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龙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角龙科动物邮票。

角龙科(Ceratopsidae)属于头饰龙类,是一群多样性的演化支,例如:三角龙、戟龙、牛角龙。所有已知物种都为四足草食性恐龙,都拥有喙状嘴、颌部后方有多排切割用牙齿、以及延长的头盾与颈盾缘骨突。大部分角龙科化石都发现于北美洲西部的上白垩纪地层,只有图兰角龙与中国角龙的化石发现于亚洲。

角龙科可分为两亚科。角龙亚科,或称开角龙亚科,共通特征为长、三角形的头盾,以及发展良好的两根眼窝部角状物。尖角龙亚科有发展良好的鼻角或鼻部突起物,头盾较短、较呈直角,以及头饰后方的延长针状物。角龙科的角状物与头盾显示出值得注意的变化,而且是辨别不同物种的主要方式。它们的用途并不完全明确。其中一个用途是抵抗掠食者,但许多物种的头饰是相对易碎的;但更有可能是作为第二性征或物种内竞争用,如同现代的有蹄类。厚鼻龙与河神龙头颅骨上的巨大突起物,类似现代麝牛的突起物,显示它们可能以头互相碰撞。

尖角龙亚科经常与少数其他物种一起以大量化石方式发现,显示这些动物可能是大量群居的动物。角龙科的恐龙由于头部巨大,因此导致体重非常的重,在同样的长度下,角龙科的恐龙体重远远超过蜥脚类、剑龙科、甲龙科和鸭嘴龙科。

野牛龙属(学名:Einiosaurus)是角龙科下的中型恐龙,属于角龙亚科,其化石在美国蒙大拿州的双麦迪逊组发现,年代为上白垩纪,约为7,500万年前。属名是阿尔冈昆语“野牛”与古希腊文“蜥蜴”的意思,而种小名则是拉丁文及古希腊文“向前弯的角”的意思。

野牛龙的化石只有在美国蒙大拿州被发现,所有已知的化石现都存放在蒙大拿州落矶山博物馆。目前已发现最少有15头不同年龄的野牛龙化石,包含三个头颅骨,以及发现于两个低密度尸骨层的上百件骨头。这些化石都是由杰克·霍纳(Jack Horner)在1985年发现,并由落矶山博物馆的挖掘队伍在之后4年间陆续挖出。这些尸骨层原先被认为包括了戟龙的新种化石。在1990年,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在一份文献里用““Styracosaurus makeli””,使用在这些化石,但没有经过正式研究的发表,因此是个无资格名称。在1992年,杰克·霍纳将个尸骨层的角龙类化石,分类为Type A、B、与C,共计三个未命名种。在1995年,史考特·山普森(Scott D. Sampson)将Type B正式描述及命名为野牛龙属,正模标本为编号MOR 456标本;他也把相同尸骨层的Type A命名为河神龙属。

野牛龙是草食性恐龙,身长被估计可达4.5米长,体重被估计约1.3公吨[5]。野牛龙的口鼻部狭窄、前端尖,它们通常被描绘成有一个低矮、大幅向前弯的鼻角,就像一个开瓶器,不过这个角可能只在成年个体中才有。野牛龙与有明显额角的角龙科(如三角龙)不同,它们的额角是较低、较短。野牛龙的头盾较小型,顶端有一对大的颈盾缘骨突,向后方延伸。

野牛龙属
2015 比利时 (10-7)

五角龙(属名:Pentaceratops,意为“五支角的面孔”)是一属大型、植食性的角龙科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坎潘阶(约7600万至7300万年前)的拉腊米迪亚,相当于现在的北美洲西部。模式种是斯氏五角龙(Pentaceratops sternbergii)。它的特点是拥有所有陆生动物中数一数二的大型头骨,在角龙科全体里面相对大型,估计身长约5.5米及体重约2.5吨。

最早的化石于1921年由查尔斯·斯滕伯格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圣胡安盆地发现,并于两年后由亨利·费尔菲尔德·奥斯本所命名、叙述。已经发现了至少12具头骨和颅后骨骼,主要皆来自圣胡安的科特兰组地层;使得对于五角龙生理解剖构造的了解较为全面。然而在2010年,其中一具特别大型的骨骼,根据数个进阶型特征并与五角龙缺乏共有特征,被建立成独立的属泰坦角龙。2014年,在加拿大发现的碎片被命名为第二个种北方五角龙(Pentaceratops aquilonius),但后来的研究认为这个与钉盾龙型态相似,而被视为疑名。最近一个曾被暂时归类为五角龙的标本也被建立成新属封顶角龙。

五角龙有着一根小鼻角,与两根位于眼睛上方、非常长的眉角;另外颧骨也有两根小角向两侧突出,于是由正面看起来总共有五支角,因而得名。颈盾相当长(可达2米多)且大致呈长方形,边缘生长著许多对三角形的小突起(皮内成骨),其中以上缘的突起最大,上缘中线有个U字型的凹槽。厚重的颈部支撑著大头,躯干高且宽,后背神经棘高耸,可能附着强劲的韧带,以支撑前面巨大的颈盾和头部。关于大型颈盾与角的功能有过许多假设,如防御掠食者的武器或性别展示。

五角龙属于开角龙亚科,与犹他角龙最近缘。它们在演化支中可能位于比开角龙更进阶、但比准角龙、三角龙族原始的中间位置。五角龙与其他顶骨型态相似的近缘物种可能都是开角龙亚科前进演化过程的变化形式。

五角龙属
1998 新加坡 (3-1)

戟龙属(属名:Styracosaurus,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有尖刺的蜥蜴”),又名刺盾角龙,是角龙亚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坎潘阶,约755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戟龙的头盾延伸出四或六个长角,两颊各有一个较小的角,以及一个从鼻部延伸出的角,这个单独的角约60公分长、15公分宽。这些角状物与头盾的功能已经争论很多年。

戟龙是种大型恐龙,身长5.5米,高度约1.8米,重量约3吨。戟龙拥有短四肢,以及笨重的身体。戟龙的尾巴相当短。它们有喙状嘴,以及平坦的颊齿,显示它们是草食性恐龙。如同其他角龙类,戟龙可能是群居动物,以大群体方式迁徙,这理论从尸骨层可以透露出来。

戟龙是由劳伦斯·赖博在1913年命名,是尖角龙亚科的物种。戟龙目前只有一个种:阿尔伯塔戟龙(S. albertensis)。而帕克氏戟龙(S. parksi)常被认为是阿尔伯塔戟龙的异名。其他曾被列入戟龙的种,例如︰卵圆戟龙(S. ovatus),已经改列为其他属。

戟龙的成年个体身长约5.5米,重达2.7吨。头颅非常巨大,拥有大型鼻孔、高大的鼻角,头盾上有四到六个尖角,数量依个体而不同。头盾上的四个最长角,每个几乎跟鼻部的角一样长,约50到55公分。正模标本的鼻角有部分残缺,根据估计,完整的鼻角至少有57公分长。根据其他戟龙标本、与尖角龙的鼻角,这个角应该从中间微弯,而非笔直。

除了大型鼻角与头盾上的尖角,戟龙的头部装饰物非常多变。有些个体的头盾的脸颊两侧位置有较小的角,类似尖角龙头盾两侧的小角,但较小;某些个体的脸颊两侧位置,则是具有突出物。某些个体具有三对头盾尖角,例如正模标本。戟龙的最内侧一对角则往外弯曲。戟龙的头盾边缘有许多小型突起,但并非每个标本都有。如同大部分角龙科恐龙,戟龙头盾上有大型洞孔。嘴部前方是缺乏牙齿的喙状嘴。

戟龙的庞大体型类似犀牛的体型。戟龙的强壮肩膀可能用在物种内的打斗中。戟龙有相当短的尾巴。每个脚趾有蹄状爪,由角质包覆。臀部有10节愈合的荐椎,数量超过其他恐龙(不包含鸟类)。

戟龙以及角龙科恐龙的四肢姿势有过不同的假设,包括前肢直立于身体之下,或是前肢呈现往两侧伸展姿势。最近的研究提出戟龙最有可能采取两种说法中间的蹲伏姿势。古生物学家格里高利·保罗(Gregory S. Paul),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动物博物馆的佩尔·克里斯坦森(Per Christiansen),基于可能由角龙类留下的非两侧伸展式足迹化石,提出大型角龙类如戟龙能够以大象的方式奔跑。

戟龙属
1965 波兰 (10-7)
戟龙属
1993 加拿大 (4-4)

三角龙属(属名:Triceratops)通称三角龙、三觭龙,是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一属,是种食植性恐龙。三角龙大小中等,四足,全长大约有7到10米,臀部高度为2.5到3米,重达6到12吨、比同长度的恐龙壮硕许多倍。它们有非常大的头盾,以及三根角状物,其中眼窝上的两根觭角非常之长,嘴巴有像鹦鹉一样的喙。化石发现于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在美国发现的化石尤其多,在加拿大、墨西哥也有大量出土。三角龙也是最著名、最常出现的恐龙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的恐龙。

三角龙属是所有恐龙最晚出现的恐龙种类之一,也是最大、最后的角龙科恐龙,占据非鸟形恐龙在地球上的最后时期(晚期白垩纪)中的绝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由于三角龙的化石数量非常之多,让它成为美国、北美洲以及晚白垩纪的代表性化石,即使不用科学仪器检测,如果在新的品种恐龙化石之间发现了三角龙化石,就能迅速推导出这些恐龙化石都是产自于美国以及马斯特里赫特期。虽然三角龙与暴龙居住在同一地理环境、化石产地也和暴龙完美吻合,但不确定它们之间是否有过电影与儿童读物里所描述的打斗。

三角龙属
1965 圣马力诺 (9-9)
三角龙属
1991 英国 (5-5)
三角龙属
2008 德国 (4-1)
三角龙属
2012 土耳其 (4-4)
三角龙属
2022 亚美尼亚 (2-1)
三角龙属
2022 香港 (6-3)
  • 动物/爬行纲/鸟臀目/角龙科.txt
  • 最后更改: 14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