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人科动物邮票。

山地大猩猩(Mountain gorilla,学名:Gorilla beringei beringei)是东部大猩猩两个亚种之一。它们分类两群:一群在中非维龙加山脉的四个国家公园,包括乌干达西南的姆加新加大猩猩国家公园、卢旺达西北的火山国家公园、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的维龙加国家公园及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另一群则在乌干达的布恩迪难以穿越的国家公园,有指它们是属于第三个东部大猩猩亚种,但却没有正式描述。

于2003年的研究中发现,自1989年以来,山地大猩猩的数量上升了17%。维龙加山脉的30个社群共有380头山地大猩猩,而布温迪森林的则约有320头。但是山地大猩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仍是处于极危情况。由于失去栖息地、捕猎、人类疾病及战争,它们正面临灭绝的高度危险。于2007年9月3日发生劳伦特·恩孔达及刚果军队之间的冲突,令处于刚果处的山地大猩猩失去保护而面临威胁。

山地大猩猩的毛较其他大猩猩长及黑,故它们可以生活在高海拔及较冷的地方。它们较多生活在陆地上,比起其他灵长动物双脚较似人类的脚。学者可以从鼻子来分辨个别的山地大猩猩,故此从鼻子的相片及描绘来进行监察。山地大猩猩是高度两性异形的,雄性可以比雌性重两倍。成年雄性的头颅骨有更大的矢状嵴及枕骨嵴,故头颅骨更接近圆锥体。这些嵴连接强壮的颚骨肌肉。成年雌性亦有这些嵴,但却没有雄性的那么显著。雄性在达至性成熟时,背部会长出一束灰色或银色的毛。背部的毛比身体其他的毛较短,手臂上的毛亦特别的长。雄性站立时可达1.5-1.8米,双手伸展达2.25米,重150-180千克。山地大猩猩主要是以四足在地面活动。它们会攀上树上摘水果,偶而可以直立以双足行走达6米。它像其他的大猩猩般,双手较双脚长。它们是指背行走的,以手指背(而非手掌)来支撑身体。山地大猩猩是白天活动的动物,活跃时间约在每天上午6时至下午6时。由于需要大量的食物,它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吃东西。它们在早上吃东西,接近中午时则休息,下午会再吃东西,晚上则会休眠。每一只山地大猩猩每晚都会在睡觉的地方筑巢,幼猩猩会与母亲同睡。除非当日非常的阴冷,否则在日出时它们会离开睡觉的巢。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1970 卢旺达 (8全)
山地大猩猩
1978 卢旺达 (8-2)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1983 卢旺达 (8全)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1985 卢旺达 (4全)
山地大猩猩
1990 尼日利亚 (4-4)
山地大猩猩
1999 乌干达 (6+1MS-6)
山地大猩猩
2001 德国 (2-1)
山地大猩猩
2008 法国 (2-1)
山地大猩猩
2011 英国 (14-2)
山地大猩猩
2016 联合国 (12-3)
山地大猩猩
2016 比利时 (5-2)

东部低地大猩猩(学名:Gorilla beringei graueri)是东部大猩猩的亚种,只生活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的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和周边地区。

东部低地大猩猩较西部低地大猩猩粗壮,有较长的牙齿、强壮的颚骨及较阔的身躯。雄性有黑色的毛皮,当成熟时背部会转为银色。

东部低地大猩猩主要是草食性的,以树叶为食物。它们在同一颗植物上只会吃少量的树叶,让它能重新生长。它们亦会吃生果、种子、竹枝及昆虫。

东部低地大猩猩是现存最大的灵长目动物。最大野生的雄性可以重超过225公斤及高1.83米,而饲养的则可以更大。

东部低地大猩猩是群居及和平的,一般以5-30头大猩猩为一族群。一群中包含一头雄性领袖及几头雌性。雄性领袖强壮,是群族中的领袖。它会带领族群寻找食物,并在危险时保护它们。雄性达至成熟后会逐渐离开族群,与其他雄性一同生活几年,直至能吸引雌性组成新的族群。

东部低地大猩猩
东部低地大猩猩
东部低地大猩猩
东部低地大猩猩
2002 民主刚果 (4全)

克罗斯河大猩猩(Cross River gorilla,学名:Gorilla gorilla diehli)是西部大猩猩的亚种,分布在尼日利亚及喀麦隆的热带雨林。相对于较著名的西部低地大猩猩,克罗斯河大猩猩是所有大猩猩中,甚至灵长目中,最为濒危。

克罗斯河大猩猩与西部低地大猩猩在头颅骨及牙齿上有分别。

野生克罗斯河大猩猩的数量估计只余250-300头,分布于9-11个族群中。最接近它们的西部低地大猩猩族群位于250公里以外。由于失去栖息地及被猎杀为丛林肉,故它们的数量严重减少。

克罗斯河大猩猩
克罗斯河大猩猩
克罗斯河大猩猩
克罗斯河大猩猩
2008 尼日利亚 (4全)
克罗斯河大猩猩
2020 澳门 (4+1MS-4)

西部低地大猩猩(Western lowland gorilla,学名:Gorilla gorilla gorilla)是西部大猩猩的亚种,生活于安哥拉、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畿内亚及加蓬的山地、原始及次生树林,并低地沼泽。它们是动物园中常见的大猩猩。雄性西部低地大猩猩站立时高6呎及重约450磅。西部低地大猩猩是草食性的,有时会吃昆虫。它们是群居的,族群中有一头雄性领袖、5-7头雌性及幼猩猩,并可能有其他的雄性。成年雄性容易患上类似心肌病的心脏病。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动物园内的一头西部低地大猩猩是首头接受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大猩猩。西部低地大猩猩现时因埃博拉病毒及人类与猎豹的猎杀而成为极危物种。

西部低地大猩猩
1981 捷克斯洛伐克 (3-1)
(下)西部低地大猩猩
1982 日本 (4-1)
西部低地大猩猩
1993 联合国 (12-1)
西部低地大猩猩
2006 荷兰 (12-12)
西部低地大猩猩
西部低地大猩猩
西部低地大猩猩
西部低地大猩猩
2015 中非 (4全)
西部低地大猩猩
2016 澳大利亚 (7-3)

黑猩猩(Chimpanzee,common chimpanzee, robust chimpanzee,学名:Pan troglodytes)是黑猩猩属下的两个物种之一,另一种是倭黑猩猩(Bonobo (Pan paniscus))。根据黑猩猩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结果,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与人类具有较高的基因相似度,与人类有最近的共同祖先,从演化的角度看是现存生物中与人类最近的姊妹种,黑猩猩跟人类基因组的相似度高达98.8%[2],大约在600万年前“分家”。

黑猩猩的生活范围在非洲西部及中部,属于哺乳纲灵长目,平日成群地生活,每个群体就像一个部落。

黑猩猩体多毛,四肢修长且皆可握物,他们能以半直立的方式行走。黑猩猩经常会和大猩猩搞混,但他们两是不同的,黑猩猩的体型比大猩猩小;而且在遗传上,黑猩猩与人类较为接近,与大猩猩较为不相似。

黑猩猩的ABO血型以A为主,有少量O型,但没有B型。M血型和N血型也有发现。黑猩猩有48条染色体(24对)。黑猩猩细胞色素c上的氨基酸顺序与人类的相同。母猩猩怀孕期达两百三十天,一胎生下一子。

黑猩猩
1962 捷克斯洛伐克 (6-2)
黑猩猩
1972 波兰 (9-4)
黑猩猩
1978 刚果 (6-4)
黑猩猩
1978 卢旺达 (8-1)
黑猩猩
1979 科特迪瓦 (6-6)
黑猩猩
黑猩猩
黑猩猩
黑猩猩
1983 塞拉利昂 (4全)
黑猩猩
1988 卢旺达 (4-1)
黑猩猩
1992 以色列 (4-3)
黑猩猩
1992 日本 (1全)
黑猩猩
1994 联合国 (12-5)
黑猩猩
黑猩猩
黑猩猩
黑猩猩
2006 几内亚 (4全)
黑猩猩
2013 荷兰 (10-10)
黑猩猩
2018 波兰 (4-1)

倭黑猩猩(Bonobo,学名:Pan paniscus),又名倭猩猩、僰猿、矮黑猩猩或巴诺布猿,是黑猩猩属下的两种动物之一,起先倭黑猩猩被认为和黑猩猩是同种生物,直到1920年代,才有人察觉两者的不同,而将之列为一独立的物种。虽然“黑猩猩”一词有时指的是黑猩猩属下的所有生物,但该词多特指同属的另一种生物——普通黑猩猩(Pan troglodytes)。为避免与黑猩猩混淆以及突出其独立物种的地位,一些机构现建议使用“倭猩猩”作为中文名。现今倭黑猩猩仅存于刚果民主共和国,野生且濒危。和黑猩猩一样,倭黑猩猩同属最接近人类的物种之一。因黑猩猩属动物皆不善游泳,可能导致了1.5-2百万年前分居于刚果河南北的倭黑猩猩与黑猩猩的演化差异。

德国解剖学家Ernst Schwarz曾分析研究比利时特尔菲伦博物馆的当时人们认为属于青年黑猩猩的颅骨,这使他被誉为倭黑猩猩的发现者。Schwarz于1929年出版其发现。在1933年,美国解剖学家Harold Coolidge提供了对倭黑猩猩更详尽的叙述,并将之提升至独立物种的地位。该种的独特之处在于较长的双腿、分区的头发、母系社会文化、以及性行为在社会中的独特意义。

这种灵长目动物主要以水果为食,辅食树叶,有时则食用小型脊椎动物(诸如鼯鼠或麂羚的幼儿)以及无脊椎动物。

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外表相似,但比起黑猩猩,他们较能直立,但体型较黑猩猩小。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他们的体型其实和黑猩猩没有差异,只是身形较为修长苗条,唯一较黑猩猩小的是脑容量。“倭”并非对他们准确的描述。

倭黑猩猩住在丛林里,和黑猩猩一样,过着性生活,他们许多方面与黑猩猩相似,但是比起黑猩猩,他们较为爱好和平,且他们的性生活较黑猩猩活跃频繁。

约10,000只倭黑猩猩只在刚果河南部以及其支流的开赛河北部被发现,在中非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潮湿雨林中。由于两者栖息地正逐渐丧失以及猎寻兽肉(bushmeat)之活动,它们已濒临绝种,在现今的内战中,由于甚至在偏远的“保护地区”如萨隆加国家公园,也有重武装军队,猎寻兽肉的活动剧烈增加。如今,至多也只余留数千只倭黑猩猩。这也是现代灵长目动物大灭绝之普遍趋势。

倭黑猩猩
1997 扎伊尔 (4全)
倭黑猩猩
2000 联合国 (12-8)
(右下)Pongo sp.
1973 新加坡 (4-1)

婆罗洲猩猩(Bornean orangutan,学名:Pongo pygmaeus)是原生于婆罗洲的红猩猩。它们与体型较小的苏门达腊猩猩是亚洲仅有的两种类人猿。像其他大猿一样,猩猩非常聪明,野生猩猩会使用工具和并拥有独特的文化。猩猩与人类拥有96.4%的共同DNA。野生婆罗洲猩猩的寿命可以达35-40岁;饲养的可以活到60岁。

婆罗洲猩猩是续两种大猩猩之后第三重的灵长类,也是现存最大的树栖动物。一项针对野生猩猩的研究发现,雄性体重范围从50-100公斤(110-220磅),平均75公斤(165磅),高1.2-1.4米(3.9-4.6英尺),雌性体重范围约30-50公斤(66-110磅),平均38.5公斤(85磅),高1-1.2米(3.3-3.94英尺)。

婆罗洲猩猩生活在婆罗洲低地及海拔1500米高山的热带雨林中。它们栖息在树上,并会随食物而去到很远的地方。它们主要吃生果、种子、树叶、含丰富矿物质的土壤及鸟蛋。它们亦会吃昆虫,但是只属小数。婆罗洲猩猩较苏门达腊猩猩花更多时间在地面上,因为它们不用逃避苏门答腊虎等巨大掠食者。

婆罗洲猩猩
婆罗洲猩猩
1900 北婆罗洲 (3-2,3)
婆罗洲猩猩
1931 北婆罗洲 北婆罗洲公司成立50周年 (8-2)
婆罗洲猩猩
1939 北婆罗洲 普通邮票 (15-7)
婆罗洲猩猩
1961 北婆罗洲 普通邮票 (16-13)
婆罗洲猩猩
1969 柏林 (4-1)
婆罗洲猩猩
1975 民主德国 (8-2)
婆罗洲猩猩
1979 马来西亚 (8-8)
婆罗洲猩猩
1988 荷兰 (3-1)
婆罗洲猩猩
婆罗洲猩猩
婆罗洲猩猩
婆罗洲猩猩
1989 印度尼西亚 (4全)
婆罗洲猩猩
1993 新加坡 (4-2)
婆罗洲猩猩
1994 马来西亚 探访马来西亚 (4-4)
婆罗洲猩猩
1994 澳大利亚 (5-2)
婆罗洲猩猩
1999 联合国 (12-9)
婆罗洲猩猩
1999 马来西亚 (4+1MS-MS)
婆罗洲猩猩
1999 匈牙利 (4+1MS-4)
婆罗洲猩猩
小本票封皮:婆罗洲猩猩
2001 新加坡 (4全)
婆罗洲猩猩
2001 捷克 (4-4)
上方邮票:婆罗洲猩猩
2014 马来西亚 世界青少年邮展 (8MS-MS4)
婆罗洲猩猩
2017 法国 (2-2)
婆罗洲猩猩
2018 匈牙利 (4-4)

苏门答腊猩猩(Sumatran orangutan,学名:Pongo abelii)是更为稀有且体型较小的红猩猩,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是当地的特有种。雄性苏门答腊猩猩可以长到4.6呎高及200磅重;雌性的体型更小,平均只有3呎高和100磅重。

与婆罗洲猩猩相比,苏门答腊猩猩的毛皮较疏且长,面长,个子较矮小,两侧有白毛。

苏门答腊猩猩较婆罗洲猩猩更喜欢吃生果,并且会吃昆虫。喜欢的生果有无花果及波罗蜜果。它亦会吃鸟蛋及细小的脊椎动物。

在斯瓦克杨桃园的野生苏门答腊猩猩曾被发现使用工具。当时一头猩猩将一根树枝折成约一呎长,清除小枝及削磨枝头,并以此插入树孔中找寻白蚁。它们亦会以树枝来拍打蜂巢,并挖出蜂蜜。另外,它们亦会以长约5吋的树枝,除去利沙树果实种子上像玻璃纤维的刺,以便吃这些种子。虽然婆罗洲猩猩亦会吃这类种子,但就未曾发现有用上工具。

新西兰自然历史制作公司在制作苏门答腊猩猩的纪录片时,就拍摄到它们使用简单的树枝,在不同的地方寻觅食物。此外在热带雨林中它们亦有使用树叶当作雨伞。

苏门答腊猩猩比婆罗洲猩猩更喜欢树上的生活,这可能是由于在陆地上有苏门答腊虎等大型掠食者存在。它们会以臂行方式在树林之间走动。

苏门答腊猩猩较婆罗洲猩猩更为群居。苏门答腊猩猩的族群会聚集在无花果树吃果实。成年雄性一般会避免与其他的成年雄性接触。强暴在苏门答腊猩猩中是很普遍。雄性亚成体会尝试与任何雌性交配,不过成年雌性一般懂得如何避开它们。成年雌性较喜欢与成年雄性交配。

苏门答腊猩猩约要在12、3岁才能生育。它们生育的间距这比婆罗洲猩猩的更长,且是类人猿中最长的。猩猩婴儿在3岁前都要由母亲照顾,而幼猩猩亦会留在母亲身边。

苏门答腊猩猩及婆罗洲猩猩似乎都有几十年的寿命,估计可能多于50年。现存最老的苏门答腊猩猩就出生于1960年。已知最长寿命的苏门答腊猩猩于美国迈阿密都市动物园逝世,享年55岁。

苏门答腊猩猩
1986 民主德国 (4-1)
苏门答腊猩猩
2012 澳大利亚 (7-5)
苏门答腊猩猩
2014 匈牙利 (12-4)

西瓦古猿属(学名:Sivapithecus)是一属已灭绝的灵长目。西瓦古猿的化石遗骸可以追溯至1250-850万年前的中新世,并于19世纪在印度及巴基斯坦的锡瓦利克山脉发现。其下的任何一个物种都有可能是现今猩猩的祖先。

目前已发现了西瓦古猿的三个物种。印度西瓦古猿的化石介乎1250-1050万年前。西瓦西瓦古猿生存于950-850万年前。于1988年发现的第三个物种,是明显较大的S. parvada,估计属于1000万年前。

于1982年,大卫·皮尔比姆(David Pilbeam)描述了一个西瓦古猿的大部分面部及颚骨。这个标本与现今猩猩的头颅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支持了它与猩猩近亲的关系。

锡瓦利克山脉的标本最初被指是腊玛古猿,但现时很多学者都认为其实是西瓦古猿。腊玛古猿现已不再被认为是人类的祖先。

腊玛古猿的首个标本是于1932年在尼泊尔发现。其发现者指腊玛古猿的颚骨比其他化石猿更像人类。于1960年代这个主张再次出现。当时相信人类祖先是由其他1500万年前的猿分支出来。生物化学研究推翻了这个主张,并指猩猩祖先与黑猩猩、大猩猩及人类的共同祖先于较早时分裂。人类于约500万年前与非洲的猿分离,并非1500万或2500万年前。

后来有更多完整的腊玛古猿化石于1975年及1976年被发现,却显示并非想像中的像人类。它开始更为像西瓦古猿,故较早的名字便用来命名这些化石。腊玛古猿有可能就是雌性西瓦古猿,最起码它们肯定是同一属的成员。另外它们亦可能与黑猩猩、大猩猩及人类的共同祖先分隔。

1980年代初,大卫·皮尔彼姆等人类学家经过一系列研究,证明过去订立的腊玛古猿与西瓦古猿其实是同一个物种的雌雄个体,定名于1934年的“腊玛古猿”因晚于定于1910年的“西瓦古猿”而被撤销。

西瓦西瓦古猿 Sivapithecus (Ramapithecus) sivalensis
2013 尼泊尔 (4-4)
  • 动物/哺乳纲/灵长目/人科.txt
  • 最后更改: 9天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