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猫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猫科动物邮票。

猎豹(Cheetah,学名:Acinonyx jubatus),又称印度豹,是猫科动物的一种,也是猎豹属下唯一的存活物种,现在主要分布在非洲与西亚。与其它猫科动物不同,猎豹依靠速度来捕猎,而非偷袭或群体攻击。猎豹是陆上奔跑最快的动物,全速奔驰的猎豹,时速可以达100km以上。

虽然猎豹在大猫中体型较小,但不失其大猫的基本特质,健壮、胸膛壮阔但腰部纤细。拥有看来较小的头脑,短嘴,也有对高视力的眼睛,宽鼻,小巧的圆耳。超大号的鼻孔确保了猎豹能在高速奔跑时获得足够的氧气。野生成年雄性猎豹体重为29至65千克,雌性猎豹为21至63千克,体长为112至135公分,尾巴可长至84公分。野生猎豹平均寿命为8到10年,超过12年的极为罕见。猎豹的黄色毛皮上的黑色斑点是实心圆,而花豹的斑点则是如花朵状的空心圆,美洲豹则是空心圆内还有个小圆点。猎豹胸腹部为白色,尾巴则越靠近尾部条纹越明显,而尾端则为全白色。此外,猎豹脸上的斑点没有其他豹密集,并在口鼻两侧有明显的黑色泪线。猎豹也有少数发生毛皮突变,有着更大、更密集的斑点,被称为“帝王猎豹”。过去曾经有被列为亚种的打算,但它们只是猎豹的突变体而已。野生的“帝王猎豹”目前只发现6次。猎豹常被误认为花豹,但除了体型比花豹小很多以外,最明显的区别是猎豹从眼角开始,长长泪滴型的线条通过鼻子两侧直到嘴部。猎豹皮毛的颜色是浅褐色与约为0.78到1.85英寸的黑斑所构成,腹部是白色的,没有斑点。它尾部末端有斑点彼此连接,形成4-6个暗色的环,尾部的末端的毛通常颜色较白。雄猎豹的体型比雌豹略大,头部也稍大,但仅从外观,很难分辨其性别。刚出生的猎豹皮毛颜色很深,因此很不容易分辨混杂在其中的斑点。几周后,沿背上开始长出灰黄色的厚毛,称为鬃毛。深色的毛,有助于猎豹宝宝隐藏在阴影里。一般动物学家认为鬃毛有几个目的,除了抵挡太阳和大雨外,也是保护色,让它们看来像是干枯的野草。此外,也是种防御性的伪装,幼豹看来像是蜜獾,是种凶悍的小型猎食动物,大多数猎食者不愿意招惹。约从第3个月开始,鬃毛会逐渐消退,但消退时间可能持续很长,有些鬣豹在两岁后仍有带有鬃毛。猎豹幼崽的鬃毛(鬣毛)也是猎豹名字的由来。

猎豹的种种生理特征使它能适应高速,强有力的心脏、超大的肝、大而有力的动脉。它有小尺寸的头,面部平坦、较短的面部肌肉,使一双大眼睛的位置能提供最好的视力,较大的鼻孔和鼻腔。它的身体瘦长、有着轻而细长的脚掌和腿、高度进化的肌肉能为了加速,彼此同时运作,让四肢有较大的伸展幅度。奔跑时四肢交替地集中和展开,它的臀和肩部环绕着高低起伏,很有伸缩性的脊椎旋转。猎豹长而充满肌肉的尾部是身体的稳定器或是舵,可以平衡体重,防止翻滚,使它在快速追逐中能迅速转弯。猫科动物中,猎豹的爪短而钝,而且不能收缩,这帮助它在奔跑时扣住地面。它的脚掌没有其它猫科动物的圆,较硬的肉掌如同胎纹,帮助它们在高速中能快速地急转弯。

猎豹
1971 以色列 (4-4)
猎豹
1976 捷克斯洛伐克 (6-3)
猎豹
1978 尼日尔 (6-3)
猎豹
1979 乍得 (6-4)
猎豹
1980 西南非洲 (20-10)
猎豹
1984 葡萄牙 (4-2)
猎豹
1989 津巴布韦 (6-2)
猎豹
1992 博茨瓦纳 (18-1)
猎豹
1996 布基纳法索 (4-2)
猎豹
1998 爱尔兰 (4-1)
猎豹
1999 津巴布韦 (4-2)
猎豹
2002 联合国 (12-7)
猎豹
2019 纳米比亚 (3-2)

狞猫(caracal,学名:Caracal caracal)是一种领域性非常强的猫科动物,它们的体型中等,但是被归于小型猫科,也是所有小型猫科(注意不属于猫属)中最重、奔跑速度最快的一种。雄性的狞猫一般的体重为13-18公斤(28-40磅),而雌性则较轻一些;体长66-76厘米,尾长20-25厘米。独居,夜间活动,每窝产仔1-4只。狞猫的外表和猞猁很像,所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它被认为是猞猁的近亲。但是,现今的基因研究显示,狞猫完全不是猞猁的近亲,反而和薮猫的关系比较近。

狞猫的体长有65公分(约2英尺),另外的尾长为30公分(约1英尺)。它比猞猁有着更长的双脚和较细的身躯。狞猫的毛发有许多种颜色-有酒红色、灰色和沙灰色,也会有黑化的狞猫。年轻的狞猫在其下部有着红色的斑点;成年的狞猫则除了在眼睛上方有黑色斑点外,没有其他的条纹。狞猫最著名的特征在于其长且浓厚的黑色耳朵,而这也是其土耳其名称-karakulak(意为“黑耳”)的原由。它的耳朵由20条不同的肌肉来控制,以帮助它寻找猎物。成簇的毛发帮忙精确地确定其猎物的位置。

狞猫
1967 以色列 (3-2)
狞猫
1976 印度 (4-4)
狞猫
1985 苏联 (5+1MS-4)
狞猫
1986 阿尔及利亚 (4-2)
狞猫
1986 西南非洲 (1全)
狞猫
1987 博茨瓦纳 (20-11)
狞猫
1994 阿联酋 (4-3)
狞猫
1996 布基纳法索 (4-3)
狞猫
1999 联合国 (12-12)
狞猫
1999 津巴布韦 (4-3)
狞猫
1999 阿曼 (6-5)
狞猫
2018 纳米比亚 (4-2)

金猫(Asian Golden Cat,学名:Catopuma temminckii)也叫亚洲金猫,中国古代称为彪,过去曾被归入猫属,现在的分类学一般把它归入金猫属。

金猫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体长90厘米,尾长50厘米,体重在12-16公斤之间。金猫头部两眼内各有一条白纹,额部具有黑边的灰色纵纹,延伸至头后。体毛多为棕红或金褐色,也有一些变种为灰色甚至黑色。通常斑点只在下腹部和腿部出现,某些变种在身体其他部分会有浅浅的斑点。在中国有一种带斑点的变种,与豹猫十分相似。

金猫的行踪比较诡秘,因此野外种群的习性资料较少。研究者指出金猫主要在夜间活动,最近的研究则显示有些金猫的活动并没有很多规律。金猫是独居动物。金猫喜欢在地面上捕食,但也能攀爬到高处。它们的捕食方式类似于典型的猫科动物,一般以鸟类、蜥蜴、啮齿类及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为食,有时也会捕捉幼鹿。金猫还会成对地捕捉比较大的动物。金猫的性成熟年龄为18-24个月,孕期约为80天,每胎一个幼仔。幼猫产在树洞、岩穴等隐秘处。金猫在圈养条件下寿命可达19多年,但野外种群的平均寿命要短得多。

金猫
1987 马来西亚 (4-1)
金猫
1991 泰国 (4-3)
金猫
2008 马来西亚 (4+1MS-3)
金猫
2011 泰国 (4-2)
金猫
2011 越南 (4+1MS-MS)

斑猫(Wildcat,学名:Felis silvestris)或称野猫或山猫,是一种小型猫科动物,原生于欧洲地区、亚洲西部,以及非洲。斑猫会猎捕小型哺乳类、鸟类,或是其他体型相仿的动物。斑猫可分为多个分布于不同地域的亚种,其中包含了家猫(Felis silvestris catus),而世界各地又有许多回归野外的家猫。

一项调查显示,现存家猫是源自1万年前生活于近东地区的的一部分斑猫。此外,与斑猫最接近的物种是沙漠猫(Felis margarita)。

斑猫
1967 捷克斯洛伐克 (6-2)
斑猫
1985 卢森堡 (4-2)
斑猫
1986 英国 (4-3)
斑猫
1986 阿尔及利亚 (4-3)
斑猫
1990 捷克斯洛伐克 (4-2)
斑猫亚种
1994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4-1)
斑猫
1999 乌克兰 (2-2)
Invalid Link
斑猫
1999 西班牙 (1全)
斑猫
2003 斯洛伐克 (4全)
斑猫
2004 英国 (10-5)
斑猫
2006 摩尔多瓦 (4+1MS-MS)
斑猫
2008 塞尔维亚 (4-2)
斑猫
2010 英国 (10-2)
斑猫
2014 俄罗斯 (4-2)
斑猫
2015 德国 (2-2)
斑猫
2016 葡萄牙 (6-3)
斑猫
2017 比利时 (10-5)

非洲野猫(African wildcat,学名:Felis silvestris lybica)也称为沙漠猫,是斑猫(F. silvestris )的一个亚种。他们似乎于13.1万年前,从另一个亚种分支出来。一些野猫约于一万年前在中东被驯养,这些野猫成为家猫的祖先。早在9,500年前的塞浦路斯,已有家猫被放进入人类墓地埋葬。

非洲野猫由沙棕色至黄灰色都有,尾巴有黑色条纹。毛皮比另一个亚种欧洲野猫短;体型也小得多:头和躯干共长45至75厘米(17.7 29.5英寸),尾长20至38厘米(7.87至15英寸),体量3至6.5公斤(6.61至14.3磅)。

非洲野猫吃鼠和其他小型哺乳类动物为主。有时也会吃鸟类,爬虫类,两栖类和昆虫。野猫的捕猎方法是慢慢地接近猎物,到达距离猎物约一米时,展开攻击。

夜间和黄昏是非洲野猫主要的活动时间。在白天,它们通常在草丛隐藏;不过,如果天色昏暗和多云,它们也会出来活动。

面对敌人时,非洲野猫会竖起毛发,使自己看起来身型较大,以阻吓对手。

非洲野猫通常在洞穴或地洞居住、生育。怀孕期由56至69天,一胎可生2至6只小猫,多数为3只。初生小猫不能视物,必须母亲的全面照顾。多数小猫在雨季出生,因为雨季有充足的食物。

非洲野猫
1981 莱索托 (5+1MS-1)
非洲野猫
1991 赞比亚 (4-4)
非洲野猫
非洲野猫
非洲野猫
非洲野猫
1997 利比亚 (4全)
非洲野猫
2002 博茨瓦纳 (16-3)
非洲野猫
2018 纳米比亚 (4-3)

阿拉伯野猫(Arabian wildcat,Gordon's wildcat,学名:Felis lybica lybica)

阿拉伯野猫
1994 阿联酋 (4-2)

家猫

家猫
2002 马来西亚 (4+2MS-2)

丛林猫(Jungle cat,reed cat,swamp cat,学名:Felis chaus)为猫科猫属的动物。分布于亚洲(中西部)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等地,多见于沿河、环湖边的芦苇或灌丛、海岸边森林、或具有高草的树林、田野。不见于热带雨林中,可活动在接近海平面的低地,亦见于2500米高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高加索以北的捷列克河。

丛林猫
1998 泰国 (4-4)
丛林猫
2002 塔吉克斯坦 (4全)
丛林猫
2014 俄罗斯 (4-4)

沙漠猫(Sand cat,sand dune cat,学名:Felis margarita)是种小型猫科动物,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沙漠中。在饲养的情况下可生活13年。

体长大约50厘米,尾长30厘米,成年平均体重大约在2.7公斤左右。头部很宽;耳大而尖。体毛呈沙黄色,身上有淡暗色的条纹,有时基本上看不见。在非洲亚种身上最为明显。尾尖的毛是黑色的,脚掌上的长毛防止皮肤被炎热的沙子烫坏。可以在-5-52摄氏度的温度下生存。

沙漠猫只有在交配季节才会群聚在一起。沙漠猫并不像其他猫科动物会将自己的粪便暴露在明显的地方。它们通过在物体上留下抓痕以及留下尿液的方式来进行交流。 它们会发出类似于家猫的叫声,不过也会在发情时发出音调较高且响亮的声音。听觉在种内沟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沙漠猫发出短促刺耳的叫声与交配活动密切相关。 沙漠猫住在洞穴中,它们会利用狐狸或豪猪遗弃的洞穴,或者是扩大那些由沙鼠或其他啮齿动物挖掘的小型洞穴。洞穴深度约为1.5米,一般在稍微倾斜的地面上挖掘。洞穴通常只有一个入口,但也有观察到两个或三个入口的洞穴。在冬天,沙漠猫会在白天行动。但是在炎热的季节,它们主要在黄昏或夜间活动。沙漠猫的移动方式比较特殊:它们将腹部贴近地面快速移动,只会偶尔进行跳跃。沙漠猫可以突然加速,并以每小时30到40公里的速度冲刺。以色列的一项无线电遥测研究发现,沙漠猫的活动范围很广。一只雄性沙漠猫通常有16平方公里大小的活动范围。沙漠猫在夜间十分活跃,每晚会进行平均5.4公里的狩猎以及移动。它们曾被记录在一夜完成了5-10公里的长距离跋涉。在黎明降临之前,沙漠猫会在洞穴的出入口采用相同的观察姿势。沙漠猫们之间可以互换所处的洞穴,但是它们不会在白天进行交换。小型啮齿类动物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在非洲,沙漠猫捕食非洲刺毛鼠,沙鼠,长耳跳鼠,以及幼年草兔。 沙漠猫同样捕食包括拟戴胜百灵,漠百灵的小型鸟类,一些昆虫以及爬行动物,如体型小的荒漠巨蜥,须趾蜥,砂鱼蜥,沙丘壁虎,角蝰,沙蝰等。沙漠猫能够从猎物获取足够的水分,不过在有水源的情况下它们也会饮水。 它们能够很快的挖地来捕食猎物,并且会将猎物埋在沙子里作为储备。

沙漠猫
1986 阿尔及利亚 (4-1)
Invalid Link
沙漠猫
Invalid Link
沙漠猫
1989 民主也门 (4-1,2)
沙漠猫
1994 阿联酋 (4-4)
沙漠猫
1999 阿曼 (6-1)

黑足猫(Black-footed cat,small-spotted cat,学名:Felis nigripes)是分布的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及津巴布韦的一种猫属物种。它们栖息在干旱的半沙漠及大草原,如南非干旱台地及部分高草原,但也分散在喀拉哈里沙漠。

黑足猫平均重1.6公斤,是最小的猫科之一。雌猫平均重1.3公斤,雄猫重1.9公斤。[3]体长36-52厘米,尾巴长13-20厘米,肩高25厘米。相对于身体来说,其头部很大。毛色是肉桂色至茶色或近白色,有黑色的斑点,肩上有黑色斑纹,脚及尾巴有黑环。它们的脚底如其名是黑色的。

黑足猫是独居及夜间活动的,所以很难见到它们。日间它们会躲在跳兔的巢内、岩石及丛林下及白蚁丘内。

黑足猫主要猎食细小的猎物,如啮齿目及细小的鸟类,但也会猎食白翅鸨及草兔。昆虫及蜘蛛只占它们猎物少于1%。[4][5]黑足猫是很怕羞的动物,会尽量躲藏,但当被围困时就会激烈的保护自己。

黑足猫
1992 博茨瓦纳 (18-3)
黑足猫
黑足猫
黑足猫
黑足猫
2005 博茨瓦纳 (4全)
黑足猫
2018 纳米比亚 (4-4)

虎猫(Ocelot,学名:Leopardus pardalis),又名美洲豹猫,是产于南美、中美和墨西哥以及美国最南端、加勒比地区的野生猫科动物。体长可达100厘米,尾长45厘米,体重10-15千克,是虎猫属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同属的小斑虎猫和长尾虎猫与其外表相近,分布于同一地区。

虎猫的皮毛接近美洲豹,因此被遭到大量的捕杀,面临生存的威胁。

虎猫大多在夜晚活动,具有领地性。与大多数猫科动物一样,它们是独居动物,只在交配的时候聚集。虎猫的孕期为70天,每胎可产2-4仔,在每年秋天产子。

虎猫的视觉十分灵敏,具有夜视能力,其食物包括猴类、蛇、啮齿类、鱼、两栖类和鸟,有时也捕食家养的小猪和禽类。这些动物基本都比它自身的身体小很多。

虎猫
1978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4-2)
虎猫
1978 墨西哥 (2-1)
虎猫
1985 哥伦比亚 (4-2)
虎猫
1993 玻利维亚 (2-2)
虎猫
1994 联合国 (12-9)
虎猫
1995 墨西哥 (1全)
虎猫
1996 美国 (15-5)
虎猫
2001 阿根廷 (6-4)

乔氏猫(Geoffroy's cat,学名:Leopardus geoffroyi),又名美洲云豹或美洲渔豹,可能是南美洲最普遍的野生猫科。

乔氏猫约长60厘米,高31厘米,大小如家猫,重2-4公斤,个别可以重达8公斤。它们有黑色的斑点,毛色则会按地区而有所分别:在北部,一般都是呈黄褐色;在南部,一般都是呈灰色。无论是在野外或饲养底下,它们都很易患上黑变病。

乔氏猫分布在安地斯山脉、潘帕斯平原及大厦谷。

乔氏猫
2001 阿根廷 (6-1)

南美林猫(Kodkod,güiña,学名:Leopardus guigna) 是美洲最小的猫科动物,只生活在智利和阿根廷两国。关于这一物种的信息目前还知之甚少。

南美林猫通常体重为2.2公斤,体长39-51厘米。体毛为黄褐色或红褐色,有深色斑点,通体黑色的变种也很多见。南美林猫栖息在雨林、落叶林、灌木及针叶林中,主要以小型啮齿类和鸟类为食。目前共发现两个亚种,即: L. g. guigna和L. g. trigillo。南美林猫的妊娠期为72-78天,每胎1-3仔,平均寿命大约为11年。

南美林猫
2001 阿根廷 (6-2)

长尾虎猫(Margay,学名:Leopardus wiedii)是原住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猫科,学名以维德-新维德亲王(Prince Maximilian of Wied-Neuwied)来命名。[3]它们是独居及夜间活动的,喜欢栖息在雨林的深处,包括在墨西哥至阿根廷的雨林。虽然它们曾一度被认为濒危至灭绝,但现已改善为近危的状况。

长尾虎猫重约3-9公斤,体长45-80厘米,尾巴长33-51厘米。它们很像较大型的虎猫,但头部较短,尾巴及四肢较长,尾巴上的斑点也不同。它们是攀树的能手,可以一生都在树上生活,穿越树间追捕鸟类及猴子。它们是猫科中两种拥有灵活的脚跟来攀树的物种之一,另一种则是云豹。它们的脚跟可以旋转180°[4],前肢与后肢也可以牢牢抓住树枝,且能跳跃一段远距离。曾见过它们以一肢来挂在树上。它们是垂直跳高达6米及跳远8米。

由于长尾虎猫很稀少,大部分有关它们食性的研究都是从其胃部剩余及粪便来分析。它们主要吃细小的哺乳动物、鸟类、蛋、蜥蜴及树蛙。它们也可能会吃草及其他植物,来帮助消化。最近发现它们会追捕松鼠,所以肯定了它们能完全在树上觅食。

长尾虎猫
1988 萨尔瓦多 (4全)

小斑虎猫(Oncilla,northern tiger cat, little spotted cat, tigrillo,学名:Leopardus tigrinus)是虎猫及长尾虎猫的近亲。它们栖息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它们是夜间活动的,猎食啮齿目及鸟类。它们体长约40-50厘米,尾巴长30-40厘米。虽然它们较一般的家猫大,但却较轻,只有2-3公斤重。

小斑虎猫
小斑虎猫
1995 苏里南 (4-3,4)
小斑虎猫
1997 巴拉圭 (3-1)
小斑虎猫
2012 联合国 (12-7)

薮猫(Serval,学名:Leptailurus serval)是产于非洲的中型猫科动物,为薮猫属的唯一成员。薮猫体长85厘米,尾长40厘米。平均寿命在12-20年。与其他猫科动物相比,它体型修长,腿长而尾短,耳朵又高又圆,距离很近。斑点有许多变种。

薮猫的主要栖息地是非洲大草原,有时也出现在山地。它们会爬树和游泳,但很少这么做。一般以群体为单位聚居,数量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偷猎而减少。

薮猫被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

薮猫的食物基本上是啮齿类动物,但它们有时也捕食野兔、蹄兔、鸟类、爬行类、昆虫、鱼和蛙。[3] 还有报导称,薮猫可能捕食体型较大的动物,例如小羚羊,但是薮猫90%的猎物体重都不超过200克。薮猫的进食速度非常快。

薮猫的行动以垂直奔跳为主,它们主要通过大大的耳朵聆听草原上啮齿类动物的行动(尤其是挖穴活动)。薮猫的捕猎效率很高,成功率超过50%,而一般猫科动物只有10%左右。

每胎产1-5仔,以2-3仔为主,产仔一般利用土豚的洞穴,或者灌木地下的空地。薮猫有时被豹捕食,不过它们最大的威胁来自人类。由于其皮毛美丽而昂贵,有不少人为此偷猎薮猫。现在西非和东非的薮猫数量还比较多,但南非和撒哈拉沙漠以北的薮猫已经非常稀少,濒临灭绝。

薮猫
1976 冈比亚 (4-1)
薮猫
1977 博茨瓦纳 (5-2)
薮猫
1986 阿尔及利亚 (4-4)
薮猫
1987 塞内加尔 (6-1)
薮猫
1991 赞比亚 (4-3)
薮猫
薮猫
薮猫
薮猫
1992 布隆迪 (4全)
薮猫
1999 津巴布韦 (4-1)
薮猫
2002 博茨瓦纳 (16-13)
薮猫
2018 纳米比亚 (4-1)

欧亚猞猁(Eurasian lynx,学名:Lynx lynx) 是一种产于欧洲和西伯利亚森林的中型猫科动物,一般直接称猞猁。

猞猁通常重达40公斤左右,体长85-105厘米,尾长20-31厘米。体毛为灰色或红灰色,常具有黑斑。四肢粗长;耳直立,尖端有黑色毛丛;尾端黑色。猞猁栖息于多岩石的森林中,主要在夜间活动,成年猞猁为独居动物。猞猁的叫声极少能够被觉察到。猞猁以野兔、啮齿类、狐、麅甚至驯鹿为食。

欧亚猞猁
1959 捷克斯洛伐克 (5-3)
欧亚猞猁
1966 捷克斯洛伐克 (7-3)
欧亚猞猁
1969 苏联 (5-4)
欧亚猞猁
1973 瑞典 (6-3)
欧亚猞猁
1988 苏联 (5-5)
欧亚猞猁亚种 Canada Lynx (Lynx lynx canadensis)
1988 加拿大 (10-8)
欧亚猞猁
1989 苏联 (1全)
欧亚猞猁
1990 希腊 (4-4)
欧亚猞猁
1991 挪威 (2-1)
欧亚猞猁
1993 瑞典 (5-5)
欧亚猞猁
1995 尼泊尔 (4-2)
欧亚猞猁
1996 白俄罗斯 (5-1)
欧亚猞猁
欧亚猞猁
欧亚猞猁
欧亚猞猁
2000 白俄罗斯 (4全)
欧亚猞猁亚种 Canada Lynx (Lynx lynx canadensis)
2001 联合国 (12-1)
欧亚猞猁
2001 斯洛伐克 (3-3)
欧亚猞猁
2014 吉尔吉斯斯坦 (4-4)
欧亚猞猁
2016 伊朗 (2全)
欧亚猞猁
2017 爱沙尼亚 (1全)
欧亚猞猁亚种Turkestan lynx (Lynx lynx isabellinus)
2018 吉尔吉斯斯坦 (4-3)

伊比利亚猞猁(Iberian lynx,学名:Lynx pardinus),又称西班牙猞猁、南欧猞猁,是南欧伊比利亚半岛特有的、濒危的一种猫科哺乳动物。过去本种常被列为欧亚猞猁的亚种,但现在被视为一个独立品种。在更新世两个品种曾在中欧共存,但生活在不同的生境中。据信本种是由Lynx issiodorensis进化而来。

相对于欧亚猞猁皮毛上的稀淡的斑点,伊比利亚猞猁身上带有像豹的、明显的斑点,毛色浅灰或各种浅棕黄色。西部无斑点的种群据说在近年已经灭绝。头身长85–110公分,尾短(长约12–30公分);肩高60–70公分。雄兽比雌兽大:雄兽平均12.9公斤(最重26.8公斤),雌兽重9.4公斤。约为欧亚猞猁的一半大小。伊比利亚猞猁与欧亚猞猁分别不大,但更像短尾猫。脸孔比欧亚猞猁更像猫。尾粗,尾端黑色。耳尖、触须和鬓角各有一束黑色的毛。

伊比利亚猞猁
1971 西班牙 (5-2)
伊比利亚猞猁
伊比利亚猞猁
伊比利亚猞猁
伊比利亚猞猁
1988 葡萄牙 (4全)
伊比利亚猞猁
1998 西班牙 (1全)
伊比利亚猞猁
2011 英国 (14-6)
伊比利亚猞猁
伊比利亚猞猁
(左)伊比利亚猞猁
伊比利亚猞猁
伊比利亚猞猁
2015 葡萄牙 (4+1MS全)

云豹(Clouded leopard,学名:Neofelis nebulosa)属于哺乳类的猫科动物,只分布于亚洲的东南部,从最西部的尼泊尔开始,至缅甸和中国秦岭以南,一直向东到台湾;往南则从印度东部、中南半岛开始,一直向南到马来半岛等地为止。云豹名字由来是因为豹皮有云状斑点。云豹是现存猫科动物中比较原始的类型。按头颅比例来算,云豹的犬齿是现存猫科动物中最长的。云豹主要以树栖动物为食。云豹的生存目前受到严重威胁,美丽的皮毛让它它们成为了猎取目标,目前已于台湾境内消失。

云豹在猫科动物中属于中等体型,它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云豹具有褐黄色皮毛,特色是具有大而形状不一、具有深色边缘的色块。这些色块形状有些像云,这种独有的毛色形状使这种哺乳动物的学名和一般称谓相同,就是云豹。云豹的外观和骨骼因为同时兼具大型和小型猫科动物的特征,因此困扰了科学家很长的时间。 云豹的体重在25到38千克间,肩高25到40厘米;雄豹体长90~120cm,雌豹体长70~100cm,个体差异大。云豹的犬齿比例是猫科动物最长的,达7厘米,而花豹的犬齿为8.5厘米,但是花豹的体型远比云豹大的多。这些特征让早期研究者猜测云豹捕食大型哺乳动物,然而对于这个物种在野外的自然历史与行为的了解极为有限,现在的研究者相信云豹的主要猎物包括树栖和地面的哺乳类动物,特别是长臂猿、猕猴、麝猫。以及其它小型哺乳动物鹿、鸟类、刺猬、和人类所饲养的家畜。捕捉到的云豹也吃蛋和一些蔬菜。由于云豹的部分猎物在树上生活,可以想见云豹有极佳的爬树能力。腿短而具弹性、大脚掌、尖锐的爪的组合都有利它爬树的需要。云豹尾巴的长度几乎与身体相同,帮助它平衡使它有如松鼠般灵活,像是南美洲的长尾虎猫。令人讶异的是树栖的云豹在爬树时会倒挂在树枝下,从树上下来时会采取头下尾上的的方式。受豢养的云豹会用后脚挂在树上,靠长尾巴维持平衡,用头朝下的姿势从树干上下来。目前对云豹在野外的行为所知很少,但从它这样的行为,可以设想它会从树上用头朝下的姿势突袭猎物。

云豹
1975 泰国 (4-4)
云豹
1987 马来西亚 (4-4)
云豹
1995 马来西亚 (4全)
云豹
2006 越南 (4+1MS-2)
云豹
2013 马来西亚 (4+1MS-4)

台湾云豹(Clouded leopard, 学名: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a),猫科云豹属。1862年首次被记录在科学文献上,由英国博物学家史温侯以Leopardus brachyurus或台湾云豹(Formosan clouded leopard)发表。经过台美生态学者合组研究团队调查,历经13年研究,2013年4月宣布云豹可能已经灭绝,2014年4月认定云豹在台湾已经灭绝。

台湾云豹
1992 台湾 (4-3)

巽他云豹(Sunda clouded leopard,学名:Neofelis diardi)是一种分布在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地区的猫科动物,早前一度被视云豹(Neofelis nebulosa)的亚种,直到2006年,遗传学研究才发现两者的遗传差异颇大,分析认为巽他云豹和亚洲大陆的云豹已有百万年的生殖隔离史,因而将其提升为独立物种。2008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就将其列入濒危物种名单。

早在冰河时期,婆罗洲和苏门答腊的巽他云豹就因为地理原因而分隔开来,长期的演化使得两地的云豹发生了遗传学上的差异,以及头骨和牙齿等细节部位的形态学上的差异,形成了两个亚种:婆罗洲云豹(Neofelis diardi borneensis)和苏门答腊云豹(Neofelis diardi diardi)。

巽他云豹
2013 马来西亚 (4+1MS-3)
巽他云豹
2013 墨西哥 (2-1)

兔狲(Pallas's cat,学名:Otocolobus manul)是一种生存在中亚的猫科动物,为猫科兔狲属的唯一物种。

身长有60公分(24英寸)长,另外的尾长则有25公分(10英寸)长。毛发是土黄色且带有垂直的条纹,但有时会因为厚重的毛发而变得不可见。兔狲有几个特征和其他的猫科动物有所区分。它的脚是短的,臀部较肥重,且毛发也很长、很厚。这使得它看起来特别地矮胖且多毛。它的毛发会随着季节而改变-冬天时会较灰且较不花。它的耳朵位置较低,且使其有一副有点像是猫头鹰的面容。他它的瞳孔和人类的一样,是圆形的,而猫是直线型的。由于其外形,一度被列入猫属,并被命名为Felis manul。甚至乎,在更早的时候,因为它那相对较肥的脸庞,一度被认为是波斯猫品种的祖先。每年早春发情,夏初产崽,北方的兔狲繁殖期一般比南方地区的稍晚,繁殖期持续42天,雌性发情期26-42个小时。妊娠期9-10周,一般每胎3-4仔,最多的一次可产6崽,小兔狲一般在4-5个月后,周身长满毛茸茸的灰色外套,并开始独立。

兔狲
兔狲
兔狲
兔狲
1996 塔吉克斯坦 (4全)
兔狲
2002 联合国 (12-2)
兔狲
2014 俄罗斯 (4-1)
兔狲
2014 吉尔吉斯斯坦 (4-2)
兔狲
2016 阿塞拜疆 (4全)
兔狲
兔狲
兔狲
兔狲
2017 塔吉克斯坦 (4全)
兔狲
2018 吉尔吉斯斯坦 (4-2)

雪豹(Snow leopard,学名:Panthera uncia),在中国也被称为艾叶豹、荷叶豹、草豹、伊尔毕斯(西部少数民族),有“雪山之王”之称,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原产于亚洲中部山区,中国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其皮毛为灰白色,有黑色点斑和黑环,相对长而粗大的尾巴是雪豹与其他相似物种区分的明显特征。

雪豹敏感、机警、喜欢独行、夜间活动、远离人迹和高海拔的生活特性使其行为特征难以为人所知。

雪豹在大型猫科动物中属于中等体型,大小似豹,头比豹小。其平均体重在30到50公斤,最重75公斤,体长100到130公分。同时,雪豹有许多在寒冷的山区生长的生物特征,他们身体粗壮、毛厚、耳小,这些特征都有助于减少身体热量散发。雪豹的虹膜呈黄绿色,强光照射下会缩为圆状。雪豹也有着大且披毛的足部,前足5趾,后足4趾,前足比后足宽大。大脚的作用有如雪地靴,可以分散体重在雪地上的压力,不会在松软的积雪上陷得太深,有助于在雪地行走。脚掌的毛除了可以增加在陡峭或不稳定雪面的摩擦力之外,还能减少从脚掌散失的体热。趾端具尖锐的角质化硬爪。

雪豹的皮毛为灰白色。雪豹耳朵的背面为灰白色,边缘为黑色。鼻子尖端为肉色或黑褐色。上唇白色,略带灰褐色,具黑色的小斑点和短条纹,唇边的胡须颜色黑白相间。其颈下、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及尾巴下部均为白色,皮毛上有黑色点斑和黑环。从雪豹的背部开始,沿脊背有三条由黑斑形成的线纹直至尾巴的根部,后面的黑环边较宽而大,至尾巴端最为明显,如同植物叶子,所以有“艾叶豹”的俗称。

雪豹相对长而粗大的尾巴(约为体长的3/4)成为与其他相似物种区分的明显特征。这条长尾巴长满浓密蓬松的毛,分布有斑纹,尾尖能绕成圆形花结,坚硬时如同钢鞭怒竖。有的个体由于尾巴过于粗大,养成了盘尾的习惯,形成一个卷曲的圆圈。除了在山地环境攀爬斜坡和快速奔跑的时候帮助雪豹来保持平衡外,在寒冷的环境中,这条尾巴也可以在他睡觉时盖住口鼻保温。同时,雪豹的鼻腔较大,亦是为了使吸入的冷空气温暖。

雪豹
1964 阿富汗 (4-1)
雪豹
1984 尼泊尔 (3-2)
雪豹
1984 苏联 (5-3)
雪豹
1985 苏联 (5+1MS-MS)
雪豹
1987 苏联 (3-3)
雪豹
1987 印度 (2-2)
雪豹
雪豹
1990 中国 (2全)
雪豹
1993 联合国 (12-4)
雪豹
1994 吉尔吉斯斯坦 (4全)
雪豹
雪豹
1997 瑞典 (4-3,4)
雪豹
1999 爱沙尼亚 (1全)
雪豹
2001 中国 (10-8)
雪豹
2007 俄罗斯 (3-3)
雪豹
2012 联合国 (12-9)
雪豹
雪豹
雪豹
雪豹
2013 吉尔吉斯斯坦 (4全)
雪豹
2014 俄罗斯 (3-1)
雪豹
2014 吉尔吉斯斯坦 (4-4)
雪豹
2017 哈萨克斯坦 (1MS全)
雪豹
2019 塔吉克斯坦 (4全)

美洲豹(Jaguar,学名:Panthera onca),在南美也被称为斑点豹,属于猫科,也是美洲当地现存唯一一种豹属动物。美洲豹的分布,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向南延伸,经过中美洲的许多地区,到达巴拉圭和阿根廷北部。尽管美国西部目前仍生活着零星的美洲豹,但自20世纪早期开始,它们中的大多数就已从美国消失。美洲豹在《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近危物种”,其数量正在减少。面临的威胁有:栖息地的丧失和细碎化。

美洲豹是美洲最大的猫科动物,体型仅次于虎、狮,位列第三。这种带斑点的猫科动物和花豹非常相似,但往往更大、更结实。它们栖居在各种各样的森林和开阔地带,但更偏爱热带、亚热带潮湿的阔叶林、沼泽和林地。美洲豹酷爱游泳,大多数时候喜欢独居、属于尾随伏击猎物的机会型捕食者,位于食物链顶端。作为基石物种,在稳定生态系统、控制猎物数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美洲豹咬力异常强大,和其他大型猫科动物比也一样。这让它能洞穿爬行动物身上披的壳,并采用一种罕见的杀戮方式:直接咬穿猎物双耳间的颅骨,给脑部致命一咬。

美洲豹
1961 厄瓜多尔 (4-3)
美洲豹
美洲豹
美洲豹
美洲豹
美洲豹
1983 伯利兹 (4+1MS全)
美洲豹
1991 墨西哥 (1全)
美洲豹
1983 阿根廷 (4-4)
美洲豹
1995 秘鲁 (2-2)
美洲豹
2001 阿根廷 (6-6)
美洲豹
2007 法国 (4-3)
美洲豹
2011 英国 (14-14)
美洲豹
2013 墨西哥 (2-2)
美洲豹
2019 墨西哥 (1全)

豹(Leopard,学名:Panthera pardus)是猫科豹属下的一种动物。广泛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环境适应能力强,行踪隐秘,总体生存状况好于它的猫科亲戚狮和虎,但是有些豹亚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不同亚种的豹毛色有浅黄,金黄,黄褐等不同。因为其浑身布满圆形斑纹,所以又名金钱豹[4]或花豹。花豹有时会有黑化现象,即为黑豹,皮肤及毛发上出现大量黑色素,但还是可隐约见到斑点。

1953 安哥拉 (20-1)
1970 老挝 (4-3)
1976 印度 (4-3)
1976 冈比亚 (4-4)
1980 西南非洲 (20-16)
1987 塞内加尔 (6-4)
1996 布基纳法索 (4-4)
1998 泰国 (4-3)
1999 阿曼 (6-3)
1999 津巴布韦 (4-4)
2000 联合国 (12-9)
豹:黑色变异种
2013 马来西亚 (4+1MS-1,2)
2015 纳米比亚 (5-1)
2017 博茨瓦纳 (4全)
2019 纳米比亚 (3-1)

远东豹(Amur leopard,学名: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大型猫科食肉动物,是豹的九个亚种之一。因生活在远东地区而得名,在中国当地俗称土豹子,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皮质厚实,颜色较浅。毛发比其他亚种长,夏天长约2.5厘米,冬天长度在5到7厘米。在豹亚种里体型偏小。雄性平均体重在35千克到55千克之间,最重80千克;雌性平均体重在30千克到50千克之间。

远东豹
1997 爱沙尼亚 (6-4)
远东豹
远东豹
远东豹
远东豹
1998 朝鲜 (4全)
远东豹
2005 中国 (2-1)
远东豹
2011 英国 (14-5)
远东豹
2013 白俄罗斯 (4-1)
远东豹
2014 爱沙尼亚 (2-2)
远东豹
2014 俄罗斯 (3-2)

爪哇豹(Javan leopard,学名:Panthera pardus melas)也称印尼豹,是豹的一个亚种。主要分布于印尼爪哇岛的雨林及深山中。爪哇豹体长约1.2到1.5米之间,尾长约0.8至0.9米,体型明显比华北豹、华南豹还要小。

爪哇豹早期在爪哇岛数量甚多,它们主要捕食野猪、牛、羊、猴子,但因为当地人认为爪哇豹会捕捉家畜,因此遭到大量的扑杀,1970年代爪哇岛还有1000只豹,到了1990年代只剩500只,现在可能只有80-150只。现今的爪哇豹在乌戎库隆国家公园还有少数族群,目前政府已加强保护,情况还算可以。2010年,一只爪哇豹误闯西爪哇省的警校,遭到一名警察开枪射杀死亡。

爪哇豹
2014 印度尼西亚 (4全)

波斯豹(Persian leopard,Caucasian leopard,学名:Panthera pardus ciscaucasica)也称高加索豹,是体型最大的豹亚种,原来只生活在土耳其东部、高加索山脉和伊朗北部、土库曼斯坦南部和阿富汗西部部分地区。在所有分布地区都已经濒危,成年个体约有871–1,290只,并且其数量依然在不断下降。19世纪划分出的、原产于土耳其西南部的安纳托利亚豹(Panthera pardus tulliana)现已并入该亚种。

波斯豹是一种大型豹,重量可超90千克(200英磅),皮毛色泽较淡,但是个体之间色泽不一。根据25只伊朗波斯豹个体得出的计量生物学,波斯豹的平均体长为259厘米(102英寸)。

波斯豹
1992 以色列 (4-1)
波斯豹
2005 阿塞拜疆 (4全)
波斯豹
波斯豹
波斯豹
波斯豹
2011 以色列 (4全)

阿拉伯豹(Arabian leopard,学名:Panthera pardus nimr)是一种猫科食肉动物,为豹的一个亚种,是体型最小的一个豹的亚种。数量稀少,目前仅存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纳杰夫沙漠和沙特阿拉伯、阿曼和也门三国交界的山区中。

阿拉伯豹
1994 阿联酋 (4-1)
阿拉伯豹
阿拉伯豹
阿拉伯豹
阿拉伯豹
2004 阿曼 (4全)

虎(Tiger,学名:Panthera tigris),俗称老虎、大虫,被人称为百兽之王,是现存体型最大的两种猫科动物之一。野外个体可长达3.38米(11.1英尺)、重388.7千克(857英磅)(此为狩猎数据,实测数据的最大值为261kg)。虎是掠食性肉食动物,有敏锐的听力、夜视力,可自由伸缩的尖爪和粗壮的犬齿。同时,它们也是自然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除了庞大的体型与有力的肌肉之外 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白色到橘黄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这有助于其在捕猎时隐蔽自身。

虎为亚洲特有种类。其分布的范围极广,从外兴安岭针叶林到开阔的草地到热带沼泽都有。它们的领地观念十分强烈,会划分属于自己的地域范围,而且是独居的。它们通常需要大面积的栖息地,以满足相当的猎物数量。伴随这一事实而来的是,其对栖息地的偏好与地球上部分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相重叠,从而导致了与人类利益的严重冲突。现代虎的九个亚种中,三个已经绝种,其余的六种都被列为濒危,部分处于极危。20世纪初虎的数量约有10万只,而现在世界自然基金会估计全球仅存3890只虎。残存的虎虽多受到政府保护,但非法捕猎仍屡禁不止。栖息地丧失和遗传多样性下降亦是其巨大威胁。

虎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动物之一,它们出现在许多古代的神话和民俗传说,现代的电影和各类媒体中。在许多的旗帜、纹章、甚至运动会的吉祥物中都可以见到它们的图案。孟加拉虎是孟加拉和印度的国家动物。

1963 印度 (5-4)
1969 老挝 (5-5)
1976 印度 (1全)
1979 马来西亚 (8-1)
1984 老挝 (4全)
1987 印度 (2-1)
1996 越南 (4-2)
1998 爱尔兰 (4-4)
1998 泰国 (4-2)
1998 瑞典 (2全)
1999 联合国 (12-5)
2004 马来西亚 (4+1MS-3)
2016 印度 (1MS全)

孟加拉虎(Bengal tiger,学名:Panthera tigris tigris)又名印度虎,是目前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虎的亚种,1758年,孟加拉虎成为瑞典自然学家卡尔·林奈为老虎命名时的模式标本,因而也就成了指名亚种。孟加拉虎主要分布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孟加拉虎也是这两个国家的珍稀动物。

成年雄性孟加拉虎包括尾部的总体长为2.7至3.1米,重约200至270公斤。雌性虎体型较小,包括尾部的总体长为2.4至2.65米,平均重139.7公斤 最重可达180公斤。孟加拉虎的毛色为橙色至浅橙色,拥有深褐色至黑色条纹,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白色,尾部为褐色及橙色的环。白底黑纹的孟加拉白虎,一般是遗传基因突变所造成的结果,孟加拉虎拥有异常粗壮犬齿,在所有猫科动物之中最长和最大。另外,老虎成长期分为由幼崽(Cubs)<12个月、少年老虎(Juveniles) 1至2岁、亚成年老虎(Sub-adults) > 2至3岁、年轻老虎(Young-adults) > 3至5岁、成年老虎(Prime-adults) > 5至10岁、老年老虎(Old-adults) > 10岁)。

孟加拉虎
1964 苏联 (7-6)
孟加拉虎
1975 尼泊尔 (3-1)
孟加拉虎
2000 印度 (9-2)

东北虎(Siberian tiger,Amur Tiger,学名:Panthera tigris altaica),又称西伯利亚虎或阿穆尔虎,曾旧称“满洲虎”、“乌苏里虎”、“阿尔泰虎”等,朝鲜半岛称朝鲜虎。被认为是体型最大的老虎亚种,分布于俄罗斯东南部、朝鲜(主要为两江道的三池渊郡及大红湍郡之长白山一带)、和中国东北等地,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08年,东北虎被美国网站《生活科学》评为“全球十大最濒危稀有动物”物种之一。

毛色黄,条纹颜色局部比其他亚种浅,皮肤厚实,现代东北虎比孟加拉虎还要大,野生成年东北雄虎体重一般能达260公斤左右、体长约为3.0米(包括尾长)。而较早期纪录,东北虎体重可达300公斤(660磅),体长为3.5米(包括尾长),成年东北虎尾长1米左右,可以跳8米远,而且可以很轻易地跳过3米高的障碍物。

80年代纪录,野生西伯利亚虎的典型体重范围为雄性180-306公斤(397-675磅),雌性为100-167公斤(220-368磅)。

东北虎
1959 苏联 (6-3)
东北虎
1970 苏联 (5-5)
东北虎
1977 苏联 (8-8)
东北虎
东北虎
东北虎
1979 中国 (3全)
东北虎
1984 葡萄牙 (4-1)
东北虎
1992 俄罗斯 (1MS全)
东北虎
1993 俄罗斯 (4全)
东北虎
1998 爱沙尼亚 (1全)
东北虎
2000 中国 (10-9)
东北虎
2001 捷克 (4-3)
东北虎
2005 俄罗斯 (2-2)
东北虎
2010 马来西亚 (2-1)
东北虎
2011 英国 (14-3)
东北虎
2012 联合国 (12-1)
东北虎
2013 白俄罗斯 (4-4)
东北虎
2014 俄罗斯 (3-3)
东北虎
2017 朝鲜 (4全)

华南虎(South China tiger,学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又叫厦门虎、中国虎或南中国虎,是虎的一个亚种,为中国除孟加拉虎与西伯利亚虎之外第三种虎,也是境内唯一的特有品种,生活在中国的南部,许多南方传统童话与记述当中都有出现。十九到二十世纪,被以中药、危害农业等为由大量猎杀,1977年后虽然已经立法禁止,但数量已经不足以恢复,最后一只野生华南虎在1994年被射杀,之后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野生种群的存在,被怀疑已经野外灭绝。

华南虎属于中等体型的虎,小于同处于亚洲大陆的东北虎和孟加拉虎,但是大于苏门答腊虎,雄虎身长约2.5米,重约150公斤,雌虎身长约2.3米,体重约110公斤。尾长80-100厘米。华南虎的头骨要明显的小于东北虎和孟加拉虎,雄虎头骨的平均长度仅为318mm。从形态学上看华南虎和其他虎亚种的区别最大,头骨长度与头骨宽度的比值较大,体型修长,腹部较细,更接近老虎的直系祖先被认为是一个古老的虎种。华南虎的条纹数量可能是虎的所有亚种里面最少的,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和东北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

华南虎
华南虎
2004 中国 (2全)

马来亚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jacksoni)俗称马来虎,是2004年新确认的老虎亚种,分布于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西亚与泰国境内,此前一直被归类为印度支那虎的一个种群。此新分类是罗述金等人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基因多样性实验室(Laboratory of Genomic Diversity)研究所得。据2010年至2013年的统计,显示其数量急剧下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

马来亚虎与苏门答腊虎一样,是体型最小的老虎亚种,从外观上马来亚和印支虎没有太大分别,毛皮的条纹和毛色都与印支虎都没明显的差异,一般难以外观区分,但体型上马来亚虎明显比印支虎较小与苏门答腊虎相近。雄虎和雌虎的平均体重各为129公斤与100公斤,从头到尾的体长则各测得约273厘米与200厘米。

马来亚虎
2010 马来西亚 (2-2)
马来亚虎
2013 马来西亚 (4+1MS-MS)
Invalid Link
下方邮票:马来亚虎
2014 马来西亚 (1MS全)
马来亚虎
2019 马来西亚 (3+2MS-MS1)

狮(Lion,学名:Panthera leo),俗称狮子(古称狻猊),被人称为万兽之王。狮是一种生存在非洲和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豹属之中最著名的一种,现存中是和老虎并列的两大猫科动物,其雄性的鬃毛是其特征之一,过去它分布在多个洲,但因为人类的开发,现代的狮群生存环境与分布已经大大缩小了。中国地区本来没有狮子,直到张骞通西域以后,才从伊朗附近的地区知道狮子的存在。

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体型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尾较发达。是非洲顶级的食肉动物。野生雄狮体重138-275公斤,全长可达3.2米。雌狮体重85-182公斤,全长可达2.7米。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雄狮还有很长的鬃毛,颜色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雄狮的浓密鬃毛不但是第二性征,也是专为战斗演化而来的结果,厚重的鬃毛可以保护脆弱的喉部与颈部,在打架时不会被对手轻易伤到该处;且经日本实验发现,雄狮的鬃毛颜色愈深代表愈帅,深黑色的鬃毛对雌狮的吸引力远高于淡色系的鬃毛。

1953 安哥拉 (20-11)
1960 尼日尔 (12-11,12)
1978 马拉维 (4-2)
1980 西南非洲 (20-14)
1996 布基纳法索 (4-1)
1999 老挝 (5-5)
2001 葡萄牙 (10-9)
2004 加纳 (4全)
2015 纳米比亚 (5-1)
2016 联合国 (12-7)
2019 纳米比亚 (3-3)

亚洲狮(Asiatic lion,学名:Panthera leo persica)或称印度狮,狮子的一个亚种,又名“波斯亚种”,是亚洲仅次于老虎之后第二的大猫科动物,原广泛分布在从地中海西岸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大部分野生种群已经灭绝,仅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吉尔保护区内有少量分布。

亚洲狮现今在野外的族群只生活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吉尔森林国家公园,根据2015年5月发布的调查,族群数量约有523只。历史上它们的分布地囊括了从高加索至也门及由希腊的马其顿经伊朗、阿富汗及巴基斯坦至印度及孟加拉边境的大片区域。

亚洲狮的毛皮较其非洲近亲蓬松,尾巴端的穗及肘上的毛发较长。雄狮及雌狮的腹部都有明显折叠的皮肤。亚洲狮是所有狮子亚种中最细小的,雄狮重160-190公斤,雌狮重110-120公斤。科学纪录上最长的雄狮长292厘米,肩高最高达107厘米。最大被猎杀的雄狮则长3米。

亚洲狮是高度群居的动物。亚洲狮群较非洲狮群细小,平均只有两只雌狮。雄性亚洲狮较少群居,只会在交配或猎食大型动物时,才会与狮群联系。有指狮群的大小可能是与猎物的体型有关,亚洲狮所处理的猎物较非洲的细小,而狮子的数量亦不用太多。亚洲狮的猎物主要是水鹿、花鹿、蓝牛羚、印度瞪羚、野猪及家畜。

亚洲狮
1963 印度 (5-5)
亚洲狮
1976 印度 (4-2)
亚洲狮
1992 以色列 (4-4)
亚洲狮
1999 印度 (4全)

纹猫(Marbled cat,学名 Pardofelis marmorata),又名云猫,是一种体型与家猫大小相仿的猫科动物,模式产地在苏门答腊。纹猫的尾巴较长,并长有厚毛。纹猫一般栖息在树上,有类似大理石斑纹的毛皮,故而得名。纹猫一般为灰黄色。过去常被归入豹亚科,但最新的分类已将它归入猫亚科。纹猫一般以鸟类、松鼠和啮齿类动物为食。

纹猫
1975 泰国 (4-1)
纹猫
1987 马来西亚 (4-3)
纹猫
2011 泰国 (4-1)

豹猫(Leopard cat,学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又名山猫、钱猫、石虎,是产于亚洲的猫科豹貓属野生动物。

豹貓的体型与家猫大致相仿,以外表来看容易误认为家猫,因此偶有野生豹貓被当家猫收养,但各亚种的差别比较大,例如印度尼西亚的亚种平均体长45厘米,尾长20厘米,而西伯利亚的亚种体长则达到60厘米,尾长40厘米。

豹貓的毛皮也有很多种颜色:南方的豹貓为黄色,北方的则为银灰色(推测与适应各种生活环境有关)。胸部及腹部是白色。豹貓的斑点一般为黑色。

豹貓乃肉食性夜行动物,多在晚上或清晨于郊外出没,通常以啮齿类、鸟类、鱼类、爬行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除了交配季节外,它们一般为独处。豹貓的妊娠期为65-70天,每胎2-4个后代。

豹貓是种小型猫科动物,原产地位于东南亚和印度次大陆。豹貓共有11个亚种。豹貓的名字源于它们所有亚种外表的斑点都类似豹纹(家猫则很少见豹纹)。与家猫的主要差异是:长而粗的尾巴,额头有两条白色纵带,及两耳后方是黑底白斑。

一般而言豹貓的大小和家猫相仿,但分布地区对豹貓的大小有很大区别。印尼的豹貓平均约45公分和20公分的尾巴。到了俄罗斯阿穆尔州南部,豹貓的尺寸就有40公分到60公分。豹貓肩高41公分,体重4.5公斤~6.8公斤与家猫类似。它们皮毛的颜色也有很大差异,南方的豹貓是黄色,而北方是银灰色,胸和头部下方是白色的。豹貓有黑色斑纹,可能是点状或其它形状,依亚种而定。

豹貓
1965 老挝 (5-1)
豹貓亚种:西表山猫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iriomotensis
1974-78 日本 (20-1)
豹貓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ssp. minutus
1979 菲律宾 (6-4)
豹貓
1997 越南 (4-4)
豹貓
2000 印度 (9-1)
豹貓
2002 马来西亚 (4+2MS-1)
豹貓
2011 泰国 (4-3)
豹貓亚种对马山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euptailurus)
2014 俄罗斯 (4-3)

扁头豹猫(Flat-headed cat,学名:Prionailurus planiceps),或简称扁头猫,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野外猫科动物,分布在泰国南部、马来西亚、文莱及印尼的森林。它们因失去栖息地及污染而濒危。只有两只扁头猫受到饲养,都是在马来西亚的动物园。像很多细小的猫科,它们都曾被分类在猫属之中。

扁头豹猫体长41-50厘米,尾巴很短,只长13-15厘米,重1.5-2.5公斤。它们一般呈深赤褐色,头部更红,腹部较白。除了面部上淡淡的斑纹,它们可谓没有斑纹。它们四肢较短,耳朵短而圆。趾间的蹼可以帮助它们在泥泞及水中活动。它们的头颅骨稍长,头顶扁平。

扁头豹猫栖息在次生林及原生林,很多报告都指是在近水区见到它们。它们主要猎食青蛙、鱼类及甲壳类,也会捕捉大家鼠及鸡。它们的前臼齿较长,爪不能伸缩。这与半水中生活的鼬科相似,随时可以进到水中。整体而言,它们野外的生活资料不详。妊娠期约56天,每胎产1-2只幼猫。饲养的扁头猫寿命可以超过14岁。一般相信它们是夜间活动的,但观察显示它们是黄昏及破晓出没的。

扁头豹猫
1987 马来西亚 (4-2)
扁头豹猫
2011 泰国 (4-4)
扁头豹猫
2013 联合国 (12-7)

渔猫(Fishing cat,学名:Prionailurus viverrinus)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一般生活于林区的灌丛地带、沿河的芦苇丛以及热带海岸的常绿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渔猫学名的种加词“viverrinus”意为“灵猫”,这源于其外表与灵猫有些许相似。

渔猫全身棕灰或橄榄灰色,躯体分布有稀疏的棕黑色斑纹,头顶至颈后排列有平行的棕黑色带纹,脸部最明显的特征是其扁平的鼻子。尾短粗,长度一般为躯体的一半至1/3,躯体强壮,下颚和脖子粗壮,齿较小,腿短,小耳白色,耳边缘有黑色环。爪有力,趾间具半蹼,向前伸直,且不能完全缩回,这是由于其爪鞘较短。其爪是区别于其他猫科动物的显著特征之一。

渔猫体长65-85 cm,体重6-14 kg。其体型在不同地区的大小均有差异:印度渔猫体长80 cm,尾长30 cm;而印尼渔猫体长仅有65 cm,尾长25 cm。印度渔猫个体重量可达到11.7 kg,而印尼渔猫的一般重量为6 kg。雌性渔猫体型明显小于雄性渔猫。

渔猫
1998 泰国 (4-1)
渔猫
渔猫
渔猫
渔猫
2010 越南 (4全)
渔猫
渔猫
渔猫
渔猫
渔猫
渔猫
渔猫
渔猫
2019 柬埔寨 (7+1MS全)

非洲金猫(African golden cat,学名:Profelis aurata)是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的非洲金猫属中唯一一种,有两个亚种。

非洲金猫为中等体型的野生猫科动物,分布在西非和中非的热带雨林地区。体长61-100厘米,尾长16-46厘米,肩高大约为39-55厘米。雄性非洲金猫的体重在11-14公斤之间,雌性较轻,一般在6公斤左右。

非洲金猫的毛皮颜色比较多样,一般为浅褐色或者红褐色,但也有黑色或灰色的变种。西非亚种带有斑点,中非亚种则除了腹部和腿部外,基本不带斑点。非洲金猫与亚洲金猫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研究表明,这些是趋同进化的结果。非洲金猫的寿命约为15年。

非洲金猫会爬树,但它们主要在地面上猎食。猎物包括啮齿类、鸟类以及小型猴类。它们栖息地通常比较隐蔽,因此人们对他们知之甚少。

非洲金猫
非洲金猫
非洲金猫
非洲金猫
1997 塞内加尔 (4全)

美洲狮(Cougar,学名:Puma concolor),又称山狮,是种栖息于美洲的大型食肉目猫科动物。其分布范围从加拿大的育空地区一直延伸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南段,是西半球大型野生陆栖哺乳动物中分布范围最广的猫科。作为一种适应性强的泛化物种,在美洲大部分的栖息地种类中,都有美洲狮的身影。它是新大陆上体型第二大的猫科动物,仅次于美洲豹,同时它是奔跑第二快的猫科和弹跳最好的猫科。由于其生性隐秘且独居,美洲狮被认为是夜行性兼曙暮性动物,然而美洲狮的日间活动也曾被目击。在生物学分类上,美洲狮在猫科中属于猫亚科(包括猎豹,家猫等),而不是更大型的豹亚科(包含狮、虎、豹、美洲豹等)。

美洲狮狩猎时擅长跟踪猎物并埋伏攻击,捕猎对象繁多,主要以有蹄类动物(包括鹿、马、家牛、羊等)为食,在北美地区尤甚,此外也会捕食小型猎物,例如昆虫或者啮齿目动物。美洲狮喜好草丛茂密并且多岩的栖息地,以便其跟踪猎物,但也能在平原地区生存。美洲狮具有领地意识,并以低种群密度生活,其个体的领地大小取决于地形、植被以及猎物数量。尽管体型庞大,美洲狮却并不是其栖息地上的顶级掠食者,而要屈居于美洲豹、灰狼、美洲黑熊以及灰熊之后。因美洲狮喜欢隐居的习性,基本远离人类。美洲狮很少攻击人类,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进入到他们的领地,此类事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自美洲殖民以来的过度狩猎以及其栖息地上日益繁多的人类活动,已经使美洲狮在其大部分自然分布地上的数量都有所减少。在二十世纪初,美洲狮已经在北美洲东部地区(除了其在佛罗里达地区的亚种)绝迹。然而最近几十年间,美洲狮的繁殖群已经向东迁徙至南北达科他、内布拉斯加、俄克拉何马等州的西部。美洲狮更已被证实出现于明尼苏达、威斯康辛、爱荷华、密歇根、伊利诺伊等州,甚至东至康涅狄格州。

美洲狮分类上属美洲金猫属。美洲狮在跳跃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它轻轻一跳,便能跳到6—7米以外,更厉害的一跃可达40英尺,长达13米。美洲狮是一种凶猛的食肉猛兽,也是噬杀成性的“杂食家”,主要以野生动物兔、羊、鹿为食,在饥饿时也会盗食家畜家禽,甚至连最难对付的犰狳、豪猪和臭鼬,美洲狮也能使它们就范。如果美洲狮捕捉的猎物比较多,它们就会把剩余的食物藏在树上,等以后回来再吃。 又有称山狮、墨西哥狮、银虎、佛罗里达豹,体重和花豹相当,雄性为39-80公斤,雌性22-63公斤,但美洲狮外观上没有花纹且头骨较小。

美洲狮
1960 厄瓜多尔 (4-4)
美洲狮
1977 加拿大 (1全)
美洲狮
1996 美国 (15-13)
美洲狮
1996 巴拿马 (4-4)
美洲狮
1997 联合国 (12-8)
美洲狮
2001 阿根廷 (6-5)
美洲狮
2005 中国 (2-2)

细腰猫(Jaguarundi,学名:Puma yaguarondi),生存在墨西哥、中美和南美的中型野生猫科动物。

平均体长有65公分(30英寸),尾长45公分(20英寸)。它有着短小的双脚和似水獭的脸庞;耳朵则是短短的且呈圆形。毛皮没有斑点,颜色很一致,且由黑色渐至棕灰色(灰阶),或由狐红色渐至栗色(红阶)。这两种色阶一度被认为表示两种不同的物种;灰阶的称为“Jaguarundi”,而红阶的称为“Eyra”。但是,它们是同一个物种,而且在同一窝中,两个色阶都有可能出现。它的毛皮除了出生时有斑点外,没有其他的条纹。

其栖地于靠近流水源头的低地灌木地带,偶尔也会栖息于浓密的赤道地区。依据地区的不同,而有晨昏型和夜行性的不同。它会在树下休息,但狩猎时则会到原野上去。其猎物有鱼、小型哺乳动物、爬虫动物和鸟类。

一窝可以生下一至四只幼猫。母猫需要怀孕70天来生下它们,而成年则需要约两年的时间。

细腰猫
1993 萨尔瓦多 (5-4)
细腰猫
细腰猫
1995 苏里南 (4-1,2)
细腰猫
2001 阿根廷 (6-3)
  • 动物/哺乳纲/食肉目/猫科.1581672017.txt.gz
  • 最后更改: 4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