蝰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蝰科动物邮票。

墨西哥蝮(Cantil, Mexican cantil, Mexican ground pit viper, cantil viper, black moccasin, Mexican moccasin,学名:Agkistrodon bilineatus)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蝮属下的一种毒蛇,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并向南方分布至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目前已有4个亚种得到确认。

在蝮蛇的品种中,墨西哥蝮属于体型较重的一种,身体上有一般蝮蛇的特征。平均体长有60公分,头部宽阔而呈三角形,双眼细小,瞳孔呈直线型,是典型有毒蝮蛇的特征。墨西哥蝮有数种颜色,主要为褐色或黑色,有较深色的斑纹。墨西哥蝮的其中一种亚种“A. b. taylori”更以多款不同颜色的斑纹见称。它们的头部有两条相当明显的条纹,通常呈黄色或白色,由鼻端开始向上眼睑位置一直伸延至颈部,而鼻端与上唇间亦有两条白色横间条纹向两旁伸延至颈侧。墨西哥蝮的幼蛇身体颜色较为深暗,因此体纹通常更为明显,尾巴末端呈浅绿色或黄色,用作引诱猎物。

墨西哥蝮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包括塔毛利帕斯州、新莱昂州、韦拉克鲁斯州及恰帕斯州,尤卡坦半岛的尤卡坦州、金塔纳罗奥州、坎佩切州与及伯利兹北方)与及中美洲(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与及哥斯达黎加西北部)。其标本产地为“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海岸”。

墨西哥蝮与其他分布在美国的蝮蛇一样,都有着典型的暴躁性格,而且非常危险。它们对于外界非常敏感,胆子不大,如果受到威胁的话第一个本能反应通常是逃跑。若然不能逃跑,它们会昂首张口,作出威吓的姿态,并只会在别无他选的情况下才会作出咬击。

墨西哥蝮
1980 萨尔瓦多 (4-2)

(Green bush viper, variable bush viper, leaf viper, Hallowell's green tree viper, 学名:Atheris squamigera)

1995 乌干达 (17-1)

(Green bush viper, variable bush viper, leaf viper, Hallowell's green tree viper,学名:Atheris squamigera)

1995 乌干达 (17-7)

鼓腹咝蝰(Puff adder,学名:Bitis arietans),又名鼓腹膨蝰、鼓腹蝰蛇,俗称鼓腹毒蛇,是一种有毒的蝰蛇,生活在由摩洛哥及西阿拉伯遍及撒哈拉沙漠及雨林区域以外非洲的大草原及草原。由于它们广泛的分布、经常出现、体大、毒性强及容易咬人,比其他非洲的毒蛇造成更多的死亡事故。现时已知其下有两个亚种。

鼓腹咝蝰平均长1米及很粗壮,最大的标本曾达至1.9米长,重超过6公斤,周长达40厘米。在沙特阿拉伯的标本则较为细小,一般短于80厘米。雄性一般较雌性大,而尾巴亦较长。

鼓腹咝蝰的头略呈三角形,粗壮及较为圆顿,比颈部更为粗大。嘴部鳞片细小。眼眶有10-16块鳞片,头顶有7-11块目间鳞片。眼下至上唇由3-4块鳞片分隔,而上唇与下唇则有13-17块鳞片。下唇首3-4块鳞片与颔相接。每根颚骨上各有两只獠牙,全都是有功能的。

鼓腹咝蝰的身体上有29-41列背部鳞片,除了最外一列外,其他都明显的起棱角。腹部鳞片约有123-127块,下尾部则有14-38块,雌蛇则只有少于24块下尾部鳞片。肛门只有一块鳞片。

鼓腹咝蝰的颜色受地理位置影响而不同。头上有两条明显的深纹,一条在冠上,另一条则在眼睛之间。头两侧有两条深色斜纹,由眼睛伸展至上唇。头底部呈白黄色,有零散的斑点。瞳孔颜色由金色至银灰色。身体的颜色由草黄色至浅褐色、橙色或红褐色。表面有18-22个深褐色至黑色的斑纹延伸至尾巴。这些斑纹一般成山形,在某些位置接近U形,在尾巴上更有2-6个成纵横交错的。一些群族更是有褐色及黑色的斑点,盖过了身体上的其他颜色,令它只有锈褐色或黑色的外表。腹部呈黄色或白色,有一些较疏的深点。幼蛇的头有金黄色斑纹,腹部延伸至两侧的鳞片呈粉红色至红色。

一般而言,鼓腹咝蝰的外观较沉色,但在东非高原及南非开普省的则有鲜艳的黄色及黑色斑纹。

鼓腹咝蝰
1980 博茨瓦纳 (4-3)
鼓腹咝蝰
1982 索马里 (3+1MS-1)
鼓腹咝蝰
1986 文达 (17-4)
鼓腹咝蝰
1995 乌干达 (17-14)
鼓腹咝蝰
2002 博茨瓦纳 (4-3)
鼓腹咝蝰
2005 津巴布韦 (6-2)
鼓腹咝蝰
2014 纳米比亚 (4-3)

加蓬膨蝰(Gaboon viper,学名:Bitis gabonica),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彭蝰属蛇类动物,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雨林地区,它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蛇类动物之一,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毒牙,并且它毒液的产量远远胜过其他蛇类。

全长120~150厘米,最大可达205厘米(2.05米;81英寸)。体型粗,体重沉。加蓬咝蝰非洲大陆最重毒蛇的纪录保持者(也是毒牙最长的毒蛇),一条183厘米长度的个体曾有过11Kg的重量记载。体色以淡黑褐色为主,眼肌底部有黑色图案。拥有复杂而鲜艳的斑纹排列,根据这些特征,它能靠其身上的图案完好的躲藏在配合其身体颜色的落叶之下,以“守株待兔”。

头呈三角形,毒牙长。之前所述记载的183厘米的个体,它的毒牙长达5厘米。与蝮蛇不同的是,它没有热窝。

主要分布在以下国家:几内亚、加纳、多哥、尼日利亚、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中非共和国、苏丹共和国南部、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东部、赞比亚、马拉维、津巴布韦东部、莫桑比克及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东北部。

主要成分为出血毒,对于人类的致死量是60毫克,每次排毒量平均350毫克,如果被其咬伤且无及时治疗,就没有生还的希望。

加蓬咝蝰为食肉性动物,但主食也以小型哺乳类动物、小型鸟类动物等恒温动物为主,也吃蟾蜍等两栖动物。也食小型羚羊与豪猪。繁殖形式为卵胎生,每次能产8-60头幼蛇。

加蓬咝蝰
1967 卢旺达 (8-3)
加蓬咝蝰
1971 刚果 (8-6)
加蓬咝蝰
1972 加蓬 (6-6)
加蓬咝蝰
1994 索马里 (4-1)
加蓬咝蝰
1995 乌干达 (17-11)
加蓬咝蝰
2005 津巴布韦 (6-5)

(Ethiopian mountain adder, Ethiopian viper, Ethiopian mountain viper,学名:Bitis parviocula)

2016 埃塞俄比亚 (4-4)

山咝蝰(Berg adder,学名:Bitis atropos)是咝蝰属下的一种毒蛇,只分布于南非的三个山脉地带。山咝蝰有一种颇不寻常的特性,它本身仅属体格细小的蝰蛇,然而在其毒素中,神经毒素却占了极大比例,这与一般小型毒蛇的毒素成分有所分别。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成年山咝蝰体长约有30至40公分,雌蛇普遍较雄蛇长大,目前最高纪录的山咝蝰体长为60公分。

山咝蝰特别分布于南非地区的山脉地带,包括津巴布韦的奇马尼马尼山脉及英扬加高地、莫桑比克、纳塔尔省、莱索托、自由邦、开普省等。学者Spawls及Branch(1995)亦提及山咝蝰分布于开普省至开普半岛一带。其标准产地被记载为“美国”,明显是手民之误,实际标准产地当以学者FitzSimons(1962)所提及的“好望角”较为接近。

山咝蝰能于不少地形中栖息活动,但它们普遍倾向选择较寒凉的地区。另外,分布在南非较北地区的山咝蝰,由于身处冬夏气候差距较大的地区,因此多出没于海拔3000米上的山群间。在津巴布韦,山咝蝰一般不会出现于海拔1500米以下。它们的出没地区多为岩石多、山势陡峭的地形,亦会偶尔出没于草地或灌木林间。

而分布在南非较南地区(南非开普省)的山咝蝰,由于当地冬天冷而潮湿,夏天热而干燥,它们为了调节温差,多会出没于海岸地区或山间的石楠丛里,与及有较多草地及矮灌木的地区。

山咝蝰
1979 莱索托 (4-2)

犀咝蝰(Butterfly viper, rhinoceros viper, river jack,学名:Bitis nasicornis)是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咝蝰属下的一种毒蛇,主要分布于西非及中非地区。犀咝蝰最为人所知的是其鼻端上的尖长鳞角,形状如犀牛角,因此得名。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犀咝蝰体型硕大胖壮,体长约达72至107公分。雌性犀咝蝰的身体一般较雄蛇为大。犀咝蝰头部扁平,呈三角形,与躯体相比显得较小。颈部狭细,鼻端有2至3片角状的长鳞,双眼细小并分布于头部前方。尖牙并不长大,甚少长逾1.5公分。犀咝蝰的背鳞约有31至43排,鳞片尖突,甚为粗糙,当它们与外物冲突时容易令对方受伤。腹鳞约有117至140片,有单片肛鳞。

犀咝蝰
1995 乌干达 (17-10)

双色棕榈蝮(Guatemalan palm-pit viper, Guatemalan tree viper,学名:Bothriechis bicolor),又名危地马拉棕榈蝮。

双色棕榈蝮
1988 柬埔寨 (7-6)

许氏棕榈蝮(Eyelash viper, 学名:Bothriechis schlegelii)是一种蝮亚科毒蛇。它们分布于墨西哥南部到委内瑞拉北部的巴拿马雨林地带。此物种以在眼上方的眉棱鳞片为特色。许氏棕榈蝮体长不到3英尺,体色多变,从金黄、红底橙斑到绿底红斑的色彩都有,是最常见的绿棕榈蝮属(genus Bothriechis)动物,因而常见于动物展览中。其种加词为赫尔曼·施莱格尔,是一位德国鸟类学兼爬虫两栖类学学家。目前该物种暂无被认可的亚种。它们隐藏于果树花丛中,鲜艳的色彩可使它们完全融入背景。许氏棕榈蝮潜藏在树冠层中狩猎,它们攻击速度高达13英尺,在咬住猎物后会紧咬不放,防止猎物掉落。许氏棕榈蝮经常会潜藏在果园中,果农有时会不经意的侵犯到它们而激起许氏棕榈蝮的防御性。许氏棕榈蝮的毒液会破坏伤口周围的血液组织,并顺着血液直达心脏,破坏控制心脏的横膈膜,最后导致心跳停止。

许氏棕榈蝮
2016 匈牙利 (12-12)

美丽矛头蝮(Yarará grande, urutu, wutu, crossed pit viper,学名:Bothrops alternatus)

美丽矛头蝮
2001 乌拉圭 (2-2)

美洲矛头蝮(Jararaca, yarara,学名:Bothrops jararaca)

美洲矛头蝮
1991 巴西 (4-1)

(Venezuelan lancehead, 学名:Bothrops venezuelensis)

1972 委内瑞拉 (6-3)

(Malayan ground pit viper, Malayan pit viper, Malayan ground snake, Malayan moccasin,学名:Calloselasma rhodostoma)

1967 老挝 (4-3)
1981 泰国 (4-4)

绿夜蝰(Green Night Adder,学名:Causus resimus)

绿夜蝰
1971 刚果 (8-1)

角蝰(Saharan horned viper,horned desert viper,学名:Cerastes cerastes)是爬虫纲有鳞目蝰蛇科角蝰属的生物。具毒性,主要分布于北非及中东地带,它们有着明显的特征,其双眼位置有一对竖立的刺状角鳞,因此容易辨认。不过也曾发现过没有角鳞的角蝰。这个种属之下暂时未有发现其它分种生物。

角蝰的长度平均有30-60公分,纪录中最长的角蝰有85公分长。雌性角蝰的身型较雄性庞大。角蝰的重要特征是它那对各自长在双眼眶上的刺状角鳞,不过也有没有长角或者角鳞较细小的角蝰存在着。角蝰是两性异形的生物,雄性角蝰的头部与双眼普遍比雌性为大。

角蝰的体色分布主要以黄色为主,另外也有浅灰色、粉红色、及浅棕色等多种读颜色构成纹理。多变及偏浅的颜色可以让它易于藏匿,不为猎食者所发现。另外,从解剖学上看,它的背后有一块与身长相等,呈长方形的黑纹。腹部呈白色,尾巴末端则是黑色的。

角蝰与一般非洲蛇一样,主要分布在北非地区的干燥沙漠地带,如摩洛哥、撒哈拉、毛里塔尼亚、马里共和国等地,亦会向东发展出没于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尼日尔、利比亚、乍得、苏丹共和国、埃及、埃塞俄比亚及索马里等地。它们的活动范围,还从西奈半岛伸延至以色列境内的内盖夫北部。在阿拉伯半岛里的也门及沙特阿拉伯西南部地区,可以发现角蝰跟另一种角蝰属蛇类Cerastes gaperettii杂居于同一区域的情况。

角蝰以蛇类独有的蛇行形式进行移动,不过由于它们多在沙砾间行走,因此它们并不是以滑行的方式移动,而是以身体的重量向地面施压,产生移动的力量。所以,研究者通常可以借着残留在沙地上蛇印,以判断角蝰腹部的鳞甲数量。角蝰性格沉稳,但当面对威胁的时候,它们会把身体蜷曲成“C”状,并磨擦身体以向敌人作出警示。由于它们的鳞甲相当坚硬,因此能磨擦出强力的响声,就像锯鳞蝰蛇一样。它们也拥有急遽的咬击能力。

动物学家在观察被捕获的角蝰时发现,它们多数于四月进行交配,而且会躲藏于沙石之中。角蝰是卵生的,每次大约能生产8至23枚蛇卵。角蝰会把蛇卵藏在岩石之下,又或放置在其它动物所掘出的洞穴之中。经过50至80天的孵育过程后,幼蛇便会出生。

角蝰
1969 毛里塔尼亚 (5-2)
角蝰
2011 阿尔及利亚 (2-2)

阿拉伯角蝰(学名:Cerastes gasperettii)是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角蝰属下的一种有毒蛇类,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尤多出没于阿拉伯半岛。其外表与角蝰极为相似,不过两者的分布地带并没有重叠。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阿拉伯角蝰平均长度约为30至60公分,最长纪录为85公分,雌蛇一般较雄蛇巨型。

阿拉伯角蝰主要出没于中东地区,包括以色列、约旦、伊拉克、伊朗等。阿拉伯角蝰更活跃于阿拉伯半岛,包括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曼、也门、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都能找到其踪迹。

阿拉伯角蝰
2012 阿联酋 (5-1)

葛氏山蝮(Godman's montane pit viper,Godman's pit viper,学名:Cerrophidion godmani)

葛氏山蝮
1980 萨尔瓦多 (4-1)

南美响尾蛇(South American rattlesnake, tropical rattlesnake,学名:Crotalus durissus)是一种分布在南美洲的响尾蛇。它们是属内分布最广的物种,并在其出没的一些地区引发毒蛇咬伤的救治难题。其下已发现了8个亚种。

南美响尾蛇可以长达1.8米,颈部到头部有两道明显的黑线(其实视脊椎骨的突起痕迹)。

除了厄瓜多尔及智利,南美响尾蛇分布在南美洲的所有国家。不过,它们的分布地却是断断续续的,在北部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及巴西北部有一些孤立的群落。它们出没于哥伦比亚及巴西东部至秘鲁东南部、玻利维亚、乌拉圭、巴拉圭及阿根廷北部。它们也在加勒比海的一些岛上生活,包括塔玛林多及阿鲁巴。

南美响尾蛇喜欢大草原、卡丁加群落及喜拉多。它们也曾在委内瑞拉西北部的海岸丛林出没。在巴拉圭的格兰查科,它们栖息在较干旱及多沙的地方。

南美响尾蛇的毒素有如在玩俄罗斯轮盘,成年响尾蛇的毒素效果只会破坏血液细胞和组织,但年幼响尾蛇还没有响还能发出警告,因此他们的毒素还会让肌肉弯曲攀茎,并攻击呼吸系统,导致呼吸衰竭。效果较强的毒素可拟补年幼响尾蛇无法发出警告的缺陷。

南美响尾蛇
1980 萨尔瓦多 (4-3)

(学名:Crotalus vegrandis)

1972 委内瑞拉 (6-5)

巴勒斯坦山蝰(Palestine viper,学名:Daboia palaestina)

巴勒斯坦山蝰
2008 叙利亚 (3-1)
巴勒斯坦山蝰
2017 以色列 (3-3)

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蝰蛇科響尾蛇亞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属,属下唯一一种,为排毒量大,攻击性强,毒性亦较强的大型蛇类,又名百步蛇。尖吻蝮俗名甚多,又称白花蛇、百花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中华蝮等,中医《开宝本草》命其名为胜褰鼻蛇,是亚洲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尤其在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为台湾六大毒蛇之一。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属于单型种。

成年的尖吻蝮能达91至121公分长,目前最长纪录是154.5公分。它们的头部尖端呈突出状,被形容为短小的鳞角,这枚鳞角根据各蛇体质之异而长度不一。尖吻蝮的头部长有颊窝,即红外线感受器。

纹理结构方面,尖吻蝮的身体多以灰色或棕色为主要基调,再配合较浅色的呈三角形棕灰色纹案,深浅各异的三角纹错落相继,组成节理分明的躯体。尖吻蝮具备大而长,且形状倒钩的管状毒牙。

尖吻蝮多出没于山坡地带,喜欢栖息于多岩石的地貌之中,能存活于海拔100米至1,400米之间[2][3]。 它们多于晚间或清晨活动,其它时候则会蜷伏于岩石缝或树叶堆里,以其状似乱石的体纹掩藏自己的行踪。受到攻击或骚扰时,它们的反应一般比较迟缓,但仍能对敌人施以准确的咬击。[2][3]尖吻蝮主要以小型的哺乳类动物、鸟类及蛙类为食粮。

繁殖方面,尖吻蝮屬于卵生蛇种,母蛇每次能诞下多至24枚的蛇卵,并会对蛇卵进行孵育的工作(以身体磨擦蛇卵以提升温度)。尖吻蝮的幼蛇颜色明显较浅,纹理比较明亮清晰,不过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其纹理将会逐渐变暗。

尖吻蝮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大巴山-大别山以南一线直到越南-两广北部、台湾的广大山区都有活动,在极少数地区,它也出现在低丘平原地带,比如湖南南部,及越南北部和老挝。其标准产地未有明确的记载,但学者皮礼特(Pratt)及邦普(Pope)曾先后提出应为“中国湖北省”。在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目录中,则列明此蛇种的产地为“九江庐山”。

尖吻蝮
1970 越南 (4-1)
尖吻蝮
1989 越南 (7-6)

锯鳞蝰(Saw-scaled viper,Indian saw-scaled viper, little Indian viper,学名:Echis carinatus)是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锯鳞蝰属下的一种毒蛇,主要分布于中东及中亚地区,尤其是印度次大陆一带。锯鳞蝰是印度四大毒蛇之一,亦是四者中体型最细小的。目前共有5个亚种已被确认。

锯鳞蝰体长约为38至80公分,但一般而言较少长越60公分。头部与颈部有明显的分野,鼻端圆短,鼻孔分布在三片鳞片上,额冠铺满细碎的尖刺状鳞片,部分锯鳞蝰拥有明显较为大片的眶上鳞。眶边鳞片约有9至21片,上唇鳞(为数10至12片)与双眼间有1至3组鳞片,第四片一般较大片,眶下鳞则有10至13片。身上的背鳞有25至39组鳞片,成尖刺状,鳞片末梢有小孔。两侧鳞片呈锯齿状排列。腹鳞约有143至189组,鳞缘较圆滑,将整个蛇腹覆盖。尾下鳞为单片结构,为数约21至52组,肛鳞亦只有1片。

锯鳞蝰的身体颜色以灰色、橄榄色或棕色为基调,背部及两侧有多种颜色的变化,但多数伴随着白色的小斑点,鳞缘呈深棕色。身体背侧有波浪形的白色带纹纵向地分布。头额位置有白色的十字架状或三叉状的斑纹,双眼至下颚一带亦有倾斜状的白色带纹。腹部呈白色或粉红色,间中或有棕色小斑点。

锯鳞蝰
1977 苏联 (8-3)
锯鳞蝰亚种Saw-scaled Viper (Echis carinatus sochureki)
2012 阿联酋 (5-4)

罗氏锯鳞蝰(White-bellied carpet viper,Roman's saw-scaled viper,学名:Echis leucogaster)

罗氏锯鳞蝰
1984 尼日尔 (1全)

彩锯鳞蝰(Painted saw-scaled viper, painted carpet viper, Burton's carpet viper, 学名:Echis coloratus)

彩锯鳞蝰
2012 阿联酋 (5-2)

哈里氏蝮(Siberian pit viper, Halys viper, Halys pit viper,学名:Gloydius halys),又名西伯利亚蝮。

哈里氏蝮
1977 苏联 (8-4)
哈里氏蝮
1994 哈萨克斯坦 (6+1MS-3)
哈里氏蝮
1996 吉尔吉斯斯坦 (7+1MS-4)

地中海钝鼻蝰(Blunt-nosed viper, Lebetine viper, Levant viper,学名:Macrovipera lebetina)

地中海钝鼻蝰
1977 苏联 (8-2)
地中海钝鼻蝰
2000 阿塞拜疆 (4+1MS-1)

岩蝰(学名:Montivipera raddei)又名岩山丘蝰、岩山蝰,是分布在土耳其东部、伊朗西北部、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亦可能分布于伊拉克,目前有两个亚种。

岩蝰
2000 阿塞拜疆 (4+1MS-3)
岩蝰
2002 亚美尼亚 (2-2)

(Rock viper, coastal viper, Ottoman viper,学名:Montivipera xanthina)

1991 土耳其 (4-3)

龟壳花,又名原矛头蝮(Brown spotted pit viper, pointed-scaled pit viper,学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班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

龟壳花常与无毒的拟龟壳花混淆,不过拟龟壳花的头部较圆。

龟壳花分布于印度、孟加拉、缅甸、冲绳、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龟壳花常栖息于丘陵及山区、栖于竹林、灌丛、溪边、茶山、耕地以及常到住宅周围如草丛、垃圾堆、柴草石缝和落叶堆里。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82至22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阿萨姆。平时与人接触时通常会选择离开,除非被侵扰否则不会马上对人发动攻击,雌蛇有护卵行为,在护卵期间若遭干扰则会主动采取攻击。

原矛头蝮
1989 越南 (7-1)

普通竹叶青(bamboo pit viper, Indian green pit viper, common green pit viper,学名:Trimeresurus gramineus)

普通竹叶青
1970 越南 (4-4)
普通竹叶青
2003 印度 (4-2)

西藏竹叶青蛇(Tibetan bamboo pit viper,学名:Trimeresurus tibetanus)为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爬行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没有亚种。分布于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聂拉木。

西藏竹叶青蛇
1998 尼泊尔 (4-4)

白唇竹叶青蛇(White-lipped pit viper,学名:Cryptelytrops albolabris)为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小青蛇、小绿蛇或绿牙蛇、白唇蕲蛇、青竹蛇。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江西、广东、香港、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多见于平原、丘陵或低山区、常栖于溪沟、水塘、田埂边杂草中或低矮的灌木上、田野杂草或棉枝上以及常在住宅附近。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81至16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

白唇竹叶青蛇
1989 澳门 (4-3)

(Pope's Pit Viper,学名:Trimeresurus popeorum)

1989 越南 (7-2)

(Philippine pit viper,学名:Trimeresurus flavomaculatus)

(边纸)
2017 菲律宾 (4+1MS-1,MS)

(White-lipped island pit viper, Lesser Sunda pit viper, Sunda Island pit viper,学名:Trimeresurus insularis)

2010 东帝汶 (6-3)

铠甲蝮(Wagler's pit viper, temple viper, temple pit viper,学名:Tropidolaemus wagleri)

铠甲蝮
1992 老挝 (4-3)

(Wagler's Pit Viper,学名:Tropidolaemus wagleri)

2000 马来西亚 (5-5)

极北蝰(Common European adder,common European viper,学名:Vipera berus)为蝰科蝰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龙纹蝰。分布于中亚和北亚森林草原地区、欧洲北部和中部山区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吉林等地,多生活于温带、寒带的林区和草原草甸区、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及沼泽地以及以树根洞穴中或石块下为其隐蔽场所。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27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欧洲。

极北蝰
1962 南斯拉夫 (9-9)
极北蝰
1974 列支敦士登 (4-2)
极北蝰
1977 苏联 (8-1)
极北蝰
1993 摩尔多瓦 (6-6)
极北蝰 Reedlands Schwabbrünnen-Aesch
1999 列支敦士登 欧罗巴邮票:公园与花园 (2-1)
极北蝰
2000 比利时 (4-1)
极北蝰
极北蝰亚种(Vipera berus bosniensis)
2005 波黑塞族 (4-1,3)
极北蝰亚种(Vipera berus bosniensis)
2012 波黑 (2-2)
极北蝰
2012 波黑克族 (4-4)
极北蝰
2018 波黑塞族 (4-2)
极北蝰
2020 北马其顿 (4-4)
极北蝰
2021 比利时 (2-2)

翘鼻蝰(Lataste's viper, snub-nosed viper,学名:Vipera latastei)

翘鼻蝰
1974 西班牙 (5-5)

草原蝰(Meadow viper, Ursini's viper,学名:Vipera ursinii)为蝰科蝰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蒙古、伊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法国、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南斯拉夫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多栖息于草原、稀疏树林、芦苇丛以及也见于高达3000米山区。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30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意大利。

草原蝰
1965 罗马尼亚 (10-8)
草原蝰亚种(Vipera ursinii rakosiensis)
1989 匈牙利 (5-4)
草原蝰
1994 罗马尼亚 (4+1MS-2)
草原蝰
1999 克罗地亚 (4全)
草原蝰
2005 波黑塞族 (4-2)
草原蝰
2005 摩尔多瓦 (4-4)
草原蝰
2010 罗马尼亚 (4-1)
草原蝰亚种(Vipera ursinii rakosiensis)
2010 匈牙利 (4+1MS-4)
草原蝰
2011 罗马尼亚 (4-4)

沙蝰(Horned viper, long-nosed viper, nose-horned viper, sand viper,学名:Vipera ammodytes)

沙蝰
1965 罗马尼亚 (10-6)
沙蝰
1966 阿尔巴尼亚 (8-8)
沙蝰
2005 波黑塞族 (4-4)
沙蝰
2010 斯洛文尼亚 (3+1MS-MS)
沙蝰
2011 罗马尼亚 (4-3)
沙蝰
2012 波黑 (2-1)
沙蝰
2012 波黑克族 (4-3)
沙蝰
2018 波黑塞族 (4-4)
沙蝰
2020 北马其顿 (4-3)
沙蝰
2023 黑山 (1全)

毒蝰(Asp, asp viper, European asp, aspic viper,学名:Vipera aspis)

毒蝰
1982 伊拉克 (4-2)
毒蝰
2010 斯洛文尼亚 (3+1MS-1)

(?,学名:Vipera renardi)

2019 吉尔吉斯斯坦 (4-4)

高加索蝰(Caucasus viper, Kaznakow's viper, Kaznakov's viper,学名:Vipera kaznakovi)

高加索蝰
1991 土耳其 (4-4)
  • 动物/爬行纲/有鳞目/蝰科.txt
  • 最后更改: 7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