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盗龙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大盗龙科动物邮票。

大盗龙类(Megaraptora)是群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与其他兽脚类间的亲缘关系充满争议。其底下的先进物种大盗龙科(Megaraptoridae)以加长的手指爪和大比例的前肢(一般兽脚类前肢比例普遍缩小)闻名。

目前对大盗龙类充满未知,因为还没有发现完整的骨骼。但是大盗龙类仍有许多独特衍征。它们的前肢长而壮硕、进阶物种(大盗龙科)的尺骨呈现独特形状、前两根手指加长并长有巨大弯爪、而第三指较小。大盗龙类的头骨材料十分缺乏,但是一具少年大盗龙标本保存了部分口鼻部,呈现长而纤细,并于2014年被叙述[9]。大盗龙类的腿部骨骼也较细长,类似适应奔跑的虚骨龙类腿部。虽然大盗龙类是身体厚重的兽脚类,它们的骨骼已大幅气腔化或充满气囊。脊椎、肋骨、骨盆的髂骨气腔化至兽脚类中非常罕见的程度,也只在新猎龙发现过。其他特征还包含前后两侧后凹的颈椎、类似美颌龙科的牙齿。

此演化支最早于2010年的研究中命名,并被归类于新猎龙科之下,这是一群体型轻巧的异特龙超科,与巨大的鲨齿龙科(如南方巨兽龙和鲨齿龙)有亲缘关系。一份2013年由Fernando Novas和其同僚发表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反驳这项理论,并提出大盗龙类是从暴龙超科(一群基础虚骨龙类,包含著名的暴龙)底下分出的演化支。后续的研究修正了Novas的数据和研究方法,支持了第三种可能性:与其他有争议性的兽脚类如瓜里丘龙位于基础虚骨龙类,但不属于暴龙超科。无论它们真正的分类位置为何,显然大盗龙类都经历了似新猎龙型态的异特龙类以及基础虚骨龙类的大幅度趋同演化。

南方猎龙属(学名:Australovenator)是异特龙超科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在澳洲的下白垩纪地层,地质年代为阿尔比阶,约1亿1200万到9960万年前。目前只有发现部分的颅骨及颅后骨骼。

南方猎龙的正模标本(编号AODL 604)是一组部分骨骼,包括:左齿骨、牙齿、部分前肢及后肢、部分右肠骨、肋骨、及腹肋。南方猎龙是于2009年被昆士兰博物馆的Scott Hocknull等人研究、描述。模式种是温顿南方猎龙(A. wintonensis),种名是以发现地附近的昆士兰温顿来命名。

根据系统发生学分析发现,南方猎龙是属于肉食龙下目的异特龙超科,有与福井盗龙及鲨齿龙科相似的地方,是鲨齿龙科的姊妹分类单元。同年,南方猎龙与数种类似鲨齿龙科的物种,被归类于新建立的新猎龙科。

南方猎龙与福井盗龙的脚踝部分,与发现于澳洲的距骨标本(编号NMVP 150070)类似。这个标本以往被认为是属于异特龙的未命名种,但现在可能是属于南方猎龙或其近亲。另一种可能是,这个距骨标本可能属于阿贝力龙类。

南方猎龙属
2013 澳大利亚 (6-6)
南方猎龙属
2022 澳大利亚 (5-3)
  • 动物/爬行纲/蜥臀目/大盗龙科.txt
  • 最后更改: 16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