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龙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鸭嘴龙科动物邮票。

鸭嘴龙科(Hadrosauridae)是鸟脚亚目恐龙的一科,是一群繁盛的草食性恐龙,包括著名的副栉龙、青岛龙、山东龙、盔龙,化石发现于亚洲、欧洲、以及北美洲的下白垩纪地层。它们是上侏罗纪至下白垩纪的禽龙类的后代,但是前肢明显缩小、攻击力下降、后肢变得肥大,并拥有更加巨大的体型,尾部上下明显更加宽大,嘴巴像现代的鸭子一样有特殊扁平构造。

鸭嘴龙科可分为两个亚科。赖氏龙亚科(Lambeosaurinae)头顶有大型冠饰或管状物,体型较为轻型、但是依然很重;鸭嘴龙亚科(Hadrosaurinae)头顶缺乏冠饰或管状物,少数物种有坚硬头冠,身体较大、体重也比同长度兽脚类至少重1/4以上。

冠龙属(学名:Corythosaurus),又名冠龙、鸡冠龙、盔头龙或盔首龙,是鸭嘴龙科赖氏龙亚科下的一属,生活于上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700万到7650万年前。属名意为“头盔蜥蜴”,κορυθως/korythos在古希腊文意为“头盔”,而σαυρος/sauros 意为“蜥蜴”,因为冠龙的头冠形状,类似希腊战士头盔。

冠龙的第一个标本,是于1912年由巴纳姆·布郎(Barnum Brown)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红鹿河附近发现。除了发现几乎完整的骨骼外,冠龙的化石化的皮肤亦被保存了下来。这亦是世界上第二具被发现的恐龙木乃伊,(第一具为1908年由查尔斯·斯腾伯格于怀俄明州康弗斯县发现的埃德蒙顿龙,与冠龙同属鸭嘴龙科)于1916年,这些标本连同其他省立恐龙公园的化石被一同运往英国。但运送的船只被德国的改装巡洋舰所击沉,这些化石就此沉入北大西洋的海底。到目前为止,冠龙化石都发现于加拿大的恐龙公园组下层、老人组上层。

冠龙曾经具有7个种,包含:模式种C. casaurius、C. bicristatus、短脊冠龙(C. brevicristatus)、凹陷冠龙(C. excavatus)、额冠龙(C. frontalis)、间型冠龙(C. intermedius)。

在1975年,彼得·达德森(Peter Dodson)研究赖氏龙亚科的头颅骨与冠饰差异。他认为这些尺寸与形状的差异其实是跟性别、年龄有关。目前只有一个种被承认,C. casuarius。

冠龙体重约4吨,身长达10米长。如同其他鸭嘴龙类,冠龙的喙嘴是没有牙齿的,但嘴部后段有一些小型、数以百计及互相交错的牙齿。这些是用来压碎、磨碎植物的,并会在损耗后不断更换。

目前已发现超过20个冠龙的头颅骨。就像其他的赖氏龙亚科,它的头颅骨顶端有高的骨质头冠,内有着延长的鼻腔。冠龙的鼻腔一直伸延至冠饰,可能是用来发声的,作为扬声沟通器,或是吓阻掠食动物。科学家推测冠龙能够发出低频的巨大声音,类似管乐器。

由于冠龙有蹼状手掌及脚掌,它曾一度被认为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水中的。但是,后来发现这些蹼状物体,其实是肉质组织,如同很多现今的哺乳动物。

在2011年,科学家比较冠龙、现代鸟类与爬行动物的巩膜环大小,提出冠龙可能属于无定时活跃性的动物,觅食、移动行为跟白天黑夜没有正相关,只休息短暂时间。

冠龙属
1965 波兰 (10-8)

扇冠大天鹅龙属(属名:Olorotitan,意为“天鹅泰坦”,又译大天鹅龙)是赖氏龙亚科的鸭嘴龙科恐龙,化石发现于俄罗斯远东地区阿穆尔州昆杜尔地区附近的乌都赤坎层,年代为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阶中晚期,成为最后幸存至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的恐龙之一。模式种兼唯一种阿尔哈拉扇冠大天鹅龙(Olorotitan arharensis)于2003年由帕斯卡·古德弗伊等人所叙述、命名。正模标本是一具接近完整的骨骸,除了是俄罗斯首次发现完整的恐龙化石,亦是北美洲以外发现过最完整的赖氏龙亚科。

模式种阿尔哈拉扇冠大天鹅龙(Olorotitan arharensis)于2003年由帕斯卡·古德弗伊等人所叙述、命名。属名以拉丁语的olor(天鹅)加上泰坦,意即“巨大的天鹅”,象征它特别加长、多达18节颈椎的颈部。种名意指发现地来自阿尔拉哈县(Arhara)。中文名称则由中国古生物学家邢立达提出,以“扇冠”强调其特殊的头冠形式。

正模标本AEHM 2/845是一副接近完整的骨骸,除了是俄罗斯第一次发现完整的恐龙化石,也是北美洲以外发现过完整度最高的赖氏龙亚科。1990年,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远东矿产研究所的Vladimir A. Nagornyi,在远东地区阿穆尔州的昆杜尔村庄附近的赤塔-哈巴罗夫斯克(Chita−Khabarovsk)高速公路沿线采集化石时,发现了这个挖掘地点。他立即通知布拉戈维申斯克地质探勘研究所。1999年起,在面积至少1000平方米的骨层展开挖掘活动,至2001年正模标本从岩石中完全挖出。

当地属于乌都赤坎层的一部分,年代约可追溯至白垩纪末期马斯特里赫特阶。根据孢粉学证据显示其详细年代可能与美国的地狱溪层、兰斯层相仿,接近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该地动物相与相隔一条黑龙江对岸、中国黑龙江省嘉荫县乌拉嘎镇的渔亮子组连成一片,为一个横跨数百平方米的骨层,并盛产鸭嘴龙科,包含阿穆尔龙、卡戎龙、克贝洛斯龙、昆杜尔龙、黑龙江龙、满洲龙等;此外还有大量零碎、较小的单独骨骼,可能属于以上物种或扇冠大天鹅龙。

扇冠大天鹅龙是相对大型的赖氏龙亚科,2010年葛瑞格利·保罗估计身长8米及体重3.1吨;2012年汤玛斯·霍茨提出较高的估计值为身长12米。

其最大的特征在于头骨上巨大的斧状中空头冠,形状与其他北美赖氏龙亚科截然不同。

头骨由非常长的颈部支撑,颈椎多达18节,超出原本鸭嘴龙科平均值15节。荐骨有15或16节荐椎,比其他鸭嘴龙科多出至少3节。沿脊柱至尾部近端三分之一处的各条神经棘尖端之间有关节相互连接,使得尾部变得特别僵硬;这些联结的规律性显示并非病理因素造成,但还需要其他标本参考才能确认。

扇冠大天鹅龙属
2015 比利时 (10-3)

栉龙属(属名:Saurolophus,意为“蜥蜴冠饰”),又名龙栉龙、蜥脊龙、蜥嵴龙、或蜥冠鳄,是种大型栉龙亚科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亚洲,地质年代约7000万到6850万年前;栉龙是已知少数分布于多数大陆的恐龙之一。栉龙的特征是头颅后方的尖状冠饰,长度约15公分。栉龙是种植食性恐龙(实际上要到中生代末期才有草等禾本科植物,所以不能称为草食性恐龙),可用二足或四足行走。

模式种是奥氏栉龙(S. osborni),是由巴纳姆·布郎(Barnum Brown)在1912年所叙述,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另一有效种是窄吻栉龙(S. angustirostris),化石发现于蒙古,由苏联古生物学家罗特杰斯特文斯基(Anatoly Konstantinovich Rozhdestvensky)所叙述。第三种是克氏栉龙(S. kryschtofovici),化石发现于中国,被认为是疑名。第四个种是莫氏栉龙(S. “morrisi”),化石发现于加州,目前也是疑名。

对于栉龙的了解来自于接近完整的骨骸,让科学家能了解栉龙的骨头结构。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的奥氏栉龙,身长9.8米,头颅骨长1米。奥氏栉龙的重量为1.9吨,发现于蒙古的窄吻栉龙,体型较大,正模标本约12米长;有报导指出发现更大的骨骸。除了体型以外,栉龙的两个种非常相似,但缺乏两者之间差异的研究。

栉龙最独特的特征是它头顶的冠饰,年轻个体的冠饰较小。栉龙的冠饰长而尖状,从眼睛上方开始,往头的后上方45度角倾斜。栉龙的冠饰通常被叙述成坚硬的,但只有顶端是坚硬的,内部的腔室可能有呼吸或调节体温功能。

栉龙属
1990 苏联 (5-4)
栉龙属
1994 哈萨克斯坦 (6+1MS-2)
栉龙属
2000 波兰 (6-1)
栉龙属和脚印
2022 日本 日本-蒙古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 (10-10)

糙齿龙属(属名:Trachodon)也称为粗齿龙,为鸟臀目鸭嘴龙科的一个疑名,其化石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的朱迪思河组,年代为上白垩纪的坎潘阶。它们拥有非常复杂的分类历史,但多被现代恐龙古生物学家所废除。

有趣的是,糙齿龙的外形在过去几十年来被大众文化以及玩具厂商使用为鸭嘴龙科的传统形象,但糙齿龙的化石只有牙齿,而且是来自于鸭嘴龙类与角龙科恐龙(它们的牙齿有明显的两个牙根);而糙齿龙的叙述者约瑟夫·莱迪(Joseph Leidy)承认这些牙齿的差异,并建议将糙齿龙属限制在少数牙齿上,而这些牙齿目前被视为是角龙科的。若将范围限制在鸭嘴龙类的牙齿上,糙齿龙可能属于赖氏龙亚科。

糙齿龙属
1989 几内亚比绍 (7-1)

青岛龙(属名:Tsintaosaurus,发音:/tʃɪŋdaʊˈsɔːrəs/,意为“青岛的蜥蜴”;tsintao为旧式拼音)是一属具有头冠的鸭嘴龙科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东亚,相当于现在的中国山东省,化石发现于莱阳市附近、属于坎潘阶的王氏群金刚口组地层。模式种棘鼻青岛龙(T. spinorhinus)由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锺健于1958年叙述、命名。正模标本头骨保存了一根长4公分的刺状突起,过去被认为这构成一根如独角兽般的独特角状头冠,但近期研究发现这个刺只是头冠断裂剩下的一小部分。

1950年,在山东省莱阳市金刚口镇附近的溪口地区发现了数具大型鸭嘴龙类遗骸。1958年,这些化石由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锺健命名、叙述为模式种棘鼻青岛龙(T. spinorhinus),属名取自发现地附近的青岛市,但采用的是当时普遍的威妥玛拼音;种名将拉丁语的spina(棘刺)与希腊语的ῥίς/rhis(鼻子)组合而成,意为“棘刺般的鼻子”,象征着当时认为具有独特的刺状头冠。

青岛龙的化石皆出土于王氏群的金刚口组地层,年代可追溯至晚白垩世坎潘阶,约7000万年前。正模标本IVPP AS V725是一个带有头骨的部分骨骼;副模标本IVPP V818则是个头盖骨。在同一地区,还挖掘出大量关节脱落的部分骨骼,其中一些被杨归入青岛龙,其他则由杨于1958年命名为金刚口谭氏龙(Tanius chingkankouensis)以及曾于1976年命名为莱阳谭氏龙(Tanius laiyangensis)。到了现代后两个物种通常被认为是次异名或疑名。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有大量的额外标本归入青岛龙。

青岛龙身长约8.3米、体重约2.5公吨。作为一种鸭嘴龙科,青岛龙具有典型的似鸭吻部,以及大量强壮牙齿所构成的齿系,适合咀嚼植物。平常主要以四足行走,但也可用二足方式逃离掠食动物。如同其他鸭嘴龙类,青岛龙可能以群体方式共同生活。

青岛龙的头冠起初被重建成独角兽的形状。其保存下来的是根长约40公分的突起物,从吻部后部顶端几乎垂直地突出。头冠构造中空、上端似乎呈现分叉状,而没有任何相关物种有类似的头冠,它们通常都是长著叶瓣状的头冠。1990年,韦尚保和霍纳对青岛龙头冠的存在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其实是从口鼻顶部碎裂,并在化石过程中被向上扭曲的鼻骨;他们更提出青岛龙其实缺乏这个具鉴别性的头冠特征,因此可能是谭氏龙的异名。然而巴菲陶等人于1993年在对青岛龙头骨进行重新检验后,得出的结论为:头冠并非变形或位移、也不是人工复原的产物。除此之外,已发现的第二具标本也有着类似的垂直构造,表明了青岛龙的头冠确实存在且为独立的属。

青岛龙属
2017 中国 中国恐龙 (6+1MS-1)
  • 动物/爬行纲/鸟臀目/鸭嘴龙科.txt
  • 最后更改: 14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