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龙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大椎龙科动物邮票。

禄丰龙属(学名:Lufengosaurus)是蜥脚形亚目恐龙的一个属,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中国西南部。

在1958年,为了庆祝禄丰龙的发现,中国发行了禄丰龙纪念邮票,是第一个登上邮票的恐龙。中国并组架禄丰龙的骨架模型,这是中国的第一个组装的完整恐龙骨架模型。

禄丰龙是中国第一种由中国人发现并完整挖掘、装架的恐龙,也常常被认为是中国国内发现的第一种恐龙。严格来说,中国国内发现的第一种恐龙是满洲龙,但由于它是被俄国人越界盗挖走的,并且化石被盗运到俄罗斯保存,因此知名度不高。

在1930年代晚期,中国地质学家卞美年在云南省北部禄丰县金山镇大洼村挖掘化石。之后,杨锺健加入挖掘禄丰县化石的活动。在1941年,杨锺健命名了许氏禄丰龙(L. huenei)。属名是以化石发现地的禄丰县为名,种名则是以德国古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克·冯·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为名。正模标本(IVPP V15)是一个部分骨骼,发现于中国云南省的下禄丰组。下禄丰组的地质年代最初被认为次三叠纪,目前更精确年代约是侏罗纪早期。

第二个种是巨型禄丰龙(L. magnus),是在1947年被杨锺健命名。种名在拉丁文意为“大型者”。巨型禄丰龙的体型大于许氏禄丰龙约1/3。在欧美古生物学界,多认为巨型禄丰龙是许氏禄丰龙的大型个体,因此是许氏禄丰龙的次异名。

目前已发现至少30个禄丰龙的标本,包含幼年个体。

禄丰龙常被认为是种小型原蜥脚类恐龙,身长估计约6米。如果把巨型禄丰龙算在内,禄丰龙的体型将更大。在2010年,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 S. Paul)估计禄丰龙的身长约9米,体重约2.9公吨。与其他原蜥脚类相比,禄丰龙的颈部相当长,前肢相对地较短,禄丰龙被推测可能是二足动物。杨锺健曾在1941年公布禄丰龙的完整研究,但是在二次大战期间多数遗失,造成研究上的困难。根据仅存的部分研究,可知正模标本的头颅骨长25公分。

杨锺健最初将禄丰龙归类于板龙科。近年亲原分支分类法研究多将禄丰龙归类于大椎龙科。

禄丰龙属
1958 中国 (3-2)
巨型禄丰龙
2014 香港 (6-3)

大椎龙属(属名:Massospondylus)又名巨椎龙,属名在希腊文意为“巨大的脊椎”。大椎龙是基础蜥脚形亚目的一属,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赫塘阶到普林斯巴赫阶),约2亿年前到1亿8300万年前。大椎龙是在1854年,由理查·欧文根据来自于南非的化石而命名。因此它们是最早命名的恐龙之一。大椎龙的化石已经在南非、莱索托、以及赞比亚等地发现。此外,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卡岩塔组、印度、阿根廷等地发现了类似的化石,亚利桑那州、阿根廷发现的化石已被归类于其他属。

长久以来,大椎龙被描述成四足恐龙,但一份2007年的研究认为大椎龙是二足恐龙。虽然基础蜥脚类恐龙被推论可能为杂食性动物,大椎龙却可能是植食性动物。大椎龙身长4到6米,具有长颈部、长尾巴、小型头部、以及修长的身体。大椎龙的前肢具有锐利的拇指指爪,可能用来防卫或协助进食。近年的研究发现大椎龙是以稳定地成长,并具有类似鸟类的气囊,而且有亲代养育的行为。

模式种是刀背大椎龙(M. carinatus);在过去150年来,还有其他七个种被建立过,但其中只有卡拉大椎龙(M. kallae)是目前被认可的有效种。在2000年代,基础蜥脚类的系统分类学已被多次更改过,而许多科学家在当时对于大椎龙在恐龙演化树中的正确位置,没有一致的结论。大椎龙科被建立以包含大椎龙属,但很多年都无法确定有哪些恐龙属于大椎龙科;直到2007年,有数个研究支持大椎龙科的有效性。

大椎龙是种中等大小的基础蜥脚类恐龙,身长约4米,体重接近135公斤,少数的研究则估计大椎龙的身长可达6米。大椎龙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四足动物,但2007年的一份对于前肢生理构造的研究,则认为从它们的动作范围,排除了惯常四足步伐的可能。这个研究也认为大椎龙手部转动的幅度有限,排除了以指关节着地或其他形式的行走方式。

在其他方面,大椎龙是种典型的基础蜥脚类恐龙。它们的身体修长,颈部长,具有大约9节长颈椎、13节背椎、3节荐椎、以及至少40节尾椎。耻骨朝前,如同大部分的蜥臀目恐龙。与同为基础蜥脚类的板龙相比,大椎龙的身体较为轻型。一个近年的发现,显示大椎龙具有发展良好的锁骨,并连接成类似叉骨的型态,由此可知它们的肩胛骨固定不动,更可知这些锁骨不像那些没有真正叉骨的恐龙一样地缺乏功能。这个发现也指出鸟类的叉骨是从锁骨演化而来的。

如同板龙,大椎龙的每个脚掌都有5根脚趾,拇指有大型指爪,可用来协助进食,或抵御掠食者。前掌的第四与第五指小型,使前掌看起来不对称。该2007年的研究指出大椎龙的双手手掌面朝内;而化石出土时,腕部从未保持在关节连接的状态。

大椎龙的头部小,长度接近股骨长度的一半。头部的众多窝孔,减低了头部的重量,并提供肌肉附着处,与容纳感觉器官。这些窝孔在头部两侧成对排列。头部前方为两个大型、椭圆形的鼻孔。眶前孔(Antorbital fenestrae)位于鼻孔与眼睛之间,小于板龙的眶前孔。眼窝所占头部面积比例大于板龙的眼窝。头部后方则为两对颞颥孔(Temporal fenestrae):位于眼窝后方中间的侧颞孔(Lateral temporal fenestrae)、与头顶上侧的上颞孔(Supratemporal fenestrae)。下颌两侧也有小型窝孔。传统上,大椎龙的头部被重建成较板龙的为宽、短,但从不同的标本得知,这个形状可能是导因于化石被挤压时,遭受到不同的力道而变形。有些头部特征随者个体而有所不同,例如:眼窝上侧的骨头厚度、上颌骨后段的高度。这些差异可能是两性异形,或者是个体变化。

如同其他基础蜥脚类恐龙,大椎龙被推测具有颊部。这个推测是根据那些缺乏颊部的爬虫类,它们的颌部骨头表面具有数量众多的小洞,而大椎龙的颌部骨头表面只有少数大型洞孔可供血管通过。颊部可在大椎龙进食时,防止食物溢出。在1986年,阿佛列德·克朗普顿(A.W. Crompton)与约翰·阿特里奇(John Attridge)认为大椎龙明显地咬合不良,并提出下颌前端应具有角质喙嘴,才能解释口鼻部前方牙齿的磨损,与弥补前方牙齿长度的差异。但是,这个理论后来被认为是错误的,应该是上下挤压的结果。未受到挤压的头颅骨并未呈现咬合不良的现象。牙齿的形态似乎随者位置而不同。下颌的牙齿没有上颌牙齿长。颌部牙齿似乎随者位置不同,而有形态上的变化,但并没有如畸齿龙的牙齿那样明显特化。接近口鼻部前方的牙齿,横剖面为圆形,越往末端逐渐变尖;后方的牙齿呈匙状,横剖面为卵形。

大椎龙属
1993 加拿大 (4-3)
  • 动物/爬行纲/蜥臀目/大椎龙科.txt
  • 最后更改: 2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