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龙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棘龙科动物邮票。

棘龙科(学名:Spinosauridae)是群独特的兽脚亚目恐龙。是一群兽脚类恐龙,比较有名的棘龙生活在阿尔布到森诺曼阶,约112至97百万年前。它们是群相当大型的二足掠食动物,拥有修长、类似鳄鱼的头颅,上有圆锥状的牙齿,这些牙齿有非常小的锯齿状边缘,或者没有锯齿状边缘。齿骨的前部牙齿往外突出,成为这群动物的外表特征。棘龙科的名称来自于棘龙的背部帆状物,由多条神经棘构成。这些帆状物的功能仍在争论中,但普遍的解释是做为调节体温使用、用来威吓可能的攻击者、或是视觉辨识物。有些古生物学家更提出,这些神经棘支撑著由肌肉、脂肪构成的隆肉。 棘龙科臀部较其他物种翘上许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原因,大部分科学家认为应该是用于方便交配。 棘龙科的化石已在非洲、欧洲、南美洲、亚洲与澳洲等地发现。其他的大型掠食性恐龙都有适合撕咬的牙齿与颌部,而棘龙科的牙齿与颌部似乎较适合捕食大型鱼类。

崇高龙属(学名:Angaturama)是兽脚亚目棘龙科下的一个属,生活于下白垩纪的巴西。它的模式标本是于巴西东北部的桑塔纳组中的石灰岩被发现,是一个不完整的头颅骨前段。模式种利玛氏崇高龙(A. limai)是由亚历山大·克尔纳(Alexander Kellner)及坎普斯(Diogenes de A. Campos)于1996年2月所描述、命名的。属名是以巴西原住民图皮族的守护神“Angaturama”来命名;种名则是纪念古生物学家Murilo R. de Lima,他在1991年告知凯尔勒这个新的化石。

研究人员重建出颅骨的其余60%部分。崇高龙的特征是口鼻部相当狭窄,及前上颌骨前端上的矢状冠饰。鱼类可能是它的大部分食物来源。过去曾在一副翼龙类化石,发现嵌入的崇高龙牙齿,显示它们也可能以翼龙类为食。

崇高龙原先被认为是巴西最先发现的恐龙头颅骨。但是,由于当描述崇高龙的文章准备发行时,另一个棘龙亚科的头颅骨亦被发表,称为激龙。很多古生物学家怀疑崇高龙与激龙是同一恐龙,若是如此,激龙的名字将具有优先权。

利玛氏崇高龙
1991 巴西 (2-1)

重爪龙属(属名:Baryonyx,意为“沉重的爪”)又名坚爪龙,是棘龙科恐龙的一属。化石最早发现于英格兰多尔金南部的一个黏土坑,随后西班牙北部也有;在英格兰发现的是一个幼年个体的大部分骨骼,而在西班牙发现的只有部分头颅骨及一些足迹化石。它的化石基本都集中在英格兰和西班牙两国之内。重爪龙被认为是生存于距今1亿3000万到1亿2500万年前,相当于下白垩纪的贝里亚阶与欧特里夫阶。重爪龙似乎是以鱼类为食的恐龙,因为在其胸膛发现了大型鳞齿鱼(Lepidotes)的鳞片化石,它们的口鼻部长而低矮、狭窄颌部、锯齿状牙齿、以及像钩子般的指爪,适合捕食鱼类。

重爪龙属
2013 英国 (10-5)

激龙属(属名:Irritator)是兽脚亚目棘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存于下白垩纪的巴西,约1亿1千万年前。激龙是种双足、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估计约有8米,背部高度为3米,体重估计约2到3公吨。激龙的颌部与牙齿型态类似现代鳄鱼,头顶则有个形状独特的头冠。激龙是棘龙、似鳄龙的近亲,这群动物可能以鱼类为食。

激龙的唯一化石是一个长80公分的头颅骨,发现于巴西桑塔那组,只缺少上下颌前段。在桑塔那组还发现另一种棘龙科的化石,被命名为崇高龙,化石只有上下颌前段。由于激龙与崇高龙的化石发现于相同年代的同一地层,目前有许多科学家认为崇高龙是激龙的异名;甚至有科学家提出,这两个物种的化石,其实来自于同一个体。

激龙的模式标本(编号SMNS 58022)是一个部分头颅骨,长度约80公分,发现于巴西的桑塔那组(Santana-Formation),年代为下白垩纪(阿尔比阶)。这个头颅骨被业余化石挖掘者涂上石膏,例如头顶冠饰部分,以令头骨看起来更为完整,而在高价售出。科学家得到这个化石后,借由电脑断层扫描发现人工修改的部分,花了很多时间与金钱才能重建它的原貌。

在1996年,这个化石被大卫·马提尔(David M. Martill)、A. R. I. Cruikshank等人叙述、命名。激龙的模式种是查林杰激龙(I. challengeri),又译挑战者激龙。属名在拉丁文意为“令人抓狂的”或“令人烦恼的”,以形容科学家发现化石被人工修改过的心情;种名则是为纪念阿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的小说《失落的世界》中的角色查林杰教授(Professor Challenger)。这个化石目前存放在斯图加特自然历史博物馆。

激龙的头骨状态相当完整,只缺少上下颌前段,是目前最完整的棘龙科头骨。激龙的吻突扁而长,上颌部有转折曲间。激龙具有矢状头冠,从吻突延伸至头顶。激龙的牙齿直而长,呈圆椎状。牙齿长度介于6毫米到40毫米。与其他棘龙科相比,激龙的两对颞颥孔大幅地缩小。与棘龙相比,激龙的上颌牙齿较少。

在2004年,桑塔纳组发现了一段脊柱,包含三节荐椎与六节尾椎,科学家根据椎体的构造,研判这段脊柱应属于棘龙科。由于该地区的棘龙科中,唯一的有效属是激龙,因此该脊柱有可能属于激龙。

在1996年2月,亚历山大·克尔纳(Alexander Kellner)与Diogenes A. Campos将一个发现于桑塔纳组的部分头骨,命名为利玛氏崇高龙(Angaturama limai)。崇高龙的模式标本(编号USP GP/2T-5)只有上下颌前半段,前上颌骨有矢状头冠,吻突狭窄。前上颌骨的一颗断裂牙齿与齿冠,与激龙的牙齿相符。前上颌骨有7颗牙齿,第3颗最大。崇高龙的化石目前存放在圣保罗大学。

崇高龙与激龙的化石发现于相同年代的相同地层,都来自桑塔纳组。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崇高龙是激龙的异名。某些科学家甚至认为这两个部分头骨,来自于同一个体。如果崇高龙与激龙是相同物种,激龙将具有命名优先权,成为有效名称。

而在克尔纳与Campos的2000年研究>,以及Elaine Batista Machado与克尔纳的2005年研究中,则提出崇高龙的头骨较高,吻突也较高,因此这两个属是不同的动物。

奥沙拉龙属(属名:Oxalaia)是兽脚亚目棘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时期的南美洲。奥沙拉龙是目前在巴西发现的最大型兽脚类恐龙,被认为关系较接近于非洲的棘龙科,而与巴西当地的棘龙科关系较远。

正模标本(编号MN 6117-V)是一个愈合的前上颌骨,来自于一个非常大型的个体;还发现一个不完整的左上颌骨(编号MN 6119-V)化石。这些化石都是在2004年发现于巴西东北部马拉尼昂州的Cajual岛,属于伊塔佩库鲁群(Itapecuru Group)的阿尔坎塔拉组(Alcantara Formation),地质年代约9800万年前,相当于森诺曼阶早期。当地除了发现这两个标本,之前还发现许多棘龙科的牙齿与破碎骨头。

2018年9月初,存放正模标本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大规模的火灾,馆内将近九成的藏品可能都遭到焚毁,而奥沙拉龙的正模标本——也是这种恐龙迄今唯一被发现的化石——就是其一。

在2011年,亚历山大·克尔纳(Alexander Kellner)等人将这两个标本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是歌伦波奥沙拉龙(O. quilombensis)。属名是以西非约鲁巴人的神祇“Oxalá”为名,巴西东北部有许多约鲁巴人的后代;种名则是以巴西的地名歌伦波(Quilombo)为名,歌伦波是非洲黑人奴隶逃脱后建立的社区,Cajual岛也是歌伦波之一。

正模标本是一个前上颌骨,长度为20.1公分,宽度为11.5公分。研究人员估计,吻突的生前宽度约为12.6公分,高度约为10.3公分。每边前上颌骨已发现七颗牙齿。第一颗牙齿相当小,第二、第三颗牙齿最大型。由于所有牙齿的齿冠断裂,无法得知牙齿的详细外形。吻突的第三、第四颗牙齿段落较宽,后方的第六、第七颗牙齿段落较窄。这种吻突形状、牙齿大小的排列方式,段落可以咬住易滑的鱼类身体。

另一块不完整的左上颌骨,长度则约12公分长。

研究人员估计,奥沙拉龙的头颅骨长度约为1.35米,而完整身长约为12到14米,体重约5到7公吨。奥沙拉龙是目前巴西的最大型兽脚类恐龙,也是第八个被命名的巴西兽脚类恐龙。

Oxalaia quilomboensis
2014 巴西 (4-2)

暹罗龙属(属名:Siamosaurus)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下白垩纪的泰国。它的体型不明,但估计长达9.1米。模式种是苏氏暹罗龙(S. suteethorni),是由埃瑞克·比弗托(Eric Buffetaut)及Ingavat于1986年正式描述、命名的。目前对暹罗龙所知甚少,只知它是肉食性的恐龙,可能主要以鱼类为食,并从其牙齿得知它与棘龙是近亲。

在2010年,一项针对棘龙科牙齿的氧同位素研究,分析棘龙、重爪龙、激龙、暹罗龙的氧同位素组成,并与同时代的其他兽脚类恐龙、乌龟、鳄鱼互相比较。研究人员发现棘龙科牙齿的氧同位素组成,较接近同一地区发现的乌龟、鳄鱼,而不类似同一地区的兽脚类牙齿。在棘龙科中,棘龙牙齿的氧同位素组成是最接近其他兽脚类恐龙,而暹罗龙牙齿的氧同位素组成与其他兽脚类恐龙的差距最大。研究人员推测棘龙科是半水生动物,可在陆地、水域中生存,类似现代鳄鱼、河马。研究人员并推测棘龙科是以鱼类为主食,以避免与当地的大型兽脚类恐龙竞争相同食物。

苏氏暹罗龙 Siamosaurus suteethorni
1997 泰国 (4-3)

棘龙属(学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又翻译为棘背龙、脊背龙,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的非洲北部,约为1亿1400万年到9350万年前。推算显示棘龙身长14到15米,高度约为2.1至4.8米,体重为6到9公吨。棘龙是目前已知最大型的陆生肉食性恐龙之一、也是长度最长的肉食性恐龙,但是重量却低于暴龙或其它大型兽脚类;而棘龙因为以四肢行走,其臀高均低于其它体型相近的大型兽脚类掠食者。

棘龙最初是在1912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在1915年加以叙述、命名。最初的标本在德国的柏林博物馆,不过在发现过后的很短时间内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盟军战机炸毁,2010年代开始,发现了其它属于棘龙的头颅骨、爪子、胳膊、尾锥、头冠等身体部分的化石。目前仍不完全确定棘龙属有一个种还是两个种,其中最著名的种是20世纪发现于埃及的埃及棘龙(S. aegyptiacus),而第二个种是在21世纪于摩洛哥发现的摩洛哥棘龙(S. marocannus),化石发现于摩洛哥,其有效性仍备受质疑。

棘龙的背部有明显的长棘,是由脊椎骨的神经棘延长而成,长度可达2.2米,长棘之间推断有皮肤连结,形成一个巨大的帆状物;然而在化石发现初期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些长棘是由肌肉覆盖着,形成隆肉或是背脊。对于这帆状物的功能,目前已有数种看法,包括调节体温、视觉展示物。棘龙的头颅骨长宽但是较矮,外形类似上龙类,棘龙被认为是以中型鸟臀目和蜥脚类恐龙以及鱼类为食。2010-2020年以来的研究,显示棘龙牙齿的氧同位素亲水度颇高,是非常适应水中的恐龙,它四脚着地、尾部扁平的骨骼构造也显示了棘龙对水栖生活做出的形态演化。

棘龙属
2022 香港 (6-2)

似鳄龙属(属名:Suchomimus)是种大型棘龙科恐龙,拥有类似鳄鱼的嘴部,生存于白垩纪阿普第阶晚期的非洲西北部。它的生存年代约为1亿2100万年前到1亿1200万年前。

不像大部分的大型兽脚亚目恐龙,似鳄龙拥有非常长的低矮口鼻部,狭窄的颌部有约100颗牙齿,这些牙齿并不是非常锐利,但稍微往后弯曲。前额有一小角饰。口鼻部前端较大,并有一丛更长的牙齿,这些牙齿的作用似乎较接近固定猎物的身体而非撕扯猎物的皮肉。似鳄龙的外型令人联想到那些以鱼类为食的鳄鱼,例如生存于印度的长吻鳄,它们也拥有非常长、狭窄的口鼻部。

似鳄龙的脊椎有高大的延伸物,最高处位于臀部,它们可能撑者由皮肤构成的帆状物或背脊,类似棘龙,但没有棘龙那样高大。详细研究显示似鳄龙的标本接近成年,身长约11米,体重估计值约2.6到5.2公吨;科学家们认为似鳄龙成长至成年时,体型将跟暴龙一样大,身长超过12米。它们的前肢强壮,手部有三指,拇指上有大型镰刀状指爪。综合以上几点,似鳄龙是种巨大且强壮的动物,以鱼类为食,生存于1亿1千多万年前的北非撒哈拉地区,与当时另外二种大型掠食者始鲨齿龙与帝鳄共同统治该地,当时该地区为多水、类似沼泽的环境。

似鳄龙被分类于棘龙科,棘龙科是一种大型掠食动物,头部的形状适合猎食鱼类。但与其它大型兽脚类恐龙相比(例如暴龙科或鲨齿龙科),棘龙科的骨骼结构较不结实,尤其是头部,使某些科学家怀疑棘龙科能否猎杀大型的猎物。除了背脊以外,似鳄龙非常类似重爪龙,重爪龙也有强壮的前肢,以及巨大的镰刀状拇指指爪。似鳄龙与重爪龙的指爪都是古生物学家首先注意到的化石部位。根据唯一的正模标本,似鳄龙的体型大于重爪龙。少数古生物学家认为重爪龙可能是似鳄龙的未成年体,脊饰龙也有可能与似鳄龙是相同动物。

似鳄龙属
似鳄龙属
2009 南非 (10-9,10)
  • 动物/爬行纲/蜥臀目/棘龙科.txt
  • 最后更改: 15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