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鬣蜥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美洲鬣蜥科动物邮票。

海鬣蜥(Marine iguana,sea iguana, saltwater iguana, Galápagos marine iguana,学名:Amblyrhynchus cristatus),又名加拉帕戈斯海鬣蜥或钝鼻蜥,是仅出没在科隆群岛的鬣蜥科物种,独有在海中生活及觅食的能力。它们分布在群岛的所有岛屿上。它们主要栖息在岩石海边,但也会出没在沼泽及红树林。

达尔文在到达科隆群岛时,指海鬣蜥是一种黑色的蜥蜴,长约2-3呎,外表讨好及懒洋洋。它们经常躺在石滩上,在海中觅食。[2]

事实上,海鬣蜥并非一定是黑色的。幼蜥的背鳍较为淡色,一些成年标本呈灰色。它们阴沉的颜色是为吸收热能,减低消耗能量,避免进入海中才疲惫。它们差不多只吃海中的藻类,在取暖时会从鼻喷出多余的盐,故其头部有时会被一层盐所覆盖,看似呈白色。雄性在不同季节的颜色也有所不同。在南方岛屿正值繁殖期的雄性较为鲜艳,会呈红色及绿色;在圣克鲁斯岛的则会呈砖红色及黑色;而在费尔南迪纳岛的呈砖红色及暗绿色。

不同岛屿上的海鬣蜥在大小上也有不同。在费尔南迪纳岛及伊莎贝拉岛上的是体型最大的,而在捷诺维沙岛(Genovesa)上的则是最细小的。成年雄性约长1.3米及重达1.5公斤,雌性则长0.6米。

在陆地上,海鬣蜥较为笨拙,但它们在水中却很灵活,以强壮的尾巴来游泳。

海鬣蜥是冷血动物,只能出入海中一段有限的时间。但若是在岛屿附近的浅水区,它们可以在水中逗留达1.5小时及水深至15米。[4]它们随后会回到自己的地盘哂太阳取暖。若身体冰冷,它们不能有效的运动,容易成为猎食的对象,所以在取暖间它们特别具有攻击性。在繁殖期,雄性会变得高度地盘性。雄性会聚集大批雌性,与之交配及防范其他雄性。

海鬣蜥会因应食物供应情况而改变大小。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期间,藻类数量大减,海鬣蜥的长度减少了达20%。当食物供应回复正常,海鬣蜥会还原其长度。估计它们的骨头可以缩短达10%。

海鬣蜥
1997 联合国 (12-3)
海鬣蜥
2009 葡萄牙 (6+1MS-1)

斐济短冠鬣蜥(Fiji crested iguana,学名:Brachylophus vitiensis)是20世纪80年代在斐济群岛西北部发现的一种极危物种。当地爬虫与两栖动物学者约翰·吉布斯(John Gibbons)博士在一个电影镜头中首次发现了它,后将它命名为“Brachylophus vitiensis”,并归类于美洲鬣蜥属。

斐济短冠鬣蜥
1986 斐济 (6-4)
斐济短冠鬣蜥
1994 澳大利亚 (5-1)
斐济短冠鬣蜥
斐济短冠鬣蜥
斐济短冠鬣蜥
斐济短冠鬣蜥
斐济短冠鬣蜥
2010 斐济 (4全)

斐济带纹鬣蜥(Fiji banded iguana,学名:Brachylophus fasciatus)

斐济带纹鬣蜥
斐济带纹鬣蜥
斐济带纹鬣蜥
斐济带纹鬣蜥
1990 汤加 (4全)
斐济带纹鬣蜥
1995 联合国 (12-7)
斐济带纹鬣蜥
斐济带纹鬣蜥
2007 瓦努阿图 (4全)
斐济带纹鬣蜥
斐济带纹鬣蜥
斐济带纹鬣蜥
斐济带纹鬣蜥
2016 汤加 (4全)

黑刺尾鬣蜥(Black spiny-tailed iguana, black iguana, black ctenosaur,学名:Ctenosaura similis),又名黑鬣蜥,是墨西哥及中美洲的一种蜥蜴,现已引入到美国佛罗里达州。它们是刺尾鬣蜥属中最大的物种,也是陆上走动最快的蜥蜴。

黑刺尾鬣蜥的尾巴上有起角的鳞片。它们是刺尾鬣蜥属中体型最大的,雄蜥可以长达1.5米,雌蜥也有1米长。它们的冠上有长棘,一直延伸至背部中央。虽然个别颜色可以有很大分别,一般都是呈白灰色或黄褐色,背上有4-12条斑纹。雄蜥头部及喉咙附近在繁殖季节会呈现橙色。

黑刺尾鬣蜥是攀爬的能手,喜欢栖息在岩石环境,可以躲在石缝,在石上哂太阳及攀爬附近的树。它们是日间活动的。当遇到掠食者时会快速逃走,但危急时也会摆动尾巴及咬对方。《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纪录黑刺尾鬣蜥的奔跑速度达每小时34.9公里,是全球跑得最快的蜥蜴。

黑刺尾鬣蜥主要是草食性的,吃花朵、叶子、茎及果实,但也有时会吃细小的动物、蛋及节肢动物。幼蜥倾向吃昆虫,逐渐转变为草食性。

黑刺尾鬣蜥原产于中美洲,分布在特旺特佩克地峡至尼加拉瓜东北部及巴拿马西部,是刺尾鬣蜥属中分布最广的。它们广为分布在哥斯达黎加及洪都拉斯,也有分布在哥伦比亚的。它们会与其他刺尾鬣蜥属混种。

黑刺尾鬣蜥有被引入到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且在野外有进行繁殖。另有被引入到加勒比海多个岛屿。由于它们有时会吃其他动物,所以对当地的特有种造成威胁。

黑刺尾鬣蜥
1976 萨尔瓦多 (6-3)

岩鬣蜥是岩鬣蜥属(Cyclura,又名圆尾蜥属或圆尾鬣蜥属)的蜥蜴,分布在加勒比地区。它们是高度的特有种,在每一个岛上都只有一个物种或亚种。

古巴鬣蜥(Cuban rock iguana,学名:Cyclura. nubila)。

古巴鬣蜥
1981 开曼群岛 (4-2)
古巴鬣蜥
1982 古巴 (6-4)
古巴鬣蜥
1987 开曼群岛 (3-2)

蓝岩鬣蜥(Blue iguana,学名:Cyclura lewisi)是大开曼特有的一种濒危蜥蜴。它们以往被列为古巴鬣蜥的亚种,后来于2004年因其遗传基因的差异而被重新分类为独立物种。蓝岩鬣蜥是最长寿的蜥蜴之一,可以生存达69岁。

蓝岩鬣蜥栖息于干旱森林或近岸的岩石及辽阔地区,雌蜥会于6月至7月期间在沙上挖穴生蛋。到了9月可能会生第二窝。蓝岩鬣蜥是草食性的,主要吃植物、果实及花朵。它们呈黄褐色至灰色,而雄蜥在繁殖季节则披上一层蓝色。它们体型庞,体重惊人,由颈底至尾巴端的背冠上均有短棘。

蓝岩鬣蜥的化石纪录显示它们于欧洲殖民时代前广泛分布,但到了2003年野外却只余下少于15只,于21世纪初普遍人更相信它们将面临灭绝。它们的衰落主因是被野放的宠物(猫和狗)掠食及栖息地的失去。蓝岩鬣蜥从1996年至2004年间均被均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但成功的圈养繁殖令它们的种群的数目得以趋向稳定,免除灭绝的危机。目前至少有5个非政府组织与开曼群岛有关当局通力合作以确保此物种的存活。

蓝岩鬣蜥是大开曼上最大的陆生动物,全长达2米及重14公斤。它们的体长51-76厘米,尾巴与体长相若。它们的趾是互相紧扣,有利于挖穴及攀树。虽然它们并非栖于树上的,但有时也会攀树达5米或以上。雄蜥较雌蜥大三分之一。成年雄蜥的皮肤呈深灰色至蓝绿色,雌蜥则呈橄榄绿至淡蓝色。幼蜥呈深褐色或绿色,有一些较深的斑纹。初出生幼蜥的背上,由颈部至臀部的冠上有八道深色的山形斑纹。这种斑纹随幼蜥1岁大后逐渐消退,变成灰色及奶白色,最终退成蓝色。成年蓝岩鬣蜥一般呈深灰色,配合周边喀斯特地形的岩石颜色。当它们保护地盘发出警示时就会转变为蓝色。雄蜥的蓝色较为明显。它们的脚呈黑色,与身体颜色形成对比。雄蜥大腿上有结节可以释放费洛蒙。雌蜥没有这些结节,背冠也没有这么明显,故它们是两性异形的。

蓝岩鬣蜥只分布在大开曼。与其他同区的岩鬣蜥属比较,蓝岩鬣蜥应该也曾有群落栖息在海岸,但被人类殖民及建筑道路所躯逐而消失。它们现只分布在丛林、森林、农地等。它们可能是因食物及土壤而被吸引到农地附近,但却因而与人类及野生宠物有所接触。雌蜥一般会走到海岸边生蛋。雌性蓝岩鬣蜥的地盘约有2400平方米大,雄蜥的地盘平均大5700平方米。雄蜥与雌蜥的地盘可以重叠,所以每一公顷约有4-5只鬣蜥。蓝岩鬣蜥栖息在岩洞及树穴,成年主要是地盘性的。幼蜥倾向栖于树上。雏蜥会猎食当地的古巴游蛇。成年没有天敌,但却受野狗的威胁。3-4岁大就已经达至性成熟。

蓝岩鬣蜥
1987 柬埔寨 (7-3)
蓝岩鬣蜥
1988 柬埔寨 (7-5)
蓝岩鬣蜥
蓝岩鬣蜥
蓝岩鬣蜥
蓝岩鬣蜥
蓝岩鬣蜥
蓝岩鬣蜥
蓝岩鬣蜥
2004 开曼群岛 (6+1MS全)

(Hispaniolan ground iguana, Ricord's ground iguana, Ricord's iguana, or Ricord's rock iguana,学名:Cyclura ricordi)

1999 海地 (4-3,4)

安那吉达岛鬣蜥( Anegada ground iguana,stout iguana,学名:Cyclura pinguis)是一种岩鬣蜥。以往它们也有栖息在波多黎各及圣汤玛斯(Saint Thomas),但其分布地已大幅减少,现只分布在阿内加达岛内。

安那吉达岛鬣蜥的体型很大,全长约有56厘米。幼蜥的身体上有灰色至绿色的横间,前端有灰色至黑色的山形斑纹。这些斑纹随着它们长大而逐渐消失,形成统一的灰黑色或褐黑色。它们的背棘、尾基、前及后肢上也有不同程度的蓝绿斑。这些蓝色有时会伸延到两侧,尤其是雄蜥会有较多情况出现。雌蜥倾向沉色,蓝色较少。雄蜥比雌蜥大,背冠及股孔也较为明显,故它们是两性异形的。

安那吉达岛鬣蜥
安那吉达岛鬣蜥
1994 英属维尔京群岛 (4+1MS全)

牙买加鬣蜥(Jamaican iguana,学名:Cyclura collei)

牙买加鬣蜥
1991 牙买加 (5全)

巴哈马圆尾鬣蜥(Turks and Caicos rock iguana,学名:Cyclura carinata)

巴哈马圆尾鬣蜥
巴哈马圆尾鬣蜥
巴哈马圆尾鬣蜥
巴哈马圆尾鬣蜥
1986 特克斯和凯科斯 (4全)

(Northern Bahamian rock iguana,学名:Cyclura cychlura)

1984 巴哈马 (4-1)

(Rhinoceros iguana,学名:Cyclura cornuta)

1977 柏林 (4-4)
1993 多米尼加 (2-2)
1983 柬埔寨 (7-1)

美洲鬣蜥(Green iguana,学名:Iguana iguana)又名绿鬣蜥,是一种生活在树上的大型蜥蜴,头尾全长可以超过一米,寿命可长达10年以上,以植物的叶、嫩芽、花、果实为食物,为日行性爬虫类,每胎可产24-45颗卵。主要分布于中美洲的墨西哥至巴拉圭间、南美洲、加勒比海及佛罗里达等地。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中。绿鬣蜥常被人作为宠物饲养,中国和部分美洲国家设有养殖场大量饲养绿鬣蜥以作售卖用途。因为人为的饲养及野放,在台湾已成为外来种,在屏东市及等邻近乡镇已建有繁殖族群。

美洲鬣蜥
1965 比利时 (4+1MS-2)
美洲鬣蜥
1965 民主德国 (3-2)
美洲鬣蜥亚种 (Iguana iguana ssp. rhinolopha)
1976 萨尔瓦多 (6-2)
美洲鬣蜥
1978 圭亚那 (4-4)
美洲鬣蜥
1984 圣卢西亚 (4-3)
美洲鬣蜥
1988 柬埔寨 (7-2)
美洲鬣蜥
美洲鬣蜥
美洲鬣蜥
1993 阿鲁巴 (3全)
美洲鬣蜥
1995 哥伦比亚 (2全)
美洲鬣蜥
1998 新加坡 (10-4)
美洲鬣蜥
2000 阿鲁巴 (4-2)
美洲鬣蜥
2004 立陶宛 (2-2)
美洲鬣蜥
2009 蒙特塞拉特 (5-1)
美洲鬣蜥
2012 联合国 (12-3)
美洲鬣蜥
2013 马来西亚 (3+1MS-2)
美洲鬣蜥
2013 荷兰 (10-8)
美洲鬣蜥
2017 北马其顿 (1全)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Lesser Antillean iguana,学名:Iguana delicatissima)是小安的列斯群岛特有的一种大型蜥蜴。由于栖息地的破坏、野生掠食者、捕猎及混种都令它们的数量急速衰落。人工繁殖也只有两个成功个案。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的面部很大及短,但没有美洲鬣蜥尾巴的斑纹。它们也没有美洲鬣蜥耳孔下又大及圆的鳞片。不同群落的小安德烈斯岛鬣蜥颜色也有不同,但一般都是呈灰色,腹部有绿色疙瘩。它们的头部鳞片很大及呈象牙色。雄蜥的颌是粉红色的,眼睛周围的鳞片是蓝色的。雄蜥的大腿内侧有股孔,在繁殖季节可以分泌出信息素。雄蜥长约60厘米,尾巴长80厘米;雌蜥只有雄蜥的三分之二大小。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
1989 安圭拉 (4+1MS-3)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
1997 安圭拉 (4全)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
2001 葡萄牙 (10-3)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
2007 法国 (4-1)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
2012 多米尼克 (13-8)

(Common chuckwalla,学名:Sauromalus ater)

1987 柬埔寨 (7-5)

圣埃斯特万岛黑叩壁蜥(San Esteban chuckwalla,piebald chuckwalla,pinto chuckwalla,学名:Sauromalus varius),又名叩壁蜥、变色斑纹鬣蜥或耶士德斑鬣蜥,是加利福尼亚湾圣埃斯特万岛特有的一种大型蜥蜴。它们是五种大型蜥蜴中最大的,且最濒危的。

圣埃斯特万岛黑叩壁蜥的属名是由两个古希腊文组成,意思是“扁平的蜥蜴”。其种小名是拉丁文的“斑点”的意思,指它们斑驳的颜色。它们最初是由美国爬虫学家Mary C. Dickerson于1919年描述。

圣埃斯特万岛最初是以它们来命名,称为“大型蜥蜴的半岛”。

圣埃斯特万岛黑叩壁蜥是圣埃斯特万岛的特有种。虽然在岛内数量丰富,但在岛外却完全绝迹。它们的一些群落曾被带离岛屿,但却没有存活下来的。

圣埃斯特万岛黑叩壁蜥是最大的大型蜥蜴,体长达61厘米,尾巴长15厘米,重1.4公斤。[2]它们是岛内巨大化的例子,较大陆的同类大3-4倍。它们的皮肤呈灰色,有褐色至黄色的斑纹,面部呈灰至黑色。雌性的外表较沉色,斑纹较少。它们的颜色可以成为伪装来避开掠食者的攻击。

圣埃斯特万岛黑叩壁蜥
2002 联合国 (12-8)
  • 动物/爬行纲/有鳞目/美洲鬣蜥科.txt
  • 最后更改: 5周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