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水埗区 ====== {{tag>风光}}{{tag>中国}} 这里所列的是中国及其行政区发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深水埗区的风光邮票。 深水埗区(英语:Sham Shui Po District)是香港十八行政区之一,位处九龙西北。北面以琵琶山、尖山(以尖山隧道九龙出入口)和笔架山与沙田区为界,南以界限街与油尖旺区为界,西面以昂船洲新填海区及西北面以呈祥道和荔景山路与葵青区为界、东面以港铁东铁线路轨与九龙城区接壤。根据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深水埗区的人口有405,869人,面积约948公顷。 深水埗区包括深水埗、长沙湾、荔枝角、苏屋、石硖尾、又一村、大窝坪、昂船洲南部(即昂船洲政府船坞、昂船洲海军基地、昂船洲污水处理厂等地,而非因1990年代填海工程而成为葵涌货柜码头范围的部分)。 深水埗区西北面以呈祥道及荔景山路为界,因此一部分被人视为九龙的地区,如九华径、华荔邨等,实际都属于葵青区,而清丽苑(在荔景山道以南呈祥道以北)及盈晖台则是深水埗区的范围。 由于深水埗区东面及南面则以港铁东铁线路轨及界限街为界,因此界限街(至港铁东铁线之前一段)以南的地区,包括部分汝州街、基隆街、大南街及荔枝角道,属油尖旺区,而位于港铁东铁线路轨以西的又一城、香港城市大学、又一村等,属于深水埗区,而非九龙城区。 |[{{:风光:亚洲:香港:hk200609.jpg|香港 深水埗区 电脑商场 荔枝角公园「岭南之风」 又一城}}]| ^2006 香港 香港18区风貌 (18-8)^ |[{{:风光:亚洲:香港:hk201805.jpg|香港 深水埗鸭寮街与桂林街}}]| ^2018 香港 香港之夜II (4-1)^ 鸭寮街(英语:Apliu Street)俗称鸭记,是位于香港深水埗的一条街道,以专门售卖电子零件和电子产品而闻名,故有电子街或电子零件街的别称。 ===== 荔枝角 ===== ==== 前荔枝角医院 ==== 前荔枝角医院(英语:Former Lai Chi Kok Hospital)是香港一个已停用的医院建筑群,位于九龙荔枝角青山道800号,获古物咨询委员会列为三级历史建筑。该址现已改建成饶宗颐文化馆,推广中国艺术和中国文化。 前荔枝角医院建筑群依山而建,虽然邻近青山道与呈祥道等干道,但为树木环抱而构成隐闭环境。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区,建筑物全为长方型金字斜顶单层或两层的楼房,因应多年来不同用途而进行改建,实用为主而甚少细部装饰,红砖楼房以传统一行横一行直的“英式砌砖法”(English Bond)砌成,结构坚固。 |[{{:风光:亚洲:香港:hk201304.jpg|香港 前荔枝角医院}}]| ^2013 香港 活化香港历史建筑I (6-3)^ ===== 石硖尾 ===== ==== 美荷楼 ==== 美荷楼(英语:Mei Ho House),位于香港九龙石硖尾寮屋区清拆后分期重建的石硖尾邨,1954年建成,是香港最早期、硕果仅存的“H”形6层徙置大厦,获评为二级历史建筑。石硖尾邨旧型大厦重建,第41座美荷楼则获得保留,耗资2亿2千万港元改建为美荷楼青年旅舍及旗下之美荷楼生活馆,于2013年12月开幕。 石硖尾徙置区是香港第一个徙置式的公共房屋,于1954年至1963年间兴建,共有29座楼高6至7层的徙置大厦(第8、9及14座采用单幢式设计)。从高处望下,楼宇像英文字母“H”,每个单位面积均为120平方呎,需容纳5个成人,单位内无水电供应,仅在两翼中央部分设有公共水龙头、厕所及淋浴间,而两端就是居住单位,所有单位入口均由长长公共走廊(广东话称为冷巷)连接,晚间此公共空间充作居民乘凉和文娱耍乐用的长条骑楼。此外,部分分隔两个单位的墙壁高处,设有长方形小孔作通风之用。最初,每户月租为10元,另加1元水费。美荷楼是石硖尾邨首8座徙置大厦之一,原称H座,1973年香港房屋委员会成立后将其改称为石硖尾下邨第15座。至1981年,该等大厦获改建为具有独立厨房及厕所的单位后,改为第41座及命名为美荷楼。 |[{{:风光:亚洲:香港:hk201302.jpg|香港 美荷楼}}]| ^2013 香港 活化香港历史建筑I (6-1)^ ==== 前北九龙裁判法院 ==== 前北九龙裁判法院(英语:North Kowloon Magistracy,1960年—2005年1月3日),是香港一所已经停止运作的裁判法院,位于九龙石硖尾大埔道,毗邻石硖尾邨。现时法院大楼已活化为萨凡纳艺术设计大学(香港)。 法院属西方新古典式多层建筑,楼高7层。外墙以灰色为主,饰以蓝色涂漆,石柱和楼梯均有雕饰。大楼的设计上最大特色是门外两条组成六角形的楼梯,北九龙裁判法院面积达7,530平方米,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内面积最大一座建筑,设施也最完善,符合建筑物条例。 |[{{:风光:亚洲:香港:hk201307.jpg|香港 前北九龙裁判法院}}]| ^2013 香港 活化香港历史建筑I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