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刺鱼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盖刺鱼科动物邮票。

黄褐阿波鱼(Indian yellowtail angelfish,学名:Apolemichthys xanthurus),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的其中一个种。

本鱼分布于西印度洋区,包括毛里求斯、马尔代夫、印度、留尼汪、斯里兰卡等海域。

本鱼体呈长卵形,吻钝且色淡,呈身体灰白色或淡褐色,在鳞片上的黑色的斑点比较大,造成在身体的颜色从浅蓝灰色渐层至腹侧白色。头部深褐色或黑色一个黄斑在眼睛后上方,大约等于眼直径。尾鳍黄色,背鳍与臀鳍深褐色的黑色有白色的边缘,毗连的尾柄区域也呈黑色。体长可达15公分。

本鱼栖息在珊瑚礁繁盛的区域。经常成对或小群出现,属杂食性,以藻类、海绵与底栖的无脊椎动物等为食。

(右上)黄褐阿波鱼
1975 捷克斯洛伐克 (5-5)

黄刺尻鱼(Lemonpeel angelfish,学名:Centropyge flavissima),为辐鳍鱼纲鲈形目盖刺鱼科的其中一种。

本鱼体侧扁,呈椭圆形,体为一致的金黄色,稚鱼在两边的中央中有一个独特的边缘蓝色的黑色眼状斑。 在鳃盖的后面的边缘上具蓝边且眼睛周围也包围着蓝圈,鱼鳍具蓝边缘,背鳍硬棘14枚;背鳍软条15至16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16枚,体长可达14公分。

黄刺尻鱼
2009 越南 (5-4)
黄刺尻鱼
2010 皮特凯恩 (4-1)

(Resplendent pygmy angelfish,学名:Centropyge resplendens)

2007 阿森松岛 (4全)

胄刺尻鱼(Flame angelfish,flame angel, flaming angelfish,Japanese pygmy angelfish,学名:Centropyge loriculus),俗名火焰神仙,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的一个种。

本鱼鱼体及背鳍、臀鳍主要为橘红色,从鳃盖后面至尾柄以及尾鳍为金黄色,上面有三至四条的垂直条纹。背鳍及臀鳍有紫色边缘,并自逐渐变宽与鳍后部的黑色条纹相结合,胸鳍和腹鳍及鳃盖为橘红色。背鳍硬棘14枚、背鳍软条16-18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17-18枚。体长可达15公分。

本鱼分布于太平洋区,包括菲律宾、澳洲、所罗门群岛、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库克群岛、斐济、东加、万纳杜、法属波里尼西亚、关岛、夏威夷群岛、基里巴斯、约翰斯顿岛、萨摩亚群岛等海域。

(右)胄刺尻鱼
1995 澳大利亚 (6-2)
胄刺尻鱼
2010 皮特凯恩 (4-3)

双棘刺尻鱼(twospined angelfish,学名:Centropyge bispinosa),又称双棘棘蝶鱼,俗名琉璃神仙、蓝闪电,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的其中一个种。

本鱼体椭圆形;背部与腹面轮廓约略相当。吻钝而小。眶前骨游离,下缘凸出,后方具棘;前鳃盖骨具锯齿,具一长强棘;间鳃盖骨短圆,具向后三棘。上下颌相等,齿细长。体呈蓝色,体侧有17至20条橘色横纹,呈现蓝色纹与橘色纹交替排列,而在体前部的橘色纹较模糊不清。各奇鳍成蓝色,而腹鳍和胸鳍略呈橘色。尾鳍圆形。体被稍大栉鳞,躯干前背部具副鳞。背鳍硬棘14枚,软条17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6至18枚;背鳍与臀鳍软条部后端尖形;腹鳍尖形,第一棘几达臀鳍;尾鳍圆形。体长可达12公分。

双棘刺尻鱼
2000 南非 (11-11)

半纹月蝶鱼(Japanese Swallow,学名:Genicanthus semifasciatus),又名半纹背颊刺鱼、半带棘蝶鱼,俗名半纹神仙,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的其中一个种。

本鱼体卵圆形。吻圆钝。眼间隔稍凹。口小;两颌齿呈尖形。前眼眶骨具数棘,后缘游离,且中央具深刻;前鳃盖后缘具锯齿;前鼻孔圆形,小于卵形之后鼻孔。体被中大圆鳞,头部与奇鳍较小;侧线完全,但止于尾柄。成鱼为淡灰褐色,雄鱼在身体的上半部有许多黑色不规则的细横纹。而由头顶向后,沿着黑横纹的末端有片前宽后窄的黄色区域,幼鱼皆为雌相,仅在尾鳍基部及上下叶有黑带。身上无其他斑纹。背鳍硬棘14至15枚,软条16至17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7枚;背鳍与臀鳍软条部后端尖形;腹鳍尖形,第一软条延长至臀鳍;尾鳍成弧形凹入,上下叶并略延长,上有些橘色小点散布。体长可达18公分。

半纹月蝶鱼(雌)
半纹月蝶鱼(雄)
1986 台湾 (10-6,7)

额斑刺蝶鱼(Queen angelfish,blue angelfish, golden angelfish, queen angel, yellow angelfish,学名:Holacanthus ciliaris),俗名女王神仙,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的其中一个种。

本鱼无论幼鱼或成鱼,鱼体都有鲜明的蓝色轮廓,只有纯黄色的尾鳍例外。底色会因光线或相同种类之杂交而变异。成鱼体色为金褐色或鲜艳的黄色和绿色,有错落有致的鳞片,鳃盖的后部及胸鳍的基部为鲜黄色。背鳍硬棘14枚,软条19至21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20至21枚。体长可达45公分。

额斑刺蝶鱼
1995 越南 (6-4)

塞拉里昂刺蝶鱼(Clarion angelfish,clarion angelfish,学名:Holacanthus clarionensis),俗名橙色神仙、风琴神仙、号角神仙,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的其中一个种。

本鱼体长卵形侧扁,吻短稍尖,幼鱼鱼体侧为橙红色,镶有多条紫色横纹,成鱼的头部及大半体侧均变成绿色,只有尾部、背鳍及胸部仍为橙色。体长可达20公分。

塞拉里昂刺蝶鱼
2017 联合国 (12-7)
刺盖鱼属
1998 葡萄牙 (2-2)

主刺盖鱼(Emperor angelfish,学名:Pomacanthus imperator,又名条纹盖刺鱼、条纹棘蝶鱼,俗名皇后神仙、大花面)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刺盖鱼属的的其中一种鱼类。

本鱼体略高而呈卵圆形;背部轮廓略突出,头背于眼上方平直。吻钝而小。眶前骨宽突,不游离;前鳃盖骨后缘及下缘具弱锯齿,具一长棘;鳃盖骨后缘平滑。

幼鱼体呈深蓝色底色,头及身上有许多亮蓝色和白色圈纹。幼鱼的身上横纹在体后端呈弧形或环状,随成长而逐渐转为15~25条纵纹且颜色变黄。一般需要四年才完全变为成年色泽。家养的主刺盖鱼有可能保留幼年花色。

成鱼体为黄蓝相间的纵纹,尾鳍黄色,具黑眼带,在胸鳍处有块大横斑,但此横斑未达背部。体被中型圆鳞,具数个副鳞;头具绒毛状鳞,颊部与奇鳍具小鳞,前鼻孔大于后鼻孔,奇鳍鳍条在成长后会延长。背鳍硬棘14枚,软条20~22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20枚;背鳍与臀鳍软条部后端截平;腹鳍尖,第一软条延长,几达臀鳍;尾鳍钝圆形。体长可达40公分。

主刺盖鱼
1963 以色列 (4-4)
主刺盖鱼 幼鱼
1967 波兰 (9-2)
主刺盖鱼
1986 马尔代夫 (4-4)
主刺盖鱼
1986 新喀里多尼亚 (2-1)
主刺盖鱼
1989 新加坡 (4-3)
(左)主刺盖鱼
1990 埃及 (4-3)
主刺盖鱼
1995 托克劳 (4+1MS-2)
主刺盖鱼
1998 中国 (8-1)
主刺盖鱼
2000 南非 (11-4)
主刺盖鱼
2000 越南 (6+1MS-2)
主刺盖鱼幼鱼
2001 新加坡 (9-7)
主刺盖鱼
2012 法国 (4-4)
主刺盖鱼
2018 澳大利亚 (5-4)

马鞍刺盖鱼(Blue-girdled angelfish,majestic angelfish,学名:Pomacanthus navarchus),又称蓝肩剑盖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的其中一个种。本鱼体长卵形侧扁,吻短稍尖,口小,体淡褐色,每一鳞片具蓝色大斑点,头部具蓝色纹之花脸,眼睛周围,尾鳍、胸鳍及腹部等为黄色。稚鱼侧边上黑色的有浅蓝色弯曲垂直的斑纹。背鳍硬棘13至14枚,软条17至18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8枚。体长可达28公分。

马鞍刺盖鱼
1989 新加坡 (4-2)

黄颅刺盖鱼(Blueface angelfish,the yellowface angelfish,学名:Pomacanthus xanthometopon),俗名蓝面神仙,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的其中一个种。本鱼体略高而呈卵圆形,吻钝而小,鳃前盖骨具一硬棘。幼鱼期体深蓝色,遍布白色半圆细纹。成鱼体转变呈黄褐色且密布小蓝点,额部深褐色,头部呈亮蓝色,并散布褐色斑纹,最明显的特征是脸部呈黄色,胸鳍、尾鳍和胸部黄色,背鳍软条部有一黑色眼斑。背鳍背鳍硬棘13至14枚,软条16至18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6至18枚。体长可达38公分。

黄颅刺盖鱼
小本票封皮:黄颅刺盖鱼
1995 新加坡 (4-1)
黄颅刺盖鱼
2001 新加坡 (9-6)
黄颅刺盖鱼
2014 波兰 (8-6)

肩环刺盖鱼(Blue ring angelfish,学名:Pomacanthus annularis),又名环纹刺盖鱼、环纹盖刺鱼、环纹神仙,是鲈形目刺盖鱼科刺盖鱼属的鱼类。

本鱼体略高而呈卵圆形;侧扁,吻短稍尖。体黄褐色,由胸鳍基部向后上方斜走至背鳍有5至7条蓝色环纹,幼鱼体是以蓝色镶以放射状的白线。背鳍硬棘13枚,软条20至21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20枚;背鳍与臀鳍软条部后端截平;腹鳍尖,第一软条延长,几达臀鳍;尾鳍钝圆形。体长可达45公分。

肩环刺盖鱼
1986 台湾 (10-8)
肩环刺盖鱼
1988 马来西亚 (5+1MS-MS)
肩环刺盖鱼
2002 新加坡 (40-30)

黄尾刺盖鱼(Goldtail angelfish,学名:Pomacanthus chrysurus),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的其中一个种。本鱼体长卵形,侧扁,吻短稍尖,口小。幼鱼体为蓝色镶弧形白色纹,成鱼体色在头部附近为褐色而身体为深褐色,体侧具有6至7条白色垂直条纹,头部及腹鳍、臀鳍上具有蓝纹,尾鳍黄色,具有白色斑纹。背鳍硬棘13至14枚、背鳍软条17至19枚;臀鳍硬棘 3枚、臀鳍软条18至19枚。体长可达33公分。

黄尾刺盖鱼
1968 比利时 (4-2)
黄尾刺盖鱼
2003 香港 (4-1)

半环刺盖鱼(Koran angelfish,semicircle angelfish,学名:Pomacanthus semicirculatus,又名叠波盖刺鱼,俗名蓝纹神仙)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刺盖鱼属的其中一种鱼类。

本鱼体略高而呈卵圆形;背部轮廓略突出,头背于眼上方平直。吻钝而小。眶前骨宽突,不游离;前鳃盖骨后缘及下缘具弱锯齿,具一长棘;鳃盖骨后缘平滑。体被小型圆鳞,腹鳍基底具腋鳞。成鱼呈绿褐色,上有如波纹般蓝点,鳃盖和鳍有蓝缘,背鳍和臀鳍鳍条部中央的鳍条略延长。幼鱼体呈蓝色,上有许多白色弧形纹,但其弧度小,不成环状。背鳍硬棘13枚,软条20至22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20至21枚;背鳍与臀鳍软条部后端尖形,略呈丝状延长;腹鳍尖,第一软条延长,达臀鳍起点;尾鳍钝圆形。体长可达40公分,有时可以在水族馆买到。

半环刺盖鱼 幼鱼
1967 波兰 (9-8)
(左)半环刺盖鱼 幼鱼
1975 捷克斯洛伐克 (5-5)
半环刺盖鱼
2005 台湾 (4-2)

弓纹刺盖鱼(Gray angelfish,grey angelfish,black angelfish,学名:Pomacanthus arcuatus),又称灰面盖刺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的其中一个种。

本鱼体卵形而侧扁,吻短稍尖,吻部白色,体褐色,鳞片具斑点,尾鳍及臀鳍延长。背鳍硬棘9枚,软条31至33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23至25枚;体长可达60公分。

弓纹刺盖鱼
1995 越南 (6-1)

甲尻鱼(Royal angelfish,学名:Pygoplites diacanthus),又名锦文棘蝶鱼、双棘甲尻鱼,俗名皇帝神仙、帝王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的其中一个种。

本鱼体长卵形。头部眼前至颈部突出。吻稍尖。眶前骨下缘突出,无棘。前鳃盖骨具棘;间鳃盖骨无棘。体被中小型栉鳞,颊部具鳞,头部与奇鳍被较小鳞;侧线达背鳍末端。成鱼体呈黄色,体侧有8至9条有蓝黑色边的白色横带,腹鳍和尾鳍黄色,臀鳍上具蓝黄色交替的弧纹,而背鳍软条部则为深蓝色上有紫色小点。幼鱼的体色和成鱼类似,但只有黄白两色,白横带边缘的蓝黑色缘乃随成长而逐渐出现。且幼鱼背鳍软条部有一黑斑,但随其成长而消失。背鳍硬棘14枚,软条18至19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8至19枚,末端圆形或稍钝尖;尾鳍圆形。体长可达20公分。

甲尻鱼
1962 以色列 (4-4)
甲尻鱼
1968 圣诞岛 (10-5)
甲尻鱼
1984 澳大利亚 (6-6)
甲尻鱼
1985 摩纳哥 (5-1)
甲尻鱼
1986 摩纳哥 (2-1)
甲尻鱼
1986 马尔代夫 (4-2)
甲尻鱼
1989 新加坡 (4-4)
甲尻鱼
1995 越南 (6-3)
甲尻鱼
1998 中国 (8-8)
甲尻鱼
2000 南非 (11-3)
甲尻鱼
2010 澳大利亚 (8-5)
  • 动物/辐鳍鱼纲/鲈形目/盖刺鱼科.txt
  • 最后更改: 3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