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发行的巴比松派艺术作品邮票。
巴比松派(法语:École de Barbizon)是1830年到1840年在法国兴起的乡村风景画派。因该画派的主要画家都住在巴黎南郊约50公里的枫丹白露森林(Fontainebleau Forest)附近的巴比松村,故1840年后这些画家被合称为“巴比松派”。
巴比松派的主要画家是强调科学风景画法的泰奥多尔·卢梭、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让-弗朗索瓦·米勒和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其中卢梭和米勒一生都在巴比松村终老。其他比较后期的有朱尔·迪普雷、康斯坦·特鲁瓦永、夏尔-埃米尔·雅克、纳尔西斯-维尔日勒·迪亚等重要成员。
巴比松派是法国浪漫主义画派转向写实与现代主义的一个起点。过去法国艺术界对风景画的评价都很低,认为画风景画的画家是比较不引人注目,也不值得注意的,但巴比松派的作品使世人被乡村中的优雅感动,同时也因当时巴黎和欧洲都饱受战乱,人心思慕隐居生活,所以巴比松派成功地为风景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印象派自1860年起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年7月16日-1875年2月22日),法国著名的巴比松派画家,也被誉为19世纪最出色的抒情风景画家。画风自然,朴素,充满迷蒙的空间感。
柯洛的一生都住在巴黎,到26岁才从商人转为画家,曾在画家米谢隆与柏坦的画室中学画,相当喜爱写生与旅游,追循着他的画,可说踏遍了全法国,以及英国、荷兰、瑞士及意大利乡间等地。从柯洛的画中尤其可看出他很喜欢意大利田野风景。然而柯洛也很擅于画肖像画,欧洲就有不少博物馆也收藏了他的肖像画。
柯洛从1825年开始旅行,并一路素描和油画写生他所看到的风景,初期他的风格并不明显,最多只是画面的明度较高,自然光线较为具体,但到了1850年代,经过了25年的训练,柯洛在54岁时发展出他独特的羽毛状画风,此时他所画的树,云,都相当具有蓬松感,画面构图也开始单纯化,有人认为柯洛的画中充满了大量的诗意,多半是指他此时的风景画。
他最著名的风景画“维拉达福瑞小镇”Ville d'Avray也是画于这个时期(1867年)
他也是19世纪留下画作量最丰富的画家之一。
纳尔西斯-维尔日勒·迪亚(Narcisse Virgilio Díaz,1807年8月20日 – 1876年11月18日))是一位法国画家,也是巴比松画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纳尔西斯-维尔日勒·迪亚的父母为西班牙人。在十岁的时候,纳尔西斯-维尔日勒·迪亚成为孤儿。他的脚在森林中被爬虫类咬伤,导致他失去一条腿。
十五岁时,他进入塞夫尔工作室,先在瓷器场工作,后来转向绘画。1831年,纳尔西斯-维尔日勒·迪亚认识泰奥多尔·卢梭,他非常崇拜泰奥多尔·卢梭。纳尔西斯-维尔日勒·迪亚后来发现卢梭的风景画非常出色,决心以同样方式作画。
让-弗朗索瓦·米勒(法语:Jean-François 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国巴比松派画家。以乡村风俗画中感人的人性在法国画坛闻名。他以写实彻底描绘农村生活而闻名,是法国最伟大的田园画家。
罗曼·罗兰在所著的《米勒传》指出:“米勒,这位将全部精神灌注于永恒的意义胜过刹那的古典大师,从来就没有一位画家像他这般,将万物所归的大地给予如此雄壮又伟大的感觉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