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省

这里所列的是印度尼西亚及其之前邮政组织发行的巴厘省风光邮票。

峇厘岛(印尼语:Bali),作为行政区时被称为峇厘省,是印度尼西亚33个一级行政区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该岛距离印尼首都雅加达约1,000公里,与爪哇岛之间仅有3.2公里宽海峡相隔,面积约5,630平方公里,其省会设于岛上南部的丹帕沙。

1930 荷属东印度 青少年慈善邮票 (4-1)
Mortuary Temple, Bedjuning
Mortuary Temple, Bedjuning
Mortuary Temple, Bedjuning
1949-1950 印度尼西亚 建筑普通邮票 (15-4,5,6)
Balinese temple
Bali Dancer
1961 印度尼西亚 旅游 (10-6,8)
1969 印度尼西亚 巴厘岛的旅游业 (3全)
Tampaksiring Palace
1998 印度尼西亚 总统府 (5-5)
巴厘省
2008 印度尼西亚 各省省徽 第1组 (11-1)
(左) Singaraja statue
2009 印度尼西亚 旅游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联合发行 (4-4)
(左) Singaraja statue
2009 新加坡 旅游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联合发行 (4-1)
Ngaben仪式
2011 印度尼西亚 传统仪式 (4-2)
Ganda Wisnu kencana
2011 印度尼西亚 地标 (5-4)
Bali Mandara Toll Road
2014 印度尼西亚 桥梁 (2-1)
印度尼西亚 巴厘岛 Husa Dua
2017 法国 世界风景倒影自贴小本票 (12-1)

巴杜尔火山(英语:Mount Batur、印尼语:Gunung Batur)是一座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以北的同心火山口火山,该火山目前属活火山。较大的火山口面积达10千米(6.2英里)×13千米(8.1英里),其东南侧有一火山湖名为巴杜尔湖。内侧的火山口宽7.5千米(4.7英里),从岛上采集到的熔结凝灰岩推测,其形成时期约在23,670或28,500年前。该火山最早的有纪录的喷发日期在1804年,最近一次的喷发日期在1999年3月至2000年6月间。

left|世界遗产标志 巴度尔火山湖Lake Batur 为世界遗产巴里省文化景观: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参见巴里省文化景观: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

巴都尔神庙(Pura Ulun Danu Batur)。

left|世界遗产标志 巴都尔神庙为世界遗产巴里省文化景观: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参见巴里省文化景观: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

圣泉寺(Tirta Empul)。

left|世界遗产标志 圣泉寺为世界遗产巴里省文化景观: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参见巴里省文化景观: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

塔曼阿尤寺(Pura Taman Ayun)

left|世界遗产标志 塔曼阿尤寺为世界遗产巴里省文化景观: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参见巴里省文化景观: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

巴吐卡鲁山脉卡图尔火山口的苏巴克景观 Subak Landscape of Catur Angga Batukaru

left|世界遗产标志 巴吐卡鲁山脉卡图尔火山口的苏巴克景观为世界遗产巴里省文化景观: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参见巴里省文化景观: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

帕克里桑河流域的苏巴克景观 Subak Landscape of Pekerisan Watershed

left|世界遗产标志 帕克里桑河流域的苏巴克景观为世界遗产巴里省文化景观: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参见巴里省文化景观: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

百沙基母庙(印尼语:Pura Besakih)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东部,修建于号称“大地肚脐”阿贡火山南坡之上的百沙基村,是巴厘岛上最神圣的寺庙。

百沙基母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十四世纪。它实际上是由修建于同一等高线上的22座寺庙组成,有阶梯延伸到通向主庙大神殿的各个小院与砖门,全部沿主轴对称设计,引导信徒不断攀登接近神山。

整座寺庙的中心是大神殿与莲花宝座。

1963年,阿贡火山爆发,造成1700人死亡。但是,火山岩浆却从几码之外流过寺庙。百沙基母庙幸免于难被巴厘岛人视为奇迹,并被认作是众神传达其展示威力但不摧毁信仰的旨意。

为了祭祀每位神祇,每年在此举行至少70次的庆典。节日是由一年210天的巴厘岛“乌库”历法而定。

百沙基母庙早在1995年就已申报“世界遗产”,但是至今仍未认定。

百沙基母庙
百沙基母庙
1998 印度尼西亚 旅游 (2+1MS-1,MS)
(右) 百沙基母庙
2009 印度尼西亚 旅游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联合发行 (4-4)
(右) 百沙基母庙
2009 新加坡 旅游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联合发行 (4-1)
百沙基母庙
2012 印度尼西亚 有历史的宗教建筑 (5-4)

布拉坦水神庙(印尼语:Pura Ulun Danu Beratan)是一个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湿婆教寺庙。

布拉坦水神庙建筑群建设在毗邻贝都古的布拉坦湖的岸边。该庙服务于整个布拉坦湖地区。在其下游处有许多规模较小的服务于各地区灌溉协会的水庙。

布拉坦水神庙建筑群由四个神殿构成。其中,最为出名的林加帕特克神殿位于建筑群的东侧。建设在建筑群西侧的寺庙主要为表达人们对土壤肥沃的感谢而建。

布拉坦水神庙的字面意思即“布拉坦湖的水源庙”。布拉坦水神庙竣工于1633年。由于布拉坦湖对于巴厘岛中部来说,是灌溉的主要水源,因此布拉坦水神庙曾被作为巴厘岛的水、湖、河和女神德维·达努的祭祀仪式的举办地。除此之外,11层高的布拉坦水神庙被认为是为湿婆和雪山神女而建的庙,如来佛祖的塑像也被供奉在这座寺庙里。

布拉坦湖和布拉坦水神庙因种种原因而被冠以各种别称。例如,由于布拉坦湖所处海拔为1200米的地区,该地气候对于热带气候而言相对较冷,因此当地土壤的肥力较高,故布拉坦湖也被人们称为“圣山之湖”。而布拉坦水神庙在布拉坦湖水上涨时看起来像是漂浮着的,该庙也被人们称为“湖上的巴厘寺”。

布拉坦水神庙
1987 印度尼西亚 旅游 (3-2)
布拉坦水神庙
2017 多哥 印度尼西亚邮展 (4+1MS-2)

海神庙(印尼语:Pura Luhur Tanah Lot)位于印尼峇厘岛中西部海岸,为峇厘岛最重要的海岸庙宇之一。海神庙原文Tanah Lot在峇厘语意指“海中的陆地”。

海神庙位于塔巴南,距丹帕沙约20公里,盖在一个经海水冲刷而形成的离岸大岩石上,在海水涨潮时,与其连接的通道会被淹没,无法通行,必须等待退潮才能进入庙宇参观。海神庙是峇厘岛七座滨临海岸庙宇的其中之一,每一座都在彼此视力可达范围之内,形成一个西南岸的庙宇群。

海神庙据说是由15世纪时,一位来自爪哇岛的印度教僧侣,名叫Danghyang Nirartha所建立。他在南部游览时,因看到这边有块岩石发出耀眼的光芒而决定在此休息。Nirartha认为此地是个可祭拜海神的圣地,之后吩咐渔夫在岩石上盖起这座庙。往后的几世纪,海神庙成了峇厘神话的一部分, 据说在建造庙宇的时候,遇到了大风浪的侵袭,在岌岌可危之时,Nirartha便解开身上系的腰带丢入海中,这个腰带就变化成一条大海蛇保护庙宇不受侵袭。此外据说海神庙底座的海蚀洞里会出现颜色黑白相间的海蛇守护此庙宇,防止恶灵和入侵者的骚扰。

海神庙
海神庙
1992 印度尼西亚 访问东盟年 (3+1MS-2,MS)
  • 风光/亚洲/印度尼西亚/巴厘省.txt
  • 最后更改: 21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