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隐龙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浅隐龙科动物邮票。

浅隐龙科(Cryptoclididae)是蛇颈龙目中的一个科,生存于侏罗纪中期到白垩纪早期。浅隐龙科的体型中等,拥有修长的颈部、宽且扁平的头部、与多又密集的牙齿。它们以小型鱼类与甲壳类为主食。浅隐龙曾经出现在BBC的电视节目《与恐龙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

浅隐龙属(属名:Cryptoclidus)又称短尾龙或隐锁龙,是海生爬行动物蛇颈龙类的一属,生存于侏罗纪中晚期的英格兰。

浅隐龙是最著名的蛇颈龙类之一。它们的标本包含成年个体与幼年个体,有不同的保存状态,化石已在英格兰、北法国、俄罗斯、南美等地发现。属名意为“隐藏的锁骨”,指的是四肢带中的小型、难以辨认的锁骨。

浅隐龙是种中型蛇颈龙类,被估计身长为8米,重达8吨,是种中等大小的蛇颈龙类。它们的头部相当平坦,眼睛朝上。头颅骨宽广而轻型,颌部拥有约100颗连锁的长、纤细牙齿,适合用来猎食鱼类、甲壳动物、以及头足类。内鼻部位在前方,而鼻孔相当小。

浅隐龙的颈部长达2米,似乎并不灵活。它们可能将头部前伸,以避免身体惊动猎物。它们有四个宽广的鳍状肢,除了以波浪状运动方式在水中流动,另一种方式则是将前鳍状肢往上,同时将后鳍状肢往后运动,类似海豚。

在1871年,模式种最初被叙述为蛇颈龙的一个种(Plesiosaurus eurymerus)。种名意为“宽股骨”,指的是前肢的宽度,但在当时被误认为是后肢。

小型蛇颈龙类如浅隐龙,因为它们类似海豹的身体,而被叙述成两栖动物,而非完全海生动物。尽管浅隐龙外表看起来笨重、不灵活,但它们在水中游泳时,使用鳍状肢当桨,以游泳并寻找猎物。它们可能在海中产卵,但这是推测而来的。

浅隐龙的易脆头部与牙齿,使它们不可能咬住任何猎物,因此它们应是以小型、身体软的动物为食,例如鱿鱼与浅水鱼类。浅隐龙可能使用它们的长、啮合牙齿来过滤水中的小型猎物,或者从海底沉积物中寻找低栖动物。

Brown与Cruickshank根据鼻部与鼻孔的大小与形状,而提出浅隐龙能在水中闻出猎物的所在。

浅隐龙属
1965 波兰 (10-2)
  • 动物/爬行纲/蛇颈龙目/浅隐龙科.txt
  • 最后更改: 4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