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鸮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鸱鸮科动物邮票。

鸱鸮科(学名:Strigidae),是鸮形目两科中的一科。包括近200种。面圆貌似猫脸,一部分品种有耳状羽毛。

鬼鸮(Boreal owl,学名:Aegolius funereus)为鸱鸮科鬼鸮属的鸟类。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阿拉斯加到加拿大),包括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主要栖息于针叶林中以及也见于松、桦、白杨的混交林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因在夜晚时面部变得如同鬼一样而闻名。

鬼鸮
1991 挪威 (2-2)
鬼鸮
1993 摩纳哥 (5-5)
鬼鸮
2003 乌克兰 (12-6)
鬼鸮
2005 法属安道尔 (1全)
鬼鸮
2007 比利时 (6-4)
鬼鸮
2013 意大利 (5-4)
鬼鸮
2015 波兰 (4-2)
鬼鸮
2017 比利时 (10-3)
左上:鬼鸮
2018 乌克兰 美丽的乌克兰:苏梅州 (1+1MS-MS)
鬼鸮
2020 立陶宛 (1全)

长耳鸮(Long-eared owl,学名:Asio otus),又名长耳木兔、有耳麦猫王、虎鵵、彪木兔、夜猫子、猫头鹰、肖尔腾-伊巴拉格。

长耳鸮是中等体形的鸮类,体长约35-40厘米。与其他大多数鸮类一样,长耳鸮的颜色也是非常暗哑的褐色和黑色,上体以棕褐色为基色具黑色棕斑,下体色较浅,以黄褐色为基色,具较细弱的黑色纵斑;双足被羽,直至足趾;长耳鸮的辨识特征主要集中在面部,耳鸮属鸟类的面盘大多非常明显。所谓面盘是鸮类面部一圈特殊的羽毛,非常紧密地排布在一起成一个平面,形成貌似猫脸的结构。在头部两侧的是长耳鸮非常大的耳孔,隐藏在耳羽之下。有趣的是,鸮类的两个耳孔不仅形状大小不同,连高度也各不相同,这对产生立体听觉,并依靠这种听力定位、捕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长耳鸮的面盘上,双眼之间的羽毛白色,形成一个大大的白色“X”这是其他鸮类所不具有的;本物种头顶有两簇黑黄相间的耳状羽,耳状羽很长,高高的树立在头顶非常显眼,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两簇耳状羽和耳朵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他们高高地树立在头顶,看起来很像哺乳动物的耳朵人们才习惯称它们为耳羽,而真正的耳羽是掩盖耳孔的羽毛。虹膜为橙黄色;喙角质灰色;脚粉黄色。长耳鸮在栖止状态时,身体树立,基本与地面垂直,这是区别本物种与近似的短耳鸮的一个重要特征,后者几乎是以平行于地面的姿态扒在树干上的。

长耳鸮
1984 匈牙利 (7-3)
长耳鸮
1986 捷克斯洛伐克 (5-2)
长耳鸮
1990 苏联 (3-3)
长耳鸮
1990 波兰 (6-5)
长耳鸮
1993 澳门 (4-1)
长耳鸮
1995 中国 (4-2)
长耳鸮
长耳鸮
1997 马恩岛 (6+1MS-3,MS)
长耳鸮
1999 比利时 (4-4)
长耳鸮
2001 哈萨克斯坦 (3-2)
长耳鸮
2003 乌克兰 (12-10)
长耳鸮
2011 台湾 (4-1)
长耳鸮
2011 伊朗 (4-1)
长耳鸮
2015 白俄罗斯 (1全)
长耳鸮
2017 塞尔维亚 (4-3)
长耳鸮
2017 匈牙利 (4+1MS-3)
长耳鸮
2017 波兰 (4-4)
长耳鸮
长耳鸮雏鸟
2018 英国 (10-5,10)
长耳鸮
2019 古巴 (6+1MS-4)
长耳鸮
2019 泽西岛 (6-3)

短耳鸮(Short-eared owl,学名:Asio flammeus),亦称短耳猫头鹰,属鸟纲鸱鸮科。短耳鸮体型较长,长35-42厘米,耳鸮稍大而耳羽较短,胸羽为棕色,无细碎斑纹。短耳鸮与一般的鸮类不同,常能在白昼看见,但是在阳光下飞行不稳定。夜间多食田鼠,白天多食昆虫。大多数为冬候鸟或旅鸟,少数为留鸟。

短耳鸮
1986 捷克斯洛伐克 (5-5)
短耳鸮
1987 冰岛 (4-1)
短耳鸮
1990 波兰 (6-4)
短耳鸮
1997 马恩岛 (6+1MS-2)
短耳鸮
2003 乌克兰 (12-11)
短耳鸮
短耳鸮
2004 福克兰 (4+1MS-1,2)
短耳鸮
2004 立陶宛 (2-2)
短耳鸮
2007 白俄罗斯 (4-4)
短耳鸮
2009 瑞典 (4-4)
短耳鸮
2012 比利时 (1全)
短耳鸮
2012 台湾 (4-1)
短耳鸮
短耳鸮雏鸟
2018 英国 (10-4,9)
短耳鸮
2019 古巴 (6+1MS-3)
短耳鸮
2023 白俄罗斯 (8-2)

(Marsh owl,学名:Asio capensis)

1991 西斯凯 (4+1MS-1)
1999 津巴布韦 (4-4)

(Abyssinian owl, African long-eared owl,学名:Asio abyssinicus)

1980 埃塞俄比亚 (5-4)

(Stygian owl,学名:Asio stygius)

2019 古巴 (6+1MS-2)

纵纹腹小鸮(Little owl,学名:Athene noctua)是鸱鸮科小鸮属的一种。本种体长20-27.5厘米。捕食昆虫、蚯蚓、两栖动物以及小型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繁殖期一般为5—7月。

纵纹腹小鸮
1982 民主德国 (4-3)
纵纹腹小鸮
1984 匈牙利 (7-1)
纵纹腹小鸮
1985 卢森堡 (4-1)
纵纹腹小鸮
1990 波兰 (6-1)
纵纹腹小鸮
1993 乌拉圭 (2-2)
纵纹腹小鸮
1997 马恩岛 (6+1MS-4)
纵纹腹小鸮
1999 比利时 (4-2)
纵纹腹小鸮
2003 乌克兰 (12-8)
纵纹腹小鸮
2007 比利时 (6-6)
纵纹腹小鸮
2008 白俄罗斯 (4-2)
纵纹腹小鸮
2017 塞尔维亚 (4-1)
纵纹腹小鸮
2017 匈牙利 (4+1MS-4)
纵纹腹小鸮
2017 波兰 (4-2)
纵纹腹小鸮
纵纹腹小鸮雏鸟
2018 英国 (10-2,7)
纵纹腹小鸮
2020 罗马尼亚 (4-2)
纵纹腹小鸮
2023 白俄罗斯 (8-3)

穴小鸮(Burrowing owl,学名:Athene cunicularia),鸱鸮科小鸮属(Athene)的一种,因住在洞穴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及南美洲地区。常见于草原、牧地、农业地区、荒漠,或者低植被的干燥区域。有别于其他种猫头鹰仅活动于夜间,穴小鸮于日间依旧能照常活动,亦因此,其狩猎时间自黄昏即已开始。

眼睛为亮黄色;额嘴依种类不同,为暗黄或灰色。成年后的穴鸮,头部羽毛毛色转为棕色,并在翅膀上有着白色的斑点。前胸、腹部的羽毛为白色,并因种类不同,而有着棕色的斑点或条纹。比起其他猫头鹰来说,穴鸮飞行的能力虽然较为不佳,但其细长的脚却有利于补捉草丛或水边的猎物。

雄性穴鸮与雌性穴鸮在外貌上相差无几,雌性相对于雄性较为硕大,而雄性之翅翼与尾巴则较雌性来的修长。成年雄性穴鸮,因较常在洞外活动,羽毛因被太阳曝晒而变色,相比于雌性穴鸮来的明亮。成年穴鸮仅大于美洲知更鸟(American Robin)些许,身长约25公分,体重约170公克。

穴小鸮
穴小鸮
穴小鸮
穴小鸮
1994 阿鲁巴 (4全)
穴小鸮
1998 联合国 (12-10)
穴小鸮
2008 加拿大 (4-4)
穴小鸮
2017 古巴 (6+1MS-MS)
穴小鸮
2019 古巴 (6+1MS-5)
穴小鸮
2020 罗马尼亚 (4-3)

(Spotted owlet,学名:Athene brama)

2011 伊朗 (4-2)

雕鸮(Eurasian eagle-owl,学名:Bubo bubo),属于鸱鸮科雕鸮属,又名鹫兔、怪鸱、角鸱、恨狐、老兔。分布于遍布欧亚地区、从斯堪的纳维亚、向东通过前苏联、东到萨哈林岛、千岛群岛、伊朗、印度、缅甸、非洲从撒哈拉大沙漠南缘、到阿拉伯地区、中国等地,多生活于山地林木以及裸露的岩石丛或峭壁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士。

雕鸮是分布极其广泛的物种,亚种分化也极多,据统计,雕鸮有多达41个亚种,当然不同学派的学者对亚种的分化有不同的标准,这41个亚种并不是所有鸟类学者共同认同的。不同的亚种有着不同的外形特征,但作为一个物种,这些物种有着共同的特征。雕鸮是体形最大的鸮形目鸟类,体长可达80厘米以上。类似其他鸮形目鸟类,雕鸮体色暗哑,隐蔽性很强,具面盘和耳羽但面盘得边界不似长耳鸮等其他常见中型鸮类那般明显,耳羽很长,呈簇状并向水平方向伸展;体羽以棕褐色为基调,上背和翅上的羽毛具大块黑斑,腹部羽毛具幼细的深褐色横纹和由深褐色羽干形成的粗大纵纹。双腿被羽,甚至延伸到趾,这令本物种看起来极其粗旷有力。虹膜为橙黄;喙灰色;脚黄色。在受到惊吓的时候,本物种会耸起双肩,将双翅半开于体侧,并不断转身使自己正对侵入者,半开的双翅乍看起来就像是其头部的一部分,这颗硕大的“脑袋”非常吓人,同时它还会用力击打上下喙,发出清脆的咔吧咔吧声,以示警告,这种状态是雕鸮的最后通牒,遇到这种状态的雕鸮,切记绝对不能进一步惊扰它,否则会遭到它的攻击。

雕鸮
1959 民主德国 (6-3)
雕鸮
1960 波兰 (12-5)
雕鸮
1962 匈牙利 (8-1)
雕鸮
1972 南斯拉夫 (6-5)
雕鸮
1972 法国 (1全)
雕鸮
1982 民主德国 (4-4)
雕鸮
1984 匈牙利 (7-7)
雕鸮
1986 捷克斯洛伐克 (5-1)
雕鸮
1987 以色列 (4-1)
雕鸮
1988 保加利亚 (6-6)
雕鸮
1990 苏联 (3-2)
雕鸮
1993 葡萄牙 (4-2)
雕鸮
1993 摩纳哥 (5-3)
雕鸮
1994 斯洛伐克 (3-3)
雕鸮
1995 中国 (4-1)
雕鸮
雕鸮
1996 奥兰 (4全)
雕鸮
1999 卢森堡 (3-2)
雕鸮
1999 韩国 (4-4)
(左)雕鸮
2001 波兰 (6+1MS-3)
雕鸮
2001 哈萨克斯坦 (3-1)
雕鸮
2002 葡萄牙 (6-3)
雕鸮
2002 葡萄牙 (3-3)
桌山国家公园 邮资图:雕鸮
2002 波兰 波兰国家公园 邮资明信片 Cp1280-81 (2-2)
雕鸮
2003 瑞典 (1全)
雕鸮
2003 阿尔巴尼亚 (4-3)
雕鸮
2003 乌克兰 (12-1)
雕鸮
2004 立陶宛 (2-1)
雕鸮
2004 比利时 (7-7)
雕鸮
2007 葡萄牙 (6+1MS-5)
雕鸮
2008 白俄罗斯 (4-1)
雕鸮
2010 拉脱维亚 (2-2)
雕鸮
2015 比利时 (10-4)
雕鸮
2015 挪威 (1全)
雕鸮
2015 波兰 (4-1)
雕鸮
2017 蒙古 (4-1)
雕鸮
2018 罗马尼亚 (4-3)
雕鸮
2021 北马其顿 (5+1MS-MS)
雕鸮
2022 克罗地亚 (4-2)
雕鸮
2023 白俄罗斯 (8-4)

大雕鸮(Great horned owl,学名:Bubo virginianus)是美洲一种大型的猫头鹰。它们的适应力强,是美洲分布得最广的鸱鸮科。南美洲南部的小雕鸮经常被认为是大雕鸮的亚种。

大雕鸮长46-68厘米,翼展长101-153厘米。雌鸟比雄鸟大,平均长55厘米,翼展长124厘米,重1.4公斤。较大的个体分布在近极地,较小的个体则接近赤道,符合伯格曼定律(Bergmann's Rule)。大雕鸮的耳边绒毛很大,面部呈红色、褐色或灰色,喉咙有一片白色。虹膜黄色,其下B. V. nacurutu的虹膜则是琥珀色。其“角”并非耳朵或是真正的角,而只是绒毛或羽毛。下身浅色带有褐色斑纹。脚上至爪前都长有羽毛。个别及地区性的颜色都有分别:靠近极地的个体呈较浅色,而在中美洲的则呈深朱古力褐色。大雕鸮的叫声是低音但大部的咕咕声,一连四或五个音节。雌鸟的叫声较高音,尾音上升。幼鸟只会发出嘶嘶声,很易与仓鸮的叫声混淆。大雕鸮很易与小雕鸮及其他雕鸮属混淆。不过它们一般都是异域的。

大雕鸮
1968 乌拉圭 (5-2)
大雕鸮
1986 加拿大 (4-4)
大雕鸮
1995 秘鲁 (2-1)
大雕鸮
2001 苏里南 (2-2)
大雕鸮
2016 加拿大 (5-2)

马来雕鸮(Barred eagle-owl,学名:Bubo sumatranus)

马来雕鸮
2013 泰国 (4-1)

雪鸮(Snowy owl,学名:Bubo scandiacus),又名白鸮、查干-乌盖勒、雪猫头鹰、白夜猫子,是鸱鸮科的一种大型猫头鹰,最初是由瑞典自然学家卡尔·林奈于1758年分类。雪鸮因全身几乎为雪白色而得名,而且它们多为昼行性鸟类,因此是很有特点的一种猫头鹰。

雪鸮属于体形较大的鸮类,体长约为50-71厘米,雌性平均体长为66厘米,雄性平均体长为59厘米,翼展125-165厘米,体重1.6-3千克,雌性平均重2.3千克,雄性平均重1.8千克,雄性体型明显小于雌性;由于本物种分布在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寒冷地区,因而雪鸮通体几乎纯白色,体羽端部近黑色,因而在头顶、背部、双翅、下腹遍布黑色扇形斑点,而雌鸟和幼鸟的黑色斑点更多;无其他鸮类常见的耳状羽,浑圆雪白的头部看起来颇为可爱;虹膜黄色;喙黑色;足黄色,强健有力,覆有密羽,爪黑色,钩曲,长2.5-3.5厘米,能迅速征服大型猎物。雄性幼鸟的颈部、颈后和尾羽都比雌性幼鸟白。雄性雪鸮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白,部分年老的雪鸮全身会接近纯白色,而雌性雪鸮身上的一些斑点终身不消失。雪鸮的羽毛非常浓密,正是这些浓密的羽毛使它们能在气温−50℃的环境下还能保持38-40℃的体温。因此,如果它们遇到强风,就会找到石堆、雪堆或是干草堆作为避风处,然后蜷缩身体贴在地面上,这样它们浓密的羽衣就能为它们御寒。

雪鸮
雪鸮
1973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6-3,6)
雪鸮
1984 匈牙利 (7-5)
雪鸮
1987 格陵兰 (2-2)
雪鸮
1990 苏联 (3-1)
雪鸮
1995 中国 (4-3)
雪鸮
1997 瑞典 (3-2)
雪鸮
1997 马恩岛 (6+1MS-5)
雪鸮
雪鸮
雪鸮
雪鸮
雪鸮
1999 格陵兰 (4全)
雪鸮
2007 白俄罗斯 (4-2)
雪鸮
2013 比利时 (10-1)
雪鸮
2017 联合国 (6-1)
雪鸮
2017 波兰 (4-1)
雪鸮
2017 蒙古 (4-4)
雪鸮
2018 挪威 (3-2)
雪鸮
2018 加拿大 (5-2)
雪鸮
2018 俄罗斯 (1全)
雪鸮
2023 白俄罗斯 (8-8)

毛腿渔鸮(Blakiston's fish owl,学名:Bubo blakistoni),又称毛腿渔枭,是一种大型鸮形目鸟类,原属于鸱鸮科渔鸮属(Ketupa),现隶属于雕鸮属(Bubo)。2022年,为与其新分类地位相符,“中国鸟类名录”10.0版将毛腿渔鸮的中文名修改为毛腿雕鸮。

成年毛腿渔鸮体长67~77cm,耳羽长而尖,面盘不明显。眼睛虹膜橙黄色,嘴浅灰色。体羽灰褐色,飞羽褐色,有淡赭色纵纹和横斑及斑点。胸、腹,肋具褐色羽干纹。

毛腿渔鸮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北海道和中国东北地区。栖息于森林中溪流水域,以鱼为食。

毛腿渔鸮
上方邮票:毛腿渔鸮
1983-1984 日本 (10+1MS-2,MS)
毛腿渔鸮
2007 日本 (10-3)

褐鱼鸮(Brown fish owl,学名:Bubo zeylonensis)是一种猫头鹰。它们栖息在温暖的亚热带及潮湿热带的亚洲大陆及离岸岛屿。

褐鱼鸮最初被分类在鱼鸮属中。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序列显示鱼鸮属未必是正确分类,为了方便所以基于外观而将它们分到雕鸮属中。不过根据一些热带鹰鸮的研究结果,鱼鸮属可能较为接近雕鸮属及为一有效的属。

褐鱼鸮的体型很大,有明显的耳羽,一般长55厘米及重2-2.5公斤。亚种在体型上所分别,雄鸟比雌鸟细小,最细小的也有50厘米长及重1.1公斤。上身呈赤褐色,满布黑色或深褐色的斑纹。下身呈淡黄色至白色,也有深色或淡褐色的斑纹。喉咙呈白色并十分明显,面盘却不明显。虹膜黄色,脚呈沉黄色,喙深色。雄鸟及雌鸟的颜色接近。

褐鱼鸮
1995 越南 (5+1MS-1)
褐鱼鸮
2011 伊朗 (4-4)

(Verreaux's eagle-owl,milky eagle owl,giant eagle owl,学名:Bubo lacteus)

1978 冈比亚 (4-1)
1993 津巴布韦 (4-4)
2007 南非 (5-4)

法老雕鸮(Pharaoh eagle-owl,学名:Bubo ascalaphus),又名荒漠雕鸮,是鸱鸮科雕鸮属下的一个物种,属于小型的雕鸮,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中部与非洲北部。

法老雕鸮
2013 联合国 (12-10)

海角雕鸮(Cape eagle-owl,学名:Bubo capensis)

海角雕鸮
1981 西斯凯 (17-17)
海角雕鸮
1999 津巴布韦 (4-1)
海角雕鸮
2007 南非 (5-2)

斑点雕鸮(Spotted eagle-owl,African spotted eagle-owl, African eagle-owl,学名:Bubo africanus)

斑点雕鸮
1978 博茨瓦纳 (17-14)
斑点雕鸮
1993 津巴布韦 (4-3)
斑点雕鸮
1998 纳米比亚 (5-5)
斑点雕鸮
1998 南非 (10-8)

领鸺鹠(Collared Owlet,学名:Glaucidium brodiei),又名鸺鹠,俗称小猫头鹰,为鸱鸮科鸺鹠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北纬35度以南的东亚与东南亚地区。

领鸺鹠
1999 老挝 (4-1)
领鸺鹠
2011 台湾 (4-4)
领鸺鹠
2013 泰国 (4-4)

花头鸺鹠(Eurasian pygmy owl,学名:Glaucidium passerinum)是一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针叶林地带的一种小型鸮鸟,属于鸱鸮科鸺鹠属。成年花头鸺鹠身高约18厘米,体羽蓬松。头部灰色,顶部布满白色斑点。眼睛较小,虹膜呈橘黄色。喙灰色。上体灰褐色,有白色斑点;下体颜色偏白,带有灰褐色纵纹。脚为黄色。模式产地位于瑞典,中国黑龙江省和河北省清东陵有记载。属于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花头鸺鹠
2003 乌克兰 (12-5)
花头鸺鹠
2007 白俄罗斯 (4-3)
花头鸺鹠
2011 列支敦士登 (8-2)
花头鸺鹠
小本票封皮:(下)花头鸺鹠
2014 立陶宛 (2-2)
花头鸺鹠
2016 拉脱维亚 (2-1)
花头鸺鹠
2020 罗马尼亚 (4-1)
花头鸺鹠
2023 白俄罗斯 (8-6)

(Ferruginous pygmy owl,学名:Glaucidium brasilianum)

1989 萨尔瓦多 (4-4)

(African barred owlet,学名:Glaucidium capense)

1987 津巴布韦 (4-1)
1998 纳米比亚 (5-3)
2007 南非 (5-3)

珠斑鸺鹠(Pearl-spotted Owlet,学名:Glaucidium perlatum)

珠斑鸺鹠
1987 津巴布韦 (4-2)

(Cuban pygmy owl,学名:Glaucidium siju)

2017 古巴 (6+1MS-6)
2019 古巴 (6+1MS-MS)

黄腿渔鸮(Tawny fish owl,学名:Ketupa flavipes)又名黄鱼鸮,为鸱鸮科鱼鸮属下的一个种。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南半岛、中国西南部、台湾。在台湾,分布在雪霸国家公园武陵地区,主要栖息地包括七家湾溪、有胜溪流域。

黄腿渔鸮
2013 台湾 (4-3)

(buffy fish owl,学名:Ketupa ketupu)

2002 马来西亚 (4+2MS-4)

(Bare-legged owl,Cuban bare-legged owl,Cuban screech owl,学名:Margarobyas lawrencii)

2019 古巴 (6+1MS-6)

东美鸣角鸮(Eastern screech owl,学名:Megascops asio),是一种小型猫头鹰。常见于美国。

成鸟长度为16-25厘米,其腹部羽毛为暗红色或暗灰色的图案。小而结实,尾短翅宽,头大且圆,眼睛黄色,尾羽淡黄色。暗红色在南部地区分布更广泛一些,两个颜色的变种互相配对时有发生。在加拿大西部和美国中北部还存在一种浅灰色变种。

东美鸣角鸮
1998 加拿大 (4-3)

巨角鸮(Giant scops owl,学名:Mimizuku gurneyi)是一种猫头鹰,是小雕鸮属下的唯一物种。巨角鸮是菲律宾的特有种。以大小及结构来看,它们是介乎于角鸮属及雕鸮属之间。巨角鸮栖息于亚热带或热带低地的潮湿森林。它们受到失去栖息地的威胁。

巨角鸮
1995 联合国 (12-2)
巨角鸮
巨角鸮
巨角鸮
巨角鸮
2004 菲律宾 (4全)

褐鹰鸮(Brown hawk-owl,学名:Ninox scutulata)。

褐鹰鸮
2012 台湾 (4-4)

(Rufous owl,rufous boobook,学名:Ninox rufa)。

2016 澳大利亚 (4-1)

(Australian boobook,学名:Ninox boobook)。

2010 澳大利亚 (6-5)
2016 澳大利亚 (4-4)

圣诞岛栗鹰鸮(Christmas boobook,Christmas Island hawk-owl,学名:Ninox natalis)是一种猫头鹰,圣诞岛上的特有种。它们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潮湿森林及丛林。它们受到失去栖息地的威胁。

圣诞岛栗鹰鸮
2002 圣诞岛 (4-2)

(Papuan boobook,jungle boobook, jungle hawk owl, 学名:Ninox theomacha)

2020 罗马尼亚 (4-4)

(Barking owl, winking owl,学名:Ninox connivens)

1997 澳大利亚 (6-1)

(Powerful Owl,学名:Ninox strenua)

1996 澳大利亚 (4-2)

斑布克鹰鸮(Morepork,学名:Ninox novaeseelandiae)

斑布克鹰鸮
斑布克鹰鸮
斑布克鹰鸮
2022 诺福克 (2全)

普通角鸮(Eurasian scops owl,学名:Otus scops)又名红角鸮或欧亚角鸮,为鸱鸮科角鸮属的鸟类,俗名夜猫子、聒聒鸟子。体长可达20厘米。上体大都为灰褐色,布满虫蠹状黑褐色细纹,耳羽延长突出。昼伏夜出,主要食物为昆虫;啼声响亮,在繁殖时期中常彻夜不休;营巢于树洞中。

普通角鸮
1963 以色列 (10-8)
普通角鸮
1968 匈牙利 (8-5)
普通角鸮
1991 西斯凯 (4+1MS-2)
普通角鸮
1994 韩国 (1全)
巴拉顿高地国家公园 普通角鸮
2001 匈牙利 (3-1)
普通角鸮
2003 乌克兰 (12-7)
普通角鸮
2008 白俄罗斯 (4-3)
普通角鸮
2010 日本 地方自治法实施60周年 爱知县 (5-2)
普通角鸮
2017 塞尔维亚 (4-4)
邮票:普通角鸮
2017 匈牙利 (4+1MS-MS)
普通角鸮
2023 白俄罗斯 (8-1)

领角鸮(Collared scops owl,学名:Otus lettia),角鸮属的一种。领角鸮以前被认为是现在被分离为印度领角鸮(Otus bakkamoena)的亚种。

领角鸮
2006 香港 (16-2)
领角鸮
2013 台湾 (4-1)
领角鸮
2013 泰国 (4-3)

兰屿角鸮(Ryūkyū scops owl,学名:Otus elegans)又名琉球角鸮、优雅角鸮,是一种小型的猫头鹰,多数分布在台湾东南的兰屿岛上、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是那里的留鸟。兰屿岛上的达悟族人依它的叫声命名为“嘟嘟物”totoo。

兰屿角鸮体形较小,体长约22厘米,体色棕褐,有竖起的耳羽。虹膜黄色。兰屿角鸮的叫声很有特点,雌雄的叫声差异明显,通过这些叫声在黑暗的生活中交流。

兰屿角鸮生活在雨林之中,是夜行性。它们的食物以昆虫为主,兰屿岛上大量的蟋蟀若虫和蜈蚣是他们常吃的食物,吃食时经常用一只脚抓握,往嘴里送的同时闭上双眼,样子很陶醉。白天时,它们常站在树桩上睡觉。1985年前,国外的研究者曾经描述兰屿角鸮吃啮齿类。但据中央研究院多年来的研究,由于兰屿岛上的啮齿类体形较大,它们并不吃哺乳类,只是有时吃绣眼。由于不吃哺乳类,它们很少吐唾余,对于它们的食性多通过粪便研究。兰屿角鸮以树洞为巢,是单配制,雌鸟产卵后负责孵化,从孕育到孵化期结束,雄鸟都要外出觅食给雌鸟补充体力。兰屿角鸮每窝产卵约2~3个,蛋的形状较圆,体积比乒乓球略小。

兰屿角鸮
2013 台湾 (4-4)
兰屿角鸮
2020 日本 天然纪念物 第5集 (10-3)

黄嘴角鸮(Mountain scops owl,学名:Otus spilocephalus)为鸱鸮科角鸮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缅甸、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台湾以及中国的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主要生活于海拔1000-3000米的高山常绿林中、在台湾、则栖息在低海拔的树林中以及繁殖上升至800米的高度。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大吉岭。

黄嘴角鸮
2012 台湾 (4-2)

东方角鸮(Oriental scops owl,学名:Otus sunia)为鸱鸮科角鸮属下的一个种。

东方角鸮体型小、羽毛多变、其眼睛为黄色,耳簇不经常直立。通过其发白的肩胛条纹,特征明显的下体、非苍白色的颈部很容易能将其与领角鸮区别开来。东方角鸮有两种颜色:灰色和红褐色;有时也会出现颜色两者只见的个体。性别并不会导致颜色出现显著差异。当被打扰时,个体可能会因半闭眼睛并愣住。东方角鸮会发出如同“tuk tok torok(英文拟声词)”一样的明亮叫声。

东方角鸮
2011 台湾 (4-2)

纵纹角鸮(Pallid scops owl,学名:Otus brucei)为鸱鸮科角鸮属的鸟类。分布于前苏联、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纵纹角鸮
1987 以色列 (4-2)
纵纹角鸮
2011 伊朗 (4-3)
纵纹角鸮
2019 土耳其 (2-1)

(African scops owl,学名:Otus senegalensis)

1987 津巴布韦 (4-4)
2020 博茨瓦纳 (4全)

(Sunda scops owl,学名:Otus lempiji)

1999 老挝 (4-2)

塞舌尔猫头鹰(Seychelles scops owl,bare-legged scops owl,学名:Otus insularis),又名裸腿角鸮。是塞舌尔马埃岛的一种角鸮。

塞舌尔猫头鹰长19-22厘米,双翼长17厘米。它们呈锈褐色及有黑斑。下身及面部呈赤褐色,长是灰色及没有羽毛。眼睛很大及呈金黄色。耳朵非常细小。它们主要吃壁虎、树蟾及昆虫。

塞舌尔猫头鹰最初分布在塞舌尔的马埃岛、普拉兰岛及西卢埃特岛(Silhouette Island)。山区云林的消失及入侵物种令它们的数量大幅下降,并于1906年估计已经灭绝。于1959年,在马埃岛海拔200米的山区云林再次发现它们的踪迹;而到了1999年则发现它们的鸟巢。于2000年透过红外线相机拍到雌鸟与其雏鸟。由于缺乏资料,故它们长久被认为处于极危。由于保育工作的推行,于2002年估计它们的数量回升至318只,分布在面积约33平方公里的地方。于2004年它们被列为濒危物种。

塞舌尔猫头鹰
塞舌尔猫头鹰
塞舌尔猫头鹰
塞舌尔猫头鹰
1985 塞舌尔 (4全)

白脸角鸮(Northern white-faced owl,学名:Ptilopsis leucotis)是鸮形目鸱鸮科下的一个物种。南白脸角鸮(Ptilopsis granti)本来也是一并收录于此物种中,后来才被划分为另一物种。

白脸角鸮可于横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与赤道之间的地域中找到其踪影。它出现于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德、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利比里亚、马里共和国、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苏丹共和国、多哥、乌干达等国家。

全长19-24厘米,体重不详,雌鸟比雄鸟体型稍大。全身体羽棕灰,遍布细长纵纹。白色面盘边缘黑色。虹膜深黄或橘红。

白脸角鸮
1987 津巴布韦 (4-3)
白脸角鸮
1995 越南 (5+1MS-5)
白脸角鸮
1998 纳米比亚 (5-2)

眼镜鸮(Spectacled owl,学名:Pulsatrix perspicillata)鸮形目鸱鸮科热带美洲森林区的夜行性猛禽。幼鸟白色,具黑色脸盘。成鸟体长约50厘米;上体褐色,下体色淡,胸部亦褐色。脸褐色,有白色眉纹。

眼镜鸮
1997 苏里南 (4-1)

帕劳角鸮(Palau owl,学名:Pyrroglaux podarginus)是一种猫头鹰。它们以往被分类在角鸮属中,但现已重置为独立的属中。它们是帕劳的特有种。

帕劳角鸮
1989 帕劳 (4-4)

(Pel's fishing owl,学名:Scotopelia peli)

1980 加蓬 (4-4)
1982 斯威士兰 (5全)
1995 越南 (5+1MS-3)
1997 博茨瓦纳 (18-1)
2007 南非 (5-5)

灰林鸮(Tawny owl,Brown owl,学名:Strix aluco)是林鸮属的一种中型猫头鹰,普遍分布在欧亚大陆的林地。下身淡色及有深色的条纹,上身呈褐色或灰色,已知11个亚种中有几种不同的色型。一般会在树孔中筑巢,并会保护鸟蛋及雏鸟。灰林鸮不迁徙,有高度的区域性,雏鸟若离开父母后若不能找到领土就要面对捱饿的可能。

灰林鸮是夜间活动的猛禽,主要猎食啮齿目动物。灰林鸮会从高处俯冲下来捉住猎物,并将之整个吞下。夜间以视觉及听觉捕捉猎物,飞行时几乎没有声音。灰林鸮能够捕捉较小的猫头鹰,但年轻的灰林鸮有可能反被雕鸮、苍鹰或狐狸等猎杀。虽然灰林鸮的夜间视觉很强,但对颜色的分辨却没有人类的灵敏。灰林鸮的夜间习性及怪异的叫声,使人往往将其与死亡及不幸相联系。

灰林鸮指名种有两个不同的色型,其中一种的上身呈红褐色,另一种的则呈灰褐色,也有介乎于两者的。这两种色型的下身都呈白色,布有褐色的斑纹。

虽然两种色型的灰林鸮在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见到,但红褐色的会较多在潮湿的西欧出没,而灰褐色的则会多在东欧出现,在最北的地区,则所有灰林鸮都是灰色的。西伯利亚及中亚的亚种呈白色及灰色,北非品种则呈深灰褐色,而南亚及东亚种的面盘上有宽条纹。西伯利亚及斯堪的纳维亚亚种比西欧亚种大12%、重40%及翼展阔13%,根据伯格曼法则估计,北方形态一般都比南方的大。

灰林鸮的羽毛颜色是遗传而来的,研究发现灰褐色的灰林鸮繁殖成功率较高,免疫系统较强,体内的寄生虫较少。灰林鸮交配时并不会选择毛色,故此减低了逆选择的压力。红褐色的灰林鸮较多在密林出没;而根据格洛格氏法则,较浅色的灰林鸮会在较冷的地方出没。

灰林鸮
1977 瑞典 (3-1)
灰林鸮
1984 匈牙利 (7-4)
灰林鸮
1986 捷克斯洛伐克 (5-3)
灰林鸮
灰林鸮
1990 波兰 (6-2,3)
灰林鸮
1995 越南 (5+1MS-2)
灰林鸮
灰林鸮
1997 马恩岛 (6+1MS-6,小本票封皮)
灰林鸮
1999 比利时 (4-3)
灰林鸮
1999 卢森堡 (3-1)
灰林鸮
2003 乌克兰 (12-3)
灰林鸮
2009 比利时 (4-4)
灰林鸮
2009 爱沙尼亚 (1全)
灰林鸮
2011 拉脱维亚 (1全)
灰林鸮
2011 台湾 (4-3)
灰林鸮
2017 匈牙利 (4+1MS-2)
灰林鸮
灰林鸮雏鸟
2018 英国 (10-3,8)
灰林鸮
2023 法国 (4-3)

长尾林鸮(Ural owl,学名:Strix uralensis)是一种中等大小及夜间活动的猫头鹰,在欧洲及亚洲北部有达15个亚种。

长尾林鸮比乌林鸮细小,但较灰林鸮大。它们的羽毛较为淡色,呈淡灰褐色,后枕及上背有深褐色的斑纹。头部很圆,面部呈淡灰色,喙呈橙黄色,眼睛细小及呈黑色。它们的尾巴很长及呈楔状,上尾有深色斑纹,双翼很圆。它们的飞行很直接。雄鸟及雌鸟相似,并没有季节性的变更。它们约长50-59厘米,雄鸟翼展达115厘米,雌鸟的也有125厘米。雄鸟重540-730克,雌鸟则重720-1200克。

长尾林鸮会在树穴中筑巢,有时也会利用猛禽的旧巢。它们一般会生2-4颗蛋,需27-34天来孵化。雏鸟要4星期大才离开鸟巢,要直至6星期大才懂飞行。它们带有攻击性,在地盘内会追打猛禽及人类入侵者。长尾林鸮吃啮齿目及中等至大型的鸟类,如松鸦、柳雷鸟及斑尾林鸽。它们的叫声可以远达2公里。

长尾林鸮
1984 匈牙利 (7-6)
长尾林鸮
1989 瑞典 (6-2)
长尾林鸮
2003 乌克兰 (12-2)
长尾林鸮
2008 白俄罗斯 (4-4)
长尾林鸮
2023 白俄罗斯 (8-5)

乌林鸮(Great grey owl,学名:Strix nebulosa)是分布在北半球非常大型的猫头鹰。

成年乌林鸮的头部很大及圆,面部灰色,眼睛黄色,有深色圈围绕。下身浅色及有深色斑纹;上身呈灰色有淡色斑纹。它们没有耳羽,是所有猛禽中拥有最大面盘的。

乌林鸮的大小可以比美雕鸮及毛腿渔鸮。它们比这两种猫头鹰都要轻,还要不及大雕鸮及雪鸮。它们的羽毛较为蓬松,尾巴也较长,所以虽然身体较长,但却较轻。它们约长61-84厘米,雄鸟及雌鸟分别平均长67厘米及72厘米。翼展长达152厘米,雄鸟及雌鸟分别平均长140厘米及142厘米。成年的乌林鸮重700-1800克,雄鸟及雌鸟分别平均重1000克及1290克。雄鸟一般较雌鸟细小。

乌林鸮
2003 乌克兰 (12-4)
乌林鸮
2005 白俄罗斯 (1全)
乌林鸮
2015 波兰 (4-4)
乌林鸮
2017 加拿大 (5-3)
乌林鸮
2017 蒙古 (4-2)
乌林鸮
2018 挪威 (3-1)

褐林鸮(Brown Wood Owl,学名:Strix leptogrammica)是亚洲南部的一种猫头鹰。它们分布在由印度及斯里兰卡至印尼西部及中国南部。

褐林鸮属中等身型,长45-57厘米,上身呈深褐色,肩膀上有白色斑点。下身呈淡黄色,有褐色的斑纹。面部呈褐色或赤色,有白边但没有同心的斑纹,眼睛呈深褐色。颈上有白带。雄鸟及雌鸟相似。褐林鸮中型猛禽,全长约50厘米,上体棕褐色,头顶纯褐色,面盘棕褐色,眼周黑褐色,眉纹近白色,飞羽褐色。 栖息于山地森林中,以鼠类、昆虫为食,筑巢于栎树等天然树洞中。

褐林鸮
2012 台湾 (4-3)

漠林鸮(Omani owl,学名:Strix butleri)是一种猫头鹰,与灰林鸮是近亲。

漠林鸮分布在叙利亚、以色列、埃及东北部及阿拉伯半岛。它们栖息在棕榈树林、沙漠、半沙漠及石沟。它们会在悬崖的洞中筑巢。它们主要吃田鼠、小鼠属及大型昆虫。

漠林鸮呈中等身型,比灰林鸮细小,只有29-33厘米长。它们主要是夜间活动的。它们的身体敦实,头部很圆,就像是缩小了的灰林鸮,但颜色较淡及较少斑纹,尤其是在下身。它们的眼睛也是黄色的。

漠林鸮
1987 以色列 (4-4)

点斑林鸮(Spotted wood owl,学名:Strix seloputo)是林鸮属下的一种猫头鹰。它们分布在婆罗洲周围的地区,但却并没有在本岛上出没。

点斑林鸮
1995 越南 (5+1MS-4)

(Mottled owl,学名:Strix virgata)

2008 巴西 (2-1)

非洲林鸮(African wood owl,Woodford's owl,学名:Strix woodfordii)是一种中等大小的猫头鹰。

非洲林鸮的眼睛深色及没有耳羽。它们长30-36厘米及重240-350克。它们分布在非洲塞内冈比亚邦联至苏丹及南至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肯雅及南非东岸。[2]它们主要栖息在森林及林地。它们主要吃昆虫,但也会吃爬行类、细小哺乳动物及其他鸟类。它们会于7月至10月间繁殖,会在树穴中生蛋,每次约生1-3只。鸟蛋约需31天孵化。孵化后5星期幼鸟就会离开巢穴,再过2星期就可以飞行。幼鸟会留在母鸟身边约4个月,有时甚至待至下一次繁殖期。它们并未受到威胁,在其分布在仍很普遍。

非洲林鸮
非洲林鸮
1991 西斯凯 (4+1MS-4,MS)
非洲林鸮
1993 津巴布韦 (4-1)

(Black-banded owl,学名:Strix huhula)

1977 苏里南 (14-7)

茶色林鸮(Fulvous owl,Guatemala barred owl,学名:Strix fulvescens)是一种栖息在中美洲云林内的猫头鹰。它们的栖息地只限于高海拔的山区,由1200-3000米,包括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及萨尔瓦多的云林。虽然它们主要是夜间活动的,但有时也可在日间见到它们。

茶色林鸮
1980 萨尔瓦多 (5-4)

猛鸮(Northern hawk-owl,学名:Surnia ulula),又名北方鹰鸮或长尾鸮,是一种猫头鹰。它们虽又称“鹰鸮”,但并非属于鹰鸮属,而是猛鸮属下的唯一物种。猛鸮的体型中等大小,双翼的形状及长的尾巴像鹰,故又称北方鹰鸮。它们长约35-43厘米,翼展69-82厘米。头部很圆,眼睛黄色,上身呈深褐色,下身及尾巴有斑纹。猛鸮的叫声像美洲隼。此叫声会在交配或之后寻找伴侣时使用。

猛鸮
2001 哈萨克斯坦 (3-3)
猛鸮
2003 乌克兰 (12-12)
猛鸮
2007 白俄罗斯 (4-1)
猛鸮
2017 蒙古 (4-3)
猛鸮
2017 波兰 (4-3)
猛鸮
2023 白俄罗斯 (8-7)
  • 动物/鸟纲/鸮形目/鸱鸮科.txt
  • 最后更改: 6周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