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欧洲和北美洲:法国:沙特尔主教座堂 [2020/04/03 11:05]
青团00 [主要邮票]
欧洲和北美洲:法国:沙特尔主教座堂 [2024/01/06 08:52] (当前版本)
青团00
行 10: 行 10:
 {{:​欧洲和北美洲:​法国:​沙特尔主教座堂:​20180624-232204.png}} {{:​欧洲和北美洲:​法国:​沙特尔主教座堂:​20180624-232204.png}}
 ===== 遗产详细介绍 ===== ===== 遗产详细介绍 =====
 +沙特尔圣母主教座堂(法语: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Chartres,又译沙特尔主教座堂、夏尔特主教座堂)位于法国巴黎西南约70公里处的沙特尔市。据传圣母玛利亚曾在此显灵,并保存了玛利亚曾穿着的圣衣,主体建筑于公元1194年,公元1264年竣工。自12世纪以来,沙特尔也成为西欧重要的天主教圣母朝圣地,及沙特尔最著名的地标中心。1979年10月26日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届会议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该大教堂的建筑和历史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法国哥特式艺术的至高点”和“杰作”。
 +
 +当前大教堂保存完好,而自13世纪初以来,建筑仅发生了微小的改造。主教座堂的外部结构以重型飞扶壁为主,这使建筑师能够显著增加窗户的尺寸,而西端则由两个对比鲜明的尖塔主导,同样值得注意包含三个雄伟的建筑立面,每个立面都装饰着数百个雕刻人物,展示了关键的神学主题和叙事。
 +
 +沙特尔主教座堂在兴建前,就至少有五座大教堂曾矗立在这个区域中,其中第一座教堂的建立不晚于4世纪,而在公元743年的文本中,就首次提到沙特尔主教座堂的存在,最初教堂以巴西利卡式兴建,公元876年,加洛林王朝的君主秃头查理向大教堂提供了一件重要的圣物,即圣母玛利亚曾穿着的圣衣,使沙特尔教堂立刻成为信徒们重要的朝圣目的地。 [2]然而此后在公元8世纪到12世纪期间,教堂数次遭受火灾的破坏。其中在1020年9月7日的一场大火中,更将原来的教堂全数烧毁。在福尔贝(Fulbert)主教的领导下,有木屋顶的仿罗马式主教座堂在原址重建,取代原有的建筑。1194年6月10日的晚上,一场大火摧残了沙特尔主教座堂的大部分,但一位神职人员从废墟中找到了查理大帝取自君士坦丁堡送给沙特尔主教座堂的圣母玛利亚在耶稣降生时所穿的衣服,激起了大家重建的信心与热情。1220年,新的主体建筑便已完工。
 +
 +沙特尔主教座堂的建造的过程可谓是多重难关,大教堂主教雷诺希望可以有大片窗户增加采光达到神圣庄严的宗教场所,但这样势必得把墙壁跟柱子造细造薄,一旦有个闪失屋顶就会崩塌,后来建筑师挑战将罗马式的圆拱拉长成尖拱,并参考著名巴黎圣母院的飞扶壁,才成功将教堂高度拉高窗户变大,这个问题解决了,石材运送的问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大型教堂都建在河边如巴黎圣母院建在塞纳河中的小岛上,在河边石材可以走水路运送,但是沙特尔的河川又窄又小,根本无法运送,走陆路运送建筑计划恐怕在高额的运送费用下破产,正当计划可能开天窗时,幸好在几里外发现一处石材矿脉才解决这个问题。
 +
 +1506年,一场闪电摧毁了北塔,后在1507年至1513年由建筑师让·特西耶(Jean Texier)以“华丽”的风格重建北塔,1594年2月27日,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在此登基加冕。1753年,教堂内部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工程,将礼拜合唱团与教堂中殿隔开的屏风拆除,同时天窗部分的彩色玻璃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灰窗,大大增加了教堂中央高坛上的采光。
 +
 +在法国大革命初期,一群暴徒袭击并开始摧毁教堂门廊上的雕塑,但被更多的市民阻止。当地革命委员会曾决定用炸药炸毁大教堂,并要求当地建筑师找到最好的爆炸地点。然而后考虑建筑物产生的大量瓦砾会堵塞街道,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清理干净而打消念头,因此大教堂与巴黎圣母院和其他主要大教堂一样,在大革命后成为法国国家的财产,直到拿破仑时代时才停止祭拜,但没有进一步受损。 1836年,由于工人的疏忽,一场大火烧毁了铅覆盖的木屋顶和两个钟楼,但是建筑结构和彩色玻璃完好无损。旧屋顶被铁架上的铜覆盖屋顶所取代。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到德军占领,1944年8月16日,在美军攻占沙特尔期间,当时美军怀疑沙特尔大教堂正被敌军利用以作为大炮的射程点,因此下达摧毁大教堂的命令,然而上校卫尔彭·格里菲斯(Welborn Griffith)对此表时质疑,在一名志愿兵的陪同下,决定前往大教堂是否核实被德国人利用。而当格里菲斯上校看到大教堂空无一人后,才敲打塔楼的钟声,作为美国人不要攻击教堂的信号。促使美军司令部取消了销毁令,大教堂这才免于毁坏的下场,同一天晚上,格里菲斯上校在沙特尔附近的莱夫镇战役阵亡。
 +
 +自1997年到2018年期间,大教堂进行广泛的清洁工程,其中还包括许多内墙和雕塑部分。目的声明宣称,“修复的目的不仅是清洁和维护结构,而且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大教堂在13世纪的样子。” 因此将随着烟灰和年代变迁而变黑的墙壁和雕塑再次变白。该项目更进一步将中殿的墙壁被漆成白色、黄色和米色,试图重现早期中世的样么。然而,修复也带来了批评。《纽约时报》建筑评论家马丁·菲勒(Martin Filler)称其为“对文化圣地的可耻亵渎”。他指出,明亮的白色墙壁使人们更难以欣赏彩色玻璃窗的颜色,并宣称这项工作违反了国际保护协议,特别是法国签署于1964年签署的“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维护与修复宪章”(威尼斯宪章)。沙特尔大教堂之友会主席伊莎贝尔·帕约(Isabelle Paillot)则对防止建筑物倒塌所必需的修复工作进行了辩护。
 +
 +与其他哥特式大教堂一样,沙特尔主教座堂的格局采用十字架的形式,建筑物的形状朝向东北,是一座完全成熟的哥特式主教座堂,也是法国哥特式建筑高峰时期的代表作,整座教堂呈现出不同时期的风貌,其建筑结构及平面配置成了以后法国各地主教座堂模仿的蓝本,石材主要由路特期石灰岩和恰特期石灰岩所建造。
 +
 +其中,沙特尔主教座堂使用了飞扶壁来支撑上墙厚重的建筑结构,用于平衡肋架拱顶对墙面的侧向推力,并由柱子加固,抵消肋骨拱顶的向外推力与大教堂内部的受力点。由于当时采用飞扶壁是实验性的,因此建筑师谨慎地添加了隐藏在过道屋顶下的额外扶壁。其他13世纪的大教堂,如亚眠大教堂和兰斯大教堂等都采用类似的设计。此外沙特尔主教座堂的另一项创新是底层巨大的扶壁设计,能通过上层拱顶的薄石肋架来承受屋顶的重量。
 +
 +沙特尔主教座堂的两座西侧塔楼分别建造于不同时期,其中罗马式风格的南塔始建于1144年左右,于1150年完工,整体为方塔上有着八角形砖石尖顶的设计,内部并未有木制框架。底座周围的重石则为其提供了额外的支撑,保留着建筑最为原始的样貌,北塔则是建于1134年,以取代当初火灾损坏的塔楼。最终于1150年完工。
 +
 +两座塔楼在1194年的火灾中幸存下来,随着大教堂的重建,著名的西玫瑰窗被安装在两座塔楼之间(13世纪),1507年,建筑师杰汉·德·博斯(Jehan de Beauce)为北塔设计了一个尖塔,使其高度和外观更接近南塔。北塔的底部有座小型结构,是一个于文艺复兴期间(1520年)同由杰汉设计的二十四小时制彩色天文钟,钟面直径18英尺。1836年的一场火灾摧毁了大教堂的屋顶,并熔化了北塔楼的大钟,但没有损坏其他的结构或彩色玻璃。最终北塔屋顶的木梁被被覆盖着铜板的铁框架所取代。
 +
 +沙特尔主教座堂的正面有三座巨大的拱门,作为教堂的主要出入口,通向中殿的正门门楣上因有着耶稣基督的石雕,故以“王者之门”(Portal Royal)著称,是早期哥特式石雕艺术的经典,北面与南面的大门则通向耳堂和翼殿。入口处装饰有丰富的雕塑,北面雕有圣母玛丽亚和旧约圣经中登场的人物,而南面翼殿大门的浮雕则描述了基督及殉道者的一生,这使受过教育的神职人员和参观的民众,能从中得知圣经的故事和神学思想,这些雕塑也被认为是现存最好的哥特式雕塑之一。
 +
 +虽然大教堂的大部分雕塑都描绘了圣徒、使徒和其他圣经人物,例如在南立面上拿着日晷的天使,但沙特尔大教堂的其他雕塑旨是在警告信徒。这些作品包括各种怪兽和恶魔的雕像。其中例如石像鬼、滴水嘴兽具有雨漏的实用功能;以免在下大雨时将屋顶流下来的雨水排出的功能。其他如喀迈拉和鸮(strix),则旨在展示无视圣经教导的后果。另外拱门上有三个高窗,这象征着天主教“三位一体”的理念。玫瑰窗是圣母玛丽亚的传统象征。其上方十二道细密的联拱,以及玫瑰窗里十二个小圆形与松子形镂空装饰,都是象征耶稣的十二门徒。
 +
 +沙特尔主教座堂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就是内部共有176扇狭长花窗玻璃,当前约12至13世纪所造的176扇花窗玻璃中,约有152扇幸存下来,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中世纪大教堂,被认为是中世纪时期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藏品之一。其中最大的玫瑰窗直径13.4米。这些彩色玻璃窗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绘画了4000多个拜占庭风格的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其中部分北翼的玫瑰窗是路易九世的母亲布兰卡王后所捐助的。
 +
 +像大多数中世纪建筑一样,大教堂窗户在工业革命期间及之后遭受腐蚀作用的破坏。大部分窗户在 19 世纪末由当地著名的工作室Atelier Lorin清洁和修复,二战期间,因担心战役波及,大教堂大部分的彩色玻璃被拆除并存放在周围的乡村,以免遭到损坏。到战争结束后窗户被从仓库中取出并重新安装。当前的修复计划则积极保护窗户免受进一步损坏。
 +
 +沙特尔主教座堂的中殿是教堂的集会空间,是在1194年大火之后所建造的,中殿共有两排八角形和圆形交替的柱子,通过从上面的拱顶下降的细石肋,来承受屋顶结构的部分重量。其余的重量则是有室外的由飞扶壁支撑。其他耳堂和翼殿的房间仍然有早期罗马式建筑的建筑痕迹。其中除了展示圣母玛丽亚曾穿着的圣衣外,在16-18世纪期间则增加长约100米,高6米的合唱墙祭廊 (法语:clôture de chœur or tour du chœur) ,讲述了基督与玛利亚的生平。
 +
 +此外中殿地面上有一个螺旋形迷宫。将中殿分成3/​4开间,呈圆形样貌,内外总共有12圈,最后抵达中心玫瑰花似的终点,象征着通往救赎的漫长曲折之路,当前某些日子中,中殿的椅子会被移走,以便来访的朝圣者或是游客可以沿着迷宫行走。
  
 ===== 遗产图片 ===== ===== 遗产图片 =====
行 15: 行 50:
 {{:​欧洲和北美洲:​法国:​沙特尔主教座堂:​20180624-232213.png}} {{:​欧洲和北美洲:​法国:​沙特尔主教座堂:​20180624-232213.png}}
 ===== 遗产邮票 ===== ===== 遗产邮票 =====
-==== 主要邮票 ==== 
 发行国家/​地区:法国 France 发行国家/​地区:法国 France
  
行 21: 行 55:
 ^1944 法国 慈善附捐邮票 (5-2)^ ^1944 法国 慈善附捐邮票 (5-2)^
  
-|[{{:​艺术:​欧洲:​法国:​fr196304.jpg|沙特尔主教座堂彩色玻璃镶嵌画}}]|+|[{{:​风光:​欧洲:​法国:​fr195003.jpg|背景:沙特尔主教座堂}}]| 
 +^1950 法国 诗人Charles Péguy (1全)^ 
 + 
 +|[{{:​艺术:​欧洲:​法国:​fr196304.jpg|沙特尔主教座堂 彩色玻璃镶嵌画}}]|
 ^1963 法国 艺术系列 (2-2)^ ^1963 法国 艺术系列 (2-2)^
  
行 27: 行 64:
 ^1979 法国 预先盖销邮票:历史建筑 (4-3)^ ^1979 法国 预先盖销邮票:历史建筑 (4-3)^
  
-|[{{:​风光:​欧洲:​法国:​fr2011z02.jpg|沙特尔主教座堂 ​Chartres ​玫瑰窗}}]| +|[{{:​风光:​欧洲:​法国:​fr201140.jpg|沙特尔主教座堂 玫瑰窗}}]|
-^2011 法国 哥特式艺术自贴小本票 (12-2)^+
  
-|[{{:​艺术:​欧洲:​法国:​fr2016z15.jpg|沙特尔主教座堂彩色玻璃镶嵌画 ​la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Chartres}}]|+|[{{:风光:​欧洲:​法国:​fr201151.jpg|小本票封皮:(右上)沙特尔主教座堂}}]| 
 +^2011 法国 哥特式艺术自贴小本票 (12-2,​封皮)^ 
 + 
 +|[{{:风光:​欧洲:​法国:​fr201627.jpg|沙特尔主教座堂 彩色玻璃镶嵌画}}]|
 ^2016 法国 彩色玻璃镶嵌画自贴小本票 (12-3)^ ^2016 法国 彩色玻璃镶嵌画自贴小本票 (12-3)^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
 +
 +|[{{:​风光:​欧洲:​摩纳哥:​mc197302.jpg|法国 沙特尔主教座堂}}]|
 +^1973 摩纳哥 诗人夏尔·贝玑诞生100周年 (1全)^
  
 +|[{{:​风光:​欧洲:​德国:​de201902.jpg|法国 沙特尔主教座堂 西立面彩色玻璃镶嵌画}}]|
 +^2019 德国 圣诞节 (1全)^
  • 欧洲和北美洲/法国/沙特尔主教座堂.1585883157.txt.gz
  • 最后更改: 4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