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龙类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禽龙类动物邮票。

禽龙类(Iguanodontia)是群草食性恐龙,生存于中侏罗纪到晚白垩纪,著名属包括:弯龙、卡洛夫龙、禽龙、豪勇龙、以及鸭嘴龙科…等。禽龙类是第一批发现的恐龙之一。它们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在白垩纪晚期成为多样性、分布广泛的恐龙。不同于早期的鸟脚类恐龙,禽龙类的上颌末端没有牙齿。原始的禽龙类(例如橡树龙)体型小而轻型,可用高速奔跑来逃离掠食动物。禽龙类是相当大的恐龙,有些(例如山东龙身长可达15米,重可达10吨以上)体型上接近最大的兽脚类恐龙。

禽龙属(学名:Iguanodon,意为“鬣蜥的牙齿”),属于蜥形纲鸟臀目鸟脚亚目的禽龙类,为大型植食性动物,身长约10米、高3到4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动物,或是协助进食。

禽龙的化石多数发现于欧洲的比利时、英国、德国。它们主要生存于约1亿2600万年前到1亿1300万年前。禽龙的演化位置大约位于行动敏捷的棱齿龙类首次出现,演化至鸟脚亚目中最繁盛的鸭嘴龙类,这段演化过程的中间位置。禽龙与年代更晚的鸭嘴龙类,共同属于禽龙类演化支。

禽龙的化石在1822年首次发现,并在1825年由英国地理学家吉迪恩·曼特尔进行描述与命名。在过去的研究历史中,有许多化石被归类于禽龙,年代横跨侏罗纪启莫里阶到白垩纪森诺曼阶,范围广达欧洲、北美洲、亚洲、以及北非。但根据近年研究,这些化石多被归类于其他属,或是建立为新属。目前有两个有效种,分别是贝尼萨尔禽龙(I. bernissartensis)与加尔韦禽龙(I. galvensis)。

禽龙是继斑龙之后,世界上第二种正式命名的恐龙。斑龙、禽龙、以及林龙是最初用来定义恐龙总目的三个属。古生物学界对于禽龙的了解,因为新发现的化石而随着时间不断改变。禽龙的大量标本,包括从两个著名尸骨层发现的接近完整骨骸,使得研究人员可提出许多禽龙生活方面的假设,包括进食、移动方式、以及社会行为。禽龙的重建图也随着标本的新发现而改变。

禽龙属
1965 圣马力诺 (9-8)
禽龙属 Iguanodon bernissariensis
1966 比利时
禽龙属
1991 英国 (5-1)
禽龙属
禽龙属
1994 克罗地亚 (2全)
禽龙属
2013 英国 (10-3)
禽龙属
2015 比利时 (10-9)

木他龙属(属名:Muttaburrasaurus),又名木他布拉龙、穆塔布拉龙、马塔巴拉龙或莫它布拉龙,是种植食性鸟脚亚目恐龙,与弯龙、禽龙有接近亲缘关系,木他龙生存于白垩纪早~中期的澳洲东北部,约1亿1200万到9960万年前。某些研究将木他龙归类于禽龙类的凹齿龙科[2]。木他龙是敏迷龙之后,澳洲所发现最完整的恐龙化石。

在1963年,道格·兰登(Doug Langdon)将一个在澳洲昆士兰木他布拉附近发现的部分骨骸进行初步研究。在1981年,Alan Bartholomai博士与拉弗·莫纳儿(Ralph Molnar)这些化石命名为木他龙。发现地点即是木他龙的属名来源,种名则是以发现者名字为名。

正模标本(编号QM F6140)是一个头颅骨下侧、下颌后段、众多脊椎骨、部分骨盆、部分前肢与后肢。化石发现于Mackunda组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阿尔比阶与森诺曼阶。

在北方的昆士兰休恩顿发现的一些牙齿,附近发现的一些个别的牙齿与骨头,以及南方的新南威尔士闪电山脊发现的一些牙齿与一个肩胛骨,可能也属于木他龙。

在1987年,John Stewart-Moore与一个14岁少年Robert Walker,在休恩顿与里奇蒙之间的Dunluce Station,发现了一个名为“Dunluce Skull”的头颅骨。这个头颅骨发现于Allaru泥岩层,地质年代略早。拉弗·莫纳儿认为它们代表木他龙的未命名种(Muttaburrasaurus sp.)。两年后,同一地区还发现两个破碎的身体骨骼。

兰登氏木他龙 Muttaburrasaurus langdoni
1993 澳大利亚 (6-5)

豪勇龙属(属名:Ouranosaurus,意为“勇敢蜥蜴”),又名无畏龙,是种奇特的禽龙类,生存于早白垩纪(早阿普第阶),约1亿1000万年前的非洲。豪勇龙身长7米,重达2.5吨。在1966年与1975年,法国古生物学家菲利普·塔丘特(Philippe Taquet)在尼日阿加德兹Gadoufaouna沉积层发现了两个完整化石,属于艾尔雷兹组(Elrhaz Formation),并在1976年正式叙述、命名。

在1965年1月,菲利普·塔丘特在尼日阿加德兹的Gadoufaouna发现一个鸟脚类化石。在1976年,菲利普·塔丘特将这些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是尼日豪勇龙(O. nigeriensis)。属名里的ourane,在当地图阿雷格语意为“勇敢的”;种名则是以尼日为名。

正模标本(编号MNHN GDF 300)是一个几乎完整的身体骨骼与头颅骨。副模标本(编号GDF 381)是在1972年被发现。除了这两个标本,还发现一个大型肩胛鸟喙骨(编号GDF 301)、一个股骨(编号GDF 302)。化石发现于艾尔雷兹组(Elrhaz Formation,又名Echkar组)上层,地质年代约1亿1200万到1亿1000万年前,相当于阿普第阶到阿尔比阶交界。正模标本目前存放在尼日首都尼阿美的国立自然史博物馆。

豪勇龙是种相当大型的鸟脚类恐龙,股骨长81.1公分。菲利普·塔丘特在命名时,估计其身长约7米长,体重约4吨。在2010年,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 S. Paul)估计其身长约8.3米,而体重约2.2吨,他推测豪勇龙的身体较为轻型。

豪勇龙属
豪勇龙属
2009 南非 (10-5,6)
  • 动物/爬行纲/鸟臀目/禽龙类.txt
  • 最后更改: 9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