000万年前,目前已发现近10个化石。

如同始祖鸟,小盗龙的发现证实恐龙与鸟类之间有紧密的演化关系。小盗龙的四肢与尾巴拥有长正羽,根据这些特征,小盗龙的发表者徐星于2003年提出小盗龙可能用四翼在树林间滑翔。小盗龙属目前有三个有效物种,分别为赵氏小盗龙(M. zhaoianus)、顾氏小盗龙(M. gui)以及汉卿小盗龙(M. hanqingi);部分学者认为前两个种可能同属于赵氏小盗龙,而汉卿小盗龙则是目前发现最大型的小盗龙。羽龙是另外一种有翼的驰龙科恐龙,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羽龙其实就是小盗龙。

小盗龙是已知最小的恐龙之一,身长42到83公分(较大型的汉卿小盗龙全长估计约1米),体重可达1公斤。除此之外,小盗龙也是第一群被发现拥有羽毛与翅膀的恐龙之一。赵氏小盗龙的3个标本已被详细的描述,而顾氏小盗龙的6个标本已被徐星等人在2003年所描述,而小盗龙的羽毛痕迹大部分来自于顾氏小盗龙。

小盗龙在有羽毛恐龙与早期鸟类中相当独特,它们是已知的鸟类祖先中,脚部、前臂与头部都拥有长飞羽的少数物种之一。它们的身体覆盖者一层厚羽毛,而尾巴末端有个钻石状羽毛扇(可能在飞行中增加稳定性)。有些标本的头部拥有高起的羽毛冠饰,类似某些现代鸟类,例如菲律宾鹰。某些标本上的亮与暗区域可能显示生前的羽毛颜色样式。部分种类小盗龙的羽毛可能带有一种闪烁着荧光的黑色。

小盗龙与原始鸟类、原始伤齿龙科拥有数个共同生理特征,例如:同时拥有无锯齿状边缘与部分锯齿状边缘的牙齿、牙齿中间较扁、以及长的上臂骨头。小盗龙的部分特征类似中国猎龙,中国猎龙是种原始的伤齿龙科恐龙;在S.H. Hwang等人在2002年对于赵氏小盗龙两个标本的叙述中,他们认为小盗龙与中国猎龙分别是两个近亲演化支的原始物种,而且两者都接近恐爪龙下目分开演化的节点。

小盗龙的命名过程是有争议的。小盗龙的第一个标本是将数个发现于中国的有羽毛、但彼此没有关系的恐龙化石拼凑在一起,然后走私到美国。在1991年11月份,《国家地理杂志》刊载了一篇文章,宣称中国辽宁省发现一种新的有羽毛恐龙,辽宁古盗龙(Archaeoraptor liaoningensis),学名意为“辽宁的古老盗贼”。在2000年,史密森尼学会所属国家历史博物馆的馆长Storrs L. Olson发表文章,宣称《国家地理杂志》属于一般科普杂志,并非可发表正式学名的学术专刊,辽宁古盗龙的命名没有学术效力。之后,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在鉴定一个驰龙科化石时,发现该化石的尾部与辽宁古盗龙的尾部一样。徐星发现两个化石互为镜像,应该来自于同一块化石,并被人拼凑到辽宁古盗龙的尾部上,使它们极为类似鸟类。徐星将这块化石除了尾巴的剩余部分,命名为赵氏小盗龙(Microraptor zhaoianus),上半身的鸟类部分则在2002年被确定为燕鸟。

因为这两个化石都指的是同一个模式标本,赵氏小盗龙成为辽宁古盗龙的次客观同物异名(Junior objective synonym),如果辽宁古盗龙是有效名称,它将拥有优先权。所以,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这种恐龙的有效名称可能是辽宁古盗龙。然而,对于Storrs L. Olson是否符合建立新分类的所有规定,仍有所争议。大部分古生物学家并不愿意使用古盗龙这名称,因为这个名称与骗局与《国家地理杂志》有关,他们认为《国家地理杂志》并非学术性杂志,不能成为生物命名的正式管道。另外,Storrs L. Olson在建立模式种之前,就将这个标本定为选模标本,这是种对命名规则的破坏,所以大部分古生物学家并不支持这名称。因此,徐星等人命名的赵氏小盗龙成为目前通行的名称。

到目前为止,已经在中国辽宁省发现了数个小盗龙的完整骨骸,发现时间是在2001年到2003年间,都来自于中国辽宁省的九佛堂组。小盗龙是该地层最常发现的兽脚类恐龙化石。徐星发现正模标本跟某些标本有后肢与比例上的差异,于是建立为新种,顾氏小盗龙(M. gui)。在2002年,S.H. Hwang等人将两个新发现标本,归类于赵氏小盗龙。

羽龙(Cryptovolans pauli)与顾氏小盗龙拥有相同的四翼身体构造,可能也是小盗龙的一个种。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认为小盗龙与羽龙有许多差异,尤其是后肢、尾巴。在2004年,菲力·森特(Phil Senter)等人认为这些标本的差异与体型相符,可能代表年龄的差异;他并提出赵氏小盗龙、顾氏小盗龙、以及羽龙全都是同一个种,赵氏小盗龙。

顾氏小盗龙
2014 香港 (6-2)
小盗龙属
2017 中国 中国恐龙 (6+1MS-6)

伶盗龙属(属名:Velociraptor,拉丁文中意为“敏捷的盗贼”)又称盗伶龙属、快盗龙属,或在中文圈被错误翻译为“迅猛龙”,是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的一属,大约生活于7,500万至7,1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晚期,并且伶盗龙和现代鸟类、猛禽之类的关系非常接近。伶盗龙的模式种为蒙古伶盗龙(V. mongoliensis),化石最常发现于蒙古国及中国的内蒙古附近的地区;第二个种为奥氏伶盗龙(V. osmolskae),是在2008年被命名,化石是一个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头骨。过去曾经有其他的种,但现多已不被承认。

伶盗龙的体型接近火鸡的大小,小于其他的大型驰龙科恐龙(例如恐爪龙),但它们之间仍有许多相同的生理特征。伶盗龙是种二足、肉食性的有羽毛恐龙,具有长而坚挺的尾巴,尾巴和手臂上有着如同现代鸟类一样的羽毛;伶盗龙最明显的特点是在双脚的第二脚趾具有大型的镰刀状趾爪,这些趾爪被认为用来扎入、刺穿或者撕裂它们的猎物。伶盗龙与其他驰龙科的差别在于长而低矮的头颅骨,以及朝上微翘的口鼻部。对于古生物学家而言,伶盗龙是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恐龙,目前已发现超过10个伶盗龙的化石,是驰龙科中数量最多的。而其中一个著名的标本,则保存了与原角龙缠斗中的伶盗龙。

伶盗龙在大众流行文化中被错误称为“迅猛龙”,是最广受一般人们熟悉的恐龙之一,这是由于在麦克·克莱顿的小说以及知名电影《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中的抢眼表现,并且在续作中《侏罗纪世界》更是对其如人类一般的高智慧有着重描写,因此有人甚至把《侏罗纪公园》中的“迅猛龙”一词来代指原本的伶盗龙;但实际上小说与电影版本对于伶盗龙的描述有误,现实中的伶盗龙只有像猫或者鸡一样大,侏罗纪系列电影中的迅猛龙却和人类一样高、有三米长、可轻易捕杀牛或者带着枪支的武装人类,与其说是伶盗龙,不如说是“以阿基里斯龙为原型的战斗力加强版”可能还更为合适。

伶盗龙是一种中型驰龙类,成年个体身长估计约2.07米,臀部高约0.5米,体重推测约15公斤。与其他驰龙类相比,伶盗龙具有相当长的头颅骨,长达25公分;口鼻部向上翘起,使得上侧有凹面,下侧有凸面。它们的嘴部有26到28颗牙齿,牙齿间隔宽,牙齿后侧有明显锯齿边缘,这特征证明它们可能是活跃的捕食动物,可以捕食行动迅速的猎物。它们的大脑较大,脑重/体重比在恐龙中相当大,显示它们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恐龙。

类似其他驰龙类,伶盗龙具有大型手部,在结构与灵活性上类似现代鸟类的翅膀骨头。手部有三根锋利且大幅弯曲的指爪,第二指爪是当中最长的一根,而第一根指爪是最短的。伶盗龙的腕部骨头结构可以作出往内转、以及向内抓握的动作,而非向下抓握,非常灵巧。

如同其他的兽脚类恐龙,伶盗龙的第一根脚趾是小型的上爪。但与其它以三根脚趾行走的兽脚类恐龙相比,伶盗龙只依靠后肢的第三、四趾行走,驰龙类都是以这种方式行走。伶盗龙的第二脚趾可以向上、向后收起离开地面,上有大型、镰刀状的趾爪,这是它们著名的重要原因,也是驰龙科与伤齿龙科的典型特征。这个大型趾爪的外缘长度可达6.5公分,是可怕的攻击武器,可能用来撕开猎物。

伶盗龙尾椎上侧的前关节突,以及骨化的肌腱,使它们的尾巴坚挺。前关节突开始于第10节尾椎,往前突出,支撑前面4到10根其他的脊椎,数量依所在位置而定。这些结构使得整个尾巴在垂直方向几乎不能弯曲,但一个伶盗龙标本保存了完整的尾巴骨头,这些骨头以S状水平弯曲,显示尾巴在水平方向有良好的运动灵活性。这样的尾巴可以帮助伶盗龙在高速奔跑时保持平衡和灵活转向,也说明了伶盗龙是出色的奔跑者。

在2007年,古生物学家爱伦·特纳(Alan Turner)、彼得·马克维奇(Peter Makovicky)、马克·诺瑞尔(Mark Norell)以及他们的同僚宣称在一个来自于蒙古的伶盗龙化石的前臂发现了羽茎瘤(Quill knobs),确定伶盗龙具有羽毛。

伶盗龙属
2000 波兰 (6-6)
伶盗龙属
2021 亚美尼亚 (2-2)
  • 动物/爬行纲/蜥臀目/驰龙科.txt
  • 最后更改: 21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