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动物:爬行纲:鸟臀目:角龙科 [2021/07/09 13:13]
青团00 [†三角龙属 Triceratops]
动物:爬行纲:鸟臀目:角龙科 [2024/04/27 09:35] (当前版本)
青团00 [†三角龙属 Triceratops]
行 4: 行 4: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角龙科动物邮票。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角龙科动物邮票。
  
-角龙科(Ceratopsidae)属于头饰龙类,是一群多样性的演化支,例如:三角龙、戟龙、牛角龙。所有已知物种都为四足草食性恐龙,都拥有喙状嘴、颌部后方有多排切割用牙齿、以及延长的头盾与颈盾缘骨突。大部分角龙科化石都发现于北美洲西部的上白垩纪地层,只有图兰角龙与中国角龙的化石发现于亚洲[1]+角龙科(Ceratopsidae)属于头饰龙类,是一群多样性的演化支,例如:三角龙、戟龙、牛角龙。所有已知物种都为四足草食性恐龙,都拥有喙状嘴、颌部后方有多排切割用牙齿、以及延长的头盾与颈盾缘骨突。大部分角龙科化石都发现于北美洲西部的上白垩纪地层,只有图兰角龙与中国角龙的化石发现于亚洲。
  
 角龙科可分为两亚科。角龙亚科,或称开角龙亚科,共通特征为长、三角形的头盾,以及发展良好的两根眼窝部角状物。尖角龙亚科有发展良好的鼻角或鼻部突起物,头盾较短、较呈直角,以及头饰后方的延长针状物。角龙科的角状物与头盾显示出值得注意的变化,而且是辨别不同物种的主要方式。它们的用途并不完全明确。其中一个用途是抵抗掠食者,但许多物种的头饰是相对易碎的;但更有可能是作为第二性征或物种内竞争用,如同现代的有蹄类。厚鼻龙与河神龙头颅骨上的巨大突起物,类似现代麝牛的突起物,显示它们可能以头互相碰撞。 角龙科可分为两亚科。角龙亚科,或称开角龙亚科,共通特征为长、三角形的头盾,以及发展良好的两根眼窝部角状物。尖角龙亚科有发展良好的鼻角或鼻部突起物,头盾较短、较呈直角,以及头饰后方的延长针状物。角龙科的角状物与头盾显示出值得注意的变化,而且是辨别不同物种的主要方式。它们的用途并不完全明确。其中一个用途是抵抗掠食者,但许多物种的头饰是相对易碎的;但更有可能是作为第二性征或物种内竞争用,如同现代的有蹄类。厚鼻龙与河神龙头颅骨上的巨大突起物,类似现代麝牛的突起物,显示它们可能以头互相碰撞。
行 10: 行 10:
 尖角龙亚科经常与少数其他物种一起以大量化石方式发现,显示这些动物可能是大量群居的动物。角龙科的恐龙由于头部巨大,因此导致体重非常的重,在同样的长度下,角龙科的恐龙体重远远超过蜥脚类、剑龙科、甲龙科和鸭嘴龙科。 尖角龙亚科经常与少数其他物种一起以大量化石方式发现,显示这些动物可能是大量群居的动物。角龙科的恐龙由于头部巨大,因此导致体重非常的重,在同样的长度下,角龙科的恐龙体重远远超过蜥脚类、剑龙科、甲龙科和鸭嘴龙科。
  
 +===== †野牛龙属 Einiosaurus =====
 +野牛龙属(学名:Einiosaurus)是角龙科下的中型恐龙,属于角龙亚科,其化石在美国蒙大拿州的双麦迪逊组发现,年代为上白垩纪,约为7,​500万年前。属名是阿尔冈昆语“野牛”与古希腊文“蜥蜴”的意思,而种小名则是拉丁文及古希腊文“向前弯的角”的意思。
 +
 +野牛龙的化石只有在美国蒙大拿州被发现,所有已知的化石现都存放在蒙大拿州落矶山博物馆。目前已发现最少有15头不同年龄的野牛龙化石,包含三个头颅骨,以及发现于两个低密度尸骨层的上百件骨头。这些化石都是由杰克·霍纳(Jack Horner)在1985年发现,并由落矶山博物馆的挖掘队伍在之后4年间陆续挖出。这些尸骨层原先被认为包括了戟龙的新种化石。在1990年,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在一份文献里用“"​Styracosaurus makeli"​”,使用在这些化石,但没有经过正式研究的发表,因此是个无资格名称。在1992年,杰克·霍纳将个尸骨层的角龙类化石,分类为Type A、B、与C,共计三个未命名种。在1995年,史考特·山普森(Scott D. Sampson)将Type B正式描述及命名为野牛龙属,正模标本为编号MOR 456标本;他也把相同尸骨层的Type A命名为河神龙属。
 +
 +野牛龙是草食性恐龙,身长被估计可达4.5米长,体重被估计约1.3公吨[5]。野牛龙的口鼻部狭窄、前端尖,它们通常被描绘成有一个低矮、大幅向前弯的鼻角,就像一个开瓶器,不过这个角可能只在成年个体中才有。野牛龙与有明显额角的角龙科(如三角龙)不同,它们的额角是较低、较短。野牛龙的头盾较小型,顶端有一对大的颈盾缘骨突,向后方延伸。
 +
 +|[{{:​动物:​欧洲:​比利时:​be201518.jpg|野牛龙属}}]|
 +^2015 比利时 (10-7)^
 +
 +
 +===== †五角龙属 Pentaceratops =====
 +五角龙(属名:Pentaceratops,意为“五支角的面孔”)是一属大型、植食性的角龙科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坎潘阶(约7600万至7300万年前)的拉腊米迪亚,相当于现在的北美洲西部。模式种是斯氏五角龙(Pentaceratops sternbergii)。它的特点是拥有所有陆生动物中数一数二的大型头骨,在角龙科全体里面相对大型,估计身长约5.5米及体重约2.5吨。
 +
 +最早的化石于1921年由查尔斯·斯滕伯格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圣胡安盆地发现,并于两年后由亨利·费尔菲尔德·奥斯本所命名、叙述。已经发现了至少12具头骨和颅后骨骼,主要皆来自圣胡安的科特兰组地层;使得对于五角龙生理解剖构造的了解较为全面。然而在2010年,其中一具特别大型的骨骼,根据数个进阶型特征并与五角龙缺乏共有特征,被建立成独立的属泰坦角龙。2014年,在加拿大发现的碎片被命名为第二个种北方五角龙(Pentaceratops aquilonius),但后来的研究认为这个与钉盾龙型态相似,而被视为疑名。最近一个曾被暂时归类为五角龙的标本也被建立成新属封顶角龙。
 +
 +五角龙有着一根小鼻角,与两根位于眼睛上方、非常长的眉角;另外颧骨也有两根小角向两侧突出,于是由正面看起来总共有五支角,因而得名。颈盾相当长(可达2米多)且大致呈长方形,边缘生长著许多对三角形的小突起(皮内成骨),其中以上缘的突起最大,上缘中线有个U字型的凹槽。厚重的颈部支撑著大头,躯干高且宽,后背神经棘高耸,可能附着强劲的韧带,以支撑前面巨大的颈盾和头部。关于大型颈盾与角的功能有过许多假设,如防御掠食者的武器或性别展示。
 +
 +五角龙属于开角龙亚科,与犹他角龙最近缘。它们在演化支中可能位于比开角龙更进阶、但比准角龙、三角龙族原始的中间位置。五角龙与其他顶骨型态相似的近缘物种可能都是开角龙亚科前进演化过程的变化形式。
 +
 +|[{{:​动物:​亚洲:​新加坡:​sg199815.jpg|五角龙属}}]|
 +^1998 新加坡 (3-1)^
 ===== †戟龙属 Styracosaurus ===== ===== †戟龙属 Styracosaurus =====
 戟龙属(属名:Styracosaurus,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有尖刺的蜥蜴”),又名刺盾角龙,是角龙亚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坎潘阶,约755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戟龙的头盾延伸出四或六个长角,两颊各有一个较小的角,以及一个从鼻部延伸出的角,这个单独的角约60公分长、15公分宽。这些角状物与头盾的功能已经争论很多年。 戟龙属(属名:Styracosaurus,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有尖刺的蜥蜴”),又名刺盾角龙,是角龙亚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坎潘阶,约755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戟龙的头盾延伸出四或六个长角,两颊各有一个较小的角,以及一个从鼻部延伸出的角,这个单独的角约60公分长、15公分宽。这些角状物与头盾的功能已经争论很多年。
行 47: 行 69:
 |[{{:​动物:​欧洲:​土耳其:​tr201204.jpg|三角龙属}}]| |[{{:​动物:​欧洲:​土耳其:​tr201204.jpg|三角龙属}}]|
 ^2012 土耳其 (4-4)^ ^2012 土耳其 (4-4)^
 +
 +|[{{:​动物:​欧洲:​西班牙:​es201503.jpg|三角龙属}}]|
 +^2015 西班牙 (4-3)^
 +
 +|[{{:​动物:​欧洲:​亚美尼亚:​am202201.jpg|三角龙属}}]|
 +^2022 亚美尼亚 (2-1)^
 +
 +|[{{:​动物:​亚洲:​香港:​hk202203.jpg|三角龙属}}]|
 +^2022 香港 (6-3)^
  • 动物/爬行纲/鸟臀目/角龙科.1625807591.txt.gz
  • 最后更改: 3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