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孔目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兽孔目动物邮票。

兽孔目(学名:Therapsida)是合弓纲中的一目。传统上,单孔亚纲被归类于爬行纲的一个亚纲,并名为似哺乳爬行动物。然而单孔亚纲现在为独立的合弓纲,是蜥形纲的姐妹分类单元,较接近哺乳动物。在亲缘分支分类法中,兽孔目通常包括哺乳类,哺乳类是犬齿兽类的后代。现代哺乳动物的许多特征,例如毛发、乳腺、直立的四肢姿势,都演化自早期兽孔类动物。

在约2亿7500万年前,盘龙目(楔齿龙科)演化出兽孔类。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兽孔类动物,是二叠纪中期的四角兽。在二叠纪中期,兽孔类取代盘龙目,成为优势陆地脊椎动物。在三叠纪中期,多样化的主龙类动物取代兽孔类,成为优势陆地脊椎动物,少数二齿兽类仍保持多样性、存活到三叠纪末期。在约2亿2500万年前,犬齿兽类演化出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

在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后,只有少数犬齿兽类、二齿兽类继续存活。除了哺乳动物以外,所有的兽孔目已灭亡。已知最后的兽孔目(不计算哺乳类)是三列齿兽科,生存于白垩纪早期,接近1亿年前。

犬颌兽属(学名:Cynognathus),也称犬头龙,是三叠纪中期的一类肉食性犬齿兽类,身长约1米长。犬颌兽属于真犬齿兽类,真犬齿兽类是最类似哺乳类的一群似哺乳爬行动物。犬颌兽属几乎分布于非洲、南美洲、南极洲发现化石。

犬颌兽的模式种是C. crateronotus,是由哈利·丝莱在1895年叙述、命名。属名意为“狗下颌”,有许多属目前都是犬颌兽的异名,例如:Cistecynodon、Cynidiognathus、Cynogomphius、Karoomys、Lycaenognathus、Lycochampsa、Lycognathus、以及Nythosaurus。此外在1876年,理查·欧文(Richard Owen)根据耶鲁大学毕巴底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化石,将这群动物命名为Nythosaurus,这名称目前看来与犬颌兽毫无关联。犬颌兽属是犬颌兽科(Cynognathidae)的目前唯一物种。有研究质疑这些化石是否都属于犬颌兽属。

Karoomys、Cistecynodon、Nythosaurus的化石都是幼年个体,而发现于巴利亚利群岛的Lycognathus化石,可能是种被错误鉴定的蛇。

犬颌兽的头颅骨长30公分,身长估计约为1米。犬颌兽具有宽口鼻部、锐利牙齿。犬颌兽的四肢直立于身体下方,类似现代哺乳动物,但前肢略朝向两侧。某些现存原始哺乳动物,仍保用这种半直立、半延展式步态。

犬颌兽的齿骨有特化的不同牙齿,显示犬颌兽能在吞咽食物前有效地处理食物。犬颌兽的嘴部里有次生颚,显示犬颌兽在吞咽时,可以同时呼吸。腹部区域缺少肋骨,显示犬颌兽具有重要的横膈膜,横膈膜是一个对于哺乳类非常重要的肌肉。口鼻部骨头上的洞孔与管,显示该处有集中的神经与血管的。对哺乳类而言,这种结构可能容纳胡须,胡须可作为感应器官使用。所有这些特征都显示犬颌兽是种内温性动物,是一种高代谢率的温血动物,需要快速地处理食物与氧气。

犬颌兽属
1966 波兰 (9-5)

双齿兽属(学名:Diictodon)又译二硕齿兽,是兽孔目异齿亚目的一个属,身长约45公分,为草食性动物。双齿兽生存于二叠纪的晚期,大约2亿5500万年前,是二叠纪合弓纲中最繁盛的物种之一,化石发现于非洲与亚洲都有发现;在南非发现的二叠纪脊椎动物化石中,有大约一半是双齿兽的化石。

双齿兽具有相当大的头部,前端为喙状嘴。上颌嘴侧有一对长牙,雄性个体的长牙较大。双齿兽的四肢健壮,手掌各有五根锐利指爪。双齿兽的四肢往身体两侧延展。双齿兽的颌部骨头已经简化,某些骨头有助于听力。它们被推测有敏锐的嗅觉与听觉。根据双齿兽的前肢特征,例如高度特化的肌肉、宽广的手掌,它们被推测可能是穴居动物。

如同其他兽孔目,双齿兽拥有许多类似哺乳类的特征。双齿兽被推测是种穴居动物,生活方式类似现代地鼠。在双齿兽的化石发现处,曾发现洞穴痕迹,某些洞穴可达1.5米深,但洞穴之间没有互相连接。双齿兽可能是群居动物。某些双齿兽的化石接近泛滥平原,它们可能被冲进洞穴的洪水所淹死。在二叠纪晚期,盘古大陆有广大的沙漠地形。双齿兽可能生存在沙漠中的洞穴,以少量的沙漠植物为食。

如同其他二齿兽类,双齿兽是草食性动物,它们始使用喙状嘴以咬下植物。如果双齿兽生存于沙漠环境,由于沙漠的植被稀少,它们可能具有高效率的消化系统。由于双齿兽是穴居动物,它们可能以富含水分的树根为食。

双齿兽属
1993 特兰斯凯 (4-2)

狼蜥兽属(属名:Inostrancevia,意为“亚历山大·伊诺斯特兰采夫的”)又译伊诺史川兽,是兽孔目丽齿兽类的一属,化石发现于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北德维纳河流域的Sokolki。狼蜥兽生存于2亿5300万年前的晚二叠纪。模式种是亚氏狼蜥兽I. alexandri,目前已发现几乎完整的化石,只有少部分肋骨与所附着的脊椎骨没有被发现。

如同其他丽齿兽类,狼蜥兽是四足动物,四肢直立于身体下方。头颅骨长45公分,身长约3到4米,骨头上有强壮肌肉附着的特征。与其他较原始的兽孔目动物(如巴莫鳄)相比,狼蜥兽的眼窝较小,颞颥孔较大。狼蜥兽的牙齿相当大,上颌共有6个大门齿、2个犬齿、以及10个较小的后齿,而下颌有6个大门齿,与8个较小的门齿。

亚氏狼蜥兽 Inostrancevia alexandri
2020 俄罗斯 (4-1)
鲁比奇兽属
1993 特兰斯凯 (4-4)

水龙兽属(学名:Lystrosaurus)意为“铲子蜥蜴”,是兽孔目二齿兽下目的一属,存活在二叠纪晚期到三叠纪早期,约2亿5000万年前,化石分布于南极洲、印度、南非。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曾有许多种被归类于水龙兽属,但目前仅有4到6个已承认种。

水龙兽是种体型笨重、中等大小的草食性动物,有短胖的四肢,不同种类的水龙兽的大小有着及其大的差异,小的接近现代的猪、大的甚至有6米长足以和当时的猎食者法索拉鳄抗衡。水龙兽的嘴里只有两颗长牙,自上颌延伸出来。上下颌前端可能有喙状嘴,用来切碎植物。根据肩膀与臀部的关节结构,显示水龙兽采取往两侧半延展的步态。由于前肢比后肢粗壮,水龙兽被认为是一种擅长挖掘的穴居动物。在三叠纪早期,大气层的氧气含量低,二氧化碳含量高。

水龙兽是已知三叠纪早期的最常见陆地脊椎动物,全世界各地都有它的化石。水龙兽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们的祖先体型娇小、动作灵活而且居住在地下,比其他大型动物更快适应灭绝事件后的环境。近年的研究显示,水龙兽虽然存活过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且三叠纪的陆地动物化石中至少有30%的化石是由水龙兽构成,但三叠纪早期的水龙兽数量仍然比二叠纪晚期的数量少了很多。

水龙兽是种常见的合弓动物,属于兽孔目二齿兽下目,体型接近猪,身长约0.9米(3呎),重量约90公斤(200磅)。与其他兽孔目不同,二齿兽类的口鼻部相当短,只有两颗上颌的长牙。口鼻部的前端可能有角质喙状嘴,用来切碎植物。水龙兽已具有次生颚。颌部关节原始,只能做出往前、往后的动作,而不能做出往上、往下的动作。水龙兽被推测颌部肌肉占据头颅骨顶端、后侧的许多空间。眼睛的位置高,角度往前。另外,水龙兽的前肢比后肢粗壮,因此被认为有挖掘洞穴的习性。

有数个特征显示水龙兽是采取往两侧半延展的步态:

肩胛骨后下端有明显地骨化,显示前肢的前后步伐大,也降低身体的侧向动作灵活度。

荐椎有5节,体积大,但彼此之间、与骨盆之间并未愈合。这使水龙兽的脊椎活动较不易弯曲,当它们行进时身体不会左右摆动。荐椎少于5节的兽孔目,被认为采取四肢往两侧延展的步态,类似现代蜥蜴。恐龙与哺乳类的四肢直立于身体下方,而荐椎彼此之间愈合,荐椎与骨头之间愈合。 髋臼的结构可使水龙兽采取半四肢往两侧延展步态行走时,股骨不会关节脱落。

水龙兽属
1982 南非 (4-2)

三尖叉齿兽属(学名:Thrinaxodon)又译三叉棕榈龙,是种兽孔目犬齿兽类动物,生存于三叠纪的南非与南极洲,三尖叉齿兽非常类似哺乳动物,是种著名的过渡化石。

三尖叉齿兽的化石发现于南非、南极洲,地质年代为三叠纪,约2亿5100万到2亿2000万年前。三尖叉齿兽的化石地理分布,显示这两个大陆在当时彼此相接。

三尖叉齿兽的属名在古希腊文意为“三叉的牙齿”,意指其颊齿形状。在某些文献里,其属名曾被误植为“Thrinacodon”。

根据已知的两个种,三尖叉齿兽的体型约从30到50公分之间。许多科学家认为三尖叉齿兽头骨上的洞孔,显示它们拥有胡须,但不确定它们是否覆盖者皮毛。有科学家推测说,三叠纪早期的气温差异大,而三尖叉齿兽是广温性动物,显示它们的体温调节能力已接近哺乳动物。三尖叉齿兽的身体骨骼仍有许多爬行动物的特征,仍是种卵生动物。

根据2003的一份研究,某些早期犬齿兽类可能是穴居动物,例如三尖叉齿兽。三尖叉齿兽是种肉食性动物,拥有锐利牙齿、身体低矮,可能以小型动物维生。根据化石显示,三尖叉齿兽比它们的合弓纲祖先更像哺乳类。它们拥有相当大的头骨,而且前端有洞,显示它们可能有胡须,身体也可能覆盖者皮毛;但是。双领蜥的口鼻部也具有类似的洞孔,而没有胡须。下颌有大型齿骨,牙齿位于齿槽中。三尖叉齿兽的胸部与腹部可能有横膈膜分隔开,横膈膜是一种接触到肺的肌肉,可让三尖叉齿兽呼吸时比它们的祖先更有效率。

三尖叉齿兽属
1982 南非 (4-4)
  • 动物/爬行纲/兽孔目.txt
  • 最后更改: 9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