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历史城区 ====== 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当中包括中国最古老的教堂遗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学等。作为欧洲国家在东亚建立的第一个领地,城区见证了澳门四百多年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正因为中西文化共融的缘故,城区当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城区内的建筑大部分到今仍完好地保存或保持着原有的功能。 Macao, a lucrative port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as under Portuguese administration from the mid-16th century until 1999, when it came under Chinese sovereignty. With its historic street, residential, religious and public Portuguese and Chinese buildings, the historic centre of Macao provides a unique testimony to the meeting of aesthetic, cultural, architectural and technological influences from East and West. The site also contains a fortress and a lighthouse, the oldest in China. It bears witness to one of the earliest and longest-lasting encounter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based on the vibranc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ag>文化遗产}}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澳门历史城区:20180517-113503.png}}^^ ^国别|{{:images:flag:flag_of_china.svg?30|}}[[http://whc.unesco.org/en/statesparties/cn|中国 China]]| ^中文名称|[[http://whc.unesco.org/en/list/1110|澳门历史城区]]| ^英文名称|[[http://whc.unesco.org/en/list/1110|Historic Centre of Macao]]| ^遗产类别|文化遗产| ^登录年份|2005| ^选入标准|[[http://whc.unesco.org/en/criteria/|(ii)(iii)(iv)(vi)]]| ===== 遗产分布 ===== 遗产范围包括:​ 【建筑物】: 妈阁庙 港务局大楼(嚤啰兵营,俗称水师厂) 郑家大屋(郑观应故居) 圣老楞佐教堂 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 岗顶剧院(伯多禄五世剧院) 何东图书馆 圣奥斯定教堂 民政总署大楼(原澳门市政厅) 三街会馆(关帝庙) 仁慈堂大楼 大堂(主教座堂) 卢家大屋(金玉堂) 玫瑰堂(板樟堂) 大三巴牌坊(圣保禄教堂遗址) 哪吒庙 旧城墙遗址 大炮台 圣安多尼教堂(花王堂) 东方基金会会址 基督教坟场 东望洋炮台(包括圣母雪地殿教堂及灯塔) 【前地】: 妈阁庙前地 阿婆井前地 岗顶前地 议事亭前地 板樟堂前地 大堂前地 耶稣会纪念广场 白鸽巢前地(亦称花王堂前地、贾梅士公园前地) ===== 遗产地图 =====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澳门历史城区:map.jpg}} ===== 遗产详细介绍 ===== ===== 遗产图片 =====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澳门历史城区:20180517-113634.png}}{{: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澳门历史城区:20180517-113637.png}}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澳门历史城区:20180517-113645.png}}{{: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澳门历史城区:20180517-113649.png}} ===== 遗产邮票 =====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澳门历史城区:aerogramme1.jpg|澳门 邮资图:大三巴牌坊 邮筒图:(左上)玫瑰圣母堂(左下)圣老楞佐堂(中下)大三巴牌坊(右上)圣母诞辰主教座堂(右下)圣安多尼堂}}]| ^澳门 邮资邮简 ^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0910.jpg|边纸:澳门 大三巴牌坊 妈阁庙 东望洋灯塔}}]| ^2009 澳门 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 (3+1MS-MS)^ |[{{:动物:亚洲:澳门:mo201003.jpg|边纸:澳门 大三巴牌坊 妈阁庙}}]| ^2010 澳门 大熊猫 (2+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1703.jpg|(左上)澳门 大三巴牌坊 东望洋灯塔}}]| ^2017 澳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6+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18.jpg|邮票:澳门 港务局大楼 妈阁庙 圣若瑟圣堂}}]| ^2019 澳门 国际烟花大会 (4+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32.jpg|澳门(左)大三巴牌坊(右)妈阁庙}}]|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33.jpg|边纸:澳门(左)大三巴牌坊(右)妈阁庙}}]| ^2019 澳门 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4+1MS全)^ |[{{:艺术:亚洲:澳门:mo201905.jpg|镜海归帆图(局部) 陆曦作 澳门(中,右下)大三巴牌坊(左上)妈阁庙(右上)圣老楞佐堂}}]| ^2019 澳门 镜海归帆图(二) (4+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08.jpg|澳门(左)议事亭前地(右)耶稣会纪念广场 “东西方相遇”雕塑(上)大三巴牌坊}}]| ^2019 澳门 粤港澳大湾区 (4+1MS-3)^ |[{{:民俗:亚洲:澳门:mo202102.jpg|澳门 玫瑰圣母堂 议事亭前地}}]| ^2021 澳门 花地玛圣母巡游 (2+1MS全)^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风光:亚洲:中国:cn201910.jpg|澳门 上排左二:妈阁庙,中:大三巴,右:东望洋山灯塔,下排:议事厅前地}}]| ^2019 中国 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3-2)^ ===== 大堂区 ===== ==== 圣母诞辰主教座堂 ==== 圣母诞辰主教座堂,或称澳门主教座堂(葡萄牙语:Sé Catedral、Igreja da Sé),坊间俗称大堂,是天主教澳门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澳门大堂前地,建筑于1576年以前,其建筑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 主教座堂历史悠久。始建于1576年以前,本为一幢小型木造的建筑,经过多年的风雨剥蚀,残破不堪。1849年,天主教集众捐款,重新改建,今日的外型规模,乃奠于此。1850年2月14日,由天主教澳门教区主教马达主持初祀典礼。1874年的甲戌风灾,大堂顶部的原有的两个拱顶被台风所毁,一直没有修复而形成今天的平顶设计。1937年,主教座堂再次改建为三合土建筑,耗资十万零九千元,成为今日壮丽堂皇的外观。 主教座堂主体为一层,坡屋顶,木屋架;钟楼部分为三层,平屋顶。 教堂立面对称,为典型的古典式构图,墙面用壁柱划分,是经过简化处理后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外墙正面用石材,两侧用水刷石粉面,立面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顶高约12米,两旁钟楼为三层,高约13米,中间依然是三段式的构图模式,三扇门、三扇窗和三角形山花,以横线条为主。教堂的大钟是英国制造的,为纪念葡王伯多禄五世荣登王位。 教堂主殿为矩形平面,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耳堂和一个祈祷室,其中最古老的耳堂采用木拱顶,供奉贞节圣母。主祭坛空间深远,设计简单,仅仅以彩色玻璃窗为背景,因为祭坛下面掩埋着16和17世纪的主教和圣徒遗骨,为教堂带来无限的荣光。室内装饰基本上都是1937年重建时的古典建筑细部与线脚,天花为平顶,两侧墙上有高窗,室内装饰简洁,表现了新古典手法。教堂入口处的木制葡国屏风、教堂内部的圣像以及彩色玻璃窗都是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教堂内部色彩以淡绿色为主。从宽敞的中厅、祈祷室、主祭坛可以领略到主教座堂的气派。 主教座堂后期是指主体侧边的钟楼(钟楼是用作提示之用的。例如将有重要弥撒、大礼、瞻礼、婚礼就会响起钟楼的钟;最近的一次所响起的特别钟声是追悼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逝世,分别在2005年4月6日的教区追悼日早上9时、下午1时及傍晚6时,响起的“哀钟”约有一分钟。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7603.jpg|澳门 圣母诞辰主教座堂}}]| ^1976 澳门 澳门教区400年(未发行) (1全)^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0807.jpg|澳门 圣母诞辰主教座堂}}]| ^2008 澳门 世界遗产 (8-6)^ |[{{:风光:亚洲:澳门:mo201517.jpg|澳门 圣母诞辰主教座堂}}]| ^2015 澳门 澳门申遗成功十周年 (4+1MS-4)^ |[{{:风光:亚洲:澳门:mo201805.jpg|澳门 圣母诞辰主教座堂}}]| ^2018 澳门 第35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三) (4+1MS-4)^ ==== 大堂前地 ==== 大堂前地(葡萄牙语:Largo da Sé;俗称大庙顶),是圣母圣诞堂(俗称大厅)前的广场,位于澳门南湾一小山岗上。可由大堂街通新马路并与龙嵩街相连,大堂斜巷通南湾大马路,主敎巷和大堂巷通板樟堂街,板樟堂巷通议事亭前地。 在昔日澳门,大厅与前地位于南湾岸边的山岗上。前地旁的圣母圣诞堂(即大堂)为天主教澳门教区的主教座堂。现前地已铺了充满南欧风情的黑白色石块砖块,建有一喷水池与石十字架。该石十字架在数年前曾被台风所毁。2005年,大厅与大厅前地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1502.jpg|澳门 大堂街}}]| ^2015 澳门 旧街小巷 (8-1)^ ==== 玫瑰圣母堂 ==== 玫瑰圣母堂(葡萄牙语:Igreja de São Domingos,直译为圣多明我堂),由天主教澳门教区管理。位于澳门的市中心,建立于1587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1587年,由西班牙圣多明我会所建,奉玫瑰圣母(Our Lady of the Rosary)为主保,次年由该会的葡萄牙教士所接管。由于起初只由木板搭建,故被华人称为“板樟堂”,直至17世纪方改为砖石的结构。1874年曾因火灾而焚毁,当年重建后则成现在的规模。 1929年,天主教澳门教区主敎批准把花地玛圣母像供奉在玫瑰圣母堂中,让信徒敬奉。每年的5月13日前,玫瑰圣母堂会举行九日敬礼;13日当天下午,更会举行盛大的圣像巡游,是本澳所余不多的天主敎节日活动,极具特色。巡游于下午六时开始,先在玫瑰圣母堂内举行奉献典礼、圣体降福及葡语弥撒,随后将花地玛圣母圣像移入一座轿内,由身穿白衣、头戴白纱的圣母元后团女团员抬着,以玫瑰圣母堂为起点,抬圣母像游行,沿途诵念玫瑰经,歌唱圣诗,经南湾及西湾往西望洋山海涯圣母小堂前地。値得留意的是,游行队伍的尾端会跟着三个牧童打扮的小孩,以纪念当年花地玛圣母向三牧童显灵的奇迹。这条路线是现存圣像出巡活动中最长的,因此当到达主敎山时,已是黄昏日落时份,巡游队伍手持蜡烛游行于山上,宛似一条火龙,场面既壮观,又肃穆,充满了宗敎气氛。 1990年代及在2006年进行大规模的重修。圣堂旁的钟楼改建为圣物宝库,展出澳门教区的文物;而现在此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不少在澳画家曾经对其进行描绘。 教堂的正面上方刻有多明我会的徽号。正面上下共分三层,每层都被不同款式的圆柱分隔出门窗位置,顶部则为三角楣,是十七世纪教堂的豪华风格。而内部则由一高高阔的主殿及两个侧堂所组成,主殿和侧堂由几个圆拱门隔开,而主祭台和主殿之间也有一圆拱分隔,小祭坛则设于侧殿。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8303.jpg|澳门 玫瑰圣母堂}}]| ^1983 澳门 公共建筑 (5-3)^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1310.jpg|澳门 玫瑰圣母堂}}]| ^2013 澳门 圣诞节 (2+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1425.jpg|(右下)澳门 玫瑰圣母堂}}]| ^2014 澳门 生肖邮票 (5+1MS-3)^ |[{{:风光:亚洲:澳门:mo202001.jpg|边纸:(左上)澳门 玫瑰圣母堂}}]| ^2020 澳门 美食与甜品三 (4+1MS-MS)^ |[{{:民俗:亚洲:澳门:mo202101.jpg|右侧邮票:澳门 玫瑰圣母堂 花地玛圣母像}}]| ^2021 澳门 花地玛圣母巡游 (2+1MS-1,2)^ ==== 板樟堂前地 ==== 板樟堂前地(葡萄牙语:Largo do São Domingos),位于澳门半岛市中心的一个广场,位置在玫瑰圣母堂(又称板樟堂)前面。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板樟堂前地南接议事亭前地,西连米糙巷,东通板樟堂街。1990年代,澳葡政府铺上黑白两色碎石,使之与周边街道成为一个行人专用区。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0603.jpg|澳门 板樟堂前地}}]| ^2006 澳门 澳门街道(一) (4+1MS-2)^ ==== 议事亭前地 ==== 议事亭前地(葡萄牙语:Largo do Senado),俗称“喷水池”,是澳门的一个广场,位居澳门半岛中区,面积3,700平方米,是澳门四大广场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议事亭前地北连板樟堂前地,南临新马路,南阔北窄,呈狭长的三角形,为热闹的商业及文化活动区。 因位处明朝起中国官员以至葡萄牙人议事机构──澳门议事会(即今市政署大楼)前,故而得名。议事亭前地为处澳门中心区域,历来上任的澳门总督,必在此举行仪式,检阅驻澳门的海陆军队。1940年,曾竖立一个攻打前山炮台和杀害清朝将士之葡萄牙军官美士基打铜像,文革期间被华人群众拉倒,原地则被改建一喷水池至今,俗称因此而成。 议事亭前地周围一带的建筑物极富有欧洲特色,不少已被评为纪念物及具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物。列入受文物保护之建筑物,其门面都不许改动,只可以改动室内架构。九十年代初,澳葡政府更重金聘请葡萄牙的技师以黑白相间之葡国石铺砌前地及相连街道地面,使之成为带葡萄牙城市风格的行人专用区,现除了游客必到之处外,议事亭前地仍是澳门社区活动的热门地点。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4805.jpg|澳门 议事亭前地}}]| ^1948 澳门 澳门风景 (12-5)^ |[{{:风光:亚洲:澳门:mo195005.jpg|澳门 议事亭前地}}]| ^1950 澳门 澳门风景 (8-5)^ |[{{:风光:亚洲:澳门:mo199501.jpg|澳门 议事亭前地}}]| |[{{:风光:亚洲:澳门:mo199502.jpg|澳门 议事亭前地}}]| ^1995 澳门 议事亭前地 (4+1MS全)^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0411.jpg|背景:澳门 议事亭前地 喷水池 市政署大楼}}]|[{{:风光:亚洲:澳门:mo200413.jpg|背景:(左)澳门 议事亭前地 旅游局大楼}}]| |[{{:风光:亚洲:澳门:mo200415.jpg|背景:(中部)澳门 议事亭前地 喷水池}}]| ^2004 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5周年 (4+1MS-1,3,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0805.jpg|澳门 议事亭前地}}]| ^2008 澳门 世界遗产 (8-4)^ |[{{:风光:亚洲:澳门:mo200821.jpg|边纸:(左)澳门 议事亭前地}}]| ^2008 澳门 地道美食 澳门-新加坡联合发行 (8+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0908.jpg|澳门 议事亭前地}}]| ^2009 澳门 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 (3+1MS-2)^ |[{{:风光:亚洲:澳门:mo201303.jpg|澳门 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 议事亭前地}}]| ^2013 澳门 澳门街道(二) (4+1MS-1)^ |[{{:艺术:亚洲:澳门:mo201402.jpg|议事亭前地 甘长岭作}}]| ^2014 澳门 甘长岭眼中的澳门 (4+1MS-2)^ |[{{:风光:亚洲:澳门:mo201518.jpg|澳门 议事亭前地}}]| ^2015 澳门 澳门申遗成功十周年 (4+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26.jpg|亭前葡风:澳门 议事厅前地}}]| ^2019 澳门 澳门新八景 (8-3)^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风光:亚洲:中国:cn200944.jpg|澳门 议事亭前地}}]| ^2009 中国 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 (3-2)^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 |[{{:风光:亚洲:新加坡:sg200819.jpg|边纸:(左)澳门 议事亭前地}}]| ^2008 新加坡 地道美食 新加坡-澳门联合发行 (8+1MS-MS)^ ==== 市政署大楼 ==== 市政署大楼(葡萄牙语:Edifício do Instituto para os Assuntos Municipais),俗称议事亭、市政厅(Leal Senado),曾称为市政厅大楼、临时澳门市政局大楼及民政总署大楼;建筑物位于澳门亚美打利比卢大马路(即新马路)163号;大楼曾作为澳门议事公局(又称议事公局、议事会)及市政机构的办公场所。市政署大楼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澳门历史城区历史建筑群之一。 现时的市政署大楼的墙身外貌于1940年重修后保留至今;大楼内的墙脚部分嵌有葡萄牙青瓷砖;大楼在建筑平面上作了三个进深发展。第一进深是为中央门厅,而中央门厅之侧是为展览厅及公共空间外,二楼是为会议室以及市政署大楼图书馆;在第一进深经过梯级拱洞则为第二进深。第二进深为大楼的行政区域及大礼堂所在地,它和第一进深均是为两层高,但楼高则较第一进深的建筑为低。最后一进深则是为大楼的葡式花园也由拱洞连接。 在第一进深的大堂通往第二进深的梯级拱洞之上一幅木制半弧形的条幅,条幅最上一行写着葡萄牙文“Cidade do Nome de Deus, não há outra mais leal.(意谓无与伦比忠诚的天主圣名之城)”,以纪念葡萄牙国王约翰四世表彰澳门在西班牙统治葡萄牙期间对葡萄牙皇国的忠诚而赐予的封号。 市政署大楼第一进深的大堂及其他地方均镶嵌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石雕,包括一个纪念葡萄牙亚维士皇朝莉娜皇后(Rainha Dona Leonor)创立仁慈堂(Santa Casa de Misericórdia)的雕像,该石雕于1833年仁慈堂大楼的教堂被拆毁时移送及镶嵌至市政署大楼之内。另外,第一代关闸上的中葡文石雕也被镶在大堂的墙上。 议事亭藏书楼(Biblioteca do Senado)位于市政署大楼二楼,于1929年启用,现由澳门文化局管辖;是为澳门中央图书馆前身外,也是服务时间最长和馆藏价值较高图书馆之一。图书馆的设计是参照葡萄牙玛弗拉修道院图书馆(Biblioteca do Convento de Mafra)作为蓝本,具有葡萄牙布拉干萨王朝约翰五世时代的古典风格;图书馆特别收藏17世纪至1950年代葡萄牙在非洲及远东古籍。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8305.jpg|澳门 市政署大楼(民政总署大楼)}}]| ^1983 澳门 公共建筑 (5-5)^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1534.jpg|(右下)澳门 市政署大楼}}]| ^2015 澳门 生肖邮票 (5+1MS-3)^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14.jpg|澳门 市政署大楼}}]| ^2019 澳门 国际烟花大会 (4+1MS-1)^ |[{{:风光:亚洲:澳门:mo202106.jpg|澳门 市政署大楼 议事亭藏书楼}}]| ^2021 澳门 澳门图书馆 二 (4+1MS-MS)^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 澳门邮政局大楼 ==== 澳门邮政局大楼 (葡萄牙语:Edificio Sede dos CTT),1929年建,有澳门历史上第一位考取海陆工务厅总策划师的华人陈焜培设计,大楼原址是中国慈善机构“同善堂”。但这不是澳门第一个邮局的地址,澳门的第一个邮局月1869年设立,位于水坑尾街和家辣堂街交界处。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高3层,有水泥建造的地下室。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4811.jpg|澳门邮政总局大楼}}]| ^1948 澳门 澳门风景 (12-11)^ |[{{:风光:亚洲:澳门:mo199306.jpg|澳门邮政总局大楼}}]|[{{:风光:亚洲:澳门:mo199307.jpg|澳门邮政总局大楼}}]| ^1993 澳门 自动化邮票 (2全)^^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1414.jpg|邮政服务:澳门邮政总局大楼}}]|[{{:风光:亚洲:澳门:mo201415.jpg|储金服务:澳门邮政总局大楼}}]| |[{{:风光:亚洲:澳门:mo201418.jpg|澳门邮政总局大楼}}]| |[{{:风光:亚洲:澳门:mo201419.jpg|澳门邮政总局大楼}}]| ^2014 澳门 澳门邮政130周年 (4+2MS-1,2,MS1,MS2)^ |[{{:风光:亚洲:澳门:mo201401.jpg|澳门邮政总局大楼}}]| ^2014 澳门 澳门-泰国联合发行:邮局 (2-1)^ |[{{:风光:亚洲:泰国:th201415.jpg|澳门邮政总局大楼}}]| ^2014 泰国 澳门-泰国联合发行:邮局 (2-2)^ |[{{:艺术:亚洲:澳门:mo201607.jpg|邮政局 郭士作}}]| ^2016 澳门 澳门美术前辈画作 (6+1MS-2)^ |[{{:风光:亚洲:澳门:mo201818.jpg|(右)澳门邮政总局大楼}}]| ^2018 澳门 第35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一) (3+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1811.jpg|澳门邮政总局大楼}}]|[{{:风光:亚洲:澳门:mo201812.jpg|澳门邮政总局大楼}}]| |[{{:风光:亚洲:澳门:mo201813.jpg|澳门邮政总局大楼}}]|[{{:风光:亚洲:澳门:mo201814.jpg|澳门邮政总局大楼}}]| ^2018 澳门 第35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二)自动化邮票 (4全)^^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11.jpg|澳门邮政总局大楼}}]|[{{:风光:亚洲:澳门:mo201912.jpg|澳门邮政总局大楼}}]|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13.jpg|澳门邮政总局大楼}}]| ^2019 澳门 澳门邮电135周年 (2+1MS全)^ ==== 仁慈堂大楼 ==== 仁慈堂大楼(葡萄牙语:Santa Casa da Misericórdia) 是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议事亭前地旁边的砖石建筑物,为澳门慈善机构仁慈堂的物业。2002年获澳门政府授予仁爱功绩勋章;2005年以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仁慈堂大楼的地下原为澳门政府部门公证署的办公室,2018年起改为便民药;二楼则为仁慈堂博物馆。 天主教澳门教区的首任主教贾耐劳 (D. Belchior Carneiro) 于1569年创立澳门仁慈堂,负责慈善救济的工作。仁慈堂大楼建于18世纪中叶,建筑物于19世纪后期加建拱廊,其工程于1905年完工而成为富有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欧陆式建筑物。 昔日的仁慈堂又被称为支粮庙,据《澳门记略校注》一书所记载,因昔日仁慈堂属下的老人院及医院等慈善机构的职员都会到该处支取薪水。 仁慈堂博物馆(葡萄牙语:Núcleo Museológico)是位于澳门议事亭前地仁慈堂右巷二号仁慈堂大楼二楼的一所以天主教为主题的博物馆,由澳门慈善机构仁慈堂值理会管辖。 仁慈堂博物馆位于仁慈堂大楼二楼,博物馆设有与天主教、耶稣会以及仁慈堂相关的的瓷器、书籍文献等合共2,000多件收藏品;展品当中展有于1627年1月草拟通过并于1662年手抄而成的《澳门仁慈堂章程》正本、绘于18世纪的身兼首任天主教澳门教区主教的仁慈堂创始人贾耐劳主教全身油画、头颅遗骨和其陪葬的十字架、圣辣非医院内的铜钟外,也有展出大部分由土生葡人飞安达及马若龙捐赠从欧洲、日本及中国大陆等地搜购天主教传教士过去在中国江西景德镇制造到的天主教东方礼的祭献仪式所用的器具以及刻有耶稣会徽号的陶瓷器皿等藏品。 于2011年年底开设新展厅占地800平方呎;其展品大多突显天主教在东西文化影响而制成的瓷器、象牙、木雕、银器物品,也展有104.5厘米高于同治年间烧制瓷器粉彩的耶稣圣心雕像、直径达38厘米也于同治年间烧制的耶稣受洗青花碟以及于1936年以中、法文绘制的中华天主教教区全图等展藏品。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8401.jpg|澳门 仁慈堂大楼}}]| ^1984 澳门 公共建筑 (5-1)^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1514.jpg|澳门 仁慈堂大楼}}]| ^2015 澳门 澳门申遗成功十周年 (4+1MS-1)^ |[{{:风光:亚洲:澳门:mo201818.jpg|(左)澳门 仁慈堂大楼}}]| ^2018 澳门 第35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一) (3+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54.jpg|(左下)澳门 仁慈堂大楼}}]| ^2019 澳门 生肖邮票 (5+1MS-3)^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45.jpg|澳门 仁慈堂大楼 仁慈堂博物馆}}]| ^2019 澳门 澳门仁慈堂450周年 (4+1MS-MS)^ ==== 卢家大屋 ==== 卢家大屋(葡萄牙语:Casa de Lou Kau),位于澳门大堂巷七号,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落成,是澳门二十世纪初商人卢华绍(卢九)住宅(其私家花园卢廉若公园为澳门名胜之一),现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现由文化局管理修复,部分已对外开放。 有两个取光的内庭,依风水原理,主入口有阻挡煞气的屏风。主立面入口部分内凹,为中式典型形式;而窗的设计,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 卢家大屋高两层,以厚青砖建造;布局仿广州西关大屋,是晚清时期粤中民居温婉纤细建筑风格的典型。大屋分为三开间三进上下两层的格局,三进即分有门厅、茶厅(轿听)及正厅,以屏风相隔,屋内布置着多个天井,便于通风和采光。内部融合中西方装饰材料和手法,既有粤中地区常见的砖雕、灰塑、横披、挂落、蚝壳窗,又有西式的假天花、满州窗、铸铁栏杆,两种特色装饰共冶一炉,饶有趣味。正立面窗户全为葡式百叶窗,其中以上方左右两扇最为精美。窗扇以金属包角,百叶窗上加半圆形彩色玻璃窗,玻璃窗上是灰塑装饰。大宅反映了澳门特有的中西建筑风格合璧的民居特点。根据文物保护法例83/92/M,1992年被澳门政府评为“具建筑艺术价值之建筑物”成为受保护建筑。 后卢氏家族没落,业权辗转到外人手上。大屋被分租出去,曾有大批难民涌入进住,最高峰时期曾有二十多户住客,且在八十年代前缺乏维修;亦因此大屋很多部分被拆掉改建,大屋最里面的部分早已被清拆掉;澳门文化局于2002年7月才为此进行复修工作,并于2005年中对外局部开放。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0804.jpg|澳门 卢家大屋}}]| ^2008 澳门 世界遗产 (8-3)^ |[{{:风光:亚洲:澳门:mo201515.jpg|卢家大屋}}]| ^2015 澳门 澳门申遗成功十周年 (4+1MS-2)^ ==== 三街会馆 ==== 三街会馆(Pagode Sam Cai Vu Cun)(又名关帝庙),是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议事亭前地旁边的庙宇,为早期澳门华人商家的议事场所。2005年以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会馆在明代末年已经出现,至清代粤海开关以后始定名为“三街会馆”。“三街”指澳门最早的三条街道:营地大街、关前街和草堆街;“会馆”则由三条街道的商行组成。三街会馆初设时为商人议事的场所,澳门的商家们在此联络感情、沟通商情,也是清政府发布公告的重要场所。日子一久,三街会馆成为澳门华人的议事场所;而后来的澳葡政府也以会馆作为联系华人的唯一机关。 三街会馆的建筑已无从考证,经数次大修而成为现今的面貌。会馆开设之初,即设关帝像供奉。由于起初时议事场与庙宇合一,而后来三街会馆功能消失,庙宇成为了会馆的主要功能,故被人直呼其为“关帝庙”。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9503.jpg|澳门 三街会馆}}]| ^1995 澳门 澳门庙宇(3) (5-1)^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0806.jpg|澳门 三街会馆}}]| ^2008 澳门 世界遗产 (8-5)^ |[{{:风光:亚洲:澳门:mo201516.jpg|澳门 三街会馆}}]| ^2015 澳门 澳门申遗成功十周年 (4+1MS-3)^ ===== 望德堂区 ===== ==== 东望洋炮台 ==== 东望洋炮台(葡萄牙语:Fortaleza da Guia),又称松山炮台、东望洋山炮台,是位于澳门半岛最高点东望洋山的炮台,为澳门现存最古的西式炮台之一,与圣母雪地殿、东望洋灯塔共同名列东望洋山三大名胜古迹。2005年做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东望洋炮台除数座炮台堡垒外,还有由四组隧道组成的防空洞。东望洋炮台范围包括两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东望洋灯塔和圣母雪地殿教堂。在当处可俯瞰澳门半岛全景和珠江口的景色。 东望洋炮台建于约1637-1638年之间,面积约为8600平方尺。由于位处澳门最高点,炮台的主要用作防御外敌和观测站。在过去,东望洋炮台与大炮台和妈阁炮台组成一道坚固的外围军事防线。 东望洋炮台范围内的防空洞最长为456米,最短则只有47米。防空洞内有发电机、休息室、贮油池和登上灯塔炮台的升降机等设备。澳门政府重新修葺改成旅游展示廊,展示历史图片,介绍从前防空洞的真实境况。该展示廊于2003年10月初对外开放。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8604.jpg|澳门 东望洋灯塔和炮台}}]| ^1986 澳门 保安部队10周年 (4-4)^ |[{{:风光:亚洲:澳门:mo198902.jpg|澳门 东望洋灯塔和炮台}}]| ^1989 澳门 交通运输-水上飞机 (4+1MS-2)^ |[{{:艺术:亚洲:澳门:mo199502.jpg|东望洋炮台和灯塔 廖文畅作}}]| ^1995 澳门 廖文畅眼中的澳门 (8-2)^ ==== 东望洋灯塔 ==== 东望洋灯塔(葡萄牙语:Farol da Guia,俗称:松山灯塔),是一座位于澳门东望洋山山顶上的灯塔,是东望洋炮台的一部分,亦是东望洋山三大名胜古迹之一。1992年,东望洋灯塔获评为澳门八景之一,并在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于2019年被列入中国工业遗址名录当中。 东望洋灯塔有白色的外墙,带着黄色的线条点缀。灯塔建筑是一个圆柱形结构,底部直径为7米往上收分为5米,内部共分三层,有一坐回旋梯连接垂直空间。灯塔总高15米,塔顶设置了全球仅有两盏、制造的工厂早已停产的巨型水晶射灯,其射程可达16海里之远。灯塔旁边设有一座具17世纪葡萄牙修院特色的圣母雪地殿教堂。灯塔的所在地面位置之座标值,为澳门于世界地图上之地理定位。 东望洋灯塔始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由土生葡人加路士·维森特·罗扎所(Carlos Vincente Da Rocha)设计,于1865年9月24日正式开始运作。东望洋灯塔是中国沿海地区最古老的现代灯塔,是澳门的象征。1992年,东望洋灯塔被评选为“澳门八景”之一,并于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灯塔最初以一盏火水灯发光。1874年,灯塔在甲戌风灾中受损,于1894年重修完成,1910年加入光学棱镜为运作,1975年改为电动转动。1992年,东望洋灯塔被评选为“澳门八景”之一。 在雷达还未普及之前,东望洋灯塔是进入珠江的地标。现今灯塔已改由现代化照明系统,仍为航海人士服务。由于地势高,灯塔亦被用作悬挂台风讯号和灯号,向公众发放风暴消息。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8202.jpg|澳门 东望洋灯塔}}]| ^1982 澳门 公共建筑 (5-2)^ |[{{:风光:亚洲:澳门:mo198605.jpg|背景:澳门 东望洋灯塔}}]| ^1986 澳门 孙中山诞生120周年 (1+1MS-1)^ |[{{:风光:亚洲:澳门:mo199808.jpg|澳门 东望洋灯塔}}]| ^1998 澳门 瓷砖 (4+1MS-MS)^ |[{{:文物:亚洲:澳门:mo199904.jpg|(上)澳门 东望洋灯塔}}]| ^1999 澳门 回顾澳门 (4+1MS-4)^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9921.jpg|澳门 东望洋灯塔}}]| ^1999 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 (6+1MS-4)^ |[{{:风光:亚洲:澳门:mo200413.jpg|(右侧背景)澳门 东望洋灯塔}}]| ^2004 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5周年 (4+1MS-3)^ |[{{:风光:亚洲:澳门:mo201116.jpg|(左下)澳门 东望洋灯塔}}]| ^2011 澳门 生肖邮票 (5+1MS-3)^ |[{{:风光:亚洲:澳门:mo201511.jpg|澳门 东望洋灯塔}}]|[{{:风光:亚洲:澳门:mo201512.jpg|澳门 东望洋灯塔}}]| |[{{:风光:亚洲:澳门:mo201513.jpg|澳门 东望洋灯塔}}]| ^2015 澳门 东望洋灯塔150周年 (2+1MS全)^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16.jpg|澳门 东望洋灯塔}}]| ^2019 澳门 国际烟花大会 (4+1MS-3)^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20.jpg|澳门 东望洋灯塔}}]| ^2019 澳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4+1MS-2)^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风光:亚洲:中国:cn199740.jpg|澳门 东望洋灯塔}}]| ^1997 中国 澳门古迹 (4-4)^ ==== 圣母雪地殿 ==== 圣母雪地殿(葡萄牙语:Capela de Nossa Senhora da Guia),是位于澳门东望洋山山顶上的小教堂。圣母雪地殿教堂位于东望洋炮台的东望洋灯塔旁边,是东望洋山有三大名胜古迹之一。在1992年,更被澳门的社团评为澳门八景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圣母雪地殿教堂主色为白色,带着黄色的线条点缀,具17世纪葡萄牙修院的建筑风格。教堂主堂呈长方形,长为16米,宽4.7米。为承托筒拱结构的屋顶,两侧的墙身厚大且有扶壁。教堂屋顶铺设红瓦,屋脊高7米多,檐口高4.8米。在主祭坛右侧,设有一间祭衣房;教堂外面的楼梯,可到达上层的唱诗台。 圣母雪地殿教堂的天花呈拱形,墙身绘有圣经故事和人物的彩色壁画。祭衣房的壁画线条秀丽活泼,揉合了中国的绘画技法和西方色彩,中西方的文化与艺术和谐地融汇一起。壁画绘有:圣母玛利亚、帕多瓦或里斯本的圣安多尼、狮子、双头鹰与牡丹等图案,极具艺术价值与观赏性。 圣母雪地殿教堂约建于1622年。当年正值荷兰人入侵澳门,据说圣母曾步出小教堂外张开自己的斗篷来抵挡敌军的枪炮攻击。现今的教堂则建于1637年。圣母雪地殿教堂供有雪地圣母(Nossa Senhora da Guia)、以及护卫航海的圣人若翰洗者的圣像与画像。 澳葡政府于1996年对教堂进行内部保护和修复工程时,发现了壁画遗迹。经过考证后,发现壁画是中西文化和艺术的大融汇,在华南地区属罕见之艺术作品。文化局局长何丽钻指出,政府严格以“保护壁画原有艺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对其进行修复,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对各层“泥灰水”和颜料进行实验室分析,并且对使用的材料和色素进行了多项可行性研究与实践,最后使埋没在尘土之中的壁画图案和人物形象重光。1998年起,专家开始壁画的修复工作,一笔一笔地上色修补,将壁画原貌重现。于2001年7月24日,澳门文化局为圣母雪地殿教堂的祭衣房举行修复重光典礼。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1309.jpg|澳门 圣母雪地殿}}]| ^2013 澳门 圣诞节 (2+1MS-2)^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 风顺堂区 ===== ==== 圣老楞佐堂 ==== 圣老楞佐堂(葡萄牙语:Igreja de São Lourenço),通称风顺堂,是澳门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由天主教澳门教区管理。位于风顺堂街,澳门慈幼中学的正对面。 教堂所在的地区,昔日是高尚住宅区,所以教堂建筑也显得美仑美奂,华丽巍峨。时至今日,教堂仍然耸立于高台之上,周围绿树环绕,清幽怡人。堂侧花园内现存一座石十字架,底座刻着“INRI 1627 e 1811”字样,可证其历史悠久。 圣堂实际建筑年份已不可测,但据史料记载,推算出教堂是于1558年至1560年间左右由耶稣会会士创建的一座木制小教堂。而据教堂内一石刻上的碑文,第一次修葺应在1618年,第二次修葺在1768年,于1801年11月至1803年11月重建。于1844年至1846年再重建。以后尚有两次大修葺,最近一次是于1954年。还有一次小修葺,最新的一次全面性的维修是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工程由澳门文化局全资负责。至于现时教堂的规模则是在1844年改建后而成的。 圣堂建筑具葡萄牙色彩,正立面左右两翼各有大钟楼。堂内正中主祭台上有该堂主保圣人圣老楞佐圣像。左右两侧各有一小圣堂,上空鸟瞰成十字型。右侧小堂内主位是病人之痊圣母圣像,其右侧下,有一较小的耶稣圣圣婴君王圣像,左侧下则为出生于葡国里斯本的圣安多尼圣像。圣堂左侧小堂内主位是耶稣圣心圣像,其右侧下,有一较小的圣女婴孩耶稣德肋撒圣像,左下侧为圣女路济亚圣像。此外,圣堂内面对正门两侧墙各有一小祭台,右侧供奉圣若瑟圣像,左侧为圣母无玷圣心像,教友座位中两侧亦各有一祭台,右侧供奉圣方济各沙勿略圣像,左侧为圣犹达宗徒圣像。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8402.jpg|澳门 圣老楞佐堂}}]| ^1984 澳门 公共建筑 (5-2)^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1001.jpg|澳门 圣老楞佐堂 窗画}}]| |[{{:风光:亚洲:澳门:mo201002.jpg|澳门 圣老楞佐堂 窗画 教堂内景}}]| ^2010 澳门 教堂窗画 (1+1MS全)^ |[{{:风光:亚洲:澳门:mo201308.jpg|澳门 圣老楞佐堂}}]| ^2013 澳门 圣诞节 (2+1MS-1)^ |[{{:艺术:亚洲:澳门:mo201604.jpg|寂静朝望 陈志威作:澳门 圣老楞佐堂}}]| ^2016 澳门 陈志威眼中的澳门 (4+1MS-4)^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15.jpg|澳门 圣老楞佐堂}}]| ^2019 澳门 国际烟花大会 (4+1MS-2)^ ==== 岗顶前地 ==== 岗顶前地(葡萄牙语:Largo de Santo Agostinho),是澳门岗顶(古称磨盘山)的一个广场,座落于澳门半岛南部风顺堂区。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前地面积虽不大,但却拥有丰富的人文与宗教景观。其内的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岗顶剧院(伯多禄五世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均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建筑。另外,社会服务慈善团体澳门明爱以此地为会址。近年,岗顶前地铺上波浪形图案的葡萄牙风格碎石和小食亭,更增添了广场的欧陆气色。 岗顶前地伸延道路可通向议事亭前地(东方斜巷)、福隆新街、龙嵩街、红窗门街与天通街,其附近也是一区警察局总部与汇业银行行政中心所在地。而葡文名称则意为圣奥斯定前地。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0606.jpg|澳门 岗顶前地}}]| ^2006 澳门 澳门街道(一) (4+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1007.jpg|澳门 岗顶前地}}]| ^2010 澳门 世界遗产:岗顶前地 (4+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1305.jpg|澳门 剧院斜巷:岗顶前地}}]| ^2013 澳门 澳门街道(二) (4+1MS-3)^ ==== 圣若瑟修院及圣堂 ==== 圣若瑟修院及圣堂 (葡萄牙语: Seminário e Igreja de São José ),位于澳门岗顶前地的敎堂,2001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2005年成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圣若瑟修院自1784年起数度易名,计有北京主教管辖御修院、修士团体之家、皇家教育进修所、澳门圣若瑟利宵修院以至现称,都显出此修院在天主教和培训人才的重要地位。 修院及圣堂属巴洛克风格。正面有三个入口,主堂平面成拉丁十字型,长轴长27米,短轴长16米,长轴两端分别为入口前厅及主祭坛。祭坛供放其主保(圣若瑟)像,装饰甚多,其中两组四枝腰缠金叶的旋柱最具特色,柱头则以破山花形式收结。而与之呼应的是入口前厅中四枝支撑二楼唱诗台,来自原圣方济各修道院的木制盘旋柱。四个拱顶形成一四边内弯之正方形空间,其上以一罗马式穹窿封顶,穹窿直径为12.5米,顶部高度为19米,开有三环各16个窗户,其中最高一环为假窗,另两环才具有透风及采光功能,穹顶内侧为白色,中间是黄色的耶稣会会徽。 教堂正立面为一雄浑的墙体,宽24.6米,高19米,大致分为上下、左右各三部分,顶层两边为对称之钟塔,塔顶为琉璃瓦顶,其左钟塔三个窗洞放有大铜钟,左边钟塔正面窗亦有一铜钟,以及一小门通往天台,中间山花中有一耶稣会会徽雕饰。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8302.jpg|澳门 圣若瑟圣堂}}]| ^1983 澳门 公共建筑 (5-2)^ |[{{:风光:亚洲:澳门:mo199807.jpg|澳门 圣若瑟圣堂}}]| ^1998 澳门 门楼 (4+1MS-MS)^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0501.jpg|澳门 圣若瑟圣堂}}]| ^2005 澳门 世界遗产 (4+1MS-1)^ |[{{:风光:亚洲:澳门:mo201006.jpg|澳门 圣若瑟修院}}]| ^2010 澳门 世界遗产:岗顶前地 (4+1MS-4)^ |[{{:风光:亚洲:澳门:mo202203.jpg|澳门 圣若瑟修院和圣堂}}]| ^2022 澳门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 (4+1MS-3)^ ==== 岗顶剧院 ==== 伯多禄五世剧院(葡萄牙语:Teatro Dom Pedro V)(通称为岗顶剧院;另称马蛟戏院、岗顶波楼 伯多禄五世剧院于1848年由当时澳门葡国官员购买土地,因需要庞大资金建造剧院,所以招募一群有能力的华人富商集资兴建,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及中葡友好。1860年初只建成主体部分,其后1873年再于入口正面加建柱廊、拱廊及新古典主义的三角楣,并于1896年成立第一届岗顶剧院业主会,业主会成员由十名中国人及十名葡萄牙人组成。是位于澳门岗顶前地的古老剧院,为中国首所西式剧院。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伯多禄五世剧院于1848年由当时澳门葡国官员购买土地,因需要庞大资金建造剧院,所以招募一群有能力的华人富商集资兴建,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及中葡友好。建成初期只建成主体部分,其后1873年再于入口正面加建柱廊、拱廊及新古典主义的三角楣。 昔日为澳门官绅名流的大会堂和聚会之地。除剧场外,建筑内还设有舞厅、阅书楼和桌球室等,所以出现有岗顶波楼之称。岗顶剧院已曾经多次维修,亦曾因白蚁蛀蚀问题而关闭近20年。1993年和2001年进行维修,现主体建筑基本仍保存完整。 伯多禄五世剧院是澳门唯一的欧式剧院建筑物,属新古典主义风格、以绿色为主色并以墨绿色门窗衬托。 伯多禄五世剧院高41.5米,宽22米,中式坡屋顶之屋脊高为12米,屋檐高为7.5 米岗顶剧院的。剧院正立面为一面宽15.7 米的罗马圆拱式门廊,门廊顶端以三角形山花收结,其下则是由四组爱奥尼柱式倚柱组成的三个券洞。八条倚柱均长约6米,山花及柱子上装饰简单。至于其侧立面的墙上,连续开满九个宽2.45 米的罗马圆拱式落地大窗,加强屋面水平感和表现浑厚的气度。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7201.jpg|澳门 岗顶剧院}}]| ^1972 澳门 伯多禄五世剧院 (1全)^ |[{{:风光:亚洲:澳门:mo198403.jpg|澳门 岗顶剧院}}]| ^1984 澳门 公共建筑 (5-3)^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0503.jpg|澳门 岗顶剧院}}]| ^2005 澳门 世界遗产 (4+1MS-3)^ |[{{:风光:亚洲:澳门:mo201003.jpg|澳门 岗顶剧院}}]| ^2010 澳门 世界遗产:岗顶前地 (4+1MS-1)^ |[{{:艺术:亚洲:澳门:mo201404.jpg|岗顶剧院 甘长岭作}}]| ^2014 澳门 甘长岭眼中的澳门 (4+1MS-4)^ |[{{:风光:亚洲:澳门:mo201704.jpg|(左下)澳门 岗顶剧院}}]| |[{{:风光:亚洲:澳门:mo201705.jpg|邮票:澳门 岗顶剧院}}]| ^2017 澳门 生肖邮票 (5+1MS-3,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2205.jpg|澳门 岗顶剧院}}]| ^2022 澳门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 (4+1MS-MS)^ ==== 何东图书馆 ==== 何东图书馆(葡萄牙语:Biblioteca Sir Robert Ho Tung),是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岗顶前地的公共图书馆。何东图书馆为集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园林式图书馆,建筑物于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欧陆风韵的建筑楼高三层,前部有拱廊,是典型的花园式豪华住宅。该馆藏其中有:刘承干嘉业堂的明朝嘉靖年间的中国文史典籍藏书16种、天主教文献、广方言馆书稿和《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等珍贵古籍。 建筑物建于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以前,原为官也夫人(D.Carolina Cunha)所拥有。其后被香港富绅何东爵士于1918年购入用作别墅。何东爵士1956年4月26日病逝,其后人遵照遗嘱把位于岗顶前地三号的故居赠与澳门政府,并捐赠25,000港元购置中文图书,建立一所收藏中文书籍的公共图书馆。 何东图书馆于1958年正式对外开放。1989年何东图书馆重修后,地下为中文书库和报刊室;二楼为古籍藏书楼、澳门资料室及办公室;三楼为多功能厅。2006年,后花园侧的新大楼投入服务。结合新旧两幢大楼,全馆成了兼具藏书楼和现代化图书馆功能的人文阅读空间。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0510.jpg|澳门 何东图书馆}}]| ^2005 澳门 澳门图书馆 (4+1MS-2)^ |[{{:风光:亚洲:澳门:mo201004.jpg|澳门 何东图书馆}}]| ^2010 澳门 世界遗产:岗顶前地 (4+1MS-2)^ ==== 圣奥斯定教堂 ==== 圣奥斯定堂(葡萄牙语:Igreja de Santo Agostinho;俗称龙嵩庙、龙须庙、岗顶圣堂),位于澳门岗顶前地的敎堂,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教堂于1874年重修后,形成今天的规模。该教堂每年为期两天的苦难耶稣像巡游,有悠久的历史,是澳门天主教会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 教堂最初的建筑非常简陋,教士们便用蒲葵叶覆盖屋顶来遮挡风雨;每当大风吹来,蒲葵叶便随风飞扬,华人远远望去,觉得这情景像龙须竖起,就称教堂作“龙须庙”,后又以粤音转称“龙嵩庙”。 据创建此敎堂的曼里盖(Frei Francisco Manrique)所载,于1586年来澳传教的西班牙奥斯定会修士在岗顶兴建了会院及恩宠之母小堂。初建时,由于以棕榈树叶作顶,风吹时看似龙须飘飘,故被称为龙须庙,后被改成龙嵩庙。3年后归葡国人所有。 1589年敎堂转属葡萄牙敎士后,1591年便在现址兴建一座供奉圣母的敎堂。1872年,敎堂的主堂和圣器室坍塌,于是教堂在1875年进行重修,遗留至今。 早期的教堂是一座手法主义建筑,1874年重修时做了巨大的改动,成为今天的模样。教堂坐北朝南,后部有钟楼,与街道成一夹角,形成前地空间。教堂立面简朴,总高约17米,采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古典式构图。入口用双柱,是石制的罗马塔司干式,墙转角有隅石,外墙面为黄色粉刷,有许多卷涡形装饰和白色线脚。顶部是三角形山花,中间的神龛供奉圣母像。屋顶为坡屋顶,瓦屋面,木屋架。教堂的主体结构为砖木结构。 教堂正厅为一层,入口有夹层,是唱诗席。教堂内部结构与玫瑰堂类似,由两排柱子将空间一分为三:一个宽7米的中厅和两个宽4米的侧廊,长度均为30米。两侧廊为木拱吊顶,中厅则为平吊顶,瓷砖地面。中厅内部还有四个小祭坛和一个八角形的木制讲坛。主祭坛宽阔而深远(长20米,宽11米,高12米),供奉“苦难耶稣像”,祭坛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饰为巴洛克风格,表面饰水磨石,地板铺设马赛克。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1005.jpg|澳门 圣奥斯定堂}}]| ^2010 澳门 世界遗产:岗顶前地 (4+1MS-3)^ ==== 郑家大屋 ==== 郑家大屋(葡萄牙语:Casa da Cheang),澳葡时期称文华大屋(葡萄牙语:Casa do Mandarim),为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与卢家大屋同属岭南风格民宅。郑家大屋位于澳门龙头左巷,面对阿婆井前地。其建筑融合中西特色,现已列入澳门历史城区。 郑家大屋约建于1881年,由郑文瑞筹建,其子郑观应协助父亲兴建。其后,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时,常与郑观应在此议论时政,相讨救国救民的路径。在1894年,郑观应在此完成《盛世危言》,提出“富强救国”的思想;1907年,郑观应完成了《盛世危言后编》。1950年代的郑家大屋曾分租,高峰期曾住了70多户人,共300多人。 约在1990年,有发展商从郑家后人收购了郑家大屋的屋权。自郑家后人迁出后,曾被多户占据。当中不少文物亦成为贼人的目标,以致破败不堪。自1991年开始,澳葡政府已跟发展商谈判收购郑家大屋,可惜一直不成功。经多次磋商后,澳门政府终于在2001年成功用“以地易地”的方式,接收了郑家大屋的业权。2005年,以澳门历史城区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郑家大屋的土地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郑家大屋属岭南风格民宅。大宅由两座四合院式建筑组成,并以大内院相连。建筑材料以青砖为主,墙基则由花岗石筑砌。中式建筑特色表现于中式大宅建筑格局与屋顶等;而西方特色则表现于古典建筑装饰风格,可见于部分室内天花、门楣窗楣的式样、檐口线和外墙批荡等。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文物:亚洲:澳门:mo200202.jpg|澳门 郑观应和郑家大屋}}]| ^2002 澳门 郑观应诞生160周年 (4+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0504.jpg|澳门 郑家大屋}}]| ^2005 澳门 世界遗产 (4+1MS-4)^ |[{{:风光:亚洲:澳门:mo202202.jpg|澳门 郑家大屋}}]| ^2022 澳门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 (4+1MS-2)^ ==== 亚婆井前地 ==== 亚婆井前地(葡萄牙语:Largo do Lilau)又称为泥流泉(Lilau)及龙头井,是位于澳门西望洋山北面的广场。由于亚婆井前地及周围古旧建筑,故被列为澳门建筑、历史和文化文物区。2005年开始,随澳门历史城区之一部分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传说明朝一位婆婆在此地筑水池贮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饮用,故人称呼水池为亚婆井。亚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由此可知,此地昔日为澳门水池之一。有井就有人住,澳门早期的葡萄牙人便聚居此处,故为最古老的住宅区之一。澳门昔日的葡萄牙人有民谣说:“喝过亚婆井水,忘不掉澳门;要么在澳门成家,要么远别重来。” 澳葡政府为保存此区的文化特色,进行了一系列重修工程,亚婆井前地内的两株百年老榕树得以保留,增设古典路灯和将石子路面改铺大理石等。1996年1月重修工程竣工,亚婆井前地及附近建筑的欧陆风情得以留下。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艺术:亚洲:澳门:mo199804.jpg|亚婆井前地 狄得爱贝立作}}]| ^1998 澳门 狄得爱贝立眼中的澳门 (4+1MS-4)^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0803.jpg|澳门 亚婆井前地}}]| ^2008 澳门 世界遗产 (8-2)^ |[{{:风光:亚洲:澳门:mo201306.jpg|澳门 亚婆井前地}}]| ^2013 澳门 澳门街道(二) (4+1MS-4)^ ==== 港务局大楼 ==== 港务局大楼(Quartel dos Mouros,旧称嚤啰兵营或摩尔兵营;俗称水师厂)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妈阁山边,现为政府部门之办公大楼。2005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澳门历史城区”历史建筑群之一。 港务局大楼于1874年建成,初作为在澳门的印度藉警察之营地。1905年,改为船政厅(今天的港务局)和水师巡捕所(相当于今天的海关)的办公地点,故被俗称为水师厂。由于港务局大楼位处于妈阁内港入口附近的山坡地,其楼顶设置的台风信号站让渔民、船只与居民得知风球信号。随港务的发展,今日的港务局大楼已不足以应付港务局的需要。随着港务局改组为海事及水务局,该局办公室已于2018年搬往旁边的海事及水务局大楼,港务局大楼的重要作用逐渐淡出。 港务局大楼由意大利人卡苏托(Cassuto)所设计。港务局大楼高两层,其外墙柱窗是穆斯林式穹顶,配合通花围栅,为仿阿拉伯样式廊道建筑。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8405.jpg|澳门 港务局大楼}}]| ^1984 澳门 公共建筑 (5-5)^ |[{{:艺术:亚洲:澳门:mo199803.jpg|嚤啰兵营 狄得爱贝立作:澳门 港务局大楼}}]| ^1998 澳门 狄得爱贝立眼中的澳门 (4+1MS-3)^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0808.jpg|澳门 港务局大楼}}]| ^2008 澳门 世界遗产 (8-7)^ ==== 妈阁庙 ==== 妈祖阁(葡萄牙语:Templo de A-Má或Templo Chinês da Barra),俗称妈阁庙(粤语拼音:ma5 gok3 miu6,“妈”变调为“马”),是位于澳门半岛西南方的妈祖庙,为澳门标志性建筑物之一,现为澳门三大古刹中最古老者,澳门的葡萄牙语名称“Macau”即来自于庙名“妈阁”的音译。2005年做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妈阁庙始建于1488年,时值明朝弘治元年。当时妈阁庙门前已为澳门之海岸线,是当地及附近居住之渔民作业之上岸补给、歇息和祈福之处。庙宇背山面海,沿崖建筑,古木参天,风光优美。整座庙宇包括大殿(又称正觉禅林)、石殿(又称神山第一殿)、弘仁殿、观音阁等4座主要建筑。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一座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建筑。 经过庙门及花岗石牌坊,便是庭院,循着山麓的石阶小径,拾级而上,即可抵达建于巉岩巨石间、就石窟凿成的弘仁殿。殿内四壁,雕刻着海魔神将,色彩斑斓,中央供奉天后。自弘仁殿至观音阁,沿着山崖有不少石刻,或为名流政要咏题,或为骚人墨客遣兴,楷草篆隶,诸体俱备。观音阁位于庙之最高处,供奉。不少西洋画家亦曾描绘了庙前繁华景象,而妈阁庙亦出现在最早一批在中国拍摄的照片。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4808.jpg|澳门 妈阁庙}}]|[{{:风光:亚洲:澳门:mo194810.jpg|澳门 妈阁庙}}]| ^1948 澳门 澳门风景 (12-8,10)^^ |[{{:风光:亚洲:澳门:mo195007.jpg|澳门 妈阁庙}}]| ^1950 澳门 澳门风景 (8-7)^ |[{{:风光:亚洲:澳门:mo198801.jpg|背景:澳门 妈阁庙}}]| ^1988 澳门 交通工具 (4+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199204.jpg|澳门 妈阁庙}}]| ^1992 澳门 澳门庙宇(1) (4-4)^ |[{{:艺术:亚洲:澳门:mo199503.jpg|妈阁庙 廖文畅作}}]| ^1995 澳门 廖文畅眼中的澳门 (8-3)^ |[{{:风光:亚洲:澳门:mo199701.jpg|澳门 妈阁庙}}]| |[{{:风光:亚洲:澳门:mo199702.jpg|澳门 妈阁庙}}]| ^1997 澳门 妈阁庙 (4+1MS全)^ |[{{:风光:亚洲:澳门:mo199809.jpg|(下)澳门 妈阁庙}}]| ^1998 澳门 神话与传说:妈祖 (4+1MS-MS)^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9918.jpg|澳门 妈阁庙}}]| ^1999 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 (6+1MS-1)^ |[{{:风光:亚洲:澳门:mo200502.jpg|澳门 妈阁庙}}]| ^2005 澳门 世界遗产 (4+1MS-2)^ |[{{:风光:亚洲:澳门:mo200920.jpg|(右下)澳门 妈阁庙}}]| ^2009 澳门 生肖邮票 (5+1MS-3)^ |[{{:艺术:亚洲:澳门:mo201201.jpg|妈阁庙 陆昌作:澳门 妈阁庙}}]| ^2012 澳门 陆昌眼中的澳门 (4+1MS-1)^ |[{{:风光:亚洲:澳门:mo201320.jpg|(中)澳门 妈阁庙}}]| ^2013 澳门 生肖邮票 (5+1MS-3)^ |[{{:风光:亚洲:澳门:mo201522.jpg|澳门 妈阁庙}}]| ^2015 澳门 喜庆 (2-1)^ |[{{:艺术:亚洲:澳门:mo201611.jpg|妈阁庙 谭智生作}}]| ^2016 澳门 澳门美术前辈画作 (6+1MS-6)^ |[{{:艺术:亚洲:澳门:mo201712.jpg|镜海归帆图(局部) 陆曦作 妈阁庙}}]| ^2017 澳门 镜海归帆图(一) (4+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2204.jpg|澳门 妈阁庙}}]| ^2022 澳门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 (4+1MS-4)^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风光:亚洲:中国:cn198715.jpg|明信片图:澳门 妈阁庙}}]| ^1987 中国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邮资片 JP10 (2-1)^ |[{{:风光:亚洲:中国:cn199737.jpg|澳门 妈阁庙}}]| ^1997 中国 澳门古迹 (4-1)^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 |[{{:风光:亚洲:越南:vn199503.jpg|澳门 妈阁庙}}]| ^1995 越南 亚洲风光 第一组 (5-3)^ |[{{:风光:欧洲:葡萄牙:pt199904.jpg|(下)澳门 妈阁庙}}]| ^1999 葡萄牙 中葡文化汇集 (5-4)^ ==== 妈阁庙前地 ==== 妈阁庙前地(葡萄牙语:Largo do Pagode da Barra)是澳门半岛南部风顺堂区妈阁庙门前的广场。因位置于妈阁庙前而得名,是各等地游客访澳门必到的旅游景点之一。前地向海之方向有澳门海事博物馆,附近有新发展出现的手信街。北端为妈阁斜巷,南端连接妈阁上街。 ===== 圣安多尼堂区 ===== ==== 大三巴牌坊 ==== 大三巴牌坊(葡萄牙语:Ruínas de São Paulo)是澳门天主之母教堂(即圣保禄教堂)正面前壁的遗址,属于“圣保禄学院天主之母教堂遗址(大三巴牌坊、前地及石阶)”的组成部分之一,亦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大三巴”一名为华人对圣保禄学院及教堂的称呼,出自葡萄牙文“São Paulo”的汉语译音。 大三巴牌坊的前身圣保禄教堂是由天主教耶稣会士创办的圣保禄学院的附属部分,该学院成立于1594年,结束于1762年,是远东地区及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当中设有文法学部、人文学部、伦理神学部等。学院培养了大批传教士到日本、中国大陆、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地传教,是天主教传教士在远东区传教的重要的培训基地,在大三巴牌坊的遗址下安放了不少为了信仰而不惜流血舍身的殉道者的遗骸。圣保禄教堂曾经是耶稣会士在澳门和远东最壮丽的一座教堂,基本建成于1603年底,1608年开始建造教堂前壁(现大三巴牌坊),于1637年至1640年完工,前壁上的雕刻及塑像则在1644年才最后完工。1835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圣保禄学院及教堂,仅剩下教堂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阶。由于本地人认为教堂前壁形似中国传统牌坊,故将之称为“大三巴牌坊”。 圣保禄教堂是中国第一座巴洛克式建筑,教堂前壁在建造时将东方的装饰图饰如中国传统造型的石狮子、汉字和象征日本的菊花与欧洲的古典元素相结合,属于东西方艺术交融的结晶,代表了天主教艺术在远东的成就,也反映了澳门在历史上的东西文化交融及其独特性。 1992年,大三巴牌坊在被当选为“澳门八景”之一,拥有“三巴圣迹”雅号。2005年,大三巴牌坊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耶稣会士在抵澳初期未有对澳门作出教会事务上的定位,而是把它视为是远东的一个中途站,故在抵澳30多年来没有引进西方的建筑概念,在1565年于澳门建立的第一所教堂亦是一座使用木材、竹、茅草、树皮等材料,在屋顶盖上瓦面以及用粘土附于竹骨上作墙木的木结构建筑。直到原本发展蓬勃的日本传教事业受到打压,后来更遭遇教难事件,传教士始将澳门视为东方传教人员的培训基地以及日本教徒避难所,采用“基于坚实以抗衡自然而达至永恒”的理念,开始在新建筑上采用更结实的材料,例如采用粘土混沙夯墙的方式建造建筑物;尽管如此,在当时的条件不具备下,于1594建立的圣保禄学院建筑群的上层楼板及屋顶支架仍然不得不用木质材料,不能实现“永恒建筑”的理念,建筑群也在1601年的大火中几乎被彻底摧毁。后来耶稣会在重建工程中引进了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在建筑风格上又采用了欧洲的巴洛克风格以及耶稣会自身的建筑方式,在现时遗存的教堂前壁及石阶上可见仍然可见西方古典建筑的砖石结构及巴洛克时代的建筑风格。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8105.jpg|(左下)澳门 大三巴牌坊}}]|[{{:风光:亚洲:澳门:mo198106.jpg|(左下)澳门 大三巴牌坊}}]|[{{:风光:亚洲:澳门:mo198107.jpg|(左下)澳门 大三巴牌坊}}]| |[{{:风光:亚洲:澳门:mo198108.jpg|(左下)澳门 大三巴牌坊}}]|[{{:风光:亚洲:澳门:mo198109.jpg|(左下)澳门 大三巴牌坊}}]|[{{:风光:亚洲:澳门:mo198110.jpg|(左下)澳门 大三巴牌坊}}]| ^1981 澳门 跨文化精神病学研讨会 未发行 (6全)^^^ |[{{:风光:亚洲:澳门:mo198304.jpg|澳门 大三巴牌坊}}]| ^1983 澳门 公共建筑 (5-4)^ |[{{:文物:亚洲:澳门:mo198906.jpg|葡萄牙人在澳门:大三巴牌坊}}]| ^1989 澳门 葡人在东方 (6-6)^ |[{{:风光:亚洲:澳门:mo199305.jpg|澳门 大三巴牌坊}}]| ^1993 澳门 葡语都市联盟 (1全)^ |[{{:艺术:亚洲:澳门:mo199506.jpg|大三巴 廖文畅作}}]| ^1995 澳门 廖文畅眼中的澳门 (8-6)^ |[{{:艺术:亚洲:澳门:mo199705.jpg|大三巴街 郭士作}}]| ^1997 澳门 郭士眼中的澳门 (4+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199704.jpg|背景:澳门 大三巴牌坊}}]| ^1997 澳门 路易士神父逝世400年 葡萄牙-澳门联合发行 (2-2)^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9920.jpg|澳门 大三巴牌坊}}]| ^1999 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 (6+1MS-3)^ |[{{:风光:亚洲:澳门:mo200201.jpg|澳门 大三巴牌坊(原圣保禄教堂)}}]|[{{:风光:亚洲:澳门:mo200202.jpg|澳门 大三巴牌坊(原圣保禄教堂)}}]| |[{{:风光:亚洲:澳门:mo200203.jpg|澳门 大三巴牌坊(原圣保禄教堂)}}]| ^2002 澳门 圣保禄教堂400年 (2+1MS全)^ |[{{:文物:亚洲:澳门:mo200303.jpg|圣保罗教堂遗迹 乔治·钱纳利作: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03 澳门 博物馆和收藏品 一 – 艺术博物馆 (4+1MS-3)^ |[{{:风光:亚洲:澳门:mo200417.jpg|背景: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04 澳门 邓小平诞生100周年 (2+1MS-2)^ |[{{:风光:亚洲:澳门:mo200407.jpg|(右下)澳门 大三巴牌坊}}]| |[{{:风光:亚洲:澳门:mo200410.jpg|边纸: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04 澳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 (4+1MS-2,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0421.jpg|背景: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04 澳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 (6+1MS-3)^ |[{{:风光:亚洲:澳门:mo200505.jpg|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05 澳门 世界遗产 (4+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0608.jpg|边纸: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06 澳门 耶稣会 (4+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0605.jpg|澳门 恋爱巷 尽头为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06 澳门 澳门街道(一) (4+1MS-4)^ |[{{:风光:亚洲:澳门:mo200820.jpg|边纸: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08 澳门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 (2+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0822.jpg|(左)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08 澳门 生肖邮票 (5+1MS-3)^ |[{{:风光:亚洲:澳门:mo200912.jpg|(左)澳门 大三巴牌坊}}]| |[{{:风光:亚洲:澳门:mo200913.jpg|边纸:(左)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09 澳门 国际劳动节120周年 (2+1MS-2,MS)^ |[{{:动物:亚洲:澳门:mo201002.jpg|(右下)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10 澳门 大熊猫 (2+1MS-2)^ |[{{:风光:亚洲:澳门:mo201524.jpg|全张边纸: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15 澳门 喜庆 (2-边纸)^ |[{{:艺术:亚洲:澳门:mo201710.jpg|镜海归帆图(局部) 陆曦作 大三巴牌坊,左为大三巴牌坊的天使石刻}}]| ^2017 澳门 镜海归帆图(一) (4+1MS-3)^ |[{{:风光:亚洲:澳门:mo201816.jpg|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18 澳门 喜悦 (2-2)^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29.jpg|爱巷倾情:背景为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19 澳门 澳门新八景 (8-6)^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10.jpg|邮票图左侧: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19 澳门 粤港澳大湾区 (4+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17.jpg|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19 澳门 国际烟花大会 (4+1MS-4)^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46.jpg|边纸:(左上)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19 澳门 驻澳门部队成立20周年 (6+1MS-MS)^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34.jpg|(左)澳门 大三巴牌坊}}]|[{{:风光:亚洲:澳门:mo201935.jpg|(左)澳门 大三巴牌坊}}]| |[{{:风光:亚洲:澳门:mo201936.jpg|(左)澳门 大三巴牌坊}}]|[{{:风光:亚洲:澳门:mo201937.jpg|(左)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19 澳门 粤港澳大湾区 自动化邮票 (4全)^^ |[{{:风光:亚洲:澳门:mo202124.jpg|右下邮票:澳门 大三巴牌坊}}]| |[{{:风光:亚洲:澳门:mo202125.jpg|边纸: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21 澳门 警察总队成立20周年 (4+1MS全)^ |[{{:风光:亚洲:澳门:mo202201.jpg|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22 澳门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 (4+1MS-1)^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风光:亚洲:中国:cn199739.jpg|澳门 大三巴牌坊}}]| ^1997 中国 澳门古迹 (4-3)^ |[{{:风光:亚洲:香港:hk200407.jpg|(右)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04 香港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 (4-3)^ |[{{:风光:亚洲:中国:cn201805.jpg|(右下)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18 中国 港珠澳大桥 (3-1)^ |[{{:风光:亚洲:中国:cn201942.jpg|边纸左下: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19 中国 粤港澳大湾区 (3全)^ |[{{:风光:亚洲:中国:cn202133.jpg|世纪腾飞:(右上)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21 中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11)^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 |[{{:风光:欧洲:葡萄牙:pt199705.jpg|背景:中国 澳门 大三巴牌坊}}]| ^1997 葡萄牙 路易士神父逝世400年 葡萄牙-澳门联合发行 (3-3)^ |[{{:风光:欧洲:葡萄牙:pt199904.jpg|(上)中国 澳门 大三巴牌坊}}]| ^1999 葡萄牙 中葡文化汇集 (5-4)^ |[{{:风光:亚洲:香港:hk201811.jpg|澳门 大三巴牌坊}}]| |[{{:风光:亚洲:香港:hk201813.jpg|边纸上排左三: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18 香港 港珠澳大桥 (4+1MS-3,MS)^ |[{{:风光:亚洲:新加坡:sg201811.jpg|边纸:中国 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18 新加坡 澳门邮展2018 (1MS全)^ |[{{:风光:亚洲:香港:hk202202.jpg|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22 香港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11-2)^ ==== 大三巴哪吒庙 ==== 大三巴哪吒庙(葡萄牙文:Templo de Na Tcha, junto às Ruínas de S. Paulo)住于澳门大三巴牌坊右侧,圣方济各斜巷与茨林围交界,为澳门现存两座哪吒庙之一。大三巴哪吒庙常被视为澳门中西文化和恰相处之象征,2005年成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其门前是另一文物旧城墙遗址。 创建于1888年,改建于清光绪廿七年(1901年),政府也于1995年及2000年曾经维修此庙,即是清洗及修补庙顶、粉饰墙壁及装饰物,更换部分朽坏木构件。建庙前,澳门瘟疫流行,死人无数,该区坊众以本区并无神庙压邪,乃与柿山坊众商议,拟请柿山之哪吒神来大三巴,建庙奉祀,但遭反对,屡洽不果,于是自行建庙。 哪吒庙与大三巴牌坊同在一山坡上,依附在旧城墙一侧,建筑深8.4米,宽4.51米,为两进式建筑,但中间没有天井,是传统中式庙宇中较罕见的例子。建筑主要由相连的门厅及正殿组成,正殿进深5米,四面墙体均以青砖筑建而成,青砖表面抹灰并重新划上砖线,屋顶为传统硬山式,正脊高5米,檐口高3米多,整体主要以灰色为主,除山墙上有少许草尾点缀外,一般不作装饰。 正殿入口前是哪吒庙之门厅,它是一歇山式建筑,由于缺少了天井这过渡空间,其部分屋顶重叠于正殿屋顶上。门厅三周不砌墙,只以黑色木栏栅围绕。整个屋顶之重量,由正面两条石立柱及插入正殿山墙之木梁承托,建筑正脊有鳌鱼及宝珠衬托,垂脊呈飞檐状。建筑整体装饰简约,即使装饰最多的地方,也只是位于两重叠屋顶间之空间里,整体风格内敛平实。 哪吒庙与周围建筑相比,像一个建筑小品,它不和旧城墙及大三巴牌坊竞争墩厚和雄伟,而是通过简单装饰材料以不同的虚实对比手法,体现其轻巧别致的形象。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民俗:亚洲:澳门:mo201305.jpg|边纸:(左下)澳门 大三巴哪吒庙}}]| ^2013 澳门 哪吒信俗 (4+1MS-MS)^ ==== 旧城墙遗址 ==== 旧城墙乃澳门被葡萄牙占据时期兴建,最早可追溯至1569年(即明朝隆庆三年)。由于明政府一直不允许葡萄牙人私筑城墙,故城墙历来曾数次被拆毁。但因要抵御荷兰的入侵,故澳葡政府在1632年以此为借口,不理会明政府的反对,复建了澳门北部城墙及炮台。昔日葡萄牙人在澳门半岛的北部、东部及南部均筑有城墙,并于要塞位置建筑了炮台,使澳门地区成为严密防范的城堡。而现存的旧城墙遗址部分,正是1632年所复建之一部分。 旧城墙遗址于半岛多个地方仍有迹可寻,如圣罗撒女子中学后门(东望洋新街),山顶医院往加思栏花园的山坡上,利马窦中学部分围墙,以及主教山上的西望洋瞭望台,而被列入澳门历史城区的一段,位于圣安多尼堂区圣方济各斜巷,在大三巴哪吒庙前的一道黄土墙。土墙后面则为茨林围。 现存旧城墙遗址身长18.5米,高5.6米,宽1.08米;墙身中的砖券洞,宽1.8米,高2.8米。墙身以沙泥、细石和掺杂蚝壳粉等物料,逐层压实筑成。旧城墙中有一圆拱形门口,墙后为民居,而在旧城墙遗址末端有一“梁永馨香庄”的旧招牌。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0810.jpg|澳门 旧城墙遗址}}]| ^2008 澳门 世界遗产 电子标签票 (10全)^ ==== 耶稣会纪念广场 ==== 耶稣会纪念广场(葡萄牙语:Largo da Companhia de Jesus)是位于澳门大三巴牌坊前的广场,连接大三巴街、大三巴巷、大三巴斜巷、大三巴右街。该广场为纪念到澳门建立了圣保禄学院的耶稣会会士。现时广场成了旅客参观、澳门旅游盛事、庆典,及外影拍摄场地之一。 耶稣会纪念广场是由一组宽大的梯级,及邻近四通八达的斜坡街道构成,其主题中心点是大三巴牌坊,北面设有天主教艺术博物馆与墓室。其东面是柿山,山上设有澳门大炮台及澳门博物馆。广场的西北面是大三巴哪吒庙。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9925.jpg|澳门 耶稣会纪念广场 “东西方相遇”雕塑}}]| ^1999 澳门 现代雕塑(1) (4+1MS-1)^ “东西方相遇”(Encontro entre o Ocidente e o Oriente) 雕塑安放在广场另一侧一个直径3.2米的圆形水池中,雕像是一对青年男女在一块礁石上,并被一个“圆圈”环绕,年轻中国女子将莲花献给一位葡国男子,一只仙鹤栖身于圆环上端,象征着永久和理解,也代表着中葡之间的纯洁友谊。 ==== 大炮台 ==== 澳门的大炮台(葡萄牙语:Fortaleza do Monte)(又名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是位于澳门的古老炮台,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之一部分。昔日曾是军事防御设施的重心,现为澳门历史城区一部分,为澳门之旅游景点。 大炮台位居澳门半岛中央柿山之上,原为军事用途。现大炮台的中央为1998年建成的澳门博物馆,而大炮台城堡的顶层则为大炮台花园。大三巴牌坊和大炮台两个景区兼具中葡文化特色,故成为澳门独特的澳门八景之一部分。 澳门大炮台建于明神宗年间(公元1617年),原为耶稣会大三巴教堂(即大三巴牌坊的前身)的祭天台,保护耶稣会在澳门的产业,后被澳葡政府转为军事防御设施的大炮台城堡。大炮台的建筑历时10年,1626年才完成。大炮台与妈阁炮台和东望洋炮台组成一道坚固的外围军事防线,以防范海盗之用。从1623年至1740年间,曾为城防司令和澳门总督官邸。 此军事禁区在1966年解禁,向公众开放为旅游景区。大炮台曾改建为澳门气象局,后澳门气象局于1996年迁至氹仔。大炮台曾分别于1992年、1993年及1996年进行修葺工程。1998年,大炮台的中央建成澳门博物馆。 大炮台为昔日军事防线之核心,建基石为3.7米厚的花岗石。大炮台城墙由石掺杂贝壳粉而成,阔90米、高9.15米,向上修窄至2.7米厚。大炮台占地约1万平方米,形状呈不规则四边,边长约为100米。大炮台城堡位于澳门半岛最高的山上,顶层的中央曾有一座3层高的塔楼,现已不存在。现顶层为花园,可俯瞰澳门360度的景致。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4802.jpg|澳门 大炮台}}]| ^1948 澳门 澳门风景 (12-2)^ |[{{:风光:亚洲:澳门:mo195002.jpg|澳门 大炮台}}]| ^1950 澳门 澳门风景 (8-2)^ |[{{:风光:亚洲:澳门:mo198602.jpg|澳门 大炮台}}]| ^1986 澳门 保安部队10周年 (4-2)^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0702.jpg|背景:澳门 大炮台}}]|[{{:风光:亚洲:澳门:mo200703.jpg|背景:澳门 大炮台}}]|[{{:风光:亚洲:澳门:mo200704.jpg|背景:澳门 大炮台}}]| |[{{:风光:亚洲:澳门:mo200705.jpg|背景:澳门 大炮台}}]|[{{:风光:亚洲:澳门:mo200706.jpg|背景:澳门 大炮台}}]| | |[{{:风光:亚洲:澳门:mo200707.jpg|背景:澳门 大炮台}}]| ^2007 澳门 童子军成立100周年 (5+1MS全)^ |[{{:风光:亚洲:澳门:mo200802.jpg|澳门 大炮台}}]| ^2008 澳门 世界遗产 (8-1)^ ==== 澳门博物馆 ==== 澳门博物馆(葡萄牙语:Museu de Macau , 英语:Macao Museum),是展示澳门历史及民俗的城市博物馆。澳门博物馆位于澳门市中心的古迹大炮台上,由葡萄牙建筑师马锦途所设计,于1996年9月动工兴建,于1998年4月18日落成开放。澳门博物馆所在地的大炮台,以及毗邻的澳门著名景点大三巴牌坊(圣保禄教堂及学院遗址)等所组成的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世界遗产(文化)名录。 1993年,澳葡政府计划设立澳门博物馆,最终决定在大炮台兴建,当时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仍以这里作办公处。直至1996年气象台迁往氹仔大潭山,当局于该年9月在原址动工兴建澳门博物馆,并将大炮台底下挖土改为多层,整项工程斥资一亿二千万澳门元,至1998年完工,同年4月18日由葡萄牙总理古特雷斯(Antonió Guterres)主持开幕启用,此后正式对外开放。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9907.jpg|澳门博物馆}}]| ^1999 澳门 现代建筑 (10-2)^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文物:亚洲:澳门:mo201305.jpg|边纸:(下)澳门博物馆}}]| ^2013 澳门 博物馆和收藏品 三 – 澳门博物馆 (4+1MS全)^ ==== 圣安多尼堂 ==== 圣安多尼堂(葡萄牙语:Igreja de Santo António),又称花王堂,位于白鸽巢前地南面,为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亦为“澳门历史城区”一部分。 圣安多尼成为了“婚姻主保”,很多澳门人及葡国人也因而选择在圣安多尼堂举行婚礼。由于外国婚礼多数以鲜花装饰,故圣堂时常出现一片花海,因此华人亦称之为“花王堂”。 圣安多尼教堂初建于1560年,原是用茅草和竹棚搭建而成的。直至1638年,方改以石头重新兴建。其后在1810年和1874年进行过两次重修,1930年才形成今日的外观和规模。另外,教堂亦供奉了曾于澳门学习神学的韩国第一位圣人圣金大建(St. Andrew Kim)。 教堂虽屡遭多次火劫。在1874年9月22日甲戌风灾,圣堂被雷电击中起火,但其火光却引导了海上的居民上岸,故教堂每年都会庆祝“天灾节”,以纪念这事迹。 教堂两层的顶部都有古典式的三角楣,而正中有一个壁龛,内里放了里斯本圣安多尼像。而教堂的正面则为对称的主题,左方接有三层高的钟楼。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200809.jpg|澳门 圣安多尼堂}}]| ^2008 澳门 世界遗产 (8-8)^ |[{{:艺术:亚洲:澳门:mo201606.jpg|回巢 陆昌作:澳门 圣安多尼堂}}]| ^2016 澳门 澳门美术前辈画作 (6+1MS-1)^ ==== 东方基金会会址 ==== 东方基金会会址(Casa Garden),是澳门的一个建筑物,现为澳门历史城区一部分。 建于1770年代,是澳门富商俾利喇(Manuel Pereira)的别墅。后来租给英国东印度公司,作为该公司驻华商务监督、大班及英国驻中国高级官员的住所。1885年该房屋成为澳葡政府的财产。二十世纪60年代后曾改作贾梅士博物院。1989年,澳葡政府又将该建筑出售给东方基金会使用。现为东方基金会澳门办事处所在地。原有两层,顶层为台风所毁。 由于最早的屋主好养鸽子,故周围称“白鸽巢”,如白鸽巢公园、白鸽巢前地等。 发行国家/地区:澳门(回归前)Portuguese Macao |[{{:风光:亚洲:澳门:mo198204.jpg|澳门 东方基金会会址(原贾梅士博物馆)}}]| ^1982 澳门 公共建筑 (5-4)^ |[{{:艺术:亚洲:澳门:mo199605.jpg|贾梅士博物馆 杜连玉作 澳门 东方基金会会址}}]| ^1996 澳门 杜连玉眼中的澳门 (4+1MS-MS)^ ==== 旧基督教坟场 ==== 旧基督教坟场(葡萄牙语:Cemitério Protestante)位于澳门西北部,圣安多尼教堂北面,东方基金会会址之右。安葬了如著名画家钱纳利、传教士马礼逊等人。坟场内有一罗马风格小教堂,二战后坟场转交圣公会管理,教堂则以马礼逊命名,为“澳门历史城区”一部分。 坟场由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821年建立,以解决当时新教徒在天主教占特权地位的澳门城缺乏长眠之所的问题。天主教会固不愿见新教徒葬于城墙之内,中国人亦不容许外国人埋于关闸以北的地方。来自英国、美国及北欧国家的商人唯有秘密地把先人葬于城墙与关闸之间,恐防被中国人发现会发生冲突,甚至在离开之后毁坟灭尸。 事情最终在马礼逊的原配玛丽在1821年去世以后解决。当时的地区委员会决定购置一幅地皮,并与葡方在法律问题上达成共识。后来所有外国人都可以在此安息,而原先葬于其他地方的遗体亦迁葬于此,所以有些墓碑的年代早于坟场始建的年份。 坟场葬了来自英国、美国、荷兰、丹麦、瑞典和德国的国民。除了上述的名人外,尚有:撒母耳·台约尔牧师(Rev. Samuel Dyer,开创中文活字印刷术,基督教传教士戴德生的岳父);英国皇家海军舰长亨利·约翰·史宾塞—丘吉尔(即乔治·史宾塞—丘吉尔之子,温斯顿·丘吉尔之叔曾祖父);美国海军上尉约瑟·哈罗德·亚当斯(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之孙、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之侄)首任美国驻港澳总领事Thomas Westbrook Waldron(1814-1844)、赖廉士爵士,CBE,ED,JP(Sir Lindsay Tasman Ride,1898年10月10日-1977年10月17日)等。 坟场在1858年关闭,此后就称为“旧”基督教坟场。 坟场也是李小龙主演的电影《精武门》、陈真哭别师傅霍元甲的拍摄场景。 ==== 白鸽巢前地 ==== 白鸽巢前地(葡萄牙语:Praça de Luís de Camões)是澳门圣安多尼堂区的广场,位于澳门半岛西北面,旧城区的北端。2005年开始,随澳门历史城区之一部分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为入选的8个古老广场之一。 此处的葡文名字意为贾梅士前地,源自于白鸽巢公园内的贾梅士洞,以表扬葡萄牙诗人贾梅士的爱国之情及其成就。 而其中文名字源自十八世纪曾在此居住的葡萄牙富商马葵士有关,因马葵士所养白鸽栖于檐宇,远观像白鸽巢一样,故而得名。白鸽巢前地周边为葡萄牙人在澳门最早的居住区。在白鸽巢前地旁边,一同成为文化遗产的建筑有圣安多尼教堂、基督教坟场和东方基金会会址,其他古老名胜还有白鸽巢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