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达龙属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快达龙属动物邮票。

快达龙属(属名:Qantassaurus)又名康塔斯龙,是鸟臀目恐龙的一属,是种迅速及二足的植食性恐龙,生存于约1亿1500万年前的澳洲,当时的澳洲位于南极圈之内。快达龙的体型相当于小型灰袋鼠的大小,它们拥有大型眼睛,可以在极地的永夜中保持视力。快达龙是在1996年由帕特·里奇(Patricia Vickers-Rich)与他的丈夫托马斯·里奇(Thomas Rich)在维多利亚州的Inverloch镇附近所发现,并以澳洲航空的简称Qantas为名。

快达龙身长可能约1.8米,高度约1米。参考其近亲,快达龙的大腿很短,但小腿长,可见它可能是迅速的奔跑者。它的后脚有四个脚趾,趾爪触地,而长尾巴可协助转向。尾巴有骨化肌腱,可协助尾巴硬挺。在股骨的上方有隆起的粗隆部,可供肌肉附着,这是棱齿龙科及更原始祖先的特征。

目前仅发现快达龙的颌部骨头碎片。快达龙的下颌有10颗牙齿。由于一般的棱齿龙科有至少14颗牙齿,所以快达龙的口鼻部可能较短、较钝。快达龙有喙状嘴,脸颌的后排牙齿呈叶状,当牙齿磨损脱落后,新的牙齿就会长起来。这些牙齿的外侧有8个明显的垂直棱脊,内侧只有一个大型棱脊。

快达龙生存在1亿1500万前的澳洲,当时为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或早阿尔布阶。当时,南极洲是冈瓦那大陆的一部分,并在南极圈之内。白垩纪时期的气温较温暖,该地区的平均气温为-6至5℃,而永夜维持最少约3个月。根据骨头的成长率,显示棱齿龙科是终年活跃的动物,没有冬眠的习性。骨头结构也显示它们是恒温动物,可以控制体温。很多的澳洲棱齿龙科化石具有疾病的迹像,但这可能是它们在冬天死亡后,骨头被春天溶雪冲刷的痕迹。

根据近亲雷利诺龙的脑壳,显示它们有大型的视叶、大型眼睛,可以在极地的晚间保持视力。

根据化石材料,显示这些小型棱齿类恐龙已适应寒冷的气候。骨头的生长环显示,它们是全年活跃的动物,在冬季没有冬眠习性。根据骨头结构,显示它们是温血动物,可以维持一定的体温。

快达龙是种植食性恐龙,具有五个手指。它们可能以手掌来抓取蕨类或其他植物来吃,并像现今的瞪羚般逃避猎食动物的追捕。它可能有某种的伪装手段,如斑点。

快达龙属
2013 澳大利亚 (6-4)
  • 动物/爬行纲/鸟臀目/快达龙属.txt
  • 最后更改: 3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