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联邦直辖区

这里所列的是马来西亚及其之前邮政组织发行的吉隆坡风光邮票。

吉隆坡(英语和马来语:Kuala Lumpur,简称“隆市”或“KL”,全称“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是马来西亚的首都兼最大城市,一座对东南亚的文化、教育、体育、财政、经济、商业、金融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因许多在东南亚召开的国际级外交会议都会在吉隆坡和新加坡举行,因此吉隆坡也被视为是东南亚外交的两大中心之一。

1974 马来西亚 设立吉隆坡联邦直辖区 (2全)
1984 马来西亚 吉隆坡成为联邦直辖区10周年 (3-1,2)
1990 马来西亚 吉隆坡-花园城市 (3-1,3)
吉隆坡
1997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航空50周年 (3-2)
1998 马来西亚 现代吉隆坡铁路运输 (3全)
1999 马来西亚 发电公司成立50周年 (3+2MS-3)
吉隆坡
2000 马来西亚 千禧年 (10+1MS-8)
吉隆坡
2000 马来西亚 单位信托周 (3-2)
中间部分为吉隆坡
2003 马来西亚 第10届伊斯兰峰会 (4-3,4)
2003 马来西亚 摩托车 (5+4MS-2)
2005 马来西亚 第5届亚太地区部长会议 (3全)
2009 马来西亚 国家象征 (5+1MS-4,MS)
吉隆坡
2010 马来西亚 英勇骑士团勋章50周年
吉隆坡
2010 马来西亚 WAU科技
吉隆坡 Jalan Kelang Lama邮局
2010 马来西亚 老邮局 (28-1)
吉隆坡
2012 马来西亚 问候邮票
吉隆坡
2012 马来西亚 第25届世界天然气大会
2014 马来西亚 吉隆坡世界童军局盛大开幕 (3-3)
吉隆坡
2016 马来西亚 普通邮票 (8-6)

国家皇宫(马来语:Istana Negara) 是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的宫邸,它坐落于吉隆坡西北部的端古·阿卜杜勒·哈利姆路(Jalan Tuanku Abdul Halim)上,耗资8亿林吉特(令吉)兴建。

占地面积96.52公顷,建筑面积28公顷,余为绿化区。建筑揉合了马来和伊斯兰特色,功能方面分为礼仪区、生活区和行政区三部分。

2005年筹建、2007年动工。2011年11月15日自赛布特拉路上的原国家皇宫搬迁并由第十三任最高元首端古·米占再纳阿比丁主持启用式,旧皇宫原址改为皇家博物馆。第一位在那里就职的最高元首是第十四任最高元首苏丹端古·阿卜杜勒·哈利姆。

吉隆坡 国家皇宫
2011 马来西亚 皇宫 (10-1)
吉隆坡 国家皇宫
2012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就任
吉隆坡 国家皇宫
2012 马来西亚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
吉隆坡 国家皇宫
2016 马来西亚 第14任马来西亚最高元首 (3+1MS-3)

旧国家皇宫(马来语:Istana Negara,现为皇家博物馆,马来语: Muzium Diraja)原来是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的宫邸,它坐落于赛布特拉路的八打灵山上,占地面积为28英亩(110,000 m²),在这里可以俯视到巴生河的一角。2011年11月15日搬迁至新国家皇宫,原址改为纪念性博物馆。

除了国家皇宫外,最高元首在布城也有一座美拉华蒂皇宫官邸。

国家皇宫最初原是华人富商陈振永于1928年修建的私人豪宅,在日本占领马来亚的时候,它被改为日本军官举行宴会的会所。在日本投降以后,雪兰莪州政府买下这栋建筑物作为雪兰莪苏丹的王宫,直到1957年时,又转卖给联邦政府作为最高元首的皇宫。

在此之后,皇宫曾经有过几次的修改和扩建,其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建是在1980年,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最高元首登基典礼由东姑阿都拉曼会堂(如今的旅游局)移动至国家皇宫内举行。

2011年,位于吉隆坡大使路的新国家皇宫建成。新国家皇宫比旧国家皇宫大。马来西亚第十四任最高元首苏丹端姑阿都哈林的登基大典于新国家皇宫举行,新国家皇宫也取代旧国家皇宫成为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的官邸。旧国家皇宫成为用作皇家博物馆,供民众参观。

皇宫内部有个11.34公顷的花园种植了各种热带花草,花园内同时还有一个游泳池和室内网球场;一般上皇宫不对外界开放的,不过皇宫大门是众多旅客留影的地方。

皇宫的正门上国徽和大红花的纹样装饰,正门两边的拱门有来自马来皇家军团(Rejimen Askar Melayu Diraja)的侍卫和骑卫站岗。在皇宫不远处的侍卫所也设有六洞高尔夫球场、网球场和游泳池。

穿过皇宫大门以后,在主车道的两旁种植了柏树和木麻黄树,同时有两条分别通往东翼和西翼的车道。

位于东翼的大殿(Balairong Seri)是作为官方用途的场所,一般上它只会在最高元首登基典礼、册封典礼、首相或元首宣誓典礼时开放,偶尔它也会在任命和接待外交使节时作为宴会大厅。

位于东翼楼上的觐见厅(Dewan Mengadap)是国家元首接待外国首脑的场所;同时它也在举行统治者会议期间,作为各州统治者的休息场所。公使馆(Bilik Duta)是最高元首接见首相的场所;元首后馆(Bilik Permaisuri)是最高元首后接待贵宾的场所;首相馆(Bilik Menteri)是访客休息的场所。

位于西翼的统治者会馆(Bilik Mesyuarat Raja-raja)是统治者会议举行的场所。

吉隆坡 旧国家皇宫
1999 马来西亚 雪兰莪州苏丹沙拉胡丁阿都阿兹沙就任 (6-5)

国家清真寺(马来语:Masjid Negara),是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一所清真寺,也是该国的国家清真寺。可容纳15,000人聚礼。

清真寺是建筑在一座基督教教堂的原址上。1957年开始构思,1965年完工。原来是要以第一位马来西亚总理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命名,但他拒绝了,而提议把清真寺命名为“国家”,庆祝马来西亚以不流血方式获得独立。清真寺大厅覆以16角星形混凝土屋顶,宣礼塔高73米,分别是象征了打开和关闭的雨伞,暗合马来西亚的气候特征。

吉隆坡 国家清真寺
吉隆坡 国家清真寺
吉隆坡 国家清真寺
2015 马来西亚 国家清真寺开幕 (3全)
吉隆坡 国家清真寺
1975 马来西亚 可兰经阅读比赛 (5-3)
吉隆坡 国家清真寺
2015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清真寺 (3-3)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英语: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马来语:Bangunan Sultan Abdul Samad)是马来西亚吉隆坡重要的地标,面临独立广场和雪兰莪皇家俱乐部,得名于当时的雪兰莪苏丹阿都沙末。这座大厦有高40米的大钟楼,和闪亮的铜圆顶。目前是吉隆坡高等法院的所在地,也是马来西亚联邦法院及上诉院的旧址。这座大厦兴建于1894-1897年,在英治时期由公共事务调查局助理建筑师亚瑟‧班尼生‧胡贝克设计。容纳了殖民地政府的几个重要部门,带有摩尔风格。

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1972 马来西亚 吉隆坡的地标 (2全)
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1982 马来西亚 独立25周年 (4-3,4)
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1984 马来西亚 吉隆坡成为联邦直辖区10周年 (3-3)
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1986 马来西亚 吉隆坡太平洋旅游协会会议 (6-4)
(左下)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1989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航空吉隆坡-伦敦不间断飞行 (3-1)
(左)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1995 马来西亚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50周年 (4-1)
(左下)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1999 马来西亚 千禧年 (10+1MS-9)
(左下)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2003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阿都哈密哈林沙诞生100周年
左: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2003 马来西亚 钟楼 第一组 (5+1MS-MS)
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2003 马来西亚 第46届独立庆典 (2+1MS-1)
边纸: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2003 马来西亚 摩托车 (5+4MS-MS2)
马来西亚 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2003 日本 日本-东盟交流年 (10-5)
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2007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独立50周年 (4-1)
右侧: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2014 印度尼西亚 吉隆坡世界青少年邮展 (1MS全)
吉隆坡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2014 马来西亚 世界青少年邮展 (8MS-MS3)

占美清真寺(马来语:Masjid Jamek)也译占美清真寺、嘉美清真寺等,是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其坐落于敦霹雳路旁,同时也位于巴生河和鹅唛河的交汇处。在英治时期由公共事务调查局助理建筑师亚瑟‧班尼生‧胡贝克设计,1909年落成启用。在阿拉伯文中,“占美”(Jamek)的意思是穆斯林聚集以进行膜拜的地方。当地居民也将其称为“周五清真寺”。

而占美清真寺也在2017年6月24日正式易名为苏丹阿卜杜勒·沙马德占美清真寺(Masjid Jamek Sultan Abdul Samad)。而新名是以雪兰莪州第四任苏丹——苏丹阿卜杜勒·沙马德的名字重新命名。苏其在1857至1898年期间治理雪兰莪,而提议为清真寺改名是现任雪州苏丹沙拉弗丁殿下,因为该座清真寺的所在地原本隶属雪州。

吉隆坡 占美清真寺
1943 日占马来亚 普通邮票 (10-10)
吉隆坡 占美清真寺
1990 马来西亚 吉隆坡-花园城市 (3-2)

斯里·坎达斯瓦米·科维尔庙(Sri Kandaswamy Kovil)是一座印度教寺庙,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Brickfields的Jalan Scott沿线。这座寺庙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

它是马来西亚最著名的斯里兰卡泰米尔或锡兰泰米尔寺庙之一。它巨大,展示了丰富的斯里兰卡泰米尔建筑,已成为吉隆坡的热门旅游景点。寺庙建筑的灵感来自斯里兰卡贾夫纳的 Nallur Kandaswamy 寺庙。它被誉为马来西亚最正统的寺庙之一,其仪式严格按照 Saiva Agama 圣经的规则进行。寺庙内禁止对神社进行摄像和摄影。

吉隆坡 斯里·坎达斯瓦米·科维尔庙
2016 马来西亚 宗教庙宇 (5-1)

乐圣岭天后宫即吉隆坡天后宫,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乐圣岭(Robson Height),主祭天后妈祖,由雪隆海南会馆筹建,于1987年建成,并于1989年开幕启用,是吉隆坡当地的标志性华人庙宇。

天后宫除了宗教用途之外,也成为吉隆坡的旅游景点及当地社团举办活动的地点。

天后宫的建筑主要为岭南式与华北式的结合体。大殿屋顶可见岭南风格的龙、凤、鱼、虾等瑞兽,旁殿、牌楼屋顶则可见到华北式的各种脊兽。

庙宇内可见有彩梁、斗拱、雀替、栏杆、藻井、龙柱、琉璃瓦等富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结构。

(左下)吉隆坡 乐圣岭天后宫
2016 马来西亚 普通邮票 (8-5)

锡克教寺庙。

Gurdwara Sahib Shapha
2016 马来西亚 宗教庙宇 (5-5)

吉隆坡火车总站(马来语:Stesen Kereta Api Kuala Lumpur)是一个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火车站,1910年建成,以取代建于1886年的旧火车站。该站曾是吉隆坡的铁路枢纽,2001年起吉隆坡中央车站承担了大部分的功能。该车站以独特的建筑著称,为采用东方和西方设计的混合体。

吉隆坡 铁路局总部大楼
1985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铁路100周年
吉隆坡 铁路局总部大楼
1987 马来西亚 亚太运输和通信十年 (4-2)
吉隆坡 铁路局总部大楼
2007 马来西亚 东盟成立40周年 (10-5)
马来西亚 吉隆坡 铁路局总部大楼
2007 印度尼西亚 东盟成立40周年 (10-5)
马来西亚 吉隆坡 铁路局总部大楼
2007 泰国 东盟成立40周年 (10-5)
马来西亚 吉隆坡 铁路局总部大楼
2007 新加坡 东盟成立40周年 (10-5)
吉隆坡 铁路局总部大楼
2018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电动火车 (3+1MS-3)

吉隆坡塔(马来语:Menara Kuala Lumpur、英语:Kuala Lumpur Tower,简称KL Tower)是一座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高塔,塔高421米(1381英尺),1995年建成时是当时世界第四高塔,至2015年仍然保持第七名,与邻近的双峰塔同为吉隆坡的地标及象征。吉隆坡塔位于咖啡山(Bukit Nanas)上,主要作为通讯塔用途,并开放供游客参观。

吉隆坡塔
吉隆坡塔
吉隆坡塔
吉隆坡塔
1996 马来西亚 吉隆坡电视塔落成 (3+1MS全)
左侧部分建筑
2007 马来西亚独立50周年 (4-2)
(中上)吉隆坡塔
2018 马来西亚 马来亚独立日 (2+1MS-2)

双峰塔(英语:Petronas Twin Towers;马来语:Menara Berkembar Petronas),别称佩重纳斯大厦、国家石油大厦、国油双塔、双子塔及双子星塔等,是两栋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市中心的摩天大楼,也是马来西亚第二高的摩天大楼,该建筑也曾经是世界和马来西亚国内最高的摩天大楼,直到2003年10月17日被位于台北市的台北101超越,但仍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双栋大楼,也是世界第八高的大楼。双峰塔在1999年8月31日由时任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主持开幕。双峰塔楼高452米,共地上88层,由美国建筑设计师西萨·佩里(Cesar Pelli)所设计的大楼表面大量使用了不銹钢与玻璃等材质。双峰塔与邻近的吉隆坡塔同为吉隆坡的知名地标及象征。

吉隆坡 双峰塔
1998 马来西亚 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2-2)
吉隆坡 双峰塔
吉隆坡 双峰塔
吉隆坡 双峰塔
吉隆坡 双峰塔
1999 马来西亚 吉隆坡双峰塔落成 (3+1MS全)
边纸:吉隆坡 双峰塔
2003 马来西亚 摩托车 (5+4MS-MS4)
(右下)吉隆坡 双峰塔
边纸:(左)吉隆坡 双峰塔
2004 马来西亚 多媒体经济走廊 (3+1MS-2,MS)
吉隆坡 双峰塔
吉隆坡 双峰塔
吉隆坡 双峰塔
2005 马来西亚 第11届东盟会议 (3全)
(左下)吉隆坡 双峰塔
2007 马来西亚 访问马来西亚 (1MS全)
左侧部分建筑
2007 马来西亚独立50周年 (4-2)
吉隆坡 双峰塔
2007 马来西亚 阿卡汗建筑奖 (1全)
吉隆坡 双峰塔
(左下)吉隆坡 双峰塔
2015 马来西亚 四国邮展 (4+1MS-1,MS)
背景:(右上)马来西亚 吉隆坡 双子塔
2016 中国 海上丝绸之路 (6-5)
(左上)吉隆坡 双子塔
2018 马来西亚 马来亚独立日 (2+1MS-2)

文化宫(马来语:Istana Budaya)是马来西亚所有类型剧院的主要场所,包括音乐剧、轻歌剧、古典音乐会和本地和国际表演的歌剧。它位于吉隆坡市中心,毗邻国家美术馆。

该建筑由当地建筑师公司 ADC ARCHITECT SDN 设计。设计灵感来自于飞行中的传统月球风筝。屋顶上的绿松石褶皱和门厅的错综复杂的设计只是该建筑的两个有趣特征。 Istana Budaya 的建筑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兴趣。

主楼采用 sirih junjung 的形状,这是一种传统布置或由马来婚礼和欢迎仪式使用的槟榔叶制成的礼物。

吉隆坡 文化宫
吉隆坡 文化宫
吉隆坡 文化宫
1999 马来西亚 吉隆坡国家文化宫落成 (3全)

国家博物馆 (马来语:Muzium Negara),是一座集马来西亚历史及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白沙罗路,附近有吉隆坡湖公园。 博物馆于1963年8月31日对外开放,其建筑设计是吉打州的Balai Besar 的建筑设计)和Palatial结构,涵盖了传统马来和现代元素。

吉隆坡 国家博物馆
2014 马来西亚 博物馆和藏品 (10-2)
吉隆坡 国家博物馆
2018 马来西亚 有历史的博物馆 (3+1MS-1)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马来文:Muzium Kesenian Islam Malaysia)是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一座博物馆。它于1998年12月12日正式开放。该博物馆是东南亚最大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收藏了来自伊斯兰世界的七千多件文物。

这座30,000平方米建筑的外部由简洁的线条和21世纪的建筑技术定义,但包括一些激活表面的传统伊斯兰建筑细节。这些细节包括华丽的绿松石色瓷砖圆顶,让人想起纺织美学,并将该建筑确立为吉隆坡天际线上的标志性地标。同样,由伊朗瓷砖工人装饰的让人想起伊万的入口,延续了挂毯美学,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并与欢迎的古兰经诗句相结合。

吉隆坡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吉隆坡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吉隆坡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吉隆坡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2000 马来西亚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4全)

国家纺织博物馆(马来文:Muzium Tekstil Negara)是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博物馆。

该建筑由 Arthur Benison Hubback 在印度-撒拉逊复兴建筑中设计,最初于1905年完工,用于安置马来联邦铁路(FMSR,现为 KTM)的总部。1917年FMSR搬迁至铁路管理局大楼后,该大楼被移交给雪兰莪州公共工程部,随后安置了各种政府和商业住户,包括雪兰莪水务局、马来西亚中央银行、马来西亚农业银行、马来西亚工艺和高等法院,在被改建为国家纺织博物馆并于2010年1月9日向公众开放。

该建筑被正式指定为JKR 26号楼。它于1983年被列为历史建筑。

博物馆大楼为2.5层建筑,占地3145.3平方米。该建筑采用摩尔式建筑风格设计。

吉隆坡 国家纺织业博物馆
2014 马来西亚 博物馆和藏品 (10-10)

国家天文馆(马来文:Planetarium Negara)是马来西亚的国家天文馆。它是一座蓝色圆顶结构,位于吉隆坡 Jalan Perdana 湖花园的山顶上。它的面积约为 120,000 平方英尺(11,000 平方米)。

国家天文馆于1989年作为首相署的天文馆部门开始。国家天文馆综合体的建设始于1990年,于1993年竣工。1993 年 5 月开始向公众试运行,并由总理正式开放。1994年2月7日,马来西亚部长马哈蒂尔·本·穆罕默德 (Mahathir bin Mohamad)。1995年7月,该部门被转移到科学、技术和环境部,该部也是该天文馆的所有者。

吉隆坡 国家天文馆
吉隆坡 国家天文馆
吉隆坡 国家天文馆
1994 马来西亚 吉隆坡国家天文馆 (3全)

国家科技馆(Pusat Sains Negara)是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科学中心。该中心位于城市西北边缘武吉加拉(Bukit Kiara)的一座小山顶上,占地8公顷,于1996年11月29日由前总理马哈蒂尔·本·穆罕默德 (Tun Dr Mahathir bin Mohamad) 正式开幕。科学中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对科学技术的更多了解和兴趣。该建筑类似于一个截顶的圆锥体,顶部有一个测地线圆顶。展览馆的主题包括环境奥德赛、探索之路、未来世界和思考机器。此外,国家科学中心还在吉打州克里昂山开设了一个新的分部,于2010年3月1日开业。

吉隆坡 国家科技馆
1996 马来西亚 吉隆坡国家科技馆 (3-3)
吉隆坡 国家科技馆
2003 马来西亚 摩托车 (5+4MS-5)

Carcosa Seri Negara是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 Perdana 植物园内两座相邻山丘上的住宅。它最初是作为英国高级专员在马来亚的官邸和招待所建造的,现在归马来西亚政府所有。该名称是位于大院内的两座殖民豪宅的组合:住宅,名为 Carcosa(于 1898 年完工)和宾馆,现在名为 Seri Negara(1913年)。

这些建筑物在马来西亚独立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那里举行了几次会议。自1957年独立以来,它一直被用作来访贵宾的住所(1957-1989)和豪华酒店(1989-2015)。自2017年以来,它已被用作博物馆。

吉隆坡 Seri Negara mansion
1990 马来西亚 南南磋商与合作小组第51次首脑会议 (2-1)

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马来语:Perpustakaan Negara Malaysia,简称PNM)是马来西亚的国家图书馆,位于吉隆坡,成立于1972年。目前的馆舍建筑在1988年动工,建竣于1992年,是一座拥有独特设计的建筑物;建筑物的建筑设计概念源自于马来民族所佩戴的一种称为Tengkolok的头饰。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现有500万册藏书及170万册电子书,除了传统的图书阅览室外,还专门设有爪哇文手抄本阅览室、珍藏本阅览室,以及智能阅览室等。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
1994 马来西亚 新国家图书馆大楼启用 (3全)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
2013 马来西亚 国家统一 (4-1)

武吉加里尔国家体育场(马来语:Stadium Nasional Bukit Jalil;英语:Bukit Jalil National Stadium)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市中心以南20公里的武吉加里尔吉隆坡体育城内。武吉加里尔国家体育场是一个全座多用途体育场,也是马来西亚国家足球队的主场。开幕当时该体育场是世界容量第三大的体育场,可以容纳110,000名观众,目前则可容纳87,411人。该体育场目前是马来西亚最大的体育场,东南亚第二大和世界第九大足球场。

该体育场于1998年1月1日由时任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主持开幕,并在同年为1998年共和联邦运动会开幕。在这之后,武吉加里尔国家体育场承办了数项国际综合赛事运动会如2017年东南亚运动会,同时是马来西亚国际足球比赛、国家级足球总决赛如马来西亚杯、田径比赛和演唱会的举办场所。

其与其他位于国家体育中心的建筑一样,都由马友乃德集团建设,并由Arkitek FAA、Weidleplan Consulting GMBH和Schlaich Bergermann Partner合作设计。体育场的屋顶使用薄膜结构,而建设的大部分材料都是钢筋混凝土。在此体育场启用前,默迪卡体育场是马来西亚的国家体育场。

吉隆坡 武吉加里尔国家体育场
1998 马来西亚 第16届英联邦运动会:体育场馆 (4-4)

马来西亚国家曲棍球体育场(马来语:Stadium Hoki Nasional Malaysia)是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体育城的多用途体育场。目前主要用于马来西亚国家曲棍球队和马来西亚女子国家曲棍球队。它还用于国家队的曲棍球比赛,并举办了2002年男子曲棍球世界杯、1999年曲棍球亚洲杯、2003年曲棍球亚洲杯、1982年曲棍球青少年世界杯、2000年曲棍球青少年亚洲杯和1998年英联邦运动会的比赛。主体育场可容纳12,000人,建于1997年。第二个球场位于体育场附近,用于容纳较小的容量和练习比赛。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家曲棍球体育场
1998 马来西亚 第16届英联邦运动会:体育场馆 (4-2)

默迪卡体育场(Stadium Merdeka,独立体育场)是一个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运动体育场,是为了在1957年8月31日宣布马来亚联合邦独立而建造。

默迪卡体育场由大马体育场管理机构管理,举办过很多体育赛事,比如1977年东南亚运动会和默迪卡杯足球赛。1975年7月1日,穆罕默德·阿里和Joe Bugner的拳击赛事也是在这里举行。默迪卡体育场也被用来举办演唱会。

默迪卡体育场的建设时期是从1956年9月25日到1957年8月21日。默迪卡体育场举办过很多马来西亚历史性的事项。1957年8月31日,一万多人聚集在默迪卡体育场,见证马来亚联合邦宣布脱离英国殖民,正式独立。默迪卡体育场的建设,就会为了这个独立宣言。尽管默迪卡体育场见证了很多马来西亚历史性事项,这所体育场差点在1990年代被拆除。当时,体育场和其土地被赠与一间私人公司,以便拆除掉,建立一座价值10亿零吉的办公室和娱乐的综合大厦。这间私人公司也将会在其他地方建设七座体育场。后来,因为人民的反对,和面对亚洲金融危机时的资金的问题,这项计划被取消。2003年2月,默迪卡体育场被列为国家遗产建筑物。

2007年,默迪卡体育场重新装修,以恢复1957年的老样子作为庆祝马来西亚50周年和回忆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马来亚联合邦独立的历史时候。最高几层的位子被移除,可容纳人数从原有的45,000,锐减至20,000。这个装修,将会在2009年12月完工。

吉隆坡 默迪卡体育场
1958 马来亚联合邦 独立1周年 (2-1)

吉隆坡会展中心(马来语:Pusat Konvensyen Kuala Lumpur) 是一座位在吉隆坡城中城(KLCC)的会展中心,面积达120,000平方米,于2005年开幕。作为吉隆坡市区内最大型的会展中心之一,每年吸引许多大型展览在此举办,包括由马来西亚电脑及多媒体协会(PIKOM)所举办的电子用品展-PC Fair和马来西亚大众书局所举办中港台以外最大的华文书展——海外华文书市等。2015年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全会(IOC Session)将此会展中心内举办,该次大会将选出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吉隆坡会展中心也是国际会议协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 Convention Association,简称ICCA)与国际会议中心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gress Centres,简称AIPC)的会员。

吉隆坡会展中心
2006 马来西亚 第25届世界退伍军人大会 (3-2)
吉隆坡会展中心
2014 马来西亚 世界青少年邮展 (8MS-MS8)

吉隆坡邮政总局(马来文:Pejabat Pos Besar Kuala Lumpur)是马来西亚最大的邮政总局。位于Dayabumi Complex,于1985年开始运营。它由马来西亚邮政管理。

吉隆坡邮政总局
1984 马来西亚 吉隆坡邮政总局开幕 (3-2)
吉隆坡邮政总局
2010 马来西亚 老邮局 (28-15)
吉隆坡邮政总局
2011 马来西亚 邮筒自贴票 (5-5)
吉隆坡邮政总局
2011 马来西亚 邮筒 (5-5)

十五碑(马来语:Brickfields)是马来西亚吉隆坡市中心以西南的一个区域,开埠历史悠久,也是吉隆坡乃至巴生谷地区印度裔的主要聚集之处,故也被称为吉隆坡的“小印度”(Little India)。

Torana Gate 是位于吉隆坡Brickfields的一个门型纪念碑(Torana)。这扇门是印度政府送给马来西亚的礼物,作为两国之间持续友谊的标志。它受到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教和佛教建筑的影响。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2010年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宣布建造托拉纳门。印度外交部邀请了16家公司参加其设计竞赛,并指定建筑师 Akshaya Jain & Associates 设计大门。该设计与中央邦桑奇的大佛塔相同。

该大门由开发商MRCB Engineering Sdn Bhd于2015年8月20日安装。Torana大门于2015年11月23日由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拉扎克揭幕。

Torana Gate 上的浮雕虽然广泛地源自 Sanchi 的 Torana Gates 的雕刻,但又有所不同,旨在以现代方式描绘印度艺术,以适应当地环境。柱子和楣梁上使用了大量装饰元素,包括雕刻面板和雕刻块。Torana Gate周围的铺砌区域,一直到现有喷泉周围的广场,均由带图案的花岗岩地板组成。沿中轴线的行人脊椎设计有各种几何图案,采用不同色调的花岗岩。 Torana 结构的曲线天花板设计有两个方向的肋骨。这些结构肋骨形成了24个格子,支撑着雕刻的石板,这些石板呈方形,并有复杂的花卉雕刻。

马来西亚 吉隆坡 Torana Gate
2018 印度 印度-东盟峰会 (11-1)

马来西亚国会大厦(英语:Malaysian House of Parliament;马来语:Bangunan Parlimen Malaysia)别称国会,是马来西亚国会上议院与下议院的所在地,坐落于首都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其位于国家英雄纪念碑的附近。

马来西亚国会大厦是由公共工程局的英籍建筑师,即威廉艾弗希普利(Willian Ivor Shipley)设计。该座大厦于1959年12月举行动土礼,1962年9月开始建造并在1963年9月。自1963年11月21日正式落成后曾经翻新数次但整体建筑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马来西亚国会大厦建筑分为两个部分,即3层楼高的主厦和一幢17层楼高的77米高塔。主厦1楼为保安检查,任何进入国会大厦的人都需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上议院与下议院分别设于主厦的2楼与3楼,而国会办公室则设在高塔内。

为舒缓首都吉隆坡日渐拥堵的情况,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已于1999年将所有的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司法机关从吉隆坡搬迁至行政首都布城联邦直辖区。吉隆坡目前为金融和宪法法定首都,而布城则是行政首都和联邦中央政府所在地。而为了避免国际对布城与吉隆坡的首都地位混乱,联邦政府特将国会大厦留在吉隆坡以凸显吉隆坡为马来西亚的首要首都、金融首都以及宪法法定首都的地位。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会大厦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会大厦
1963 马来西亚 第9届英联邦议会会议 (2全)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会大厦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会大厦
1971 马来西亚 第17届英联邦议会协会会议 (2全)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会大厦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会大厦
1985 马来西亚 联邦议会成立25周年 (2全)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会大厦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会大厦
1987 马来西亚 第33届英联邦议会会议 (2全)
(左下)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会大厦
1989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航空吉隆坡-伦敦不间断飞行 (3-2)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会大厦
1999 马来西亚 雪兰莪州苏丹沙拉胡丁阿都阿兹沙就任 (6-6)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会大厦
2009 马来西亚 国家象征 (5+1MS-5)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马来语:Bank Negara Malaysia,英语:Central Bank of Malaysia;缩写:NEGARA;简称国行)是马来西亚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59年1月24日,总部设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并在槟城、新山、古晋、亚庇、瓜拉登嘉楼和莎亚南设有分行。该银行由马来西亚政府创立及拥有,主要管制并监督全国的银行与金融活动。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
1971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大楼揭幕 (2全)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
吉隆坡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
1979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20周年 (2全)
吉隆坡 Tunku Abdul Rahman Putra Memorial
1994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阿都哈密哈林沙逝世5周年 (2-2)

国家英雄纪念碑(英语:National Monument;马来语:Tugu Negara)是一个为了纪念二战和在马来亚紧急状态下,为和平和自由而战因而殉职的军人而建立的雕像。其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国会大厦附近。

国家英雄纪念碑是世界上最高的独立青铜雕塑品。每年7月31日的英雄日和11月11日的共和联邦国殇纪念日,马来西亚最高元首、首相以及武装部队和警方领袖来此敬献花环,向逝去的英雄表达敬意。

国家纪念碑占地4万8562平方尺,分4个范围,即战争纪念柱、英雄纪念碑、喷泉及回廊。

本纪念碑于1963年开始规划,并在1966年正式建成。雕塑位于纪念碑的中心,高15米(49.21英尺),由青铜制成,设计家为来自奥地利的著名雕塑家维尔登。维尔登在这之前也曾在美国设计一个青铜雕像。

雕塑由一群士兵组成,其中两名士兵在基地蹲下,一名在高处手持马来西亚国旗矗立在中心。每一个青铜雕像都象征着领导、苦难、团结、警觉、力量、勇气和牺牲7种领袖应具备的特质。士兵站立的石碑是从瑞典东南部的一个沿海小镇卡尔斯港进口的。

吉隆坡 国家英雄纪念碑
吉隆坡 国家英雄纪念碑
1966 马来西亚 国家英雄纪念碑 (2全)
吉隆坡 国家英雄纪念碑
2006 马来西亚 第25届世界退伍军人大会 (3-3)
吉隆坡 国家英雄纪念碑
边纸:(左)吉隆坡 国家英雄纪念碑
2011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联合发行 (8-1,边纸)
吉隆坡 国家英雄纪念碑
2014 马来西亚 独立57周年 (1全)

皇家雪兰莪高尔夫俱乐部(Royal Selangor Golf Club,马来语:Kelab Golf di Raja Selangor)是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高尔夫球场。成立于1893年,是亚洲最古老的高尔夫球会之一。俱乐部只对会员开放。它的入口位于Jalan Raja Chulan 和 Jalan Tun Razak的交汇处,后者沿着俱乐部的长度延伸。它有两个18洞锦标赛球场,旧球场和新球场,以及一个9洞球场。

吉隆坡 皇家雪兰莪高尔夫俱乐部
吉隆坡 皇家雪兰莪高尔夫俱乐部
吉隆坡 皇家雪兰莪高尔夫俱乐部
1993 马来西亚 皇家雪兰莪高尔夫俱乐部100周年 (3全)

吉隆坡维多利亚书院(英语:Victoria Institution)是马来西亚的一所男子中学(中六学级开放给女性入学),也是吉隆坡最悠久的英文学校之一。该校也是一所纪念学校之所以这样称呼因为它的部分资金来自大众的募款,旨在竖立一座永久纪念碑来纪念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年的金禧庆典。雪兰莪苏丹与雪州政府、吉隆坡显赫人士和大众给予财政援助进一步支持学校的建立。

2009年2月,由时任国民团结、文化、艺术与遗产部长沙菲益阿达宣布从吉隆坡维多利亚国中(SMK Victoria)恢复为吉隆坡维多利亚书院(Victoria Institution),也获评为国家文物遗产。

吉隆坡维多利亚书院
2008 马来西亚 卓越学校 (4-2)

咖啡山姑娘堂学校(马来语:S.M.K. Convent Bukit Nanas;英语:Convent Bukit Nanas),缩写为CBN,是一所女子中学,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咖啡山山顶,邻近圣约翰国中和圣若望主教座堂。

该校于1899年建校,是该市最古老的学校之一,目前被马来西亚教育部评鉴为“卓越学校”(Cluster School)。该校校舍为英国哥特式建筑。

吉隆坡 咖啡山姑娘堂学校
2008 马来西亚 卓越学校 (4-3)

吉隆坡中央车站(马来语:Kuala Lumpur Sentral),简称KL Sentral,是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重要公共交通枢纽以及泛亚铁路的主要站点之一,于2001年投入运营,以取代原有的吉隆坡火车站,而后者则改向马来西亚铁道局的城际铁路提供服务。不但是巴生谷地区以北首要的公共运输枢纽,也是全马来西亚运量最大的铁路车站。车站的设计者与吉隆坡国际机场一样,为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所设计,设计的理念为“城市中的城市”(City within a City),因此车站周围围绕许多不同功能之建筑,包含广场、室内庭院、人行道、咖啡馆、商店、饭店和众多人行道的布局无缝融合,经过艺术美化的绿化区和缓冲区增加了车闸周围的和谐感,行程一个多分工、高效及不受限制的车站特定区。 值得注意的是,KL Sentral在中文分成两种,即综合车站和商业中心地带,其中各条线路的综合车站处被称为“吉隆坡中央车站”(Stesen Sentral Kuala Lumpur),而铁路车站和周边的酒店、商场、办公楼等聚集的商业中心地带则为“吉隆坡中环”。

吉隆坡中央车站
(左)吉隆坡中央车站
吉隆坡中央车站
2002 马来西亚 吉隆坡机场快铁 (3+2MS-1,2,3,MS1)

吉隆坡国际机场(英语: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马来语:Lapangan Terbang Antarabangsa Kuala Lumpur,IATA代码:KUL;ICAO代码:WMKK,简称KLIA)是马来西亚最主要的国际机场之一和规模最大的机场,也是全球最繁忙机场之一。荣获Skytrax评价全球仅30间四星级机场之一的荣誉。机场位于雪兰莪州南部的雪邦,离吉隆坡约50公里。机场由马来西亚政府所持有的国库控股公司控股60%的马来西亚机场控股集团经营,旗下拥有包括吉隆坡机场在内的41个机场。此机场正式启用于1998年6月27日,取代之前的梳邦国际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的标语是“一个新的方式走向世界”(The New Way To The World)。

第一国际机场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设计,采用的概念是“森林中的机场,机场中的森林”,主航站楼四周被绿荫环绕,A卫星航站楼中央设有露天室,外面有热带雨林的风景。第二国际机场则是由马来西亚HL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与AAP建筑团队共同设计,采用的设计理念是以一系列简单的折叠飞机环绕整个机场建筑。机场曾荣获全球最佳机场荣誉、最佳机场客服评价、五星级机场评价等等奖项。机场内指示牌以英文、马来文、中文、日文和阿拉伯文书写。另外,航站楼亦使用英语、马来语、汉语及日语做机场资讯及通知的广播的语言。吉隆坡国际机场也是亚洲首个,全球第三个拥有空中廊桥(Skybridge)的机场、东南亚首个亚洲第四个拥有第三跑道的机场和拥有全球最高(西塔)以及第三高(东塔)的空中交通控制塔。

吉隆坡国际机场
吉隆坡国际机场
吉隆坡国际机场
吉隆坡国际机场
1998 马来西亚 吉隆坡国际机场开幕 (3+1MS全)
吉隆坡国际机场
2000 马来西亚 千禧年 (10+1MS-7)
(右)吉隆坡国际机场
2002 马来西亚 吉隆坡机场快铁 (3+2MS-2,3)
边纸:吉隆坡国际机场
2003 马来西亚 摩托车 (5+4MS-MS3)

第二国际机场(KLIA2)设是由马来西亚HL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和AAP建筑团队设计,采用的概念是以一系列简单的折叠飞机环绕整个建筑。第二国际机场虽为廉价航空航站楼,但其也设有空中廊桥、贵宾候机室以及许多商店。主要服务于全球最大的廉价航空-亚洲航空和其他廉价航空,比起之前的LCCT来得更豪华。

吉隆坡 第二国际机场 主航站楼
吉隆坡 第二国际机场 Gateway at Klia2
吉隆坡 第二国际机场 空中廊桥
吉隆坡 第二国际机场 出发大厅
吉隆坡 第二国际机场
2014 马来西亚 第二国际机场 (4+1MS全)
  • 风光/亚洲/马来西亚/吉隆坡联邦直辖区.txt
  • 最后更改: 20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