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鸟龙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似鸟龙科动物邮票。

似鸟龙科(Ornithomimidae)意为“鸟类的模仿者”,是兽脚亚目似鸟龙下目的一科,生存于白垩纪中晚期,分布于现今的北美洲与亚洲等地。

似鸟龙科具有长颈部、喙状嘴,嘴部无齿,外形类似鸵鸟。由于在某些标本的胃部区域中发现了胃石,一种可以用来协助磨碎植物的石头,似鸟龙科被普遍认为是草食性动物。但是,某些其他特征则指出,似鸟龙科可能是杂食性动物。

似鸟龙科被定义为:包含埃德蒙顿似鸟龙,但不包含似金翅鸟龙、似鸟身女妖龙、神州龙、似鹈鹕龙在内的最大演化支。

似鸡龙属(学名:Gallimimus,意为“鸡模仿者”)是似鸟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化石于蒙古国的耐梅盖特地层(Nemegt Formation)中被发现,经常存在于现代戈壁沙漠之中,化石数量中等;它和近亲似鸵龙的骨骼结构极度类似,但是化石却远远少于似鸵龙。似鸡龙在年代上的生存时间为为上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似鸡龙最长可达4-6米及体重440公斤,是最大的似鸟龙科恐龙,奔跑速度非常之快、比似鸵龙更加类似现代鸵鸟。似鸡龙的化石虽然总数不多,但有很多完整的个体骨骼,包括有臀部0.5米高的幼体至2米高的成体,是考古学家最快掌握其完整讯息的恐龙之一。

似鸡龙的化石是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在蒙古的戈壁沙漠被发现,并且由瑞钦·巴思钵(Rinchen Barsbold)等古生物学家命名。属名来自拉丁文的 gallus(鸡)与 mimos(模仿者),主要是因为似鸡龙的颈部骨骼和现生的鸡形目鸟类非常相似。唯一的有效物种是模式种气腔似鸡龙(G. bullatus,或译风力似鸡龙),种名源自于古罗马贵族青年所配戴的球状金属制护身符“Bulla”,是指似鸡龙颅底有个外形与之相似的球状结构。第二个被提出的物种称为蒙古似鸡龙(“G. mongoliensis”)却从未正式编入此属中,日本古生物学家小林快次则认为,“蒙古似鸡龙”并不属于似鸡龙属,而应该属于另一类未命名的似鸟龙科。

似鸡龙有着小型的头部、大眼睛、长颈、短臂、长脚及长尾巴,外型有点像鸵鸟。似鸡龙的特征是手部与肱骨比例,短于似鸟龙类。它的尾巴是用作平衡身体。眼睛在头部的两侧,可见它并没有立体视觉,但较适合发觉四周的危险。就像现今的鸟类,它的骨头是空心的。似鸡龙的身体有很多适应性的特征,显示它是跑得非常快的,例如长四肢、长胫骨、长跖骨及短趾,胫骨比股骨长,适合冲刺,但它奔跑的速度却不得而知。似鸡龙的前肢各有三根手指,长而弯的指爪可能用来勾住树枝,或是抓住小型动物。尾巴长而硬挺,可平衡头部与颈部的重量。

在其中一个似鸡龙头颅骨上有化石化的喙,在喙上的棱脊令人认为它像鸭一样是滤食性摄食。但是,相似的棱脊亦可见于其他草食性的海龟及似鸟龙科,而在相对干旱的季节,滤食性摄食似乎不太可行。似鸡龙似乎可能是杂食性动物,利用它的喙嘴吃植物及捕捉小型动物。

似鸡龙属
2000 波兰 (6-2)
  • 动物/爬行纲/蜥臀目/似鸟龙科.txt
  • 最后更改: 3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