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面猴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僧面猴科动物邮票。

僧面猴科(学名:Pitheciidae)是新世界猴的一科,包括僧面猴属、丛尾猴属、秃猴属和伶猴属。

白秃猴(Bald uakari,bald-headed uakari,学名:Cacajao calvus)是一种细小的新世界猴,尾巴非常短,面红秃头,毛皮很长。它们一般重少于9磅及长20-23吋。其下已知有四个已确认的亚种,所有都被列为易危。

白秃猴有很长的毛皮,颜色介乎白色至红色之间。它们是秃头的,故名秃猴。它们的尾巴像兔的小尾,在新世界猴间算是短小的,只有约5.9吋长,只有体长的一半。由于它们缺乏皮肤色素,面部组织充满微血管,故其面呈鲜红色。鲜红色的面是健康的一种讯号。繁殖期于10月至5月。雌猴会释放香味吸引雄猴交配。妊娠期不详。它们的下颚非常强壮,可以用来打开坚硬果实的壳。它们的寿命一般为20岁。

白秃猴是树栖的灵长类,会按季节栖息在巴西及秘鲁亚马逊盆地的泛滥森林。在干旱的季节,它们会走到地上寻找种子及其他食物材料。它们67%的食物是种子;18%为果实;6%花朵;其他猎物及芽则占5%。它们也会吃昆虫,但却不会主动寻找作为食物。

白秃猴群每天可以移动4.8公里远。群落成员约为5-30只,最多甚至可以多达100只。估计雌性白秃猴是有恋出生地性,故是雄猴离开出生群落。它们的地盘约有500-600公顷大。它们会发出独特的叫声、摆动尾巴及竖起毛发来保护地盘。

白秃猴
2002 联合国 (12-4)
白秃猴
2011 秘鲁 (4-4)
Callicebus sp.
1969 巴拉圭 (9-2)

(Rio Tapajós saki,Gray's bald-faced saki,学名:Pithecia irrorata)

2002 秘鲁 (6-2)

赤道僧面猴(Equatorial saki,red-bearded saki,学名:Pithecia aequatorialis)

赤道僧面猴
2002 秘鲁 (6-3)

(Rio Mayo titi,学名:Plecturocebus oenanthe)

2011 秘鲁 (4-2)
  • 动物/哺乳纲/灵长目/僧面猴科.txt
  • 最后更改: 4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