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犀科 ====== {{tag>动物}}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犀科动物邮票。 犀牛是犀科(学名:Rhinocerotidae)动物的总称,属哺乳纲奇蹄目,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东南亚。是最大的奇蹄目动物,也是体型仅次于大象的大型陆地动物。所有的犀牛基本上都是腿短和身体粗壮。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800~3000公斤,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至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现存的4属5种的犀牛除白犀牛外,都濒临绝种,其中以爪哇犀牛的数目最少,约50头左右;而黑犀牛也只有约1万到3万头。这些居住于亚洲与非洲的犀牛面临原生栖地破坏,东亚的犀牛角买家与欧美狩猎观光者的威胁 ===== †无角犀属 Aceratherium ===== 无角犀属(学名:Aceratherium)是犀科下的一个属。 |[{{:动物:欧洲:北马其顿:mk199804.jpg|Aceratherium incisivum}}]| ^1998 北马其顿 (4-4)^ ===== †Brachypotherium 属 ===== |[{{:动物:亚洲:尼泊尔:np201705.jpg|Brachypotherium perminese}}]| ^2017 尼泊尔 (6-5)^ ===== 白犀属 Ceratotherium ===== 白犀(White rhinoceros,学名:Ceratotherium simum),又名白犀牛、方吻犀,是现存五种犀牛中个头最大的,体形仅次于大象,共有两个亚种。其中北方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和中部的乌干达和尼罗河上游,南方亚种主要分布于南部非洲。2018年3月19日,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去世,目前仍确认存活的北方白犀牛仅剩“Fatu”与“Naji”两只雌性。 白犀的名称由来没有公论。事实上白犀的身体颜色与黑犀没有很大区别,其区别主要在于比较大的体型,和宽大的嘴唇。一个常见的说法是白犀牛的白字是来自于荷兰语的“wijd”,意思是“宽”,最早移民非洲南部的欧洲殖民者荷兰人用宽嘴唇这个特征来和尖嘴唇的黑犀牛区分,之后说英语的人将“wijd”误译为“white”,即“白”,使得这个名字误导世人。事实上荷兰语中,也是用“黑”、“白”来命名这两种犀牛,而且即使早期荷兰语文献中也从来没有“宽”、“窄”犀牛这样的提法。还有说法是白犀牛的白色指的是它白色的角,或者身上的白色的干泥巴。 成年白犀牛重达三千多公斤,是陆地上体形第二大的动物。其尖角长达150公分,是由毛发的角质硬化形成的。白犀牛并不好斗,但受威胁时还是能用每小时50多公里的速度飞奔,奔跑时会将重心放在后肢的三趾间,并利用臀部稳住前身。 |[{{:动物:非洲:南非:za195405.jpg|白犀}}]| ^1954 南非 (14-5)^ |[{{:动物:欧洲:比利时:be196101.jpg|白犀}}]| ^1961 比利时 (6-1)^ |[{{:动物:非洲:莫桑比克:mz197611.jpg|白犀}}]| ^1976 莫桑比克 (12-11)^ |[{{:动物:非洲:博普塔茨瓦纳:bp198305.jpg|白犀}}]| ^1983 博普塔茨瓦纳 (4-1)^ |[{{:动物:欧洲:葡萄牙:pt198404.jpg|白犀}}]| ^1984 葡萄牙 (4-4)^ |[{{:动物:非洲:斯威士兰:sz198701.jpg|白犀}}]|[{{:动物:非洲:斯威士兰:sz198702.jpg|白犀}}]| |[{{:动物:非洲:斯威士兰:sz198703.jpg|白犀}}]|[{{:动物:非洲:斯威士兰:sz198704.jpg|白犀}}]| ^1982 斯威士兰 (4全)^^ |[{{:动物:非洲:乍得:td198508.jpg|白犀}}]| ^1985 乍得 (1MS全)^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198714.jpg|白犀}}]| ^1987 博茨瓦纳 (20-14)^ |[{{:动物:非洲:文达:vd199009.jpg|白犀}}]| ^1990 文达 (4-4)^ |[{{:风光:非洲:南非:za199504.jpg|白犀}}]| ^1995 南非 旅游 (9+1MS-3)^ |[{{:动物:非洲:南非:za199601.jpg|白犀}}]| ^1996 南非 (5-1)^ |[{{:动物:非洲:南非:za199826.jpg|白犀}}]| ^1998 南非 (5-1)^ |[{{:动物:欧洲:葡萄牙:pt200110.jpg|白犀}}]| ^2001 葡萄牙 (10-10)^ |[{{:动物:欧洲:波兰:pl200504.jpg|白犀}}]| ^2005 波兰 (4-3)^ |[{{:动物:欧洲:法国:fr200902.jpg|白犀}}]| ^2009 法国 (4-2)^ |[{{:动物:欧洲:丹麦:dk200905.jpg|白犀牛}}]| ^2009 丹麦 哥本哈根动物园 (4-1)^ |[{{:动物:非洲:南非:za201009.jpg|白犀}}]| ^2010 南非 (5-5)^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201101.jpg|白犀亚种Southern White Rhinoceros (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201102.jpg|白犀亚种Southern White Rhinoceros (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201103.jpg|白犀亚种Southern White Rhinoceros (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201104.jpg|白犀亚种Southern White Rhinoceros (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 ^2011 博茨瓦纳 (4全)^^ |[{{:动物:非洲:南非:za201209.jpg|白犀}}]| ^2012 南非 (5-4)^ |[{{:动物:欧洲:荷兰:nl201306.jpg|白犀}}]| ^2013 荷兰 (10-5)^ |[{{:动物:联合国:un201606.jpg|白犀}}]| ^2016 联合国 (12-6)^ |[{{:动物:欧洲:比利时:be201612.jpg|白犀}}]| ^2016 比利时 (5-1)^ |[{{:动物:非洲:南非:za201804.jpg|白犀}}]| ^2018 南非 (5-4)^ ===== †披毛犀属 Coelodonta ===== 披毛犀(Woolly rhinoceros, 学名:Coelodonta antiquitatis),又名长毛犀牛,是一种已灭绝的犀牛,生存于更新世,并在冰河时期存活了下来。披毛犀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而其近亲的板齿犀则生活在南方。披毛犀有两只扁平的角,可以推开雪来吃草。它亦有一层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来在寒冷的环境保持温暖。 对于披毛犀的外表了解多半来自于石洞壁画或是西伯利亚的冰冻木乃伊。披毛犀约长 3至3.8米(9.8至12.5英尺),体重接近 1,800~2,700千克(4,000~6,000磅),高度将近 2米(6.6英尺)。这使得披毛犀的体型稍大于现存的白犀牛。它的鼻端有两只由角蛋白组成的角,前端的角大约长 61 cm(24英寸),比眼睛之间的角还长。它的毛长、耳细、脚短厚及敦实的身体。披毛犀的石洞壁画有时显示在其前脚及后脚之间有一条深色阔带,但并非统一出现在所有壁画之中,且画中动物也无法被确定是否就是披毛犀。冬天时,披毛犀用它的角推开雪来吃草。 披毛犀是更新世犀牛分支中最后及衍生的成员,非常适应其生活环境。坚实的四肢及厚毛皮使它能适应当时古北区的草原冻原环境。它们的分布亦按冷暖气候的循环而扩展及收缩,数量亦因冰河时期过去而迁徙及消失。就像大部分犀牛,披毛犀与始新世最原始的犀牛有着相似的体形及形态。 |[{{:动物:欧洲:瑞典:se199211.jpg|披毛犀}}]| ^1992 瑞典 (4-3)^ |[{{:动物:亚洲:哈萨克斯坦:kz199414.jpg|披毛犀}}]| ^1994 哈萨克斯坦 (6+1MS-MS)^ |[{{:动物:欧洲:英国:uk200603.jpg|披毛犀}}]| ^2006 英国 (5-3)^ |[{{:动物:欧洲:比利时:be201807.jpg|披毛犀}}]| ^2018 比利时 (5-1)^ |[{{:动物:欧洲:俄罗斯:ru202303.jpg|披毛犀}}]| ^2023 俄罗斯 (4-3)^ ===== 双角犀属 Dicerorhinus ===== 苏门答腊犀牛,简称苏门犀(Sumatran rhinoceros,学名:Dicerorhinus sumatrensis),双角犀属的唯一一种,是现存最小的犀牛,肩高大约130厘米,体长约240-315厘米,体重约700公斤。苏门犀长有两个突角,这一点与非洲的白犀和黑犀相似,而不同于亚洲的印度犀和爪哇犀。前角较大,通常为15-25厘米,后角较小,通常是少于10厘米。身披厚厚的红棕色的长毛。苏门犀是独居动物,仅在发情与扶养幼仔时相聚。它们是犀牛中最吵的,除了声音外,它们还会在泥中做记号或排便。 苏门犀是世界上最后生存的披毛犀牛,曾经广布于印度、不丹、孟加拉国、缅甸、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与沼泽中。在中国,苏门犀曾经广布于华南地区,尤其是四川。现已是极危动物,于1916年在中国灭绝。现在野外仅存6个种群,其中4个在苏门答腊,另外两个分别在婆罗洲与马来半岛,总数不到100只。2008年美国网站《生活科学》评出苏门答腊犀牛为全球十大最濒危的稀有动物物种之一。苏门犀濒危的主要原因是为其角而引发的偷猎。犀角在中医药材中极其珍贵,每公斤值3万美元,不过药材店现在很多都偷偷改用水牛角了。反而现在大规模伐木与森林的开发才是另外一个重要威胁。苏门犀在人工饲养环境下适应较差。 一头典型的成年苏门犀肩高大约125厘米,体长在240-315厘米,平均体重大约700公斤,不过最大的个体可以达到1100公斤。苏门犀长有两个突角,这一点与非洲的白犀和黑犀相似,而不同于亚洲的印度犀和爪哇犀。前角较大,通常为15-25厘米,不过最大的记录据说有81厘米,后角较小,通常是少于10厘米。角的颜色呈黑灰色或黑色,雄性的角大于雌性,不过此外两性没有区别。野外寿命大约为30-45年,饲养环境中的记录是一头雌性的北方苏门犀,活了32年与8个月并在1900年死于伦敦动物园。 四腿之后有两片褶皱的皮肤,颈部有一片较小的皱肤。皮肤较薄,有2-3厘米厚。野外个体没有皮下脂肪。毛有浓有稀,幼仔的毛较密,毛色为红棕色。野外的毛较难观察因为它们身上通常覆盖着泥。饲养个体的毛较粗农因为与草木的摩擦较少。耳中的毛较长,尾尖有一簇浓密的毛。与其他犀牛一样,苏门犀的视力很差。虽然它们看似笨重,但它们可以轻松的翻山越岭。 |[{{:风光:亚洲:北婆罗洲:mnb190906.jpg|苏门答腊犀牛}}]| ^1909 北婆罗洲 (13-6)^ |[{{:风光:亚洲:北婆罗洲:mnb196108.jpg|苏门答腊犀牛}}]| ^1961 北婆罗洲 普通邮票 (16-8)^ |[{{:动物:亚洲:泰国:th197307.jpg|苏门答腊犀牛}}]| ^1973 泰国 (8-7)^ |[{{:动物:亚洲:印度尼西亚:id199601.jpg|苏门答腊犀牛}}]|[{{:动物:亚洲:印度尼西亚:id199603.jpg|苏门答腊犀牛}}]| ^1996 印度尼西亚 (4-1,3)^^ |[{{:动物:亚洲:马来西亚:my199901.jpg|苏门答腊犀牛}}]| ^1999 马来西亚 (4+1MS-1)^ |[{{:动物:亚洲:马来西亚:my201909.jpg|苏门答腊犀牛}}]| ^2019 马来西亚 (3+2MS-MS2)^ ===== 黑犀属 Diceros ===== 黑犀(Black rhinoceros,学名:Diceros bicornis),也叫黑犀牛,是犀科黑犀属的唯一一种,产于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喀麦隆、南非、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尽管名叫黑犀,它们的体表颜色实际上更接近于灰白色,这个名字一般被用来区别于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事实上这两种犀牛的区别不在于颜色,而主要在于体型,黑犀要比白犀小许多。黑犀目前包括四个亚种,被IUCN列为濒危动物。 成年黑犀肩高143-160厘米,身长2.86-3.05米,体重在800-1400公斤之间,最重的可达1820公斤,母犀牛要比公犀牛轻。 黑犀的一对角为角质,前角较长,一般为50厘米,最长的可达140厘米。有时候还会长出第三支比较小的角。犀牛角的作用主要用于防御、示意和觅食。黑犀的嘴较尖,耳朵较小,而白犀的嘴唇则比较宽,耳朵较大。黑犀的皮肤很厚,能够防止锋利的草插入或划破身体。视力极差,主要依靠听觉和嗅觉来发现敌人。 |[{{:动物:非洲:安哥拉:ao195309.jpg|黑犀}}]| ^1953 安哥拉 (20-9)^ |[{{:动物:欧洲:民主德国:ddr195603.jpg|黑犀}}]| ^1956 民主德国 (6-3)^ |[{{:动物:非洲:埃塞俄比亚:et196606.jpg|黑犀}}]| ^1966 埃塞俄比亚 (5-1)^ |[{{:动物:非洲:南非:za197602.jpg|黑犀}}]| ^1976 南非 (4-2)^ |[{{:动物:欧洲:捷克斯洛伐克:cs197605.jpg|黑犀}}]| ^1976 捷克斯洛伐克 (6-5)^ |[{{:动物:非洲:刚果:cg197803.jpg|黑犀}}]| ^1978 刚果 (6-3)^ |[{{:动物:非洲:乍得:td197906.jpg|黑犀}}]| ^1979 乍得 (6-6)^ |[{{:动物:非洲:西南非洲:swa198023.jpg|黑犀}}]| ^1980 西南非洲 (20-13)^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8104.jpg|黑犀}}]| ^1981 匈牙利 (7-4)^ |[{{:动物:非洲:中非:cf198301.jpg|黑犀}}]|[{{:动物:非洲:中非:cf198302.jpg|黑犀}}]| |[{{:动物:非洲:中非:cf198303.jpg|黑犀}}]|[{{:动物:非洲:中非:cf198304.jpg|黑犀}}]| ^1983 中非 (4全)^^ |[{{:动物:非洲:津巴布韦:zw198905.jpg|黑犀}}]| ^1989 津巴布韦 (6-1)^ |[{{:动物:非洲:津巴布韦:zw199006.jpg|黑犀}}]| ^1990 津巴布韦 (6-6)^ |[{{:动物:非洲:马拉维:mw199104.jpg|黑犀}}]| ^1991 马拉维 (4-4)^ |[{{:动物:非洲:南非:za199307.jpg|黑犀}}]| ^1993 南非 (18-7)^ |[{{:风光:非洲:坦桑尼亚:tz199301.jpg|黑犀}}]| ^1993 坦桑尼亚 (7+1MS-1)^ |[{{:动物:联合国:un199509.jpg|黑犀}}]| ^1995 联合国 (12-9)^ |[{{:动物:欧洲:爱沙尼亚:ee199705.jpg|黑犀}}]| ^1997 爱沙尼亚 (6-5)^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9703.jpg|黑犀}}]| ^1997 匈牙利 (4+1MS-3)^ |[{{:动物:非洲:南非:za199820.jpg|黑犀}}]| ^1998 南非 (1全)^ |[{{:动物:非洲:南非:za200103.jpg|黑犀}}]| ^2001 南非 (5-3)^ |[{{:动物:非洲:南非:za200604.jpg|黑犀}}]| ^2006 南非 (5-4)^ |[{{:动物:非洲:南非:za200615.jpg|黑犀}}]| ^2006 南非 (10-9)^ |[{{:动物:非洲:南非:za200710.jpg|黑犀}}]| ^2007 南非 (5-5)^ |[{{:动物:非洲:南非:za200811.jpg|黑犀}}]| ^2008 南非 (5-5)^ |[{{:动物:非洲:纳米比亚:na201014.jpg|黑犀}}]| ^2010 纳米比亚 (10-8)^ |[{{:动物:非洲:南非:za201002.jpg|黑犀}}]| ^2010 南非 (4-2)^ |[{{:动物:南美洲:巴西:br201005.jpg|黑犀}}]| ^2010 巴西 (6-5)^ |[{{:动物:欧洲:英国:uk201108.jpg|黑犀}}]| ^2011 英国 (14-8)^ |[{{:动物:大洋洲:澳大利亚:au201216.jpg|黑犀}}]| ^2012 澳大利亚 (7-2)^ |[{{:动物:非洲:南非:za201404.jpg|黑犀}}]|[{{:动物:非洲:南非:za201409.jpg|黑犀}}]| ^2014 南非 (10-4,9)^^ |[{{:动物:非洲:纳米比亚:na201520.jpg|黑犀}}]| ^2015 纳米比亚 (5-3)^ |[{{:动物:非洲:南非:za201502.jpg|黑犀}}]| ^2015 南非 (6-2)^ ===== 独角犀属 Rhinoceros ===== 印度犀牛(Indian rhinoceros,学名:Rhinoceros unicornis)目前主要分布在尼泊尔和印度的阿萨姆邦,栖息于草原、森林和喜马拉雅山附近,野外不足2500头,处于濒危状态。属于奇蹄目犀科独角犀属,与数量更为稀少的爪哇犀牛是近亲。印度犀牛奔跑时速可达55公里/小时,并且游泳技能优秀。印度犀牛的听觉和嗅觉都极佳,而视力相对较差。 印度犀牛重达4000磅,鼻上只有一只角,是世上体型最大的大单角犀牛。印度犀牛的角并不是很长,通常受威胁时它们会用28英哩的速度冲撞对方,但求偶时则会利用下颚几颗3.5英寸的獠牙互咬,觅食时它们一次能吃下50磅的植物。印度犀牛的皮厚且十分大片,有数层的皱折,但它们的皮肤相当敏感,因此会定时去泥潭来驱除皮肤上的寄生虫。 |[{{:风光:亚洲:尼泊尔:np195906.jpg|印度犀牛}}]| ^1959 尼泊尔 (14-6)^ |[{{:动物:亚洲:印度:in196201.jpg|印度犀牛}}]| ^1962 印度 (1全)^ |[{{:动物:欧洲:民主德国:ddr197504.jpg|印度犀牛}}]| ^1975 民主德国 (8-4)^ |[{{:动物:亚洲:尼泊尔:np200003.jpg|印度犀牛}}]|[{{:动物:亚洲:尼泊尔:np200004.jpg|印度犀牛}}]| ^2000 尼泊尔 (4-3,4)^^ |[{{:动物:欧洲:德国:de200102.jpg|印度犀牛}}]| ^2001 德国 (2-2)^ |[{{:动物:欧洲:荷兰:nl200606.jpg|印度犀牛}}]| ^2006 荷兰 (12-6)^ |[{{:风光:亚洲:印度:in200703.jpg|印度犀牛}}]| ^2007 印度 (5-3)^ |[{{:动物:欧洲:波兰:pl201804.jpg|印度犀牛}}]| ^2018 波兰 (4-2)^ 爪哇犀牛(Javan rhinoceros,Sunda rhinoceros,lesser one-horned rhinoceros,学名:Rhinoceros sondaicus),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牛是近亲。目前几近于绝种,只剩下五十至六十头左右,因为过度捕杀,目前仅在印尼的爪哇岛还有一个种群残存,其中印度亚种和越南亚种已经灭绝。爪哇犀牛在1989年曾于越南的吉仙国家公园用红外线照相机拍到,当时相信至少还有大约13只的族群(为爪哇犀牛的亚种越南爪哇犀牛);但因为越南保护措施的无力,以及偷猎者猎杀手段的不断升级,越南的爪哇犀牛已在2010年4月因为持续偷猎的猖獗最终灭绝。现在仅仅在印尼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还有50多头存活。爪哇犀牛不像其他犀牛会冲撞太靠近的人或动物,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爪哇犀牛便会逃之夭夭。 |[{{:动物:亚洲:老挝:la197105.jpg|爪哇犀牛}}]| ^1971 老挝 (5-5)^ |[{{:动物:亚洲:柬埔寨:kh197201.jpg|爪哇犀牛}}]| ^1972 柬埔寨 (6-1)^ |[{{:动物:亚洲:泰国:th197305.jpg|爪哇犀牛}}]| ^1973 泰国 (8-5)^ |[{{:动物:亚洲:印度尼西亚:id199602.jpg|爪哇犀牛}}]|[{{:动物:亚洲:印度尼西亚:id199604.jpg|爪哇犀牛}}]| ^1996 印度尼西亚 (4-2,4)^^ |[{{:动物:亚洲:越南:vn199614.jpg|爪哇犀牛}}]| ^1996 越南 (4-3)^ |[{{:动物:亚洲:老挝:la199901.jpg|爪哇犀牛}}]| ^1999 老挝 (5-1)^ |[{{:动物:亚洲:印度尼西亚:id201201.jpg|爪哇犀牛}}]| ^2012 印度尼西亚 (9MS-MS1)^ |[{{:动物:亚洲:澳门:mo202005.jpg|(左)爪哇犀牛}}]| ^2020 澳门 (4+1MS-MS)^ 越南爪哇犀牛(Vietnamese Javan Rhinoceros,学名:Rhinoceros sondaicus annamiticus),是爪哇犀牛的一个亚种,其学名annamiticus来源为栖息地之一的安南山脉(Annamite Mountain Range),据基因分析结果,该亚种与爪哇犀牛的另一亚种Rhinoceros sondaicus sondaicus是在30~200万年前由同一祖先演化而来。 本亚种曾广泛分布于越南、柬埔寨与老挝,甚至到中国、泰国与马来西亚,最后的栖息地只分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北的吉仙国家公园中,数量极少,可能只有13头。本亚种在越战后在东南亚各国都已经绝迹,而在中国在20世纪初就因为过度捕杀而绝迹,越战之后只有越南还有一个小种群残存,被重新发现是在1989年,由红外线照相机所拍摄的照片。 越南曾一度想通过人工捕捉圈养繁殖重新复育这个亚种,但是因为数量极其稀少,难以进行捕捉。加上偷猎者的猖獗,这最后仅存的13头越南爪哇犀牛,除去几头是正常死亡,大部分都是倒在了偷猎者的枪口下。 2011年10月25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宣布最后一头越南爪哇犀牛已经于2010年4月被偷猎杀杀害,爪哇犀牛已从越南绝迹,同时也宣布这个亚种已经灭绝。 |[{{:动物:亚洲:越南:vn200109.jpg|越南爪哇犀牛}}]| ^2001 越南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