鮨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鮨科动物邮票。

花鮨(Swallowtail seaperch,学名:Anthias anthias)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东大西洋区,从地中海至安哥拉海域,栖息深度可达300米,体长可达27公分,栖息在砾石底质、珊瑚礁海域,白天躲藏在石缝中,夜间觅食,属肉食性,以甲壳类及小鱼为食,可做为食用鱼、游钓鱼及观赏鱼。

花鮨
2002 摩纳哥 (11-5)
花鮨
2006 葡萄牙 (6+2MS-2)

青星九棘鲈(Coral hind,学名:Cephalopholis miniata)又称青星九刺鮨、红鲙,俗名红格仔、过鱼、红条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个种。

本鱼体色极为艳丽,体型大,体长椭圆形,侧扁,红色但有许多蓝点均匀散布。口裂开阔,上颌稍能活动,可向前伸出,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齿,下颌内侧齿尖锐,排列不规则,可向内倒状;锄骨和腭骨具绒毛状齿。有时体色可见隐约有宽褐色横带,体前半色较淡,后半较暗。前鳃盖骨后缘具细锯齿,不甚明显。鳃盖骨具三枚扁平棘。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47至54枚;纵列鳞数94至114枚。背鳍有硬棘4枚,软条14至16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至9枚;腹鳍腹位,末端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尾鳍圆形。体长可达45公分。

常独游,但亦有以小群出现者,通常栖息在水质清澈,珊瑚生长繁茂的岩沟或珊瑚礁斜坡上,平常躲在礁穴中,但也会在礁区四处游动觅食鱼类或甲壳类。

青星九棘鲈
1990 埃及 (4-4)
青星九棘鲈
2000 南非 (11-6)
青星九棘鲈
2000 越南 (6+1MS-1)
青星九棘鲈
2001 南非 (10-10)

驼背鲈(Humpback grouper,panther grouper,barramundi cod,学名:Chromileptis altivelis)在香港称为老鼠斑,又称青斑,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驼背鲈属的鱼类。

本鱼体侧扁,背部高耸隆起,头小,口大。体色为白色,散布黑色圆点,尾鳍圆形。背鳍硬棘10棘;背鳍软条17至19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9至10枚,体长可达70公分。

驼背鲈
2003 新喀里多尼亚 (3-3)
驼背鲈
2015 所罗门 (4全)

赤点石斑鱼(Hong Kong grouper,学名:Epinephelus akaara),俗名为石斑、红斑,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个种。2006年获选为世界自然基金会海洋十宝的其中一员。现时有赤点石斑鱼养殖业。本鱼体呈红褐色,头、背较深,腹部颜色较淡,头部及体侧密布与瞳孔等大之橙红色斑点;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齿,两侧齿细尖,背鳍最后数棘下方有一大型黑斑,其余鳍无显著之斑点。背鳍硬棘11枚,软条15至17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枚,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体被细小栉鳞,有孔侧线鳞片数约50至53枚。前鳃盖骨后缘一般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长可达50公分。

赤点石斑鱼
1981 香港 (4-1)

网纹石斑鱼(Honeycomb grouper,dwarf spotted rockcod,学名:Epinephelus merra),又称蜂巢石斑鱼,俗名为六角格仔、蜂巢格仔、蝴蝶斑、牛屎斑、石斑、过鱼、花石斑,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个种。本鱼身体及各部位鳍密布多角形暗褐色或黑色斑点。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头背部斜直;眶间区平坦或略凸。眼小,短于吻长。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齿或无,两侧齿细尖,下颌约2-4列。背鳍具硬棘5枚,软条15至17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枚;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腹鳍斑点较不明显,胸鳍、尾鳍、臀鳍的斑点则较小,体型稍呈侧扁,底色为暗褐色。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48至54枚;纵列鳞数98至114枚。体长可达40公分。

网纹石斑鱼
1990 澳门 (4-1)
网纹石斑鱼
2000 越南 (6+1MS-3)

乌鳍石斑鱼(Dusky grouper, the yellowbelly rock cod,yellowbelly grouper,学名:Epinephelus marginatus),为石斑鱼属的一种,被IUCN列为濒危保育类动物,分布于东大西洋区,从法国比斯开湾至南非、西南大西洋区,包括巴西、乌拉圭、阿根廷、西印度洋区,包括马达加斯加南部、莫桑比克、留尼汪海域,栖息深度8-300米,体长可达150公分,栖息在岩石底质海域,为底栖性鱼类,属肉食性,以螃蟹、章鱼、鱼类等为食,为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及游钓鱼。

乌鳍石斑鱼
1966 圣马力诺 (10-1)
乌鳍石斑鱼
1978 意大利 (4-1)
乌鳍石斑鱼
1985 阿尔及利亚 (4-3)
乌鳍石斑鱼
2012 希腊 (10-5)
左一:乌鳍石斑鱼
乌鳍石斑鱼
2012 以色列 (5-1,5)
乌鳍石斑鱼
2016 葡萄牙 (4+1MS-MS-3)
乌鳍石斑鱼
2019 法国 (12-7)

鲈滑石斑鱼(Greasy grouper,Arabian grouper,学名:Epinephelus tauvina,又称巨石斑鱼,俗名龙趸、石斑、过仔鱼、花狗斑)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石斑鱼属的其中一种鱼类。

本鱼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身体为深褐色,有不明显之黑斑,幼鱼时有不明显之阔横带。上颔后端超过之后缘以后,眼径短于吻长或仅其一半。头背部斜直;眶间区微凸。眼小,短于吻长。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齿或无,两侧齿细尖,下颌约2-5列。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63至74枚;纵列鳞数95至112枚。背鳍鳍棘部与软条部相连,无缺刻,具硬棘6枚,软条13至16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枚;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体长可达200公分。

鲈滑石斑鱼
1983 台湾 (2-1)
鲈滑石斑鱼
2002 新加坡 (40-22)

花点石斑鱼(Highfin grouper,学名:Epinephelus maculatus)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石斑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以及中国南海、台湾恒春等海域,栖息深度2-100米,体长可达60.5公分,稚鱼生活在水浅的珊瑚碎石区,成鱼生活在临海礁石、珊瑚礁,属肉食性,以甲壳类、鱼类等为食,可做为食用鱼、观赏鱼,有雪卡鱼毒的报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东南亚。

花点石斑鱼
2003 新喀里多尼亚 (3-1)

伊氏石斑鱼(Atlantic goliath grouper,itajara,学名:Epinephelus itajara)是一种大型的石斑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种。

伊氏石斑鱼主要栖息在热带浅水区的珊瑚及人工礁间,水深达50米;幼鱼栖息在汽水河口、河道及红树林沼泽。它们的分布地包括佛罗里达礁岛群、巴哈马、加勒比海及巴西海岸。它们有时甚至在新英格兰被捉到,但情况甚少。在东大西洋,它们出没于刚果民主共和国至塞内加尔。

伊氏石斑鱼可以达到极大的体型,长达2.5米及重363公斤。以鱼钩钓上的世界纪录是重达309公斤的标本。伊氏石斑鱼十分美味,故大幅度被渔猎。加上它们并不怕羞,故很易被捕捉。它们倾向回到出生地大量产卵,这也使它被大量渔猎。由于它们的数量大幅下降,故已被列为极危物种及禁止渔猎。美国及加勒比海分别于1990年及1993年禁止渔猎。自此它们的数量开始回升,但因繁殖率低,故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回复到以往的数量。

伊氏石斑鱼
伊氏石斑鱼
伊氏石斑鱼
伊氏石斑鱼
2016 安提瓜和巴布达 (4全)

鞍带石斑鱼(Giant grouper,brindlebass, brown spotted cod, bumblebee grouper, Queensland groper,学名: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中文俗名龙趸、龙胆石斑、𩼣鱼、鮢𩼣鱼、鮢过鱼、深海野生大石斑鱼、枪头石斑鱼、倒吞鲎、鸳鸯鲙、紫石斑鱼,常见英文俗名giant grouper、brindle bass 及 Queensland grouper。是所有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者,故也被称为“斑王”。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非洲东岸、红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西北部(波斯湾除外)。鞍带石斑鱼也会出现在河口。台湾东北部海域有产。这个品种的鱼最大可以成长至约2.7米(9呎)长,440公斤重。鞍带石斑鱼通常居住在沿珊瑚礁区的洞穴或岩缝中,以小鲨鱼及小海龟等数种海洋生物为食。

鞍带石斑鱼在幼年时为黄色,其身体上有三块不规则的黑色斑纹。随着鱼体成长,黑色斑纹内会开始出现白色或黄色的斑点。成鱼的鳍有黑色斑点。鞍带石斑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所以虽然它是一种深海鱼,但现时在台湾、澳洲及香港已能透过混合天然海水和人工饲养用海水来为这种鱼进行人工繁殖。在香港元朗,有养殖鱼塭出产的仅达3至4斤重;台湾屏东县东港镇顶级龙胆石斑则取20至30台斤,一般则是养殖3年,重量在30至50台斤。 鞍带石斑鱼在澳洲昆士兰省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

鞍带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2006 瓦努阿图 (4全)

(学名: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

2005 韩国 韩国岛屿自然风光:马罗岛 (4-3)

黑斑石斑鱼(Potato grouper,学名:Epinephelus tukula),又称蓝身大石斑鱼,俗称金钱龙趸,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石斑鱼属的鱼类,俗名蓝身大斑石斑鱼。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从红海、东非至澳洲昆士兰海域,栖息深度10-150米,体长可达200公分,生活在珊瑚礁区,为底栖性鱼类,属肉食性,以鱼类、甲壳类等为食,可做为食用鱼及游钓鱼,养殖中叫金钱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Mafia、Tanzania。

(上)黑斑石斑鱼
1995 澳大利亚 (6-3)

大西洋鳕(Atlantic cod,学名:Gadus morhua)为鳕属的模式种,被IUCN列为次级保育类动物,分布于北大西洋及北冰洋,栖息深度100-1000米,,为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另外也是重要的养殖鱼及游钓鱼。

本鱼背鳍3个,臀鳍2个,侧线在胸鳍处弯曲,体色多变,从褐色的到呈绿色或灰色的背面与在上侧面上,变成腹侧灰白,腹膜银色的,背鳍软条44-55枚;臀鳍软条33-45枚,体长可达200公分,栖息范围广泛,从沿海至大陆棚,成群游动,属杂食性,以藻类、甲壳类、鱼类、头足类等为食。它可以活13年。

大西洋鳕
2002 拉脱维亚 (2-1)

六带线纹鱼(Goldenstriped soapfish,学名:Grammistes sexlineatus),又称六线黑鲈,俗名为包公,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个种。

本鱼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区,包括红海、马贵斯群岛、日本南部、台湾、新西兰、澳洲、菲律宾、印尼等海域。

本鱼体呈黑褐色,体侧有七条黄色纵带,头部亦有些不规则黄斑。颐部有一皮质小突起。幼鱼体侧只有三条白色纵带,而在第一背鳍前方有一红点,但随鱼体成长而消失,且纵带数目增加。背鳍有硬棘7枚,软条12-14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9枚,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尾鳍圆形。体被细小圆鳞,有孔侧线鳞片数约60-72枚。体长可达25公分。

六带线纹鱼
1968 圣诞岛 (10-1)

鳃棘鲈(Leopard coral grouper,学名:Plectropomus leopardus)为鮨科鳃棘鲈属的鱼类,俗名:豹纹鳃棘鲈、花斑刺鳃鮨、豹纹豹脍、东星斑、七星斑。分布于印度洋到太平洋中部、北至日本南部的菲律宾、台湾岛以及南海诸岛的海南岛等,属于暖水性沿岸鱼类。其一般生活于珊瑚礁。

颜色鲜艳,是很凶猛的“掠食者”,会吞掉任何它能吞掉的鱼。也会吃掉观赏用的甲壳类动物;不会骚扰它们吞不下去的鱼。食物包括各种海水鱼、鱿鱼、贝类及虾。需要经常提供一些活食,足够的营养会保持它的色彩。

鳃棘鲈
2003 新喀里多尼亚 (3-2)

(Spotted coral grouper,学名:Plectropomus maculatus)

1998 中国 (8-2)

丝鳍拟花鮨(Sea goldie,lyretail coralfish, lyretail anthias, scalefin anthias,学名:Pseudanthias squamipinnis),又称金拟花鲈、金花鲈、金拟花鮨,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个种。

本鱼体延长而侧扁。吻短。眼中大,眼眶后缘无乳突。口较大,稍倾斜。上下颌齿细小,前端具犬齿。下及间鳃盖骨下缘具锯齿。体被小栉鳞;侧线完全,侧线鳞数37至43枚;上颌具鳞;背鳍硬棘部有鳞片,偶鳍有腋鳞。有性别差异,幼鱼及未成熟鱼皆为雌性之橘红色,成熟后若干雌鱼会性转变成雄鱼;雄鱼之体色浅绿色;胸鳍出现一紫色圆斑。背鳍连续,具硬棘10枚,软条16至18枚,第3背鳍棘最长,雌雄皆延长如丝;臀鳍硬棘3枚,软条7枚;腹鳍腹位,雄鱼延伸至臀鳍,雌鱼否;胸鳍软条16至18枚;尾鳍弯月形,雄鱼上下叶延长如丝。体长苦达12公分。

丝鳍拟花鮨
2004 以色列 (4-2)

纹首鮨(Painted comber,学名:Serranus scriba),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东太平洋区,从法国比斯开湾至毛里塔尼亚海域,包括地中海及黑海海域,栖息深度5-150米,体长可达36公分,生活在岩石底质海域,为底栖性鱼类,属肉食性,以鱼类及甲壳类为食,可做为食用鱼及游钓鱼。

纹首鮨
1956 南斯拉夫 (9-5)
纹首鮨
1981 希腊 (6-2)
纹首鮨
1993 塞浦路斯 (4-3)
纹首鮨
2016 葡萄牙 (4+1MS-MS-2)
纹首鮨
2021 突尼斯 (4-1)

(学名:Serranus atricauda)

2016 葡萄牙 (4+1MS-MS-1)

九带鮨(Comber,学名:Serranus cabrilla),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东大西洋区,从英吉利海峡至南非海域,包括地中海及黑海西部海域,栖息深度5-500米,体长可达40公分,生活在大陆棚、大陆坡,为底栖性鱼类,属肉食性,以甲壳类、头足类、鱼类等为食,可做为食用鱼、游钓鱼及观赏鱼。

2016 葡萄牙 (4+1MS-MS-4)
  • 动物/辐鳍鱼纲/鲈形目/鮨科.txt
  • 最后更改: 9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