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文学 ====== {{tag>文学}} 这里所列的是西方文学邮票。 ===== 弗朗索瓦·拉伯雷 ===== 弗朗索瓦·拉伯雷(法语:François Rabelais,1483年至1494年间—1553年)是法国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作家,也是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为《巨人传》。 《巨人传》(法语:La vie de Gargantua et de Pantagruel),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由法国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创作,共有五集,1532至1564年陆续出版。 此书具体反映出中古时期具有资产思想的人解放与追求的理念。在文艺复兴时期表达出反教会反封建的思想,在当时曾被列为禁书。 主人公是父子两代巨人卡冈都亚(Gargantua,又译“高康大”)和庞大古埃(Pantagruel)。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8403.jpg|Gargantua}}]|[{{: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8404.jpg|The sheeps of Panurge}}]|[{{: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8405.jpg|François Rabelais (1494-1553), humanist, doctor and writer}}]| ^1984 摩纳哥 巨人传 (3全)^^^ =====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 =====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西班牙语: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年9月29日—1616年4月23日),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1547年9月29日生于西班牙埃纳雷斯堡,1616年4月23日在马德里逝世。他被誉为是西班牙语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堂吉诃德》(西班牙语:Don Quijote de la Mancha),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西班牙语:El ingenioso hidalgo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岀版的反骑士小说。故事背景是个早就没有骑士的年代,主角堂吉诃德在阅读了骑士小说之后,曾幻想自己是个骑士,并作出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 《堂吉诃德》被视为西班牙黄金时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以及整个西班牙的文学典范,也是现代西方文学的奠基作品之一以及最早的西方典范小说之一。对书中主角堂吉诃德的评价呈现多样化,他被一些人视为坚持信念、憎恨压迫、崇尚自由的英雄,又被另一些人当成沉溺于幻想、脱离现实、动机善良但行为盲目且有害的典型。总之是一个集矛盾于一身、既可喜又可悲的人物。 |[{{:文学:欧洲:西班牙:es194701.jpg|Don Quixote in his library}}]|[{{:文学:欧洲:西班牙:es194702.jpg|堂吉诃德 伊格纳西奥·祖洛阿加作}}]|[{{:文学:欧洲:西班牙:es194703.jpg|Don Quixote and Sancho Panza on wooden horse in the night sky}}]| ^1947 西班牙 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诞生400周年 (3全)^^^ |[{{:文学:欧洲:西班牙:es196601.jpg|《堂吉诃德》中的人物堂吉诃德, 杜尔西内娅 和 Aldonza Lorenzo}}]| ^1966 西班牙 世界精神病学大会 (1全)^ |[{{:文学:欧洲:西班牙:es198301.jpg|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1983 西班牙 欧罗巴邮票:发明与发现 (2-1)^ |[{{:文学:欧洲:西班牙:es200501.jpg|}}]| ^2005 西班牙 《堂吉诃德》发行400周年 (1MS全)^ |[{{:文学:欧洲:摩纳哥:mc200401.jpg|}}]| ^2004 摩纳哥 《堂吉诃德》发行400周年 (1全)^ |[{{:文学:欧洲:西班牙:es201601.jpg|}}]|[{{:文学:欧洲:西班牙:es201602.jpg|}}]| ^2016 西班牙 邮展 塞万提斯的世界 (2全)^^ |[{{:文学:欧洲:波黑:ba201601.jpg|}}]| ^2016 波黑 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 (1MS全)^ ===== 让·德·拉封丹 ===== 让·德·拉封丹(法语:Jean de La Fontaine;1621年7月8日—1695年4月13日),法国诗人,以《拉封丹寓言》(Fables choisies mises en vers)留名后世。 拉封丹生于法国中部埃纳省的蒂耶里堡(当时属香槟),父亲为政府官员。曾习法律、神学,但最后决心成为作家。1652年至1671年,继承父业,在家乡担任水泽与森林的管理人。1664年出版《故事诗》(Contes et nouvelles en vers),内容取材自薄伽丘、拉伯雷、阿里奥斯托等人,虽然文笔高雅,但淫秽的场面不少,被时人评为有伤风化。《拉封丹寓言》的初版于1668年面世,大受好评,驱使他继续撰写下去,直至逝世(共十二卷)。 拉封丹一生缺钱,但多有贵人扶助,包括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富凯(Nicolas Fouquet),也与莫里哀、拉辛、布瓦洛等文坛钜子友善。富凯失势被捕后,拉封丹曾公开为他求情,惹来路易十四的不悦。拉封丹一生始终为皇室所冷落,但由于文名愈来愈高,在1683年进入法兰西学院。晚年皈依宗教,73岁时在巴黎辞世,安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 《拉封丹寓言》里头的故事并非拉封丹自编,主要来自古希腊的伊索、古罗马的寓言家费德鲁斯(拉丁文:Phaedrus;法文:Phèdre),以及古印度的故事集《五卷书》。不过,拉封丹化陈旧为新鲜,将寓言这传统体裁推至一个新高度。他的诗风灵活,词汇丰富,格律多变,擅长以动物喻人,讽刺势利小人和达官贵人的嘴脸。 |[{{:文学:欧洲:摩纳哥:mc202101.jpg|}}]| ^2021 摩纳哥 作家让·德·拉封丹诞生400周年 (1全)^ ===== 莫里哀 ===== 莫里哀(法语:Molière;1622年1月15日—1673年2月17日),本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Jean-Baptiste Poquelin),17世纪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也被认为是西洋文学中最伟大的喜剧作家之一。莫里哀著名的作品有《伪君子》、《吝啬鬼》、《太太学堂》、《唐璜》、《愤世者》、《司卡班的诡计》等,和皮埃尔·高乃依与拉辛合称为法国古典戏剧三杰。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301.jpg|}}]| ^1973 摩纳哥 作家莫里哀逝世300周年 (1全)^ ===== 夏尔·佩罗 ===== 夏尔·佩罗(法语:Charles Perrault,1628年1月12日—1703年5月16日)是十七世纪法国诗人、作家,以其作品《鹅妈妈的故事》而闻名。他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是家中七个孩子中最小的。1695年,67岁的佩罗因失业而投身写作,两年后出版了《鹅妈妈的故事》。这本书使得他迅速成名,并在后世被视为现代童话故事的奠基人。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09.jpg|Cinderella}}]|[{{: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10.jpg|Master Cat}}]|[{{: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11.jpg|Sleeping Beauty}}]|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12.jpg|Donkeyskin}}]|[{{: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13.jpg|Little Red Riding Hood}}]|[{{: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14.jpg|Bluebeard}}]|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15.jpg|Hop-o'-My-Thumb}}]|[{{: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16.jpg|Riquet with the Tuft}}]|[{{: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17.jpg|Diamonds and Toads}}]| ^1978 摩纳哥 作家夏尔·佩罗诞生350周年 (9全)^^^ ===== 拉斐特夫人 ===== 拉斐特夫人,也译为拉法耶特夫人(法语:Madame de La Fayette,1634年3月18日—1693年5月15日),法国小说家。其作品《克莱芙王妃》被奉为法国首部历史小说,并开心理小说先河。 出身巴黎望族,受过良好教育。22岁出嫁,育有两子。为沙龙常客,1662年出版首部小说,1678年《克莱芙王妃》面世。文友包括拉罗什富科、塞维涅夫人。 |[{{:文学:欧洲:法国:fr202301.jpg|}}]| ^2023 法国 作家拉斐特夫人 (1全)^ ===== 丹尼尔·笛福 ===== 丹尼尔·笛福(英语:Daniel Defoe;1660年9月13日—1731年4月24日),原名丹尼尔·福(Daniel Foe),英国小说家、新闻记者、小册子作者、政治间谍。其作品主要叙述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 其新闻写作《风暴》是现代新闻业的先驱作品之一。 其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闻名于世,鲁宾逊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鲁滨逊漂流记》(英语:Robinson Crusoe,又译作鲁滨孙漂流记)是一本由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这本小说被认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小说,享有英国的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头衔。由于原书名[注 1]过长,通常简称为上述的标题。 小说讲述了一位海难的幸存者鲁滨逊在一个偏僻荒凉的热带小岛-特立尼达拉岛上度过28年的故事,而其伙伴是主人公从食人族手中救下的一个被俘虏的土著人。 这个故事的创作一般认为是由苏格兰人亚历山大·塞尔科克的亲身经历所启发,亚历山大·塞尔科克曾流落于智利南太平洋岛的一个叫做Más a Tierra的小岛四年之久(该岛于1966更名为鲁宾逊·克鲁索岛),是智利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第二大岛。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9401.jpg|}}]| ^1994 摩纳哥 《鲁滨逊漂流记》发行275周年 (1全)^ ===== 乔纳森·斯威夫特 ===== 乔纳森·斯威夫特(英语:Jonathan Swift,1667年11月30日—1745年10月19日)是一名英国-爱尔兰作家。他作为一名讽刺文学大师,以《格列佛游记》和《一只桶的故事》等作品闻名于世。根据历史记载,他有多重身份。包括神职人员、政治小册作者、讽刺作家、作家、诗人和激进分子。 《格列佛游记》(英语:Gulliver's Travels)是爱尔兰牧师、政治人物与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以笔名执笔的匿名小说,原版因内容招致众怒而经大幅改变于1726年出版,1735年完全版出版。作者假借虚构人物外科医师莱缪尔·格列佛(Lemuel Gulliver)所写一系列神奇的旅行经历,对当时的科学家、辉格党和汉诺威王室进行了激烈的讽刺,批评英国对爱尔兰的压迫和辉格党的外交政策,以及揭示人类的劣根性。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601.jpg|}}]| ^1976 摩纳哥 《格列佛游记》第一版发行250周年 (1全)^ ===== 罗拔·彭斯 ===== 罗拔·彭斯(英语:Robert Burns,1759年1月25日—1796年7月21日)是一位苏格兰诗人。 罗拔·彭斯从小熟悉苏格兰民谣和古老传说,并曾搜集、整理民歌,主要用苏格兰语写作,所作诗歌受民歌影响,通俗流畅,便于吟唱,在民间广为流传,被认为是苏格兰的民族诗人。 罗拔·彭斯被视为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在死后成为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灵感来源,也是苏格兰和散居在世界各地苏格兰人的一个文化偶像。庆祝罗拔·彭斯的活动在19世纪和20世纪几乎风靡全苏格兰,他对苏格兰文学影响深远。2009年,罗拔·彭斯获苏格兰电视台STV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苏格兰人。 |[{{:文学:欧洲:英国:uk199601.jpg|}}]|[{{:文学:欧洲:英国:uk199602.jpg|}}]|[{{:文学:欧洲:英国:uk199603.jpg|}}]|[{{:文学:欧洲:英国:uk199604.jpg|}}]| ^1996 英国 作家罗拔·彭斯 (4全)^^^^ |[{{:文学:欧洲:英国:uk200901.jpg|}}]| ^2009 英国 作家罗拔·彭斯诞生250周年 (1MS全)^ ===== 珍·奥斯汀 ===== 珍·奥斯汀(英语: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一位英国小说家,她的五部主要作品诠释评论了18世纪末英国地主乡绅的生活。她出版的第二部小说《傲慢与偏见》是她在世时评价最高的作品。她小说中的情节常常反映了女性为追求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而把婚姻作为依靠。她的作品批评十八世纪下半叶的感性的小说,而且她的小说是十九世纪向现实主义转换的一部分。 奥斯汀的作品如今几乎从不绝版,但它们在当初是匿名出版的,在她在世时只收获了寥寥评论,没有使她出名。1869年,她去世52年后,她的侄子出版了《珍·奥斯汀回忆录》(A Memoir of Jane Austen),更多公众和读者得以知晓她,她作为作家的名望经历了重大的转变。奥斯汀的五部主要作品都在1811年至1818年间首次出版。1811年至1816年,《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和《艾玛》(1815)使她成为了一个成功作家。她还写了两部小说,分别是《诺桑觉寺》和《劝导》,在她去世后的1818年出版。她还开始了另一部小说的创作,但没有完成就去世了,它最终被命名为《桑迪顿》。 在20和21世纪,以奥斯汀的作品为题的评论文章和她的文学选集大量出现,把她确立为闻名世界的英国作家。她的书经常成为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灵感来源,对她小说的影视改编于1940年由劳伦斯·奥立弗主演的电影《傲慢与偏见》并持续至今。 |[{{:文学:欧洲:英国:uk197501.jpg|Emma and Mr Woodhouse (Emma)}}]|[{{:文学:欧洲:英国:uk197502.jpg|Catherine Morland (Northanger Abbey)}}]|[{{:文学:欧洲:英国:uk197503.jpg|Mr Darcy (Pride and Prejudice)}}]|[{{:文学:欧洲:英国:uk197504.jpg|Mary and Henry Crawford (Mansfield Park)}}]| ^1975 英国 作家珍·奥斯汀 (4全)^^^^ |[{{:文学:欧洲:英国:uk201301.jpg|}}]|[{{:文学:欧洲:英国:uk201302.jpg|}}]|[{{:文学:欧洲:英国:uk201303.jpg|}}]|[{{:文学:欧洲:英国:uk201304.jpg|}}]|[{{:文学:欧洲:英国:uk201305.jpg|}}]|[{{:文学:欧洲:英国:uk201306.jpg|}}]| ^2013 英国 作家珍·奥斯汀 (6全)^^^^^^ ===== 司汤达 ===== 马利-亨利·贝尔(法语:Marie-Henri Beyle,1783年1月23日—1842年3月23日),笔名司汤达(Stendhal,法语:[stɛ̃dal] 或 [stɑ̃dal],一译斯丹达尔、斯汤达尔),是一位19世纪的法国作家。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年)和《帕尔马修道院》(1839年)。 |[{{:文学:欧洲:摩纳哥:mc200801.jpg|}}]| ^2008 摩纳哥 作家司汤达诞生225周年 (1全)^ ===== 阿方斯·德·拉马丁 ===== 阿方斯·马里·路易·德·普拉·德·拉马丁(法语:Alphonse Marie Louise Prat de Lamartine;1790年10月21日—1869年2月28日)生于勃艮地马孔。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作家和政治家。 他以半自传式诗歌《湖》著名。诗中以死了的丈夫的视点去追忆和妻子的一段热烈的爱情。 拉马丁是法国诗歌形式的大师。他是法国里少数同时身为政治家的作家之一。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002.jpg|}}]| ^1970 摩纳哥 作家阿方斯·德·拉马丁诞生180周年 (1全)^ ===== 亚历山大·普希金 =====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罗马化: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俄罗斯文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政论家,工于诗歌、戏剧、小说、文学评论及理论等范畴。他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十九世纪前期文学领域中最具声望的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俄国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之父”,也是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全景式地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全貌堪称“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他不仅支持十二月党人的某些观点,更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那个时代的主要社会性的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 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1]。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青铜骑士》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短篇小说《黑桃皇后》、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 |[{{:文学:欧洲:俄罗斯:ru199701.jpg|Tale about Priest and his Worker Balda}}]|[{{:文学:欧洲:俄罗斯:ru199702.jpg|Tale about Tsar Saltan}}]|[{{:文学:欧洲:俄罗斯:ru199703.jpg|Tale about Fisherman and Golden Fish}}]|[{{:文学:欧洲:俄罗斯:ru199704.jpg|Tale about Dead Princess and Seven Knights}}]|[{{:文学:欧洲:俄罗斯:ru199705.jpg|Tale about Golden Cockerel}}]| ^1997 俄罗斯 作家普希金诞生200周年 (5全)^^^^^ ===== 维克多·雨果 ===== 维克多·马里·雨果(法语:Victor Marie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和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创作了众多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等。在法国,雨果主要以诗集纪念,如《静观集》和《历代传说》。他创作了4000多幅画,积极参与许多社会运动,如废除死刑。 年轻时,雨果倾向保皇主义,但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成为共和主义的积极推动者;他的作品触及时政、社会和艺术潮流。雨果被葬于巴黎先贤祠。他的遗产被各种方式纪念,包括法国钞票上的肖像。 |[{{:文学:欧洲:摩纳哥:mc200201.jpg|}}]| ^2002 摩纳哥 作家维克多·雨果诞生200周年 (2全)^ ===== 大仲马 ===== 亚历山大·仲马(法语:Alexandre Dumas,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原名仲马·达维·德·拉巴叶特里(法语:Dumas Davy de la Pailleterie),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文豪,世界文学名著《基督山伯爵》的作者。 大仲马自学成才,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最著名的作品除了《基督山伯爵》之外,还包括《三个火枪手》、《二十年后》和《布拉热洛纳子爵》,即《达达尼安三部曲》。他一生创作甚多,著有150多部小说,90多个剧本等,其实大多数是他为了还债,聘用其他文人所写,挂名“大仲马著”以便行销,因此被攻击为“小说制造工厂的厂长”。 “仲马”的译名,是清末翻译家林纾依福州话的语音所译。其子仲马也是法国著名文学家,为区分两人,遂称其子为小仲马,称之为大仲马(法语:Dumas, père)。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001.jpg|大仲马与《三个火枪手》}}]| ^1970 摩纳哥 作家大仲马逝世100周年 (1全)^ |[{{:文学:欧洲:摩纳哥:mc200202.jpg|}}]| ^2002 摩纳哥 作家亚历山大·仲马诞生200周年 (2全)^ ===== 汉斯·安徒生 =====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麦语: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通称安徒生,丹麦作家暨诗人。安徒生以其童话作品闻名于世,童话中带有人文色彩与哲学思想;其笔下著名的童话故事包括《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国王的新衣》等。安徒生生前获得皇家致敬,被高度赞扬为给予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被翻译为超过125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及动画的创作。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8001.jpg|The Princess and the Pea}}]|[{{: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8002.jpg|The Little Mermaid}}]|[{{: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8003.jpg|The Shepherdess and the Chimneysweep}}]|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8004.jpg|The Steadfast Tin Soldier}}]|[{{: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8005.jpg|The Little Match Girl}}]|[{{: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8006.jpg|The Nightingale}}]| ^1980 摩纳哥 作家汉斯·安徒生诞生175周年 (6全)^^^ |[{{:文学:欧洲:波兰:pl200501.jpg|冰雪女王}}]|[{{:文学:欧洲:波兰:pl200502.jpg|小美人鱼}}]| ^2005 波兰 作家汉斯·安徒生诞生200周年 (2全)^^ |[{{:文学:亚洲:新加坡:sg200501.jpg|}}]| ^2005 新加坡 作家汉斯·安徒生诞生200周年 (4全)^ ===== 查尔斯·狄更斯 ===== 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语: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ˈdɪkɪnz/;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19世纪中期(维多利亚时代)作家、评论家。其文学作品反映出个人的成长经验与社会的时代脉络,广受当时与后世评论家、学者及读者的认可与喜爱。 |[{{:文学:欧洲:英国:uk198901.jpg|David Copperfield}}]| |[{{:文学:欧洲:英国:uk198902.jpg|Nicholas Nickleby}}]| |[{{:文学:欧洲:英国:uk198903.jpg|Great Expectation}}]| |[{{:文学:欧洲:英国:uk198904.jpg|Oliver Twist}}]| ^1989 英国 作家查尔斯·狄更斯 (4全)^ |[{{:文学:欧洲:英国:uk201210.jpg|}}]|[{{:文学:欧洲:英国:uk201211.jpg|}}]|[{{:文学:欧洲:英国:uk201212.jpg|}}]|[{{:文学:欧洲:英国:uk201213.jpg|}}]|[{{:文学:欧洲:英国:uk201214.jpg|}}]|[{{:文学:欧洲:英国:uk201215.jpg|}}]| |[{{:文学:欧洲:英国:uk201216.jpg|}}]| ^2012 英国 作家查尔斯·狄更斯 (6+1MS全)^ ===== 夏洛特·勃朗特 ===== 夏洛特·勃朗特(英语:Charlotte Brontë,1816年4月21日—1855年3月31日),19世纪英国女作家、诗人,世界文学著作《简·爱》的作者,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其作品革新了虚构小说的框架,是最早在故事中使用私我意识的作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以女性呼声作为小说主题的第一人。 |[{{:文学:欧洲:英国:uk200501.jpg|}}]|[{{:文学:欧洲:英国:uk200502.jpg|}}]|[{{:文学:欧洲:英国:uk200503.jpg|}}]|[{{:文学:欧洲:英国:uk200504.jpg|}}]|[{{:文学:欧洲:英国:uk200505.jpg|}}]|[{{:文学:欧洲:英国:uk200506.jpg|}}]| ^2005 英国 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 (6全)^^^^^^ =====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俄语: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罗马化:Fyodor Mikhaylovich Dostoyevskiy ;1821年11月11日 [儒略历10月30日] —1881年2月9日 [儒略历1月28日]),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20岁左右开始写作,第一本长篇小说《穷人》在1846年出版,当时25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作品有《罪与罚》(1866年)、《白痴》(1869年)以及《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共写了11本长篇小说、3篇中篇小说及17篇短篇小说,其文学风格对20世纪的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欧洲:摩纳哥:mc202102.jpg|}}]| ^2021 摩纳哥 作家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1全)^ ===== 古斯塔夫·福楼拜 ===== 古斯塔夫·福楼拜(法语:Gustave Flaubert;1821年12月12日—1880年5月8日),生于法国鲁昂,法国文学家,《包法利夫人》的作者。 |[{{:文学:欧洲:摩纳哥:mc202103.jpg|}}]| ^2021 摩纳哥 作家古斯塔夫·福楼拜 (1全)^ ===== 小仲马 ===== 小亚历山大·仲马(法语:Alexandre Dumas fils,法语:[alɛksɑ̃dʁ dyma fis];1824年7月27日—1895年11月27日),法国剧作家、小说家,世界文学名著《茶花女》的作者。因其父大仲马也是法国著名文学家、《基度山恩仇记》的作者。“仲马”的译名,是清末翻译家林纾依福州话的语音所译。为区别,通常称为小仲马(法语的fils意思指“儿子”)。 |[{{:文学:欧洲:摩纳哥:mc202401.jpg|}}]| ^2024 摩纳哥 作家小仲马 (1全)^ ===== 儒勒·凡尔纳 =====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法语: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或译朱尔·凡尔纳,法国小说家、剧作家、诗人,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开创者之一。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该头衔也被授予H·G·威尔斯和雨果·根斯巴克。由于凡尔纳知识非常丰富,他小说作品的著述、描写多有科学根据,所以其小说中的一些幻想成功预见了后世的一些技术发明。 凡尔纳生于南特港资产阶级家庭,受训传承父亲的律师职业,但在青年时期退出,为杂志和剧院写作。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专辑由皮埃尔-儒勒·赫泽尔(Pierre-Jules Hetzel)出版商出版,收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 在法国和欧洲,凡尔纳是公认的重要文学作家,在文学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里具有重要影响。他的名声在英语世界里待遇不同,由于几经改编,常被认为是流行文学或儿童文学作家。自1979年来,凡尔纳是作品被翻译量第二大的作家,排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威廉·莎士比亚之间。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5501.jpg|African Elephant (Loxodonta africana) with Anchor Rope}}]|[{{: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5502.jpg|Cable layer 'Great Eastern', island and tanker (A floating C}}]|[{{: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5503.jpg|Mechanical steam elephant, tank (The Steamhouse)}}]|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5504.jpg|Michael Strogoff (The Courier of the Czar)}}]|[{{: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5505.jpg|Big gun (The 500 million of Begum)}}]|[{{: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5506.jpg|Indigenous boats on tropical River (The proud Orinoco)}}]|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5507.jpg|Raft rider, monsters (Travel in the interior of the Earth)}}]|[{{: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5508.jpg|英国 伦敦 伦敦塔桥 环游地球80天}}]|[{{: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5509.jpg|Captain Nemo, submarine (20,000 miles under the sea)}}]|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5510.jpg|Nautilus (first atomic submarine)}}]|[{{: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5511.jpg|Start to the moon, rocket 'Nike'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1955 摩纳哥 作家儒勒·凡尔纳逝世50周年 (11全)^^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01.jpg|Balloon Fallen into the Sea (The Mysterious Island)}}]|[{{: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02.jpg|Abandoned Sailboat (The Mysterious Island)}}]|[{{: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03.jpg|Diver (The Mysterious Island)}}]|[{{: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04.jpg|Ship, Balloon (Robur, The Conqueror)}}]| |[{{: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05.jpg|Wizard, Castle (Master Zacharius)}}]|[{{: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06.jpg|Castle, Monster (The Carpathian Castle)}}]|[{{: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07.jpg|Children, Sailboat (In Search of the Castaways)}}]|[{{:文学:欧洲:摩纳哥:mc197808.jpg|Jules Verne (1828-1905), Writer, Illustrations to his Works}}]| ^1978 摩纳哥 作家儒勒·凡尔纳诞生150周年 (8全)^^^^ ===== 托马斯·哈代 ===== 托马斯·哈代,OM(Thomas Hardy,1840年6月2日—1928年1月11日),英国作家,生于农村没落贵族家庭。 他一生写了许多作品,他的小说多以农村生活为背景,前期作品长篇小说《绿荫下》、《远离尘嚣》,将宗法制农村生活理想化,反对工业化城市文明。以后作品现实主义成分逐渐加强。长篇小说《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和《林中居民》,通过书中人物的悲惨遭遇,反映工业化势力深入农村后英国宗法制农村的巨大变化。《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是他的两部代表作长篇小说,前者描写农村姑娘遭受富人迫害以至毁灭的悲剧,后者描写农村青年在工业社会中理想被毁灭的故事。他晚年转向诗歌创作,写出诗剧《统治者》,痛斥给人民带来苦难的暴君。 他所写作品对人民贫穷不幸的生活充满同情,对工业文明和道德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但他的作品也带有一些悲观情绪和宿命论色彩。 |[{{:文学:欧洲:英国:uk199001.jpg|Thomas Hardy and Clyffe Clump, Dorset}}]| ^1990 英国 作家托马斯·哈代 (1全)^ ===== 皮埃尔·洛蒂 ===== 皮埃尔·洛蒂(Pierre Loti,1850年1月14日—1923年6月10日),又译毕尔·罗逖,本名朱利安·维奥(Julien Viaud),法国小说家和海军军官,出生于罗什福尔,著有《冰岛渔夫》 、《拉曼邱的恋爱》、《菊夫人》等书。他的作品极富异国情调,在当代非常受到欢迎。于海军服役时,曾到过近东和远东,这些经验,为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文学:大洋洲:法属波利尼西亚:pf197301.jpg|}}]| ^1973 法属波利尼西亚 作家皮埃尔·洛蒂逝世50周年 (1全)^ |[{{:文学:欧洲:法国:fr202302.jpg|}}]| ^2023 法国 作家皮埃尔·洛蒂逝世100周年 (1全)^ =====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俄语:Борис Леонидович Пастернак,英语:Boris Leonidovich Pasternak,1890年2月10日—1960年5月30日),苏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小说《日瓦戈医生》(别译:《齐伐哥医生》)闻名于世。 |[{{:文学:欧洲:摩纳哥:mc200802.jpg|}}]| ^2008 摩纳哥 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50周年 (1全)^ =====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 加夫列尔·何塞·德拉康考迪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西班牙语: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哥伦比亚文学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家之一,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百年孤独》的作者。 |[{{:文学:欧洲:西班牙:es201501.jpg|}}]| |[{{:文学:欧洲:西班牙:es201502.jpg|}}]| ^2015 西班牙 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1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