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动物:鸟纲:鹰形目:鹰科 [2020/04/23 16:51]
青团00 [歌鹰属 Melierax]
动物:鸟纲:鹰形目:鹰科 [2020/04/28 22:59] (当前版本)
青团00
行 8: 行 8:
 在狭义的定义上,小型鹰科猛禽泛称为鹰,大型鹰科猛禽泛称为雕,某些中型鹰科猛禽称为𫛭。 在狭义的定义上,小型鹰科猛禽泛称为鹰,大型鹰科猛禽泛称为雕,某些中型鹰科猛禽称为𫛭。
  
-===== 鹰属 Accipiter ===== + 
-苍鹰(Northern goshawk,学名:Accipiter gentilis),别名牙鹰,是鹰科鹰属中一种中到大型的猛禽。与其他𫛭属及鹰等一样都在日间活动。 +  ​* ​[[:动物:鸟纲:鹰形目:鹰亚|鹰亚科 ​Accipitrinae]] 
- +  ​* ​[[:​动物:​鸟:鹰形:秃鹫科|秃鹫亚科 ​Aegypiinae]] 
-苍鹰广泛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在北美地区被称为Northern Goshawk,是当地的留鸟。但在较冷的地区,如亚洲北部及加拿大等地的苍鹰则会迁移到南方过冬。 +  ​* ​[[:​动物:​鸟:鹰形:雕亚科|真雕亚科 Aquilinae]] 
- +  ​* ​[[:​动物:​鸟:鹰形目:​𫛭亚科|𫛭亚科 ​Buteoninae]] 
-苍鹰的图案也出现在葡萄牙领土亚速尔群岛的旗帜上。因为最初来到这个群岛的葡萄牙探险者踏上这片土地时正好看到一只猛禽在上空盘旋,他们认为那是一只苍鹰。事实上亚速尔群岛上从来没有苍鹰出没。经过后来的学者研究,那应该是普通𫛭的一个亚种。 +  ​* ​[[:​动物:​鸟:鹰形:科|雕亚科 Circaetinae]] 
- +  ​* ​[[:​动物:​鸟:鹰形:鹞科|鹞亚科 ​Circinae]] 
-|[{{:​动物:​欧洲:​保加利亚:​bg198805.jpg|苍鹰}}]| +  ​* ​[[:动物:鸟纲:鹰形目:亚科|鸢亚科 Elaninae]] 
-^1988 保加利亚 (6-5)^ +  ​* ​[[:动物:鸟纲:鹰形目:​胡兀鹫亚|胡兀鹫亚科 ​Gypaetinae]] 
- +  ​* ​[[:​动物:​鸟:鹰形:​海雕亚科|海雕亚科 ​Haliaeetinae]] 
-|[{{:动物:亚洲:越南:​vn199803.jpg|苍}}]| +  ​* ​[[:​动物:​鸟:鹰形目:角雕亚|角雕亚科 Harpiinae]] 
-^1998 越南 (6-3)^ +  ​* ​[[:​动物:​鸟:​鹰形目:​歌鹰亚|歌鹰亚科 ​Melieraxinae]] 
- +  ​* ​[[:动物:鸟纲:鹰形目:齿鹰亚|齿鹰亚科 Milvinae]] 
-|[{{:动物:​北美洲:​加拿大:​ca199901.jpg|苍}}]| +  ​* ​[[:​动物:​鸟:鹰形目:蜂鹰亚|蜂鹰亚科 Perninae]] 
-^1999 加拿大 (4-1)^ +  ​* ​[[:​动物:​鸟:鹰形目:​猎鹰亚科|猎鹰亚科 ​Polyboroidinae]]
- +
-|[{{:​动物:​欧洲:​卢森堡:​lu200304.jpg|苍鹰}}]| +
-^2003 卢森堡 (4-4)^ +
- +
-|[{{:​动物:​欧洲:​爱沙尼:​ee200501.jpg|}}]| +
-^2005 爱沙尼亚 (1全)^ +
- +
-|[{{:​动物:​欧洲:​比利时:​be201009.jpg|苍鹰}}]| +
-^2010 比利时 (5-5)^ +
- +
-|[{{:​动物:​亚洲:​中国:​cn201403.jpg|苍鹰}}]| +
-^2014 中国 (4-3)^ +
- +
-|[{{:​动物:​亚洲:​泰国:​th201502.jpg|苍鹰}}]| +
-^2015 泰国 (2-2)^ +
- +
-|[{{:​动物:​欧洲:​英国:​uk201907.jpg|苍鹰}}]| +
-^2019 英国 (10-7)^ +
- +
-雀鹰(Eurasian sparrowhawk,学名:Accipiter nisus)又名北雀鹰、鹞,为鹰鹰属的鸟类,分布于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和非洲北部。一般栖息于山林和开阔的林地。雀鹰的模式产地在瑞典。雌鸟长约45厘米;上体大部分为灰褐色,下体白色而缀有棕褐色横斑;雄鸟较小,上体为较深的灰色,下体的斑纹也较深较细。 +
- +
-|[{{:​动物:​欧洲:​法国:​fr198403.jpg|雀鹰}}]+
-^1984 法国 (4-3)^ +
- +
-|[{{:​动物:​欧洲:​爱尔兰:​ie199806.jpg|雀鹰}}]| +
-^1998 爱尔兰 (7-6)^ +
- +
-|[{{:​动物:​欧洲:​爱尔兰:​ie200306.jpg|雀鹰}}]| +
-^2002 爱尔兰 (6-6)^ +
- +
-|[{{:动物:欧洲:​丹麦:​dk200402.jpg|雀鹰}}]| +
-^2004 丹麦 (4-2)^ +
- +
-|[{{:​动物:​欧洲:​瑞典:​se200902.jpg|雀鹰}}]| +
-^2009 瑞典 (4-2)^ +
- +
-|[{{:​动物:​欧洲:​比利时:​be201007.jpg|雀鹰}}]| +
-^2010 比利时 (5-3)^ +
- +
-|[{{:​动物:​欧洲:​俄罗斯:​ru201405.jpg|雀鹰}}]| +
-^2014 俄罗斯 (2-1)^ +
- +
-|[{{:​动物:​欧洲:​英国:​uk201908.jpg|雀鹰}}]| +
-^2019 英国 (10-8)^ +
- +
-|[{{:​动物:​欧洲:​格鲁吉亚:​ge201901.jpg|雀鹰}}]| +
-^2019 格鲁吉亚 (2-1)^ +
- +
-(Grey-headed goshawk,学名:Accipiter poliocephalus) +
-|[{{:​动物:​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pg199803.jpg|}}]| +
-^1998 巴布亚新几内亚 (4-3)^ +
- +
-(New Britain sparrowhawk,学名:Accipiter brachyurus) +
-|[{{:​动物:​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pg198501.jpg|}}]|[{{:​动物:​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pg198502.jpg|}}]| +
-^1985 巴布亚新几内亚 (6-1,2)^^ +
- +
-(Sharp-shinned hawk,学名:Accipiter striatus) +
- +
-|[{{:​动物:​北美洲:​萨尔瓦多:​sv198903.jpg|}}]| +
-^1989 萨尔瓦多 (4-3)^ +
- +
-(African goshawk,学名:Accipiter tachiro) +
- +
-|[{{:​动物:​非洲:​喀麦隆:​cm198302.jpg|Red-chested Goshawk (Accipter tachiro toussenelii)}}]| +
-^1983 喀麦隆 (3-2)^ +
- +
-(Brown goshawk,学名:Accipiter fasciatus) +
- +
-|[{{:​动物:​大洋洲:​圣诞岛:​cx200203.jpg|亚种Christmas Island Goshawk (Accipiter fasciatus natalis)}}]| +
-^2002 圣诞岛 (4-3)^ +
- +
-(Ovampo sparrowhawk,​ Ovambo,Hilgert'​s sparrowhawk,​ 学名:Accipiter ovampensis)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199717.jpg|}}]| +
-^1997 博茨瓦纳 (18-17)^ +
- +
-褐耳鹰(Shikra,学名:Accipiter badius)为鹰科鹰属的类,从南亚到撒哈拉以南非洲都有分布。一般栖息于开阔的林地、灌木间的草丛以及筑巢于多叶的树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 +
- +
-|[{{:动物:​非洲:​安哥拉:​ao195110.jpg|褐耳亚种 Southern Shikra (Accipiter badius polyzonoides)}}]| +
-^1951 安哥拉 (24-10)^ +
- +
-赤腹鹰(Chinese sparrowhawk,学名:Accipiter soloensis)为鹰科鹰属的鸟类。夏季时在中国东南部、台湾、韩国和西伯利亚地区繁殖,冬季迁徙到菲律宾和印尼。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广东、海南、四川、陕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福建、贵州、广西、河北、山东等地,一般栖息于山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 +
- +
-赤腹鹰是体长约30公分的小型猛禽。雌、雄鸟体色大致相同。翼短而尖,后缘平直,尾羽短,有数条黑色横斑。成鸟头部至背面灰黑色,胸腹部橙色,翼尖黑色,飞羽外缘黑色成一条细黑带,翼下及腹面没有斑纹。幼鸟及亚成鸟背面褐色至灰褐色,胸有纵纹,腹为心型斑及横斑。雄鸟眼睛红色、雌鸟黄色。 +
- +
-|[{{:动物:​亚洲:​韩国:​kr199902.jpg|赤腹鹰}}]| +
-^1999 韩国 (4-2)^ +
- +
-===== 秃鹫属 Aegypius ===== +
-秃鹫(Cinereous vulture,学名:Aegypius monachus),是鹰秃鹫属的一种,是全面迁徙的候鸟。 +
- +
-|[{{:​动物:​亚洲:​韩国:​kr197609.jpg|秃鹫}}]| +
-^1976 韩国 (10-9)^ +
- +
-|[{{:​动物:​欧洲:​爱沙尼:​ee199703.jpg|秃鹫}}]| +
-^1997 爱沙尼亚 (6-3)^ +
- +
-|[{{:​动物:​欧洲:​希腊:​gr200106.jpg|秃鹫}}]| +
-^2001 希腊 (6-6)^ +
- +
-|[{{:​动物:​欧洲:​亚美尼亚:​am200702.jpg|秃鹫}}]| +
-^2007 亚美尼亚 (2-2)^  +
- +
-|[{{:​动物:​亚洲:​吉尔吉斯斯坦:​kg201401.jpg|秃鹫}}]|[{{:​动物:​亚洲:​吉尔吉斯斯坦:​kg201402.jpg|秃鹫}}]| +
-|[{{:​动物:​亚洲:​吉尔吉斯斯坦:​kg201403.jpg|秃鹫}}]|[{{:​动物:​亚洲:​吉尔吉斯斯坦:​kg201404.jpg|秃鹫}}]| +
-^2014 吉尔吉斯斯坦 (4全)^^ +
- +
-===== 真雕属 Aquila ===== +
-金雕(Golden eagle,学名:Aquila chrysaetos)是北半球上一种广为人知的猛禽。如所有鹰一样,它属于鹰。金雕以其突出的外观和敏捷有力的飞行以著名。金雕是深棕色的,在小斑上有更浅的金棕色羽毛。这种物种的幼鹰通常在尾部有白色,并且在翅膀上经常具有白色标记。 金雕利用敏捷和速度加上强大的脚和大量尖锐的爪子来抢夺各种猎物(主要是兔子、旱獭和其他地松鼠)。 +
- +
-雌鸟体长1米(3英尺3英寸),雌雄同色;未成长时,头、颈黄棕色;两翼飞羽除了最外侧三枚外基部均缀有白色,其余身体部分暗褐色;羽尾灰白色,羽端部黑色;成年鸟翼和尾部均无白色,头顶羽色转为金褐。成鸟的翼展平均超过2米(6英尺7英寸),体长则可达1米(3英尺3英寸),其腿爪上全部都有羽毛覆盖着。 +
- +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6207.jpg|金雕}}]+
-^1962 匈牙利 (8-7)^ +
- +
-|[{{:​动物:​欧洲:​苏联:​ussr196506.jpg|金雕}}]| +
-^1965 苏联 (8-6)^ +
- +
-|[{{:​动物:​欧洲:​捷克斯洛伐克:​cs196504.jpg|金雕}}]| +
-^1965 捷克斯洛伐克 (6-4)^ +
- +
-|[{{:动物:欧洲:​瑞典:​se196805.jpg|金雕}}]| +
-^1968 瑞典 (5-4)^ +
- +
-|[{{:​动物:​亚洲:​阿富汗:​af197002.jpg|金雕}}]| +
-^1970 阿富汗 (3-2)^ +
- +
-|[{{:​动物:​欧洲:​法属安道尔:​ad197201.jpg|金雕}}]| +
-^1972 法属安道尔 (1全)^ +
- +
-|[{{:​动物:​欧洲:​葡萄牙:​pt198004.jpg|金雕}}]| +
-^1980 葡萄牙 (4-4)^ +
- +
-|[{{:​动物:​欧洲:​摩纳哥:​mc198206.jpg|金雕}}]| +
-^1982 摩纳哥 (6-6)^ +
- +
-|[{{:​动物:​欧洲:​苏联:​ussr199007.jpg|金雕}}]| +
-^1990 苏联 (3-1)^ +
- +
-|[{{:​动物:​亚洲:​印度:​in199204.jpg|金雕亚种Aquila chrysaëtos daphanea}}]| +
-^1992 印度 (4-4)^ +
- +
-|[{{:​动物:​亚洲:​澳门:​mo199304.jpg|金雕}}]| +
-^1993 澳门 (4-4)^ +
- +
-|[{{:​动物:​欧洲:​斯洛伐克:​sk199401.jpg|金雕}}]| +
-^1994 斯洛伐克 (3-1)^ +
- +
-|[{{:​动物:​欧洲:​亚美尼亚:​am199502.jpg|金雕}}]| +
-^1995 亚美尼亚 (2-2)^  +
- +
-|[{{:​动物:​欧洲:​意大利:​it199503.jpg|金雕}}]| +
-^1995 意大利 (4-3)^ +
- +
-|[{{:​动物:​北美洲:​墨西哥:​mx199801.jpg|金雕}}]| +
-^1998 墨西哥 (1全)^ +
- +
-|[{{:​动物:​北美洲:​加拿大:​ca200101.jpg|金雕}}]| +
-^2001 加拿大 (4-1)^ +
- +
-|[{{:​动物:​欧洲:​以色列:​il200201.jpg|金雕}}]| +
-^2002 以色列 (3-1)^ +
- +
-|[{{:​动物:​欧洲:​阿尔巴尼亚:​al200302.jpg|金雕}}]| +
-^2003 阿尔巴尼亚 (4-2)^ +
- +
-|[{{:​动物:​欧洲:​立陶宛:​lt200401.jpg|金雕}}]| +
-^2004 立陶宛 (2-1)^ +
- +
-|[{{:​动物:​亚洲:​中国:​cn200504.jpg|金雕}}]| +
-^2005 中国 (4-4)^ +
- +
-|[{{:​动物:​欧洲:​爱尔兰:​ie201002.jpg|金雕}}]| +
-^2010 爱尔兰 (4-2)^ +
- +
-|[{{:​动物:​亚洲:​叙利亚:​sy201201.jpg|金雕}}]|[{{:​动物:​亚洲:​叙利亚:​sy201202.jpg|金雕}}]| +
-|[{{:​动物:​亚洲:​叙利亚:​sy201203.jpg|金雕}}]|[{{:​动物:​亚洲:​叙利亚:​sy201204.jpg|金雕}}]| +
-^2012 叙利亚 (4全)^^ +
- +
-|[{{:​动物:​亚洲:​日本:​jp201202.jpg|金雕}}]| +
-^2012 日本 (5-2)^ +
- +
-|[{{:​动物:​欧洲:​白俄罗斯:​by201602.jpg|金雕}}]| +
-^2016 白俄罗斯 (2-1)^ +
- +
-|[{{:​动物:​欧洲:​英国:​uk201905.jpg|金雕}}]| +
-^2019 英国 (10-5)^ +
- +
-|[{{:​动物:​欧洲:​列支敦士登:​li201901.jpg|金雕}}]|[{{:​动物:​欧洲:​列支敦士登:​li201902.jpg|金雕}}]| +
-^2019 列支敦士登 (2全)^^ +
- +
-|[{{:​动物:​欧洲:​瑞士:​ch201901.jpg|金雕}}]| +
-^2019 瑞士 (2-1)^ +
- +
-|[{{:​动物:​欧洲:​摩尔多瓦:​md201902.jpg|金雕}}]| +
-^2019 摩尔多瓦 (2-2)^ +
- +
-草原雕(Steppe eagle,学名:Aquila rapax、茶色雕)为鹰科雕属的类,分布在非洲和南亚地区。一般生活于草原和山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非洲南部。草原雕长度为60-75厘米,翼展159-190厘米。重量范围1.6〜3千克。它身体上半部为黄褐色,有黑色的飞羽及尾羽。腰背部颜色较浅。幼鸟颜色与成鸟相比对比不明显,但也表现出颜色的变化。 +
- +
-|[{{:动物:​欧洲:​苏联:​ussr196503.jpg|草原雕}}]| +
-^1965 苏联 (8-3)^ +
- +
-|[{{:​动物:​非洲:​阿尔及利亚:​dz198203.jpg|草原雕}}]| +
-^1982 阿尔及利亚 (4-3)^ +
- +
-|[{{:​动物:​非洲:​纳米比亚:​na200909.jpg|草原雕}}]| +
-^2009 纳米比亚 (4-4)^ +
- +
-|[{{:​动物:​欧洲:​白俄罗斯:​by201603.jpg|草原雕}}]| +
-^2016 白俄罗斯 (2-2)^ +
- +
-白肩雕(Eastern imperial eagle,学名:Aquila heliaca)与金雕非常类似,个头略小,体长为80厘米,翼展为200厘米,属于猛禽家族的科。 +
- +
-白肩雕分布在欧洲东南部、西亚和中亚。西班牙白肩雕(A. adalberti)生活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前认为和白肩雕是一个物种,如今由于在态学、生态学和特征的不同被分成两个不同的种类。 +
- +
-冬天,白肩雕迁徙到非洲、印度和中国。欧洲,白肩雕是濒危物种,在它曾经分布的地方如匈牙利和奥地利几近消失。如今欧洲只有潘诺尼亚平原地区白肩雕的数量在上升,主要在匈牙利北部的山区和斯洛伐克南部,其中匈牙利白肩雕的数量约为70-80对。 +
- +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6803.jpg|白肩}}]| +
-^1968 匈牙利 (8-3)^ +
- +
-|[{{:​动物:​欧洲:​西班牙:​es197304.jpg|白肩雕}}]| +
-^1973 西班牙 (5-4)^ +
- +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8302.jpg|白肩雕}}]| +
-^1983 匈牙利 (7-2)^ +
- +
-|[{{:​动物:​欧洲:​葡萄牙:​pt199301.jpg|白肩雕}}]| +
-^1993 葡萄牙 (4-1)^ +
- +
-|[{{:​动物:​欧洲:​土耳其:​tr200001.jpg|白肩雕}}]| +
-^2000 土耳其 (4-1)^ +
- +
-|[{{:​动物:​欧洲:​北马其顿:​mk200101.jpg|白肩雕}}]| +
-^2001 北马其顿 (4全)^ +
- +
-|[{{:​动物:​欧洲:​以色列:​il201203.jpg|白肩雕}}]| +
-^2012 以色列 (3-3)^ +
- +
-|[{{:​动物:​洲:​中国:​cn201401.jpg|白肩雕}}]| +
-^2014 中国 (4-1)^ +
- +
-靴雕(Booted eagle,学名:Aquila pennatus)是一种中型的猛禽,一般身长47公分(即18英寸),翼展长120公分。 +
- +
-它们一般分布在南欧洲、北非洲和亚洲,一般会选择在树上或在危岩的巢生蛋而每次会生下1至2颗蛋。它们通常会捕猎哺乳类动物、爬行动物和鸟作食物。 +
- +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6204.jpg|靴雕}}]| +
-^1962 匈牙利 (8-4)^ +
- +
-|[{{:​动物:​欧洲:​捷克:​cz200303.jpg|靴雕}}]| +
-^2003 捷克 (3-3)^ +
- +
-白腹隼雕(Bonelli'​s eagle,学名:Aquila fasciata、白腹山雕)为鹰真雕属的鸟类。 +
- +
-|[{{:​动物:​欧洲:​以色列:​il198502.jpg|白腹隼雕}}]| +
-^1985 以色列 (4-2)^ +
- +
-|[{{:​动物:​欧洲:​葡萄牙:​pt200706.jpg|白腹隼雕}}]| +
-^2007 葡萄牙 (6+1MS-6)^ +
- +
-|[{{:​动物:​欧洲:​以色列:​il200905.jpg|白腹隼雕}}]| +
-^2009 以色列 (5-5)^ +
- +
-|[{{:​动物:​欧洲:​塞浦路斯:​cy201902.jpg|白腹隼雕}}]| +
-^2019 塞浦路斯 (2-2)^ +
- +
-|[{{:​动物:​欧洲:​意大利:​it201901.jpg|白腹隼雕}}]| +
-^2019 意大利 (2-1)^ +
- +
-楔尾雕(Wedge-tailed eagle,bunjil,学名:Aquila audax),又名楔尾鹰,是澳洲最大的猛禽,也是世界上最普遍的雕,是真雕属中的一种。有羽毛的腿部和楔状尾部是其明显特征。它们的双翼长而且阔,身体呈褐色,翼展平均超过2.5米,平均体长1.2米,尾巴呈楔状。其巨大体积和楔状尾使非专业人员也能轻易识别。 +
- +
-雌性楔尾雕较雄雕大,平均重4.2千克,有时也重达5.5千克。雄雕重3.2-4千克。体长介乎0.9-1.15米,翼展1.8-2.5米。雏雕呈中褐色,双翼及头部较为浅色及呈赤褐色。其颜色会随长大而变得深色,10岁时就会变成深黑褐色。成年雌雕较雄雕淡色。它们楔状的尾巴是独有的特征。 +
- +
-|[{{:​动物:​大洋洲:​澳大利:​au200101.jpg|楔尾雕}}]+
-^2001 澳大利亚 (4-1)^ +
- +
-黑雕(Verreaux'​s eagle,学名:Aquila verreauxii) +
- +
-|[{{:​动物:​非洲:​西南非洲:​swa197502.jpg|黑雕}}]| +
-^1975 西南非洲 (4-2)^ +
- +
-|[{{:​动物:​非洲:​津巴布韦:​zw198404.jpg|黑雕}}]| +
-^1984 津巴布韦 (6-4)^ +
- +
-|[{{:动物:非洲:​莱索托:​ls198605.jpg|黑雕}}]| +
-^1986 莱索托 (4+1MS-MS)^ +
- +
-|[{{:​动物:​非洲:​纳米比亚:​na200908.jpg|黑雕}}]| +
-^2009 纳米比亚 (4-3)^ +
- +
-非洲隼雕(African hawk-eagle,学名:Aquila spilogaster)是一种猛禽,它们一般会在多树木的山上出现,在树木的交叉枝干上建造一个直径大约1米的巢。 +
- +
-非洲隼雕身长55到68公分,上半身呈黑色。它们会狩猎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及鸟类,它们会发出尖锐的kluu-kluu-kluu的叫声。 +
- +
-|[{{:动物:​非洲:​津巴布韦:​zw198406.jpg|非洲隼雕}}]| +
-^1984 津巴布韦 (6-6)^ +
- +
-===== 𫛭属 Butastur ===== +
-灰面鵟鹰(Grey-faced buzzard,学名:Butastur indicus),台湾多称灰面鹫,香港也有称灰脸𫛭鹰、也有别名南路鹰、灰面鹞等。于每年10月10日之前后自北方至南方过冬,其中重要驿站为台湾的八卦台地及恒春半岛。 +
- +
-|[{{:动物:​亚洲:​台湾:​tw198302.jpg|灰面鵟鹰}}]| +
-^1983 台湾 (2-2)^ +
- +
-===== 𫛭属 Buteo ===== +
-大𫛭(Upland buzzard,学名:Buteo hemilasius)为鹰科𫛭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内蒙古、东北、甘肃、青海、四川、西藏、新疆、广西、广东、福建等地,主要生活于开阔的草原和山斜坡。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
- +
-|[{{:​动物:​洲:​中国:​cn198704.jpg|大𫛭}}]| +
-^1987 中国 (4-4)^ +
- +
-普通𫛭(Common buzzard,学名:Buteo buteo)是一种中等到大型的猛禽,属于鹰𫛭属,分布范围从欧洲到亚洲。 +
- +
-|[{{:​动物:​欧洲:​苏联:​ussr196501.jpg|普通𫛭}}]| +
-^1965 苏联 (8-1)^ +
- +
-|[{{:​动物:​欧洲:​德国:​de197302.jpg|普通𫛭}}]| +
-^1973 德国 (4-2)^ +
- +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8307.jpg|普通𫛭}}]| +
-^1983 匈牙利 (7-7)^ +
- +
-|[{{:​动物:​洲:​越南:​vn199804.jpg|普通𫛭}}]| +
-^1998 越南 (6-4)^ +
- +
-|[{{:​动物:​欧洲:​丹麦:​dk200403.jpg|普通𫛭}}]| +
-^2004 丹麦 (4-3)^ +
- +
-|[{{:​动物:​欧洲:​比利时:​be201005.jpg|普通𫛭}}]| +
-^2010 比利时 (5-1)^ +
- +
-|[{{:​动物:​欧洲:​爱尔兰:​ie201001.jpg|普通𫛭}}]| +
-^2010 爱尔兰 (4-1)^ +
- +
-|[{{:​动物:​欧洲:​英国:​uk201904.jpg|普通𫛭}}]| +
-^2019 英国 (10-4)^ +
- +
-毛脚鵟(Rough-legged buzzard,学名:Buteo lagopus)为鹰𫛭属的鸟类,又名毛足鵟,它是一种生活在北方纬度比较高的地方的鸟类,几乎在所有环北冰洋陆地上均有出现,只有在格陵兰、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没有。 +
- +
-通常毛脚鵟分四个亚种,但是这些亚种之间的差异非常小。一般来说在欧亚大陆上的鸟越向东其羽毛的颜色越浅,体型越大。生活在全北区的亚种B. l. sanctijohannis的体型最小,羽毛颜色最深。 +
- +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8306.jpg|毛脚鵟}}]+
-^1983 匈牙利 (7-6)^ +
- +
-|[{{:​动物:​欧洲:​法国:​fr199504.jpg|毛脚鵟}}]| +
-^1995 法国 (4-4)^ +
- +
-|[{{:​动物:​北美洲:​圣皮埃尔和密克隆:​spm200001.jpg|毛脚鵟}}]| +
-^2000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1全)^ +
- +
-|[{{:动物:欧洲:​挪威:​no201803.jpg|毛脚鵟}}]| +
-^2018 挪威 (3-3)^ +
- +
-棕尾𫛭(Long-legged buzzard,学名:Buteo rufinus)为鹰科𫛭属的类。多栖息于开阔的平原和草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苏丹。 +
- +
-|[{{:动物:​欧洲:​南斯拉夫:​yu199403.jpg|棕尾𫛭}}]| +
-^1994 南斯拉夫 (4-3)^ +
- +
-|[{{:​动物:​欧洲:​北马其顿:​mk201907.jpg|棕尾𫛭}}]| +
-^2019 北马其顿 (6+1MS-MS)^ +
- +
-红尾𫛭(Red-tailed hawk,学名:Buteo jamaicensis)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猛禽,在美国也被称为鸡。繁殖于北美广大地区,从阿拉斯加西部到加拿大北部,最南则可抵达巴拿马和西印度群岛,是北美大陆最为常见的一种𫛭属鸟,根据外表和分布地区,可分为14个亚种。 +
- +
-分布在北美的𫛭属各种鸟中最大的成员之一,体重为690-2000克,体长45-65厘米,翼宽110-145厘米。红尾𫛭在体型上有比较明显的雌雄二相性,雌鸟比雄鸟要大25%。红尾𫛭的羽毛颜色比较多样。 +
- +
-红尾𫛭是对环境适应比较成功的物种,分布在各种地各种海拔的地区,包括沙漠、草原、针叶林、落叶林、热带雨林、农田和城区。除了北极地区外,它们在北美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红尾𫛭还受到《1918年候鸟保护条例》的保护。 +
- +
-红尾𫛭在北美的印第安土著文化中被用作标志和象征,其羽毛常被用作各种宗教仪式。 +
- +
-雄性红尾𫛭的体重为690-1300克,体长为45-56厘米,雌性体重则达到900-2000克,体长50-65厘米。因此雌鸟通常都要比雄鸟大一些。 +
- +
-红尾𫛭各亚种的羽毛差异较大,例如北美西部亚种B. j. calurus可以有浅红褐色、深红褐色和中红褐色三个品种。其中浅红褐色数量最多,占一半以上,其他两种颜色约为10-20%。 +
- +
-尽管颜色不同,红尾𫛭的外表大致一样。下腹部颜色较浅,背部则较深。腹部有一道深褐色的条纹,尾部上侧为砖红色,下侧为粉红色。喙部较短,色深,带弯钩。喙部、腿和脚都为黄色。 +
- +
-幼鸟的虹膜为浅黄色,成年后颜色逐渐转深,成鸟为红褐色。 +
- +
-|[{{:动物:​北美洲:​特克斯和凯科斯:​tc200701.jpg|红尾𫛭}}]|[{{:​动物:​北美洲:​特克斯和凯科斯:​tc200702.jpg|红尾𫛭}}]| +
-|[{{:​动物:​北美洲:​特克斯和凯科斯:​tc200703.jpg|红尾𫛭}}]|[{{:​动物:​北美洲:​特克斯和凯科斯:​tc200704.jpg|红尾𫛭}}]| +
-^2007 特克斯和凯科斯 (4全)^^ +
- +
-棕𫛭(Augur buzzard,学名:Buteo augur)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198218.jpg|棕𫛭}}]| +
-^1982 博茨瓦纳 (18-18)^ +
- +
-短尾𫛭(Short-tailed hawk,学名:Buteo brachyurus) +
- +
-|[{{:​动物:​南美洲:​苏里南:​sr199802.jpg|短尾𫛭}}]| +
-^1998 苏里南 (4-2)^ +
- +
-巨翅𫛭(Broad-winged hawk,学名:Buteo platypterus) +
- +
-|[{{:​动物:​北美洲:​古巴:​cu201705.jpg|巨翅𫛭}}]| +
-^2017 古巴 (6+1MS-5)^ +
-===== Buteogallus 属 ===== +
-黑鸡𫛭(Common black hawk,学名:Buteogallus anthracinus) +
- +
-|[{{:​动物:​北美洲:​古巴:​cu201703.jpg|黑鸡𫛭}}]| +
-^2017 古巴 (6+1MS-3)^ +
- +
-===== 短趾属 Circaetus ​ ===== +
-短趾雕(Short-toed snake eagle,学名:Circaetus gallicus)是一种中型的猛禽,是鹰的成员,而在鹰科中亦有很多其他日间活动的猛禽如鸢、鹫(buzzard)和𫛭(harrier)。 +
- +
-成年短趾雕长63到68公分,重1.7到1.9公斤,翼展长185到195公分。在地面可从它们白色的翅膀内侧及灰棕色的下身辨认出它们。它们的颔、颈和胸部上方呈浅棕色。它们的头部浑圆像猫头鹰般,眼睛呈鲜黄色。短趾雕的飞行技术高超,它们使用翅膀的时间远比用属的成员多。在它们寻找猎物时,它们的高度可达500米。在捕猎时它们会像红隼(Common Kestrel)那样在上空盘旋。 +
- +
-|[{{:​动物:​欧洲:​法国:​fr198402.jpg|短趾}}]| +
-^1984 法国 (4-2)^ +
- +
-|[{{:​动物:​非洲:​博普塔茨瓦纳:​bo198904.jpg|短趾雕}}]| +
-^1989 博普塔茨瓦纳 (4-4)^ +
- +
-|[{{:​动物:​欧洲:​摩纳哥:​mc199301.jpg|短趾雕}}]| +
-^1993 摩纳哥 (5-1)^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199302.jpg|短趾雕}}]| +
-^1993 博茨瓦纳 (4-2)^ +
- +
-|[{{:​动物:​欧洲:​以色列:​il200904.jpg|短趾雕}}]| +
-^2009 以色列 (5-4)^ +
- +
-|[{{:​动物:​欧洲:​拉脱维:​lv201102.jpg|短趾雕}}]+
-^2011 拉脱维亚 (2-2)^ +
- +
-|[{{:​动物:​欧洲:​阿塞拜疆:​az201101.jpg|短趾雕}}]|[{{:​动物:​欧洲:​阿塞拜疆:​az201102.jpg|短趾雕}}]| +
-|[{{:​动物:​欧洲:​阿塞拜疆:​az201103.jpg|短趾雕}}]|[{{:动物:欧洲:​阿塞拜疆:​az201104.jpg|短趾雕}}]| +
-^2011 阿塞拜疆 (4全)^^ +
- +
-===== 鹞属 Circus ===== +
-白尾鹞(Hen harrier,学名:Circus cyaneus),又名灰泽鵟、灰鹞,为鹰科鹞属的类。多生活于沼泽以及牧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欧洲、非洲。 +
- +
-|[{{:动物:​欧洲:​葡萄牙:​pt199304.jpg|白尾鹞}}]| +
-^1993 葡萄牙 (4-4)^ +
- +
-|[{{:​动物:​欧洲:​德国:​de199801.jpg|白尾鹞}}]| +
-^1998 德国 (5-1)^ +
- +
-|[{{:​动物:​亚洲:​中国:​cn201402.jpg|白尾鹞}}]| +
-^2014 中国 (4-2)^ +
- +
-白头鹞(Western Marsh Harrier,学名:Circus aeruginosus)是科鹞属的一种鸟类,又名泽鵟。常见于沼泽中的芦苇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夏季它们在中欧和南欧出现,最东在中亚也有出现。在中欧它们是鹞属中体最大的鸟。 +
- +
-白头鹞身长48至62厘米,几乎和𫛭一样大,但是比𫛭要瘦,翅膀比较窄。它的翼展达130厘米,雄鸟平均重540克,雌鸟平均重740克。雌鸟比较大,也比较重,羽毛全身为深褐色,肩膀和翅膀的尖端白色或者淡黄色,头的上部和喉部也是淡黄色。从眼睛到脑后有一道深色的条纹。雄鸟羽毛红棕色,翅膀的中部银灰色,翅膀的尖端黑色。尾部长,灰色,头部淡灰色,有深色的条纹。白头鹞比其它鹞健壮,翼展要大。在滑翔时它们和其它鹞一样翅膀呈V形。 +
- +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6203.jpg|白头}}]| +
-^1962 匈牙利 (8-3)^ +
- +
-|[{{:​动物:​欧洲:​马耳他:​mt199102.jpg|白头鹞}}]| +
-^1991 马耳他 (4-2)^ +
- +
-|[{{:​动物:​欧洲:​丹麦:​dk200404.jpg|白头鹞}}]| +
-^2004 丹麦 (4-4)^ +
- +
-|[{{:​动物:​欧洲:​英国:​uk200705.jpg|白头鹞}}]| +
-^2007 英国 (10-5)^ +
- +
-|[{{:​动物:​欧洲:​北马其顿:​mk201901.jpg|白头鹞}}]| +
-^2019 北马其顿 (6+1MS-1)^ +
- +
-乌灰鹞(Montagu'​s harrier,学名:Circus pygargus)为鹰鹞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山东、长江流域、福建、广东等地,多栖息于沼泽以及牧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英国。 +
- +
-|[{{:​动物:​欧洲:​德国:​de197304.jpg|乌灰}}]| +
-^1973 德国 (4-4)^ +
- +
-|[{{:​动物:​欧洲:​北马其顿:​mk201902.jpg|乌灰鹞}}]| +
-^2019 北马其顿 (6+1MS-2)^ +
- +
-斑点鹞(Spotted harrier,学名:Circus assimilis) +
-|[{{:​动物:​大洋洲:​澳大利:​au200104.jpg|斑点鹞}}]| +
-^2001 澳大利亚 (4-4)^ +
- +
-鹊鹞(Pied harrier,学名:Circus melanoleucos)为鹰鹞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又名花泽鵟,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青海、辽宁、河北、山东、安徽、从长江向东达四川、向南到云南、贵州、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地,主要生活于沼泽以及草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 +
- +
-|[{{:​动物:​亚洲:​越南:​vn199805.jpg|鹊鹞}}]+
-^1998 越南 (6-5)^ +
-===== 花雕属 Clanga ===== +
-乌雕(Greater spotted eagle,学名:Clanga clanga)为鹰科花雕属的鸟类,又名花雕,分布于北欧、欧洲东南部和亚洲大部。分布于台湾本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内蒙古、东北、长江下游、河北、河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主要栖息于连接水源的森林草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 +
- +
-|[{{:​动物:​欧洲:​拉脱维亚:​lv199702.jpg|乌雕}}]| +
-^1997 拉脱维亚 (3-2)^ +
- +
-|[{{:​动物:​欧洲:​白俄罗斯:​by200502.jpg|乌雕}}]| +
-^2005 白俄罗斯 (4-1)^ +
- +
-|[{{:动物:欧洲:白俄罗斯:​by201901.jpg|乌雕}}]| +
-^2019 白俄罗斯 (1全)^ +
- +
-小乌雕(Lesser spotted eagle,学名:Clanga pomarina)是东欧的一种体型较大的猛禽。和其他所有典型的雕一样,它属于科。这种典型的鹰经常被和𫛭属、海雕属等其他体型较大的鹰科动物相提并论,但最近人们认为它们和体型更为纤细的一些其他的雕的关系也同样紧密。 +
- +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8301.jpg|小乌雕}}]| +
-^1983 匈牙利 (7-1)^ +
- +
-|[{{:​动物:​欧洲:​白俄罗斯:​by200008.jpg|小乌雕}}]| +
-^2000 白俄罗斯 (4-4)^ +
- +
-|[{{:​动物:​欧洲:​拉脱维:​lv201903.jpg|小乌雕}}]| +
-^2019 拉脱维亚 (1全)^ +
- +
-===== 黑翅鸢属 Elanus ===== +
-黑翅鸢(Black-winged kite,学名:Elanus caeruleus)为鹰黑翅鸢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和热带季风亚洲地区的田野和半沙漠,另外在欧洲西班牙和葡萄牙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和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沿海地区也有分布。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 +
- +
-|[{{:​动物:​非洲:​博普塔茨瓦纳:​bo198901.jpg|黑翅}}]| +
-^1989 博普塔茨瓦纳 (4-1)^ +
- +
-|[{{:​动物:​洲:​新加坡:​sg201604.jpg|黑翅鸢}}]+
-^2016 新加坡 (4-4)^ +
- +
-===== 赤鹰属 Erythrotriorchis ===== +
-赤鹰(Red goshawk,学名:Erythrotriorchis radiatus) +
- +
-|[{{:​动物:​大洋洲:​澳大利亚:​au200103.jpg|赤鹰}}]| +
-^2001 澳大利亚 (4-3)^ +
- +
-===== 胡兀鹫属 Gypaetus ===== +
-胡兀鹫(Bearded vulture,学名:Gypaetus barbatus)是胡兀鹫属中唯一的成员。它们一般会选择分布在欧洲南部、非洲东部、北部和莱索托、西亚、中亚和西藏的高山上产卵,而它们每次大约能生下一至两颗蛋。它们通常会选择在冬天生蛋,因为这样做它们所生的蛋才可以赶上在春天孵化。虽然人们已成功的从阿尔卑斯山引入胡兀鹫,但是胡兀鹫在欧洲仍然是一种非常稀有的猛禽。 +
- +
-虽然胡兀鹫不喜欢吃动物的尸体,但它们会以一些骨髓做为日常食物的一部分。它们还会从高空把骨头丢下,然后再从地上取得那些骨头的碎片。它们也因为这种习惯而得到骨头压碎机(Bone Crusher)的名称。 +
- +
-胡兀鹫身长95至125公分,它们翼展约235至280公分(即91至110英寸),它们的体重约5至7公斤(即11至15磅)。成年胡兀鹫的身体和头呈浅黄色,尾巴和翅膀皆呈灰色。未成熟的胡兀鹫全身都是深色的,一般它们都要用5年才能完全成熟。通常成年的胡兀鹫都会用泥巴涂在未成熟的胡兀鹫的颚、胸部和腿部的羽毛上。 +
- +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6206.jpg|胡兀鹫}}]| +
-^1962 匈牙利 (8-6)^ +
- +
-|[{{:动物:非洲:埃塞俄比亚:et196303.jpg|胡兀鹫亚种(Gypaetus barbatus ssp. meridionalis)}}]| +
-^1963 埃塞俄比亚 (5-3)^ +
- +
-|[{{:​动物:​欧洲:​苏联:​ussr196407.jpg|胡兀鹫}}]| +
-^1964 苏联 (7-7)^ +
- +
-|[{{:​动物:​欧洲:​苏联:​ussr196507.jpg|胡兀鹫}}]| +
-^1965 苏联 (8-7)^ +
- +
-|[{{:​动物:​非洲:​阿尔及利:​dz198204.jpg|胡兀鹫}}]| +
-^1982 阿尔及利亚 (4-4)^ +
- +
-|[{{:​动物:​欧洲:​法国:​fr198401.jpg|胡兀鹫亚种Gypaëtus barbatus ssp. aureus}}]| +
-^1984 法国 (4-4)^ +
- +
-|[{{:​动物:​非洲:​莱索托:​ls198601.jpg|胡兀鹫}}]|[{{:​动物:​非洲:​莱索托:​ls198602.jpg|胡兀鹫}}]|[{{:​动物:​非洲:​莱索托:​ls198603.jpg|胡兀鹫}}]|[{{:​动物:​非洲:​莱索托:​ls198604.jpg|胡兀鹫}}]| +
-^1999 莱索托 (4全)^^^^ +
- +
-|[{{:​动物:​欧洲:​摩纳哥:​mc199201.jpg|胡兀鹫}}]| +
-^1992 摩纳哥 (1全)^ +
- +
-|[{{:​动物:​亚洲:​印度:​in199203.jpg|胡兀鹫亚种Gypaëtus barbatus ssp. aureus}}]| +
-^1992 印度 (4-3)^ +
- +
-|[{{:​动物:​欧洲:​西班牙:​es199302.jpg|胡兀鹫}}]| +
-^1985 西班牙 (2-2)^ +
- +
-|[{{:​动物:​欧洲:​希腊:​gr200103.jpg|胡兀鹫}}]| +
-^2001 希腊 (6-3)^ +
- +
-|[{{:​动物:​欧洲:​意大利:​it201303.jpg|胡兀鹫}}]| +
-^2013 意大利 (5-3)^ +
- +
-|[{{:​动物:​欧洲:​以色列:​il201303.jpg|胡兀鹫}}]| +
-^2013 以色列 (3-3)^ +
- +
-|[{{:​动物:​欧洲:​爱沙尼亚:​ee201402.jpg|胡兀鹫}}]| +
-^2014 爱沙尼亚 (2-1)^ +
- +
-|[{{:​动物:​欧洲:​西班牙:​es201901.jpg|胡兀鹫}}]| +
-^2019 西班牙 (1全)^ +
- +
-===== 兀鹫属 Gyps ===== +
-高山兀鹫(Himalayan vulture,学名:Gyps himalayensis)为鹰兀鹫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等地,多栖息于秃山的峭壁凸出处以及开阔的稀树草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富汗和喜马拉雅山脉。 +
- +
-|[{{:​动物:​亚洲:​中国:​cn198703.jpg|高山兀鹫}}]+
-^1987 中国 (4-3)^ +
- +
-西域兀鹫 (Griffon vulture,学名:Gyps fulvus)是一种大型鹰科旧大陆兀鹫。 +
- +
-西域兀鹫长度93–122厘米,翼展为2.3–2.8米,主物种雄性体重6.2〜10.5千克,雌性体重6.5〜11.3千克,印度亚种(G. f. fulvescens)平均重量为7.1千克。据报告最大的成鸟的重量可达15公斤,可能是圈养的。其孵化没有羽毛,外观上是典型的旧大陆兀鹫,头很白,翅膀非常宽,尾巴上的羽毛很短。它的颈部为白色,法案为黄色。身体为黄色,翅膀上面有深色的飞羽。 +
- +
-|[{{:​动物:​欧洲:​以色列:​il198504.jpg|西域兀鹫}}]| +
-^1985 以色列 (4-4)^ +
- +
-|[{{:​动物:​欧洲:​意大利:​it199502.jpg|西域兀鹫}}]| +
-^1995 意大利 (4-2)^ +
- +
-|[{{:动物:非洲:​摩洛哥:​ma199201.jpg|西域兀鹫}}]| +
-^1996 摩洛哥 (2-1)^ +
- +
-|[{{:​动物:​欧洲:​乌克兰:​ua199902.jpg|西域兀鹫}}]| +
-^1999 乌克兰 (3-2)^ +
- +
-|[{{:​动物:​欧洲:​摩尔多瓦:​md200704.jpg|西域兀鹫}}]| +
-^2007 摩尔多瓦 (4+1MS-4)^ +
- +
-|[{{:​动物:​欧洲:​以色列:​il200902.jpg|西域兀鹫}}]| +
-^2009 以色列 (5-2)^ +
- +
-|[{{:​动物:​欧洲:​以色列:​il201301.jpg|西域兀鹫}}]| +
-^2013 以色列 (3-1)^ +
- +
-|[{{:​动物:​欧洲:​克罗地亚:​hr201701.jpg|西域兀鹫}}]| +
-^2017 克罗地亚 (4全)^ +
- +
-|[{{:​动物:​欧洲:​塞浦路斯:​cy201901.jpg|西域兀鹫}}]| +
-^2019 塞浦路斯 (2-1)^ +
- +
-非洲白背兀鹫(White-backed vulture,African white-backed vulture,学名:Gyps africanus)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201503.jpg|非洲白背兀鹫}}]| +
-^2015 博茨瓦纳 (5-3)^ +
- +
-南非兀鹫(Cape vulture,学名:Gyps coprotheres)是南部非洲特有的一种兀鹫,分布于南非、莱索托、博茨瓦纳及纳米比亚北部一些地区。它们会在崖边筑巢,一般每年会生一只蛋。 +
- +
-南非兀鹫的身体呈深褐色,翼底则较为淡色。成比雏鸟较为淡色,其翼底甚至会呈白色。它们平均长1-1.15米,翼展2.4-2.6米,重7-11公斤。它们是非洲最大的猛禽,但肉垂秃鹫却较为强壮。颈底有两个明显的肉垂,相信是用来量度温度的。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198217.jpg|南非兀鹫}}]| +
-^1982 博茨瓦纳 (18-17)^ +
- +
-|[{{:​动物:​非洲:​莱索托:​ls199801.jpg|南非兀鹫}}]| +
-^1998 莱索托 (4全)^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201505.jpg|南非兀鹫}}]| +
-^2015 博茨瓦纳 (5-5)^ +
- +
-|[{{:​动物:​联合国:​un201610.jpg|南非兀鹫}}]| +
-^2016 联合国 (12-10)^ +
- +
-黑白兀鹫(学名:Gyps rueppellii)是一种分布在非洲萨赫勒的大型兀鹫。其现时数量约有3万只,但却因失去栖息地等而正在减少。黑白兀鹫的名字是为纪念19世纪德国动物学家爱德华·吕佩尔(Eduard Rüppell)。它们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可以飞高达海拔11000米。 +
- +
-成年的黑白兀鹫长85-107厘米,翼展2.6米,重6.4-9公斤。雄鸟及雌鸟很相似,全身都有褐色或黑色的斑点,下身呈白褐色,头部及颈部有白色绒毛覆盖。颈的底部有白领,眼睛呈黄色。它们一般都很安静,只会在鸟巢内或尸体旁才会发出叫声。 +
- +
-黑白兀鹫是高度社交的鸟类,并会组成大群生活。它们可以以高达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飞行,到离开鸟巢150公里以外的地方觅食。 +
- +
-黑白兀鹫一般在海拔6000米飞行。它们的血红蛋白α-D次单元对于氧有高度的亲和力,让它们可以在高对流层的低气压地方更有效地吸入氧气。于1973年,它们在海拔11000米(约36000英尺,飞航空层FL360)的喷射客机巡航高度被吸入飞机的喷射引擎之内。 +
- +
-黑白兀鹫生活在非洲较为干旱的山区地方,如半沙漠及沙漠边缘。它们的鸟巢会筑在岩礁上,或是在金合欢树上。当日出两小时后热气流上升时,它们会离开鸟巢,在平原上觅食。它们可以等上几日待掠食者离开尸体。它们有时也会猎食活的猎物。 +
- +
-黑白兀鹫的喙很强壮,可以喙食尸体余下在骨间的肉。舌头上有向后的刺,可以帮助从骨上撕开肉质。 +
- +
-|[{{:​动物:​非洲:​毛里塔尼亚:​mr196302.jpg|黑白兀鹫}}]| +
-^1963 毛里塔尼亚 (16-2)^  +
- +
-===== 海雕属 Haliaeetus ===== +
-白腹海雕(White-bellied sea eagle,学名:Haliaeetus leucogaster)亦称白胸海雕,是科的一种大型猛禽。它们居住在印度、亚洲南部及澳大利亚海岸。白腹海雕极为独特。成鸟有白色的头部、胸部及尾部。在飞行时,它们黑色的翅膀跟白色的腹部成强烈的对比。像所有海雕属的成员般,它们的尾部很短,且呈楔子状。 +
- +
-|[{{:动物:​亚洲:​新加坡:​sg196212.jpg|白腹海雕}}]| +
-^1962 新加坡 (16-16)^ +
- +
-|[{{:​动物:​洲:​马来西亚:​my199603.jpg|白腹海雕}}]| +
-^1996 马来西亚 (4+1MS-MS)^ +
- +
-|[{{:​动物:​大洋洲:​澳大利亚:​au199905.jpg|远景:白腹海雕}}]| +
-^1999 澳大利亚 (5-5)^ +
- +
-|[{{:​动物:​亚洲:​香港:​hk200601.jpg|白腹海雕}}]| +
-^2006 香港 (16-1)^ +
- +
-|[{{:​动物:​亚洲:​新加坡:​sg201602.jpg|白腹海雕}}]| +
-^2016 新加坡 (4-2)^ +
- +
-虎头海雕(Steller'​s Sea Eagle,学名:Haliaeetus pelagicus)是鹰中的一种大型的猛禽。虎头海雕是现时所知全世界平均最重的鹰,平均每只重约6.8公斤。 +
- +
-虎头海雕在堪察加半岛、鄂霍次克海沿岸、黑龙江、库页岛北部及俄罗斯尚塔尔群岛(Shantar Islands)一带进行繁殖。大部分虎头海雕在冬季来临时都会往南迁至日本千岛群岛和北海道越冬。这说明了虎头海雕比白尾海雕更不具流浪性,分布的范围亦不及白尾海雕广泛。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辽宁、河北等地,多栖息于海岸、河口。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Kamchatka。 +
- +
-|[{{:​动物:​欧洲:​苏联:​ussr198202.jpg|虎头海雕}}]| +
-^1982 苏联 (6-2)^ +
- +
-|[{{:​动物:​洲:​中国:​cn198702.jpg|虎头海雕}}]| +
-^1987 中国 (4-2)^ +
- +
-|[{{:​动物:​欧洲:​爱沙尼亚:​ee199701.jpg|虎头海雕}}]| +
-^1997 爱沙尼亚 (6-1)^ +
- +
-|[{{:​动物:​亚洲:​韩国:​kr199903.jpg|虎头海雕}}]| +
-^1999 韩国 (4-3)^ +
- +
-|[{{:​动物:​亚洲:​中国:​cn200106.jpg|虎头海雕}}]| +
-^2001 中国 (10-6)^ +
- +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日本:​知床半岛:​jp200708.jpg|虎头海雕}}]| +
-^2007 日本 (10-9)^ +
- +
-|[{{:​动物:​欧洲:​白俄罗斯:​by201305.jpg|虎头海雕}}]| +
-^2013 白俄罗斯 (4-3)^ +
- +
-白尾海雕(White-tailed eagle,学名:Haliaeetus albicilla)又称白尾海鹫,是鹰中一种非常大型的猛禽。很多人认为它们是美国白头海雕的近亲,并深信它们在旧大陆居住在同一个生态位。 +
- +
-白尾海雕是一种大型的鸟类,长76到100公分,翼展长200至250公分,体重介乎于3.5到7.5公斤之间。雌性的比雄性的大很多。白尾海雕的翅膀张开时非常阔,头部很大,嘴部很厚,很轻易就能把肉切开。成年的白尾海雕除了较浅色的头部和颈部、白色的尾部、黄色的嘴和脚外,基本上全身的主要颜色为棕色。幼体的嘴和脚较成体的深色,在半成年时,它们的尾部才变为带黑色条纹的白色。 +
- +
-|[{{:​动物:​欧洲:​罗马尼亚:​ro195708.jpg|白尾海雕}}]+
-^1957 罗马尼亚 (8-8)^ +
- +
-|[{{:​动物:​欧洲:​以色列:​il196310.jpg|白尾海雕}}]| +
-^1963 以色列 (10-10)^ +
- +
-|[{{:​动物:​欧洲:​冰岛:​is196601.jpg|白尾海雕}}]| +
-^1966 冰岛 (1全)^ +
- +
-|[{{:动物:欧洲:​摩纳哥:​mc197005.jpg|白尾海雕}}]| +
-^1970 摩纳哥 (6-5)^ +
- +
-|[{{:​动物:​欧洲:​瑞典:​se197306.jpg|白尾海雕}}]| +
-^1973 瑞典 (6-6)^ +
- +
-|[{{:​动物:​欧洲:​希腊:​gr197906.jpg|白尾海雕}}]| +
-^1979 希腊 (6-6)^ +
- +
-|[{{:​动物:​欧洲:​民主德国:​ddr198202.jpg|白尾海雕}}]| +
-^1982 民主德国 (4-2)^ +
- +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8304.jpg|白尾海雕}}]| +
-^1983 匈牙利 (7-4)^ +
- +
-|[{{:​动物:​欧洲:​瑞典:​se198802.jpg|白尾海雕}}]| +
-^1988 瑞典 (3-1)^ +
- +
-|[{{:​动物:​欧洲:​格陵兰:​gl198803.jpg|白尾海雕}}]| +
-^1988 格陵兰 (4-3)^ +
- +
-|[{{:​动物:​欧洲:​捷克斯洛伐克:​cs198905.jpg|白尾海雕}}]| +
-^1989 捷克斯洛伐克 (1全)^ +
- +
-|[{{:​动物:​亚洲:​日本:​jp199306.jpg|白尾海雕}}]| +
-^1991-1993 日本 (16-16)^ +
- +
-|[{{:​动物:​欧洲:​瑞典:​se199402.jpg|白尾海雕}}]| +
-^1994 瑞典 (4-2)^ +
- +
-|[{{:​动物:​欧洲:​爱沙尼亚:​ee199503.jpg|白尾海雕}}]| +
-^1995 爱沙尼亚 (1全)^ +
- +
-|[{{:​动物:​亚洲:​越南:​vn199806.jpg|白尾海雕}}]| +
-^1998 越南 (6-6)^ +
- +
-|[{{:​动物:​亚洲:​乌兹别克斯坦:​uz200602.jpg|白尾海雕}}]| +
-^2006 乌兹别克斯坦 (4-2)^ +
- +
-|[{{:​动物:​欧洲:​英国:​uk200701.jpg|白尾海雕}}]| +
-^2007 英国 (10-1)^ +
- +
-|[{{:​动物:​欧洲:​比利时:​be200901.jpg|白尾海雕}}]| +
-^2009 比利时 (4-1)^ +
- +
-|[{{:​动物:​欧洲:​瑞典:​se200903.jpg|白尾海雕}}]| +
-^2009 瑞典 (4-3)^ +
- +
-|[{{:​动物:​欧洲:​葡萄牙:​pt200902.jpg|白尾海雕}}]| +
-^2009 葡萄牙 (2-2)^ +
- +
-|[{{:​动物:​联合国:​un201110.jpg|白尾海雕}}]| +
-^2011 联合国 (12-10)^ +
- +
-|[{{:​动物:​欧洲:​立陶宛:​lt201101.jpg|白尾海雕}}]| +
-^2011 立陶宛 (1全)^ +
- +
-|[{{:​动物:​欧洲:​冰岛:​is201401.jpg|白尾海雕}}]| +
-^2014 冰岛 (1全)^ +
- +
-|[{{:​动物:​欧洲:​瑞典:​se201601.jpg|白尾海雕}}]| +
-^2016 瑞典 (3-1)^ +
- +
-|[{{:​动物:​非洲:​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taaf201710.jpg|(右侧副票)白尾海雕}}]| +
-^2017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1MS全)^ +
- +
-|[{{:​动物:​欧洲:​罗马尼亚:​ro201801.jpg|白尾海雕}}]| +
-^2018 罗马尼亚 (4-1)^ +
- +
-|[{{:​动物:​欧洲:​英国:​uk201901.jpg|白尾海雕}}]| +
-^2019 英国 (10-1)^ +
- +
-|[{{:​动物:​欧洲:​冰岛:​is201901.jpg|白尾海雕}}]| +
-^2019 冰岛 (2-1)^ +
- +
-|[{{:​动物:​欧洲:​奥地利:​at201901.jpg|白尾海雕}}]| +
-^2019 奥地利 (1全)^ +
- +
-|[{{:​动物:​欧洲:​奥兰:​ax201905.jpg|白尾海雕}}]| +
-^2019 奥兰 (1全)^ +
- +
-白头海雕(Bald eagle,学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又被称作白头鹰、秃头鹰、秃头雕、美洲雕、美洲鹰、美国鹰、美国国鹰,成年海雕体长可达1米,翼展2米多长。是北美洲的一种猛禽。这种海雕有两个亚种,与白尾海雕是隐存种。它们分布于加拿大、美国全境以及墨西哥的北部。它们的活动区域通常在开放水域,因为有着很丰富的食物资源。它们一般会在老树上筑巢。 +
- +
-白头海雕是大型类,身长达71到96公分,翼展168到244公分,重3至6.3公斤,雌性体积比雄性大25%左右。成年的白头海雕的身躯呈棕色,尾部和头部均呈白色,其虹膜呈鲜黄色,脚呈爪状,嘴部呈钩状。 +
- +
-白头海雕的食物主要是鱼,但它们亦会因应不同的环境而捕猎不同的猎物,因此有时它们亦会进食腐肉、小型的哺乳动物和其他鸟类。它们要捕猎鱼类时,会突然从高空往下俯冲,然后用爪抓住鱼,把鱼从水中拉出。它们是飞行的能手,在抓着猎物飞行时时速为30英里,滑翔时的飞行速度则可达时速35到44英里。白头海雕在4到5岁时就踏入性成熟的阶段,会常常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进行繁殖。白头海雕的巢是北美地区所有鸟类中最大的,深度可达4米,直径可达2.5米,重达1吨。 +
- +
-在20世纪,白头海雕几乎在美国本土区域性灭绝(那时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却刚好相反),但现时它们的数量已相当多,并正式从美国联邦政府的濒危物种列表中被移除。1995年7月12日,美国渔业与野生动物管理局正式把白头海雕的状况从“濒危”改为“受威胁”。 +
- +
-白头海雕是美国的国鸟,也是代表美国最主要的标志之一。 +
- +
-|[{{:动物:​欧洲:​匈牙利:​hu196205.jpg|白头海雕}}]| +
-^1962 匈牙利 (8-5)^ +
- +
-|[{{:​动物:​欧洲:​俄罗斯:​ru199313.jpg|白头海雕}}]| +
-^1993 俄罗斯 (8-4)^ +
- +
-|[{{:​动物:​联合国:​un199506.jpg|白头海雕}}]| +
-^1995 联合国 (12-6)^ +
- +
-|[{{:​动物:​北美洲:​圣皮埃尔和密克隆:​spm199801.jpg|白头海雕}}]| +
-^1998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1全)^ +
- +
-吼海雕(African fish eagle,学名:Haliaeetus vocifer)又名非洲海雕、三色海雕、非洲鱼,是鹰科的一种猛禽。 +
- +
-吼海雕最近的近亲是现属极危的马达加斯加海雕(Madagascar Fish-eagle)。像所有海雕的复合种(species pair)般,这一个复合种是由一个白头的物种(吼海雕)和一个黑头的物种(马达加斯加海雕)组成的。两者的尾部都一定呈白色,甚至是幼鸟也不例外。 +
- +
-吼海雕是一种大型的鸟类,雌性比雄性大。雄性的翼展一般长约2米(6尺),而雌性的翼展一般长逾2.4米(8尺)。它们的外型独特全身大多呈棕色,强有力的翅膀则呈黑色。它们的头部、胸部和尾部呈雪白色,喙呈黄色,尖端有一黑斑驳。 +
- +
-吼海雕常会在淡水湖、蓄水池和河流附近,有时亦会出现在河口附近。吼海雕原产地为非洲,因此又称非洲海雕。它们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非洲大陆版图。 +
- +
-吼海雕的繁殖季节是在旱季的,那时,所有地方的水位都降到很低。科学家相信吼海雕的配偶是终生的,夫妻通常都会设下两个或更多的巢,不断重复地使用。由于一个巢会不断地被扩建和使用,因此吼海雕的巢可以是很大的,一些巢的大小甚至可达2米(即6尺)宽及1.2米(即4尺)深。吼海雕的巢通常筑在大树上,材料一般为树皮及其他木料。 +
- +
-雌性每次会生下1到3颗蛋,这些蛋一般为白色,上带一点儿红色斑驳。孵蛋工作大部分是由雌性做的,但当雌性出外捕猎时,雄性亦会协助孵蛋。一般而言,孵蛋的工作为期约42到45天。幼鸟并不一定会同时孵出,而通常第一只鸟孵出到最后一只孵出的时间会相隔数天,而最大的一只幼鸟会把其他所有幼鸟都给杀掉。幼鸟长羽毛的时间长约70到75天,在约8星期之后,幼鸟就已能自行觅食。 +
- +
-吼海雕主要的食物是鱼。它们在树上看到鱼后,就会突然向下俯冲,在水面伸出爪子,把鱼抓牢,再拉出水面,带回自己正在栖息的树上进食。若一只吼海雕尝试捕捉一尾体重超于1.8公斤的鱼的话,它就很可能会因负荷不住鱼的重量,只好抓住鱼,用自己的一双翅膀充当桨往岸边游。它们亦会吃水鸟、小龟、幼鳄鱼和腐肉等。例如:南非洲的小红鹳有时也是他们的食物。 +
- +
-|[{{:动物:​非洲:​中非:​cf196003.jpg|吼海雕}}]| +
-^1960 中非 (3-3)^ +
- +
-|[{{:​动物:​非洲:​乌干达:​ug196512.jpg|吼海雕}}]| +
-^1965 乌干达 (14-10)^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196709.jpg|吼海雕}}]| +
-^1967 博茨瓦纳 (14-9)^ +
- +
-|[{{:​动物:​非洲:​津巴布韦:​zw198401.jpg|吼海雕}}]| +
-^1984 津巴布韦 (6-1)^ +
- +
-|[{{:​动物:​非洲:​南非:​za199701.jpg|吼海雕}}]| +
-^1997 南非 (1全)^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200403.jpg|吼海雕}}]|[{{:​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200404.jpg|吼海雕}}]|[{{:​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200407.jpg|吼海雕}}]| +
-^2004 博茨瓦纳 (8-3,​4,​7)^^^ +
- +
-===== 栗鸢属 Haliastur ===== +
-栗鸢(Brahminy kite,学名:Haliastur indus)为鹰科栗鸢属的鸟类,分布于南亚的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多筑巢于水边大和多叶的树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本地治里。 +
- +
-|[{{:​动物:​亚洲:​新加坡:​sg198403.jpg|栗鸢}}]| +
-^1984 新加坡 (4-3)^ +
- +
-|[{{:​动物:​亚洲:​马来西亚:​my199601.jpg|栗鸢}}]| +
-^1996 马来西亚 (4+1MS-1)^ +
- +
-|[{{:​动物:​大洋洲:​澳大利亚:​au199902.jpg|远景:栗鸢}}]|[{{:​动物:​大洋洲:​澳大利亚:​au199903.jpg|远景:栗鸢}}]| +
-^1999 澳大利亚 (5-2,3)^ +
- +
-|[{{:​动物:​亚洲:​新加坡:​sg201603.jpg|栗鸢}}]| +
-^2016 新加坡 (4-3)^ +
- +
-===== 角雕属 Harpia ===== +
-角雕(Harpy eagle,学名:Harpia harpyja),又名哈佩雕或哈比鹰,是新热带界的一种鹰。它们最初是由卡尔·林奈于1758年所描述,并命名为Vultur harpyja。后来被编入自立的角雕属中。 +
- +
-角雕的名字是与希腊神话的哈耳庇厄有关,哈耳庇厄是一种人面鹰身的怪物,负责将死人带到哈底斯面前。它们是美洲中最大只及最强壮的猛禽,很多时都栖息在热带低地森林的上冠层。它们也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鹰之一,现存只有食猿雕较它们大。已灭绝的哈斯特鹰差不多比它们大50%,同时具备了拥有所有现存成年鸟类中最强179公斤以上的脚爪握力。 +
- +
-角雕的上身羽毛呈灰黑色,下身的则是白色。在胸部上至颈部有黑间。头部呈淡灰色,有两个冠。雄雕及雌雕外观完全一样。爪长达13厘米。雌性角雕平均长108厘米,翼展阔200厘米,重6.5-9公斤。只有食猿雕及虎头海雕有接近的身型,但角雕的翼展较短。雄雕只重约3.8-5.4公斤。 +
- +
-角雕是肉食性的,会主动捕获猎物。其猎物主要有栖于树上的哺乳动物,如蜘蛛猴、吼猴、长鼻浣熊、食蚁兽、树懒、豪猪、负鼠,它们也会攻击其他鸟类,如金刚鹦鹉;一些爬虫类,如鬣蜥、双领蜥属和蛇。曾有过记录一条宽度5公分的蛇被角雕切碎吞下。偶而角雕也猎捕更大的猎物,像是水豚、西猯和鹿。角雕的爪极度强壮,可以压住猎物,施加的压力达4.1M帕斯卡。它们也可以抓起超过其体重四分之三的物件。虽然体型巨大,但飞行时发出的声响却非常小,即使在猎物头顶上掠过,也不容易被察觉。 +
- +
-角雕会在高树上以树枝筑巢,很多时都会在南美洲最高的爪哇木棉上筑巢。由于砍伐爪哇木棉在南美洲代表了恶运,所以帮助了保存它们的栖息地。它们每次会生两只蛋,蛋呈白色。角雕的成长期为两年,但要到了四五岁左右才完全成熟,有繁殖能力。当第一只蛋孵化后,角雕就会忽略第二只蛋,第二颗蛋便不会孵化。雏雕出生后6个月就会换羽,但父母仍会照顾它多6-10个月。若对其巢造成骚扰或威胁它们的雏雕,它们会变得很攻击性。 +
- +
-|[{{:​动物:​南美洲:​苏里南:​sr198602.jpg|角雕}}]| +
-^1986 苏里南 (2-2)^ +
- +
-|[{{:​动物:​南美洲:​哥伦比:​co198903.jpg|角雕}}]| +
-^1989 哥伦比亚 (3-3)^ +
- +
-|[{{:​动物:​北美洲:​古巴:​cu198905.jpg|角雕}}]+
-^1989 古巴 (6-5)^ +
- +
-|[{{:​动物:​南美洲:​圭亚那:​gy199001.jpg|角雕}}]|[{{:​动物:​南美洲:​圭亚那:​gy199002.jpg|角雕}}]|[{{:​动物:​南美洲:​圭亚那:​gy199003.jpg|角雕}}]|[{{:​动物:​南美洲:​圭亚那:​gy199004.jpg|角雕}}]| +
-^1990 圭亚那 (4全)^^^^ +
- +
-|[{{:​动物:​北美洲:​洪都拉斯:​hn199303.jpg|角雕}}]| +
-^1993 洪都拉斯 (3-3)^ +
- +
-|[{{:动物:南美洲:​厄瓜多尔:​ec199602.jpg|角雕}}]| +
-^1996 厄瓜多尔 (2-2)^ +
- +
-|[{{:​动物:​北美洲:​墨西哥:​mx199901.jpg|角雕}}]| +
-^1999 墨西哥 (1全)^ +
- +
-|[{{:​动物:​南美洲:​玻利维亚:​bo200501.jpg|角雕}}]| +
-^2005 玻利维亚 (3-1)^ +
- +
-===== 新几内亚角雕属 Harpyopsis ===== +
-新几内亚角雕(Papuan eagle,Papuan harpy eagle, New Guinea eagle, Kapul eagle,学名:Harpyopsis novaeguineae)是一种大型的灰棕色猛禽,雌性体型略大于雄性。它是该属下的唯一成员。 +
- +
-新幾內亞角鵰是新几内亚的特有种,栖息在未开发的热带雨林中。在岛屿上的巨蜥与袋狮灭绝后,新幾內亞角鵰成为当地顶级掠食者,主要的猎物为蛇、其他类与哺乳类,比如袋貂、新几内亚野犬的幼仔等。 +
- +
-|[{{:动物:​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pg197403.jpg|新几内亚角雕}}]| +
-^1974 巴布亚新几内亚 (3-3)^ +
- +
-===== Helicolestes 属 ===== +
-(Slender-billed kite,学名:Helicolestes hamatus) +
- +
-|[{{:​动物:​南美洲:​苏里南:​sr200105.jpg|}}]| +
-^2001 苏里南 (12-5)^ +
- +
-===== 長尾鵟属 Henicopernis ===== +
-長尾鵟(Long-tailed honey buzzard,学名:Henicopernis longicauda)是科下的一种猛禽,栖息于新几内亚及邻近岛屿的亚热带或热带雨林[2]。 +
- +
-|[{{:​动物:​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pg198505.jpg|長尾鵟}}]|[{{:​动物:​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pg198506.jpg|長尾鵟}}]| +
-^1985 巴布亚新几内亚 (6-5,6)^^ +
- +
-===== 林雕属 Ictinaetus ===== +
-林雕(Black eagle,学名:Ictinaetus malayensis)为鹰科林雕属的鸟类,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和南亚的巴基斯坦、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区。常见于山林以及筑巢于常绿森林的高树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 +
- +
-为大型猛禽,身长约67至81cm,翅膀伸展后长约164至178cm,是台湾留鸟猛禽中翼展最长的。 雌雄鸟同型,全身大致上为暗褐色,尾羽约有8道不明显的淡色横纹。 嘴基为黄色,先端灰色,蜡膜黄色;眼暗褐色,眼先灰色, 眉骨突出;毛足,趾黄色,爪黑色,爪弯曲度甚小,爪由前看由外趾、中趾、而内趾逐渐加长, 此为辨识上的重点。飞行时,双翼宽长、近体侧较窄,翼端指叉非常深,尾羽成角型。 +
- +
-|[{{:​动物:​亚洲:​台湾:​tw199803.jpg|林雕}}]| +
-^1998 台湾 (8-5,6)^ +
- +
-===== Kaupifalco 属 ===== +
-蜥𫛭(Lizard buzzard,学名:Kaupifalco monogrammicus) +
- +
-|[{{:​动物:​非洲:​科特迪瓦:​ci196504.jpg|蜥𫛭}}]| +
-^1965 科特迪瓦 (5-4)^ +
- +
-|[{{:​动物:​非洲:​冈比亚:​gm197802.jpg|蜥𫛭}}]| +
-^1978 冈比亚 (4-2)^ +
- +
-===== 高冠鹰雕属 Lophaetus ===== +
-高冠鹰雕(Long-crested eagle,学名:Lophaetus occipitalis)是鹰科的一种猛禽,过去曾归入鹰雕属,前一般单独归为高冠鹰雕属。 +
- +
-高冠鹰雕是一种偏大的猛禽,一般身长55公分,分布于撒哈拉沙漠。它们一般栖息于森林、森林的边缘和农园。 +
- +
-|[{{:动物:​非洲:​毛里塔尼亚:​mr197603.jpg|下:高冠鹰雕}}]| +
-^1976 毛里塔尼亚 (3-3)^ +
- +
-|[{{:​动物:​非洲:​冈比亚:​gm197804.jpg|高冠鹰雕}}]| +
-^1978 冈比亚 (4-4)^ +
- +
-|[{{:​动物:​非洲:​津巴布韦:​zw198402.jpg|高冠鹰雕}}]| +
-^1984 津巴布韦 (6-2)^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199301.jpg|高冠鹰雕}}]| +
-^1993 博茨瓦纳 (4-1)^ +
- +
-===== Megatriorchis 属 ===== +
-(Doria'​s goshawk,Doria'​s hawk,学名:Megatriorchis doriae) +
-|[{{:​动物:​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pg198503.jpg|}}]|[{{:​动物:​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pg198504.jpg|}}]| +
-^1985 巴布亚新几内亚 (6-3,4)^^ +
- +
-===== 歌鹰属 Melierax ===== +
-歌鹰(Dark chanting goshawk,学名:Melierax metabates) +
- +
-|[{{:​动物:​非洲:​安哥拉:​ao195101.jpg|歌鹰}}]| +
-^1951 安哥拉 (24-1)^ +
- +
-|[{{:​动物:​非洲:​毛里塔尼:​mr196403.jpg|歌鹰}}]| +
-^1964 毛里塔尼亚 (3-3)^ +
- +
-|[{{:​动物:​非洲:​摩洛哥:​ma197601.jpg|歌鹰}}]| +
-^1976 摩洛哥 (2-1)^ +
- +
-淡色歌鹰(Pale chanting goshawk,学名:Melierax canorus) +
- +
-|[{{:​动物:​非洲:​博普塔茨瓦纳:​bo198902.jpg|淡色歌鹰}}]| +
-^1989 博普塔茨瓦纳 (4-2)^ +
- +
-===== 红脸歌鹰属 Micronisus ===== +
-红脸歌鹰(Gabar goshawk,学名:Micronisus gabar)是生活在非洲及阿拉伯半岛的一种猛禽,为鹰下的一个物种。 +
- +
-红脸歌鹰具多态性,随着地理区域的不同,其形态会有所不同。较常见的红脸歌鹰,其上半身为灰色,臀部为明显的白色,胸部与大腿具白灰相间的条纹,尾巴则具有深灰色的条纹;在幼鸟时,胸部的条纹则会较不清楚。此外,还有一些较少见的红脸歌鹰,其全身都是黑色的,估计占整体总量的25%。上述两种类型的成鸟,其眼睛都是黑的,腿部及喙则都是红色的;在幼鸟时,其腿部及喙则为黄色的,且翅膀会较偏棕色。雌鸟会明显比雄鸟还重,雄鸟约重90~173公克,雌鸟则约重167~240公克。身长为28~36公分,展翅宽度则可达63公分。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197815.jpg|红脸歌鹰}}]+
-^1978 博茨瓦纳 (17-15)^ +
- +
-===== 鸢属 Milvus ===== +
-黑鸢(Black kite,学名:Milvus migrans),又叫做麻鹰、老鹰、老雕、黑耳鹰、老鸢、鸡屎鹰。台湾基隆市市鸟。 +
- +
-|[{{:​动物:​亚洲:​中国:​cn198701.jpg|黑鸢}}]| +
-^1987 中国 (4-1)^ +
- +
-|[{{:​动物:​亚洲:​香港:​hk198803.jpg|黑鸢}}]| +
-^1988 香港 (4-3)^ +
- +
-|[{{:动物:亚洲:台湾:​tw199804.jpg|黑鸢}}]| +
-^1998 台湾 (8-7,8)^ +
- +
-|[{{:​动物:​欧洲:​立陶宛:​lt200002.jpg|黑鸢}}]| +
-^2000 立陶宛 (2-2)^ +
- +
-红鸢(Red kite,学名:Milvus milvus)也称赤鸢,是科中一种中等体型的猛禽。该物种是欧洲和西北非洲西古北区的特有种,但也分布于伊朗北部。它栖居在上述地区气候相对温和的地带——欧洲和西北非洲,但是在冬季会向西方和南方移动,最南可抵达土耳其。迁徙中的迷鸟也可北至芬兰,南至以色列、利比亚、冈比亚等地区。 +
- +
-|[{{:动物:​欧洲:​苏联:​ussr196504.jpg|红鸢}}]| +
-^1965 苏联 (8-4)^ +
- +
-|[{{:​动物:​欧洲:​德国:​de197303.jpg|红鸢}}]| +
-^1973 德国 (4-3)^ +
- +
-|[{{:​动物:​欧洲:​卢森堡:​lu199204.jpg|红鸢}}]| +
-^1992 卢森堡 (4-4)^ +
- +
-|[{{:​动物:​欧洲:​亚美尼亚:​am199501.jpg|红鸢}}]| +
-^1995 亚美尼亚 (2-1)^ +
- +
-|[{{:​动物:​欧洲:​直布罗陀:​gi199601.jpg|红鸢}}]| +
-^1996 直布罗陀 (4全)^ +
- +
-|[{{:​动物:​欧洲:​乌克兰:​ua200101.jpg|红鸢}}]| +
-^2001 乌克兰 (2-1)^ +
- +
-|[{{:​动物:​欧洲:​捷克:​cz200301.jpg|红鸢}}]| +
-^2003 捷克 (3-1)^ +
- +
-|[{{:​动物:​欧洲:​英国:​uk200703.jpg|红鸢}}]| +
-^2007 英国 (10-3)^ +
- +
-|[{{:​动物:​欧洲:​英国:​uk201909.jpg|红鸢}}]| +
-^2019 英国 (10-9)^ +
- +
-===== Necrosyrtes 属 ===== +
-(Hooded vulture,学名:Necrosyrtes monachus)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201504.jpg|}}]| +
-^2015 博茨瓦纳 (5-4)^ +
- +
-===== 角属 Nisaetus ===== +
-鹰鵰(Mountain hawk-eagle,学名:Nisaetus nipalensis)又名熊鹰、赫氏角鹰,是一种猛禽,属于角鹰属。一般生活于山中的常绿森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
- +
-鹰鵰是一种偏大的猛禽,一般身长70至72公分。成年的鹰鵰的上半身呈棕色,有白色的下半身、羽毛和尾巴。它们的胸部、腹部和后翅有很明显的条纹。它们的翅膀很宽,在飞行时呈V型,未成熟的鹰鵰通常拥有白色的头。生态习性: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3,​000米左右之原始阔叶林或针阔混合林内,其族群数量极稀少。觅食时,大都采伏击型之狩猎方式,先停于视野辽阔之枝桠上,当猎物出现时,即悄然滑行接近猎物再急速俯冲突击。 +
- +
-|[{{:​动物:​洲:​台湾:​tw199801.jpg|鹰鵰}}]| +
-^1998 台湾 (8-1,2)^ +
- +
-===== 白兀鹫属 Neophron ===== +
-白兀鹫(Egyptian vulture,学名:Neophron percnopterus),又名埃及秃鹫,是一种稀少的秃鹫。它们分布在欧洲西南部及非洲北部至南。它们的翼底呈黑白色,尾巴呈楔状。它们有时会用石头敲破鸟蛋,是小数懂得使用工具的鸟类之一。在温带繁殖的群落会向南迁徙过冬,而在热带的多是留鸟。它们的数量于20世纪有所下降,而在岛屿中的群落则特别濒危。 +
- +
-白兀鹫的羽毛是白色的,飞羽黑色。它们的身体有时有些泥色是与其习性有关。喙幼长,上颔端有钩。鼻孔很长。颈部羽毛很长,双翼很尖,当中以第三主羽最长。尾巴呈楔状。爪子直而且长,第三及第四趾有小蹼。指名亚种的喙是黑色的,而印度亚种N. p. ginginianus的则较为淡色或黄色,但这种变化仍需更多证据支持。面部皮肤是黄色的。雏鸟是黑色或深褐色的,有黑白色的斑。成年的白兀鹫全长85厘米,翼展1.7米。它们重约2公斤,但N. p. majorensis则平均重2.4公斤。 +
- +
-|[{{:​动物:​非洲:​马里:​ml196503.jpg|白兀鹫}}]+
-^1965 马里 (4-3)^ +
- +
-|[{{:​动物:​非洲:​西南非洲:​swa197504.jpg|白兀鹫}}]| +
-^1975 西南非洲 (4-4)^ +
- +
-|[{{:​动物:​欧洲:​直布罗陀:​gi199103.jpg|白兀鹫}}]| +
-^1991 直布罗陀 (4-3)^ +
- +
-|[{{:动物:欧洲:​南斯拉夫:​yu199401.jpg|白兀鹫}}]| +
-^1994 南斯拉夫 (4-1)^ +
- +
-|[{{:​动物:​欧洲:​希腊:​gr200105.jpg|白兀鹫}}]| +
-^2001 希腊 (6-5)^ +
- +
-|[{{:​动物:​欧洲:​摩尔多瓦:​md200702.jpg|白兀鹫}}]| +
-^2007 摩尔多瓦 (4+1MS-2)^ +
- +
-|[{{:​动物:​欧洲:​以色列:​il201302.jpg|下方白色的:白兀鹫}}]| +
-^2013 以色列 (3-2)^ +
- +
-|[{{:动物:​欧洲:​亚美尼亚:​am201601.jpg|白兀鹫}}]| +
-^2016 亚美尼亚 (2-1)^ +
- +
-|[{{:​动物:​联合国:​un202006.jpg|白兀鹫}}]| +
-^2020 联合国 (12-6)^ +
- +
-===== 栗雕属 Oroaetus ===== +
-黑栗雕(Black-and-chestnut eagle,Isidor'​s eagle,学名:Oroaetus isidori)是一种猛禽,栗雕属的唯一一种。它们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一带,一般会选择亚热带或热带的潮湿山区作栖息地。 +
- +
-|[{{:​动物:​南美洲:​哥伦比亚:​co199201.jpg|黑栗雕}}]| +
-^1992 哥伦比亚 (2-1)^  +
- +
-===== 蜂属 Pernis ===== +
-凤头蜂鹰(Crested honey buzzard,学名:Pernis ptilorhynchus)亦称蜂鹰或雕头鹰,为鹰科蜂鹰属的鸟类。为东亚地区主要的迁徙性猛禽之一,迁移路线横越日本、台湾、中国大陆、印尼、马来西亚及菲律宾。一般筑巢于大而多叶的树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尼的爪哇和苏门答腊。 +
- +
-|[{{:动物:​亚洲:​马来西亚:​my200501.jpg|凤头蜂鹰}}]| +
-^2005 马来西亚 (3+1MS-1)^  +
- +
-欧洲蜂鹰(European honey buzzard,学名:Pernis apivorus),又名欧洲蜜鹰,是一种蜂鹰,生活在欧洲、西亚和非洲,以食用蜂巢为生。 +
- +
-|[{{:​动物:​欧洲:​马耳他:​mt199101.jpg|欧洲蜂鹰}}]| +
-^1991 马耳他 (4-1)^ +
- +
-|[{{:​动物:​欧洲:​摩纳哥:​mc199304.jpg|欧洲蜂鹰}}]| +
-^1993 摩纳哥 (5-4)^ +
- +
-|[{{:​动物:​洲:​越南:​vn199801.jpg|欧洲蜂鹰}}]+
-^1998 越南 (6-1)^ +
- +
-|[{{:​动物:​欧洲:​爱沙尼亚:​ee201501.jpg|欧洲蜂鹰}}]| +
-^2015 爱沙尼亚 (1全)^ +
- +
-===== 食猿雕属 Pithecophaga ===== +
-食猿雕(Philippine eagle,monkey-eating eagle,great Philippine eagle,学名:Pithecophaga jefferyi),也称作食猴雕(Monkey-eating Eagle)、菲律宾鹰或菲律宾雕(Philippine Eagle),是菲律宾的国鸟,目前仅存不到500对,主要集中到棉兰老岛的雨林中。是世界上体型最大、数量最稀少的雕类之一,属于大型雕类,被人们赞为世界上“最高贵的飞翔者”,有“雕中之虎”的美誉。食猿雕体态强健,相貌凶狠,体长1米,重达9公斤,两翅展开可长达3米。 +
- +
-|[{{:​动物:​亚洲:​菲律宾:​ph198202.jpg|食猿雕}}]| +
-^1982 菲律宾 (2-2)^ +
- +
-|[{{:动物:亚洲:​菲律宾:​ph199101.jpg|食猿雕}}]|[{{:​动物:​亚洲:​菲律宾:​ph199102.jpg|食猿雕}}]| +
-|[{{:​动物:​亚洲:​菲律宾:​ph199103.jpg|食猿雕}}]|[{{:​动物:​亚洲:​菲律宾:​ph199104.jpg|食猿雕}}]| +
-^1991 菲律宾 (4全)^^ +
- +
-|[{{:​动物:​亚洲:​菲律宾:​ph199410.jpg|食猿雕}}]| +
-^1994 菲律宾 (4+1MS-MS)^ +
- +
-|[{{:​动物:​联合国:​un201104.jpg|食猿雕}}]| +
-^2011 联合国 (12-4)^ +
- +
-===== 猛雕属 Polemaetus ===== +
-猛雕(Martial eagle,学名:Polemaetus bellicosus),又称战雕,是非洲最大的鹰,它们也是猛雕属中唯一的成员。 +
- +
-猛雕身长76至90公分,一般平均重5.2公斤(即11.6磅),它们翼展长约190至260公分。成年的猛雕有深棕色的上半身、头和胸部,它们的下半身呈白色和略带黑色的斑纹。成年的雌性猛雕一般还要比成年的雄性猛雕大,比成年的雄性拥有更多的斑纹。未成熟的猛雕的下半身呈白色,一般未成熟的猛雕离踏入成年阶段还有7年。 +
- +
-猛雕是非洲雕中最大型,​也是世界雕类中数一数二的,​脚爪巨大有力,​捕杀的动物众多,​从蜥蜴、蛇到猴子、小羚羊、胡狼、小疣猪、狒狒、狐獴和獴等哺乳动物,​以及如珍珠鸡等类 +
- +
-|[{{:动物:​非洲:​西南非洲:​swa197503.jpg|猛雕}}]| +
-^1975 西南非洲 (4-3)^ +
- +
-|[{{:​动物:​非洲:​毛里塔尼亚:​mr197603.jpg|上:猛雕}}]| +
-^1976 毛里塔尼亚 (3-3)^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197816.jpg|猛雕}}]| +
-^1978 博茨瓦纳 (17-16)^ +
- +
-|[{{:​动物:​非洲:​喀麦隆:​cm198301.jpg|猛雕}}]| +
-^1983 喀麦隆 (3-1)^ +
- +
-|[{{:​动物:​非洲:​津巴布韦:​zw198405.jpg|猛雕}}]| +
-^1984 津巴布韦 (6-5)^ +
- +
-|[{{:​动物:​非洲:​南非:​za199317.jpg|猛雕}}]| +
-^1993 南非 (18-17)^ +
- +
-|[{{:​动物:​非洲:​纳米比亚:​na200907.jpg|猛雕}}]| +
-^2009 纳米比亚 (4-2)^ +
- +
-|[{{:​动物:​非洲:​几内亚:​gn201301.jpg|猛雕}}]| +
-^2013 几内亚 (4全)^ +
- +
-===== 猎属 Polyboroides ===== +
-非洲猎鹰(African Harrier-hawk,学名:Polyboroides typus) +
- +
-|[{{:动物:​非洲:​冈比亚:​gm197803.jpg|非洲猎鹰}}]| +
-^1978 冈比亚 (4-3)^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199702.jpg|非洲猎鹰}}]| +
-^1997 博茨瓦纳 (18-2)^ +
- +
-===== Rostrhamus 属 ===== +
-螺鸢(Snail kite,学名:Rostrhamus sociabilis) +
- +
-|[{{:​动物:​北美洲:​古巴:​cu201704.jpg|螺鸢}}]| +
-^2017 古巴 (6+1MS-4)^ +
-===== 黑兀鹫属 Sarcogyps ===== +
-黑兀鹫(Red-headed vulture,Asian king vulture, Indian black vulture,Pondicherry vulture,学名:Sarcogyps calvus)为鹰黑兀鹫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本地治里。体长达85厘米,可重达3.7-5.4公斤,这种华丽的秃鹫曾有相当广泛的分布,包括整个亚洲的东南至中南部,一直延伸至巴基斯坦及新加坡。但今天此鸟的分布已变得相当狭窄,主要分布在尼泊尔及印度北部开阔的乡间地方、耕地及半沙漠地区。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则多见于乡间的大树上。 +
- +
-此鸟的数目一直在缓慢减少,于1994年在IUCN红色名录内由无危提升至近危。但导致此鸟数目急遽下降的主因,也是导致全球秃鹫数目急剧下降的主因,正是一种常用的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双氯芬酸钠。这种止痛药对秃鹫的毒性极强,由于兽医广泛使用此药,不少动物尸体体内均有高浓度的双氯芬酸钠,令以腐肉为生的秃鹫常出现中毒现象。此现象已导致秃鹫的数目近乎崩塌。自1990年起这种曾经分布极为广泛,数量极多的秃鹫以每年减半的速率减少。此鸟于2007年被IUCN红色名录评核后确认为极危物种。 +
- +
-|[{{:​动物:​亚洲:​柬埔寨:​kh201802.jpg|黑兀鹫}}]| +
-^2018 柬埔寨 (5+1MS-2)^ +
- +
-===== 蛇雕属 Spilornis ===== +
-大冠鹫(Crested serpent eagle,学名:Spilornis cheela)又名蛇雕、蛇鹰、冠蛇雕,粤语俗称麻鹰,是一种中型猛禽,属于鹰科一员。 +
- +
-大冠鹫分布很广,从亚洲南部的印度和斯里兰卡到亚洲东南部的中国南方及印度尼西亚,筑巢在森林近水边的树冠,鸟巢以树枝条构成,且一巢只生一个蛋。 +
- +
-大冠鹫高约55至75公分,成鸟背面和后颈为黑褐色,胸部和腹部和翼下为淡褐色,胸腹有白色斑点,停栖时可见明显冠羽,在高空时翼开展保持以浅V字型翱翔,尾巴和翼下后缘为黑色有一条白色横带。 +
- +
-大冠鹫鸣叫声是“呼、呼、悠悠阿”,声音高昂,远处可听闻,尤其是在早上过后,靠着热气流盘旋飞上高空时。 +
- +
-大冠鹫主要以蛇这类爬虫类为食,多在森林里捕,也捕食蜥蜴、小型鸟、鼠类。 +
- +
-|[{{:​动物:​亚洲:​缅甸:​mm196408.jpg|大冠鹫}}]| +
-^1964 缅甸 (12-8)^ +
- +
-|[{{:​动物:​亚洲:​台湾:​tw196705.jpg|大冠鹫}}]| +
-^1967 台湾 (6-5)^ +
- +
-|[{{:​动物:​亚洲:​日本:​jp198402.jpg|大冠鹫亚种Ryukyu Serpent Eagle (Spilornis cheela perplexus)}}]| +
-|[{{:​动物:​亚洲:​日本:​jp198407.jpg|左下邮票:大冠鹫亚种Ryukyu Serpent Eagle (Spilornis cheela perplexus)}}]| +
-^1983-1984 日本 (10+1MS-6,MS)^ +
- +
-|[{{:​动物:​亚洲:​马来西亚:​my199602.jpg|大冠鹫}}]| +
-^1996 马来西亚 (4+1MS-2)^ +
- +
-|[{{:​动物:​亚洲:​台湾:​tw199802.jpg|大冠鹫}}]| +
-^1998 台湾 (8-3,4)^ +
- +
-===== 雕属 Spizaetus ===== +
-凤头鹰雕(Changeable hawk-eagle,学名:Spizaetus cirrhatus),鹰雕属的一个物种。一般生活于山中的常绿森林。主要以野兔、野鸡和鼠类等为食,甚至有干掉过雌性丛林猫的记录。 +
- +
-|[{{:​动物:​洲:​马来西亚:​my199604.jpg|凤头鹰雕}}]| +
-^1996 马来西亚 (4+1MS-4)^ +
- +
-|[{{:​动物:​亚洲:​新加坡:​sg201601.jpg|凤头鹰雕}}]| +
-^2016 新加坡 (4-1)^ +
- +
-马来鹰雕(学名:Spizaetus alboniger)是一种猛禽,和其他鹰一样是鹰的成员之一。它们一般活跃于西马来西亚、新加坡、苏门答腊和婆罗洲。它们一般会在树上建小鸟窝和每次只生一只蛋。 +
- +
-马来鹰雕是一种偏大的猛禽,一般身长51至58公分。在成年马来鹰雕的尾部有明显的白色条纹。它们有明显突出的冠,这冠被认为像Bazas。未成熟的马来鹰雕的上半身呈棕色,而它们的头和下半身都呈浅棕色。 +
- +
-|[{{:​动物:​亚洲:​马来西亚:​my199605.jpg|马来鹰雕}}]+
-^1996 马来西亚 (4+1MS-4)^ +
- +
-(Ornate hawk-eagle,学名:Spizaetus ornatus) +
-|[{{:​动物:​南美洲:​巴拉圭:​py196905.jpg|}}]+
-^1969 巴拉圭 (9-5)^ +
- +
-|[{{:​动物:​北美洲:​洪都拉斯:​hn199301.jpg|}}]| +
-^1993 洪都拉斯 (3-1)^ +
- +
-|[{{:​动物:​亚洲:​越南:​vn199802.jpg|}}]| +
-^1998 越南 (6-2)^ +
- +
-===== 非洲冠雕属 Stephanoaetus ===== +
-非洲冠雕(Crowned eagle, African crowned eagle,crowned hawk-eagle,学名:Stephanoaetus coronatus),又称冠雕、冠鹰雕,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猛禽。在南部非洲主要栖息于河岸林地与各种森林中。非洲冠雕是非洲冠雕属中的唯一物种,此属中的另一物种马达加斯加冠雕于人们开拓马达加斯加时灭绝。 +
- +
-|[{{:​动物:​非洲:​马拉维:​mw198815.jpg|非洲冠雕}}]| +
-^1988 马拉维 (16-15)^ +
- +
-===== 短尾雕属 Terathopius ===== +
-短尾雕(Bateleur,学名:Terathopius ecaudatus)是中等体型的鹰,短尾雕属下的唯一种,有可能是津巴布韦国家象征津巴布韦鸟的起源。 +
- +
-短尾雕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草原很普遍。它们在树上筑巢,每次只会生下一颗蛋,会由雌雕孵化42-43天,雏雕出生后的90-125天会长出羽毛。短尾雕一生都会与伴侣生活,在同一个巢居住好些年日。未结伴的雕会帮助筑巢。 +
- +
-短尾雕的色彩丰富,而尾巴如其名般很短,飞行时很易辨别。雄雕长约60-75厘米,双翼展开长175厘米。它们的羽毛呈黑色,栗色的展翼及尾巴,肩膀灰色,而面部皮肤、鸟喙及脚都是红色的。雌雕与雄雕相似,但次要飞羽则是灰色的。雏雕呈褐色,有白色斑汶及绿色的面部皮肤。雏雕要7-8年才会完全成熟。 +
- +
-短尾雕每天会在250平方里的区域猎食。猎物主要是鸟类,包括白鸽及沙鸡,并细小哺乳动物。它们亦会吃腐肉。短尾雕在飞行时,习惯会将翼端互贴,用来保持平衡。短尾雕的叫声尖锐且大,但平时都很寂静。 +
- +
-|[{{:​动物:​非洲:​安哥拉:​ao195103.jpg|短尾雕}}]| +
-^1951 安哥拉 (24-3)^ +
- +
-|[{{:​动物:​非洲:​几内亚:​gn196205.jpg|短尾雕}}]|[{{:​动物:​非洲:​几内亚:​gn196210.jpg|短尾雕}}]|[{{:​动物:​非洲:​几内亚:​gn196215.jpg|短尾雕}}]| +
-^1962 几内亚 (15-5,​10,​15)^^^ +
- +
-|[{{:​动物:​非洲:​埃塞俄比亚:​et196203.jpg|短尾雕}}]| +
-^1962 埃塞俄比亚 (5-3)^ +
- +
-|[{{:​动物:​非洲:​马拉维:​mw196811.jpg|短尾雕}}]| +
-^1968 马拉维 (14-11)^ +
- +
-|[{{:​动物:​非洲:​津巴布韦:​zw198403.jpg|短尾雕}}]| +
-^1984 津巴布韦 (6-3)^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199303.jpg|短尾雕}}]| +
-^1993 博茨瓦纳 (4-3)^ +
- +
-|[{{:​动物:​非洲:​南非:​za199318.jpg|短尾雕}}]| +
-^1993 南非 (18-18)^ +
- +
-|[{{:​动物:​非洲:​纳米比亚:​na200906.jpg|短尾雕}}]| +
-^2009 纳米比亚 (4-1)^ +
- +
-===== Torgos 属 ===== +
-(Lappet-faced vulture,学名:Torgos tracheliotos) +
- +
-|[{{:​动物:​欧洲:​以色列:​il198501.jpg|变种Lappet-faced Vulture (Torgos tracheliotus ssp. negevensis)}}]| +
-^1985 以色列 (4-1)^ +
- +
-|[{{:​动物:​欧洲:​以色列:​il201302.jpg|上方黑色的鸟}}]| +
-^2013 以色列 (3-2)^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201501.jpg|}}]| +
-^2015 博茨瓦纳 (5-1)^ +
- +
-|[{{:​动物:​非洲:​吉布提:​dj201601.jpg|}}]|[{{:​动物:​非洲:​吉布提:​dj201602.jpg|}}]|[{{:​动物:​非洲:​吉布提:​dj201603.jpg|}}]|[{{:​动物:​非洲:​吉布提:​dj201604.jpg|}}]| +
-^2016 吉布提 (4全)^^^^ +
- +
-===== 白头鹫属 Trigonoceps ===== +
-白头秃鹫(White-headed vulture,学名:Trigonoceps occipitalis)是非洲特有的一种秃鹫。它们的喙粉红色,冠白色,头部没有羽毛的地方较淡色。它们的上身呈深褐色,尾羽黑色。下身羽毛及脚白色,翼展多达2米。它们大部分时间都会在翱翔寻找食物。它们栖息在近水源的高树上。 +
- +
-白头秃鹫是中等身型的,长72-85厘米,翼展2.3米。雌鹫比雄鹫重,雌鹫一般重4.7公斤,而雄鹫则重4公斤以下。 +
- +
-|[{{:​动物:​非洲:​博茨瓦纳:​bw201502.jpg|白头秃鹫}}]| +
-^2015 博茨瓦纳 (5-2)^+
  • 动物/鸟纲/鹰形目/鹰科.1587631874.txt.gz
  • 最后更改: 4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