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亚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牛亚科动物邮票。

牛亚科(学名:Bovinae)在生物分类学中包括24种中至大型的有蹄动物,其中包括家牛、野牛、水牛、牦牛以及四种带角的羚羊。这个亚科内的动物之间的亲属关系还不很清楚。为了显示这个不清楚性,在生物分类学上亚科以下又分族。

牛亚科体型较粗壮,一般体长160~350厘米,尾长18~110厘米,肩高60~280厘米,体重150~1350千克,不善于奔跑。雌雄都有角,角的截面为圆形或三角形;颈、肩或背部常具有由脊椎的背棘支持并有发达的肌肉而形成的隆起。脚分蹄。

美洲野牛(American bison,学名:Bison bison),又名美洲水牛或犎牛,是偶蹄目牛科哺乳动物,也是北美洲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和世界上最大野牛之一。尽管体型庞大,仍可维持60公里的奔跑速度。主要群体由雌牛和幼牛组成;雄性会另外组成单身汉群,只有交配时才会聚集在一起。平时以嫩茎晘草为食,无领域性。美洲森林野牛一般被认为是其亚种,但分类地位仍有争议。最近根据最新DNA研究显示,它和欧洲野牛亲源关系比所知还要接近。

体型庞大的美洲森林野牛是北美洲最大的亚种,它的体型大过亚洲野牛和野生水牛,后两者主要出现在印度。野牛大量集体居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平原,由加拿大远北的大奴湖至南面的墨西哥,再由奥勒岗州东部至大西洋一带。其两个亚种分别是美洲草原野牛(Bison bison bison),体型较小和有较圆滑的背部隆肉,和美洲森林野牛,体型较大和较高和方形的背部隆肉。虽然美洲野牛也称美洲水牛,但实际它和水牛或非洲水牛相似地方不大。

美洲野牛
1961 匈牙利 (10-2)
后方动物:美洲野牛
1968 苏联 (6-1)
美洲野牛
1995 联合国 (12-4)
美洲野牛
1998 匈牙利 (4+1MS-1)
美洲野牛
1999 加拿大 景观高速公路 (4-2)
美洲野牛
2009 美国 优先邮票 (2-2)
美洲野牛
2016 美国 国家公园 (16-14)

美洲森林野牛(Wood bison,学名:Bison bison athabascae)是美洲野牛的北方亚种。它们要先分布在大部分的阿拉斯加、育空、西北地区西部、英属哥伦比亚西北部、艾伯塔省北部及萨斯喀彻温西北部。美洲森林野牛与美洲平原野牛有很多地方不同。美洲森林野牛较重,大部分雄牛重超过900公斤,身长可达335公分,是北美洲最大的陆地动物。它们的最高点在前肢的前方,而美洲草原野牛的最高点则是在前肢对上。

美洲森林野牛
1981 加拿大 (2-2)

欧洲野牛(European Bison,学名:Bison bonasus)为美洲野牛属内的一种,且为欧洲最重的陆上动物。一般的欧洲野牛约长2.9米,高1.8至2米,重300至1000公斤。比同属的美洲野牛(B. bonasus)较瘦及较轻,且在颈部、头部和前半部的毛发都较短。欧洲野牛居住在森林里。由十九世纪的一些文献可知其天敌只有狼和熊。欧洲野牛第一次被科学地记载是在1758年由卡尔·林奈所完成。后来有一些记载将其和美洲野牛视为同种。它和原牛(Bos taurus primigenius)不同。(在英语里,原牛的英文名称aurochs亦被用来指欧洲野牛。)保护状况曾为濒危物种,现已修订为易危物种。在过去,它们常被杀来制成皮革和角杯。

欧洲野牛
1954 波兰 (4-1)
欧洲野牛
1956 民主德国 (6-5)
欧洲野牛
1957 苏联 (8-4)
欧洲野牛
1959 捷克斯洛伐克 (5-2)
欧洲野牛
1961 匈牙利 (10-9)
欧洲野牛
1965 波兰 (9-8)
欧洲野牛
1969 苏联 (5-3)
欧洲野牛
1973 苏联 (5-1)
欧洲野牛
1974 法国 (1全)
1979 波兰 华沙动物园50周年 邮资明信片 Cp731 (1全)
欧洲野牛
1981 波兰 (5全)
欧洲野牛
1996 白俄罗斯 (5-5)
欧洲野牛
1996 斯洛伐克 (3-2)
欧洲野牛
1996 波兰 (4全)
欧洲野牛
欧洲野牛
欧洲野牛
欧洲野牛
1996 立陶宛 (4全)
(左下)欧洲野牛
1999 波兰 欧罗巴邮票:森林 (1全)
比亚沃维耶扎国家公园 邮资图:欧洲野牛
2001 波兰 波兰国家公园 邮资明信片 Cp1260 (1全)
欧洲野牛
2005 法国 (2-1)
欧洲野牛
2007 俄罗斯 (3-2)
欧洲野牛
2008 白俄罗斯 (6-6)
欧洲野牛
2011 波兰 欧罗巴邮票:森林 (1全)
欧洲野牛
2018 摩尔多瓦 (4+1MS-4)
欧洲野牛
2019 罗马尼亚 (6+1MS-MS)
欧洲野牛
2020 比利时 (5-2)
欧洲野牛
2023 波兰 (1全)

高加索野牛(Bison bonasus caucasicus)是栖息在东欧高加索山脉的欧洲野牛亚种。它们在高加索山脉是里海虎、亚洲狮及其他如狼及熊等掠食者的猎物。

在17世纪,高加索野牛在西高加索的数量仍很丰富。随着人类不断的在山区发展,它们的分布地在19世纪就缩减了只余下十分之一。于1860年代,共有2000头高加索野牛,但就减少到1917年的500-600头及1921年的50头。[1]于1927年,最后三头高加索野牛亦相继死亡。

邮资图:高加索野牛
1974 苏联 高加索保护区成立50周年 邮资明信片 PCWCS15 (1全)

家牛或称黄牛、欧洲牛(学名:Bos taurus)是哺乳类偶蹄目牛科牛亚科牛属中一群已经驯化的动物。这种群居动物的祖先为原牛,大约8千年前被人类驯化成家养的牲畜。如今地球上生存着13亿只家牛,遍布除了南极洲以外的每一块大陆。家牛同人类的生活极为密切,一般将它们用来作为肉、奶或皮革的来源,在化石燃料大规模使用之前家牛也是主要的畜力来源之一。为了更好地利用家牛所提供的资源,人类长期进行配种,按其特征可以分为供食用的肉牛及产奶的奶牛,用于耕作的家牛则日渐减少。在人类的文化中,家牛一般占有很高的地位,早期台湾中部和南部的农家子弟禁吃牛肉,1949年的《印度宪法》与《尼泊尔宪法》甚至禁止宰牛。人们大多将其同力量、财富等联系起来,许多地区将家牛视作忠诚、勤劳的象征。不过因为其外形和从事的工作,有时也会被当做卑贱、粗暴的象征。

家牛 印度变种
家牛 印度变种
家牛 印度变种
家牛 印度变种
2000 印度 (4全)

原牛(Aurochs,学名:Bos taurus primigenius),是一种已灭绝的牛亚种,是现代家牛未驯化的野生近亲。最后一只于1627年在波兰灭绝。原牛出现在欧洲和西亚的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中,显示它是重要的猎物。其英文名 Aurochs 和 Urus 起源于日耳曼语,意谓原始牛。

原牛
1991 法属安道尔 (2-2)
原牛
2009 法国 (4-3)

牦牛(Domestic yak,学名:Bos grunniens,藏文:གཡག་,威利:g.yag),又作犛牛、氂牛,是一种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长毛的牛属动物,在西藏是一种被驯养的牲畜。

野生的牦牛的肩高可达两米,驯养的牦牛一般只有一半高,野牦牛和家牦牛都有长毛来御寒,野牦牛一般是棕色或黑色的,家牦牛也有白色的。牦牛主要因为它们的奶和肉而被驯养,不过当地的牧民、商人和登山者也用它们来驮运重物。

(左下副票)牦牛
2001 中国

野生牦牛(Wild yak,学名:Bos mutus)

野生牦牛
1964 阿富汗 (4-4)
野生牦牛
2004 联合国 (12-8)
野生牦牛
2014 吉尔吉斯斯坦 (4-2)

爪哇野牛(Banteng,学名:Bos javanicus),别名白臀野牛,牛的一种,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

体形似黄牛,肩高160厘米,体长230厘米,体重500-810公斤,尾长65-70厘米。臀部有一独特的、圆盘状白斑。和印度野牛一样,爪哇野牛的四肢膝盖以下的毛也是白色。一般独居或2-3头同栖,有时会组成有20-30只的大群。以草、竹子、野果、树叶和树枝为食。爪哇野牛分部在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婆罗洲、爪哇岛和巴厘岛、中国西双版纳勐腊县的热带雨林中。

爪哇野牛
爪哇野牛
1909 北婆罗洲 (13-11,12)
爪哇野牛
1961 北婆罗洲 普通邮票 (16-6)
爪哇野牛
1972 柬埔寨 (6-4)
爪哇野牛
1976 泰国 (4-1)
爪哇野牛
1985 民主德国 (5-4)
爪哇野牛
1986 柬埔寨 (4-3)
爪哇野牛
2004 马来西亚 (4+1MS-1)

印度野牛(Gaur,学名:Bos gaurus),别名白肢野牛、野黄牛、白袜子、亚洲野牛等,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印度野牛是现存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牛,成年雄性野牛最重可达1500公斤,驯化的印度野牛叫大额牛(B. g. frontalis)。

体型巨大,体长330厘米,尾长70—105厘米,体重700-1500公斤,肩高190—220厘米,是现生牛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体毛大都是棕褐色、黑色,鼻子和嘴唇呈灰白色,四肢膝盖以下的毛白色,故又名“白袜子”。雄兽和雌兽均有角,但雌兽的较小。雄兽的双角弯度很大,由额骨高起的棱上长出,先垂直上升,再向外弯,复又向上,最后角尖又向内并略向后弯转,长度可达60—75厘米。

一般在晨昏活动。夏季在海拔高的山上,冬季则逐渐下降。喜群居,通常每群10-30头,以雌兽、幼仔和亚成体组成,其中有一只老年的雌兽为首领。成年雄兽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独自栖息,在交配期间才和雌兽接触。性情凶猛。以草、树叶、嫩枝、竹笋和树皮等为食,也常舔食盐碱。听觉和嗅觉灵敏。成年的自然天敌只有孟加拉虎。

印度野牛
1963 印度 (5-1)
印度野牛
1969 柏林 (4-3)
印度野牛
1970 老挝 (4-4)
印度野牛
1972 柬埔寨 (6-6)
印度野牛
1975 泰国 (4-2)
印度野牛亚种Gayal (Bos gaurus frontalis)
1977 孟加拉国 (6-4)
印度野牛
1979 马来西亚 (8-7)
印度野牛
1986 柬埔寨 (4-2)
印度野牛
1995 尼泊尔 (4-1)
印度野牛
2004 马来西亚 (4+1MS-2)
印度野牛
2004 联合国 (12-4)
印度野牛
2007 印度 (5-2)

林牛(Kouprey,学名:Bos sauveli)又名柬埔寨野牛、高棉牛、考布利牛或灰牛。林牛和爪哇野牛一样怕生,原本认为是瘤牛和爪哇野牛的杂交种,直到1937年才被确认是独立物种。

林牛体型巨大,体长达220 - 240 厘米,体重达900千克。身材较高但比较狭窄。体毛大都是棕褐色,老年雄性黑色。

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开阔山地森林。白天藏在隐蔽的森林中,夜晚在林间的草地中饮食。喜群居,通常每群20头,以雌兽、幼仔和亚成体组成。雄兽在交配期间才和雌兽接触。分布于柬埔寨北部,但也可能分布在老挝南部,越南西部,和泰国东部。

林牛
林牛
林牛
1964 柬埔寨 (3全)
林牛
1973 泰国 (8-2)
林牛
1986 柬埔寨 (4-1)

水牛(Water buffalo,domestic water buffalo,学名:Bubalus bubalis),也叫亚洲水牛(参考水牛的英文条目),是一种大的偶蹄动物,驯养的水牛在亚洲非常普遍。

水牛体格粗壮,被毛稀疏,多为灰黑色;角粗大而扁,并向后方弯曲;皮厚、汗腺极不发达,热时需要浸水散热,所以得名水牛;腿短蹄大,适合耕作;役力、泌乳量和耐粗性都比黄牛高;乳脂率8%左右,乳脂白;肉质较粗。

在亚洲,水牛主要用来作为劳动力;在欧洲的意大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它被用做奶牛或食用牛。今天在印度、尼泊尔、不丹和泰国还有野生水牛,澳大利亚北部也有野生的水牛。在东南亚的野生水牛的来历不是很清楚,它们可能是又变野的驯养的水牛的后代,也可能是本地原来就有的野生水牛的后代,或是两者的交配产物。今天野生的水牛已经相当少了。另外,美洲野牛在部分中文翻译为水牛,但并非水牛。

水牛的分类还有争议,Mac Greger于1941年认为水牛只有一种,下分两个亚种:B. bubalus arnee(河水牛)和B. bubalus carabanesis(沼泽水牛)。其他专家将两者分为相互的独立的种。

水牛奶较牛奶的含脂量高,因此比较容易保存。意大利著名的马苏里拉奶酪及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的特产双皮奶就是用水牛奶制成的。

不像黄牛,水牛在印度教文化代表邪恶,是祭女神的供品;目前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牛肉出口国,而出口的就是水牛肉(但印度教徒本身多不食用)。

水牛 Wild Buffalo (Bubalus bubalis bubalis)
1970 锡兰 (4-1)
水牛
1999 老挝 (5-2)
水牛
2007 斯里兰卡 乌达瓦拉维国家公园 (4-1)

河水牛(Wild water buffalo,Asian buffalo, Asiatic buffalo,wild Asian buffalo,学名:Bubalus arnee)是分布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不丹及泰国的濒危物种。它们是大型的有蹄类,且是家养水牛的祖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河水牛列为濒危物种,其总数量只有少于4000头,而成熟的数量则少于2500头,14年内估计会减少20%,21年内就会减少一半。

成年家养的水牛只重300-600公斤,在野外的雌性河水牛重800公斤,雄牛重1200公斤。河水牛肩高1.8米,体长2.9米。在印度阿萨姆邦的种群栖息在喜玛拉雅山山脚的森林,体型且较为大,平均重900公斤,雄牛较雌牛大些许,肩高1.7米,可达2米高。最纯种的河水牛栖息在印度的加济兰加国家公园及不丹马纳斯国家公园。它们也分布在缅甸西北部。

河水牛亚种Asian Water Buffalo (Bubalus arnee bubalis)
1969 菲律宾 (4-3)
河水牛亚种Asian Water Buffalo (Bubalus arnee bubalis)
1972 柬埔寨 (6-5)
河水牛
1973 泰国 (8-4)
河水牛亚种Asian Water Buffalo (Bubalus arnee bubalis)
1986 柬埔寨 (4-4)
河水牛
2004 联合国 (12-12)
河水牛
河水牛
河水牛
河水牛
2005 泰国 (4全)

民都洛水牛(Tamaraw,Mindoro dwarf buffalo,学名:Bubalus mindorensis),又名塔摩洛水牛、菲律宾水牛、棉兰老水牛或明多罗水牛,是一种细小的水牛。它们是菲律宾民都洛的特有种,且是菲律宾内唯一的牛科。一般相信它们也曾在吕宋出没。它们原先分布在整个民都洛,由海边至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但因人类的发展及猎杀,现只限于一些偏远的草原,且是濒危物种。

与一般信念及以往分类不同,民都洛水牛并非沼泽水牛或水牛的亚种。民都洛水牛较沼泽水牛多毛,面上有较浅色的斑纹,角较短,且不是群居的。它们是菲律宾内最大的本土陆上动物。

民都洛水牛的外表是典型的牛科。它们的身体短壮,四肢有蹄,头细小而有角,颈部短小。它们较水牛细小的壮实。它们只有轻度的两性异形:雄牛的颈较粗。平均肩高100-105厘米,体长220厘米,尾巴长60厘米。雌牛估计重200-300公斤。

成牛的毛色呈深褐色至灰色。蹄及前下肢内侧有白色斑纹,形状像山地倭水牛的斑纹。面部颜色像身体,大部分在眼睛至角上有一对灰白色斑纹。鼻子及嘴唇有黑色的皮肤。耳朵长13.5厘米,内侧有白纹。

民都洛水牛的角短而呈黑色,两角成丫形,而非像水牛的弯月形。两角的表面扁平,底部呈三角形。由于经常磨擦,民都洛水牛的角外表面磨损,而内表面则粗糙。角长35.5-51厘米。

民都洛水牛最初是于1888年在民都洛发现的。由于疟疾肆虐,于1900年前,民都洛并不多人居住。直至发明了抗疟疾的药物后,才有较多的人迁到岛上居住。人类活动在岛上的增加减少了民都洛水牛的数量。到了1966年,民都洛水牛的分布地就只余下三个地区;到了2000年,它们只能在余下的两个地区生活。

于1900年代估计民都洛水牛的数量有约10000头;到了1949年,它们的数量就有约1000头;于1953年,就只有少于250头仍然存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统计发现它们的数量不断下降,只余下少于100头。于1975年就稍稍回升至120头。现时相信它们只余下约30-200头。

民都洛水牛只生存在民都洛,加上在其他岛上发现的水牛属化石,显示它们曾一度广泛分布在菲律宾。根据20世纪发现的化石纪录,民都洛水牛曾于更新世在吕宋生活。

民都洛水牛喜欢栖息在热带的高地森林。它们会在厚丛林及近开放的林间带觅食,主要是吃草及竹为生。由于人类的开发,它们扩展至栖息在低地的草原。它们很多时都会在水源不远处出没。

民都洛水牛
1969 菲律宾 (4-2)
民都洛水牛
1995 菲律宾 (4+1MS-2)
Hemibos Acuticornis
2017 尼泊尔 (6-4)
Pachyportax sp.
2017 尼泊尔 (6-1)

中南大羚(Saola,siola, Vu Quang ox, spindlehorn, Asian unicorn,学名:Pseudoryx nghetinhensis),又称为武广牛、安南锭角羚、剑角牛、索拉羚等,是偶蹄目下牛科中南大羚属中的单属种,1992年才被发现,被誉为亚洲麒麟、亚洲独角兽(Asian unicorn)。目前分类仍不确定是属于牛、羚羊或山羊等。族群数目存疑,目前全世界有记录的只有11只,因此在IUCN红色名录内被列为极危物种。

是体型较大的物种,肩高约1米,身长将近150厘米,尾长约20—25厘米。身体的大部分结构类似牛亚科的薮羚族。但角很特殊,长而直,类似马羚亚科,最长达65厘米。脸颊四肢有白斑,其余为棕褐色。

仅分布于越南的广南省中南大羚自然保护区和老挝边境(长山山脉)。

中南大羚
中南大羚
中南大羚
1997 老挝 (3全)
中南大羚
中南大羚
中南大羚
中南大羚
2000 越南 (4全)
中南大羚
2011 老挝 (4-3)

非洲水牛(African buffalo,Cape buffalo,学名:Syncerus caffer),是一种产于非洲的牛科动物,平均高度约1.4-1.7米,体长2.1-3.4米,体重约425-900公斤,平均寿命15 - 20 年。

附近有水源和荫凉处的丛林、草原或热带稀树大草原。

雌性通常5岁左右诞下第一胎,之后隔年生产,雄性大概7岁开始交配。发情期是每年3至5月,怀孕期是330至345 日,新生小牛平均已重达45公斤,出生后几小时便可自己走动。小牛夭折率高达80%,10个月大断奶,15个月大左右便会被逐出牛群,要自行投靠其他同龄牛群。

生存威胁首推是疾病,1890年代的牛瘟便几乎把它们灭绝。其他敌人主要是狮子,还有河中的尼罗鳄。

非洲水牛为群居动物,经常可看到大群的水牛,只有年老或受了伤的才会落单。为母系社会,牛群中最强壮的母牛会成为族群的领袖,统领牛群,并享有吃最好草粮的权利。

顾名思义,非洲水牛可说是无水不欢,每天至少喝水一次,从不远离水源。它们是夜行动物,日间会避开烈日高温,常躲在阴凉处或浸泡在水池或泥泞中使身体较凉快。

很多人估不到非洲水牛其实是几种非洲最危险的动物之一(其他是非洲象、黑犀牛、河马和尼罗鳄),亦是非洲伤人最多的动物之一。受了伤、落单或带着小牛的母牛尤其具攻击性,较人见人怕的狮子更危险。

很多人又以为它们被狮子猎食,一定是被欺负的弱者,其实狮子每次出击均是以生死相搏,一不小心反被水牛撞死撞伤并非奇事。所以狩猎水牛时狮子通常都是成群出动攻击落单或体弱的水牛。水牛团结起来时,狮子也不敢轻易招惹,常有狮子攻击水牛不成,反被迫跳上树以避开水牛的反击。

非洲水牛
1953 安哥拉 (20-12)
非洲水牛
1977 博普塔茨瓦纳 (17-1)
非洲水牛
1978 刚果 (6-2)
非洲水牛
1981 马拉维 (4-3)
非洲水牛
1985 西南非洲 (1全)
非洲水牛
1984 尼日利亚 (4-3)
非洲水牛
1991 马拉维 (4-1)
非洲水牛
1993 坦桑尼亚 (7+1MS-2)
非洲水牛
1996 南非 (5-2)
非洲水牛
1998 南非 (5-2)
非洲水牛
2001 南非 (5-5)
非洲水牛
非洲水牛
非洲水牛
非洲水牛
2002 几内亚比绍 (4全)
非洲水牛
2006 南非 (5-2)
非洲水牛
2006 南非 (10-1)
非洲水牛
2007 南非 (5-3)
非洲水牛
2008 南非 (5-4)
非洲水牛
2010 巴西 (6-4)
非洲水牛
2010 南非 (5-3)
非洲水牛
2012 南非 (5-1)
非洲水牛
非洲水牛
2014 南非 (10-1,8)
非洲水牛
非洲水牛
非洲水牛
非洲水牛
2015 博茨瓦纳 (4全)
非洲水牛
2015 纳米比亚 (5-4)
非洲水牛
2016 匈牙利 (12-1)
非洲水牛
2018 南非 (5-5)

伊兰羚羊(Common eland,学名:Taurotragus oryx),又名巨羚、大羚羊,是东非及南部非洲大草原及平原的一种羚羊。

伊兰羚羊与德氏大羚羊一同被认为是最大的羚羊种,不过它们其实更像牛。雌羊重300-600公斤,长200-280厘米,肩高125-153厘米。公羊重400-1000公斤,长240-345厘米,肩高150-183厘米。尾巴长约50-90厘米。雌羊呈黄褐色,公羊较为深色,有一点蓝灰色,也有一些两侧有白色斑纹。公羊前额的毛发很密,喉袋很大。公羊及雌羊都有角,角长65厘米。雌羊两角较阔。

伊兰羚羊
1953 安哥拉 (20-4)
伊兰羚羊
1961 埃塞俄比亚 (6-2)
后方动物:伊兰羚羊
1968 苏联 (6-5)
伊兰羚羊亚种Livingstone´s Eland (Taurotragus oryx livingstonii)
1971 马拉维 (13-6)
伊兰羚羊
1980 西南非洲 (20-12)
伊兰羚羊
1981 莱索托 (5+1MS-3)
伊兰羚羊
1998 南非 (5-2)
伊兰羚羊
2013 纳米比亚 (5-1)

德氏大羚羊(Giant eland,Lord Derby eland,学名:Taurotragus derbianus)是一种分布非洲西部及中部地区的羚羊,目前已知在南苏丹,中非共和国到喀麦隆北部和乍得南部有种群分布。

德氏大羚羊与大羚羊被一同划分到旋角大羚羊属。该物种与大羚羊的大小相仿。然而,德氏大羚羊平均个体比普通大羚羊稍大,因此有时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羚羊。它们身体长度通常在220和290厘米之间,站立时肩膀离地面高度大约130至180厘米。 德氏大羚羊表现出很明显的性别差异,因为雄性比雌性大,雄性德氏大羚羊体重400至1000公斤,雌性德氏大羚羊体重则为300至600公斤。德氏大羚羊的寿命可达在野外25年,在圈养环境下约为20年。

西部德氏大羚羊种群的主要威胁是过度捕猎以及人力和牲畜数量的扩张导致的栖息地被破坏。同时,由于口蹄疫袭击,东部德氏大羚羊的种群数量已经有所下降。这种情况是在二战期间以及其他民间战争导致它们的自然栖息地遭到损害。 德氏大羚羊已经在冈比亚,加纳,科特迪瓦等地区消失。据报道,西部亚种曾经被认为在多哥还有分布,但是目前相信是与紫羚(Tragalephaus eurycerus)相互混淆。 1970年,据报道,由于军事活动导致了该物种在乌干达地区消失。

德氏大羚羊
1975 卢旺达 (8+2MS-8)
德氏大羚羊
德氏大羚羊
德氏大羚羊
德氏大羚羊
1986 马里(4全)

四角羚(Four-horned antelope,chousingha,学名:Tetracerus quadricornis),又名四角羚羊,是分布在南亚辽阔森林的羚羊。它们主要分布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恒河平原以南的地方,东至奥利沙邦,西至吉尔。也有一些在尼泊尔的干旱森林生活。

四角羚肩高超过半米,重约20公斤。它们是黄褐色的,腹部及脚内侧是白色的。它们的脚很幼,前肢有黑色斑纹。

雄性四角羚有角,一般有四只,两只在耳朵之间,另一对在前额上。雄羊出生后几个月就会长第一对角,第二对要到14-15个月大才会长出。它们不会脱角,但打斗时也会破损。

四角羚栖息在干旱的落叶林,且是独居的。它们可能是地盘性的。雄羊在繁殖季节会对其他雄羊带有攻击性。

四角羚
1999 尼泊尔 (2-1)

紫羚(Bongo,学名:Tragelaphus eurycerus),又称斑哥羚羊,是一种夜行性的偶蹄目食草动物,也是非洲森林羚羊中最大的一种,主要生活在非洲茂密的丛林中。其英文名Bongo来自非洲土著语言。

紫羚的外部特征包括:红褐色的体毛,面部黑白相间的印记,体表黄白相间的条纹,长长的螺旋状角。在薮羚属中,它们是唯一的一种雄性和雌性都长角的动物。

雄性和雌性的体型大小相近,身高约为1.1-1.3米,体长1.7-2.5米。雌性体重为210-235千克,雄性较重,为240-405千克。

紫羚
1963 科特迪瓦 (5-5)
紫羚
1963 毛里塔尼亚 (12-7)
紫羚
1975 卢旺达 (8+2MS-2)
紫羚
1976 捷克斯洛伐克 (6-6)
紫羚
1981 肯尼亚 (4-2)
紫羚
1983 喀麦隆 (2-1)
紫羚
紫羚
紫羚
紫羚
1984 加纳 (4全)

林羚(Sitatunga,marshbuck,学名:Tragelaphus spekii),又名泽羚,是栖息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博茨瓦纳、赞比亚及肯雅沼泽的羚羊。

林羚肩高1.5米。它们的毛皮是防水的,雄羊是深褐色的,雌羊是赤褐色的。它们有白色斑纹及斑点。它们的蹄很幼长,很适合在沼泽生活。雄羊有鬃毛及角,角扭曲及有1米长。

林羚栖息在纸莎草沼泽,是游泳能手。它们为了逃避如豹及野狗等掠食者,会跳入及潜在水中。它们是暮晨活动的,但有时日间或夜间都会活动。雌羊倾向聚居,雄羊在交配后大部分时间都是独居的。

林羚
1953 安哥拉 (20-8)
林羚
1969 加蓬 非洲国际旅游年 (4-4)
林羚
1975 卢旺达 (8+2MS-4)
林羚
1976 冈比亚 (4-3)
林羚
1985 乍得 (3-1)
林羚
2002 博茨瓦纳 (16-11)
林羚
林羚
林羚
林羚
2004 布隆迪 (4全)

扭角林羚(Greater kudu,学名:Tragelaphus strepsiceros),又名大旋角羚、大捻角羚、大弯角羚及大扭角条纹羚,是东非及非洲南部的羚羊。由于栖息地的衰落、伐林及被猎杀,它们也有散布在其他地方。

扭角林羚的身体很窄,脚很长,毛皮呈褐色/灰蓝色至赤褐色。它们身上有4-12条白色间条。头部较为深色,眼间有一道山形的白色斑纹。

公羚比雌羚大,发声也较多。公羚重190-270公斤,雌羚重120-210公斤。公羚的喉咙有大簇的鬃毛。公羚的角很大且扭曲2.5转,全长平均达1米。公羚要待6-12个月大才会开始长角,约每2岁会扭曲一次,直至6岁才完成扭曲。雌羚没有角。

扭角林羚的分布地东至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及肯雅,南至赞比亚、安哥拉、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及南非。它们也有被引入到美国新墨西哥州。它们栖息在丛林、岩山、干涸的河床,只要有足够的水源就可以生活。它们有时会走到平原,但一般都会避开开放的地区,避免受到掠食。它们主要吃叶子、草、芽,有时也会吃块根、根及果实。

日间,扭角林羚一般不怎么活跃,会躲在林地之中。它们会于早上及黄昏时段觅食。虽然它们倾向留在同一地方生活,但也会在干旱的季节迁徙到较远的地方;尤其是在水源较缺乏的纳米比亚,它们会在很短时间就会迁徙一次。

扭角林羚
1953 安哥拉 (20-19)
扭角林羚
1954 南非 (14-9)
扭角林羚
1971 马拉维 (13-1)
扭角林羚
扭角林羚
1975 卢旺达 (8+2MS-5,MS2)
扭角林羚
1977 博普塔茨瓦纳 (17-17)
扭角林羚
1980 西南非洲 (20-6)
扭角林羚
1981 匈牙利 (7-5)
扭角林羚
1985 乍得 (3-2)
扭角林羚
1989 埃塞俄比亚 (4-1)
扭角林羚
1990 津巴布韦 (6-5)
扭角林羚
1991 马拉维 (4-3)
扭角林羚
1998 南非 (5-3)
扭角林羚
2002 博茨瓦纳 (16-8)
扭角林羚
扭角林羚
扭角林羚
扭角林羚
2008 赞比亚 (4全)
扭角林羚
2013 纳米比亚 (5-2)

安氏林羚(Nyala,lowland nyala,学名:Tragelaphus angasii),又名安氏薮羚或东非条纹羚,是南部非洲的一种羚羊。它们是独居或以10头小群生活,喜欢栖息在密林中。

公羚高1.1米,雌羚高0.9米。公羚的角呈螺旋状,喉咙及腹部有长的毛边;雌羚没有角及毛边。公羚呈深褐色,面部及颈部白色,身体上有白色的直立斑纹;雌羚呈赤褐色及明显的斑纹。

安氏林羚
1954 南非 (14-12)
安氏林羚
1971 马拉维 (13-2)
安氏林羚
1978 马拉维 (4-1)

南非薮羚(Cape bushbuck,bushbuck,学名:Tragelaphus sylvaticus)

南非薮羚
1971 马拉维 (13-11)
南非薮羚
1976 冈比亚 (4-2)
南非薮羚
1977 尼日尔 (2-2)
南非薮羚
2014 纳米比亚 (4-2)

小旋角羚(Lesser kudu,学名:Tragelaphus imberbis),又名小林羚,是东非及可能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一种羚羊。南部小旋角羚(T. i. australis)是其肯雅及坦桑尼亚的亚种。

小旋角羚肩高90-110厘米,雌羚重55-70公斤,公羚重70-110公斤,公羚较雌羚大。公羚呈灰褐色,雌羚呈栗色,下身较浅色。背上有10条白色斑纹,颈下有两条白色斑纹。公羚有细小的鬃毛,角约长70厘米,扭曲一转。

小旋角羚栖息在干旱的丛林及森林,主要吃叶子。它们是夜间及拂晓活动的。它们会以2-5只群居,最多可以多达24只,公羚与雌羚的数目相约。

小旋角羚可以跳远达9米,跳高2.5米。它们最高速达每小时80-100公里。

小旋角羚在东非的数量约有12万只。

小旋角羚
1968 索马里 (5-3)
小旋角羚
1989 埃塞俄比亚 (4-2)

山薮羚(Mountain nyala,balbok,学名:Tragelaphus buxtoni),又名山地羚,是埃塞俄比亚的一种羚羊。它们生活在埃塞俄比亚中部高海拔的林地。

山薮羚肩高1米及重150-300公斤,公羚比雌羚明显大很多。它们呈灰褐色,有些隐约可见白色的斑纹,其毛色会随年龄变深,腹部较为浅色。公羚的角扭曲1-2转,角长少于1米。

山薮羚是东非大裂谷东南方埃塞俄比亚高原的特有种,生活在北纬6-10°。它们以往曾分布在Gara Muleta山,东至Shashamene及南至巴莱地区南部;现时它们主要分布在贝尔山国家公园。它们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林地、石楠地及丛林,有时更会走到海拔4000米以上。它们主要吃香草及灌木。它们是以4-6只群居的,有时可以多达13只以上,成员为雌羚及幼羚,并一头老公羚。

目前只有约2500头山薮羚,其威胁主要是来自侵占它们栖息地的人类。

山薮羚
1966 埃塞俄比亚 (5-4)

(Cape bushbuck 学名:Tragelaphus scriptus)

1942 利比里亚 (6-4)
Tragoceros
1998 北马其顿 (4-3)
  • 动物/哺乳纲/偶蹄目/牛亚科.txt
  • 最后更改: 3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