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鹿科动物邮票。

2000 捷克 (4-2,4)

驼鹿(Moose,学名:Alces alces),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是驼鹿属下的唯一种。以雄性的掌形鹿角为特征。

雄性驼鹿的鹿角是从头颅骨中线两侧向横伸出的圆柱梁,在很短的距离后分叉成耙子状。角的底叉平向,可以是简单的直叉,或是分支成两或三叉。在北西伯利亚的驼鹿亚种A. a. bedfordiae的鹿角后端分成三叉,并非平向。欧洲驼鹿的角则是分叉成阔掌形,底部有一大叉,边缘有一些细小的叉子。斯堪的纳维亚驼鹿的鹿角更为简单,像东西伯利亚族群。美洲驼鹿的掌形鹿角比斯堪的纳维亚驼鹿的更为明显。驼鹿中最大的是阿拉斯加驼鹿,站立时高2米,鹿角阔1.8米。雄性驼鹿在交配季节后会掉下鹿角,以保存能量过冬。新的鹿角会于春天再长出来,约需3-5个月才能完全长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动物器官。鹿角上有一层皮,当完全长成后就会脱下。

驼鹿一般出没于北半球温带至亚北极气候的针叶林及混交林。在中国,它们仅分布在大兴安岭及小兴安岭北部。在北美洲,它们分布在加拿大、阿拉斯加、新英格兰的大部分地区、洛矶山脉、明尼苏达州东北部、密歇根上半岛及苏必略湖的皇家岛,最南可以到达科罗拉多州。

驼鹿
1953 加拿大 (3-2)
驼鹿
1954 波兰 (4-2)
驼鹿
1961 比利时 (6-6)
驼鹿
1964 苏联 (7-4)
驼鹿
1965 波兰 (9-9)
驼鹿
1973 波兰 (8-3)
驼鹿
1981 波兰 (6-2)
驼鹿
1991 加拿大 加拿大的河流 (5-5)
驼鹿
1992 瑞典 (4-4)
驼鹿
1996 白俄罗斯 (5-4)
驼鹿
小本票封皮:驼鹿
2000 奥兰 (4全)
坎皮诺斯国家公园 邮资图:驼鹿
2002 波兰 波兰国家公园 邮资明信片 Cp1286-87 (2-2)
驼鹿
2003 加拿大 (1全)
驼鹿
2006 爱沙尼亚 (1全)
驼鹿
驼鹿
驼鹿
2008 俄罗斯 (15-10,11,12)
驼鹿
2012 德国 (2-2)
驼鹿
2016 瑞典 (5-2)
驼鹿
2023 俄罗斯 (4-4)

豚鹿(Indian hog deer,学名:Axis porcinus)为鹿科花鹿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

豚鹿
1967 柬埔寨 (3-2)
豚鹿
1976 泰国 (4-4)

花鹿,别名斑鹿,白斑鹿(Chital,spotted deer, chital deer, axis deer,学名:Axis axis),是属于鹿科的一种,生活在斯里兰卡,尼泊尔,孟加拉国,和印度的森林地带。是印度森林中最常见的鹿种。背面浅红褐色,具斑点,腹面白色。雄鹿生角,分三叉,可长大75厘米。由于花鹿产于热带,一整年都可以交配。肩高90厘米,体重可达85千克。寿命长约20-30年。

喜群居,通常每群10-50头,其中有一到两只是雄鹿。对人类的接近比较宽容,尤其是生活在受到人类影响的地区的。生活在低纬度的森林,在高纬度森林它们经常被其它的鹿种(水鹿等)替代。主要植物为食,但也会吃掉脱落掉的鹿茸。

花鹿被传入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美国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佛罗里达州和夏威夷群岛。

花鹿
1977 孟加拉国 (6-2)

沼泽鹿(Marsh deer,学名:Blastocerus dichotomus),又名南美泽鹿,是南美洲最大的鹿,达2米长及1.2米高。它们分布在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乌拉圭及巴拉圭。以往遍及整个南美洲,但它们现在只限于在巴西巴拉那州及巴拉圭的沼泽及湖泊,并在亚马逊地区。

沼泽鹿只栖息在沼泽、潘塔纳尔湿地及大厦谷,一般在水深达半米的地方。它们是游泳能手。沼泽中高的植物可以帮助保护它们,免被掠食者侵袭及提供食物。

沼泽鹿的耳朵很大及周边白色,身体呈赤褐色,脚长而呈深色。在冬天,它们的毛色会转为更深色。它们的臀部及眼睛周围都有白色斑纹。尾巴呈较淡的赤色,长10-15厘米。

沼泽鹿的爪很大,趾间有具弹性的膜,能帮助游泳及在沼泽地上行走。只有雄鹿有鹿角,鹿角呈网状及长60厘米。一般重150公斤。

沼泽鹿是独居的,或是以少于6头的群族聚居。它们主要的天敌有美洲豹及美洲狮。

沼泽鹿
1996 阿根廷 (4-4)

西方狍(Western roe deer,学名:Capreolus capreolus),又称欧洲狍(European roe deer),是分布于欧洲、小亚细亚和里海附近的鹿。此狍遍布欧洲各地,除斯堪的纳维亚极冷的最北部的一些岛屿,如冰岛和爱尔兰岛。在地中海沿岸地区,西方狍主要生活在山地,在平原或岛屿中很少见到。

此鹿与东方狍(Capreolus pygargus)同为狍属,为不同物种,居住在不同地区。东方狍分布于乌拉尔山东边,直到西伯利亚和中国。这两个物种的分布区在高加索山脉碰头,西方狍分布在山脉南边,东方狍分布在山脉北边。

西方狍是一种小鹿,体长仅为95-135公分,肩部65-75公分高,体重15-30公斤。灰色面,体色泛红,夏天是红金色,冬天加深到棕色甚至黑色。腹部颜色较浅,靠近尾部有一丛白毛。雌狍的尾部毛是心形,雄狍则是肾形。真正的尾巴极短,仅有2-3公分,几乎看不见。受惊时,它们会放声大叫,并扬起尾部白毛。只有雄狍有角,短而直,第一两年角不分支,只到5-12公分。高龄健康的雄狍的角可达20-25公分,两到三个分支,偶尔也能长出四个分支。和其它鹿不同,狍属动物的角掉了之后马上开始重长。

西方狍
1950 列支敦士登 (3-1)
西方狍
1959 民主德国 (5-3)
西方狍
1959 奥地利 (4-2)
西方狍
1960 南斯拉夫 (9-8)
西方狍亚种(Capreolus capreolus pygargus)
1961 苏联 (3-3)
西方狍
1963 捷克斯洛伐克 (6-4)
西方狍
1964 匈牙利 (10-9)
西方狍
1966 匈牙利 (7-4)
西方狍
1966 德国 (4-1)
西方狍
1973 波兰 (8-5)
西方狍
1976 瑞典 (1全)
西方狍
1981 波兰 (6-3)
西方狍
1986 列支敦士登 (3-1)
西方狍
1986 圣马力诺 欧罗巴邮票:自然保护 (2-1)
西方狍
西方狍
1992 瑞典 (4-1,2)
西方狍
1996 白俄罗斯 (5-2)
西方狍
1998 比利时 (4-4)
西方狍
2001 以色列 (4-3)
西方狍
2001 法国 (4-2)
西方狍
2003 卢森堡 (4-1)
西方狍
2004 英国 (10-2)
西方狍
2006 德国 (5-4)
西方狍
2007 奥地利 (1全)
西方狍
2008 卢森堡 (1全)
西方狍
2011 拉脱维亚 (2-1)
左二:西方狍
西方狍
2011 以色列 (5-1,2)
(下)西方狍
2011 比利时 (1MS全)
西方狍
2012 爱沙尼亚 (1全)
西方狍
边纸:西方狍
2014 比利时 (5-4)
西方狍
2015 克罗地亚 (3-1)
西方狍
2016 瑞典 (5-5)
西方狍
2018 德国 (2-1)
西方狍
2020 丹麦 (5-1)
西方狍
西方狍
2021 科索沃 (2+1MS-1,MS)
西方狍
2021 白俄罗斯 (4-1)
(上)西方狍
2021 哈萨克斯坦 (1MS全)
西方狍
2021 北马其顿 (5+1MS-2)
西方狍
2021 匈牙利 (8-7)
西方狍
2022 卢森堡 (4-4)
明信片图:(左上)鹿属
2011 波兰 美丽的波兰 邮资明信片 Cp1565-68 (4-1)

欧洲马鹿(Red deer,学名:Cervus elaphus)是属于鹿科的一种,又名红鹿、赤鹿、八叉鹿。

体长1.5至2米,肩高1.2-1.5米,一般体重200-300千克,雄鹿的体型与体重皆大于雌鹿。毛色为灰色、棕色或红色。仅雄性有角,多为6叉,最多为8叉,第1、2叉很接近。

欧洲马鹿栖息于高山森林地带。听觉及嗅觉发达,多在早晨和夜晚活动,擅长奔跑,多三五成群。每年9-10月交配,5-6月胎产一子。以草、树叶和树枝为食。有迁徙现象,夏季上山,冬季下山至平原密林中。

欧洲马鹿
1946 列支敦士登 (3-1)
欧洲马鹿
1954 南斯拉夫 (12-3)
欧洲马鹿
1959 民主德国 (5-4)
欧洲马鹿
1959 捷克斯洛伐克 (5-5)
欧洲马鹿
1959 奥地利 (4-4)
欧洲马鹿
1963 捷克斯洛伐克 (6-6)
欧洲马鹿
1964 匈牙利 (10-7)
欧洲马鹿
1965 波兰 (9-7)
欧洲马鹿
1966 德国 (4-4)
欧洲马鹿
1966 捷克斯洛伐克 (7-2)
欧洲马鹿
1966 匈牙利 (7-5)
欧洲马鹿
1967 意大利 (4-3)
欧洲马鹿亚种 Cervus elaphus montanus
1967 南斯拉夫 (4-3)
欧洲马鹿
1969 苏联 (5-2)
欧洲马鹿
1970 苏联 (5-4)
耶格堡鹿之园 欧洲马鹿
1970 丹麦 耶格堡鹿之园300周年 (1全)
欧洲马鹿
1971 捷克斯洛伐克 (6-5)
欧洲马鹿
1972 法国 (1全)
欧洲马鹿
1973 苏联 (5-5)
欧洲马鹿
1973 波兰 (8-7)
欧洲马鹿
1973 波兰 波兰狩猎协会成立50周年 邮资明信片 Cp567 (1全)
欧洲马鹿
1978 南斯拉夫 (8-3)
欧洲马鹿
1980 爱尔兰 (4-4)
欧洲马鹿
1981 匈牙利 (1全)
欧洲马鹿亚种 Kashmir Stag (Cervus elaphus affinis)
1982 印度 (1全)
欧洲马鹿
1983 捷克斯洛伐克 (6-6)
欧洲马鹿
1986 列支敦士登 (3-3)
欧洲马鹿
1987 南斯拉夫 (4-3)
欧洲马鹿
1988 法国 (4-2)
欧洲马鹿亚种 Corsican red deer (Cervus elaphus corsicanus)
1991 意大利 (4-2)
欧洲马鹿
1993 葡萄牙 (2+1MS-MS)
欧洲马鹿
1993 克罗地亚 (2-1)
欧洲马鹿
1995 白俄罗斯 (1MS全)
欧洲马鹿
1997 奥地利 (1全)
欧洲马鹿
1998 比利时 (4-2)
欧洲马鹿
1998 捷克 (4-3)
欧洲马鹿
1999 乌克兰 (2-1)
欧洲马鹿
1999 波兰 (2-1)
欧洲马鹿
2001 匈牙利 (4+1MS-MS)
欧洲马鹿
2002 卢森堡 (4-4)
欧洲马鹿
2006 拉脱维亚 (2-2)
欧洲马鹿
欧洲马鹿
2007 葡萄牙 (6+1MS-4,MS)
欧洲马鹿亚种 Siberian Wapiti (Cervus elaphus sibiricus)
2008 哈萨克斯坦 (2-1)
欧洲马鹿
2008 塞尔维亚 (4-1)
欧洲马鹿
2012 西班牙 (2-1)
欧洲马鹿
2015 比利时 (10-6)
欧洲马鹿
2016 瑞典 (5-1)
欧洲马鹿
2017 立陶宛 (3-3)
欧洲马鹿
2017 罗马尼亚 (6-3)
欧洲马鹿
2017 奥地利 (1全)
欧洲马鹿
2019 罗马尼亚 (6+1MS-4)
欧洲马鹿
2021 希腊 (2-1)
欧洲马鹿
2021 匈牙利 (8-6)
欧洲马鹿
2022 葡萄牙 (4+1MS-MS)
欧洲马鹿
2023 波兰 (1全)
欧洲马鹿
2023 爱沙尼亚 (1全)

巴巴里马鹿(Barbary stag,Atlas deer,学名:Cervus elaphus barbarus)是分布在北非的马鹿亚种。巴巴里马鹿比一般的马鹿细小。它们的身体呈深褐色,背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斑点。鹿角没有冰枝。巴巴里马鹿是唯一分布在非洲的鹿。它们栖息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及摩洛哥的潮湿密林。[1]它们最初被猎杀至接近灭绝,全靠于1990年代重新引入突尼斯的群族,它们才免于灭绝。

巴巴里马鹿
1968 阿尔及利亚 (2-2)

中亚红鹿(Bactrian deer,Bukhara deer, Bokhara deer,Bactrian wapiti,学名:Cervus elaphus bactrianus)是栖息在中亚洲低地的马鹿亚种。它们在生态上与塔里木马鹿相似,都是栖息在沙漠包围的河岸。这两个亚种被天山山脉所分隔,可能是马鹿的原始亚群。中亚红鹿一般呈灰色,有黄色的料泽,臀部有灰白色的斑纹。它们背上有淡色的斑纹,上下唇及下巴都呈白色。它们的鹿角较浅色,一般开四杈。第四枝较中枝发展的好。

中亚红鹿
中亚红鹿
中亚红鹿
中亚红鹿
2009 塔吉克斯坦 (4全)
中亚红鹿
2021 哈萨克斯坦 (4-3)
中亚红鹿
2021 哈萨克斯坦 (2-2)

梅花鹿(Sika deer,学名:Cervus nippon)是鹿科的动物。

梅花鹿体长约1.5米。毛色夏季为栗红色,有许多白斑,状似梅花;冬季为烟褐色,白斑不显著。颈部有鬣毛。雄性第二年起生角,每年增加一叉,五岁后分四叉止。目前在东北辽宁,吉林等地已经出现大批量养殖梅花鹿以供药用,其中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梅花鹿在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的梅花鹿养殖基地内。听觉及嗅觉发达,喜爱群居,擅长奔跑。岁半至两岁半成熟。每年9-11月交配,5-7月产子,每胎有一只或两只小鹿。

梅花鹿亚种(Cervus nippon dybowskii)
1957 苏联 (8-2)
梅花鹿亚种 Ryukyu Sika (Cervus nippon keramae)
1966 琉球 (3-2)
梅花鹿
1970 苏联 在苏联旅游 (6-3)
梅花鹿
梅花鹿
梅花鹿
1980 中国 (3全)
梅花鹿亚种(Cervus nippon yakushimae)
1995 日本 (2-2)
(上方副票)梅花鹿
2000 中国
梅花鹿
2007 日本 (10-8)
梅花鹿
2008 哈萨克斯坦 (2-2)
右:梅花鹿
2020 乌克兰 美丽的乌克兰:赫尔松州 (1+1MS-MS)

台湾梅花鹿(Formosan sika deer,学名:Cervus nippon taiouanus),鹿科,草食性动物,为台湾特有亚种。其野外族群已在1969年左右灭绝,目前垦丁国家公园及绿岛的野生族群来自人工复育野放,是再引入成功的案例。

体长约150公分,喜欢群居。台湾梅花鹿在每年的10~12月进行交配,主要之配种季节为11-12月之间,为一短日照季节性生殖之动物,隔年的6~8月则为其生产期。产生出来的后代,雄性有角,雌性则无。

台湾位于梅花鹿原始分部区域之南端。现今梅花鹿共有14 个亚种,依纬度高低可区分为南鹿(southern races)及北鹿(northern races)二者,台湾梅花鹿以微卫星标志之核型分析鉴定之结果,垦丁国家公园、台北动物园以及绿岛之台湾梅花鹿为同一基因型之亚种,与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大陆等地一带之梅花鹿族群有明显差异性。

过去曾有大量族群生活于中低海拔的平原及丘陵地,但受到强大的狩猎压力加上栖息地因农业开发而遭破坏,导致野外族群数量锐减。根据在台进行大型哺乳类调查报告指出,野生台湾梅花鹿可能已于1969年在野外绝迹,所幸在动物园及民间养鹿场尚有饲养族群使其种源得以保存。

台湾梅花鹿
1971 台湾 (4-4)

加拿大马鹿(Elk,学名:Cervus canadensis),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鹿科物种之一,也是北美洲和亚洲东部体型最大的哺乳类动物之一。在鹿科中,仅有驼鹿的体型比加拿大马鹿大,而鹿属中只有红鹿(欧洲马鹿)能与其匹敌。加拿大马鹿和发源于欧洲的欧洲马鹿(Cervus elaphus)十分相似,其长久以来也被认为是欧洲马鹿的亚种;然而,2004年的线粒体DNA检验结果,却强烈显示加拿大马鹿和欧洲马鹿是两相异物种。

加拿大马鹿栖息于森林与林边的栖息地,以草、植物、树叶与树皮为主食。尽管土生自北美与东亚,加拿大马鹿在引进它们的国家仍适应良好,其中包括新西兰与阿根廷。然而它们高水平的适应性,却对当地的特有种与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

加拿大马鹿的公鹿有着硕大的鹿角,其每年都会脱落。到了发情期时,公鹿会出现各种为了争取交配权的动作,包括摆出姿态、鹿角扭打及发出鸣叫。公鹿会连续发出尖锐的叫声,用以确保公鹿的优势地位,并且吸引母鹿。加拿大马鹿的鸣叫也是自然界中最有特色的叫声之一。

加拿大马鹿
1957 苏联 (8-6)
加拿大马鹿
1979 瑞典
加拿大马鹿
1988 加拿大 (10-10)
加拿大马鹿
1998 捷克 (4-4)
变种:马鹿Manchurian wapiti
变种:马鹿Manchurian wapiti
1999 中国 (2全)
变种:马鹿 Manchurian wapiti
1999 俄罗斯 (2全)
加拿大马鹿
2007 拉脱维亚 (2-2)

水鹿(Sambar deer,学名:Cervus unicolor),古称山马,属哺乳纲偶蹄目的一种鹿。

水鹿体型中等,比梅花鹿大,比马鹿小,1.4~2.6米,肩高1.2~1.4米,体重100~200千克。幼年水鹿有斑点,而成年水鹿则为褐色,连臀部也不例外。其拉丁文unicolor就是单色的意思。雄鹿有粗大的角,分三叉,长达0.7米。为南亚的特产,分布于台湾岛(如高雄市田寮区鹿埔里)、中国大陆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及印度大部分地区。喜群居。生活在热带草原、热带森林和高原。在早晨、傍晚和夜晚活动,白天休息。喜欢在水边觅食,喜欢泡在水中,而且喜欢游泳,故名“水鹿”。善于奔跑。主要天敌是老虎和鳄鱼,因为它们也喜欢水。以草、树叶和嫩芽为食。在每个月都能交配,妊娠期8个月,每胎1仔。

水鹿
1894 北婆罗洲 (9-2)
水鹿
1897 北婆罗洲 (9-2)
水鹿
1900 北婆罗洲 (3-1)
水鹿
1961 北婆罗洲 普通邮票 (16-1)
水鹿
1971 老挝 (5-4)
水鹿
1976 泰国 (4-3)
水鹿
1997 马来西亚 (5-3)
水鹿
1999 老挝 (5-4)
水鹿
2016 孟加拉国 (4-3)

坡鹿(Eld's deer,thamin,brow-antlered deer,学名:Cervus eldii),又名海南坡鹿,是东南亚特有的一种鹿。它们最初是于1839年在曼尼普尔发现的。

体长约1.8米,尾长约20厘米,四肢细长,显得格外矫健。雄鹿具角,第一眉叉自基部向前侧平伸出,与主干成弯弓形,后枝分出若干小叉,枝端略呈掌状。毛被黄棕、红棕或棕褐色,背有一条黑褐色脊带,背脊两侧点缀着白色斑点,仔鹿的斑点尤为明显,成年鹿冬毛斑点不明显。

曼尼普尔坡鹿是很稀有及处于极危的鹿,只有少于40头。泰国坡鹿也是濒危的,只有约150头,在海南省的差不多已经在野外灭绝。缅甸坡鹿是处于近危及仍有一定数量,分布在奇布尔·拉姆吉奥国家公园及洛克塔克湖。

坡鹿
1972 柬埔寨 (6-3)
坡鹿
1973 泰国 (8-6)
(右)坡鹿
1973 新加坡 (4-3)
坡鹿亚种 Sangai Deer (Cervus eldi eldi)
2000 印度 Manipur和Tripura地区动植物 (4-2)
坡鹿
2004 联合国 (12-10)

黇鹿(Fallow deer,学名:Dama dama)是鹿科的一种反刍动物,原先仅分布于欧洲地区,之后被陆续引进至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南非、比奥科岛、圣多美、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马约特、留尼汪、塞舌尔、科摩罗群岛、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塞浦路斯、以色列、佛得角、黎巴嫩、澳洲、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福克兰群岛与秘鲁。目前生活在西亚的波斯黇鹿(D. mesopotamica)即为其近亲,但有时候视为是黇鹿的亚种(D. d. mesopotamica)。

公黇鹿体长 140~160 cm(55~63英寸),肩高 85~95 cm(33~37英寸),体重 60~100千克(130~220磅),最大型的雄鹿体长可超过 190 cm(75英寸),体重则能超过 150千克(330磅)[4];母黇鹿略小,体长 130~150 cm(51~59英寸),肩高 75~85 cm(30~33英寸),体重 30~50千克(66~110磅)。小黇鹿一般在春季出生,出生时体长 30 cm(12英寸),体重 4.5千克(9.9磅)。黇鹿的寿命约为 12-16 年。只有公黇鹿长有鹿角。在罗马时代,黇鹿逐渐扩展到中欧。目前世界很多地区都有驯养的黇鹿。

黇鹿有黑化和白化等多个变种。普通的黇鹿身上长有斑点,很容易与梅花鹿混淆。黇鹿一般栖息于混杂的林地和开放的草地。发情期的公黇鹿会拓宽地盘,母黇鹿则会加入其中,种群数量最多时可达150头。黇鹿是欧洲仅有的两种鹿之一(另一种是欧洲马鹿)

黇鹿
1964 匈牙利 (10-5)
黇鹿
1963 捷克斯洛伐克 (6-5)
黇鹿
1966 德国 (4-3)
黇鹿
1966 匈牙利 (7-6)
黇鹿
1967 土耳其 (4-1)
黇鹿亚种(Dama dama mesopotamicus)
1971 以色列 (4-1)
黇鹿
1974 伊朗 (4-3)
黇鹿
1986 波兰 (6-4)
黇鹿
1992 英国 (5-1)
黇鹿
2007 葡萄牙 (6+1MS-1)
黇鹿
2016 瑞典 (5-4)
黇鹿
2021 匈牙利 (8-5)

波斯黇鹿(Persian fallow deer,学名:Dama mesopotamica)。

波斯黇鹿较黇鹿大,鹿角也较大,但较少呈掌状。它们接近灭绝,只余下650头栖息在伊朗的胡齐斯坦省、马赞德兰省及尔米亚湖的岛上。它们以往分布在美索不达米亚及埃及至昔兰尼加及塞浦路斯。它们喜欢栖息在辽阔的林地。现存的可能面对近亲繁殖及缺乏遗传多样性。自1996年起,它们就逐步由卡梅尔重新引进到以色列北部的野地,当中超过650头已生活在加利利、迦密山及梭烈谷。

波斯黇鹿
1998 联合国 (12-4)
左一:波斯黇鹿
波斯黇鹿
2011 以色列 (5-1,3)

麋鹿(Père David's deer,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是一种鹿科麋鹿属的动物,中国古代称之为麈,别称四不像,西方也称之为大卫神父鹿(英语:Père David's deer)。其体长达两米,重300千克。常和驯鹿混淆。

麋鹿原生于中国长江中下游的沼泽地带,以青草或水草为食,有时也到海中衔食海藻。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之后由于饲养的失败,麋鹿数量曾一度减至18头,直到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生野外。目前世界麋鹿总数在大约5000头,其中中国约有3000头。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头脸细长似马、角多叉似鹿、颈长似骆驼(一说为蹄似牛)、尾端有黑毛,似驴。体长达两米,重300千克。雄性有角,且每年会有两双,夏季的较大,并在十一月脱落;冬季长在一月并在数星期后脱落。夏季毛为红棕色,冬季毛较粗浓,呈灰黑色。

麋鹿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多肉,趾间有皮腱膜,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带有响亮的磕碰声;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中行走和活动;长而多毛的尾,利于驱赶飞扰的昆虫。

麋鹿
麋鹿
1988 中国 (2全)
麋鹿
2001 中国 (10-3)

秘鲁马驼鹿(Taruca,north Andean deer,学名:Hippocamelus antisensis)分布在秘鲁及玻利维亚的高地云林及没有树的高山荒原。它们栖息在海拔2500-5200米的地方。它们的群落组织较松散,成员约有3-14头,当中1-2头雄鹿及几头雌鹿。它们在日间活动,一般寿命为10年。它们现正处于易危。

秘鲁马驼鹿
2004 联合国 (12-2)

智利马驼鹿(South Andean deer,southern guemal,Chilean huemul,güemul,学名:Hippocamelus bisulcus)

智利马驼鹿
1984 阿根廷 (5-1)
智利马驼鹿
2000 联合国 (12-11)

赤短角鹿(Red brocket,学名:Mazama americana)

赤短角鹿
1971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5-1)
赤短角鹿
1989 伯利兹 (5-4)

大角鹿(Irish elk,giant deer,Irish deer,学名:Megaloceros giganteus),又名巨大角鹿、巨型鹿或爱尔兰麋鹿,是已发现体型最大的鹿,生存于更新世中期及全新世中期的欧亚大陆,由爱尔兰至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最近年代的化石发现于西伯利亚,由放射性碳定年法测定后为属于7700年前。大角鹿的大量化石现正在爱尔兰都柏林的爱尔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展览。

传统上大角鹿被称为爱尔兰麋鹿。虽然有大量的骨骼在爱尔兰的酸沼发现,但它们却不只限于爱尔兰,加上它其实与麋鹿和加拿大马鹿不是近亲,故现时很多学者都只称呼它为大角鹿。现今的物种都可能是从M. antecedens在近埃姆间冰期演化而来。M. antecedens有时被认为是一个亚种,称为M. giganteus antecedens,它的鹿角相似但更为复杂。

虽然有一项研究指出大角鹿现存的最近亲为欧洲马鹿,但是其他系统分类学上的研究则多认为大角鹿是黇鹿的姊妹演化支。

大角鹿
1989 几内亚比绍 (7-7)
大角鹿
1994 哈萨克斯坦 (6+1MS-6)
大角鹿
2006 英国 (5-2)
大角鹿
2008 法国 (4-3)
大角鹿
2018 比利时 (5-2)
大角鹿
2020 俄罗斯 (4-4)

肿骨鹿(Megaloceros pachyosteus)是哺乳纲真兽亚纲的一种鹿。它为已灭绝的偶蹄目中的化石种,是大角鹿属(Megaloceros)的一个种。头骨粗壮,下颌有明显肿厚现象。角甚粗壮,眉枝垂直扁平,主枝圆筒状,但远端呈掌状分叉。在更新世中期的地层中,在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如河北、山东、北京、山西、河南、甘肃、陕西、安徽、江苏都有发现。

肿骨鹿是哺乳纲、真兽亚纲,偶蹄目、鹿科,大角鹿属的一种鹿。头骨粗壮,下颌有明显肿厚现象。角甚粗壮,眉枝垂直扁平,主枝圆筒状,但远端呈掌状分叉,掌状面与眉枝成45°夹角,或掌状面几乎平行于眉枝的面。臼齿大而低冠,为新月型齿。我国华北中更新统中化石很多。

由于在著名的北京猿人洞穴堆积中曾发现过大量的化石,因此可断定这种动物是北京猿人主要狩猎的对象,因此,它随北京猿人而知名于世。它的个体大小如麋鹿。角相当大而粗壮;眉枝垂直扁平,主枝远端呈掌状分叉。头骨和四肢骨也很粗壮。下颌骨有明显的肿厚现象,因而得名。

肿骨鹿
1958 中国 (3-3)

赤麂(Indian muntjac,学名:Muntiacus muntjak),又称印度麂,属鹿科麂属,目前可分15个亚种。

赤麂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麂类,体长1~1.2米,肩高50~55厘米。雄麂有小角,角冠基部分出一小枝,角柄前方有一黑色纵纹。长有突出上颚的犬齿,每年会脱角及重长;雌性无角。赤麂眼下长有发达的眶下香腺,额腺较长,会分泌香油用以标示领域。

赤麂性格温驯细胆,受惊或遇到危险时会发出如狗吠的声音,所以又有吠鹿(Barking Deer)的称呼。除了交配季节外,它们一般独居,但也有少数群居,甚至与其他大型动物一齐进食。野狗与缅甸蟒蛇是赤麂的主要天敌。另外,由于赤麂天生心脏有问题,当受惊吓时,心脏跳动可以超过二百下,若承受不了时可致急性心脏病而死。赤麂为植食性动物,主要以野果及幼叶为食粮,有时会捕捉昆虫来吃。

边纸左下:赤麂
2004 马来西亚 (4+1MS-MS)
赤麂
2011 越南 (4+1MS-1)

小麂(Reeves's muntjac,学名:Muntiacus reevesi),台湾称山羌、羌仔、麂、麂子、小麂、黄麂。鹿科麂属的草食性动物, 分布于台湾与中国华中、华南地区。该动物属于可食用野生动物,为台湾原住民的传统猎物之一。2019年1月9日起,台湾农委会林务局将小麂由保育类调整为一般类野生动物,[2]但仍限于地方主管机关所画定之区域内猎捕。

身长不及一米,雄性有短角而雌性仅有骨质隆起,在鹿科动物中公小麂的角并不特化,且保有其他鹿科动物所没有的上犬齿,靠保护色及灵敏的行动来避敌,雄性额内缘至角基内侧各有一黑色条纹,雌性则在额前有盾型班块,白色的腹部以及尾巴下方的白色也是主要特征,叫声似犬吠。

小麂
1982 香港 (4-4)

长山麂(Truong Son muntjac,Annamite muntjac,学名:Muntiacus truongsonensis)

(中间邮票)长山麂
2018 越南 (1MS全)

白尾鹿(White-tailed deer,学名:Odocoileus virginianus,英语:White-tailed deer)是鹿的一种。

白尾鹿是北美洲最小的鹿种,肩高为1米,体重40-130公斤。白尾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鹿之一,从加拿大东部森林,到美国东部森林、佛罗里达半岛、墨西哥、中美洲国家,到秘鲁北部。

白尾鹿
1989 哥伦比亚 (3-1)
白尾鹿
白尾鹿
白尾鹿
白尾鹿
白尾鹿
白尾鹿
1992 安的列斯 (6全)
白尾鹿
1993 萨尔瓦多 (5-5)
白尾鹿
2005 加拿大 (2-1)

骡鹿(Mule deer,学名:Odocoileus hemionus)因有像骡的耳朵而得名,又称做黑尾鹿,分布在北美西部的草原、农地到林地边缘。毛皮在夏天为锈棕色,冬天转为灰棕色。

骡鹿
1978 墨西哥 (2-2)

草原鹿(Pampas deer,学名:Ozotoceros bezoarticus),又名南美草原鹿,是南美洲的一种鹿。它们分布在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乌拉圭及巴拉圭。

草原鹿只栖息在辽阔的环境,尤其是潘帕斯平原及喜拉多。它们呈褐色,雄鹿的鹿角纤幼,只有两或三个分杈。它们的蹄上有嗅腺,可以用来划定地盘。幼鹿有斑点。

草原鹿是濒危物种,受到过度放牧所影响。

草原鹿
1982 巴西 (3-3)
草原鹿
1983 阿根廷 (4-2)
草原鹿
2002 阿根廷 (4-1)

智利巴鹿(Southern Pudu,学名:Pudu puda),又名南普度鹿,是一种普度鹿。

智利巴鹿细小、敦实及寂静。身体圆小,四脚细致。鹿角只有简单的主干,长7-10厘米,每年于7-8月间会脱落,并会立即重新长出。它们的毛由赤褐色至深褐色不等,两侧及下肢较浅色。它们的毛厚而密,可以在穿越森林时保护它们。耳朵圆小,尾巴也很短。幼鹿有白色斑点,可能是作为伪装之用。

智利巴鹿体长达90厘米,肩高达35厘米,重9-15公斤。它们是最细小的鹿。

智利巴鹿
2002 阿根廷 (4-3)

驯鹿(Reindeer,学名:Rangifer tarandus),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

不同的驯鹿亚种之间的形态有很大差距。总的来说,生活在南部地区的驯鹿要比北部的同类体形更大。驯鹿的肩宽可以达到120厘米,身长在1.5米到2.3米之间。雄性和雌性之间也有体形差异,某些亚种的雄性体形可以达到雌性的两倍,但雄性和雌性驯鹿头上都长角,这也是驯鹿区别于其它鹿种的显著特点之一;长角分枝繁复,有时超过30叉,蹄子宽大,悬蹄发达,尾巴极短。驯鹿的身体上覆盖着轻盈但极为抗寒冷的毛皮。不同亚种、性别的毛色在不同的季节有显著不同,从雄性北美林地驯鹿在夏季时的深棕褐色,到格陵兰岛上的白色。主要毛色有褐色、灰白色、花白色和白色。花色中白色一般出现在腹部、颈部和蹄子以上部位。

驯鹿
1956 加拿大 (2-1)
驯鹿
1987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3-2)
驯鹿
1988 挪威 (2-2)
(右)驯鹿
1988 波兰 (1全)
驯鹿亚种皮尔里驯鹿 Peary Caribou(Rangifer tarandus pearyi)
1990 加拿大 (6-6)
驯鹿
1993 格陵兰 (3-3)
驯鹿亚种北美驯鹿(Rangifer tarandus caribou)
1996 美国 (15-12)
驯鹿
1998 加拿大 景观高速公路 (4-1)
驯鹿
2003 冰岛 (1全)
驯鹿
2003 法国 (2-1)
驯鹿
2006 俄罗斯 (5-5)
驯鹿
2016 瑞典 (5-3)
驯鹿
2018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3全)

沼鹿(Barasingha,swamp deer,学名:Rucervus duvaucelii),又名泽鹿,是原住于印度及尼泊尔的鹿。雄鹿的鹿角分开为10-14个叉,有些甚至达至20个。

初期共有两个地点的沼鹿族群。指名亚种的R. d. duvauceli分布在北方邦、阿萨姆邦及孙德尔本斯的沼泽。它们的蹄是张开的,方便在软绵绵的地上行走,其头颅骨也很大。R. d. branderi分布在印度中部的硬地,尤其是在中央邦。在阿萨姆邦的族群后来被编入新的R. d. ranjitsinhi之中,是三个族群中最为受威胁的。

雄鹿肩高132厘米,重170-180公斤。鹿角在弯前长75厘米,周围长13厘米。最大的鹿角在弯前长104.1厘米。

在北方邦,它们只栖息在沼泽。在中央邦,它们栖息在近森林的草原。它们在早上及晚上觅食。它们较水鹿少在夜间活动。当受到骚扰时,它们会发出尖锐的叫声。

沼鹿的繁殖期是在9月至4月,妊娠期为240-250日。每胎会产一只幼鹿。饲养的沼鹿寿命可达23岁。在中央邦,群族内雄鹿与雌鹿的比例是2:1。平均成员数量为8-20头,最多可达60头。在发情期时,它们会组成很大的群族。

沼鹿分布在印度河、恒河及雅鲁藏布江盆地,与及印度中部至哥达瓦里河。发现的骨头可以追溯至1000年前。不过,它们今天已从西方分布地消失。于1964年,估计它们在印度的数量有3000-4000头。

在印度中部,沼鹿只在甘哈国家公园存活。其数量由1950年代早期的3000头,10年内下降至少于100头。到了1970年,就只余下少于66头。沼鹿消失的原因是被猎杀、烹食及失去栖息地。

沼鹿与印度黑羚及印度大蓝羚于100年前都被引入到德克萨斯州的狩猎场。现有要求将它们重新引入到印度它们接近灭绝的地方。

沼鹿
1975 尼泊尔 (3-2)
沼鹿
1976 印度 (4-1)
沼鹿
1983 印度 (1全)

熊氏鹿(Schomburgk's deer, 学名:Rucervus schomburgki)是产于泰国的一种鹿,熊氏鹿的主要栖息地是森林。之前,人们祭拜熊氏鹿,保佑大家平安,之后受到威胁,人们大量取得鹿皮,导致熊氏鹿在最后的1932年灭绝,最后一只目击的熊氏鹿是被人猎杀灭绝于1932年。

20世纪90年代初,有学者在老挝曾发现新鲜的鹿角,被鉴定属于熊氏鹿。因此有学者认为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熊氏鹿仍有可能处于活跃状态。有人认为在老挝偏远地区熊氏鹿仍有很高的概率存在一小部分种群。

熊氏鹿
1973 泰国 (8-1)
熊氏鹿
2014 泰国 (1全)

菲律宾水鹿(Prince Alfred's Spotted Deer,学名:Rusa alfredi)躯体粗壮,体长140~260厘米,肩高120~140厘米,体重100~200千克。角的主干只一次分叉,全角共三叉。从额至尾沿背脊有一条宽窄不等的深棕色背纹,臀周毛呈锈棕色,颈部有深褐色鬃毛,体侧栗棕色,尾毛黑色。水鹿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林区、草原以及高原地区。常集小群活动,夜行性,白天隐于林间休息,黄昏开始活动,喜欢在水边觅食,也常到水中浸泡,善游泳,所以叫“水鹿”。感觉灵敏,性机警,善奔跑。以草、树叶、嫩枝、果实等为食。

菲律宾水鹿
1994 菲律宾 (4+1MS-MS)
菲律宾水鹿
菲律宾水鹿
1997 菲律宾 (4-1,2)

(Philippine deer,学名:Rusa marianna)

右:
1995 菲律宾 (4+1MS-MS)
  • 动物/哺乳纲/偶蹄目/鹿科.txt
  • 最后更改: 7周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