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法国历史邮票

这里所列的是法国历史相关的邮票。

Vercingetorix (82-46 BC)
Clovis (455-511)
Charlemagne (742-814)
1966 法国 法国的历史 (3全)
1966 法国 黑斯廷斯之战900周年 (1全)

邮票代表征服者威廉出发的诺曼底法莱斯城堡,他与舰队一起穿越海峡后,于1066年10月14日在黑斯廷斯对阵撒克逊人哈罗德的胜利中被加冕为英格兰国王。

1966 法国 凡尔登战役胜利50周年 (1全)
Hugues Capet élu Roi de France
Philippe Auguste - Bouvines 1214
Saint Louis
1967 法国 法国的历史 (3全)
Philippe le Bel,États-Généraux de 1302
贝特朗·杜·盖克兰之死 1380
Jeanne d´Arc,Départ de Vaucouleurs (1429)
1968 法国 法国的历史 (3全)

贝特朗·杜·盖克兰(法语:Bertrand du Guesclin,约1320年 – 1380年7月13日),法国于百年战争初期杰出的军事领袖及民族英雄,其一生战功赫赫,被誉为“布列塔尼之鹰”(the Eagle of Brittany)。由1370年担任法兰西王室统帅直到逝世 。其对费边战略的灵活运用令法国在没有足够力量打败英国之前避免重大战役并成功拖垮英军,同时让法国人重新夺回在布勒丁尼条约中失去的多数领土。

1380年在对朗格多克的远征中因病逝于朗东新堡。他被安葬在圣但尼大教堂的王室陵寝中,他的心是存放在迪南的圣索沃尔(Saint-Sauveur)大教堂中。

1968 法国 200th Anniversary of the Release of Huguenot Prisoners (1全)
Louis XI et Charles le Téméraire
Bayard,Siège de Brescia 1512
L´Édit de Nantes - 1598,Henri IV (1553-1610)
1969 法国 法国的历史 (3全)
Richelieu,Le siège de La Rochelle
Louis XIV
Bataille de Fontenoy 1745
1970 法国 法国的历史 (3全)
贝尔福 贝尔福石狮
1970 法国 贝尔福战役100周年 (1全)

贝尔福战役(法语:Siège de Belfort),是1870年11月3日至1871年2月18日普法战争期间,普鲁士军队对法国贝尔福市进行的为期104天的军事攻击和封锁。法国驻军一直坚持到1871年1月,直到法国和德意志帝国之间签署了停战协定,迫使法军在1871年2月18日放弃这个据点。

1789年5月5日 法国三级会议召开
Prise de la Bastille 14 juillet 1789
Bataille de Valmy 20 septembre 1792
1971 法国 法国的历史 (3全)
Incroyables et Merveilleuses,d´après Carle Vernet
Bonaparte au pont d´Arcole,d´après Antoine Gros
Expédition d´Égypte
1972 法国 法国的历史 (3全)
Préparation du Code civil 1800-1804
Le Sacre de Napoléon 1804
Encouragement à l´industrie 1806
1973 法国 法国的历史 (3全)
1974 法国 诺曼底登陆30周年 (1全)
Bataille de Nancy 1477 - 1977
1977 法国 法国的历史 (1全)
Invalid Link
1979 法国 卡米尔·德穆兰在皇家宫殿前演说 (1全)

1789年7月11日,受欢迎的财政大臣雅克·内克尔突然被国王路易十六免职,成为点燃德穆兰名声导火索的火花。7月12日,德穆兰被这个解职的消息造成政治上不安的刺激下,跳到巴黎皇家宫殿花园中经常有许多不同政见者光顾的杜福伊咖啡馆外的桌子,并向反复无常的人群发表了慷慨激昂的呼吁,这时他摆脱了惯性的口吃 — “拿起武器准备战斗,戴上帽徽以便可以相互辨认”,又说“这次内克尔的免职是对爱国者进行圣巴托洛缪大屠杀的警钟!” 在巴黎有大批军队进驻,很多外地的,导致德穆兰和其他政治激进分子相信,对在城市中持不同意见者的大屠杀确实迫在眉睫。声称对改革派的屠杀已经在准备中。 这个说法,他的观众也觉得好像有道理的并感受到威胁,他们很快便拥护德穆兰,拿起武器,骚乱在整个巴黎迅速蔓延。

群众佩戴的“绶带”最初是绿色,与自由相关的颜色,并且最初从巴黎皇家宫殿花园林立的树上摘下来的叶子。 然而,绿色也与那时 国王路易十六极端反动和保守的弟弟,阿图瓦伯爵的“绶带”有关,因此,迅速的以巴黎传统色彩:红色和蓝色取代。 7月13日,半组织化的暴民在红色和蓝色旗帜下袭击了伤兵院夺取了武器,并于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Rochambeau - Arrivée à Newport 1780-1980
1980 法国 法国的历史 (1全)
Découverte de la Louisiane - 1682
1982 法国 法国的历史 (1全)
La rue de Siam, Brest
1986 法国 法国-泰国建立外交关系300周年 (1全)
1987 法国 昂代洛条约1400周年 (1全)

昂代洛条约(Treaty of Andelot,又称为昂代洛协定)是587年勃艮第国王贡特朗与奥斯特拉西亚女王布伦希尔德在昂代洛布朗舍维尔签署的条约。根据条约,布伦希尔德同意贡特朗接受她的儿子希尔德贝尔特二世作为贡特朗的继承者,并让贡特朗与希尔德贝尔特结盟对付判乱。希尔德贝尔特的父亲西吉贝尔特一世是贡特朗的兄弟。根据都尔的额我略在他的《法兰克民族史》记载,希尔德贝尔特十三岁时从梅斯去到索恩会见贡特朗,声称之前的承诺–尤其因为桑利分列–经已违反。从额我略看来,该条约明显地导致贡特朗将图尔割让给希尔德贝尔特。额我略在他的史书中有记载该条约文本。

Grenoble 1788 - Journée des tuiles
1788 Vizille - Assemblée des 3 ordres
1988 法国 法国大革命200周年 (2全)
2012 法国 德南战役300周年 (1MS全)

德南战役于1712年7月24日爆发,是一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末期重要的战役。法军在维拉尔元帅的指挥下击败了欧根亲王与其麾下的荷兰-神圣罗马帝国联军。

左下:Battle of Vouillé,右上:圣女热纳维耶芙
2012 法国 法国历史的重要时刻 (1MS全)

圣女热纳维耶芙(法语:Sainte Geneviève,约422年—约502年,或译圣吉纳维夫、圣日内维耶,天主教译为圣女日南斐法),是法国巴黎的主保圣人,“吉纳维夫”一词源于古凯尔特语,意为“天女(woman of the race)”。她约于422年生于法国巴黎西郊的楠泰尔的一个富裕家庭,约502年卒于巴黎。

圣女热纳维耶芙还是个小女孩时就已经决定终身过贞节的生活,而且把时间都用到祈祷和沉思上。在7岁时,欧塞尔的圣日耳曼纽斯主教(Germanus of Auxerre)吻了圣女热纳维耶芙的额头,赐予她有宝贵十架的铜牌并预示她未来为基督拯救事业的卓越贡献。她发誓要将自己的灵魂与身体皆奉献于耶稣。

在其父母过世后,圣女热纳维耶芙来到居住在巴黎的教母处,照顾贫穷及生病的人们。在巴黎,她严格的执行禁欲主义,传说她从15岁开始一直到50岁每周只进食大麦面包和豆子并只喝水两次(星期四和星期日)。据说在这期间,她经历了如同死尸般的持续三天的全身瘫痪,她声称天使带她看到了天堂与地狱,这次经历更加坚定了她的信仰并指引着她。

传说她阻止了匈奴国王阿提拉对巴黎的入侵。在阿提拉逼近巴黎时,圣女热纳维耶芙动员巴黎的女人们都来祈祷,主会庇佑他们周全;男人们都来保卫城市,可男人们不相信她,想用石头砸死她;而女人们则真的和她一起进行祈祷,结果阿提拉果真撤了兵。也有人说,圣女热纳维耶芙通过散播谣言称巴黎正在闹鼠疫,用智慧化解了阿提拉对巴黎的进攻。

从15岁开始,圣女热纳维耶芙进入寺院修行并创造许多奇迹(宗教意义上的);如关于蜡烛的奇迹,讲述了她和修女们在一个狂风席卷的夜晚回到教堂的路上时,狂风吹灭了她们手中照明的蜡烛,除了圣女热纳维耶芙,修女们都害怕极了。圣女热纳维耶芙对其中的一个蜡烛进行十字圣号,蜡烛又重新燃烧并指引着一行人返回教堂。除了关于蜡烛的奇迹,她还创造了许多关于治疗疾病和对抗恶魔的奇迹。

传说她还对当时的法兰西国王克洛维一世(约466-511)皈依基督教做出了贡献。这位国王是欧洲的第一位接受基督教洗礼的国王,从而使法兰克帝国得以基督教化,这对整个欧洲历史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圣女热纳维耶芙在逝世后被安葬在巴黎的使徒教堂(法语:Abbaye Sainte-Geneviève de Paris),这座教堂在12世纪时被重修,并从此改名为圣女热纳维耶芙教堂。由于圣女热纳维耶芙把基督教教理传授给了法兰西国王,形成了和法国皇室的特殊关系,这座教堂又于18世纪,在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五的赦令下又一次得以大规模新建。在法国大革命后,教堂被改名为先贤祠,成为安葬并纪念法国著名人物的祠堂。

很不幸的是,1793年,圣女热纳维耶芙的遗骸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公开烧毁了。她的圣骨匣安放在巴黎圣女热纳维耶芙广场上的圣斯德望堂中。

在天主教中,圣女热纳维耶芙的纪念日是每年的1月3日,她在艺术作品中的的标志象征是蜡烛、天使和魔鬼、圣杯以及巴黎城的钥匙。

左下:Prise de Tournoël 1212,右上:Bataille de Muret 1213
2013 法国 法国历史的重要时刻 (1MS全)
左:路易九世,右:布汶战役,边纸:?
2014 法国 法国历史的重要时刻 (1MS全)

路易九世(法语:Louis IX;1214年4月25日-1270年8月25日),绰号贤人(法语:le Prudhomme),俗称圣路易(法语:Saint Louis),自1226年至去世为卡佩王朝法兰西国王,在位超过43年。天主教会1297年封他为圣人。路易九世是法王雄狮路易八世和王后卡斯蒂利亚的布朗什的次子,幼年接受了严格且宗教性强的教育。他是父母幸存孩子中的长子,在父亲死后继承王位,时年12岁。1226年11月29日他在兰斯主教座堂加冕,但他的母后根据路易八世的遗嘱对他进行“监护”,直到他长大成人。

成年后,路易结束了卡佩王朝和金雀花王朝间的冲突,将包括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博凯尔、卡尔卡松地区及布卢瓦、沙特尔、沙托丹和桑塞尔等伯爵领地并入王家领地,并加强了对诺曼底、安茹、图赖讷、曼恩和普瓦图的控制。

路易九世是一名大刀阔斧的改革者,试图在他的王国内实现公平。他发布“国王四十日”,将执达吏和军事纠察引入国内,导入无罪推定原则,减少使用酷刑,禁止神意裁判和私斗,建立被告对原告的第二次答辩。路易的行动和声望超越国界,他是欧洲不同君主间的仲裁人和争端平息者。他还建立了王国单一货币,以及高等法院和审计法院的前身机构。另一方面,路易非常虔诚,建立很多教堂、修道院和收容所以扶贫济弱,努力使蒙古大汗皈依基督教,提供基金支持建立索邦学院,于1242年建造圣礼拜堂以崇敬圣物。

路易根据他病笃时的心愿,在奇迹般病愈后再度起誓,在弟弟阿图瓦的罗贝尔、普瓦捷的阿尔封斯以及安茹的夏尔的陪同下组织第七次十字军东征埃及。回国后,路易将十字军失败的原因归因为神的惩罚,因此加强王权,重建基督教道德秩序。他决定惩治亵渎、赌博、放贷和卖淫;他也试图让犹太人自愿或强制改宗。为此,他对犹太人施以各种手段,包括焚毁塔木德等,他在统治末期,迫使犹太人在胸前和后背佩戴黄色或红色的圆形标志,同时保护他们免受攻击。最后他在组织第八次十字军东征突尼斯期间,可能因痢疾于1270年去世。

路易九世于1297年8月11日由教宗波尼法爵八世尊崇为法兰西的圣路易(法语:saint Louis de France)。他的庆节日固定在他去世之日8月25日。身为君主,当今人们认为他促进了法国经济、知识和艺术复苏,并把处于祖父菲利普·奥古斯特和孙子美男子菲利普之间的他视为卡佩王朝直系三大君主之一。

布汶战役发生于1214年7月27日,是中世纪法兰西国王王权大为扩张的一次决定性胜利,确立了13世纪法兰西王国的强国地位,也标志英格兰国王约翰在位时期长达12年的金雀花-卡佩王朝战争结束。

通过此役,教皇英诺森三世支持的法王腓力二世击败了约翰王的同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四世和法兰德斯伯爵斐迪南的联军,结果促成了奥托四世被教皇彻底抛弃而失势,斐迪南被俘虏。法兰西王室还获得了布列塔尼公国和诺曼底公国,巩固了在安茹、缅因和图赖讷的领主权,导致金雀花王朝统治下的安茹帝国崩溃;同时在英格兰国内,约翰的诸侯们的不满进一步加剧,对翌年的自由大宪章和第一次伯爵战争产生重大影响。

集邮收藏小型张
2014 法国 诺曼底登陆70周年 (1全)
2014 法国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100周年 (1MS全)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英语:First Battle of the Marne,法语:1re Bataille de la Marne)又名马恩河奇迹(英语:Miracle of Marn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12日。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合力击退了德意志帝国军。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是德军自八月的边境战役并向巴黎郊区推进以来,对法国攻势的高峰。六组法国军团及英国远征军沿马恩河展开反击,迫使德军撒退至法国西北,导致日后的埃纳河战役及“奔向大海”的行动。虽然马恩河战役对协约国是一场胜利,但亦导致长达四年的西线堑壕战。

左:查理曼大帝 768年于努瓦永加冕法兰克国王,右:查理曼大帝与学校 789年
2015 法国 法国历史的重要时刻 (1MS全)

查理曼(法语:Charles Ier le Grand、Charlemagne,德语:Karl I der Große,拉丁语:Carolus Magnus,742年4月2日-814年1月28日),或称“查理大帝”,是欧洲中世纪早期法兰克王国的国王(768年-814年)。华语中流行的译名“查理曼大帝”是法文的错译,因为法文查理曼的“曼”字(法语:-magne)由拉丁语“伟大的”(拉丁语:magnus)演变而来,本身已含有“大帝”的意思。

查理曼是矮子丕平最年长的儿子,在768年丕平去世后继承王位。起初,查理曼与他的弟弟卡洛曼一世共同管治王国。卡洛曼一世在771年突然无故去世,令查理曼成为法兰克王国独一无二的统治者。他继续了父亲的倾向教宗的外交政策及成为教宗的保护国,将伦巴第人的势力驱逐出北意大利及领导入侵穆斯林的伊比利亚半岛。他也攻击东方的撒克逊人,强迫他们皈依天主教,否则处决,他也参与了费尔登大屠杀的策划。查理曼在800年的圣诞节受教宗良三世于罗马圣伯多禄大殿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文明的启导者”,权力达到了颠峰。

自罗马帝国以来,查理曼首度统一了西欧大部分地区,为后世的法国、德国以及低地诸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奠下了基石。他在768年登上法兰克王国王位及在774年取得伦巴第国王的头衔。自800年起,为罗马人的皇帝,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覆亡三个世纪后的首位受教宗认可的皇帝。其所建立的大法兰克被称为加洛林帝国。自此被称为“欧洲之父”(拉丁语:Pater Europae)。查理曼的统治带动了卡洛林文艺复兴,是西方教会一段文学、艺术、宗教典籍、建筑、法律哲学的兴盛时期,被称为是“欧洲的第一次觉醒”。后世所有的神圣罗马皇帝、法国君主和德国君主都认为其国是承自查理曼的帝国。

东方正教会视查理曼为一位不正统的君主,这是由于他对和子说的支持,以及只是受罗马主教指定为合法的罗马皇帝,东方正教会认定伊琳娜女皇才是罗马正统。这也成为1054年罗马与君士坦丁堡大分裂(英语:The Great Schism)的主因之一。

查理曼于814年去世,当了皇帝超过十三年。他被安葬于亚琛帝国自由领(帝国自由城市)的亚琛主教座堂,该城现在处于德国境内。他在生时有四段婚姻及生有三位合法儿子,但只有幼子虔诚者路易存活下来继承他的帝国。

查理曼是扑克牌红心K与法国塔罗牌上的人物。

查理曼大帝通过增加主教和修道院学校的数量来促进教育,以更好地训练神职人员和俗人。这项培训以七门文科为基础,这些文科将构成整个中世纪学校和大学文化的基础。

2015 法国 Battle of Huningue 200周年 (1MS全)
左:凯瑟琳·德·美第奇,右:德拉普营地 Camp du drap d'Or 1520年6月7日
2016 法国 法国历史的重要时刻 (1MS全)

凯瑟琳·德·美第奇(法语:Catherine de Médicis,意大利语:Caterina de' Medici,1519年4月13日-1589年1月5日),法国王后。她是瓦卢瓦王朝国王亨利二世的妻子和随后3个国王的母亲。

2016 法国 凡尔登战役100周年 (1全)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合计投入100多个师的兵力,双方军队死亡超过29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2016 法国 索姆河战役100周年 (1MS全)

索姆河战役(英语:Battle of Somme,法语:Bataille de la Somme,德语:Schlacht an der Somm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时间发生在1916年7月1日到11月18日间,英、法两国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境,于是在位于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实施作战。双方伤亡共130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于实战中使用坦克。

左:法兰西的安妮,右:皮基奎尼条约 Treaty of Picquigny
2017 法国 法国历史的重要时刻 (1MS全)

法兰西的安妮(法语:Anne de France;1461年4月3日-1522年11月14日),又称安妮·德·博热(Anne de Beaujeu),是法王路易十一的长女,1483-1491年间担任年幼的弟弟──法王查理八世的摄政。在她摄政期间,她是15世纪末欧洲最有权力的女性之一,被称为“大夫人”(Madame la Grande)。她后来在1503-1521年替女儿──波旁女公爵苏珊担任波旁公国的摄政。

1475年8月29日,法国国王路易十一与英格兰爱德华四世在皮卡第(Picardie)的皮基奎尼(今天位于索姆省)之间签署了《皮基奎尼条约》。它彻底结束了卡斯蒂永战役后于1453年“沉睡”的百年战争。

2017 法国 贵妇小径 尼韦勒攻势100周年 (1MS全)

贵妇小径(Le Chemin des Dames)位于法国埃纳省,是建造在山脊上的一条休闲步行道,全长约35公里。从此处,游客可以观赏到埃纳河两岸的秀丽风光。这条小路是由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设计给他的女儿们作娱乐之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它重要的战略位置导致对其控制权的反复争夺。这些战斗发生于1916年到1918年,是西线战场的著名尼维尔攻势的主要战场。

今天,这条小道重新成为旅游观光路线,沿路分布有要塞、洞穴以及关于战争的博物馆。

尼韦勒攻势(Nivelle Offensiv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场由法军于西线对德军发动的攻势行动,前者允诺这次的攻击将在48小时内结束战争,伤亡人数也应会在一万人上下,但最终这两项估计都错误。英军取得一些进展、加拿大军也占领了高地后,依旧无法突破德军的防线。法军于攻势中承受了大量的伤亡,迅速引爆了士兵对战争储蓄已久的压力,前线出现了大量军纪涣散与兵变的事件(1917年法军大哗变事件),法军领导层之后也大幅度更动,尼韦勒的职务亦由菲利普·贝当所取代。

左下:比利牛斯条约,右上:西班牙的玛丽-泰蕾莎,边纸:?
2018 法国 法国历史的重要时刻 (1MS全)

比利牛斯条约(Treaty of the Pyrenees)是法国路易十四与西班牙腓力四世之间的条约,订于1659年11月17日,它结束了1648年至1659年之间发生的法西战争。

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因没有得到哈布斯堡的支援,而决定割让边界领土给法国以和平结束战争。该协定还包括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世和西班牙公主玛丽·泰蕾莎之间的婚约,公主的嫁妆为50万金埃居,分三笔付清。1660年6月9日,婚礼在法国南部城市圣让德吕举行。这婚约使未来的路易,成为欧洲权力最大的国王。

西班牙的玛丽-泰蕾莎(英语:Maria Theresa of Spain,1638年9月10日-1683年7月30日),本名玛丽-泰蕾莎·德·哈布斯堡(法语:Marie-Thérèse de Habsburgo),又称奥地利的玛丽-泰蕾莎(法语:Marie-Thérèse d'Autriche),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第一任妻子,为法国和纳瓦拉的王后,也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国王费利佩四世的女儿。

2018 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100周年 (1MS全)
左:奥地利的玛格丽特 (萨伏伊公爵夫人) 布鲁塞尔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右:Louise of Savoy,边纸:?
2019 法国 法国历史的重要时刻 (1MS全)

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德语:Margarete von Österreich;法语:Marguerite d'Autriche;荷兰语:Margaretha van Oostenrijk;西班牙语:Margarita de Austria;1480年1月10日–1530年12月1日),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与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长女,查理五世的姑姑,1507年至1515年与1519年至1530年的哈布斯堡尼德兰总督。

左下:威廉一世,右上:弗兰德的玛蒂尔达,边纸:卡昂,右下:男子修道院,左上:圣三修道院
2020 法国 法国历史的重要时刻 (1MS全)

威廉一世(古诺曼语: Williame I;英语:William I;法语:Guillaume Ier;1028年11月8日-1087年9月9日),通常被称为征服者威廉(英语:William the Conqueror),有时被称为私生子威廉(英语:William the Bastard),是第一位诺曼英格兰国王,他从1066年开始统治英格兰,直到1087年去世为止。他是维京掠夺者罗洛的后裔,从1035年起成为诺曼底公爵威廉二世(英语:William II)。威廉经过长期的努力而确立自己的权力,到了1060年,他稳固在诺曼底的统治,1066年,诺曼征服英格兰。他的余生则是巩固在英格兰的统治,以及解决其长子罗贝尔二世给他带来的麻烦。

威廉是终身未婚的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一世和情妇埃尔蕾瓦之子。1066年,威廉要求成为英格兰国王。他率领一支由诺曼人、布列塔尼人、佛兰芒人和法国人(来自巴黎和法兰西岛)组成的军队入侵英格兰,在黑斯廷斯战役中战胜哈罗德二世的英国军队,随后镇压英国人的反抗,这就是著名的诺曼征服,他也得名“征服者威廉”。

他将诺曼-法兰西文化带到英格兰,对后来的英格兰中世纪时期产生影响。影响包括统治者的改变,对英语的改变,社会和教会的上层等级的变化,并且采用一些大陆上教会改革的观点。影响的详细情况和程度多年来被学者争论。

弗兰德的玛蒂尔达(Matilda of Flanders;约1031年-1083年),征服者威廉的妻子,英格兰王后。

边纸:博韦老城 博韦圣伯多禄主教座堂
2021 法国 法国历史的重要时刻 (1MS全)
国王路易十五和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 边纸:凡尔赛 法国历史博物馆 Musée de l'Histoire de France (Versailles)
2022 法国 法国历史的重要时刻 (1MS全)
  • 历史/法国.1662712740.txt.gz
  • 最后更改: 19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