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镜蛇科 ====== {{tag>动物}}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眼镜蛇科动物邮票。 ===== Aipysurus 属 ===== (Golden sea snake, olive sea snake, olive-brown sea snake,学名:Aipysurus laevis) |[{{:动物:大洋洲:澳大利亚:au201815.jpg|}}]| ^2018 澳大利亚 (5-3)^ ===== 盾鼻蛇属 Aspidelaps ===== 珊瑚眼镜蛇(Cape coral snake,the Cape coral cobra,学名:Aspidelaps lubricus) |[{{:动物:亚洲:柬埔寨:kh199901.jpg|珊瑚眼镜蛇}}]| ^1999 柬埔寨 (6+1MS-1)^ ===== 环蛇属 Bungarus ===== 马来环蛇(Malayan Krait,学名:Bungarus candidus) |[{{:动物:亚洲:越南:vn198904.jpg|马来环蛇}}]| ^1989 越南 (7-4)^ |[{{:动物:亚洲:马来西亚:my200214.jpg|马来环蛇}}]| ^2002 马来西亚 (4+1MS-3)^ 金环蛇(Banded krait,学名:Bungarus fasciatus),俗称金甲带、金包铁、金脚带、花扇柄(客家话)、雨伞柄(潮州话)或佛蛇等,是环蛇属的一种,是毒性很强的蛇。一般来说,金环蛇和其他环蛇属的蛇一样,动作缓慢,不爱攻击人类,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金环蛇的毒性较其近亲银环蛇弱,但仍然属剧毒蛇,而数量也较银环蛇为稀有。 金环蛇全长在一米左右,最长可达一点八米;全身有固定间距的黑黄相间环带,黑色环纹比黄色环纹略宽,幼蛇环带为黑色及灰色;金环蛇躯干有高脊棱,头部椭圆形,略粗于颈部,有矛形花纹,尾巴短钝。夜行性,栖息于植被茂密和水源充足的小丘和低谷地带,捕食其他蛇类,蜥蝪及小型脊椎动物。个性温驯,受扰时像其近亲银环蛇般迅速逃走或将头部藏于蛇身下,被捕时则不停晃动身体,但不像银环蛇般剧烈。 |[{{:动物:亚洲:老挝:la196701.jpg|金环蛇}}]| ^1967 老挝 (4-1)^ |[{{:动物:亚洲:越南:vn197003.jpg|金环蛇}}]| ^1970 越南 (4-3)^ |[{{:动物:亚洲:泰国:th198102.jpg|金环蛇}}]| ^1981 泰国 (4-2)^ |[{{:动物:亚洲:老挝:la198406.jpg|金环蛇}}]| ^1984 老挝 (7-2)^ |[{{:动物:亚洲:澳门:mo198902.jpg|金环蛇}}]| ^1989 澳门 (4-2)^ |[{{:动物:亚洲:越南:vn198903.jpg|金环蛇}}]| ^1989 越南 (7-3)^ ===== 丽纹蛇属 Calliophis ===== 蓝长腺丽纹蛇(Blue Coral Snake,学名:Calliophis bivirgatus) |[{{:动物:亚洲:马来西亚:my200215.jpg|蓝长腺丽纹蛇}}]| ^2002 马来西亚 (4+1MS-4)^ ===== 澳蛇属 Demansia ===== 黄脸鞭蛇(Yellow-faced whipsnake,学名:Demansia psammophis) |[{{:动物:大洋洲:澳大利亚:au198205.jpg|黄脸鞭蛇}}]| ^1982 澳大利亚 (7-5)^ ===== 曼巴蛇属 Dendroaspis ===== 黑曼巴蛇 (Black mamba,学名:Dendroaspis polylepis) 是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的一种大型毒蛇,体色为灰或褐,幼体偏浅,色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深。成年个体体长介乎2米(6.6英尺)至4.5米(14.8英尺)不等,平均约为3米(9.8英尺),是当地体型最长的毒蛇。 尽管多数曼巴蛇为树栖性,黑曼巴却常于地面活动。其生境包括疏林草原、疏林、岩石山坡,以及丛林地区。黑曼巴蛇为日行性捕猎者,喜欢伏击小型哺乳类动物及鸟类,尤其是蹄兔及婴猴;其亦会追捕猎物,与其他一些大型蛇类一样具备良好的视力。此为世上移动速度最快的蛇类,若在合适的平面上滑行,短程时速可达11公里。 若受威胁,黑曼巴会张开乌黑的口腔,胀平长窄的颈部,并发出嘶嘶的声响。由于体型庞大,其可咬中远距离的目标,并时而发动连环攻击。黑曼巴蛇毒含剧烈的神经毒素,能于被咬者体内迅速蔓延,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心跳停止以及死亡。虽然黑曼巴因剧毒及生性凶恶而令人闻风丧胆,但其通常选择避免与人类发生冲突。 黑曼巴蛇的体色甚少为黑色。它们的体色有多种变化,主要有灰色、墨绿色、棕色、褐色、土黄色等;而幼体则主要为鲜艳的灰色或墨绿色。黑曼巴蛇的腹部为白色,有的为米黄色;除此之外,有些个体的身上还长有浅色的条纹。黑曼巴蛇最易辨认的特征是它那乌黑的嘴巴,当遇到威胁时,这便是其最好的警告信息;它的眼睛主要是棕色或黑色。 黑曼巴蛇的体型庞大,成体的平均体长为2.5米,而最大则可达4.45米;其一般体重为1.6公斤。 它是世界第二长的毒蛇,仅次于亚洲的眼镜王蛇。此蛇的平均寿命为11年。 |[{{:动物:非洲:文达:vd198905.jpg|黑曼巴蛇}}]| ^1989 文达 (1全)^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200201.jpg|黑曼巴蛇}}]| ^2002 博茨瓦纳 (4-1)^ |[{{:动物:非洲:津巴布韦:zw200506.jpg|黑曼巴蛇}}]| ^2005 津巴布韦 (6-6)^ |[{{:动物:非洲:纳米比亚:na201401.jpg|黑曼巴蛇}}]| ^2014 纳米比亚 (4-1)^ 简氏曼巴蛇 (Jameson's mamba,学名:Dendroaspis jamesoni),分布于苏丹、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乌干达、加蓬、安哥拉、赞比亚、喀麦隆、尼日利亚、卢旺达、贝宁、加纳等中非地区。 |[{{:风光:非洲:卢旺达:rw196701.jpg|简氏曼巴蛇}}]|[{{:风光:非洲:卢旺达:rw196707.jpg|简氏曼巴蛇}}]| ^1967 卢旺达 (8-1,7)^^ |[{{:动物:非洲:刚果:cg197108.jpg|简氏曼巴蛇}}]| ^1971 刚果 (8-8)^ |[{{:动物:非洲:加蓬:ga197205.jpg|简氏曼巴蛇}}]| ^1972 加蓬 (6-5)^ |[{{:动物:非洲:索马里:so199407.jpg|简氏曼巴蛇}}]| ^1994 索马里 (4-3)^ ===== Elapsoidea 属 ===== (Long-tailed Garter Snake,学名:Elapsoidea sundevallii longicauda) |[{{:动物:非洲:文达:vd198613.jpg|}}]| ^1986 文达 (17-13)^ ===== 唾蛇属 Hemachatus ===== 唾蛇(Rinkhals,学名:Hemachatus haemachatus)是蛇亚目眼镜蛇科下一个有毒的单型蛇属,亦被称为射毒眼镜蛇,主要分布于南非,是一种能以喷射毒液作自卫手段的蛇类。 根据地区及品种上的差异,唾蛇身上的纹理及颜色都会有着不同的变化,然而所有唾蛇都有两种统一的特色,分别是腹部呈黑色,与及喉颈位置有1至2条浅色横纹。唾蛇的体长约有90至110公分。另一个要办认唾蛇的方法是鉴别其鳞片是否像龙骨般隆起。 |[{{:动物:非洲:莱索托:ls197904.jpg|唾蛇}}]| ^1979 莱索托 (4-4)^ ===== 海蛇属 Hydrophis ===== 长吻海蛇(Yellow-bellied sea snake,学名:Hydrophis platurus or Pelamis platura),又称黄腹海蛇、黑背海蛇、裂颊海蛇,曾经隶属于长吻海蛇属下的唯一一种长吻海蛇( Pelamis platura),现在被分入海蛇属,主要分布于世界上的热带海域,虽然没被纳入台湾六大毒蛇,但毫无疑问是台湾最毒的蛇,则台湾最毒的陆栖蛇则是雨伞节。 长吻海蛇身体扁长,鳞片状呈四边型,身体最厚壮的地方约有49至67排鳞片围列,腹鳞约有264至406片,鳞片细碎,横鳞间有凹槽相间。头部狭窄,鼻端尖长。身体颜色种类甚多,但多以杂色相陈,并以黑色、黄色或棕色为主。腹部与背鳞颜色有很大对比,腹部以黄色为基调,同时布有一些黑色小斑点。雄性长吻海蛇体长约为72公分,雌蛇则为88公分;雄蛇尾部约长8公分,雌蛇则长9公分。 长吻海蛇是卵胎生蛇类,在温暖海洋中进行繁殖,雌蛇怀孕期为6个月左右。长吻海蛇不能于陆地上活动,它们多出没于海水中,有时更会聚集成千上万条同类于水面上游弋。长吻海蛇能分泌神经毒素,经常用以猎杀鱼类。目前未有人类被其咬伤中毒并引致死亡事件的报告。长吻海蛇出没于太平洋海域,也是众多海蛇中唯一会出没于夏威夷群岛的一种海蛇。 |[{{:动物:大洋洲:澳大利亚:au200619.jpg|长吻海蛇}}]| ^2006 澳大利亚 (7-6)^ |[{{:动物:大洋洲:斐济:fj201006.jpg|长吻海蛇}}]| ^2010 斐济 (4-1)^ |[{{:动物:大洋洲:托克劳:tk201101.jpg|长吻海蛇}}]| ^2011 托克劳 (4全)^ (学名:Hydrophis brookii) |[{{:动物:亚洲:越南:vn197503.jpg|}}]| ^1975 越南 (8-3)^ ===== 扁尾海蛇属 Laticauda ===== 蓝灰扁尾海蛇(Yellow-lipped sea krait,banded sea krait, colubrine sea krait,学名:Laticauda colubrina),又名黃唇青斑海蛇,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扁尾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俗名灰海蛇、火烧蛇。主要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一带的海域,孟加拉湾到马来半岛沿海、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菲律宾、斐济、汤加、日本沿海以及台湾沿海等地。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蓝灰扁尾海蛇的腹部扁平宽大,鼻端及吻部同样扁平,吻鳞为单片大鳞;身上有21至25排不规则分布的鳞片。其身体主要呈稍微被压扁的近管状的形状,吻部高翘,前额有一片大鳞片(亦有部分蛇类可能没有这块鳞片)。有一片眶前鳞及两片眶后鳞,7至8片上唇鳞,第三至四片上唇鳞贴近双眼;有五片下唇鳞,接触颏部。腹部有213至245片鳞片,雄蛇有37至47片尾鳞,雌蛇则有29至35片尾鳞。 雄性的蓝灰扁尾海蛇约长9公分,雌蛇则可长达14公分。体色方面,它们的背部多以蓝色及灰色为主,腹部则以黄色为主,身上满布黑色的横向条纹。唇部呈黄色,头部则主要为黑色。 蓝灰扁尾海蛇栖息于海洋之中,多于夜间出没沿岸沙滩、岩礁间。日间时候,它们多躲藏于海岸边的岩缝间休眠。以海蛇科而言,蓝灰扁尾海蛇拥有较强的陆行本领,即使离海有数十米之遥,仍有可能找到他们的踪影。捕食方面以一般鱼类为主。蓝灰扁尾海蛇属卵生蛇类,雌蛇每年均于海岸岩石间产卵,每次约能诞下5至6枚蛇卵。 蓝灰扁尾海蛇拥有强烈的神经毒素,但由于它们的口部细小,攻击性较低,因此对人类的威胁并不特别严重。 |[{{:动物:大洋洲:新喀里多尼亚:nc200802.jpg|蓝灰扁尾海蛇}}]| ^2008 新喀里多尼亚 (6-2)^ |[{{:动物:大洋洲:斐济:fj201008.jpg|蓝灰扁尾海蛇}}]| ^2010 斐济 (4-3)^ ===== 珊瑚蛇属 Micrurus ===== (Central American coral snake,学名:Micrurus nigrocinctus) |[{{:动物:北美洲:萨尔瓦多:sv198004.jpg|}}]| ^1980 萨尔瓦多 (4-4)^ (Eastern coral snake, common coral snake, American cobra,学名:Micrurus fulvius) |[{{:动物:亚洲:柬埔寨:kh199905.jpg|}}]| ^1999 柬埔寨 (6+1MS-5)^ (学名:Micrurus dumerili carinicaudus) |[{{:动物:南美洲:委内瑞拉:ve197204.jpg|}}]| ^1972 委内瑞拉 (6-4)^ ===== 眼镜蛇属 Naja ===== 印度眼镜蛇(Indian cobra,spectacled cobra, Asian cobra, binocellate cobra,学名:Naja naja),是眼镜蛇科眼镜蛇属的一种蛇,亦是眼镜蛇属中的重要代表种。印度眼镜蛇是有毒蛇种,主要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因此得名。此蛇种及整个眼镜蛇属的学名关键词“Naja”,语源来自印度教中的蛇神“那伽”。 印度眼镜蛇最为人所知的特征,是它头部至颈部的皮折,每当进行猎食或感应到危机时,印度眼镜蛇都会展开两侧的皮折以威吓对手。印度眼镜蛇的皮折范围宽阔,皮上有明显的曲线眼形纹,形态有如眼镜。一条成型的印度眼镜蛇长度约有一米,亦有少量眼镜蛇可以长达两米。皮折上的眼镜纹会根据蛇种躯体颜色的不同,而有着多样的变化。另外,有一种东方的滑鼠蛇经常被误会成眼镜蛇,其实滑鼠蛇体型较长,而且它身体隆起幅度明显,理应容易分辨。 印度眼镜蛇主要分布于印度大陆(除了印度东北大陆),另外亦散布于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以及孟加拉国等地区。海拔2000米以内都可以找到印度眼镜蛇。 |[{{:动物:欧洲:苏联:ussr197705.jpg|印度眼镜蛇}}]| ^1977 苏联 (8-5)^ |[{{:动物:亚洲:柬埔寨:kh198302.jpg|印度眼镜蛇}}]| ^1983 柬埔寨 (7-2)^ |[{{:动物:亚洲:老挝:la198614.jpg|印度眼镜蛇}}]| ^1986 老挝 (7-7)^ |[{{:动物:亚洲:柬埔寨:kh198807.jpg|印度眼镜蛇}}]| ^1988 柬埔寨 (7-7)^ |[{{:动物:亚洲:澳门:mo198901.jpg|印度眼镜蛇}}]| ^1989 澳门 (4-1)^ 泰国眼镜蛇(Indochinese spitting cobra,Thai spitting cobra, Siamese spitting cobra,black-and-white spitting cobra,学名:Naja siamensis),又名暹罗眼镜蛇或中南半岛射毒眼镜蛇、黑白射毒眼镜蛇,是分布在东南亚的一种射毒眼镜蛇。它们会喷洒毒素到敌人身上,若毒素进入眼睛,就会产生剧毒或失明。 泰国眼镜蛇是中等大小及较为厚身的眼镜蛇。它们呈灰色、褐色及黑色,有白色的斑点或斑纹。这些斑点或斑纹可以覆盖达整个身体,令人看似整条呈白色。它们长0.9-1.2米,有些甚至长达1.6米。泰国眼镜蛇与孟加拉眼镜蛇有相似的大小及外观,且栖息在相似的环境。 |[{{:动物:亚洲:泰国:th198103.jpg|泰国眼镜蛇}}]| ^1981 泰国 (4-3)^ 斑马射毒眼镜蛇(学名:Naja nigricincta) |[{{:动物:非洲:纳米比亚:na201404.jpg|斑马射毒眼镜蛇}}]| ^2014 纳米比亚 (4-4)^ 孟加拉眼镜蛇(Monocled cobra,学名:Naja kaouthia),又名单眼镜蛇,是一种在颈部皮褶上有一个圆形斑纹的眼镜蛇。 孟加拉眼镜蛇的鳞片光滑,中间有19-21行鳞片。喉咙淡色,很少有深色斑纹。腹部淡色,或有云状斑纹。成年的皮褶上有一个淡色的圆形斑纹,深色的圆心及周界。毒牙不会喷出毒液。它们全长1.5米,尾巴长23厘米。 孟加拉眼镜蛇分布在孟加拉、缅甸、柬埔寨、印度东北部、老挝、马来西亚北部、尼泊尔、南中国、泰国及越南南部。 孟加拉眼镜蛇栖息在低地林地、山区及农场。它们有时也会在人烟稠密的地方,如城市及乡村。它们活跃于晚间,日间也会出来哂太阳。 孟加拉眼镜蛇会吃多种动物,如啮齿目、蟾蜍、蜥蜴、鸟类及鸟蛋,有时也会吃同类。 雌性孟加拉眼镜蛇会生25-45只蛋。幼蛇出生后就可以独立。 体型大的眼镜蛇 人工精心饲养.最高会产80个蛋。 |[{{:动物:亚洲:老挝:la199201.jpg|孟加拉眼镜蛇}}]| ^1992 老挝 (4-1)^ 中华眼镜蛇(学名:Naja atra),又名舟山眼镜蛇,在广东、香港俗称饭铲头,台湾则称之为眼镜蛇、饭匙倩、饭匙铳、饭铲头、膨颈蛇、五毒蛇。属于眼鏡蛇科,分布于中国大陆南部、台湾和中南半岛的中低海拔地区,属大型蛇类,身上有细环纹、颈背部具白色环纹,由于被激怒时前身昂起,且膨大颈部后方花纹呈眼镜状,故被称做为眼镜蛇,为台湾六大毒蛇之一。 主要栖息于山区、农垦地,在白天活动,但遇到天气较为闷热的时候,会改在黄昏活动,遇到威胁时会将头部昂起颈部扩张成扁平状,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以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物。 中华眼镜蛇的毒性强烈,LD50值为0.53mg/kg,其毒性能致人于死地,而中华眼镜蛇每次攻击都能排放219mg的毒液,其毒液里含有神经毒素,会破坏受害者的神经系统,受害者会因呼吸困难或心跳减弱而死亡,但由于现今的医疗技术越趋提高,血清的数量也颇多,所以很少有人因被中华眼镜蛇咬而死亡。 |[{{:动物:亚洲:老挝:la199202.jpg|中华眼镜蛇}}]| ^1992 老挝 (4-2)^ 埃及眼镜蛇(Egyptian Cobra,学名:Naja haje),是爬虫纲有鳞目眼镜蛇科眼镜蛇属的生物。具毒性,主要分布于北非及中东地带,活动于撒哈拉沙漠及叙利亚沙漠附近。埃及眼镜蛇是非洲最常见的眼镜蛇,而且经常袭击人类,在当地制造了不少死亡事件,是非洲中第二大的眼镜蛇,仅次于森林眼镜蛇。 成型的埃及眼镜蛇,身长约有1.5至2米,最大长度可达约3米。埃及眼镜蛇最显著的特征是硕大的头部及颈部,以及宽阔的喙部。眼睛以蛇类而言偏大,而且有着圆型的瞳孔。颈部的皮折膨起时可以宽至15至18厘米。 埃及眼镜蛇主要栖息在较为干燥而且备有少量水源及植被的热带草原或半沙漠地区,实际上鲜少出没于沙漠地带上。 有时也会在绿洲、耕地、有零落植被的山群,与及一般草地。而最危险的情况是,埃及眼镜蛇亦经常会进入有人类居住的房屋之中,而它们通常都是被人类所食用的鸡只,或被人类厨余招来的鼠群所吸引的。另外,亦有不少埃及眼镜蛇会在地中海内潜游,由此可知它们有一定的好水性。 埃及眼镜蛇属夜行性的陆上动物,它们喜欢阴暗的环境,但偶尔也会在清晨的时候发现它们在享受阳光的沐浴。它们会居住于其它动物所挖掘的洞穴、白蚁丘或山岩之间等地方,有时甚至会闯进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潜伏,以便猎食各类家禽。跟一般眼镜蛇一样,当埃及眼镜蛇进行猎食或感应到危机时,能瞬即逃遁数米之遥,又或支起前半身,并展开头颈两侧的皮折以威吓对手;但当它们遇到比自己强的对手,感到力有不逮时,就会作出假死的举动。 埃及眼镜蛇主要进食各种小型的动物、蜥蜴类、蟾蜍,甚或其它蛇类,包括眼镜蛇。雌性的埃及眼镜蛇能生产8至33枚蛇卵,生产地通常都在蚁丘,而经过六十天的孵化期后,幼蛇便会破壳而出。 |[{{:动物:亚洲:也门:ye198004.jpg|埃及眼镜蛇}}]| ^1980 民主也门 (4-4)^ |[{{:动物:亚洲:柬埔寨:kh198801.jpg|埃及眼镜蛇}}]| ^1988 柬埔寨 (7-1)^ |[{{:动物:非洲:津巴布韦:zw200501.jpg|埃及眼镜蛇变种Banded Cobra (Naja haje ssp. annulifera)}}]| ^2005 津巴布韦 (6-1)^ (Snouted cobra,banded Egyptian cobra, 学名:Naja annulifera) |[{{:动物:非洲:文达:vd198606.jpg|}}]| ^1986 文达 (17-6)^ 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Mozambique spitting cobra,学名:Naja mossambica)是蛇亚目眼镜蛇科下的一个有毒蛇种,主要分布于非洲。 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的身体呈灰色、橄榄色或棕色,部分鳞片边缘会渗出黑色。颈部及腹部位置有黄黑相间的斑纹,杂以黑色或棕色的小斑点。 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是非洲的热带及亚热带疏林草原地区常见的眼镜蛇种,主要分布于纳塔尔、坦桑尼亚、奔巴岛、安哥拉南部及纳米比亚北部等。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的幼蛇在日间会出外活动。它们并不像埃及眼镜蛇,而是相当需要接近水源。 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主要进食两栖动物、其它蛇类、鸟类、蛋、小型哺乳类动物,有时也会进食昆虫。 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是一种非常紧张及神经质的蛇,当它们被迫入窘境时,能弓起三分之二的身体作出警卫姿态,尽量扩开颈部的幼窄的皮折,并随意准备作出射毒的状态。它们的毒液最远能喷射至2至3米之遥,其狙击亦相当准确。这类射毒眼镜蛇虽然有着侵略性的性格,但其实它们并不常使出咬击,有时甚至会使用假死法来避免与敌人进一步的纠缠。一条已成长的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身体约有90公分至1米长,目前纪录中最巨型的雄性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被发现于津巴布韦,其身体有接近1.5米之长。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200202.jpg|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 ^2002 博茨瓦纳 (4-2)^ |[{{:动物:非洲:津巴布韦:zw200504.jpg|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 ^2005 津巴布韦 (6-4)^ (Black-necked spitting cobra,学名:Naja nigricollis) |[{{:动物:非洲:毛里塔尼亚:mr196903.jpg|}}]| ^1969 毛里塔尼亚 (5-3)^ |[{{:动物:非洲:乌干达:ug199512.jpg|}}]| ^1995 乌干达 (17-12)^ 森林眼镜蛇(Forest cobra,black cobra and the black,white-lipped cobra,学名:Naja melanoleuca),又名黑白眼镜蛇,为一种分布于非洲中西部的毒蛇,常见于低地森林及热带草原,但亦能适应更干燥的生境及擅长游泳。其为眼镜蛇属中体型最大的成员,体长可达3.1米,也是非洲最大的眼镜蛇。此蛇食性广泛,猎物涵盖昆虫及各类体型适合的爬行与哺乳动物。这种眼镜蛇机警、敏捷、危险性高,在受骚扰时会鼓起颈部并抬起前半身,作出攻击的姿势。由于不同因素,被森林眼镜蛇咬伤的人不多,但一旦被咬则需尽快就医,因其可危及生命。 |[{{:风光:非洲:卢旺达:rw196704.jpg|森林眼镜蛇}}]| ^1967 卢旺达 (8-4)^ |[{{:动物:非洲:加纳:gh199205.jpg|森林眼镜蛇}}]| ^1992 加纳 (8+1MS-5)^ 中亚眼镜蛇(Caspian cobra,Central Asian cobra,Russian cobra,学名:Naja oxiana)是眼镜蛇属的一种毒蛇,分布于中亚地区,曾被视为印度眼镜蛇的亚种。它是一种中型眼镜蛇,长一般为1米(3.3英尺),很少超过1.5米(4.9英尺)。 |[{{:动物:亚洲:乌兹别克斯坦:uz199302.jpg|中亚眼镜蛇}}]| ^1993 乌兹别克斯坦 (7+1MS-2)^ ===== 虎蛇属 Notechis ===== 虎蛇(Tiger snake,学名:Notechis scutatus)是爬虫类有鳞目眼镜蛇科下的一个种属。虎蛇属于有毒的蛇类,主要分布于澳洲南部,包括南澳海岸地区及塔斯曼尼亚。此类蛇有多种体色及体纹形态,深浅相间,而且纹路曲折,就像老虎身上的斑纹一样,因此得名。虎蛇在很多国家中都是受保护动物,捕杀或伤害虎蛇者最高罚款是四千元美金。 虎蛇是澳洲亚热带地区一种体型较大的毒蛇,它们是蛇亚目中一个很独特的群体,同种属中的外型、体色、大小分别可以相当大。部分虎蛇的体色更会因应季节性而有所改变。一般虎蛇的身体长达1.45米,体纹宽阔,有明显的光暗落差。虎蛇的体色大致有橄榄色、暗黄色、橙棕色及黑色等,蛇腹比较浅色。虎蛇以毒素杀死猎物,也会向侵略者施展凌厉的咬击,有令人类致命的能力。它们能够忍受低温,不过对虎蛇而言,最佳的活动时刻是较为温暖的夜晚。雌性的虎蛇每次能诞下12至40条幼蛇,唯独纪录中有一条东方虎蛇曾经一次诞下64条幼蛇,是较为罕见的例子。一般而言,虎蛇没有强烈的侵略性,遇到威胁时如果做得到的话它们都会先选择逃逸,而不是主动进击。如果威胁迫近,它们会缓缓压平身子绷紧肌肉,昂起头部,准备随时弹出咬击;有时亦会发出嘶嘶声响,藉以恫吓对手。 |[{{:动物:大洋洲:澳大利亚:au201403.jpg|虎蛇}}]| |[{{:动物:大洋洲:澳大利亚:au201407.jpg|小本票封皮:(左)虎蛇}}]| ^2014 澳大利亚 (6-3)^ ===== 斐济蛇属 Ogmodon ===== 斐济蛇(Fiji snake,Bolo Snake,学名:Ogmodon vitianus)是蛇亚目眼镜蛇科下的一个单型蛇属斐济蛇属,唯一一个品种,是斐济的特有种。目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隶属“易危”(VU)级别。 |[{{:动物:大洋洲:斐济:fj198602.jpg|斐济蛇}}]| ^1986 斐济 (6-2)^ |[{{:动物:大洋洲:斐济:fj201007.jpg|斐济蛇}}]| ^2010 斐济 (4-2)^ ===== 眼镜王蛇属 Ophiophagus ===== 眼镜王蛇(King cobra,学名:Ophiophagus hannah)是世上体型最长的毒蛇,体长可达5.6米(18英尺),分布在印度及中国、印度尼西亚等河流一带,主要栖息于树林中,以别的蛇为食,在广州俗称过山峰,香港俗称过山乌。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及王蛇不同,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也不属于王蛇属,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但同眼镜蛇一样属于眼镜蛇科。世上稀有蛇类之一。由于各种因素,眼镜王蛇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毒蛇,但它也在很多地区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眼镜王蛇(King Cobra)是体型庞大且强而有力的蛇,其平均体长为3到4米,体重为6公斤;而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伦敦动物园里甚至收藏了一只长5.6米(18英尺)的个体。眼镜王蛇行动矫捷灵敏,对四周的事物非常敏感。此蛇的体色通常为黑色、米黄色、褐色、灰色等,身上还长有浅黄色的环纹;灰褐色背面,有白色和黑色环带40-54个,也有不具环带的;灰褐色腹面;背鳞边缘黑色;幼体一般长有亮丽的黑色与白色的花纹(可能会与金环蛇混淆,但可凭其能伸缩的颈部来分辨)。雄性眼镜王蛇的体型一般比雌性的大。它们的寿命为20年左右。 |[{{:动物:亚洲:越南:vn197507.jpg|眼镜王蛇}}]| ^1975 越南 (8-7)^ |[{{:动物:亚洲:泰国:th198101.jpg|眼镜王蛇}}]| ^1981 泰国 (4-1)^ |[{{:动物:亚洲:越南:vn198907.jpg|眼镜王蛇}}]| ^1989 越南 (7-7)^ |[{{:动物:亚洲:老挝:la199204.jpg|眼镜王蛇}}]| ^1992 老挝 (4-4)^ |[{{:动物:亚洲:尼泊尔:np199801.jpg|眼镜王蛇}}]| ^1998 尼泊尔 (4-1)^ |[{{:动物:亚洲:马来西亚:my200216.jpg|眼镜王蛇}}]| ^2002 马来西亚 (4+1MS-MS)^ |[{{:动物:亚洲:印度:in200303.jpg|眼镜王蛇}}]| ^2003 印度 (4-3)^ ===== 拟眼镜蛇属 Pseudonaja ===== 东方褐蛇(Eastern brown snake,学名:Pseudonaja textilis),通常被称为普通褐蛇(英语:common brown snake),是眼镜蛇科中毒蛇类的一个物种。该物种源自澳大利亚东部和中部以及新几内亚南部。1854年,三位法国动物学家安德烈·马里·康斯坦丁·德默里、加布里埃尔·比伯伦和奥古斯特·德默里首次对东方褐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成年东方褐蛇往往身材较为细长,可生长至2米(6.6英尺)。其表面的颜色从淡褐色至黑色不等,而其底部则为淡乳黄色,且通常带有橙色或灰色的斑点。除了茂密的森林之外,东部褐蛇在大多数栖息地都可以发现。它们通常出现在农田及城市郊区,因为这些地方经常有小家鼠出没,而小家鼠是它们主要的猎物。该物种属于卵生物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无危物种,尽管其在新几内亚地区的身份地位尚且未知。 根据其对老鼠皮下的半数致死量,东方褐蛇被认为是仅次于内陆太攀蛇的世界第二大毒陆蛇,在澳大利亚所有被蛇咬死的人当中,有大约60%的人都被此蛇咬死。其毒液的主要作用是对其它生物的循环系统进行破坏,导致其出现凝血病、出血、循环系统衰竭以及心搏停止等症状,其毒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凝血酶原酶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可分解凝血酶。 |[{{:动物:大洋洲:澳大利亚:au200615.jpg|东方褐蛇}}]| ^2006 澳大利亚 (7-2)^ ===== 带纹赤蛇属 Sinomicrurus ===== 丽纹蛇(MacClelland's coral snake,学名:Sinomicrurus macclellandi)又名环纹赤蛇,为眼镜蛇科带纹赤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中华珊瑚蛇、华珊瑚蛇。分布于印度、尼泊尔、缅甸、锡金、老挝、越南、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海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地,一般生活于山区森林或平地丘陵。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15至2483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阿萨姆。 丽纹蛇是一种小型蛇类,长约 40~80厘米(16~31英寸)(含尾巴),体型细长。 背面红褐色,有细黑色横条,腹部呈乳白色。头部小而圆,黑色,带有宽阔的乳白色横带,头部中间有黑色轮廓。 蛇身背鳞光滑,在身体中处,呈13行平行纵排。 |[{{:动物:亚洲:越南:vn197002.jpg|丽纹蛇}}]| ^1970 越南 (4-2)^ |[{{:动物:亚洲:越南:vn198905.jpg|丽纹蛇}}]| ^1989 越南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