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沙鸭亚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秋沙鸭亚科动物邮票。

秋沙鸭亚科(学名:Merginae、英语:seaducks)是雁形目鸭科下的一个亚科。正如其英文名所言,多数秋沙鸭亚科的物种在繁殖季以外的时间都生活在海洋中,多数种类具有特化的盐腺以适应高盐环境,但幼鸭则尚未发育出这样的构造。有些物种较偏好河流的生活环境。

秋沙鸭亚科共有20个现存物种,其中只有两种栖息在纬度较北的区域。其下包含的部分以鱼为食的物种,例如斑头秋沙鸭,其喙的边缘有锯齿状可协助捕获鱼类 ,它们因此特征而被称为“sawbill”。其他物种则以海床的软体动物或甲壳类为食。

鹊鸭(Common goldeneye,学名:Bucephala clangula)为鸭科鹊鸭属的鸟类,俗名金眼鸭、喜鹊鸭、白脸鸭。

体长约50厘米。雄鸟头部较大,黑色羽毛而泛蓝光;生殖季节,嘴基两侧各有一圆形大白斑;下颈和翼的内侧覆羽、次级飞羽、腹部均为白色。雌性头部呈棕黑色,背部棕灰色,腹部白色。雄鸟羽色在冬季与雌鸟近似。

分布于西伯利亚、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美洲、不列颠群岛、地中海、波斯湾、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日本、北美洲、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华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福建、广东等地,一般生活于沿海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鹊鸭
1985 波兰 (6-4)
鹊鸭
1988 匈牙利 (5+1MS-2)
鹊鸭
1990 苏联 (3-2)
鹊鸭
2016 白俄罗斯 (1全)
鹊鸭
2020 比利时 (1全)

巴氏鹊鸭(Barrow's goldeneye,学名:Bucephala islandica)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善潜水,一次能在水下潜泳30秒左右。飞行快而有力,但起飞时两翅需要在水面不断拍打和助跑才能从水面飞起。活动于湖泊、水库、池塘中,有时也混入其它鸭群活动于浅水处。繁殖在北半球北部的广大地区,对多在冬季末或在春季迁徙的路上形成,以鱼、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也采食水生植物。

巴氏鹊鸭是中型水鸭,身长42 - 53 cm,翼展77 -83 cm,雄鸭体重1100g,雌鸭体重800g,寿命18年。成年雄鸭有黑色而泛紫色光泽的头,眼睛与鸭喙间有一个半月形的白色斑。上体羽和双翼黑色,翼间整齐排列的白斑纹,浮在水面时尤其清晰。有金色虹膜,雄鸭喙黑色,雌鸭喙黄色。该物种的名称源自命名者巴罗爵士。

巴氏鹊鸭
1996 冰岛 (2-2)

长尾鸭(Long-tailed duck,学名:Clangula hyemalis)为鸭科长尾鸭属的鸟类,俗名冰凫。分布于欧亚大陆极北部、北美洲、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朝鲜、爱尔兰、英国、波罗的海、纽芬兰岛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河北、天津、福建等地,主要生活于寒冷开阔和波涛汹涌的海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北部。

长尾鸭
长尾鸭
1973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6-1,4)
长尾鸭
1975 苏联 (6+1MS-4)
长尾鸭
1988 冰岛 (2-2)
长尾鸭
1989 格陵兰 (4-1)
长尾鸭
2013 拉脱维亚 (2-1)
长尾鸭
2023 爱沙尼亚 (1全)

丑鸭(Harlequin duck,学名:Histrionicus histrionicus)。

丑鸭是一种体型小巧的结实型深色海鸭。栖息于山溪,以水生动物为主。喜欢成对或成群活动。

丑鸭身长33-54 cm ,翼展56-66 cm,体重500-726 g。身长适度,雄鸟体羽是灰蓝色,黑色并具白色斑纹。脸及耳羽具白色点斑,头高而嘴小。繁殖期雄鸟灰色,两侧栗色,颈背、上胸、下胸及翅羽具白色条纹。肩羽甚长,黑白色。较低的翅膀是褐色,外侧次级飞羽暗金属蓝色,形成暗蓝色翼镜,尾巴,腿和脚是灰蓝色。非繁殖期雄鸟深褐,但肩羽及下胸的白色条纹仍可见。雌鸟不同于雄鸟,体羽以棕色为主,头部两侧有三个白点装饰,腹部为白色,具褐色麻斑点,也无白色肩羽或胸部条纹。飞行中翼下羽黑色,虹膜深褐色;嘴灰色;脚灰色。它们非常丰富多彩的羽毛酷似意大利哑剧中多姿多彩的角色——丑角,故名之。

丑鸭
1977 冰岛 (1全)
丑鸭
1995 俄罗斯 (3-1)
丑鸭
2008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1全)

斑脸海番鸭(Velvet scoter,学名:Melanitta fusca)为鸭科海番鸭属的鸟类,俗名海番鸭、奇嘴鸭。分布于东西伯利亚北部、欧洲、北美洲西伯利亚东部沿海、朝鲜、日本、欧洲、北美洲东西海岸、中国东北及东部海域。多栖息于沿海海滩、内陆淡水河湖间以及湖沼地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斑脸海番鸭
1987 奥兰 (3-3)
斑脸海番鸭
1993 瑞典 (4-2)

黑海番鸭(Common scoter,学名:Melanitta nigra)为鸭科海番鸭属的鸟类,俗名美洲黑凫。分布于北半球较冷地区、欧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包括中国大陆的江苏、福建等地,多栖息于海洋、海港以及河口。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英国及欧洲大陆北部。

黑海番鸭
2011 冰岛 (4-2)

白秋沙鸭(Smew,学名:Mergellus albellus),或简称白秋沙,又名斑头秋沙鸭,是一种细小的鸭,介乎秋沙鸭属及鹊鸭属之间,会与鹊鸭混种。它们是小秋沙属下的唯一种。

由于雄性白秋沙鸭的雪白外表,飞行时黑白分明,故易于辨别。雌性及雏鸭胸部、前额及顶冠则呈灰色,很易与棕硬尾鸭混淆。白秋沙鸭的翼上有白圆点。鸟喙呈钩状及有锯齿,可以帮助捕捉鱼类。

白秋沙鸭在亚洲及欧洲北部的针叶林繁殖。它们需要树木来繁殖。它们会生活在鱼量丰富的湖泊及河流。在冬季会离开繁殖地,并到达波罗的海、黑海、德国北部及低地国家,小数会到达英国。

白秋沙鸭
1993 法国 (4-1)
白秋沙鸭
2000 白俄罗斯 (4-2)
白秋沙鸭
2016 泽西岛 (6-5)

普通秋沙鸭(Common merganser,学名:Mergus merganser)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又名川秋沙,俗称潜水鸭、拉他(邋遢)鸭子、大锯嘴鸭子、鱼钻子或秋沙鸭。分布于西伯利亚、欧洲、北美洲、以及上述以南各地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以及中国大陆的北京雁栖湖怀柔水库黑龙江以至新疆、青海、西藏、及上述以南各地等地,常见于海洋、淡水湖和森林地区河流的周围、湖泊、池塘、河流、江口以及海港。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普通秋沙鸭
1991 南斯拉夫 (4-4)
普通秋沙鸭
1992 瑞典 (4-3)
普通秋沙鸭
1992 拉脱维亚 (4-3)
普通秋沙鸭
1992 爱沙尼亚 (4-3)
普通秋沙鸭
1992 立陶宛 (4-3)
普通秋沙鸭
1995 俄罗斯 (3-3)
普通秋沙鸭雏鸟
1997 波兰 (4-2)
普通秋沙鸭
2020 瑞士 (4-1)

红胸秋沙鸭(Red-breasted merganser,学名:Mergus serrator)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分布于欧亚大陆、北美洲、日本、印度、欧洲、非洲、北美洲、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新疆、东北、甘肃、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四川、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多生活于河流、湖泊、海洋以及苔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红胸秋沙鸭
1975 阿尔巴尼亚 (8-5)
红胸秋沙鸭
1993 法国 (4-4)
红胸秋沙鸭
1993 瑞典 (4-1)
红胸秋沙鸭
1997 冰岛 (2-1)
红胸秋沙鸭
2004 爱尔兰 (4-2)

中华秋沙鸭(Scaly-sided merganser,学名:Mergus squamatus)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也称鳞胁秋沙鸭、唐秋沙鸭。因英文名有称“Chinese merganser”,也经常被称为“国鸭”。

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的黑龙江、吉林、河北、长江以南等地,日本、韩国、朝鲜、缅甸也有分布,越南的种群可能已经灭绝。繁殖地主要在俄罗斯东南部寄中国东北部。在中国大陆中部和南部、日本和朝鲜越冬,偶见于东南亚地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

中华秋沙鸭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喜欢清澈水道,多潜入水下以鱼类为食,因此成为湿地环境指示物种。

中华秋沙鸭成鸟体长49-64厘米,雄鸟头、颈黑色泛绿色光泽,背部黑色,腹部及两胁具黑色鳞状斑,胸白色,枕后冠羽与喙等长,喙鲜红色。雌鸟头颈红棕色,背灰色具鳞状斑,腹部及两胁具黑色鳞状斑,胸白色,枕后冠羽较雄性短,喙红色。亚成体外形同雌性,冠羽和鳞状斑均不明显。

中华秋沙鸭
2015 韩国 (2-1)
边纸:(左)中华秋沙鸭
2021 中国

(Brazilian merganser,学名:Mergus octosetaceus)

1984 阿根廷 (5-4)
1989 巴拉圭 (6-2)

小绒鸭(Steller's eider,学名:Polysticta stelleri)为鸭科小绒鸭属下唯一的一种鸟类,俗名绒鸭。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北极海岸、阿拉斯加海岸及附近岛屿、芬兰、挪威、勘察加半岛、阿留申半岛、千岛群岛、朝鲜半岛海岸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多栖息于苔原冻土、冰封海面以及清水海岸。该物种的模式种发现于西伯利亚东部的堪察加半岛。

小绒鸭
1993 俄罗斯 (3-1)
小绒鸭
小绒鸭
小绒鸭
小绒鸭
小绒鸭
2001 奥兰 (4全)
小绒鸭
2006 立陶宛 (2-1)

欧绒鸭(Common eider,学名:somateria mollissima)是一种体型较大(50~71厘米(20~28英寸))的秋沙鸭,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东西伯利亚的北侧海岸上。欧绒鸭仔主要在北极以及其他靠近北方的地区繁殖,但会在冬季往南部温带地区迁徙,迁徙时会形成大片的鸟群。其飞行速度可达113公里每小时。

欧绒鸭
欧绒鸭
1959 冰岛 (2全)
欧绒鸭
1963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4-1)
欧绒鸭
1975 阿尔巴尼亚 (8-6)
欧绒鸭
1985 波兰 (6-5)
欧绒鸭
1987 奥兰 (3-1)
欧绒鸭
1986 瑞典 (3-1)
欧绒鸭
1993 俄罗斯 (3-2)
欧绒鸭
1993 瑞典 (4-4)
欧绒鸭
1999 丹麦 (4-3)
欧绒鸭
2007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1全)
欧绒鸭
2015 挪威 (4-2)
欧绒鸭
欧绒鸭
2017 法罗 (2全)

王绒鸭(King Eider,学名:Somateria spectabilis)是鸭科中一种体大膘肥,绒乎乎的鸟类,这是北极的气候所使,该物种体圆羽毛丰满是为了适应北极的严寒。春季,雄绒鸭身披黑白分明的羽衣,雌绒鸭身体的大部分则呈褐色。杂食性,以水生动物:鱼、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为食,也吃植物类。分布于北极海岸,除了冰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那里可能会有零星分布。

王绒鸭体长53 -60厘米,翼展94厘米,体重1500-2010克。雄鸭有一个很大的酷似婚礼用的帽子,从头顶到颈部罩住整个面颊,由浅灰色、蓝色、绿色和红色组成绚丽的面具和头盔,橙红色的嘴上有长方形覆头面板。身体后半部的三分之二是黑色,与翕、喉咙及胸部的白色形成明显的对比。背上的羽毛相当突出。雌鸭是一致棕褐色与棕色组成较深的斑纹,是下体的羽毛是棕色和白色相杂。

王绒鸭
1993 俄罗斯 (3-3)
王绒鸭
2007 加拿大 (2-1)
王绒鸭
2015 挪威 (4-1)

白眶绒鸭(Spectacled eider,学名:Somateria fischeri)

白眶绒鸭
1972 苏联 (5-4)
  • 动物/鸟纲/雁形目/秋沙鸭亚科.txt
  • 最后更改: 12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