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区

这里所列的是中国及其行政区发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北区的风光邮票。

北区(英语:North District),因其为香港十八区中最北的区议会分区而得名,于1980年从大埔区拆分独立成区,是香港两个陆地连接中国大陆的区份之一(另一个为元朗区)。北面和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头角河及中英街作边界,香港和内地的其中三条边境过境通道(文锦渡、罗湖、沙头角)都位于北区,西面与新界元朗区,南面和大埔区相连。传统上北区分为上水、粉岭、沙头角和打鼓岭四个部分,故独立成区前亦称为上粉沙打地区,此外还包括大鹏湾的吉澳、鸭洲等离岛。此外,北区亦为香港传统乡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新界五大氏族中的邓姓、侯姓、廖姓和彭姓在上水和粉岭一带都有大型聚居地,大族之多在香港十八区中绝无仅有,而打鼓岭和沙头角公路沿线亦分布有大量规模较小的氏族之村落,故北区仍然保存不少中国传统乡村历史建筑。

根据2016年中的人口统计,新界北区的人口有315,270人,占全港人口4.3%,每平方公里内的人口数目为2,310人,为香港人口密度较低的行政分区之一,当中约26万人居住于粉岭/上水新市镇,其余约5万人则分布于乡郊多条村落和低密度别墅区;而根据2016年家庭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统计,北区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数为21,500元,为新界最低,但仍然比九龙深水埗区和观塘区稍高。

香港 北区 蓬瀛仙馆 中英街 白鹤林
2006 香港 香港18区风貌 (18-13)

粉岭(英语:Fanling)位于香港新界东部,是粉岭/上水新市镇的一部分;与上水、打鼓岭和沙头角同属于1979年成立的北区(见香港行政区划)。粉岭原为农田,现在市中心一带已发展为住宅区,昔日的农田现只可在较偏远的村落找到。新界五大族中的邓氏及彭氏分别定居于粉岭的龙跃头、粉岭楼、粉岭围及扫管埔等地。

战后香港政府开始对新界进行深化管治,将新界分成27个乡事委员会,粉岭原来属于大埔理民府管治,于1954年由彭富华(太平绅士、彭族原居民)、李昌(新界乡议局创办人李仲庄的儿子)、罗泽棠(客籍原居民)等创立粉岭区乡事委员会,管理辖下的29条乡村及联和旧墟。

粉岭是香港其中一个宗教建筑最丰富的地区,涵盖香港六大宗教中的佛教、道教、儒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重要宗教场所。在新市镇开发前,粉岭也曾是香港上流阶层和外籍人士活动的集中地,从百福村到安乐村都曾有大量别墅建筑,有外籍人士曾成立粉岭狩猎赛马会,粉岭站外面更曾有由退役英军开设的毕打奥餐厅,为1980年代前新界最知名的西餐厅和酒吧。粉岭亦曾是香港北部重要军事基地,曾建有粉岭军营、芬园军营、皇后山军营和新围军营,目前新围军营及其大岭练靶场仍然为解放军驻港部队使用。粉岭南部的和合石有全香港规模最大的和合石坟场,每逢清明节和重阳节都会有大量孝子贤孙前往拜祭先人。

由于粉岭是新界北最早建有火车站的地方,也有通往新界东北打鼓岭和沙头角边境的唯一公路,加上曾有大量英军驻扎,故此在1960年代前多被当时的港英政府及外籍人士认定为新界北的地区中心,地位仅次于大埔,甚至常以“粉岭”之名指代涵盖上水部分和古洞的大片地区,故此在地理学上该地平原名为粉岭低地。在1970年代末新市镇开发前,粉岭和上水大致上以大埔公路粉岭段、扫管埔和灵山为分界,但没有具体的自然地理分界,故位于大埔公路以南的年代较久远的建设,如粉锦公路和粉岭高尔夫球场都以“粉岭”命名,甚至远至金钱的新界喇沙中学也曾被俗称为“粉岭喇沙中学”。新市镇发展后由于交通道路网络的变化,上述地方在今天都被视为上水的一部分。现今粉岭与上水的东西分界线南段大概位于扫管埔路、鸡岭村和偷牛山。不过基于坊间使用习惯,一些现今视作位于上水但多年前以“粉岭”命名的场所也不再更名,造成今人在上水能找到以“粉岭”命名的场所和道路的奇特现象。

老围位于香港新界粉岭龙跃头,是龙跃头邓族聚居的围村。老围门楼及围墙于1997年1月31日被列为法定古迹。

龙跃头邓族于14世纪由锦田移居龙跃头,先后建立了“五围六村”,老围兴建日期已不可考,但应是五围中最早建立的围村。

老围建于一小丘之上,四周筑有围墙,围内的房屋排列整齐有序,其独特的防御措施是于四面围墙的正中部分建有高台,用于监察防盗,围门窄小,内有水井,遇盗贼来袭时,可闭门坚拒而仍有足够食水供应。原先的围门是北向,但由于风水理由,围门被改建为东向,但地基高出地面,门前有石条梯级方便出入,门口的对联为“门高迎紫气 围老得淳风”。老围虽曾经历多次修建,但其围墙结构和围村布局仍保存完整。

香港 老围
1995 香港 香港郊区传统建筑 (4-3)

新围又名觐龙围位于香港新界粉岭龙跃头,是龙跃头邓族聚居的围村,为龙跃头“五围六村”之一。围村门楼于1988年先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围墙及更楼则于1993年被列为法定古迹。

龙跃头邓族由锦田邓族分支而来,据说在十四世纪时已在此建村,围村门楼的石额刻有“觐龙乾隆甲子岁”字样,所以围墙可能于该年(乾隆甲子年即1744年)才兴建。

觐龙围四面有砖墙环绕,约四米高,以青砖筑砌而成,墙身有枪孔,四角建有更楼,供守望之用,门楼位于北面,是独特的两进式建筑结构,外围用磨平青麻可砌成,楼顶有四正脊成船形装饰十分别致,围门装有连环铁门,并有对联写上“觐龙绵世泽 郡马著家声”。原有护城河环绕围村,但现已填平成为停车场。围内布局基本依旧,正中主巷尽头为神坛,供奉文武二帝,与正门相对。围内旧房舍已遭拆卸及改建成新型村屋。

觐龙村位于觐龙围以西,是建有大量新型村屋的村落。

香港 龙跃头觐龙围门楼
2007 香港 香港法定古迹 (6-5)

上水(英语:Sheung Shui)位于香港新界北区西部,是香港最北面的主要市镇,也是粉岭/上水新市镇的一部分。上水一带原为农田,于1980年代起发展为现代化新市镇,区内住宅和商业区以石湖墟和港铁上水站一带的市中心发展,是上水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北区的主要商业经济中心,昔日的农田现只可在市中心北部,西南部等村落找到。

廖万石堂位于香港新界上水上水乡门口村与中心村之间,为上水廖族最大的祠堂,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清光绪十七年曾经重修。“万石”之名相传廖氏远祖廖刚及其四名儿子先后于北宋时出任高官,每人俸禄各二千石,合一万石,后人遂将祠堂命名廖万石堂以为纪念。

廖万石堂曾于1932年辟作凤溪小学,到1974年才搬迁往围东(上水马会道)新址。1983年一个由廖族成员、北区政务处、古物古迹办事处及其他政府部门组成重修小组,工程费用约100万元,除30万元由政府资助,余款皆由廖族承担。重修工程由1984年11月开始,分期进行,1985年底完成,同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之一。1986年3月1日由时任港督尤德爵士夫人主持开光典礼。

廖万石堂位处龙脉之首,万石挺拔,翠竹环绕,龙气集中,分泻两旁,廖族于东西方分建显承堂(应龙廖公家塾)及明德堂(怀隐廖公家祠)两所分祠。廖万石堂是传统三间三进二院式建筑,三进分别是前厅、过厅及后厅三部分,分别座落在不同高低的台基上,厅堂由两个天井分隔。

前门外筑有照壁(风水墙)以阻挡太阳直射祖先木主,又有风水挡煞的作用,门前有广阔的院落。大门是褐色,因按《大清律例》老伯姓是不可用朱红色的大门,门上有门神及如意、吉祥的铜铺首,大门两侧设有鼓台,大门两旁的墙壁用红粉石制成,具防潮的功能。屋顶以青色瓦片铺盖,屋顶之下有精美的木雕檐板,正脊以灰雕和一对鳌鱼装饰,承托的七架梁及斗拱雕刻精美,下以石柱及木柱支撑,整座建筑物满布华丽的彩塑、木刻、壁画及泥塑。

第一进为“前厅”,台基相对较低,用于接待客人及摆放杂物。前厅正中是由一对高门组成的“档中”,用以保障祠内隐私,只有在贵宾光临时才“大开中门”。第二进为“过厅”,上有“泽绵万石”的牌匾,是议事、庆祝、宴会的地点。中央有四支直柱,内裹称为“明间”。过厅两旁的顶部绘有壁画及诗词。神龛设于“后厅”,台基最高,供奉祖先牌位,中堂(正厅)上座供奉宋丞相大学士廖光景,中座供奉上水乡开基祖廖仲杰至四世祖,排列次序是左昭右穆,下座供奉中霤之神。两翼为“配贤祠”及“配享祠”,分别供奉有功名的祖先及对建祠有功人士的灵位。

香港 万石堂
1995 香港 香港郊区传统建筑 (4-4)
  • 风光/亚洲/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北区.txt
  • 最后更改: 2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