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 {{tag>艺术}}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发行的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邮票。 达达主义(Dada或Dadaism)是一场兴起于一战时期的苏黎世,涉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歌)、戏剧和美术设计等领域的文艺运动。达达主义是20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达达主义作为一场文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波及范围却很广,对20世纪的一切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了影响。 达达主义者的活动包括公开集会、示威、出版艺术及文学期刊等等。在达达主义者的出版物中,充满着对艺术、政治、文化的热情洋溢的评述和见解。 达达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这场运动的诞生是对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一种抗议。达达主义者们坚信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僵化、呆板的压抑性力量,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上,还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达达主义运动影响了后来的一些文艺流派,包括超现实主义和激浪派。 达达主义者认为“达达”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反艺术”。无论现行的艺术标准是什么,达达主义都与之针锋相对。由于艺术和美学相关,于是达达干脆就连美学也忽略了。传统艺术品通常要传递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潜在的信息,而达达者的创作则追求“无意义”的境界。对于达达主义作品的解读完全取决于欣赏者自己的品味。此外,艺术诉求于给人以某种感观,而达达艺术品则要给人以某种“侵犯”。讽刺的是,尽管达达主义如此的反艺术,达达主义本身就是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流派。“达达”作为对艺术和世界的一种注解,它本身也就变成了一种艺术。 达达主义运动的大部分参与者都深受虚无主义观点的影响,认为人类创造的一切都无实际价值,包括艺术在内。达达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的根基在于机遇和偶然性因素。 达达主义的理念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许多人旧有价值观的颠覆力量。既然很难从无序的世界中找到实际的意义,那么便索性把这种无序当作是这个世界的某种天性,并以之去颠覆那些维系着旧秩序的旧美学体系。他们认为,正是这种旧的秩序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达达主义者试图通过对旧秩序的拒绝达到彻底瓦解旧秩序的目的。 超现实主义(法语:Surréalisme)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化运动,直接地源于达达主义,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其理论背景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帕格森的直觉主义。强调直觉和下意识。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为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得到确立,是此派理论家布列东于1924年在巴黎发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以后。在宣言中他给超现实主义下了定义:“超现实主义,名词。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企图运用这种自动主义,以口头或文字或其他任何方式去表达真正的思想过程。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 人们对这场超现实主义运动了解得最多的是超现实主义的视觉艺术作品和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艺术家将作品画的像照片一样,制造出让人感到不舒服,觉得不合逻辑的意象,在作品中把日常的东西变为怪异的生物,还发明了许多利用无意识去表达自我的画画技法。 超现实主义源于达达主义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主要的文化活动中心在巴黎。1920年以后超现实主义运动蔓延至各个领域,最终影响全球多个国家及语言的视觉艺术,文学,电影和音乐,乃至政治思想及政策实施,哲学及社会学理论。 艺术上的表现以探索潜意识和世界中的矛盾为主,如生与死、过去和未来等,超现实主义的画家也为了表现这样的奇发异想,大多运用拓印法、黏贴法、自动性技法等,特殊的表现技法来创作。另外为了表现想像与真实世界的扭曲或矛盾,他们也常常采用精细而写实的手法来表达超现实的世界,甚至出现幽默的效果。 ===== 保罗·克利 ===== 保罗·克利(Paul Klee,1879年12月18日-1940年6月29日),是一位瑞士裔的德国籍的画家。他曾在慕尼黑美术学校学习画画,并制作了许多以黑白为主的版画和线画。1914年与好友赴突尼斯旅行期间获得灵感,从此成为了一位绘画彩色画的画家,创作出极为优异的作品,知名的作品包括Fish Magic(鱼的魔术)、 Zitronen和 Viaducts Break Ranks等画作,画风被封为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他也曾执教于魏玛,德绍和杜塞尔多夫等地。他对色彩的变化有独特的鉴赏力,成熟时期的作品更大量采用多种多样的混合媒材,例如沙子或木屑等,创作出具有特别张力画作。他和他的朋友,俄国画家康定斯基,都是当时包豪斯的名师。 |[{{:艺术:欧洲:德国:de197902.jpg|"Bird Garden" 保罗·克利作}}]| ^1979 德国 画家保罗·克利诞生100周年 (1全)^ |[{{:艺术:欧洲:德国:de201504.jpg|Sky flowers over the yellow house in Nationalgalerie(局部)保罗·克利作 柏林 贝格鲁恩博物馆藏}}]| ^2015 德国 画家保罗·克利逝世75周年 (1全)^ |[{{:艺术:欧洲:马耳他骑士团:smom202012.jpg|船只的警报器 保罗·克利作}}]|[{{:艺术:欧洲:马耳他骑士团:smom202013.jpg|千里光 保罗·克利作}}]|[{{:艺术:欧洲:马耳他骑士团:smom202014.jpg|美丽的园丁 保罗·克利作}}]| ^2020 马耳他骑士团 艺术杰作 (3全)^^^ ===== 费利斯·卡索拉蒂 ===== 费利斯·卡索拉蒂(Felice Casorati,1883年12月4日 - 1963年3月1日)是意大利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他最著名的画作包括人物构图、肖像画和静物画,这些画作通常以不寻常的透视效果为特色。 |[{{:艺术:欧洲:意大利:it198602.jpg|帕瓦罗洛的达芙妮 费利斯·卡索拉蒂作}}]| ^1986 意大利 意大利艺术 (2-2)^ |[{{:艺术:欧洲:梵蒂冈:va199304.jpg|耶稣受难 费利斯·卡索拉蒂作}}]| ^1993 梵蒂冈 欧罗巴邮票:当代艺术 (2-1)^ ===== 让·阿尔普 ===== 让·阿尔普(Jean Arp,1886年9月16日-1966年6月7日),德语名汉斯,德裔法国雕塑家、画家和诗人。1916年参与达达主义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又与超现实主义者和表现主义者有着广泛的交往。阿尔普主张艺术的完全自由,注重内在情感的表达。阿尔普延续了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查特金、赫西埃等人的道路,实现了雕塑的全面抽象化。其雕塑代表作有《云的牧人》、《和平廊柱》、《平面延长》、《构成》等,常常给人流水一般的感觉。 |[{{:艺术:欧洲:法国:fr198602.jpg|舞蹈者 让·阿尔普作}}]| ^1986 法国 艺术系列 (1全)^ ===== 马克·夏卡尔 ===== 马克·夏卡尔(又译马克·夏加尔;俄语:Марк Шага́л;意第绪语:מאַרק שאַגאַל‎‎;法语:Marc Chagall;1887年7月6日-1985年3月28日),出生名莫伊舍·扎卡尔罗维奇·夏卡尔(白俄罗斯语:Мойша Захаравіч Шагалаў;罗马转化:Moishe Zakharovich Shagal),巴黎派画家之一。出生于俄国的犹太家庭。父母只靠着微薄的收入养育10个子女,家境贫困。黑暗的木屋、迷信的乡民、演奏著小提琴的人、牛、羊、鸡以及马等都存在于少年夏卡尔心中的,这一幕幕的印象,成为了他的创作泉源。1922年离开俄国,定居于巴黎近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移居美国,开始设计芭蕾舞的布景和服装。这些画中的动物、物体和人取材于个人生活、美梦和俄罗斯民间传说。“超现实主义派”一词据说是阿波利奈尔为形容夏卡尔的作品而创造出来的。 |[{{:艺术:欧洲:法国:fr196301.jpg|埃菲尔铁塔和订婚者 马克·夏卡尔作}}]| ^1963 法国 艺术系列 (2-1)^ |[{{:艺术:欧洲:白俄罗斯:by199301.jpg|"Man over Vitebsk" 马克·夏卡尔作}}]|[{{:艺术:欧洲:白俄罗斯:by199302.jpg|海滨长廊,1917 马克·夏卡尔作 现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 |[{{:艺术:欧洲:白俄罗斯:by199303.jpg|}}]| ^1993 白俄罗斯 欧罗巴邮票:现代艺术 (2+1MS全)^ |[{{:艺术:欧洲:俄罗斯:ru199703.jpg|海滨长廊,1917 马克·夏卡尔作 现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 ^1997 俄罗斯 俄罗斯博物馆建馆100周年 (4-3)^ |[{{:艺术:欧洲:白俄罗斯:by199905.jpg|"Time have only one wing" 马克·夏卡尔作}}]| ^1999 白俄罗斯 Vitebsk painting's school (4+1MS-MS)^ |[{{:艺术:欧洲:法国:fr200201.jpg|梅斯 圣斯德望主教座堂 彩色玻璃窗镶嵌画 夏娃与蛇,1963-1964 马克·夏卡尔作}}]| ^2002 法国 艺术系列 (1全)^ |[{{:艺术:欧洲:亚美尼亚:am201201.jpg|Dacha 马克·夏卡尔作}}]| ^2012 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国家画廊藏画 (2-1)^ |[{{:艺术:欧洲:法国:fr201704.jpg|萨尔堡 Chapelle des Cordeliers de Sarrebourg 彩色玻璃窗镶嵌画 和平}}]|[{{:艺术:欧洲:法国:fr201705.jpg|天堂 尼斯 夏加尔博物馆藏}}]| |[{{:艺术:欧洲:法国:fr201703.jpg|}}]| ^2017 法国 艺术系列 (2全)^ ===== 乔治欧·德·奇里诃 ===== 乔治欧·德·奇里诃(Giorgio de Chirico,1888年7月10日-1978年11月20日)是一名超现实画派大师,生于希腊东部的沃洛斯,由西西里裔的父亲和热那亚裔的母亲养育成人。他是形而上派(scuola metafisica)艺术运动的始创人。 |[{{:艺术:欧洲:圣马力诺:sm197901.jpg|令人不安的缪斯 乔治欧·德·奇里诃作}}]|[{{:艺术:欧洲:圣马力诺:sm197902.jpg|古代的马 乔治欧·德·奇里诃作}}]|[{{:艺术:欧洲:圣马力诺:sm197903.jpg|自画像 乔治欧·德·奇里诃作}}]| ^1979 圣马力诺 画家乔治欧·德·奇里诃逝世1周年 (3全)^^^ |[{{:艺术:欧洲:意大利:it198801.jpg|考古学家 乔治欧·德·奇里诃作}}]| ^1988 意大利 意大利艺术 (1全)^ |[{{:艺术:欧洲:摩纳哥:mc198804.jpg|考古学家 乔治欧·德·奇里诃作}}]| ^1988 摩纳哥 雕塑家乔治欧·德·奇里诃作诞生100周年 (1全)^ |[{{:艺术:欧洲:意大利:it200012.jpg|秋日午后之谜 乔治欧·德·奇里诃作}}]|[{{:艺术:欧洲:意大利:it200013.jpg|致命的神殿 乔治欧·德·奇里诃作}}]| ^2000 意大利 2000年的来临:艺术与科学 (2全)^^ ===== 苏菲·陶柏·阿尔普 ===== 苏菲·陶柏·阿尔普(Sophie Taeuber-Arp;1889年1月19日-1943年1月13日),出生于瑞士达沃斯,于瑞士苏黎世去世。是一位瑞士艺术家、绘画工作者、雕塑工作者、与舞蹈工作者。她曾经同她的丈夫让·阿尔普一起参加达达主义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运动。她的作品包含了平面领域的绘画,立体领域里的雕塑与浮雕以及表演艺术里的舞蹈与戏剧。其作品常常以其独特的节奏与几何结构出名。她被认为是20世纪的几何抽象的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艺术:欧洲:法国:fr202115.jpg|Le Bateau 苏菲·陶柏·阿尔普作}}]| ^2021 法国 艺术系列 (1全)^ ===== 汉娜·霍奇 ===== 汉娜·霍奇(Hannah Höch)(1889年11月1日-1978年5月31日)是德国达达艺术家。当她是蒙太奇的创始者之一时,她以魏玛时期的工作而闻名。摄影蒙太奇或摄影蒙太奇是一种拼贴,其中粘贴的项目是实际照片,或者是从新闻界和其他广泛生产的媒体中提取的照片复制品。 霍奇的作品旨在消除“新女人”概念中存在的寓言和二分法:一个充满活力,专业且雌雄同体的女人,她准备取代她成为与男人平等的地方。她对该主题的兴趣在于二分法的结构方式以及谁扮演了社会角色。 霍奇作品中的其他关键主题是雌雄同体,政治言论和性别角色转变。这些主题相互影响,围绕霍奇的作品创建了一个女权主义话语,这种话语在魏玛共和国(1919年至1933年)期间一直延续到今天,鼓励了妇女的解放和代理。 |[{{:艺术:欧洲:柏林:bl198901.jpg|'Journalists' 汉娜·霍奇作}}]| ^1989 柏林 汉娜·霍奇诞生100周年 (1全)^ ===== 马克斯·恩斯特 ===== 马克斯·恩斯特(德语:Max Ernst,1891年4月2日-1976年4月1日),德国画家、雕塑家、图像艺术家及诗人。作为一名多产的艺术家,恩斯特是达达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主要领军人物。 |[{{:艺术:欧洲:法国:fr199103.jpg|After we motherhood 马克斯·恩斯特作}}]| ^1991 法国 马克斯·恩斯特诞生100周年 (1全)^ |[{{:艺术:欧洲:德国:de199101.jpg|After we motherhood 马克斯·恩斯特作}}]| ^1991 德国 马克斯·恩斯特诞生100周年 (1全)^ |[{{:艺术:欧洲:捷克斯洛伐克:cs199101.jpg|日常生活 马克斯·恩斯特作}}]| ^1991 捷克斯洛伐克 艺术系列 (5-1)^ ===== André Masson ===== André-Aimé-RenéMasson(1896年1月4日至1987年10月28日)是一位法国艺术家。 |[{{:艺术:欧洲:法国:fr198404.jpg|古希腊阿波罗神殿女祭师皮迪娅 The Pythia}}]| ^1984 法国 艺术系列 (1全)^ ===== 保罗·德尔沃 ===== 保罗·德尔沃(Paul Delvaux, 1897年9月23日-1994年7月20日),比利时画家,以其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裸女画著名。 |[{{:艺术:欧洲:比利时:be197001.jpg|Saint Idesbald 保罗·德尔沃作 科克赛德 保罗·德尔沃博物馆藏}}]| ^1970 比利时 绘画 (2-1)^ |[{{:艺术:欧洲:比利时:be198301.jpg|普通人 保罗·德尔沃作}}]|[{{:艺术:欧洲:比利时:be198302.jpg|夜车 保罗·德尔沃作}}]| ^1983 比利时 欧罗巴邮票:发明和发现 (2全)^^ |[{{:艺术:欧洲:比利时:be198501.jpg|保罗·德尔沃作}}]|[{{:艺术:欧洲:比利时:be198502.jpg|保罗·德尔沃作}}]| ^1985 比利时 比利时铁路协会150周年 (2全)^^ |[{{:艺术:欧洲:法国:fr199205.jpg|以弗所的约会 保罗·德尔沃作}}]| ^1992 法国 艺术系列 (1全)^ |[{{:艺术:欧洲:比利时:be199701.jpg|"Woman with Garland of Leaves in Hair" 保罗·德尔沃作}}]|[{{:艺术:欧洲:比利时:be199702.jpg|"Nude" 保罗·德尔沃作}}]|[{{:艺术:欧洲:比利时:be199703.jpg|"Woman Wearing Hat and Trolley Bus" 保罗·德尔沃作}}]| ^1997 比利时 画家保罗·德尔沃诞生100周年 (3全)^^^ |[{{:风光:欧洲:比利时:be200306.jpg|天堂的婚纱 保罗·德尔沃作 科克赛德 保罗·德尔沃博物馆藏}}]| ^2003 比利时 这是比利时 (10-1)^ ===== 勒内·马格里特 ===== {{tag>艺术}} 勒内·弗朗索瓦·吉兰马格里特(法语: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1898年11月21日-1967年8月15日)是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并且因为其超现实主义作品中带有些许诙谐以及许多引人审思的符号语言而闻名。他的作品对于许多观察家对于事先设想现实状况的情况提出挑战,并且影响今日许多插画风格。 |[{{:艺术:欧洲:比利时:be197002.jpg|勒内·马格里特作 布鲁塞尔 马格里特博物馆藏}}]| ^1970 比利时 绘画 (2-2)^ |[{{:艺术:欧洲:比利时:be197005.jpg|大新闻 勒内·马格里特作}}]| ^1970 比利时 邮展 (2MS-MS1)^ |[{{:艺术:欧洲:比利时:be198402.jpg|灯光帝国(1954) 勒内·马格里特作}}]| ^1984 比利时 现代艺术 (4-2)^ |[{{:艺术:欧洲:法国:fr199804.jpg|回归, 1940 勒内·马格里特作}}]| ^1998 法国 马格里特诞生100周年 (1全)^ |[{{:艺术:欧洲:比利时:be199801.jpg|回归, 1940 勒内·马格里特作}}]| |[{{:艺术:欧洲:比利时:be199802.jpg|"Black Magic" 勒内·马格里特作}}]|[{{:艺术:欧洲:比利时:be199803.jpg|"The Sensitive Chord" 勒内·马格里特作}}]|[{{:艺术:欧洲:比利时:be199804.jpg|"The Castle of the Pyrenees" 勒内·马格里特作}}]| ^1998 比利时 马格里特诞生100周年 (4全)^^^ |[{{: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0801.jpg|The man from the Sea 勒内·马格里特作}}]|[{{: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0802.jpg|Scheherazade 勒内·马格里特作}}]|[{{: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0803.jpg|The midnight marriage 勒内·马格里特作}}]| |[{{: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0804.jpg|Georgette 勒内·马格里特作}}]|[{{: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0805.jpg|The ignorant fairy 勒内·马格里特作}}]| |[{{: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0806.jpg|}}]| ^2008 比利时 勒内·马格里特诞生100周年 (5全)^ |[{{: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1401.jpg|"La voie du sang" 1961 勒内·马格里特作}}]|[{{: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1402.jpg|"Portrait d'Adrienne Crowet" 1940 勒内·马格里特作}}]| |[{{: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1403.jpg|"La trahison des images" 1929 勒内·马格里特作}}]|[{{: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1404.jpg|"Golconde" 1953 勒内·马格里特作}}]| |[{{: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1405.jpg|"La grande famille" 1963 勒内·马格里特作}}]|[{{: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1406.jpg|"Découverte" 1927 勒内·马格里特作}}]|[{{: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1407.jpg|"La domaine d'Arnheim" 1962 勒内·马格里特作}}]|[{{: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1408.jpg|"L'empire des lumières" 1954 勒内·马格里特作}}]| |[{{: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1409.jpg|"Les valeurs personnelles" 1952 勒内·马格里特作}}]|[{{:艺术:欧洲:比利时:be201410.jpg|La poitrine" 1961 勒内·马格里特作}}]| ^2014 比利时 马格里特艺术作品 (10全)^^ ===== 赫尔穆特·科勒 ===== 赫尔穆特·科勒(Helmut Kolle,1899年2月24日 - 1931年11月17日)是德国画家,他在1920年代在法国取得了重大成功,将德国现代主义风格与法国绘画相融合。 |[{{:艺术:欧洲:德国:de199603.jpg|'Still Life with Guitar, Book & Vase' 赫尔穆特·科勒作}}]| ^1996 德国 德国20世纪绘画 (3-3)^ ===== Jindřich Štyrský ===== Jindřich Štyrský (1899年8月11日, Čermná u Kyšperka – 1942年3月21日, Prague),捷克超现实主义画家。 |[{{:艺术:欧洲:捷克:cz199901.jpg|红色兰花 (1939) Jindřich Štyrský作}}]| ^1999 捷克 艺术系列 (3-1)^ ===== Toyen ===== Toyen, 又名 Marie Čermínová (1902年9月21日, in Prague – 1980年11月9日, in Paris), 捷克超现实主义画家。 |[{{:艺术:欧洲:捷克斯洛伐克:cs199203.jpg|Abandoned Corset}}]| ^1992 捷克斯洛伐克 艺术系列 (3-3)^ ===== Felix Nussbaum ===== Felix Nussbaum(1904年12月11日至1944年8月9日)是德国犹太超现实主义画家。努斯鲍姆(Nussbaum)的作品罕见地瞥见了大屠杀受害者中一个人的本质。 |[{{:艺术:欧洲:德国:de200403.jpg|The Secret,Felix Nussbaum作 画家诞生100周年}}]| ^2004 德国 德国20世纪绘画 (1全)^ ===== 弗里达·卡罗 ===== 弗里达·卡罗(西班牙语:Frida Kahlo,1907年7月6日-1954年7月13日),墨西哥女画家,以自画像著名,许多画作受到墨西哥自然及文化的影响。本名是Magdalena Carmen Frieda Kahlo y Calderón,她出生在墨西哥城南部的科约阿坎街区。父亲是德裔犹太画家与摄影师,家族来自罗马尼亚的奥拉迪亚(一战前是匈牙利属地)及德国巴登-符腾堡邦普福尔茨海姆。弗里达之夫为著名墨西哥画家迭戈·利弗拉, 弗里达·卡罗声称她是在1910年7月7日出生,但她的出生证明上是写1907年7月6日。弗里达·卡罗可能是希望她的出生年份和墨西哥革命开始的年份一様,因此她可以和现代的墨西哥一起诞生。弗里达的作品将墨西哥描绘成是美洲原住民传统的象征,身为女性主义者,弗里达也毫不妥协的描述女性的经验。 墨西哥文化和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传统是弗里达作品中重要的内涵,有时会被描述为素人艺术或民间艺术。作品中也有许多对于认同、后殖民、性别、阶级以及墨西哥种族的问题。她的作品也认为属于超现实主义及魔幻现实主义,1938年时超现实主义活动的发起者安德烈·布勒描述弗里达的作品是“围绕在炸弹周围的丝带”。 |[{{:艺术:欧洲:塞尔维亚:rs200706.jpg|自画像 弗里达·卡罗作}}]| ^2007 塞尔维亚 艺术 (3-3)^ ===== Endre Nemes ===== Endre Nemes (1909年11月10日 – 1985年9月22日),捷克/斯洛伐克/瑞典超现实主义画家。 |[{{:艺术:欧洲:斯洛伐克:sk199601.jpg|巴洛克椅子 Endre Nemes作}}]| ^1996 斯洛伐克 艺术系列 (3-1)^ |[{{:艺术:欧洲:捷克:cz199601.jpg|巴洛克椅子 Endre Nemes作}}]| ^1996 捷克 艺术系列 (3-1)^ |[{{:艺术:欧洲:瑞典:se199601.jpg|巴洛克椅子 Endre Nemes作}}]| ^1996 瑞典 艺术作品 (1全)^ ===== 福尼·蒂森 ===== 福尼·蒂森(Foni (Alphonse) Tissen,1909–1975) 是卢森堡的一名教师和艺术家,他主要以他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的绘画而闻名,其中许多是自画像。 |[{{:艺术:欧洲:卢森堡:lu200901.jpg|福尼·蒂森}}]| ^2009 卢森堡 名人^ |[{{:艺术:欧洲:卢森堡:lu202202.jpg|Nemrod 福尼·蒂森作}}]| ^2022 卢森堡 欧洲文化之都 卢森堡-立陶宛联合发行 (2-2)^ |[{{:艺术:欧洲:立陶宛:lt202202.jpg|Nemrod 福尼·蒂森作}}]| ^2022 立陶宛 欧洲文化之都 卢森堡-立陶宛联合发行 (2-2)^ ===== 罗贝托·马塔 ===== 罗贝托·马塔 (1911年11月11日-2002年11月23日),智利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艺术:欧洲:法国:fr199105.jpg|抽象画·黑色画,啊!}}]| ^1991 法国 艺术系列 (1全)^ ===== Josef Liesler ===== Josef Liesler (1912年9月19日, in Vidolice near Kadaň – 2005年8月23日, in Prague)捷克超现实主义画家。 |[{{:艺术:欧洲:捷克斯洛伐克:cs197204.jpg|Midsummer Night’s dream, 1962}}]| ^1972 捷克斯洛伐克 艺术系列 (5-4)^ |[{{:艺术:欧洲:捷克:cz202003.jpg|How I Like You When You Grin}}]|[{{:艺术:欧洲:捷克:cz202004.jpg|Variations on an Old Masters Theme}}]|[{{:艺术:欧洲:捷克:cz202005.jpg|Variations on an Old Masters Theme II}}]| ^2020 捷克 艺术系列 (3全)^^^ ===== Ladislav Guderna ===== Ladislav Guderna (1921-1999),斯洛伐克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艺术:欧洲:捷克斯洛伐克:cs196910.jpg|}}]| ^1969 捷克斯洛伐克 世界和平会议 (1全)^ |[{{:艺术:欧洲:捷克斯洛伐克:cs199104.jpg|巧合}}]| ^1991 捷克斯洛伐克 艺术系列 (5-4)^ ===== 尚·丁格利 ===== 尚·丁格利(Jean Tinguely,1925年5月22日,瑞士佛立堡生-1991年8月30日,伯恩卒),另译杰昂·唐格里,瑞士达达主义画家与雕刻家,以机动艺术创作闻名。他以作品来暗讽文明工业社会中盲目生产过剩的现象。 丁格利在瑞士巴塞尔成长,曾就读于巴塞尔艺术与工艺学校(Basel 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为了发展艺术生涯,他于1952年与第一任配偶——瑞士艺术家伊娃·埃普莉(Eva Aeppli)迁居法国。他的首次展览于1954年五月在巴黎阿贺诺画廊(Galerie Arnaud)举办。丁格利被视为二十世纪中期巴黎的前卫艺术家。1955年,丁格利与多位艺术家,包含杜象(Duchamp)与卡尔达(Calder),共同参与名为“运动”(Le Mouvement)的展览,这也是机动艺术首次在艺术中获得重要地位。丁格利亦是1960年时在新写实主义宣言中签署的艺术家之一。 丁格利于1971年与法国艺术家妮基·桑法勒结婚。两人的共同创作包括巴黎的《史特拉文斯基喷泉》(Fontaine Igor Stravinsky,1983年)以及《诗农堡喷泉》(Fontaine de Château-Chinon,1988年)。 丁格利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向纽约致敬》(Homage to New York),是他于1960年接受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邀请所创作的作品。《向纽约致敬》是一架自毁式机器,曾在展览中运转27分钟,但这次表演并未成功将作品完全摧毁,而表演中被破坏的机械残骸则成为观众的纪念品。两年后,他受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之邀创作了《世界尽头研究二号机》(Study for an End of the World No. 2),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近郊沙漠中成功引爆。 |[{{:艺术:欧洲:法国:fr198801.jpg|抽象画·金属结构 Méta}}]| ^1988 法国 艺术系列 (1全)^ ===== Karol Baron ===== Karol Baron, 1939年9月13日 à Levoča - 2004年2月29日 à Paris (France), 斯洛伐克超现实主义画家。 |[{{:艺术:欧洲:斯洛伐克:sk200502.jpg|}}]| ^2005 斯洛伐克 艺术系列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