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蝠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狐蝠科动物邮票。

黑冠果蝠(Black-capped fruit bat,学名:Chironax melanocephalus),哺乳纲、翼手目、狐蝠科黑冠果蝠属下的单属种,而与黑冠果蝠同科的动物尚有短腭果蝠、宽腭狐蝠等之数种哺乳动物。

黑冠果蝠
1999 老挝 (4-4)

犬蝠(Greater short-nosed fruit bat,short-nosed Indian fruit bat,学名:Cynopterus sphinx)又名短吻果蝠、印度犬果蝠,为狐蝠科犬蝠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广西、海南、福建等地,主要栖息于热带树林以及家舍。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犬蝠
2000 越南 (5-5)

(Straw-coloured fruit bat,学名:Eidolon helvum)

1983 莫桑比克 (6-6)
2012 纳米比亚 (3-2)

长舌果蝠(Cave nectar bat,dawn bat, common dawn bat, common nectar bat,lesser dawn bat,学名:Eonycteris spelaea)为狐蝠科长舌果蝠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主要生活于热带岩洞。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长舌果蝠
2000 越南 (5-4)

(Angolan epauletted fruit bat,学名:Epomophorus angolensis)

2012 纳米比亚 (3-1)

(Wahlberg's epauletted fruit bat,学名:Epomophorus wahlbergi)

2001 南非 (10-4)

(Long-tongued nectar bat,northern blossom bat, honey nectar bat, least blossom-bat, dagger-toothed long-nosed fruit bat, lesser long-tongued fruit bat,学名:Macroglossus minimus)

2009 巴布亚新几内亚 (8-2)

(Black-bellied fruit bat,学名:Melonycteris melanops)

2009 巴布亚新几内亚 (8-1)

(Long-tailed fruit bat, long-tailed blossom bat, Fijian blossom bat,学名:Notopteris macdonaldi)

1996 瓦努阿图 (4-1,4)
Nyctimene sp.
1980 巴布亚新几内亚 (4-3)

(Broad-striped tube-nosed fruit bat,greater tube-nosed bat,学名:Nyctimene aello)

2009 巴布亚新几内亚 (8-7)

(Bougainville monkey-faced bat,学名:Pteralopex anceps)

2009 巴布亚新几内亚 (8-8)

大狐幅(Large Flying Fox,学名:Pteropus vampyrus):体长超过40厘米,翼展可超过1.5米,体重超过1千克。大眼睛、无尾、耳朵结构简单、口鼻部较长。股间膜不发达,仅沿后肢留存很狭的一条边缘;第2指具爪,且呈一定程度的游离状;耳壳简单,卵圆形,耳缘联成圆圈,无耳屏和对耳屏;眼发达,视觉良好;头骨吻部较长,腭部后缘超出臼齿,臼齿齿冠平坦,中央具纵沟,适于软质食物;舌很发达,食花粉、花蜜的种类尤其突出,可伸出口外很远。

为植食性,以果实为食。夜行性远距离飞行觅食,有时可达15公里。主要靠嗅觉发现食物。多聚居,集中在9-11月间,翌年2月产仔。最多每年1胎,每胎1-2仔。饲养条件下可活20年。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诸国。

大狐幅
2008 马来西亚 (4+1MS-4)
大狐幅
2023 越南 (5-5)

(Bonin flying fox,学名:Pteropus pselaphon)

1974-78 日本 (20-4)

琉球狐蝠(Ryukyu flying fox, Ryukyu fruit bat, 学名:Pteropus dasymallus)为一种分布于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和台湾岛的大型蝙蝠,展翼可达1米,身长约20公分,体重350至550公克。其并不使用超音波定位,而是依照视觉与嗅觉寻找食物,以植物的果实、花朵、嫩叶为主食。住在树上,而非阴暗的洞穴。由于数量稀少,于琉球及台湾都列入保护。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

琉球台湾亚种(Pteropus dasymallus formosus /台湾狐蝠)
1992 台湾 (4-2)

科摩罗狐蝠(Livingstone's fruit bat,Comoro flying fox,学名:Pteropus livingstonii),又名科岛狐蝠,是一种蝙蝠。它们只分布在科摩罗的两个岛屿上,是当地最为稀有的蝙蝠。它们栖于山区森林,但因伐林及栖息地受到破坏而面临威胁。于2003年,它们的数量只余下1200只。它们会向掠食者射出尿液来保护自己。

科摩罗狐蝠于7月至9月出生。雌蝠一年一般只会生一胎。幼蝠到3-6个月大就可以独立。它们主要吃果实。成年的翼展可以阔达2米。

科摩罗狐蝠
2009 科摩罗 (4全)
科摩罗狐蝠
2013 联合国 (12-4)

泰国狐蝠(Lyle's flying fox,学名:Pteropus lylei)为狐蝠科狐蝠属的动物,分布于柬埔寨,泰国,越南和中国大陆云南(昆明)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泰国曼谷。

泰国狐蝠
2000 越南 (5-2)
泰国狐蝠
2016 匈牙利 (12-6)

(Vanuatu flying fox,white flying fox,学名:Pteropus anetianus)

1996 瓦努阿图 (4-2,3)

(Spectacled flying fox,spectacled fruit bat,学名:Pteropus conspicillatus)

2020 澳大利亚 (3-3)

(New Caledonia flying fox,学名:Pteropus vetulus)

1978 新喀里多尼亚 (1全)

灰头狐蝠(Grey-headed flying fox,学名:Pteropus poliocephalus)是澳大利亚特有的一种狐蝠。

灰头狐蝠
2007 澳大利亚 (4-2)
灰头狐蝠
2010 澳大利亚 (6-4)

(Pelew flying fox,学名:Pteropus pelewensis)

1987 帕劳 (4全)

(Seychelles fruit bat,Seychelles flying fox,学名:Pteropus seychellensis)

1981 塞舌尔 (4全)
亚种(Pteropus seychellensis comorensis)
2013 法国 (4-2)

萨摩亚狐蝠(Samoa flying fox,Samoan flying fox,学名:Pteropus samoensis),又名沙曼亚岛狐蝠,是一种狐蝠科。它们分布在美属萨摩亚、斐济及萨摩亚。它们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的森林内。它们因失去栖息地而受到威胁。

萨摩亚狐蝠
萨摩亚狐蝠
1993 萨摩亚 (4-1,2)

海岛狐蝠(Insular flying fox,Pacific flying fox,学名:Pteropus tonganus),又名东加狐蝠,是一种狐蝠科。它们分布在美属萨摩亚、库克群岛、斐济、新喀里多尼亚、纽埃、巴布亚新畿内亚、萨摩亚、所罗门群岛、东加及瓦努阿图。

海岛狐蝠
海岛狐蝠
1993 萨摩亚 (4-3,4)

(Egyptian fruit bat,Egyptian rousette,学名:Rousettus aegyptiacus)

2001 南非 (10-7)
  • 动物/哺乳纲/翼手目/狐蝠科.txt
  • 最后更改: 3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