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科 ====== {{tag>动物}}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象科动物邮票。 ===== 象属 Elephas ===== 亚洲象(Asian elephant,学名:Elephas maximus),是象的一种,印度象是亚洲象的指名亚种。亚洲象为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之一,也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亚洲象比起他在非洲的亲戚要小一些,分别这两种大象的最容易的方法是观察其耳朵,亚洲象的耳朵要小一些。亚洲象能够长到2-4米高,重量可达3000-5000公斤,是亚洲体型最大的陆上哺乳动物,雌象的体型比雄性较小。亚洲象鼻端有一个呈手指状的突出物,由于此突出物有大量的神经细胞,因此使象鼻像人类的手指一样灵活。雄性的亚洲象长有象牙,而雌象即使有象牙亦不是太突出。有一定比例的雄性亚洲象不长象牙,这一比例可能与它们在过去受到的捕猎压力有关。 亚洲象的耳朵比较小、较圆,前脚有5只脚趾,后脚有4只脚趾,共有19对肋骨(其中苏门答腊象有20对,比非洲象多一对),头骨有两个突起,背脊拱起。性情温和,比较容易驯服。在野外,老虎、豹和人类是亚洲象的主要敌人。亚洲象每群由数头到数十头象不等,其中由一头最强壮的雄象作首领。它们没有固定的栖息地点,分布范围亦广。 |[{{:风光:亚洲:北婆罗洲:mnb190905.jpg|亚洲象}}]| ^1909 北婆罗洲 (13-5)^ |[{{:动物:欧洲:民主德国:ddr195601.jpg|亚洲象}}]| ^1956 民主德国 (6-1)^ |[{{:动物:亚洲:泰国:th196001.jpg|亚洲象}}]| ^1960 泰国 (1全)^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6104.jpg|亚洲象}}]| ^1961 匈牙利 (10-4)^ |[{{:动物:欧洲:捷克斯洛伐克:cs196204.jpg|亚洲象}}]| ^1962 捷克斯洛伐克 (6-4)^ |[{{:动物:亚洲:印度:in196303.jpg|亚洲象}}]| ^1963 印度 (5-3)^ |[{{:动物:欧洲:苏联:ussr196401.jpg|亚洲象}}]| ^1964 苏联 (7-1)^ |[{{:动物:亚洲:泰国:th197507.jpg|亚洲象}}]| ^1975 泰国 (4-3)^ |[{{:动物:亚洲:孟加拉国:bd197705.jpg|亚洲象}}]| ^1977 孟加拉国 (6-5)^ |[{{:动物:欧洲:波兰:pl197803.jpg|亚洲象}}]| ^1978 波兰 (7-3)^ |[{{:动物:亚洲:印度:in198601.jpg|亚洲象}}]| ^1986 印度 (2-1)^ |[{{:动物:亚洲:斯里兰卡:lk198601.jpg|亚洲象亚种 Ceylon Elephant (Elephas maximus ceylonensis)}}]|[{{:动物:亚洲:斯里兰卡:lk198602.jpg|亚洲象亚种 Ceylon Elephant (Elephas maximus ceylonensis)}}]| |[{{:动物:亚洲:斯里兰卡:lk198603.jpg|亚洲象亚种 Ceylon Elephant (Elephas maximus ceylonensis)}}]|[{{:动物:亚洲:斯里兰卡:lk198604.jpg|亚洲象亚种 Ceylon Elephant (Elephas maximus ceylonensis)}}]| ^1986 斯里兰卡 (4全)^^ |[{{:动物:亚洲:泰国:th199105.jpg|亚洲象}}]|[{{:动物:亚洲:泰国:th199106.jpg|亚洲象}}]| |[{{:动物:亚洲:泰国:th199107.jpg|亚洲象}}]|[{{:动物:亚洲:泰国:th199108.jpg|亚洲象}}]| |[{{:动物:亚洲:泰国:th199109.jpg|亚洲象}}]| ^1991 泰国 (4+1MS全)^ |[{{:动物:欧洲:以色列:il199202.jpg|亚洲象}}]| ^1992 以色列 (4-2)^ |[{{:动物:欧洲:俄罗斯:ru199310.jpg|亚洲象}}]| ^1993 俄罗斯 (8-1)^ |[{{:动物:大洋洲:澳大利亚:au199415.jpg|亚洲象}}]| ^1994 澳大利亚 (5-5)^ |[{{:动物:联合国:un199412.jpg|亚洲象}}]| ^1994 联合国 (12-12)^ |[{{:动物:亚洲:中国:cn199505.jpg|亚洲象}}]| ^1995 中国 (2全)^ |[{{:动物:亚洲:泰国:th199501.jpg|亚洲象}}]| ^1995 泰国 (2全)^ |[{{:动物:亚洲:马来西亚:my199904.jpg|亚洲象}}]| ^1999 马来西亚 (4+1MS-4)^ |[{{:动物:亚洲:中国:cn200011.jpg|(下方副票)亚洲象}}]| ^2000 中国 ^ |[{{:动物:欧洲:葡萄牙:pt200107.jpg|亚洲象}}]| ^2001 葡萄牙 (10-7)^ |[{{:动物:亚洲:越南:vn200305.jpg|亚洲象}}]|[{{:动物:亚洲:越南:vn200306.jpg|亚洲象}}]|[{{:动物:亚洲:越南:vn200307.jpg|亚洲象}}]|[{{:动物:亚洲:越南:vn200308.jpg|亚洲象}}]| ^2003 越南 (4全)^^^^ |[{{:动物:亚洲:泰国:th200301.jpg|亚洲象}}]| |[{{:动物:亚洲:泰国:th200303.jpg|亚洲象}}]| ^2003 泰国 (2+1MS-1,MS)^ |[{{:动物:非洲:南非:za200302.jpg|亚洲象}}]| ^2003 南非 (2-2)^ |[{{:动物:亚洲:马来西亚:my200404.jpg|亚洲象}}]| ^2004 马来西亚 (4+1MS-4)^ |[{{:动物:欧洲:荷兰:nl200601.jpg|亚洲象}}]| ^2006 荷兰 (12-1)^ |[{{:风光:亚洲:印度:in200705.jpg|亚洲象}}]| ^2007 印度 (5-5)^ |[{{:动物:亚洲:哈萨克斯坦:kz200702.jpg|亚洲象}}]| ^2007 哈萨克斯坦 (2-2)^ |[{{:动物:欧洲:丹麦:dk200906.jpg|亚洲象}}]| ^2009 丹麦 哥本哈根动物园 (4-2)^ |[{{:动物:亚洲:老挝:la201101.jpg|亚洲象}}]| ^2011 老挝 (4-1)^ |[{{:动物:欧洲:比利时:be201307.jpg|亚洲象}}]| ^2013 比利时 (10-2)^ |[{{:动物:大洋洲:澳大利亚:au201616.jpg|亚洲象}}]| ^2016 澳大利亚 (7-4)^ |[{{:动物:亚洲:马来西亚:my201905.jpg|亚洲象}}]| ^2019 马来西亚 (3+2MS-1)^ |[{{:风光:亚洲:斯里兰卡:lk201905.jpg|亚洲象}}]| ^2019 斯里兰卡 (6MS-MS5)^ †古亚洲象(学名:Elephas hysudricus)是一种已灭绝的象科动物,化石发现于西瓦利克山脉。生活在上新世和更新世时期。 |[{{:动物:亚洲:尼泊尔:np201501.jpg|古亚洲象}}]| ^2015 尼泊尔 (6-1)^ ===== 非洲象属 Loxodonta ===== 非洲草原象(African bush elephant,学名:Loxodonta africana)又名普通非洲象,体型较大,毛色为灰色,后臀与前肩同高,象牙极长,并向上弯曲。 非洲象是象科的一个属,于1825年由乔治·库维叶男爵命名。成年非洲雄象高于3.5米,最高更可达4.1米。体重约为4至5吨,最重记录有7.3吨。它们的长牙最高记录有102.7公斤重。非洲象的化石仅在非洲有发现。 |[{{:动物:非洲:安哥拉:ao195303.jpg|非洲草原象}}]| ^1953 安哥拉 (20-3)^ |[{{:动物:非洲:南非:za195406.jpg|非洲草原象}}]| ^1954 南非 (14-6)^ |[{{:动物:非洲:埃塞俄比亚:et196103.jpg|非洲草原象}}]| ^1961 埃塞俄比亚 (6-3)^ |[{{:动物:亚洲:柬埔寨:kh196703.jpg|非洲草原象}}]| ^1967 柬埔寨 (3-3)^ |[{{:风光:非洲:塞内加尔:sn196903.jpg|非洲草原象}}]| ^1969 塞内加尔 (4-3)^ |[{{:动物:欧洲:捷克斯洛伐克:cs197602.jpg|非洲草原象}}]| ^1976 捷克斯洛伐克 (6-2)^ |[{{:动物:非洲:博普塔茨瓦纳:bp197714.jpg|非洲草原象}}]| ^1977 博普塔茨瓦纳 (17-14)^ |[{{:动物:非洲:毛里塔尼亚:mr197805.jpg|非洲草原象}}]| ^1978 毛里塔尼亚 (6-5)^ |[{{:动物:非洲:西南非洲:swa198027.jpg|非洲草原象}}]| ^1980 西南非洲 (20-17)^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8106.jpg|非洲草原象}}]| ^1981 匈牙利 (7-6)^ |[{{:动物:亚洲:日本:jp198203.jpg|(上)非洲草原象}}]| ^1982 日本 (4-3)^ |[{{:动物:非洲:乌干达:ug198301.jpg|非洲草原象}}]|[{{:动物:非洲:乌干达:ug198302.jpg|非洲草原象}}]| |[{{:动物:非洲:乌干达:ug198303.jpg|非洲草原象}}]|[{{:动物:非洲:乌干达:ug198304.jpg|非洲草原象}}]| ^1983 乌干达 (4全)^^ |[{{:风光:非洲:坦桑尼亚:tz199308.jpg|非洲草原象}}]| ^1993 坦桑尼亚 (7+1MS-MS)^ |[{{:风光:非洲:南非:za199509.jpg|非洲草原象}}]| ^1995 南非 旅游 (9+1MS-8)^ |[{{:动物:非洲:南非:za199605.jpg|非洲草原象}}]| ^1996 南非 (5-5)^ |[{{:动物:联合国:un199705.jpg|非洲草原象}}]| ^1997 联合国 (12-5)^ |[{{:动物:非洲:南非:za199830.jpg|非洲草原象}}]| ^1998 南非 (5-5)^ |[{{:动物:非洲:南非:za199911.jpg|边纸:非洲草原象}}]| ^1999 南非 (10全)^ |[{{:动物:非洲:南非:za199912.jpg|非洲草原象}}]| ^1999 南非 (1MS全)^ |[{{:动物:非洲:南非:za200101.jpg|非洲草原象}}]| ^2001 南非 (5-1)^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200210.jpg|非洲草原象}}]| ^2002 博茨瓦纳 (16-6)^ |[{{:动物:非洲:莫桑比克:mz200201.jpg|非洲草原象}}]|[{{:动物:非洲:莫桑比克:mz200202.jpg|非洲草原象}}]| |[{{:动物:非洲:莫桑比克:mz200203.jpg|非洲草原象}}]|[{{:动物:非洲:莫桑比克:mz200204.jpg|非洲草原象}}]| ^2002 莫桑比克 (4全)^^ |[{{:动物:亚洲:泰国:th200302.jpg|非洲草原象}}]| ^2003 泰国 (2+1MS-2)^ |[{{:动物:非洲:南非:za200301.jpg|非洲草原象}}]| ^2003 南非 (2-1)^ |[{{:动物:非洲:南非:za200609.jpg|非洲草原象}}]| ^2006 南非 (10-3)^ |[{{:动物:欧洲:波兰:pl200703.jpg|非洲草原象}}]| ^2007 波兰 (4-3)^ |[{{:动物:非洲:南非:za200706.jpg|非洲草原象}}]| ^2007 南非 (5-1)^ |[{{:动物:非洲:南非:za200807.jpg|非洲草原象}}]| ^2008 南非 (5-1)^ |[{{:动物:南美洲:巴西:br201006.jpg|非洲草原象}}]| ^2010 巴西 (6-6)^ |[{{:动物:非洲:南非:za201005.jpg|非洲草原象}}]| |[{{:动物:非洲:南非:za201010.jpg|小本票封皮:非洲草原象}}]| ^2010 南非 (5-1)^ |[{{:动物:欧洲:英国:uk201101.jpg|非洲草原象}}]| ^2011 英国 (14-1)^ |[{{:风光:欧洲:法国:fr201208.jpg|非洲草原象}}]| ^2012 法国 (2-2)^ |[{{:动物:非洲:南非:za201207.jpg|非洲草原象}}]| ^2012 南非 (5-2)^ |[{{:动物:非洲:南非:za201402.jpg|非洲草原象}}]|[{{:动物:非洲:南非:za201410.jpg|非洲草原象}}]| ^2014 南非 (10-2,10)^^ |[{{:动物:非洲:纳米比亚:na201519.jpg|非洲草原象}}]| ^2015 纳米比亚 (5-2)^ |[{{:动物:欧洲:比利时:be201614.jpg|非洲草原象}}]| ^2016 比利时 (5-3)^ |[{{:动物:非洲:南非:za201802.jpg|非洲草原象}}]| ^2018 南非 (5-2)^ |[{{:动物:欧洲:匈牙利:hu201802.jpg|非洲草原象}}]| ^2018 匈牙利 (4-2)^ |[{{:风光:欧洲:比利时:be202319.jpg|非洲草原象}}]| ^2023 比利时 萨贝纳航空公司成立100周年 (5-1)^ 非洲森林象(学名:Loxodonta cyclotis)又名圆耳象,主要分布于非洲刚果盆地一带。从前,非洲森林象被视为普通非洲象(学名:Loxodonta africana)的亚种,但透过基因分析之后,被认为可能是一支独立物种。然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非洲象专家小组认为,现有的证据还不能判定这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因此未予评估本种的保护状况。在非洲森林象和普通非洲象之间仍然存在着杂交现象。 非洲森林象与普通非洲象之间的特征有不少差异。非洲森林象的下颚骨是长而窄(普通非洲象是短而宽),森林象的耳朵较圆(普通非洲象的较突出),以及本种的象牙是笔直且向下长。非洲森林象通常是以树叶、果实和树皮为食,偶尔会舔矿物盐。非洲森林象最高不超过2.5米,重2.7吨,最重个体可达6吨。它们以2~8头为一群,并生存于中、西部非洲内水汽充足的雨林,尤其是刚果盆地一带。 |[{{:动物:非洲:加蓬:ga198801.jpg|非洲森林象}}]|[{{:动物:非洲:加蓬:ga198802.jpg|非洲森林象}}]| |[{{:动物:非洲:加蓬:ga198803.jpg|非洲森林象}}]|[{{:动物:非洲:加蓬:ga198804.jpg|非洲森林象}}]| ^1988 加蓬 (4全)^^ |[{{:动物:非洲:南非:za200603.jpg|非洲森林象}}]| |[{{:动物:非洲:南非:za200606.jpg|小本票封皮:非洲森林象}}]| ^2006 南非 (5-3)^ ===== †猛犸象属 Mammuthus ===== |[{{:动物:欧洲:波兰:pl196609.jpg|猛犸象属}}]| ^1966 波兰 (9-9)^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9006.jpg|猛犸象属}}]| ^1990 匈牙利 (6-6)^ |[{{:动物:北美洲:美国:us199617.jpg|猛犸象属}}]| ^1996 美国 (4-2)^ |[{{:动物:亚洲:日本:jp200501.jpg|猛犸象属}}]| ^2005 日本 (2全)^ |[{{:动物:欧洲:法国:fr200804.jpg|猛犸象属}}]| ^2008 法国 (4-4)^ |[{{:动物:欧洲:比利时:be201809.jpg|猛犸象属}}]| ^2018 比利时 (5-3)^ 真猛玛象(Woolly mammoth,学名:Mammuthus primigenius)是已灭绝的猛玛象。在北美洲及欧亚大陆北部发现有它们的骨头及冷藏的尸体,而保存最完好的是在西伯利亚。已知最古老(15万年前)的真猛玛象是在欧亚大陆的利斯冰期矿床被发现。它们是自草原猛玛象衍生而来。真猛玛象于更新世晚期从大部分分布地消失,在弗兰格尔岛上仍存有一族侏儒化的真猛玛象至约公元前1700年。 真猛玛象有大量的化石纪录,但却没有被石化,而是自其死亡时就已保存下来。原因可能是其巨大的体型及寒冷气候。故科学家可以对真猛玛象的解剖有详细的了解。 真猛玛象可以分为两类(或亚种)。一类生活在北极的高地,另一类则分布较广。真猛玛象虽然很大,但并非如想像般巨型。事实上,它们并不比现今亚洲象大很多。成年的雄性真猛玛象高2.8-4.0米,而侏儒化的则有1.8-2.3米高。它们可以重达8吨。 真猛玛象长有厚厚的毛,毛长达1米,且有内层绒毛,可以抵御严寒。毛皮像麝牛,于夏天可能会脱皮。它们的耳朵较现今的象小很多,最大的也只有30厘米长。它们的头部很高而且尖,在很多石洞壁画中都描绘成节状。由于阴茎很长,肩膀上隆起像驼背,可能藏有大量的脂肪。象鼻端的上唇是一块阔叶,而下唇则像阔及方的盖。 真猛玛象的牙齿适合吃冻土层粗糙的草,有着较多的托基及较高的牙冠。它们的皮肤与现今象的差不多一样厚,但有大量的皮脂腺可以分泌油脂到毛发上,加强保温效果。它们的皮下脂肪层厚达8厘米,功能就像鲸鱼的鲸脂一样。 真猛玛象的象牙长达5米,比普通象牙更为弯曲。象牙的形状及长度是否其适应性并不清楚,但有指它们可能利用象牙来清除地上的积雪寻找食物。另外,很多标本的象牙面上都有磨损,可能是有很多动物寄住在其象牙上。 |[{{:动物:非洲:几内亚比绍:gw198904.jpg|真猛玛象}}]| ^1989 几内亚比绍 (7-4)^ |[{{:动物:欧洲:瑞典:se199212.jpg|真猛玛象}}]| ^1992 瑞典 (4-4)^ |[{{:动物:北美洲:加拿大:ca199402.jpg|真猛玛象}}]| ^1994 加拿大 (4-2)^ |[{{:动物:欧洲:英国:uk200604.jpg|真猛玛象}}]| ^2006 英国 (5-4)^ |[{{:动物:大洋洲:马绍尔群岛:mh200903.jpg|真猛玛象}}]| ^2009 马绍尔群岛 (5-3)^ |[{{:动物:欧洲:俄罗斯:ru202003.jpg|真猛玛象}}]| ^2020 俄罗斯 (4-3)^ 草原猛犸(Steppe mammoth;学名:Mammuthus trogontherii)是一种已灭绝的象科动物,生活在距今约600,000-370,000年前更新世中期的欧亚大陆北部。这个物种可能是在更新世早期于西伯利亚由南方猛犸进化而来的,这可能是象科动物走向草原和苔原的第一步,同时,草原猛犸也可能是后来冰河时期真猛犸的祖先。 草原猛犸的头颅和颌骨都比南方猛犸小,雄性的象牙前端回弯,一些老年个体的象牙可长达4.9米(16英尺)。雌性的象牙则比较纤细。 草原猛犸的部分个体可以高(肩高)达4米(13英尺)。它和哥伦比亚猛犸、南方猛犸、恐象一样,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象科动物之一,甚至有可能这其中最大的。一个亚速海博物馆的草原猛犸骨架高达4.5米(15英尺),但是这可能是高估了,因为在这具化石上脊椎被安在了肩胛骨之上。另一具在Mosbach Sande单独发现的腿骨肱部化石有1.45米(4.8英尺)长,据推测这头猛犸生前至少肩高4.5米(15英尺),甚至更大,也许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猛犸。 草原猛犸最完整的化石是1996年于塞尔维亚基金达发现的。这是一头雌性猛犸,高约3.7米(13英尺),全长7米(23英尺),象牙长2.7米(8.9米),活着的时候可能重达7吨。 另一个非常完整的化石发掘于英国诺福克West Runton的悬崖上,颌骨和牙齿都保存着,但是头骨的上半部分没有找到。2008年于法国奥弗涅又发现了其头盖骨化石。 1959年,Zhou, M.Z.宣称,他发现了一种新的猛犸,并命名作“M. sungari”。这个物种后来以“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为名流行一时,并且基于发现于1980年的两个个体,被制作成了一具高达5.3米(17英尺)的复合化石。然而,Wei等人(2010)重新研究了这具化石,认为“M. sungari”只是“M. trogontherii”的一个次定同物异名,他说通过尺寸和形态断定,其中一些化石可能来自草原猛犸,而另一些则来自真猛犸。 |[{{:动物:欧洲:亚美尼亚:am201902.jpg|草原猛犸}}]| ^2019 亚美尼亚 (1全)^ ===== †古菱齿象属 Palaeoloxodon ===== 古菱齿象属(学名:Palaeoloxodon)是长鼻目象科中已灭绝的一个属,包含了许多不同的菱齿象物种。此类物种的化石仍然在德国的 Blizingsleben、塞浦路斯、日本、西西里岛、马耳他中被继续发掘出来,且最近英国在开凿第二条 英法海底隧道时亦发现了其化石。 在欧洲大陆里,古菱齿象约灭绝于3万年前,而日本的物种则可能存活了稍久一点的时间。最后灭绝的古菱齿象为地中海侏儒象的物种,约以8千年前绝迹-可能是死于人类和新的掠食者的手里。 †纳玛象(学名:Palaeoloxodon namadicus)为分布于更新世时期亚洲(包括印度至日本地区)一种已灭绝的象。部分科学家基于牙齿的相似性认为纳玛象其实是古菱齿象的亚种。被认为于 24,000 年前更新世接近尾期时绝种。2015 年根据零碎的腿骨化石推估纳玛象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型的陆生哺乳动物。 许多研究试图透过股骨长度的比较与已知的成长速率来估算出纳玛象与其他远古长鼻目物种的体型,就算出土的化石并不完整。 1905 年于印度发现的股骨片段推算完整的股骨长度为 165厘米(5.41英尺),个体肩高为 4.5米(14.8英尺)。 19世纪发现的两具股骨片段推算完整的股骨长度则为 160厘米(5.2英尺)。之后在同一地区出土的化石碎片几乎较19世纪发现的股骨片段大上 25%;体积分析显示个体肩高可达 5.2米(17.1英尺),体重达 22公吨(24.3短吨)。这使得纳玛象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大型的陆生哺乳动物,甚至超越巨犀类。 Eofauna 科学研究团队的研究者 Asier Larramendi 博士被认为是透过体积分析估算已灭绝物种高度及体重方面的权威。 |[{{:动物:亚洲:尼泊尔:np201503.jpg|纳玛象}}]| ^2015 尼泊尔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