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哈尔邦

这里所列的是印度发行的比哈尔邦风光邮票。

比哈尔邦(印地语:बिहार,乌尔都语:بہار‎,拉丁字母转写:Bihar)是印度东北的一个邦,传说是佛教的起源地。除印地语、乌尔都语外,比哈尔语也是该邦的官方语言,此语言包含的方言有昂加语、博杰普尔语、摩揭陀语以及迈蒂利语。华氏城与王舍城,菩提伽耶是印度佛教的重要地方。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是全印度婆罗门与贱民互斗最严重的地方。恒河横贯比哈尔邦邦境。南部为拉杰默哈尔丘陵。邦议会为两院制。全邦下分38县。

比哈尔邦是主要矿产地,产云母、煤、铜。农业产品有稻米、甘蔗、油籽、黄麻、玉蜀黍及小麦。工业产品有钢铁、机床工具、水泥、电机、化学肥料及纸张。

巴特那(Paṭnā,印地语:पटना,旁遮普语:ਪਟਨਾ),又译帕特纳(古称华氏城),为印度比哈尔邦首府,隶属于巴特那县,古称华氏城,2011年人口1,695,000,大都会区人口344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古希腊历史学家和外交家麦加斯梯尼在其著述的《印度志》(Indica)曾载:巴特利普特那(Pataliputra,巴特那古名)位于恒河与Arennovoas二河交汇处,长9英里、宽1.75英里。他说此地有七种职业的人,哲学家地位最高,而且不可交换工作。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变迁,现代城市巴特那位于加格拉(Ghagra)、宋河(Son)与甘达克(Ganda)三水交汇处,城区发展到15公里长,5到7公里宽;恒河流淌到这里看起来更像大海,气势恢宏,奔流不息。

巴特那在孔雀帝国时期(约前300年),人口约为40万。在孔雀帝国与笈多帝国时期,巴特那是印度次大陆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巴特那在17世纪再次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巴特那 Shaheed Smarak Patna雕像
1967 印度 退出印度运动25周年 (1全)
2000 印度 Patna Medical College 75周年 (1全)
Mahatma Gandhi Setu
2007 印度 印度的桥梁 (4-1)
2015 印度 巴特那最高法院100周年 (1全)
2018 印度 巴特那大学100周年 (1全)
Gurudwara Shrine
1967 印度 锡克教领袖Guru Gobind Singh诞生300周年 (1全)
Takht Sri Patna Sahib
2017 锡克教领袖Gobind Singh诞生350周年 (1MS全)

王舍城(Rajgir,梵语:राजगृह 罗阅揭黎酰 “王之寓所”;摩竭陀语:Rājagaha),后取“罗”、“阅”、“揭”三字谐音讹作“罗阅祇”,印度古城,位于今比哈尔邦那兰达县。是佛教八大圣地之一,为释迦牟尼佛修行的地方。王舍城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耆那教圣地,耆那教创始人摩诃毘罗可能出生于王舍城附近的那烂陀。该城亦在《摩诃婆罗多》中被提及,即妖连首都耆利婆罗阇。

灵鹫山 Gridhakuta Hills
2002 印度 佛教信仰和仪式 (4-1)

left|世界遗产标志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建筑群为世界遗产,参见世界遗产: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建筑群

那兰达县是印度比哈尔邦的一个县,面积2,367平方公里,识字率为66.41%,2011年人口2,872,52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14人。

1970 印度 Nalanda College 100周年 (1全)
那兰达县 Pavapuri Temple
1974 印度 耆那教创始人筏驮摩那涅槃2500周年 (1全)

那烂陀寺(梵语:नालंदाविहार,转写:Nālaṃdā vihāra、Nālandā vihāra),又译那罗寺,古印度地名,在古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今印度比哈尔邦中部都会巴特那东南90公里。在此地原建有佛教寺院,名为那烂陀寺,为古代东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那烂陀寺规模宏大,曾有多达九百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最盛时有上万僧人学者聚集于此。2016年列入世界遗产。

left|世界遗产标志 那烂陀寺为世界遗产,参见世界遗产:那烂陀寺考古遗址

纳瓦达县(Nawada)是印度的一个县,位于该国东北部,由比哈尔邦负责管辖,面积2,492平方公里,识字率为61.63%,2011年人口2,059,179,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26人。

Kakolat Falls
2003 印度 印度的瀑布 (4+1MS-3)

毘舍离(梵文:वैशाली,Vaiśālī,巴利文:Vesāli),又译为毗舍离、吠舍离、吠舍釐国、又以义译称广严城,为释迦文佛住世时代著名的大城市,位于今天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的北边。曾经是跋耆国首都。

毘舍离
1997 印度 新德里国际邮展:佛教遗迹 (4-4)
左:毘舍离 阿育王柱
2015 印度 阿育王 (1全)

萨萨拉姆(Sasaram),是印度比哈尔邦Rohtas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31042(2001年)。

舍尔沙陵墓(Tomb of Sher Shah Suri)位于印度比哈尔邦的萨萨拉姆镇。这座陵墓是为纪念击败莫卧儿帝国并在印度北部建立苏里帝国的比哈尔邦帕坦皇帝舍尔沙里而建造的。他于公元952年或公元1545年5月13日赖比尔·敖外鲁月(Rabi' al-awwal)的第10天在Kalinjar堡垒的一次意外火药爆炸中丧生。

他的陵墓是印度伊斯兰建筑的一个例子,由建筑师Mir Muhammad Aliwal Khan设计,建于1540年至1545年之间,这座红砂岩陵墓(122英尺高)位于人工湖的中间几乎是方形的,被称为印度第二泰姬陵。陵墓矗立在湖中央的方形石柱上,圆顶亭、chhatris 在其每个角落,进一步有石堤和阶梯式停泊处,通过一块宽阔的石头与大陆相连桥。主墓呈八角形,顶部有一个跨度为22米的穹顶,周围环绕着曾经覆盖着琉璃瓦的装饰性穹顶亭。陵墓周围的湖泊被视为苏尔王朝在阿富汗阶段的苏丹建筑发展。

这座陵墓是在舍尔沙的一生以及他的儿子伊斯拉姆沙阿统治时期建造的。铭文将其完成日期定为1545年8月16日,也就是舍尔沙去世三个月后。

萨萨拉姆 舍尔沙陵墓
1989 印度 新德里国际邮展 (7-3)
  • 风光/亚洲/印度/比哈尔邦.txt
  • 最后更改: 21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