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朱鹭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朱鹭科动物邮票。

朱鹭科(Threskiornithidae),别名鹮科,属于鹈形目,全世界共有34种。共分两个亚科,34个种。本科当中的朱鹭亚科的种既可称作朱鹭,也可以叫做鹮,而琵鹭亚科的则称作琵鹭。

凤头鹮(Hadada ibis,学名:Bostrychia hagedash),又名凤头朱鹭,是一种大型的朱鹭。它们长达76厘米,呈深褐色,有白色胡子,双翼呈紫色,有绿色光泽。喙呈黑色,上颌有红色斑纹,双脚也是黑色的。

凤头鹮分布在苏丹、埃塞俄比亚、塞内加尔、坦桑尼亚、乌干达、加蓬、萨伊、肯雅、索马里及南非的辽阔草原、大草原及雨林,在城市的公园及花园也有出没。它们主要吃蚯蚓,以其长喙从软泥中喙食。它们也会吃大型昆虫、蜘蛛及细小的蜥蜴。它们在花园里会找蜗牛吃。

凤头鹮会发出哈哈的叫声,尤其在飞行时或受惊时。

凤头鹮广泛分布在非洲,故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它们列为无危。

凤头鹮
2003 联合国 (12-10)

(Wattled ibis,学名:Bostrychia carunculata)

1967 埃塞俄比亚 (5-3)

美洲红鹮(Scarlet ibis,学名:Eudocimus ruber)是栖息在南美洲热带及特立尼达岛的一种朱鹭。它们是特立尼达岛的国鸟,与棕臀雉冠雉一同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徽上出现。

美洲红鹮长56-61厘米,重650克。它们整只都是红色的,在翼端上有一点黑色。它们会在树上筑巢,每胎会产2-4只蛋。它们总是成群的在沙滩、咸水湖、红树林和沼泽里觅食,并壹起在沼泽中的大树上过夜,因此十分显眼。它们主要吃甲壳类及细小的水中动物。雏鸟是灰色及白色的,并会在沼泽内吃红蟹,在成长时就会出现红色的羽毛。

美洲红鹮在野外的寿命约有15年,饲养下则有20年。

美洲红鹮与美洲白鹮是非常近亲,有时甚至被认为是同一物种。美洲红鹮的蛋曾于1962年被放置在美洲白鹮的巢内,后来出现了它们粉红色的混种。

美洲红鹮于1800年代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出现,所有报告都指它们是被引入或是走失的。

在2010年的一篇文献中指出汞污染可能会影响美洲红鹮对性别的认同度,当汞污染的度越高时,则会造成同性雄鸟筑巢的比例增加。

美洲红鹮
1962 委内瑞拉 (6-3)
美洲红鹮
1985 苏里南 (3-3)
美洲红鹮
1989 古巴 (6-3)
美洲红鹮
美洲红鹮
美洲红鹮
美洲红鹮
1990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4全)
美洲红鹮
2003 联合国 (12-6)

隐鹮(Northern bald ibis, hermit ibis, waldrapp,学名:Geronticus eremita)是栖息在荒芜、半沙漠或岩石环境的一种朱鹭。 它们不像其他朱鹭般在水上生活。它们长70-80厘米,身体呈光泽黑色,红色的面部及头部没有羽毛,喙长而弯。它们在岸边或山崖的地盘繁殖,每次产2-3只蛋。它们主要吃蜥蜴、昆虫及其他细小的动物。

隐鹮曾广泛分内在中东、北非及南欧,化石可以追溯至最少180万年前。它们已在欧洲消失了超过300年,现时被列为极危物种。在摩洛哥南部野外只有约500只,在叙利亚少于10只。它们长期减少的原因不明,但猎杀、失去栖息地及杀虫剂中毒等都是可能原因。

隐鹮体型较大,一般长70-80厘米,翼展125-135厘米,重1-1.3公斤。通体呈黑色,有铜绿色及紫色光泽,后颈有细环。面部及头部呈暗红色及没有羽毛,喙长而且下弯,脚红色。它们飞行时会强力摆动双翼,振翅频率低而且灵活。它们平时很少发声,但在巢中会发出喉咙声及高音的沙哑声。

雄鸟及雌鸟相似,但雄鸟喙稍大并较长。有研究表明,喙较长的雄鸟较容易吸引雌鸟交配。雏鸟呈淡褐色,换羽后就会像成鸟,但头部呈深色,脚呈浅灰色,喙较为浅色。幼鸟的头部及颈部会逐渐变成红色。摩洛哥亚种的喙明显较土耳其亚种的较长。

隐鹮是候鸟,冬天会往南部地区,但在摩洛哥的族群则全年会留在当地。

隐鹮
1975 摩洛哥 (2-1)
隐鹮
1976 土耳其 (4-4)
隐鹮
1982 阿尔及利亚 (4-1)
隐鹮
1990 苏丹 (5-5)

秃鹮(Southern bald ibis,学名:Geronticus calvus)是栖息在南部非洲辽阔草原及山区半沙漠的鸟类。

秃鹮是很大型、有光泽及背部呈蓝色的朱鹭。它们的面部呈红色,与头部一样没有羽毛。红色的鸟喙长而且向下弯。它们会在岩石间及山崖边的地盘繁殖,每次会产2-3只蛋,孵化期为21日。它们主要吃昆虫及其他细小的动物。秃鹮是群居的,喜欢栖息在干旱的环境。

秃鹮
2003 联合国 (12-2)
秃鹮
秃鹮
秃鹮
秃鹮
秃鹮
2004 莱索托 (5全)

朱鹮(Crested ibis,学名:Nipponia nippon),又名朱鹭、鹮、日本凤头鹮、红鹤、朱脸鹮鹭。根据2014年统计,朱鹮数量现在2000多只,其中野生朱鹮1000只左右。

朱鹮为雄雌同形同色的鸟类,成鸟全身羽色以白色为基调,但上下体的羽干以及飞羽略沾淡淡的粉红色,尤以初级飞羽的粉红色较浓,头颈部的羽毛特化伸长形成下垂的冠羽,整个面部,包括额部、眼周、眼睑和下嘴基部裸露无羽毛,且呈鲜艳的红色,喙的尖端和下喙的基部红色其他部分黑色,虹膜金黄色,脚亦为鲜亮的红色。繁殖季节的成鸟在整个头部和颈部乃至肩部会分泌出黑色的小颗粒,将头颈肩部沾染成灰黑色,但必须指出这种颜色的变化是由分泌物造成的而非羽毛本身颜色的变化。朱鹮的灰色羽毛是繁殖羽,是由于耳孔下颈部的一块黑色的皮肤可以产生黑色粉末状物质,通过朱鹮的“水浴”,将身体头部,颈部和背部染黑幼鸟为成鸟的灰色版本,在成鸟应为白色的羽毛在幼鸟均为灰色。头部的冠羽较短。朱鹮的叫声非常嘈杂刺耳。

朱鹮
1960 日本 (1全)
朱鹮
1981 日本 (1全)
朱鹮
朱鹮
朱鹮
1984 中国 (3全)
朱鹮
2000 中国 (10-1)

彩鹮(Glossy ibis,学名:Plegadis falcinellus)为鹮科彩鹮属的鸟类。分布于欧洲南部、亚洲、非洲、美洲中部,包括中国大陆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主要生活于栖息在湖沼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奥地利、意大利。

彩鹮
1959 匈牙利 (8-8)
前方动物:彩鹮
1968 苏联 (6-6)
彩鹮
2000 北马其顿 (4-4)
彩鹮
2011 摩尔多瓦 (8-5)

黑脸琵鹭(Black-faced spoonbill,学名:Platalea minor),又名黑面琵鹭、小琵鹭、黑面鹭、黑琵鹭、琵琶嘴鹭,俗称饭匙鸟、黑面勺嘴,台湾赏鸟人士则俗称为“黑琵”。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态优雅,又有“黑面天使”和“黑面舞者”的雅称;属于鹳形目、鹮科、琵鹭亚科,琵鹭亚科的鸟类全世界共六种,其中以黑脸琵鹭数量最为稀少(已知六种琵鹭当中唯黑脸琵鹭属濒危物种),属全球濒危物种类别之一。于故当黑脸琵鹭在每年 1月至 3月渡冬时,东南亚观鸟者会到处观测关注其过冬状况并统计数量。黑脸琵鹭现时只活跃于东亚及东南亚地区。

黑脸琵鹭
1976 韩国 (10-7)
黑脸琵鹭
1983 越南 (8-6)
黑脸琵鹭
1997 香港 (4-4)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
2004 台湾 (4+1MS全)
黑脸琵鹭
2006 香港 (16-7)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
2009 朝鲜 (4全)
黑脸琵鹭
2013 越南 (4+1MS-1)
黑脸琵鹭
2015 台湾 (2-1)
黑脸琵鹭
2015 澳门 (4+1MS-MS)
黑脸琵鹭
2020 台湾 (4-2)

白琵鹭(Eurasian spoonbill,学名:Platalea leucorodia),属于鹮科琵鹭属。特有的琵琶型的大嘴是琵鹭类鸟类共有的特征,长得很像可能混群的黑脸琵鹭,与黑脸琵鹭比较,白琵鹭显得体型稍大一点,而且脸部黑色少,琵琶型的嘴末端黄色,面部裸露的皮肤黄色,由眼先到眼睛有一条幼细的黑纹。繁殖期的白琵鹭有明显的冠羽,冠羽和胸前的羽毛为黄色。喜欢在泥泞水塘、湖泊或泥滩等生境中活动,常在水中缓慢前进,嘴往两旁甩动以寻找食物。

白琵鹭
1957 罗马尼亚 (8-3)
白琵鹭
1959 匈牙利 (8-5)
白琵鹭
白琵鹭
白琵鹭
1962 几内亚 (15-4,9,14)
后方动物:白琵鹭
1968 苏联 (6-6)
白琵鹭
1972 南斯拉夫 (6-4)
白琵鹭
1976 土耳其 (4-1)
白琵鹭
1977 匈牙利 (7-1)
白琵鹭
1986 毛里塔尼亚 (2-1)
白琵鹭
2000 联合国 (12-10)
白琵鹭
2004 乌克兰 (5-5)
白琵鹭
白琵鹭
白琵鹭
白琵鹭
2006 罗马尼亚 (4全)
白琵鹭
2006 阿尔及利亚 (4-3)
白琵鹭
2011 摩尔多瓦 (8-7)
白琵鹭
2016 比利时 (10-5)

非洲琵鹭(African spoonbill,学名:Platalea alba)是一种琵鹭。它们广泛分布在非洲及马达加斯加。

非洲琵鹭栖息在沼泽湿地,并会在树上或芦苇床垫筑巢。它们一般都不会与鹳科或鹭科分享栖息地。它们一般都会生2-4只蛋。非洲琵鹭很易辨认。繁殖期是全身白色,脚及面部都是红色的,喙长而呈灰色,没有冠。未成熟的幼鸟面部不是红色的,喙呈黄色。它们飞行时颈部向外伸出。非洲琵鹭主要吃多种的鱼类、软体动物及两栖类。非洲琵鹭被列在《非洲-欧亚大陆迁徙水鸟保护协定》之下。

非洲琵鹭
1961 毛里塔尼亚 (3-2)

玫瑰琵鹭(Roseate spoonbill,学名:Platalea ajaja),又名玫瑰红琵鹭或粉红琵鹭,是一种琵鹭。它们有时被分类到单型的玫瑰琵鹭属中。它们是南美洲的留鸟,分布在安地斯山脉东边,加勒比海地区、中美洲、墨西哥及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玫瑰琵鹭高80厘米,翼展阔1.2-1.3米。它们的脚很长,喙长而呈竹片状。成鸟头部光秃及呈绿色,颈部、背部及胸部呈白色,其他的都呈深粉红色。喙呈灰色。雄鸟和雌鸟相似。玫瑰琵鹭飞行时的头部向前伸。

玫瑰琵鹭会在浅水区觅食,涉足及将喙放入水中寻找食物。它们吃甲壳类、水生甲虫及虫、青蛙及蝾螈和细小的鱼类。它们有时会在雪鹭、大白鹭、三色鹭及美洲鹈鹕附近觅食。在美国的达灵国家野生动物避难处(J. N. “Ding” Darling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是一个可以容易观赏玫瑰琵鹭的地方。

玫瑰琵鹭
1993 萨尔瓦多 (4-4)
玫瑰琵鹭
1994 苏里南 (1全)

(White-shouldered ibis,学名:Pseudibis davisoni)

2014 印度尼西亚 (4-4)
2018 柬埔寨 (5+1MS-3)

大鹮(Giant ibis,学名:Thaumatibis gigantea),是鹮科大鹮属下的单形种,主要分布于柬埔寨北部,极少量存活于老挝南部境内。

栖息于湿地、池塘或河流沿岸的落叶低地林内。以无脊椎动物、甲壳类及小型的两栖类或爬虫类为食。其繁殖过程仍然是个谜,但相信是一种树栖性的鸟类。

大鹮是鹮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成鸟体长可达102至106厘米,平均体重达4.2公斤。全身羽色全要为黑色,头及上颈部分裸露呈灰色。

大鹮
2018 柬埔寨 (5+1MS-1)

埃及圣鹮(African sacred ibis,学名: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又名埃及圣朱鹭、埃及圣鹭、圣鹮、巫婆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伊拉克东南部及以往埃及的一种朱鹭。它们在古埃及备受尊敬,经常被制成木乃伊当做托特的象征。它们也被引入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及美国。

埃及圣鹮成鸟长68厘米,身体全白,后羽黑色。头部及颈部都是秃及黑色的,喙厚而弯,脚也是黑色的。飞行时双翼张开后边有一道黑色羽毛。

雄鸟及雌鸟相似,雏鸟呈灰白色,喙较少,颈上有一些羽毛。生物学分类上属于鹳形目、朱鹭科、朱鹭亚科,身长为65-89公分,体重约为1500公克,展翅长可逹112-124公分,全身白色,头至颈为黑色裸皮,嘴喙黑色,喙长且下弯,腰及翼边饰羽黑色;初级、次级飞羽尖端黑色,尾羽白色,停栖时翼缘收缩在尾部呈黑色(Hoyo et al. 1992)。

埃及圣鹮在树上筑巢,会与其他水鸟(如鹭科)一同生活。它们很多时会在猴面包树上以树枝筑巢,每次产2-3颗蛋。埃及圣鹮在沼泽湿地及泥泞出没,有时会到访农地及垃圾站。它们主要吃鱼类、青蛙及其他水中生物,包括昆虫与螺类。埃及圣鹮很静,但有时也会发出一些鸣声。

原生分布区域最早以埃及地区为主,可至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东非、埃塞俄比亚至南非,以及伊拉克东南方等地区,于当地是普遍的留鸟,其他亚种 T. a. bernieri 和T. a. abbotti则只分布于马逹加斯加岛和亚逹伯拉区域。

埃及圣鹮
1965 乌干达 (14-5)
上:埃及圣鹮
1976 毛里塔尼亚 (3-1)
埃及圣鹮
1997 博茨瓦纳 (18-9)
  • 动物/鸟纲/鹈形目/朱鹭科.1588231107.txt.gz
  • 最后更改: 4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