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斯坦布尔 ====== {{tag>风光}}{{tag>土耳其}} 这里所列的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风光邮票。 伊斯坦堡(土耳其语:İstanbul)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亦是该国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它坐落于土耳其西北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之滨,位于马尔马拉海和黑海之间,横跨欧亚大陆,经济和历史中心位于欧洲一侧,有三分之一人口居住于亚洲一侧。其人口达到1440万,为全欧洲最大的城市群,亦是中东最大和全球第六大城市。全市辖区面积5,343平方千米(2,063平方英里),其覆盖范围和伊斯坦堡省相同,亦是该省的行政中心和世界上唯一横跨两大洲的城市。 公元前660年左右,该市以“拜占庭”之名建立于萨拉基里奥角,并在此后逐渐发展为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公元330年该市重建为君士坦丁堡(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罗马化:Konstantinoúpolis;拉丁语:Constantinopolis)或新罗马(希腊语:Νέα Ῥώμη,罗马化:Nea Romē;拉丁语:Nova Roma),并在此后的近十六个世纪内先后成为罗马帝国(330年–1204年及1261年–1453年)、拉丁帝国(1204年–1261年)和奥斯曼帝国(1453年–1922年)的帝国首都。在罗马和拜占庭帝国时代,它对基督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1453年奥斯曼帝国征服该城之后,它成为了伊斯兰教的中心和奥斯曼帝国哈里发的驻地。 伊斯坦堡是古丝绸之路的途经地,也是欧洲和中东的铁路网络之间、黑海和地中海间海路的必经之地,使得伊斯坦堡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此也哺育了兼收并蓄的人口和文化,虽然在1923年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一状况略不如前。在战间期伊斯坦堡未能成为新首都,受到忽视,但此后其影响力逐步恢复。自1950年代以来,该市的人口已翻了十倍,来自安那托利亚各地的人口涌入,城市的界限也为此逐渐扩张。20世纪末艺术节开始得到兴办,而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复杂的交通网络也由此建立起来。 2012年,在当选欧洲文化之都两年之后,近1160万外国游客造访伊斯坦堡 ,使其成为世界第五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该市最重要的景点仍是其历史城区,部分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而位于贝伊奥卢区的天然港金角湾则是其文化和娱乐的中心。伊斯坦堡还被认为是一个全球城市,亦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都市经济区之一。诸多土耳其公司及媒体将总部设于此,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伊斯坦堡希望借助其复苏和快速扩张的契机,在二十年内五次申请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images:world_heritage_logo_global.svg?50|left|世界遗产标志}} 伊斯坦布尔的部分区域是世界遗产,参见世界遗产[[:欧洲和北美洲: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历史区]]。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701.jpg|伊斯坦布尔}}]|[{{: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702.jpg|伊斯坦布尔}}]|[{{: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703.jpg|伊斯坦布尔}}]| ^1947 土耳其 国际酒商大会 (3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704.jpg|伊斯坦布尔}}]|[{{: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705.jpg|伊斯坦布尔}}]|[{{: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706.jpg|伊斯坦布尔}}]| ^1947 土耳其 国际铁路大会 (3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004.jpg|伊斯坦布尔}}]| ^1950 土耳其 国际民航组织会议 (3-3)^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6316.jpg|伊斯坦布尔}}]| ^1963 土耳其 国际邮展 (5-3)^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6705.jpg|伊斯坦布尔}}]| ^1967 土耳其 国际大坝委员会大会 (1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6801.jpg|伊斯坦布尔}}]| ^1968 土耳其 红新月社 (3-1)^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6901.jpg|伊斯坦布尔}}]|[{{: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6902.jpg|伊斯坦布尔}}]| ^1969 土耳其 红十字协会会议 (2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9308.jpg|伊斯坦布尔}}]| ^1993 土耳其 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1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9407.jpg|伊斯坦布尔}}]| ^1994 土耳其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100周年 (1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9405.jpg|伊斯坦布尔 民居}}]| ^1994 土耳其 传统土耳其房屋 (4-3)^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422.jpg|伊斯坦布尔}}]| ^2014 土耳其 土耳其电影100周年 (1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617.jpg|伊斯坦布尔}}]|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618.jpg|伊斯坦布尔}}]| ^2016 土耳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40周年 (1+1MS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632.jpg|伊斯坦布尔}}]| ^2016 土耳其 万国邮联第26次大会 (1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639.jpg|边纸:伊斯坦布尔}}]| ^2016 土耳其 世界人道主义峰会 (1MS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712.jpg|伊斯坦布尔}}]| ^2017 土耳其 第22届世界石油大会 (1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811.jpg|伊斯坦布尔}}]| ^2018 土耳其 万国邮联邮政行政总裁论坛 (1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920.jpg|伊斯坦布尔}}]| ^2019 土耳其 日本的土耳其文化年 (1MS全)^ ===== 法蒂赫区 ===== 法蒂赫(奥斯曼土耳其语:فاتح‎、现代土耳其语:Fatih)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最大的地区,是市内的中心区域。法蒂赫是市内的旧城区,即是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取的伊斯坦布尔,故法蒂赫至今被称为“真正的伊斯坦布尔”或“原始的伊斯坦布尔”(以往,半岛尖端部分的艾米诺努是法提的一部分。法蒂赫和艾米诺努构成历史上有名的半岛,西端以君士坦丁堡城墙为界,这部分是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法蒂赫在君士坦丁堡城墙内,是法提赫清真寺的所在,法蒂赫清真寺是第一所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帝国国家清真寺,是市内继位于城墙外、金角湾岸上的艾郁普苏丹清真寺后引人注目的奥斯曼清真寺。由于这是市内主要的历史地区,法蒂赫区内有不少历史遗迹。 现今,法蒂赫包括了阿克萨赖(Aksaray)、芬迪克札德(Fındıkzade)、卡帕(Çapa)及祖国大街(Vatan Caddesi)等。这地区在人们印象中极其保守,实际上法蒂赫是相当国际化的地区。1928年之前,艾米诺努及君士坦丁堡城墙同属法蒂赫,法蒂赫正是古时的伊斯坦布尔,在十九世纪,伊斯坦布尔才开始扩大。 1960年代开始,法蒂赫变得越来越挤拥,很多中产阶级的居民迁至安那托利亚及城里其他地区。以往的法蒂赫是富有地区,现今却是蓝领地区,但是比那些低下阶层聚居的新建地区有着更悠久的历史。 除了哈利奇大学(Haliç University)及卡蒂尔哈斯大学(Kadir Has University),法蒂赫还有伊斯坦布尔大学的两所医学院。 自1586年,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在法蒂赫芬内尔的圣乔治教堂设立了本部。 法蒂赫区内有许多剧院,包括著名的雷萨特努恩剧院,区内的配套完备,有许多学校、医院及其他公共设施,法蒂赫的购物选择却不及其他地区,但在大街上也有一些流行服饰商店,法蒂赫的大街上种植有不少的树木。伊斯坦布尔一些历史悠久的医院有不少在法蒂赫,包括伊斯坦布尔大学的附属医院、海赛克公共医院、萨玛蒂亚公共医院、瓦克夫古瑞巴公共医院。一条起自锡尔凯吉(Sirkeci)、经君士坦丁堡竞技场的电车铁路,它的终点在法蒂赫的阿克萨赖。 一些伊斯坦布尔的主要行政区单位也在法蒂赫,如市内的消防局总部就设在法蒂赫。 法蒂赫有许多古老及现代的图书馆,包括德尔内卡普民族图书馆、芬内尔兰姆图书馆、海基莫古阿里帕夏图书馆、伊斯坦布尔大学杰拉赫帕夏医学专业图书馆、伊斯坦布尔心脏内科学院图书馆、伊斯坦布尔大学医学胡卢斯白塞图书馆、伊斯坦布尔大学城市女性艺术图书馆、民族图书馆、幽默图书馆、穆拉德莫拉民族图书馆、哈杰普帕夏图书馆、优素福帕夏民族图书馆。 在另一方面,法蒂赫是伊斯坦布尔最保守的地区之一,因为恰尔尚巴有许多教徒聚居,卡尔森巴是法蒂赫内一块细小的地区。在卡尔森巴会看到束胡子及穿大衣、宽松裤及伊斯兰头巾的男子;女子普遍穿全黑的长袍,该区的人许多都是附属于谢赫的苏菲主义成员。保守派的政党经常都能够在该区争取到选票。 ==== 君士坦丁纪念柱 ==== 君士坦丁纪念柱,又名被烧之柱(土耳其语:Çemberlitaş sütunu)是一个罗马纪念柱,由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下令修建于330年,用来纪念拜占庭改名新罗马(Nova Roma),作为罗马帝国的新首都。君士坦丁纪念柱位于伊斯坦布尔老城中心的亲兵街(Yeniçeriler Caddesi),沿着古老的帝国议会路(Divan Yolu),介于苏丹艾哈迈德广场(Sultanahmet,原名君士坦丁堡赛马场)和巴耶济德广场(在罗马时期称为狄奥多西广场)之间。 公元330年5月11日,君士坦丁纪念柱奉献,举行了基督教和异教徒混合仪式。 君士坦丁纪念柱位于君士坦丁广场(今天称为Çemberlitaş 广场)的中央,这个椭圆形的广场位于城墙外面,当时柱高50米,分为九段,用斑岩砌筑,顶部是君士坦丁雕像,采用阿波罗形象。他拿的球据说含有真十字架片段. 在君士坦丁纪念柱的底部是一个神龛,保存的圣物据称有:在各各他与耶稣基督一同被钉的两个强盗的十字架,发生饼和鱼奇迹的筐,抹大拉的马利亚的雪花石膏油膏罐,她用香膏为耶稣洗脚。雅典娜木制雕像来自特洛伊。 1106年的大风吹倒了雕像和上部的三段。几年以后,拜占庭帝国皇帝曼努埃尔一世(1143年至1180年在位)在顶部安放了十字架,取代原来的雕像,并增加了题词,上面写着“忠实的曼努埃尔复活了这被时间破坏的神圣艺术品”。1204年,洗劫该市的第四次十字军取走了上面的青铜。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以后,奥斯曼土耳其人取下了十字架。 1779年的地震和大火摧毁了君士坦丁纪念柱周围的街区,留下黑色烧焦的痕迹,因而得名被烧之柱。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进行了修复,增加了现在的砖石基础。基础在1779年进行加固。原来的平台现在位于地面以下2.5米。 君士坦丁纪念柱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罗马艺术品之一。它今天高35米。修复工作自1955年开始,填补了裂缝,1972年更换了金属支架。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02.jpg|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纪念柱}}]| ^1914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17-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2001.jpg|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纪念柱}}]|[{{: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2013.jpg|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纪念柱}}]|[{{: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2017.jpg|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纪念柱}}]|[{{: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2018.jpg|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纪念柱}}]|[{{: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2021.jpg|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纪念柱}}]| ^1920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21-1,13,17,18,21)^^^^^ ==== 法齐赫清真寺 ==== 法齐赫清真寺(土耳其语:Fatih Camii),意为“征服者清真寺”,是一座奥斯曼帝国清真寺,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法提赫区。它是伊斯坦堡最大的土耳其 - 伊斯兰建筑之一,代表土耳其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段。 法齐赫清真寺是一组拥有前所未有规模的宗教和社会建筑群,由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建造于1463-1470年,兴建在由于第四次十字军已经成为废墟的拜占庭帝国的圣使徒教堂的旧址。设计者为皇家建筑师阿提克·锡南。法齐赫清真寺是奥斯曼帝国的建筑史的第一个重大工程。 清真寺周围有一组精心设计的库里耶建筑群,包括八所伊斯兰学校、图书馆、医院、市场、土耳其浴场、小学和为穷人提供食物的公共厨房等。建筑群占地大致为正方形,边长约325米。沿Fevzipasa 街的金角湾一侧延伸。 最初的清真寺在1509年地震中严重受损,修复后,又先后遭受1557年地震和1754年地震的破坏,再次修复。在1776年5月22日的地震中彻底被毁,主穹顶坍塌,墙壁也被无可挽回地破坏。目前的清真寺由苏丹穆斯塔法三世完成于1771年,与原先的设计完全不同,建筑师 Mimar Mehmet Tahir。 |[{{:历史:欧洲:土耳其:tr195307.jpg|伊斯坦布尔 法齐赫清真寺}}]|[{{:历史:欧洲:土耳其:tr195310.jpg|伊斯坦布尔 法齐赫清真寺 穆罕默德二世墓}}]| ^1953 土耳其 征服君士坦丁堡500周年 (12+1MS-7,10)^^ ==== 新清真寺 ==== 新清真寺(土耳其语:Yeni Camii)或苏丹皇太后清真寺(土耳其语:Valide Sultan Camii)是一座皇家清真寺,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艾米诺努区,加拉塔大桥南端,濒临金角湾。它是伊斯坦布尔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这座清真寺始建于1597年,由苏丹穆拉德三世的妻子莎菲耶苏丹下令修建。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211.jpg|伊斯坦布尔 新清真寺}}]| ^1952 土耳其 普通邮票 (16-11)^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911.jpg|伊斯坦布尔 新清真寺}}]|[{{: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923.jpg|伊斯坦布尔 新清真寺}}]| ^1959 土耳其 城市普通邮票 (24-11,23)^^ ==== 圣乔治主教座堂 ==== 圣乔治主教座堂 (St. George's Cathedral, Istanbul,希腊语:Καθεδρικός ναός του Αγίου Γεωργίου, Kathedrikós Naós tou Agíou Geōrgíou; 土耳其语:Aya Yorgi) 是希腊正教会最重要的主教座堂,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大约自1600年起,成为东正教教徒的精神领袖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驻地。 圣乔治主教座堂供奉圣乔治,举行许多重要仪式,在神圣星期四,牧首祝圣圣油(没药),因此该堂又名没药牧首座堂。有一段时间,整个东正教使用的圣油全部由牧首祝圣。然而,现在大多数的东正教自主教会自己祝圣。 圣乔治主教座堂位于伊斯坦布尔老城西北部的芬内尔区,规模很小,与其在世界上的地位颇不相称。因为在奥斯曼帝国时期法律规定所有非伊斯兰的建筑必须小于相应的伊斯兰教建筑。 该堂从上午8:30到下午4:00向公众开放,但实行严格的安全检查。来自希腊等东正教国家的朝圣者来此参观。教堂后面是牧首办公室和牧首图书馆。该堂原为修道院,外观不起眼,但内部装饰华丽,是东正教徒喜爱的风格。 |[{{:风光:北美洲:巴拿马:pa196415.jpg|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圣乔治主教座堂}}]| ^1964 巴拿马 普世理事会航空邮票:大教堂 (22-15)^ ==== 大巴扎 ==== 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 (Grand Bazaar,土耳其语:Kapalıçarşı)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巴扎之一,有至少58条室内街道和4000多间商铺,每天吸引的顾客介于25万到40万之间。 大巴扎最初由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修建于1455年到1461年,以首饰,陶瓷,香料,地毯店而闻名。许多摊位分类集中经营,例如皮衣,黄金首饰等等。大巴扎内有两个bedesten(拱形砖石建筑,用于储存和保管)。大巴扎在16世纪苏丹苏莱曼一世在位期间大为扩展,1894年经历了大地震后重建。大巴扎包括12个主要建筑物,拥有22个门。 大巴扎的四个主要大门位于两条主要街道的末端,这两条街在大巴扎的西南角附近交叉。一条街结合了巴耶济德二世清真寺、巴耶济德广场和 奴鲁奥斯玛尼耶清真寺。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603.jpg|伊斯坦布尔 大巴扎}}]| ^2016 土耳其 有历史的集市 (2MS-MS1)^ ==== 香料集市 ==== 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香料集市(英语:Spice Bazaar, 土耳其语:Mısır Çarşısı,意为“埃及集市”)是该市最大的集市之一。它位于法蒂赫区的Eminönü区,是继大巴扎之后最著名的有盖购物中心。 有几个文献表明集市的名字首先是“新集市”。然后它得名“埃及集市”(土耳其语:MısırÇarşısı),因为它是在1660年用埃及的奥斯曼帝国eyalet的收入建造的。mısır这个词在土耳其语中有双重含义:“埃及”和“玉米”。这就是为什么有时这个名字被错误地翻译为“玉米集市”的原因。集市曾经是(现在仍然是)伊斯坦布尔的香料贸易中心,但近年来其他类型的商店正在逐渐取代香料销售商。 该建筑本身是新清真寺 külliye(综合体)的一部分。从集市大楼内租用商店获得的收入用于维护清真寺。 该结构是由宫廷建筑师 Koca Kasım Ağa设计的,但在1660年的最后几个月,在另一位宫廷建筑师Mustafa Ağa的监督下开始了建筑工程。继伊斯坦布尔于1660年7 月 24 日开始的1660年大火之后,持续了两天多一点(根据阿卜迪帕夏的编年史,大约49小时),摧毁了该市的许多街区。火灾后,该市开始了重大的重建和重建工作,其中包括1660年恢复新清真寺的建筑工程(在1603年至1660年间停止,清真寺的建造最终在1660年至1665年间完成)和同年兴建香料市集(新库利耶清真寺的所有建筑,包括香料市集,均由苏丹穆罕默德四世的维利德苏丹(王太后)Sultana Turhan Hatice委托建造。 香料集市共有 85 家商店,出售香料、土耳其软糖和其他糖果、珠宝、纪念品以及干果和坚果。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604.jpg|伊斯坦布尔 香料集市}}]| ^2016 土耳其 有历史的集市 (2MS-MS2)^ ==== 巴耶济德广场 ==== 巴耶济德广场(土耳其语:Beyazıt Meydanı)是法提赫区的一个广场,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欧洲部分。它的正式名称是自由广场 (Hürriyet Meydanı),但因一侧的巴耶济德二世清真寺而被称为巴耶济德广场。广场位于君士坦丁大帝建造的狄奥多西广场的旧址。广场的一侧是伊斯坦布尔大学的正门;Beyazıt Tower位于大学校园内,从广场上可以看到。广场目前的形式是由图尔古特·坎塞弗设计的。 该广场一直是政治抗议的场所,包括1969年的一些被称为血腥星期天的抗议活动,以及1978年的恐怖袭击(Beyazıt 大屠杀)。1915年,20名亚美尼亚活动家被绞死在广场上(20个Hunchakian 绞刑架)。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12.jpg|伊斯坦布尔 巴耶济德广场}}]| ^1914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17-1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29.jpg|伊斯坦布尔 巴耶济德广场}}]| ^1914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加盖 (7-6)^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515.jpg|伊斯坦布尔 巴耶济德广场}}]| ^1955 土耳其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行长第10次会议 (4-2)^ ==== 伊斯坦布尔大学 ==== 伊斯坦布尔大学(土耳其语:İstanbul Üniversitesi)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所大学,主校区位于伊斯坦布尔欧洲一侧法蒂赫区的巴耶济德广场(Beyazıt Meydanı)。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514.jpg|伊斯坦布尔大学 文学学院}}]| ^1955 土耳其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行长第10次会议 (4-1)^ ==== 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 伊斯坦布尔大邮局(土耳其语:Büyük Postane),或称伊斯坦布尔主邮局,是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法提赫区Sirkeci区的邮政办公大楼。它由建筑师Vedat Tek以第一土耳其民族建筑风格(First national architectural movement)设计,建于1905年至1909年之间。这座四层楼的建筑设有邮局、Sirkeci邮局(土耳其语:Sirkeci PTT Merkezi)、地区行政办公空间以及自2000年以来开设的,伊斯坦布尔邮政博物馆(土耳其语:PTT İstanbul Müzesi)。它是土耳其最大的邮局大楼。 最初计划用作奥斯曼帝国邮电部(奥斯曼土耳其语:پوسته و تلغراف نظارتی )的建筑,它于1905年开始建造,并于1909年完工。瓷砖板上的奥斯曼土耳其字母铭文正门上方标有“邮电部”字样。1930年代,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一段时间后,该建筑更名为“新邮局”(土耳其语:Yeni Postane),然后更名为“大邮局”(土耳其语:Büyük Postane)。 在共和国初期,即1927年至1936年间,这座建筑暂时用作伊斯坦布尔广播电台。从1958年起,它仅用于邮政和电报服务。今天,底层是Sirkeci邮局,一楼是办公区,二楼和三楼是伊斯坦布尔欧洲一侧的区域邮局办公室。 2000年5月6日,部分建筑改建为伊斯坦布尔邮政博物馆,共四层。该博物馆向参观者介绍了该国于1840年10月23日正式开始的通信和电信服务的历史。博物馆由邮政、电报、电话和邮票四个部分组成。 主邮局靠近香料集市、新清真寺、西尔凯奇铁路总站和伊斯坦布尔 4th Vakıf Han,这是一家今天的五星级酒店。建筑师 Vedat Tek (1873–1942) 将该建筑设计为最早的土耳其民族建筑风格之一。 四层建筑的建筑面积为(3,200 平方米(34,000 平方英尺))。主入口是高架的,可通过建筑物前面的楼梯到达。该建筑物的两侧是两个炮塔。立面由切割石材和大理石制成。据信,这些砖块是由Vedat Tek专门设计的。 16世纪风格的古典奥斯曼装饰元素在建筑物的装饰中占主导地位,包括采用两色石材工艺的立面,带有伊斯兰几何图案和库菲书法的瓷砖面板,带有瓷砖面板的窗台以及柱头和牛腿中的muqarnas。 主入口通向建筑物中央的一个非常大的中庭。三层楼高的长方形大厅,每一层都被办公室包围。中庭顶部是玻璃,主要是橙色和蓝色。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301.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302.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303.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304.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305.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306.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307.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308.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309.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310.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1913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邮局 (10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311.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312.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313.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314.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1913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邮局 (4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318.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1913 土耳其 欠资邮票 (1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503.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504.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505.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506.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507.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508.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509.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510.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511.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512.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513.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514.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515.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516.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517.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 ^1915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邮局加盖 (15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01.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02.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03.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04.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05.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1916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邮局 (5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06.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07.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08.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09.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1916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邮局加盖 (4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10.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11.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12.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13.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1916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邮局加盖 (4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922.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1919 土耳其 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加冕1周年 (28-9)^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004.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1940 土耳其 土耳其首张贴用邮票诞生100周年 (4-4)^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211.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1942 土耳其 普通邮票 (15-11)^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9005.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1990 土耳其 欧罗巴邮票:邮局 (2-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0417.jpg|伊斯坦布尔大邮局}}]| ^2004 土耳其 公事邮票 (5-5)^ ==== Pertevniyal高中 ==== Pertevniyal高中(Pertevniyal Lisesi (Valde Mektebi))是土耳其最完善的教育机构之一,位于伊斯坦布尔法提赫区中心,毗邻 Pertevniyal Valide 苏丹清真寺,该清真寺于 1872 年投入使用,名为“Mahmudiye 学校”和仍然继续其作为安纳托利亚高中的教育。 Pertevniyal 高中被认为是伊斯坦布尔和土耳其最成功的学校之一,在 2013-2014 学年将其 140 名毕业生中的42名送入各个医学院,并在 2014 学年将其 180 名毕业生中的 36 名送入各医学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15年。 它由马赫穆特的妻子和阿卜杜拉齐兹的母亲佩尔泰夫尼亚尔苏丹建造。它也被称为瓦尔德学校。 1998年起转为安纳托利亚高中。男女同校。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208.jpg|伊斯坦布尔 Pertevniyal高中}}]| ^2012 土耳其 Pertevniyal高中建校140周年 (1全)^ ==== 锡尔凯吉火车站 ==== 锡尔凯吉火车站(土耳其语:Sirkeci Garı)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两个主要火车站之一,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以西。1873年临时车站启用,目前建筑1890年启用。 目前负责伊斯坦布尔住欧洲其他地区的铁路运输。是昔日东方快车的东部终点站。有火车渡轮横跨海峡到达亚洲一方的海达尔帕夏车站。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0822.jpg|伊斯坦布尔 锡尔凯吉火车站}}]| ^2008 土耳其 火车站建筑 (2-2)^ ==== 阿赫尔卡普灯塔 ==== 阿赫尔卡普灯塔(Ahırkap Feneri)是一座仍在使用的历史悠久的灯塔,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法提赫区Ahırkapı街区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入口鲁梅利亚海岸的南部Seraglio Point。它位于海峡安纳托利亚海岸的Kadıköy İnciburnu Feneri对面,距离 1.5海里(2.8公里)。连接两座灯塔的线标志着伊斯坦布尔港的南部边界。 据说在这个地点附近发生了一次海上事故,导致了灯塔的建立。1755年,一艘开往埃及的商船由于夜间天气恶劣,在库姆卡皮海岸搁浅。听说船舶搁浅后,奥斯曼帝国苏丹奥斯曼三世(Osman III,1754-1757年在位)赶到现场,一名海员抱怨那里缺乏可以在危险水域周围提供安全航行的灯塔。在苏丹的命令下,Kapudan Pasha在此位置的城墙瞭望塔上建立了以橄榄油为燃料的灯。 1857年,苏丹阿卜杜勒梅西德一世(Abdülmecid I,1839年至1861年在位)委托法国工程师在托普卡帕宫以南的城墙外的Ahırkapı(字面意思是:稳定门)建造一座灯塔。 砖石灯塔呈圆锥形,漆成白色,带有一条黑色的窄横带。在26米高(85英尺)的塔楼上,有一个看守的房子。 最初,灯塔是用煤油点燃的,但后来光源被使用碳化物(乙炔气)的达伦灯取代。最后,它被通电了。灯塔的灯笼有一个500毫米折反射柱面透镜和一个1,000瓦的灯。在 36 m (118 ft) 的焦高处,它每 6 秒闪烁一次白色,在马尔马拉海 16 nmi (30 km) 的范围内可见。 阿赫尔卡普灯塔在土耳其的灯塔代码为“TUR-056”,其无线电呼号为TC1ALH。它由交通运输部沿海安全局(土耳其语:Kıyı Emniyeti Genel Müdürlüğü)运营和维护。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803.jpg|伊斯坦布尔 阿赫尔卡普灯塔}}]| ^1918 土耳其 普通邮票 (3-3)^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921.jpg|伊斯坦布尔 阿赫尔卡普灯塔}}]| ^1919 土耳其 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加冕1周年 (28-8)^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2301.jpg|伊斯坦布尔 阿赫尔卡普灯塔}}]| ^1923 土耳其 士麦那科学大会加字邮票 (6-1)^ ===== 贝西克塔什区 ===== 贝西克塔什区(Beşiktaş)是土耳其伊斯坦堡的一个区,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一侧,东隔博斯普鲁斯海峡与于斯屈达尔相望. 在贝西克塔什区,沿着博斯普鲁斯海峡有多尔玛巴赫切宫等许多名胜。该区的住宅也相对高档。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208.jpg|伊斯坦布尔 Arnavutkoy区}}]| ^1942 土耳其 普通邮票 (15-8)^ ==== 奥塔科伊清真寺 ==== 奥塔科伊清真寺(土耳其语:Ortaköy Camii),正式名称为邁吉德大清真寺(Büyük Mecidiye Camii)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贝西克塔什, 奥塔科伊码头广场海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最热门的地点之一。 原来的奥塔科伊清真寺建于18世纪。目前的清真寺,由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下令兴建于1854年到1856年之间。其设计者是亚美尼亚人Balyan父子(他们也设计了附近的多尔玛巴赫切宫),为新巴洛克风格。在清真寺内悬挂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本人的书法。 宽而高的窗户使博斯普鲁斯海峡不断变化的光线反射入清真寺。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802.jpg|伊斯坦布尔 奥塔科伊清真寺}}]| ^1918 土耳其 普通邮票 (3-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919.jpg|伊斯坦布尔 奥塔科伊清真寺}}]| ^1919 土耳其 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加冕1周年 (28-6)^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521.jpg|(右)伊斯坦布尔 奥塔科伊清真寺}}]| ^1955 土耳其 国际警察委员会会议 (4-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6907.jpg|伊斯坦布尔 奥塔科伊清真寺}}]| ^1969 土耳其 历史建筑 (5-4)^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8902.jpg|客船"Ragbet"号 背景:伊斯坦布尔 奥塔科伊清真寺}}]| ^1989 土耳其 蒸汽船 (4-2)^ |[{{:风光:欧洲:西班牙:es201028.jpg|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奥塔科伊清真寺}}]| ^2010 西班牙 西班牙-土耳其联合发行 (2-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032.jpg|伊斯坦布尔 奥塔科伊清真寺}}]| ^2010 土耳其 土耳其-西班牙联合发行 (2-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203.jpg|背景:伊斯坦布尔 奥塔科伊清真寺}}]| ^2012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欧洲体育之都 (4-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210.jpg|伊斯坦布尔 奥塔科伊清真寺}}]| ^2012 土耳其 旅游 (8-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638.jpg|边纸:伊斯坦布尔 奥塔科伊清真寺}}]| ^2016 土耳其 万国邮联第26次大会 (5-边纸)^ ==== 多尔玛巴赫切宫 ==== 多尔玛巴赫切宫(土耳其语:Dolmabahçe Sarayı),或译多尔马巴赫切宫、多尔玛巴赫切宫、多尔马巴切宫、朵玛巴切宫、朵马巴切宫等,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座宫殿,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海岸边。它是奥斯曼帝国从1856年至1889年,以及1909年至1922年的主要行政中心。 多尔玛巴赫切宫由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下令兴建,1843年开始施工,1856年完成。建筑工程耗费500万奥斯曼金磅,相当于35吨黄金。有14吨黄金用于制成金箔装饰宫殿的天花板。 一共有6位苏丹曾经住在该宫殿。 1924年3月3日生效的一项法律将宫殿的所有权转让给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作为国家资产。土耳其国父暨首任总统凯末尔将宫殿作为夏日官邸,并于此颁布重要政令。凯末尔在宫殿度过晚年,于1938年11月10日去世于该宫殿。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14.jpg|伊斯坦布尔 多尔玛巴赫切宫}}]|[{{: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15.jpg|伊斯坦布尔 多尔玛巴赫切宫}}]|[{{: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616.jpg|伊斯坦布尔 多尔玛巴赫切宫}}]| ^1916 土耳其 多尔玛巴赫切宫 (3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903.jpg|伊斯坦布尔 多尔玛巴赫切宫}}]| ^1919 土耳其 战争停火 (13-3)^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930.jpg|伊斯坦布尔 多尔玛巴赫切宫}}]| ^1919 土耳其 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加冕1周年 (28-17)^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105.jpg|伊斯坦布尔 多尔玛巴赫切宫}}]| ^1951 土耳其 第40届议会间会议 (4-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214.jpg|伊斯坦布尔 多尔玛巴赫切宫 苏丹门}}]| ^1952 土耳其 普通邮票 (16-14)^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521.jpg|(左)伊斯坦布尔 多尔玛巴赫切宫}}]| ^1955 土耳其 国际警察委员会会议 (4-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503.jpg|伊斯坦布尔 多尔玛巴赫切宫}}]| ^2015 土耳其 宫殿 (1MS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810.jpg|伊斯坦布尔 多尔玛巴赫切宫 钟楼}}]| ^2018 土耳其 有历史的钟楼 (1全)^ 多尔玛巴赫切钟楼 (土耳其语:Dolmabahçe Saat Kulesi)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座钟楼,位于多尔玛巴赫切宫外,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海岸边的广场上,毗邻多尔玛巴切清真寺。它是由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下令修建于1890年到1895年,奥斯曼新巴洛克风格,设计者为土耳其著名宫廷建筑师,亚美尼亚裔的Sarkis Balyan。四面四层,底层面积8.5 × 8.5米,高27米(89英尺)。 它的钟是由法国著名钟表匠 Jean-Paul Garnier制造。1979年,原来的机械钟被部分改为电子钟。钟楼的两侧有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花押。 ==== 耶尔德兹宫 ==== 耶尔德兹宫(土耳其语:Yıldız Sarayı),意为“星宫”,是19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离宫,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贝西克塔斯区。 耶尔德兹宫的所在地原为天然林地,在艾哈迈德一世在位期间(1603-1617)成为皇家产业。艾哈迈德一世之后的历任苏丹喜爱在此度假,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和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在此修建了别墅。 耶尔德兹宫由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始建于1880年。他离开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旁的多尔玛巴赫切宫,因为担心会受到来自海上的攻击。他命令著名意大利建筑师Raimondo D'Aronco扩建耶尔德兹宫,然后迁至此处。此宫遂成为奥斯曼政府的第四个驻地(前三任分别为埃迪尔内的旧宫,伊斯坦布尔的托卡比皇宫以及多尔玛巴赫切宫) 奥斯曼帝国结束后,耶尔德兹宫曾改作豪华赌场,后来改为接待来访的国家元首和皇室的国宾馆。今天,它是一个博物馆,通常十一月在军械库举办伊斯坦布尔古董展。伊斯兰会议组织办事处也位于耶尔德兹宫内。 苏丹曾经的住所位于名为Şale Kiosk馆内。该建筑有两层楼和一个地下室,由木头和石头混合而成。它分三个阶段建造。第一部分建于1870年代,其设计类似于瑞士小木屋,因此得名Şale。温斯顿丘吉尔和夏尔戴高乐是宫殿这一部分的游客。第二部分于1889年增加,以容纳威廉二世皇帝,他是第一位访问君士坦丁堡的外国君主。正是在这个阶段,Sedefli沙龙珍珠母贝沙龙才被添加进来。该名称源自广泛使用几乎覆盖其所有表面的珍珠母贝。天花板上还有详细的彩绘风景。第三部分也是1898年为德皇威廉二世建造的。接待室是在此期间建造的,至今仍是整个Şale馆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房间。地板上铺着一张面积超过400平方米的地毯,由60名织工手工编织而成。房间的优雅特征包括镀金的格子天花板和大镜子。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木匠,他实际制作了一些可以在Şale馆中找到的家具。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3501.jpg|伊斯坦布尔 耶尔德兹宫 Şale Kiosk}}]| ^1935 土耳其 国际妇女联盟第12届大会^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506.jpg|伊斯坦布尔 耶尔德兹宫 Şale Kiosk}}]| ^1955 土耳其 第10届国际道路规划大会 (3-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8806.jpg|伊斯坦布尔 耶尔德兹宫 Şale Kiosk 1889}}]| ^1988 土耳其 皇宫建筑 (2-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302.jpg|伊斯坦布尔 耶尔德兹宫}}]| ^2013 土耳其 宫殿 (1MS全)^ ==== 伊赫拉穆尔宫 ==== 伊赫拉穆尔宫(Ihlamur Pavilion,土耳其语:Ihlamur Kasrı)是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前奥斯曼帝国帝国夏季凉亭。它建于苏丹阿卜杜勒梅西德一世(1839-1860)统治期间。它由土耳其国家宫殿管理局管理。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8703.jpg|伊斯坦布尔 伊赫拉穆尔宫 1850}}]| ^1987 土耳其 皇宫建筑 (2-1)^ ==== 巴巴罗萨·海雷丁帕夏墓 ==== 巴巴罗萨·海雷丁帕夏墓(土耳其语:Barbaros Hayreddin Paşa Türbesi)是奥斯曼帝国海军上将巴巴罗萨·海雷丁的最后安息之地,巴巴罗萨·海雷丁海军上将在16世纪中叶确保了奥斯曼帝国在地中海的统治地位。 陵墓由奥斯曼帝国建筑师米马尔·希南于1541年设计建造,至今仍保留其原有风貌。 它位于伊斯坦布尔欧洲一侧的贝西克塔斯区的渡轮码头附近,他的船队曾经在那里集结。在同一个广场上还有伊斯坦布尔海军博物馆和巴巴罗斯纪念碑。 奥斯曼帝国海军过去常常在重大远征之前参观陵墓​​并举行仪式和献祭。今天,同样地,土耳其海军也有这个传统。 该墓仅在特殊场合向公众开放,例如7月1日的航海节和4月4日的海军烈士纪念日。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107.jpg|伊斯坦布尔 巴巴罗萨·海雷丁帕夏墓}}]| ^1941 土耳其 海军上将巴巴罗萨·海雷丁逝世400周年 (6-1)^ ==== 耶尔德兹理工大学 ==== 耶尔德兹理工大学 (Yıldız Technical University,土耳其语:Yıldız Teknik Üniversitesi,通常简称为 YTU 或 Yıldız) 是一所著名的技术大学,最近致力于工程和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最古老的教育机构之一。中央校区位于贝西克塔斯区。新的Davutpaşa校区位于Esenler区内。大学有10个院系,3所职业学校,和2个机构。 耶尔德兹理工大学拥有可追溯到1911年的杰出历史。 YTU 成立时名为 Kondüktör Mekteb-i Âlisi(高等教育指挥学院),以满足“科学官员”(以前称为指挥,现在称为技术人员)的需求市公共工程科。学校以“Ecole de Conducteur”的教学大纲为蓝本,隶属于公共工程部。1922年学校更名为Nafia Fen Mektebi(公共工程学院)。1926年增加到两年半,1931年增加到三年。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105.jpg|伊斯坦布尔 耶尔德兹理工大学 建筑系大楼}}]|[{{: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106.jpg|伊斯坦布尔 耶尔德兹理工大学 Çukursaray building}}]| ^2011 土耳其 耶尔德兹理工大学建校100周年 (2全)^^ ===== 贝伊奥卢区 ===== 贝伊奥卢(Beyoğlu)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区,位于欧洲一侧,金角湾以北,与君士坦丁堡老城相望。它在中世纪称为佩拉,直到20世纪初土耳其共和国成立这个名称还很常用。 在中世纪,佩拉是热那亚和威尼斯商人的基地。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之后的拉丁帝国时期,威尼斯人占据优势。1273年,拜占庭皇帝将佩拉送给热那亚共和国,以回报热那亚的支持。佩拉成为繁荣的意大利殖民地,由一位执政官统治。1316年兴建了热那亚宫(Palazzo del Comune)。1348年热那亚人修建了著名的加拉达石塔,为伊斯坦布尔的主要地标。热那亚人对佩拉的控制,直到1453年5月29日被奥斯曼帝国征服。 贝伊奥卢区通过跨越金角湾的加拉达桥和Unkapanı桥连接对岸的老城中心。 贝伊奥卢是伊斯坦布尔最活跃的艺术,娱乐和夜生活中心。 大部分领事馆(1923年迁都前的使馆)位于贝伊奥卢:英国、德国、希腊、俄罗斯、荷兰、瑞典。 ==== 金角湾 ==== 金角湾(土耳其语:Haliç或Altın Boynuz;希腊语:Χρυσόν Κέρας – Chrysón Kéras,又称哈利奇湾)是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天然峡湾,一个从马尔马拉海伸入欧洲大陆的细长水域。金角湾是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天然屏障,对君士坦丁堡的防卫有着很大的作用,过去曾是拜占庭帝国的海军基地,拜占庭帝国还在金角湾沿岸修建城墙。金角湾在古代也是个重要的商业据点。现在的金角湾及其两岸,则是伊斯坦布尔著名的观光景点。 加拉塔大桥是横跨金角湾的重要桥梁。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704.jpg|伊斯坦布尔 金角湾沿岸贝伊奥卢区景色}}]| ^1917 土耳其 普通邮票 (5-4)^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906.jpg|伊斯坦布尔 金角湾沿岸贝伊奥卢区景色}}]| ^1919 土耳其 战争停火 (13-6)^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926.jpg|伊斯坦布尔 金角湾沿岸贝伊奥卢区景色}}]|[{{: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927.jpg|伊斯坦布尔 金角湾沿岸贝伊奥卢区景色}}]| ^1919 土耳其 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加冕1周年 (28-13,14)^^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637.jpg|伊斯坦布尔 金角湾}}]| ^2016 土耳其 万国邮联第26次大会 (5-5)^ ==== 加拉达塔 ==== 加拉达塔(土耳其语:Galata Kulesi),中世纪的热那亚人称之为基督塔(拉丁文:Christea Turris),是一座中世纪石塔,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加拉达区,恰在金角湾以北。它是该市最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主宰伊斯坦堡的天际线。 加拉达塔高9层、66.9米,在它修建时是该市最高的建筑物。其地面高度为海拔35米。底部直径为16.45米,内部直径8.95米,墙厚3.75米。 在其上层有一个餐厅和咖啡厅,可以观看蔚为壮观的伊斯坦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景色。还一家夜总会表演土耳其秀。塔内现有两部载客电梯。 加拉达塔原名基督塔,修建于1348年,当时热那亚人正在君士坦丁堡扩建殖民地。它是环绕加拉塔热那亚城堡防御工事的顶点。目前的塔不应该与老加拉达塔混淆,原来的拜占庭塔楼称为“大塔”(Megalos Pyrgos),位于不同的地点,控制着封锁金角湾入口的大海链的北端。老加拉达塔在1203年第四次十字军期间基本上被摧毁。 该塔的上半部分在奥斯曼帝国时期经历过数次修复,自从1717年起,该塔用作观察火情的了望塔。 奥斯曼历史学家和旅行家爱维亚·瑟勒比在他的作品《旅行之书》(大约1630至1632年)中,记载赫扎芬·艾哈迈德·切莱比从这个塔采用人工翼滑翔6公里,到达博斯普鲁斯海峡另一侧的于斯屈达尔。 1965-1967年,该塔进行最后一次修复,商业化并向公众开放。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002.jpg|赫扎芬·艾哈迈德·切莱比的飞行 伊斯坦布尔 加拉达塔}}]| ^1950 土耳其 国际民航组织会议 (3-1)^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8904.jpg|客船"Guzelhisar"号 背景:伊斯坦布尔 加拉达塔}}]| ^1989 土耳其 蒸汽船 (4-4)^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9508.jpg|伊斯坦布尔 上排:加拉达塔}}]| ^1995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96国际邮展 (4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0537.jpg|伊斯坦布尔 加拉达塔}}]| ^2005 土耳其 世界建筑学会议 (1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0705.jpg|左上邮票:(右)伊斯坦布尔 加拉达塔}}]| ^2007 土耳其 国际邮展 (1MS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202.jpg|背景:伊斯坦布尔 加拉达塔}}]| ^2012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欧洲体育之都 (4-1)^ ==== 艾娜丽卡瓦克宫 ==== 艾娜丽卡瓦克宫(Aynalıkavak Pavilion,土耳其语:Aynalıkavak Kasrı)是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贝伊奥卢区Hasköy街区的前奥斯曼帝国公馆。它建于苏丹艾哈迈德一世(1603-1617)统治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了各种添加和更改。它由土耳其国家宫殿管理局管理。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8501.jpg|伊斯坦布尔 艾娜丽卡瓦克宫 1703}}]| ^1985 土耳其 皇宫建筑 (2-1)^ ==== 加拉达梅夫莱维旅馆博物馆 ==== 加拉达梅夫莱维旅馆(Galata Mevlevihanesi),也被称为Kulekapı Mevlevihanesi,是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省贝伊奥卢区的一个古老的mevlevihane。今天,它以Galata Mevlevihanesi博物馆的名义作为博物馆运营。 由伊斯肯德帕夏(İskender Paşa)于1491年建造的Galata Mevlevi Lodge的第一任酋长是Semâî Mehmed Dede。在1500年代后半至1600年代初期,它被用作隶属于哈尔维蒂教团的隐居处和教室。由于不同时期的各种修缮和增建,它成为了一个社会综合体。其活动在1925年10月25日颁布的关于关闭苦行僧小屋、zawiyas和坟墓以及禁止和废除某些头衔的法律框架内终止。在此之后,Mevlevihane 的主体结构用于小学和住宿,而其他部分则用于不同的目的。由于各种举措,它被改建为博物馆,并于1975年12月27日以迪文文学博物馆的名义向游客开放。在此日期之后,不时进行修复工作。在2007年开始的最后一次修复之后,它于2011年11月21日开始作为Galata Mevlevihanesi博物馆。 今天,主要结构包括旋转苦行僧和苦行僧室、Halet Efendi图书馆、Sabil和墓、Şeyh Galib 墓、Hasan Ağa喷泉、蓄水池、hâmûşân、Adile Sultan 喷泉和洗衣房位于 Mevlevihane。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527.jpg|伊斯坦布尔 加拉达梅夫莱维旅馆博物馆}}]| ^2015 土耳其 公事邮票:博物馆 (5-4)^ ==== 共和国纪念碑 ==== 共和国纪念碑(土耳其语:Cumhuriyet Anıtı)是一座著名的纪念碑,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塔克西姆广场,以纪念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的成立。 它由意大利雕塑家Pietro Canonica设计,并在民众的财政支持下历时两年半建成,于1928年8月8日由Hakkı Şinasi Pasha博士揭幕。 这座11米(36英尺)高的纪念碑描绘了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始人,突出描绘了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伊斯梅特·伊诺努和 Fevzi Çakmak。纪念碑有两个侧面:朝北的一面描绘了土耳其独立战争期间身着军装的阿塔图尔克,而朝南(朝向 İstiklal 大道)的一面是穿着现代西方服装的阿塔图尔克和他的战友;前者象征着他作为军事总司令的角色,后者象征着他作为政治家的角色。 土耳其独立战争期间俄罗斯SFSR驻安卡拉大使Semyon Ivanovich Aralov是Atatürk身后的一群人之一(他的身影戴着帽子,站在纪念碑南面的 İsmet İnönü 身后)。他在阿塔图尔克的命令下出现在纪念碑中,表明弗拉基米尔·列宁在1920年土耳其独立战争(1919-1922年)期间提供了财政和军事援助。 共和国纪念碑是一个重要的地点,在国定假日举行官方仪式。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209.jpg|伊斯坦布尔 共和国纪念碑}}]| ^1942 土耳其 普通邮票 (15-9)^ ==== 河口造船厂 ==== 河口造船厂(土耳其语:Haliç Tersaneleri)包括从Kasımpaşa到Hasköy的 Haliç、Camialtı 和Taşkızak造船厂。Tersane-i Amire由法提赫苏丹穆罕默德于1455年创立,现在被称为金角造船厂。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517.jpg|伊斯坦布尔 河口造船厂}}]| ^2015 土耳其 河口造船厂皇家军械库 (1MS全)^ ===== Bakırköy区 ===== Bakırköy 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欧洲一侧的一个社区、自治市和区。该地区人口稠密,具有住宅特色,居住着上层中产阶级人口。 Bakırköy 市比该季度大得多,还包括其他几个社区,例如 Yeşilköy、Yeşilyurt、Ataköy。 Bakırköy 位于 D.100 高速公路(当地称为 E-5)和马尔马拉海沿岸之间。 Bakırköy 拥有一家名为“Bakırköy Ruh ve Sinir Hastalıkları Hastanesi”的大型精神病院,是重要的购物和商业中心。 ==== 伊斯坦堡阿塔图克机场 ==== 伊斯坦堡阿塔图克机场(土耳其语:İstanbul Atatürk Havalimanı;IATA代码:ISL;ICAO代码:LTBA)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的一座机场,位于伊斯坦堡市中心西南15公里,在伊斯坦堡欧洲一方。启用于1924年,在1980年改以土耳其共和国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克冠名。在2010年,该机场的旅客流量为欧洲第八大。2019年4月6日,土耳其航空的所有航班以及本机场国际及国内所有航班转移至新建的伊斯坦堡新机场,本机场转型提供货运功能、训练和举办航空展及VIP客机起降。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401.jpg|伊斯坦堡阿塔图克机场}}]|[{{: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402.jpg|伊斯坦堡阿塔图克机场}}]|[{{: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404.jpg|伊斯坦堡阿塔图克机场}}]| ^1954 土耳其 航空邮票 (6-1,2,4)^^^ ===== Eyüp区 ===== ==== 西拉塔拉加发电站 ==== 西拉塔拉加发电站(Silahtarağa Power Station,土耳其语:Silahtarağa Elektrik Santralı)是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燃煤发电站。奥斯曼帝国的第一座发电厂,从1914年到1983年一直在使用。该地点后来被改造成伊斯坦布尔比尔吉大学的大学校园,并设有两个博物馆和几个设施。它于2007年进行了翻新并更名为SantralIstanbul。 剩余的发电设备作为 Santralİstanbul 能源博物馆展示的一部分保存下来。它被建筑师 Han Tümertekin 整合到设计中。博物馆坐落在拥有三个发电机组的涡轮大厅内,收藏了蒸汽涡轮机、发电机和前 Silahtarağa 发电厂的设备,几乎以原始状态展出。 旅游是自助的。在这里,现代玻璃自动扶梯取代了以前楼层之间的煤炭输送机。为了对偌大的大厅里的机械有一个很好的了解,12米的高度悬挂了一个讲台,将参观者引导到控制室。经过控制室,游览路线经涡轮大厅层返回入口。 讲台有粗糙的木地板和钢框架的玻璃边。控制室几乎保持原样,仅进行了清洁。 技术博物馆的下层也有移动展品,鼓励参观者按下按钮和工作杆进行互动学习。 可以看到原始继电器和控制仪表和接线。有来自数十家以前和现有制造商的许多例子。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曾经只需要产生几十兆瓦的大型设备。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0414.jpg|伊斯坦布尔 西拉塔拉加发电站}}]| ^2004 土耳其 公事邮票 (5-2)^ ===== Kâğıthane区 ===== Kâğıthane或Glykà Nerà(Γλυκά Νερά,又称“甜蜜的水域”)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地区。它以前是工人阶级区,现已成为该市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区之一。该地区位于欧洲一侧,延伸到 Cendere 海岸,这条溪流流入金角湾。Cendere山谷被 Sarıyer、Eyüp、Şişli、Beşiktaş 和 Beyoğlu 区所环绕。Kâğıthane 在1954年之前是Beyoğlu的一部分,在1954年至1987年之间是Şişli的一部分。 在苏莱曼大帝时代,被称为“萨达巴德”(Sadabad)的壮丽的Kâğıthane是一片大片森林,奥斯曼帝国宫廷经常光顾这些土地,进行狩猎、骑马和所有其他类型的马术活动。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萨达巴德以其干净的水域、郁金香田、长廊和庆祝活动成为娱乐中心。有很多描绘萨达巴德聚会的版画和绘画,例如婚礼或野餐。后来,在17和18世纪,该地区建造了豪宅和避暑别墅。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战略和物流位置优越的地区变成了工业区。 Kâğıthane 成为众多工厂的所在地,包括面粉厂和造纸厂。该地区以这些造纸厂命名,后来被称为“Kâğıt hane”(纸屋)。虽然众所周知,该地区不时有吉普赛人、游牧民族、贸易或哈吉大篷车,但直到 20 世纪后期才在那里定居。 Kâğıthane 的定居点从1950年代起开始成为非法贫民窟,因为该市接收了数千名来自安纳托利亚的移民,他们来到工厂、建筑工地或服务部门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非法定居点合法化并逐渐被住宅区建筑所取代。 由于其中心位置,特别是它与新的市内交通网络的连接,以及城市更新立法的生效,Kâğıthane 正在转型。向北,该区将在建成第三个机场(新机场)、第三座桥和三层水下隧道(将在该区的哈斯达尔交界处与欧洲侧连接)建成后作为枢纽.房地产开发包括各种综合用途、购物中心、酒店、校园、办公或住宅项目。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13.jpg|伊斯坦布尔 Kâğıthane区 昔日风光}}]| ^1914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17-13)^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30.jpg|伊斯坦布尔 Kâğıthane区 昔日风光}}]| ^1914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加盖 (7-7)^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2008.jpg|伊斯坦布尔 Kâğıthane区 昔日风光}}]| ^1920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21-8)^ ===== Sarıyer 区 ===== Sarıyer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最北端的地区,位于城市的欧洲一侧。Sarıyer区是一个巨大的区域,由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一侧的村庄组成,从 Rumelifeneri 向下穿过 Tarabya、Yeniköy、İstinye、Emirgan 到 Rumelihisarı。 Sarıyer 还管理着博斯普鲁斯海峡以西的黑海海岸,包括 Kilyos 村。它的邻国是西北部的埃于普、南部的贝西克塔斯和西部的卡格坦。萨勒耶的人口约为 260,000。 ==== 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 ==== 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Istanbul Technical University,土耳其语:İstanbul Teknik Üniversitesi),是位于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的一所理工类大学。是世界上第三古老的理工大学。致力于工程学和社会科学。是土耳其声誉最高的教育机构之一。目前学校拥有39个本科项目,144个硕士项目,13个学院,346个实验室和12个研究中心。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304.jpg|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 ^2013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240周年 (4全)^ ===== 西西里区 ===== 西西里区(Şişli)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39个区之一。它位于城市的欧洲一侧,东边是贝西克塔斯,北边是萨勒耶尔,西边是埃于普和卡格塔内,南边是贝伊奥卢。2009年,西西里区的人口为316,058。 ==== 阿塔图尔克博物馆 ==== 阿塔图尔克博物馆(土耳其语:Atatürk Müzesi)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致力于纪念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生平。它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欧洲一侧的西西里区。 它位于一栋建于1908年的三层楼房中。穆斯塔法·凯末尔从叙利亚阵线返回后租下了这所房子,并与他的母亲Zübeyde、妹妹 Makbule 和养子 Abdurrahim 住在那里。他在那里住到了1919年5月16日,那天他乘班德尔马号驶往萨姆松,途中前往位于埃尔祖鲁姆的第九陆军监察局总部。这座房子于1928年由伊斯坦布尔市政府购买,阿塔图尔克的一些个人物品存放在那里。这座房子被改建为博物馆,并于1942年6月15日作为阿塔图尔克革命博物馆向游客开放。 博物馆收藏了阿塔图尔克的个人物品,如衣服和收藏品,而不是他一生的历史文献、照片和绘画。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825.jpg|伊斯坦布尔 阿塔图尔克博物馆}}]| ^2018 土耳其 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故居 (3-2)^ ==== 自由纪念碑 ==== 自由纪念碑或永恒自由纪念碑(土耳其语:Hürriyet Anıtı;奥斯曼土耳其语:Abide-i Hürriyet),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Şişli区,是一座纪念在保卫奥斯曼帝国议会对抗反动君主主义者时阵亡的士兵的纪念碑1909 年的反政变,尤其是3月31日事件。 始于1839年的坦齐马特改革以及随后的其他自由化进程遭到奥斯曼帝国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们希望重申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作为绝对君主的君主权力,尽管苏丹本人上台后接受了宪法并于 1876 年第一次立宪会议期间召开了第一届奥斯曼帝国议会,即奥斯曼帝国大会。时代。议会于1878年以俄罗斯战争为借口休会,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作为绝对君主统治了 30 多年,直到 1908 年,在帝国进步力量的压力下,议会在第二个立宪时代恢复活动。然而,1909年4月13日(鲁米历AH1325年3月31日)开始的反动起义导致民主进程再次中断。1909年7月23日,在 Mahmud Șevked Pasha 的指挥下,来自 Rumelia 的“Hareket Ordusu”(土耳其语为“行动军队”)的进步力量镇压了反政变。进步党是最重要的立宪政党,并被流放到当时属于奥斯曼帝国的萨洛尼卡。 这座纪念碑于1911年在3月31日事件发生两周年之际落成。该建筑群还拥有四位著名的奥斯曼帝国高级官员的坟墓,这些官员后来搬到这里。这座纪念碑今天被视为土耳其现代性、民主和世俗主义的象征,是一些官方仪式和公众集会的场所。 这座纪念碑位于伊斯坦布尔Şişli区的最高山丘(海拔 130 m(430 英尺))上,被称为“Hürriyet-i Ebediye Tepesi”(字面意思是永恒的自由山),今天位于一个三角形区域内,由三个主要的Şişli和Çağlayan之间的高速公路构成。 它是由著名的奥斯曼帝国建筑师穆扎弗·贝设计的,他赢得了相关的建筑竞赛。这座纪念碑建于1909年至1911年之间,以大炮向天空发射的形式建造,竖立在等边三角形底座上。在大理石底座的每一侧,都雕刻着下面休息的士兵的名字。在纪念碑上,放置了苏丹穆罕默德五世Reşa​​t的tughra。它坐落在一个公园的中心,有像五角星一样的小路,周围环绕着一个圆圈,象征着奥斯曼国旗中的星星和新月。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08.jpg|伊斯坦布尔 自由纪念碑}}]| ^1914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17-8)^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23.jpg|伊斯坦布尔 自由纪念碑}}]| ^1914 土耳其 自由纪念碑付捐邮票 (1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701.jpg|伊斯坦布尔 自由纪念碑}}]| ^1917 土耳其 普通邮票 (5-1)^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923.jpg|伊斯坦布尔 自由纪念碑}}]| ^1919 土耳其 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加冕1周年 (28-10)^ ==== 吕特菲·克达尔国际会展中心 ==== 伊斯坦布尔吕特菲·克达尔国际会展中心,常被称为伊斯坦布尔 Lütfi Kırdar ICEC,简称 ICEC,(土耳其语:İstanbul Lütfi Kırdar Uluslararası Kongre ve Sergi Sarayı),原名伊斯坦布尔体育展览馆(İstanbul Spor ve Sergi Sarayı),是一个多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Şişli 区 Harbiye 社区的多功能会议中心。 伊斯坦布尔吕特菲·克达尔国际会展中心作为主体建筑,与其扩建建筑“鲁梅利会展中心”一起举办重要的会议、交易会、音乐会、展览以及社会和文化活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907.jpg|伊斯坦布尔 吕特菲·克达尔国际会展中心}}]|[{{: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908.jpg|伊斯坦布尔 吕特菲·克达尔国际会展中心}}]|[{{: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909.jpg|伊斯坦布尔 吕特菲·克达尔国际会展中心}}]| ^1949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交易会 (3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6314.jpg|伊斯坦布尔 吕特菲·克达尔国际会展中心}}]| ^1963 土耳其 国际邮展 (5-1)^ ==== 博斯普鲁斯希尔顿酒店 ==== 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希尔顿酒店(土耳其语:Hilton İstanbul Bosphorus)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它是美国以外运营时间最长的希尔顿酒店。它由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设计,于1955年作为伊斯坦布尔希尔顿酒店开业,是二战后欧洲第一家从头开始建造的现代酒店。1955年,这家希尔顿酒店的开业为伊斯坦布尔的旅游场所带来了一个转折点。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516.jpg|伊斯坦布尔 博斯普鲁斯希尔顿酒店}}]| ^1955 土耳其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行长第10次会议 (4-3)^ ===== 于斯屈达尔区 ===== 于斯屈达尔(土耳其语:Üsküdar),或斯库塔利(英语:Scutari,希腊语:Σκουτάριον)是土耳其伊斯坦堡一个面积广阔,人口密集的市区,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安纳托利亚一侧,与艾米诺努区相对。大约五十万人口。 此地最早由来自迈加拉的古希腊殖民者建立,名为克里索波利斯(希腊语:Σκουτάριον),而在几十年前,拜占庭城在海峡对面建立。12世纪,其更名为斯库塔利,名字来自于附近同名的皇帝宫殿。 于斯屈达尔区是伊斯坦堡最古老的住宅郊区,比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岸拥挤的欧洲一侧较为宽松,有许多居民到欧洲一侧上班或上学(于斯屈达尔便宜的房价和中心的位置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在高峰时间,在海滨,从渡船和摩托艇换乘巴士及专线小巴的人熙熙攘攘。于斯屈达尔也有海的气味,摩托艇和海鸥的声音,以及这个城市的最美的风景之一。 截至2006年,中心广场正在挖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底隧道,开通一条地下铁路。 渡轮码头后面的区域是一个繁忙的购物区,拥有许多餐馆(包括著名的Kanaat Lokantasi供应奥斯曼菜,橄榄油菜肴,和冰淇淋),还有许多重要的奥斯曼清真寺。但是,也有相对较少的咖啡馆,电影院,台球厅,和青年聚集的地点。 私立的伊斯坦堡商业大学,由商会所有,在这里有一个校园。 于斯屈达尔拥有180多座清真寺,其中有许多是古老的奥斯曼建筑,为了后宫妇女而建,由著名建筑师科查·米马尔·希南设计。乘渡轮来到于斯屈达尔,首先可以看到在轮渡码头的两侧各有一个清真寺,都是由希南所设计。较大的一座是米赫里马赫苏丹清真寺,有时称为码头清真寺(İskele),由苏莱曼大帝的独生女所建;较小的一座是谢姆西帕夏清真寺,由苏莱曼的一个大臣所建。Şemsi 帕夏清真寺庭院内有一座小型图书馆,人们可以在那里坐下,享受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海风。 稍向内陆去,介于艾哈迈德三世喷泉和Şemsi帕夏清真寺之间的是巨大的新皇太后清真寺,由艾哈迈德三世的母亲所建。从码头上山,在 Valideiatik 街区是老皇太后清真寺,由穆拉德三世的母亲所建,也是由希南设计。再向上去,是规模较小的Çinili 清真寺。在Karacaahmet公墓内是巨大的萨奇琳清真寺,2009年建成。 该区拥有数座基督教堂,包括东正教的先知以利亚(İlya Profiti)教堂(目前建筑建于1831年),亚美尼亚教会的施洗约翰(Surp Garabet)教堂(始建于1590年,目前的建筑建于1888年)、圣十字架(Surp Haç)教堂(1676年建,1880年重建)、光照者圣贵格利(Surp Krikor Lusavoriç)教堂(1835年建,1861年重建)和十二使徒(Surp Yergodasan Arakelots)教堂(建于1846年)。 该区还有两座犹太会堂,均建于19世纪。 ==== 少女塔 ==== 少女塔(Maiden's Tower,土耳其语:Kız Kulesi)又名勒安得耳塔(Leander's Tower),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处的一座古塔,距离亚洲一侧的于斯屈达尔海岸200米。少女塔由拜占庭帝国皇帝阿历克塞一世始建于1110年,在此用铁链封锁海峡,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 少女塔曾毁于1509年地震和1721年大火,此后用作灯塔,内部辟为咖啡馆和餐厅。 少女塔曾出现在1966–1981年土耳其10里拉纸币的反面。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03.jpg|伊斯坦布尔 少女塔}}]| ^1914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17-3)^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24.jpg|伊斯坦布尔 少女塔}}]| ^1914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加盖 (7-1)^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2002.jpg|伊斯坦布尔 少女塔}}]| ^1920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21-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517.jpg|伊斯坦布尔 少女塔}}]| ^1955 土耳其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行长第10次会议 (4-4)^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948.jpg|伊斯坦布尔 少女塔}}]| ^1959 土耳其 结核病会议 (1全)^ |[{{:植物:欧洲:土耳其:tr196502.jpg|伊斯坦布尔 少女塔}}]| ^1965 土耳其 烟草贸易会议 (3-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8901.jpg|明轮蒸汽船"Sahilbent"号 背景:伊斯坦布尔 少女塔}}]| ^1989 土耳其 蒸汽船 (4-1)^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005.jpg|伊斯坦布尔 少女塔}}]| ^2010 土耳其 欧洲文化之都:伊斯坦布尔 (16-5)^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205.jpg|背景:伊斯坦布尔 少女塔}}]| ^2012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欧洲体育之都 (4-4)^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209.jpg|伊斯坦布尔 少女塔}}]| ^2012 土耳其 旅游 (8-1)^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634.jpg|伊斯坦布尔 少女塔}}]| ^2016 土耳其 万国邮联第26次大会 (5-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927.jpg|伊斯坦布尔 少女塔}}]| ^2019 土耳其 公事邮票:旅游 (2-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2016.jpg|边纸:伊斯坦布尔 少女塔}}]| ^2020 土耳其 地中海邮政联盟邮票:美食 (1MS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2018.jpg|伊斯坦布尔 少女塔}}]| ^2020 土耳其 访问伊斯坦布尔 (2-2)^ ==== 谢姆西帕夏清真寺 ===== 谢姆西帕夏清真寺(土耳其语:Şemsi Paşa Camii)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座奥斯曼清真寺,位于人口密集的于斯屈达尔区。 谢姆西帕夏清真寺由奥斯曼帝国建筑师米马尔·希南为大维齐尔谢姆西帕夏设计,这是君士坦丁堡由大维齐尔兴建的最小的清真寺之一,但是其叫拜楼与风景如画的海滨位置相结合,使之成为伊斯坦布尔最引人瞩目的清真寺之一。 该清真寺综合体位于一个大致呈矩形的场地上,与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岸线呈东西向对齐。这座方形的单圆顶清真寺以一个角度与海岸相邻,毗邻的捐赠者陵墓向海滨突出。俯瞰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花园两侧被宗教学校包围,第三侧是清真寺,第四侧是海堤。清真寺本身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Şemsi Ahmet 墓与主建筑相连,并由格栅与内部隔开。房间在祈祷大厅鼓的高度上有一个镜子拱顶。它有三扇面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平开窗和三扇墙上的九扇窗户,上面装饰着彩色玻璃。清真寺周围是一个更大的建筑群,位于于斯屈达尔海岸,也是由宫廷建筑师思南在谢姆西帕夏宫附近建造的,根据清真寺门户上的铭文,建筑于1580年完工。19​​40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由宗教捐赠总局设计,由建筑师Süreyya Yücel监督。该综合体位于一个大致呈矩形的场地上,与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岸线东西向对齐。这座方形的单圆顶清真寺以一个角度与海岸相邻,毗邻的捐赠者墓向海滨突出。它的区域被西面和南面的 L 形宗教学校和北面带格栅窗的海堤所包围,给人的印象是在一个画廊里,可以看到带框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海景。建筑群有两扇门,一扇面向陆地,另一扇面向大海;地门通向位于东部区域的私人围墙墓地,位于清真寺朝拜墙后面,该墙已成为谢姆西帕夏几代人的墓地。 沿着海堤的一扇门通向清真寺和宗教学校共用的区域庭院。沿着墓地墙向东的第二道门也通过一条狭窄的通道通向这个庭院。清真寺的门廊向西北和西南方向环绕着祈祷大厅,与院子对面的伊斯兰学校拱廊规模较小。门廊和拱廊都被棚顶覆盖,尖拱支撑在带有钻石切割大写的柱子上。清真寺门廊在1940年修复期间重建。一个带有一个阳台的尖塔升起在它上面,毗邻祈祷大厅的西南角。通过西北墙上的大理石门户进入祈祷大厅,顶部是一个直径约八米的圆顶。圆顶的过渡是通过一个八角形鼓上的四个斜角来实现的,这个鼓上有四个拱形窗户。祈祷大厅有九扇平开窗——每面墙上两扇窗户,东南墙上有一扇额外的窗户。每个窗扇的顶部都有一个拱形窗户,窗户采用不同颜色的玻璃成分,圆形窗户放置在米哈拉布上方。简单的大理石米哈拉布有一个穆卡纳斯风帽。 Muqarnas 雕刻也被用来突出斜拱的弹性。木制迷你吧是现代的替代品。 陵墓与祈祷大厅相连。它从西北方向从外面进入,但通向带有烤拱门的祈祷大厅。房间在祈祷大厅鼓的高度上有一个镜子拱顶。它有三扇面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平开窗和三扇墙上的九扇窗户,上面装饰着彩色玻璃。装饰仅限于门户的钟乳石雕刻和镜子拱顶上的花卉和几何图案。虽然其门户铭文已丢失,但祈祷大厅拱门上的铭文仍保留了下来。与清真寺和建筑群一样,坟墓由切割的石头制成。L形宗教学校有12个圆顶牢房和一个大教室,所有教室前面都是一个拱廊,拱廊的屋顶由19根柱子支撑。除了北端以外,所有单元都排成一排,其中一个单元将海堤前的拱廊围起来。七米见方的教室占据了学校西翼的中心,并突出在宗教学校的围墙之外。它的上方是一个圆顶,上面有一个斜角,并在一个八角鼓上升起。教室的三面墙上有六扇窗户,西墙留有炉子和两个搁架壁龛。每个madrasa牢房都有两个窗户、一个熔炉和一个或两个搁架壁龛。修复后拱廊扩大,1953年重新装修madrasa以容纳图书馆,教室用作阅览室。在南翼的尽头连接了一个带有私密牢房的额外房间。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906.jpg|伊斯坦布尔 谢姆西帕夏清真寺}}]| ^2019 土耳其 旅游 (3-3)^ ==== 强穆勒佳清真寺 ==== 强穆勒佳清真寺(土耳其语:Çamlıca Camii)是一座位于伊斯坦布尔的清真寺,同时也是土耳其最大的清真寺。该清真寺可容纳63,000人,其中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会议厅和可容纳3500辆车的地下停车场。 强穆勒佳清真寺是由两位女性建筑师:Bahar Mızrak和Hayriye Gül Totu设计,耗资约1.5亿土耳其里拉(约6,650万美元)。四座清真寺宣礼塔的长度跨度为107.1米,此长度指涉塞尔柱土耳其和拜占庭帝国之间曼齐克尔特战役(1071年)。 这座清真寺是土耳其政府建造的众多大型工程之一,意旨在于展示经济实力,并为执政党正义发展党提供政治遗产。土耳其总统艾尔段在就职大典上说:“当一匹马死亡时,它会卸下马鞍;而当一个人死亡时,他会留下他的作品。我们将会为此而被铭记。”土耳其专家Ziya Meral告诉《泰晤士报》,“这与文化外交以及对土耳其在世界角色上的愿景有关。” 强穆勒佳清真寺在2019年5月4日由土耳其总统艾尔段揭幕。数位领导人列席竣工仪式,其中包括塞内加尔总统麦基·萨尔、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德、阿尔巴尼亚总统梅塔、巴勒斯坦总理穆罕默德·沙泰耶和其他外国政要。 贝莱格将强穆勒佳清真寺的外观描述为“一个连接柱廊庭院的巨大盒子;在盒子的顶部,圆顶和半圆顶围绕着一个矮小的中央圆顶,顶部是一个金色的新月形顶饰。”外观设计的灵感来自奥斯曼古典时代的主要建造者,建筑师米马尔·希南。思南的奥斯曼设计对清真寺的外部设计方案产生了影响,“它对混凝土的使用使思南的结构装置——例如他用来分散主圆顶向下推力的圆顶群——降级为单纯的装饰”清真寺位于强穆勒佳(Çamlıca)山上,与希南的创作之一苏莱曼尼耶清真寺遥相呼应。该清真寺的位置可与 苏莱曼尼耶清真寺相媲美,后者由著名建筑师米马尔·希南设计和建造。强穆勒佳清真寺的主圆顶高72米,跨度34米的圆顶代表伊斯坦布尔市(34是该市的车牌号)。主圆顶的尺寸为3.12米宽、7.77米高、4.5吨重。清真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一些礼拜场所的大门,正门所在的地方长5米,高6.5米,重6吨。顶饰采用纳米技术着色,由三部分组成。强穆勒佳清真寺的顶饰是世界上最大的。 强穆勒佳清真寺设有博物馆、地下停车位、艺术画廊、图书馆、会议厅和托儿所。美术馆面积3500平方米,图书馆面积3000平方米。会议厅最多可容纳1,071人,清真寺设有八个艺术工作室以及一个可容纳3,500辆汽车的室内停车场。强穆勒佳清真寺的内部设计采用了更简约的建筑方法。两位女设计师的意图是让人们在空间中感受到更多的灵性,她们表示“光、色、玻璃、纹饰和书法”的使用是考虑到这一点的。 强穆勒佳清真寺有六个宣礼塔,代表伊斯兰信仰(信仰)的六条。六座宣礼塔中的四座设有三个阳台,高107.1米,用于纪念土耳其人在1071年战胜曼齐克特。另外两座尖塔有两个阳台,高90米。尖塔以圆顶为中心,四个尖塔在两端,另外两个在清真寺的外端。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817.jpg|伊斯坦布尔 强穆勒佳清真寺}}]| ^2018 土耳其 强穆勒佳清真寺 (1全)^ ==== 阿亚兹马清真寺 ==== 阿亚兹马清真寺(土耳其语:Ayazma Camii)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清真寺,可追溯到奥斯曼帝国时期,位于伊斯坦布尔于斯屈达尔区的Aziz Mahmud Hüdayi街区26号. 奥斯曼苏丹三世。它是由穆斯塔法以他的母亲米赫里沙·埃敏·苏丹和他的哥哥 Şehzade Süleyman 的名义建造的。它的建筑师是穆罕默德·塔希尔·阿加 (Mehmed Tahir Ağa)。这座清真寺始建于1758年,经过2年的建造过程,于1760年开放供奉。这座清真寺在建筑上反映了奥斯曼帝国和巴洛克风格的影响。 被雷击毁的清真寺宣礼塔于1872年和1881年重建。这座清真寺于1953年再次修复,不久后恢复运作。 由于阿亚兹马宫及其花园位于清真寺所在的地方,因此得名。它是一座受西方影响的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从三门庭院通过楼梯到达清真寺。它的尖塔是一个单一的阳台中央圆顶,圆顶放置在四个承载扶壁上,它的底部铺有大理石。在南边。一个鸟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就像在穆斯塔法墓中一样。它的讲坛由雕刻的彩色大理石制成,米哈拉布的内部由红色斑岩制成。建筑西边的苏丹马哈菲尔的墙壁上有意大利瓷砖。清真寺内有书法家赛义德·阿卜杜拉和书法家赛义德·穆斯塔法的著作。其墓地共有43座坟墓。左上角的苏丹三世。穆斯塔法喷泉装饰有Şair Zihni的铭文。 在它的后面,它是在同一天建造的;有Şemsipaşa小学,于1914年重建。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2102.jpg|伊斯坦布尔 阿亚兹马清真寺的鸟舍}}]| ^2021 土耳其 鸟舍 (2-2)^ ==== 贝勒贝伊宫 ==== 贝勒贝伊宫(Beylerbeyi Palace,土耳其语: Beylerbeyi Sarayı)是奥斯曼帝国的一处夏宫,兴建于1860年代。它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贝勒贝伊街区,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一侧,目前紧邻1973年修建的博斯普鲁斯大桥。其名称来源于帝国时期的一种衔位(高于贝伊,低于帕夏的军衔)。 贝勒贝伊宫由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下令兴建于1861年到1865年,作为一处夏宫以及招待来访的外国元首的宫殿。1869年,法国的欧仁妮皇后在前往苏伊士运河途中,参观了 贝勒贝伊宫。温莎公爵和公爵夫人也曾访问贝勒贝伊宫。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8502.jpg|伊斯坦布尔 贝勒贝伊宫 1865}}]| ^1985 土耳其 皇宫建筑 (2-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719.jpg|(左)伊斯坦布尔 贝勒贝伊宫}}]| ^2017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贝勒贝伊宫和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 (1MS全)^ ==== 小强穆勒佳电视广播塔 ==== 小强穆勒佳电视广播塔电视广播塔(土耳其语:Küçük Çamlıca TV-Radyo Kulesi),简称Çamlıca塔,是位于伊斯坦布尔Üsküdar区的 Little Çamlıca 山上的电信塔,设有观景台和餐厅。 塔的总高度为369米(1,211英尺),其中221米(725英尺)为49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18米(59英尺)。塔的钢天线高度为168米(551英尺)。它的总高度为海拔587米,是伊斯坦布尔最高建筑的称号。 该结构是由当时的总理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在2011年由伊斯坦布尔大都会市启用的 Çamlıca Hill 电视广播塔创意项目后选择的。建设于2016年底开始,四年后于2020年9月完成。然而,该项目是将于2019年底完成。它于2021年5月29日落成。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2107.jpg|伊斯坦布尔 小强穆勒佳电视广播塔}}]| ^2021 土耳其 第十二届国际交通与通讯论坛 (4+1MS-4)^ ==== 坎迪利天文台 ==== 坎迪利天文台(Kandilli Observatory),或更正式的坎迪利天文台和地震研究所(KOERI,土耳其语:Kandilli Rasathanesi ve Deprem Araştırma Enstitüsü)是土耳其的一个天文台,也专门从事地震研究。它位于伊斯坦布尔安纳托利亚一侧的乌斯屈达尔区的坎迪利社区,位于俯瞰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山顶上。 该天文台最初名为“帝国天文台”(奥斯曼土耳其语:رصدخانه‌يي امیره,罗马音:Rasathâne-i Âmire),于 1868 年在伊斯坦布尔的鲁梅利亚一侧建立,主要致力于天气预报和准确计时。 在1909年3月31日事件中,天文台被叛军摧毁。然而,下一年,Fatin教授(后来的 Fatin Gökmen)负责重建天文台。他选择了现在的地方作为天文台的所在地。系统的研究工作于1911年7月1日开始。经过几次更名后,1940年开始使用“坎迪利天文台、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名称。1982年,天文台并入博阿齐奇大学。后来,该机构更名为坎迪利天文台和地震研究所(KOERI)。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6101.jpg|伊斯坦布尔 坎迪利天文台 老楼}}]|[{{: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6102.jpg|}}]|[{{: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6103.jpg|}}]|[{{: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6104.jpg|伊斯坦布尔 坎迪利天文台}}]| ^1961 土耳其 坎迪利天文台50周年 (4全)^^^^ ==== 7月15日烈士大桥 ==== 7月15日烈士大桥(15 July Martyrs Bridge,土耳其语:15 Temmuz Şehitler Köprüsü),前称博斯普鲁斯大桥(Bosphorus Bridge,土耳其语:Boğaziçi Köprüsü),是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座悬索桥,为第一座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并连结亚洲与欧洲两大陆的跨海大桥。以北约5公里处有另一座名为“穆罕默德二世大桥”的跨海大桥,为了区别,所以博斯普鲁斯大桥又常称为“第一博斯普鲁斯大桥”,而穆罕默德二世大桥则称为“第二博斯普鲁斯大桥”。 博斯普鲁斯大桥的兴建决定于土耳其总理阿德南·曼德列斯任内的1957年,于1970年2月开始动工,1973年10月30日落成启用,当天为土耳其建国50周年纪念日的翌日。2016年7月25日,土耳其内阁通过易名,以纪念当年7月15日未遂政变丧生的人。 博斯普鲁斯大桥全长1,510米,离海面64米,路宽39米,分为6线道。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7001.jpg|伊斯坦布尔 7月15日烈士大桥}}]|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7002.jpg|伊斯坦布尔 7月15日烈士大桥}}]| ^1970 土耳其 博斯普鲁斯大桥开工纪念 (2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7301.jpg|伊斯坦布尔 7月15日烈士大桥}}]|[{{: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7302.jpg|伊斯坦布尔 7月15日烈士大桥}}]| ^1973 土耳其 博斯普鲁斯大桥竣工纪念 (2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7303.jpg|伊斯坦布尔 7月15日烈士大桥}}]| ^1973 土耳其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1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0705.jpg|右下邮票:伊斯坦布尔 7月15日烈士大桥}}]| ^2007 土耳其 国际邮展 (1MS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0825.jpg|伊斯坦布尔 7月15日烈士大桥}}]| ^2008 土耳其 印度尼西亚-土耳其联合发行 (10-3)^ |[{{:风光:亚洲:印度尼西亚:id200838.jpg|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7月15日烈士大桥}}]| ^2008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土耳其联合发行 (10-3)^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206.jpg|伊斯坦布尔 7月15日烈士大桥}}]| ^2012 土耳其 世界室内田径运动会 (4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218.jpg|伊斯坦布尔 7月15日烈士大桥}}]| ^2012 土耳其 桥梁 土耳其-中国联合发行 (2-1)^ |[{{:风光:亚洲:中国:cn201214.jpg|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7月15日烈士大桥}}]| ^2012 中国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与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 中国-土耳其联合发行 (2-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907.jpg|邮票:(左)伊斯坦布尔 7月15日烈士大桥}}]| ^2019 土耳其 土耳其与蒙古建交50周年 土耳其-蒙古联合发行 (1MS全)^ ===== Arnavutköy区 ===== Arnavutköy(在土耳其语中意为“阿尔巴尼亚村庄”)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省的一个城镇和农村地区。该区于2008年由 Gaziosmanpaşa 区的大农村部分和包括Çatalca 在内的其他区的部分地区新成立。市长是正义与发展党的艾哈迈德·哈西姆·巴尔塔奇。 它位于伊斯坦布尔的欧洲一侧,与黑海接壤。 伊斯坦布尔机场就在该区。 ==== 伊斯坦堡机场 ==== 伊斯坦堡机场(土耳其语:İstanbul Havalimanı,英语:Istanbul Airport;IATA代码:IST;ICAO代码:LTFM),原称伊斯坦堡新机场(土耳其语:İstanbul Yeni Havalimanı,英语:Istanbul New Airport),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主要的联外国际机场,位于伊斯坦堡欧洲一方中北部的阿尔纳武特柯伊(Arnavutköy),于2018年10月29日土耳其国庆日局部启用。2019年4月6日起,所有原伊斯坦堡阿塔图尔克机场的客运航班转移至该机场作业。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821.jpg|伊斯坦堡机场}}]| ^2018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新机场 (1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2106.jpg|伊斯坦堡机场}}]| ^2021 土耳其 第十二届国际交通与通讯论坛 (4+1MS-3)^ ===== 卡德柯伊区 ===== 卡德柯伊(Kadıköy)在古代和拜占庭帝国时期称为迦克墩,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个人口众多的区,位于马尔马拉海的小亚细亚一侧,面对着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一侧古老的市中心。 卡德柯伊也是该区最突出的街区的名称,那是一个住宅和商业区,有许多酒吧、电影院和书店,是安纳托利亚一侧的文化中心。 卡德柯伊在1928年成为一个区,从于斯屈达尔区分出。在同一年,İçerenköy、Bostancı和 Suadiye 从卡尔塔尔区分出,最终加入了新成立的卡德柯伊区。与其相邻的区为:西北方的于斯屈达尔区,东北方的乌姆拉尼耶,东南方的马尔泰佩以及卡尔塔尔。根据2007年人口统计,卡德柯伊区的人口为509,282人。 ==== 海达尔帕夏车站 ==== 海达尔帕夏车站(土耳其语:Haydarpaşa Garı)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两个主要火车站之一,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以东。始建于1872年,目前建筑1909年启用。 是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干线的西部终点站,也是巴格达铁路和希贾兹铁路的终点站。有火车渡轮横跨海峡到达欧洲一方的锡尔凯吉车站。 2010年11月28日,正在进行修复工程的车站发生火灾,屋顶和四楼损毁。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0821.jpg|伊斯坦布尔 海达尔帕夏车站}}]| ^2008 土耳其 火车站建筑 (2-1)^ ==== 费内巴切灯塔 ==== 费内巴切灯塔(土耳其语:Fenerbahçe Feneri)是一座仍在使用的历史灯塔,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卡德科伊区费内巴切附近马尔马拉海北部海岸。 历史文件提到,海角的位置经常造成海上破坏。1562年,苏丹苏莱曼一世(1520-1566年在位)颁布了一项法令,命令在Kalamış Cape的岩石上建造一盏灯,因为该地点当时被称为。 灯塔建于1857年,位于靠近博斯普鲁斯海峡入口东侧的费内巴切角。费内巴切的位置以灯塔命名(字面意思是灯塔的“Fener”和花园的“bahçe”)。它位于卡德柯伊区以南约 1.5公里(0.93 英里)处的一个公共公园内。这座 20 米高(66 英尺)的圆柱形塔楼有两个画廊。灯塔被漆成白色。一座砖石单层看守人的房子附属于它。 灯塔最初是用煤油点亮的,但后来光源被使用碳化物(乙炔气)的达伦灯取代。目前,它依靠电力运行。灯塔的灯笼有一个1,000 W的光源。光线通过带有焦距为500毫米(20 英寸)的柱面透镜的折反射反射器系统,每12秒和1.5秒长,在15英里(24公里)的范围内以组白色闪烁两次。在有雾的情况下,灯塔的雾号每60秒就会爆炸一次。 费内巴切灯塔在土耳其的代码为“TUR-021”,其无线电呼号为TC2FLH。它由运输和通信部的沿海安全局(土耳其语:Kıyı Emniyeti Genel Müdürlüğü)运营和维护。 灯塔和看守人的房子作为国家遗产受到保护。该网站向公众开放,但塔楼已关闭。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05.jpg|伊斯坦布尔 费内巴切灯塔}}]| ^1914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17-5)^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18.jpg|伊斯坦布尔 费内巴切灯塔}}]| ^1914 土耳其 加盖邮票 (5-1)^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25.jpg|伊斯坦布尔 费内巴切灯塔}}]| ^1914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加盖 (7-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2003.jpg|伊斯坦布尔 费内巴切灯塔}}]| ^1920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21-3)^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111.jpg|伊斯坦布尔 费内巴切灯塔}}]| ^1951 土耳其 沿海贸易权25周年 (4-4)^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0723.jpg|(左上)伊斯坦布尔 费内巴切灯塔}}]| ^2007 土耳其 费内巴切体育俱乐部成立100周年 (1MS全)^ ==== 萨拉科格鲁球场 ==== 萨拉科格鲁球场,亦称许克吕·萨拉吉奥卢体育场(Şükrü Saracoğlu Stadium,土耳其语:Şükrü Saracoğlu Stadyumu),是一个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足球场,同时它是土耳其足球球会费伦巴治体育俱乐部的主场,以土耳其政治家许克吕·萨拉吉奥卢命名。2006年10月4日,欧洲足总经过多次审议后,决议萨拉科格鲁球场是最后一届2008–09年欧洲足总杯的决赛场地,德国球队云达不来梅及乌克兰球队顿涅茨克矿工于2009年5月21日在这个场地争夺冠军殊荣。萨拉科格鲁球场的总入场人数为53586人。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0723.jpg|(右下)伊斯坦布尔 萨拉科格鲁球场}}]| ^2007 土耳其 费内巴切体育俱乐部成立100周年 (1MS全)^ ===== 萨勒耶尔区 ===== ==== 如梅利堡垒 ==== 如梅利堡垒(Rumelihisarı)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萨勒耶尔区,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狭窄处的欧洲一侧的小山上。它由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兴建于1452年,征服君士坦丁堡之前。它的对面的亚洲一侧是另一个奥斯曼堡垒安纳托利亚堡垒,由苏丹巴耶济德一世建于1393年到1394年。 选择这个地点,是在1453年土耳其围城期间,为了阻止来自黑海对君士坦丁堡的援助,特别是来自热那亚殖民地,如卡法、锡诺普和阿玛斯拉的援助。此前苏丹穆拉德二世(1404至1451年)试图征服君士坦丁堡时,遇到了困难,因为博斯普鲁斯海峡被拜占庭帝国舰队封锁。因此穆拉德二世的儿子穆罕默德二世在1451年登基,1452年4月15日就开始修建这座堡垒,作为围攻君士坦丁堡的准备工作,到8月31日完成。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试图讲和,遭到穆罕默德二世的拒绝。 在这个地方,过去曾经有有一个罗马帝国堡垒,后来被拜占庭和热那亚用作监狱,后来在此修建了一座修道院。 如梅利堡垒有一个小塔,三个主塔,在连接主塔的墙上还有13个小瞭望塔。三座主塔分别以监工的三位帕夏的名字命名。苏丹亦亲赴现场视察工程。北面的主塔为圆柱形,高9层,28米,直径23.3米,墙厚7米。今天,此塔称为“法提赫(征服者)塔”,以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命名。哈利勒帕夏塔,为十二边形,位于中部,也是9层,高22米,直径23.3米,墙厚6.5米。南面的主塔,扎甘帕夏塔,只有8层,圆柱形,高21米,直径26.7米,墙厚5.7米。每个塔的内部空间用木地板分隔。堡垒的总面积是31250平方米。 奥斯曼帝国时期,如梅利堡垒成为一个海关检查站,控制通过海峡的船舶。但是在修建控制海峡的第二对堡垒后失去了它的战略重要性,在17世纪改为监狱,主要关押外国战俘。1509年堡垒部分毁于地震,不久修复。1746年,一场大火曾烧毁了两座主塔的木结构部分。19世纪,堡垒荒废,变成一个住宅区。 1950年代,如梅利堡垒得到修复。自1960年以来,如梅利堡垒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在夏季作为露天剧场,举办各种音乐会。 如梅利堡垒出现在1939年至1986年土耳其的各种纸币的图案中。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06.jpg|伊斯坦布尔 如梅利堡垒}}]| ^1914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17-6)^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15.jpg|伊斯坦布尔 如梅利堡垒 博斯普鲁斯海峡}}]| ^1914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17-15)^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19.jpg|伊斯坦布尔 如梅利堡垒}}]| ^1914 土耳其 加盖邮票 (5-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26.jpg|伊斯坦布尔 如梅利堡垒}}]| ^1914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加盖 (7-3)^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902.jpg|伊斯坦布尔 如梅利堡垒 博斯普鲁斯海峡}}]| ^1919 土耳其 战争停火 (13-2)^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2010.jpg|伊斯坦布尔 如梅利堡垒 博斯普鲁斯海峡}}]| ^1920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21-10)^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001.jpg|伊斯坦布尔 如梅利堡垒}}]| ^1950 土耳其 航空邮票 (1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107.jpg|伊斯坦布尔 如梅利堡垒}}]| ^1951 土耳其 第40届议会间会议 (4-4)^ |[{{:历史:欧洲:土耳其:tr195301.jpg|伊斯坦布尔 如梅利堡垒}}]| ^1953 土耳其 征服君士坦丁堡500周年 (12+1MS-1)^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6053.jpg|伊斯坦布尔 如梅利堡垒}}]| ^1960 土耳其 普通邮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6317.jpg|伊斯坦布尔 如梅利堡垒}}]| ^1963 土耳其 国际邮展 (5-4)^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0705.jpg|左下邮票:(左)伊斯坦布尔 如梅利堡垒}}]| ^2007 土耳其 国际邮展 (1MS全)^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526.jpg|伊斯坦布尔 如梅利堡垒}}]| ^2015 土耳其 公事邮票:博物馆 (5-3)^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807.jpg|(左)伊斯坦布尔 如梅利堡垒}}]| ^2018 土耳其 土耳其-卡塔尔建立外交关系45周年 土耳其-卡塔尔联合发行 (2-1)^ ==== 穆罕默德二世大桥 ==== 穆罕默德二世大桥(土耳其语:Fatih Sultan Mehmet Köprüsü),又被称作第二博斯普鲁斯大桥,是一座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跨海大桥,大桥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并连接欧洲与亚洲,大桥奠基于1986年,1988年3月7日建成,是当时世界第5长悬索桥,现在排名第19。 大桥命名来源于15世纪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大桥承载欧洲E80公路、泛亚公路1号线、泛亚公路5号线以及土耳其O-2公路。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8803.jpg|伊斯坦布尔 穆罕默德二世大桥}}]| ^1988 土耳其 桥梁 (2-1)^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9003.jpg|伊斯坦布尔 穆罕默德二世大桥}}]| ^1990 土耳其 欧洲旅游年 (2-2)^ ===== 比于克切克梅杰区 ===== 比于克切克梅杰区(Büyükçekmece)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郊区的一个区和自治市,位于欧洲一侧的马尔马拉海沿岸,城市以西。它主要是一个拥有380,000人口的工业区。 ==== 苏莱曼苏丹大桥 ==== 苏莱曼苏丹大桥(土耳其语:Kanuni Sultan Süleyman Köprüsü),也被称为比于克切克梅杰桥(Büyükçekmece Bridge),是一座石拱桥,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中心以西36公里(22英里)处,位于欧洲一侧的比于克切克梅杰区。 这座桥由首席建筑师米马尔·希南(Mimar Sinan,约1488/1490-1588年)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建造,横跨大而浅的水湾克切克梅杰湖(Büyükçekmece Lake)的入口。1566年开工建设,1567年大桥建成。据报道,在施工期间,水从比于克切克梅杰湖中抽出,并放置了40,000立方米(1,400,000 立方英尺)的石头。 这座桥由28个跨度组成,并被沿其长度的三个浅小岛分成四个部分。它作为交通大动脉服务于大量交通的角色已被其靠海一侧的一座宽阔的现代公路桥取代,但这座 16 世纪的桥梁因其象征性和历史性的共鸣而得到提升。1986年至1989年间,它以可观的成本进行了修复。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0701.jpg|伊斯坦布尔 苏莱曼苏丹大桥}}]| ^2007 土耳其 建筑师希南和他的作品 (4-1)^ ==== 苏莱曼大喷泉 ==== 苏莱曼大喷泉(Kanuni Sultan Süleyman Çeşmesi)是位于伊斯坦布尔比于克切克梅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喷泉。喷泉由古典风格的三翼石制成。它由Mimar Sinan与 Kurşunlu Han和苏莱曼苏丹大桥一起于1566年建造,当时苏莱曼大帝开始了Zigetvar远征。它在饮用水和公用用水方面仍然活跃。喷泉旁边是Sokullu Mehmet Pasha清真寺。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804.jpg|伊斯坦布尔 苏莱曼大喷泉}}]| ^2018 土耳其 有历史的喷泉 (1全)^ ===== Şile区 ===== ==== 斯勒灯塔 ==== 斯勒灯塔(土耳其语:Şile Feneri)是一座仍在使用的历史灯塔,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省东北部城镇Şile的黑海西部海岸。 受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Abdulmejid I,1839-1861年在位)的委托,它于1859年由法国工程师建造。1860年,灯塔投入使用。 砖石灯塔建在镇东北约1公里(0.62 英里)的Cape Şile的悬崖上。19m(62 ft)的塔楼在灯笼室周围有一个画廊,呈八角柱状。一座砖石单层看守人的房子附属于它。灯塔被漆成白色,带有黑色的窄横带。 最初,灯塔是用煤油点燃的,但后来光源被使用碳化物(乙炔气)的达伦灯取代。自1968年以来,它以电力运行。灯塔的灯笼有八个925毫米折反射柱面透镜和一个1,000 W光源。在 60 m (200 ft) 的焦高处,它每15秒闪烁白色1.5秒,在20nmi(37 km)的范围内可见。闪烁是通过八个旋转面板实现的,这些面板仍然通过塔内的重量驱动机构使用锚式擒纵机构进行运动。链条上落下的重物在两小时内到达塔底。为了操作的连续性,灯塔管理员必须通过倒回链条将其拉起。 该灯塔在土耳其的代码为“TUR-046”,其无线电呼号为TC2SLH。它由运输和通信部的沿海安全局(土耳其语:Kıyı Emniyeti Genel Müdürlüğü)运营和维护。 Şile灯塔作为历史遗迹向公众开放。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019.jpg|伊斯坦布尔 斯勒灯塔}}]| ^2010 土耳其 斯勒灯塔建成150周年 (1全)^ ===== 贝科兹区 ===== 贝科兹(土耳其语:Beykoz),又名贝科斯和贝科斯,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区,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北端安纳托利亚一侧。 贝科兹包括从 Küçüksu 和 Göksu(就在 Anadolu Hisarı 之前)的河流到博斯普鲁斯海峡向黑海的开口,以及腹地的村庄直至 Riva 溪的一切。这是伊斯坦布尔最宜人、最宁静的地区之一,许多绿地仍然完好无损。 ==== 安纳托利亚堡垒 ==== 安纳托利亚堡垒(Anadoluhisarı)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靠近安纳托利亚(亚洲)一侧。它在1393年至1394年由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济德一世兴建,为于1395年攻打君士坦丁堡的军事行动做前期准备。 安纳托利亚堡垒建筑于靠近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窄处的一片约7000平方米的土地上。另一座堡垒——如梅利堡垒在1451至1452年由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对岸(欧洲)兴建,用于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交通来往,尤其是遏制东罗马帝国的重要盟友,在黑海地区拥有包括卡法、锡诺普和阿马士拉在内的多个殖民地的热那亚共和国。 它最初被用作一个瞭望堡垒。堡垒中有一座高25米的主塔,包围在不规则的五角形墙中。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瞭望塔,内有一座清真寺。这是伊斯坦布尔最早的一座土耳其建筑。穆罕默德二世建造了2米厚的墙来加固这座堡垒,并新建了三座瞭望塔、一座仓库和几间房屋。经过改造,它的外观已经和最初有了很大的差别。在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之后,它被作为军事监狱使用。 在1991年至1993年,土耳其文化部修复了安纳托利亚堡垒。它是一座博物馆,但并不对外开放。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6603.jpg|伊斯坦布尔 安纳托利亚堡垒}}]| ^1966 土耳其 旅游 (5-3)^ ==== 库库克苏亭 ==== 库库克苏亭(Küçüksu Pavilion,土耳其语:Küçüksu Kasrı)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座夏季凉亭,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海岸的贝科兹区的Küçüksu街区,在 Anadoluhisarı 和 Fatihul S桥之间.奥斯曼帝国苏丹在郊游和狩猎期间使用该亭子作短暂停留。 该凉亭由苏丹阿卜杜勒-梅吉德一世(1823-1861年)委托建造,由建筑师 Garabet Amira Balyan 和他的儿子 Nigoğayos Balyan 设计,采用新巴洛克风格。这座建筑于1857年竣工,取代了马哈茂德一世 (1696-1754) 统治时期由他的大维齐尔·迪维塔·穆罕默德·帕夏 (Divittar Mehmed Pasha) 建造的一座两层高的木结构宫殿,随后塞利姆三世 (1761-1808) 和马哈茂德二世 (1785-1839年)。 该建筑由两层主层和一个地下室组成,占地面积为15 x 27米。不同于其他高墙的亭园;它的花园四周环绕着铸铁栏杆,四边各有一个门。地下室设有厨房、储藏室和仆人宿舍,上面的地板反映了传统土耳其房屋的设计——四个角落房间围绕着一个中央大厅。海滨的房间有两个壁炉,而其他房间各有一个,全部由色彩缤纷的意大利大理石制成。客房拥有来自波西米亚的水晶吊灯、窗帘、家具内饰和赫里克编织的地毯。大厅和房间展示绘画和艺术品;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舞台设计师 Charles Séchan 负责室内装饰。 在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 (1830–1876) 统治期间,外墙增加了更精致的装饰;当时,一些原有的花园附属建筑被拆除。民国初期,这里曾作为国宾馆使用了几年。自1944年彻底修复以来,这座宫殿一直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8704.jpg|伊斯坦布尔 库库克苏亭}}]| ^1987 土耳其 皇宫建筑 (2-2)^ ==== 波洛涅兹科伊 ==== 波洛涅兹科伊(Polonezköy)或亚当波尔(Adampol)是一个村庄,行政上是一个街区,位于伊斯坦布尔的亚洲一侧,距离历史悠久的市中心约30公里(19英里),在贝科兹区的边界内。它受到亚当·耶日·恰尔托雷斯基(Adam Jerzy Czartoryski)的启发和资助,并于1842年在十一月起义失败后由一小群波兰移民定居。那里仍然有一个波兰社区,拥有自己的教堂和墓地。 |[{{:风光:欧洲:波兰:pl199201.jpg|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亚当波尔纪念博物馆}}]| ^1992 波兰 土耳其亚当波尔的波兰村成立150周年 (1全)^ ===== 博斯普鲁斯海峡 ===== 博斯普鲁斯海峡(英语:Bosporus,土耳其语:Boğaziçi,希腊语:Βόσπορος Vosporos,保加利亚语:Босфора),又名伊斯坦布尔海峡(土耳其语:İstanbul Boğazı),是一个介于欧洲与亚洲之间的海峡。它长约30公里,最宽处宽约3700米,最窄处宽约700米。 博斯普鲁斯海峡北连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布尔即隔着博斯普鲁斯海峡与小亚细亚半岛相望,是黑海沿岸国家出海第一关口,也是连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因此,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必须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才能前往地中海。 博斯普鲁斯海峡有五条运输通道,分别为公路使用的7月15日烈士大桥、穆罕默德二世大桥、亚武兹苏丹塞利姆大桥、欧亚隧道(2016年完工)以及铁路使用的马尔马雷隧道。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411.jpg|伊斯坦布尔 博斯普鲁斯海峡 从于斯屈达尔区的Kandilli地区眺望}}]| ^1914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17-11)^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901.jpg|伊斯坦布尔 博斯普鲁斯海峡 从于斯屈达尔区的Kandilli地区眺望}}]| ^1919 土耳其 战争停火 (13-1)^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1928.jpg|伊斯坦布尔 博斯普鲁斯海峡 从于斯屈达尔区的Kandilli地区眺望}}]| ^1919 土耳其 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加冕1周年 (28-15)^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2007.jpg|伊斯坦布尔 博斯普鲁斯海峡 从于斯屈达尔区的Kandilli地区眺望}}]| ^1920 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风光 (21-7)^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903.jpg|伊斯坦布尔 博斯普鲁斯海峡}}]|[{{: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4906.jpg|伊斯坦布尔 博斯普鲁斯海峡}}]| ^1949 土耳其 航空邮票 (6-3,6)^^ |[{{:风光:欧洲:土耳其:tr195102.jpg|伊斯坦布尔 博斯普鲁斯海峡}}]| ^1951 土耳其 航空邮票 (3-2)^ ===== 欧亚隧道 ===== 欧亚隧道(土耳其语:Avrasya Tüneli),又称“亚欧隧道”,是一条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海底行车隧道,于2016年12月20日开放,并于2016年12月22日通车。 该隧道全长5公里,设有双层道路,横跨亚洲及欧洲之间的伊斯坦布尔海峡。 |[{{:风光:欧洲:土耳其:tr201720.jpg|伊斯坦布尔 欧亚隧道}}]| ^2017 土耳其 博斯普鲁斯海峡欧亚隧道开通 (1MS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