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源文件讨论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Share via Share via... Twitter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Telegram WhatsApp Yammer Reddit最近更改Send via e-Mail打印Permalink × 目录 羊亚科 蛮羊属 Ammotragus Arabitragus 属 羚牛属 Budorcas 山羊属 Capra 鬣羚属 Capricornis 喜玛拉雅塔尔羊属 Hemitragus 髭羚属 Naemorhedus Nilgiritragus 属 雪羊属 Oreamnos 麝牛属 Ovibos 羊属 Ovis 岩羊属 Pseudois 臆羚属 Rupicapra 高鼻羚羊属 Saiga 羊亚科 动物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羊亚科动物邮票。 蛮羊属 Ammotragus 蛮羊(Barbary sheep,aoudad,学名:Ammotragus lervia)为大型羊类,分布于非洲北部山区,数量稀少。 蛮羊蛮羊 1960 尼日尔 (12-5,6) 蛮羊 1968 阿尔及利亚 (2-1) 蛮羊 1972 摩洛哥 (2-2) 蛮羊 1978 毛里塔尼亚 (6-4) 蛮羊 1985 乍得 (3-3) 蛮羊蛮羊 蛮羊蛮羊 1988 乍得 (4全) 蛮羊 2014 匈牙利 (12-3) Arabitragus 属 (Arabian tahr,学名:Arabitragus jayakari) 2000 阿曼 (4-1) 羚牛属 Budorcas 羚牛(Takin,学名:Budorcas taxicolor)是一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麓密林地区的大型牛科动物,共有四个亚种。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羚牛被不丹奉为国兽;在僜语中称为“塔金”。 羚牛的体长为1.7~2.2米,尾长15~20厘米;雄性体重可达400公斤,雌性250公斤。雄性和雌性均具较短的角,角呈扭曲状,一般长约20厘米。头如马、角似鹿、蹄如牛、尾似驴其体型介于牛部和羊部之间,但在牙齿、角、蹄子等更接近羊,可以说是超大型的野羊,活脱脱是个“四不像”。 羚牛 1991 中国 (4-2) 羚牛 2001 中国 (10-1) 羚牛亚种 Mishmi Takin (Budorcas taxicolor taxicolor) 2005 印度 印度东北部的动植物 (4-3) 山羊属 Capra 羱羊或阿尔卑斯羱羊(Alpine ibex,学名:Capra ibex),居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上的一种山羊属的野生山羊。 雄性羱羊一般可以成长至1米高及100kg重,雌性羱羊多是雄性体型大小的一半。除了体型,雄性与雌性最大的分别就是那显眼的胡子。雄性及雌性羱羊都有一同大型及向后弯曲的角,雄性的角更可以生长达1m长。它们会用角保护自己,免受捕猎者的袭击,如狼、山猫、熊、胡狼及狐狸等。幼羊亦会面临大型雀鸟如鹰的袭击。羱羊在夏天是呈褐灰色的,而到达冬天时,就会转为深褐色。 羱羊 1961 匈牙利 (10-6) 羱羊(北山羊) 1963 捷克斯洛伐克 (6-2) 羱羊(北山羊) 1967 意大利 (4-1) 羱羊(北山羊)羱羊(北山羊) 1976 巴基斯坦 (2全) 羱羊(北山羊) 1986 摩纳哥 (6-2) 羱羊(北山羊) 1991 中国 (4-4) 羱羊(北山羊) 1996 法国 国家公园 (3-2) 羱羊(北山羊) 2000 奥地利 (1全) 羱羊(北山羊) 2001 中国 (10-5) 羱羊(北山羊) 2012 奥地利 (1全) 羱羊(北山羊) 2013 列支敦士登 (4-1) 羱羊(北山羊) 2020 瑞士 (4-4) 羱羊(北山羊) 2021 德国 (2-2) 捻角山羊(Markhor,学名:Capra falconeri),又名螺角山羊,是分散在喜玛拉雅山西部林地的一种山羊,亦是代表巴基斯坦的动物。 捻角山羊肩高65-115厘米,重40-110公斤。雌羊黄褐色,腹部白色,脚上有黑白斑纹。公羊呈浅黄褐色,腹部颜色及脚上斑纹与雌羊相同,面部黑色,颈部及胸部有白色长毛,可长至膝盖。公羊及雌羊都有螺丝状的角,公羊的角可以长达160厘米,雌羊的则长25厘米。 捻角山羊 1988 巴基斯坦 (1全) 捻角山羊 1995 乌兹别克斯坦 (7+1MS-MS) 捻角山羊 1996 印度 (4-2) 捻角山羊捻角山羊 捻角山羊捻角山羊 1995 乌兹别克斯坦 (4全) 高加索羱羊(West Caucasian tur,学名:Capra caucasica),也叫西高加索羱羊,以区别于东高加索羱羊(Capra cylindricornis)。一种居住于高山的山羊,只发现于高加索山脉的西侧。高加索羱羊肩高1米,体重约为65公斤,腿较短。体毛为栗色,下腹部为黄色,腿的颜色较深。羊角呈弯刀式卷曲,公羊的羊角长约70厘米,母羊要短得多。高加索羱羊的分布范围是海拔800-4000米的高山地区,以草和树叶为食,天敌为狼和猞猁。一般在夜间活动,白天则居于隐蔽场所。母羊群居,公羊一般为独居。 高加索羱羊 1973 苏联 (5-2) 高加索羱羊变种East Caucasian Tur (Capra ibex cylindricornis) 1997 爱沙尼亚 (6-6) 高加索羱羊 2013 俄罗斯 (4-3) 高加索羱羊 2017 联合国 (12-9) 野山羊(Wild goat,学名:Capra aegagrus)是一种野生的山羊,分布在欧洲及小亚细亚至中亚及中东。 Angora Goat (Capra aegagrus hircus) 1942 土耳其 普通邮票 (15-1) 野山羊 1967 土耳其 (4-2) 野山羊亚种(Capra aegagrus cretica) 1970 希腊 (4-2) 野山羊亚种(Capra aegagrus aegagrus)野山羊亚种(Capra aegagrus aegagrus) 野山羊亚种(Capra aegagrus aegagrus)野山羊亚种(Capra aegagrus aegagrus) 1996 亚美尼亚 (4全) 野山羊 1996 亚美尼亚 (2-1) 野山羊 1999 格鲁吉亚 (3+1MS-MS) 野山羊 2013 俄罗斯 (4-2) 西班牙羱羊(Iberian ibex,学名:Capra pyrenaica)又称伊比利亚北山羊,是山羊属的一个物种,下有4个亚种。其中有两种仍可在伊比利亚半岛发现。其余的两种已经灭绝:波图格萨北山羊于1892年灭绝,比利牛斯山北山羊于2000年1月6日确认灭绝。 西班牙羱羊是一种强壮的山区动物,其特点为它们的大且灵活的蹄子和短腿。这些身体特点使它们可以在裸露的岩石、粗糙陡峭的山坡上上奔跑跳跃。这样潜在捕食者由于地形原因很难够到它们。西班牙羱羊两性异形现象非常明显,雄性在大小和重量上明显超过雌性,且比雌性有更大的角。西班牙羱羊的角差别很大,不同亚种之间有区别,有的朝上,有的朝下。每年角的生长主要跟年龄相关,同时也与环境和去年的生长状态相关。尽管雌性个头较小,但是骨化过程比雄性快,通常骨骼完整发育比雄性早两年。 西班牙羱羊 1971 西班牙 (5-5) 西班牙羱羊 2010 西班牙 (12-6) 西班牙羱羊 2012 西班牙 (2-2) 西伯利亚羱羊(Siberian ibex,学名:Capra sibirica) 西伯利亚羱羊 1964 阿富汗 (4-2) 西伯利亚羱羊 1975 民主德国 (8-3) 西伯利亚羱羊 1996 乌兹别克斯坦 (7+1MS-2) 西伯利亚羱羊 2014 吉尔吉斯斯坦 (4-3) 努比亚羱羊(Nubian ibex,学名:Capra nubiana) 努比亚羱羊 1967 以色列 (3-1) 努比亚羱羊 1968 约旦 (9-8) 努比亚羱羊 1991 约旦 (4-1) 努比亚羱羊 2000 阿曼 (4-2) 瓦利亚野山羊(Walia ibex,学名:Capra walie)是山羊属的一个物种,现属濒危物种,仅分布于埃塞俄比亚。瓦利亚野山羊是埃塞俄比亚国家足球队的象征。 瓦利亚野山羊 1966 埃塞俄比亚 (5-5) 瓦利亚野山羊瓦利亚野山羊 瓦利亚野山羊瓦利亚野山羊 1990 埃塞俄比亚 (4全) 鬣羚属 Capricornis 鬣羚(Sumatran serow,southern serow,学名:Capricornis sumatraensis),古称麢、䴫、[羊零]、[羊霝]、羚(鬣羚是最先被描述的羚羊)、石羊、山驴,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濒灭绝的物种。它是草食性动物。鬣羚在黎明和在黄昏最活跃。 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鬣羚性格胆小,平时隐居悬崖峭壁,下山喝水、找食物都会仔细侦察,极难发现其行踪。 鬣羚 1972 柬埔寨 (6-2) 鬣羚 1973 泰国 (8-8) 鬣羚 1973 越南 (4-2) 鬣羚鬣羚 2003 马来西亚 (3全) 鬣羚 2003 越南 (4-4) 日本髭羚(Japanese serow,学名:Capricornis crispus),又名日本鬣羚或毡鹿,为羊亚科斑羚属的动物,生活在日本本州的密集林地。分布于台湾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日本髭羚肩高约60-90厘米,体重30-130公斤。它们都是褐色及白色斑驳的,而腹部呈黑色。它们非常多毛,尤以尾巴为甚。雄性及雌性均有着约10厘米的短角,稍微向后弯曲。 日本髭羚居住在浓密的山坡森林,以树叶及栓皮栎为食物。它们是白天活动的动物,在早上及晚上摄食,而其余时间则于石间休息。日本髭羚都是独居的,或只会是与配偶及幼羚生活。一般而言,它们都是居住于细少的领域,由每头的20,000平方米至大群的200,000平方米。它们会以一种在眼睛前眶下腺分泌出来类似醋的物质在领域边界作为标示。 日本髭羚 2010 日本 (10-4) 日本髭羚 2016 日本 (10-4) 日本髭羚 2019 日本 (10-3) 日本髭羚 2020 日本 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护100周年 (10-9) 日本髭羚 2021 日本 天然纪念物 第6集 (10-6) 喜玛拉雅塔尔羊属 Hemitragus (Nilgiri tahr,学名:Hemitragus hylocrius)。 2000 印度 (9-4) 髭羚属 Naemorhedus 中华斑羚(Long-tailed goral,学名:Naemorhedus caudatus),又名华北山羚或西伯利亚斑羚,是分布在亚洲东部及北部山区的髭羚属,包括俄罗斯、中国及韩国。其中一群栖息在近东海北部线的韩国非军事区。它们在韩国被列为濒危物种,估计数量少于250头。于2003年,有指它们在藏南地区出没。 中华斑羚 2000 爱沙尼亚 (1全) 长尾斑羚(Long-tailed goral, Amur goral,学名:Naemorhedus caudatus),又名中华斑羚、华北山羚或西伯利亚斑羚,是分布在亚洲东部及北部山区的髭羚属,包括俄罗斯、中国及韩国。其中一群栖息在近东海北部线的韩国非军事区。它们在韩国被列为濒危物种,估计数量少于250头。于2003年,有指它们在藏南地区出没。 长尾斑羚 1973 泰国 (8-3) Nilgiritragus 属 (Nilgiri tahr,学名:Nilgiritragus hylocrius) 2024 印度 (1全) 雪羊属 Oreamnos 雪羊(Mountain goat,学名:Oreamnos americanus),也叫落矶山羊,尽管叫做“山羊”,但是一般不被科学家认为是山羊,因为它属于雪羊属。分布于北美洲。 雪羊 1956 加拿大 (2-2) 雪羊 2014 加拿大 (5-3) 麝牛属 Ovibos 麝牛(Muskox,学名:Ovibos moschatus),分布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和格陵兰岛 ,小种群引进瑞典,西伯利亚,挪威和阿拉斯加。因为雄性麝牛在交配季节时会散发强烈的气味而得名。雌雄都有宽大的角,向下斜长的毛皮,可以让雪顺利滑落,是羚牛的近亲,尽管像牛,但是许多方面都更像羊,可以说是一种超大型的野羊。主要生活在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北部北极地区。阿拉斯加的原生种麝牛已于十九世纪灭绝,目前见到的麝牛为后来引进的结果。 麝牛 1955 加拿大 (3-1) 麝牛 1970 民主德国 (4-1) 麝牛 1980 民主德国 (6-6) 麝牛 1984 瑞典 (4-2) 麝牛 1989 加拿大 (3-2) 麝牛 1995 格陵兰 (3-3) 麝牛 2009 匈牙利 (4+1MS-2) 麝牛 2023 俄罗斯 (4-2) 羊属 Ovis 大角羊(Bighorn sheep,学名:Ovis canadensis)是北美和西伯利亚地区的三种山地羊之一,另两种分别为白大角羊(Ovis dalli)和西伯利亚的雪山盘羊(Ovis nivicola)。目前的分类学家一般将大角羊分为以下三个亚种:落基山大角羊(Ovis canadensis canadensis),西耶拉大角羊(Ovis canadensis sierrae),也叫加州大角羊,沙漠大角羊(Ovis canadensis nelsoni) 大角羊因公羊的弯曲大角而得名。母羊虽然也有角,但却要短小许多,并且只有微微的弯曲。颜色包括浅褐色、灰色和咖啡色,臀部和腿部则为白色。落基山大角羊雌性重达90千克,雄性偶尔会超过135千克。西耶拉大角羊则要小许多,通常雌性只有63千克,雄性重为90千克左右。公羊的角重量可达到14千克。相当于其身体骨骼其他部分的总和。大角羊以草和灌木为食,善于攀爬陡峭的山喦,这样它们可以躲避天敌的追踪。大角羊的天敌主要包括郊狼、金雕、美洲狮,以群居为主。大角羊通常不能驯化。 大角羊 1953 加拿大 (3-3) 大角羊 2002 联合国 (12-6) 落基山大角羊亚种 2018 加拿大 (1全) 盘羊(Argali,学名:Ovis ammon),古称羱,又叫大头羊、大角羊,是一种生活在中亚高原上的野生羊,也是体型最大的一种绵羊。根据分布地区的不同,可分为9个亚种。 分布地区东北区域的雄兽肩高可达120厘米,体重可达200千克。西南区域的动物一般小些。盘羊毛的颜色从淡棕色至白灰色,胸、腹部的颜色浅一些。大多数亚种的熊兽的脖子是白色的。它们没有类似赤羊的鬃毛。雄性的弯角粗大,长达1米以上,向下扭曲呈螺旋状,外侧有环棱;雌兽的角非常短,而且弯度不大。 盘羊亚种(Ovis ammon aries) 1938 澳大利亚 (1全) 盘羊亚种(Ovis ammon aries) 1943 土耳其 普通邮票 (5-4) 盘羊亚种(Ovis ammon vignei) 1956 民主德国 (6-4) 盘羊 1963 民主德国 (2-2) 盘羊 1964 阿富汗 (4-3) 盘羊亚种(Ovis ammon orientalis) 1979 土耳其 (5-5) 盘羊 1986 波兰 (6-6) 盘羊 1991 中国 (4-3) 盘羊亚种(Ovis ammon aries) 1991 法属安道尔 (2-1) 盘羊亚种(Ovis ammon aries) 1992 英国 (5-5) 盘羊 1993 哈萨克斯坦 (6-5) 盘羊天山亚种 Tian Shan Argali (Ovis ammon karelini) 1996 乌兹别克斯坦 (7+1MS-3) 盘羊亚种 Afghan Urial (Ovis ammon cycloceros) 1996 乌兹别克斯坦 (7+1MS-4) 盘羊亚种 Severtzov Argali (Ovis ammon severtzovi) 1996 乌兹别克斯坦 (7+1MS-6) 盘羊亚种(Ovis ammon hodgsonii) 1999 尼泊尔 (2-2) 盘羊 2002 墨西哥 (1全) 布伦斯夏季海德自然保护区 右下邮票:盘羊亚种(Ovis ammon aries) 2005 荷兰 天然纪念物100周年 (2MS-MS2) 盘羊亚种(Ovis ammon aries) 2010 法属安道尔 (2-2) 盘羊 2013 俄罗斯 (4-4) 盘羊 2020 联合国 (12-8) 盘羊亚种 Tianshan Argali (Ovis ammon karelini) 2021 哈萨克斯坦 (4-2) (Snow sheep,Siberian bighorn sheep,学名:Ovis nivicola) 2013 俄罗斯 (4-1) 赤盘羊(Mouflon,学名:Ovis orientalis) 赤盘羊亚种European mouflon (Ovis orientalis musimon) 1963 捷克斯洛伐克 (6-3) 赤盘羊 1964 匈牙利 (10-6) 赤盘羊 1966 匈牙利 (7-7) 赤盘羊亚种European mouflon (Ovis orientalis musimon) 1969 法国 (1全) 赤盘羊亚种European mouflon (Ovis orientalis musimon) 1971 捷克斯洛伐克 (6-3) 赤盘羊亚种(Ovis ammon musimon) 1973 波兰 (8-2) 赤盘羊 1985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4-3) 赤盘羊亚种European mouflon (Ovis orientalis musimon) 1986 摩纳哥 (6-1) 赤盘羊亚种(Ovis ammon polii) 1986 巴基斯坦 (1全) 赤盘羊亚种(Ovis ammon musimon) 1987 南斯拉夫 (4-2) 赤盘羊亚种 Kerguelen Sheep (Ovis orientalis aries) 1989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3-2) 赤盘羊亚种 European mouflon (Ovis orientalis musimon) 1996 斯洛伐克 (3-1) 赤盘羊亚种 Bukhara Urial (Ovis vignei bocharensis) 1996 乌兹别克斯坦 (7+1MS-1) 赤盘羊亚种 Cyprus mouflon (Ovis gmelini ophion) 1998 塞浦路斯 (4全) 赤盘羊亚种 Argali-Merino赤盘羊亚种 Merino Sheep赤盘羊亚种 Karatau-Argali 2003 哈萨克斯坦 (3全) 右下邮票:赤盘羊亚种(Ovis ammon musimon) 2004 荷兰 荷兰梵高国家森林公园的动物 (2MS-MS2) 赤盘羊亚种 Armenian Mouflon (Ovis orientalis gmelinii) 2012 亚美尼亚 (2-2) 赤盘羊亚种European mouflon (Ovis orientalis musimon) 2013 白俄罗斯 (4-2) Transcaspian Urial (Ovis vignei arcal) 2021 哈萨克斯坦 (4-4) 绵羊(学名:Ovis aries)亦称为家羊或白羊,属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是一种四足反刍哺乳动物,也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羊种,共计超过十亿。 大部分人类居住的地方都进行过牧羊,这也是许多文明的基本要素。现在为澳洲、新西兰、南美洲中部及南部,以及不列颠群岛的重要产业之一。 绵羊 2021 匈牙利 (8-1) 岩羊属 Pseudois 岩羊(Bharal,Himalayan blue sheep,naur,学名:Pseudois nayaur),又名喜马拉雅蓝羊,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高处,在尼泊尔, 西藏, 和查谟-克什米尔邦。 岩羊是雪豹的主要食物。雌雄都有角,公岩羊的角向两边弯,可长达60厘米,母岩羊的角要小得多且简单得多,仅16厘米。 岩羊岩羊 岩羊岩羊 2005 塔吉克斯坦 (4全) 臆羚属 Rupicapra 岩羚羊,又名臆羚(Chamois,学名:Rupicapra rupicapra)是一种粗壮像山羊的动物,生活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和喀尔巴阡山脉。在1907年,臆羚被成功地引进了新西兰的南岛,但它却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臆羚属于牛科羊亚科,是臆羚属唯二的成员之一,另一个成员是比利牛斯臆羚(学名Rupicapra pyrenaica)。 身为一种山区动物,臆羚卓越的适应了多岩石的山区。它们的爬山能力仅次于羱羊。成年臆羚的肩高为75厘米(2.5英尺),体重为50千克(110磅)。雌性及雄性都有一对稍微向后弯的短角。在夏天,臆羚的臆羚的毛色为棕色,臆羚的毛在冬天变成浅灰色。其最明显的差别是有一条明显的黑色斑纹在眼睛下面,背部有一条黑脊纹。臆羚的寿命为20年。 臆羚 1940 斯洛伐克 (5-4) 臆羚 1947 列支敦士登 (3-1) 臆羚 1950 法属安道尔 (1全) 臆羚 1954 波兰 (4-3) 臆羚 1954 南斯拉夫 (12-5) 臆羚 1957 捷克斯洛伐克 塔特拉山脉国家公园 (5-1) 臆羚 1963 捷克斯洛伐克 (6-1) 臆羚 1966 德国 (4-2) 臆羚 1970 摩纳哥 (6-4) 臆羚 1971 捷克斯洛伐克 (6-4) 苏捷什卡国家公园 臆羚 1983 南斯拉夫 欧洲自然保护 (2-2) 臆羚 1986 摩纳哥 (6-3) 臆羚 1986 列支敦士登 (3-2) 臆羚 1990 阿尔巴尼亚 (4全) 臆羚 1996 斯洛伐克 (3-3) 臆羚亚种 Balkan Chamois 2002 北马其顿 (4-3) 臆羚亚种 Balkan Chamois (Rupicapra rupicapra balcanica) 2003 波黑 (2-1) 臆羚亚种 Balkan Chamois 2005 塞尔维亚和黑山 (4-4) 臆羚 2006 波黑塞族 (2-2) 臆羚亚种 Balkan Chamois 2009 罗马尼亚 (8-6) 明信片图:(左上)臆羚 2011 波兰 美丽的波兰 邮资明信片 Cp1565-68 (4-4) (右)臆羚 小本票封皮:(右)臆羚 2021 波黑 (1MS全) 臆羚 2013 列支敦士登 (4-2) 臆羚 2013 奥地利 (1全) 臆羚亚种(Rupicapra rupicapra balcanica) 2017 波黑克族 (4全) 臆羚亚种(Rupicapra rupicapra balcanica) 2019 塞尔维亚 (4-3) 臆羚 2019 罗马尼亚 (6+1MS-6) (右)臆羚 2019 斯洛文尼亚 (1全) 比利牛斯臆羚(Pyrenean chamois,学名:Rupicapra pyrenaica,在法语中为 Izard或Isard,在西班牙语中为Rebeco或Sarrio)生活于比利牛斯山脉、坎塔布连山脉和亚平宁山脉。是臆羚(Rupicapra rupicapra)的同属近亲。 比利牛斯臆羚(Rupicapra pyrenaica)的肩高为80厘米。其夏天的毛色为红色,冬天为棕黑色。雌雄都有向后弯的角,角长20厘米。以草、嫩芽和荔枝为食。非常灵敏。生活于海拔3000米的山区。 由于人类的无限制地捕杀,目前世界上只有25000只比利牛斯臆羚。 比利牛斯臆羚 1971 法国 (1全) 比利牛斯臆羚 1972 西班牙 (5-2) 比利牛斯臆羚 1979 法属安道尔 (2-1) 比利牛斯臆羚 1986 法属安道尔 欧罗巴邮票:自然保护 (2-2) 左:比利牛斯臆羚亚种 Abruzzo Chamois (R. p. ornata) 1997 意大利 (1全) 比利牛斯臆羚 1997 法国 国家公园 (4-3) 比利牛斯臆羚 2006 法属安道尔 (2-2) 比利牛斯臆羚 2010 西班牙 (12-7) 比利牛斯臆羚 2012 西班牙 (2-2) 比利牛斯臆羚 2015 西属安道尔 (1全) 高鼻羚羊属 Saiga 高鼻羚羊(Saiga antelope,学名:Saiga tatarica)又名高鼻羚、塞加羚羊(塞加羚)或大鼻羚羊(大鼻羚)。是牛科高鼻羚羊属下唯一的物种,和同样濒临绝种的藏羚是近亲。现存野生数量稀少,且可能持续下降中。已知最古老的高鼻羚羊化石发现自更新世地层,外型与现在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间接显示这种动物可能也是第四纪冰河时期事件后幸存下来的生物之一。 体长1至1.7米,肩高60至80公分,重20至69公斤。寿命6到10年。头大而尾短;雄性头上有角,角有环纹,体型较雌性大。雄性与雌性皆具有独特而灵活的长鼻,鼻孔往下张开,能过滤或温暖吸入的空气。 在冰河时期结束前,高鼻羚羊曾广泛分布于英格兰到西伯利亚之间的广袤地带,甚至阿拉斯加也有分布。之后集中分布在中亚的多草平原。20世纪以来,由于盗猎,羊角被出售到中国做药材,高鼻羚羊的数量锐减了95%,中国境内的高鼻羚羊也已全部灭绝。2006年9月,尚有高鼻羚羊分布的5个国家(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关于高鼻羚羊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的谅解备忘录》(The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Concerning Conservation, Restor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the Saiga Antelope)。之后各国严格执行反盗猎措施,高鼻羚羊的数量从50,000头恢复到250,000头。 高鼻羚羊 1974 苏联 (5-1) 高鼻羚羊 1991 中国 (4-1) 高鼻羚羊 1992 哈萨克斯坦 (1全) 亚种:Mongolian Saiga (Saiga tatarica mongolica)亚种:Mongolian Saiga (Saiga tatarica mongolica) 亚种:Mongolian Saiga (Saiga tatarica mongolica)亚种:Mongolian Saiga (Saiga tatarica mongolica) 1995 蒙古 (4全) 高鼻羚羊 1996 乌兹别克斯坦 (7+1MS-7) 高鼻羚羊 2001 中国 (10-10) 高鼻羚羊 2014 乌兹别克斯坦 (2+1MS-MS) 高鼻羚羊 2018 联合国 (12-1) 动物/哺乳纲/偶蹄目/羊亚科.txt 最后更改: 9天前由 127.0.0.1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