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海豚科动物邮票。

1975 苏联 (6+1MS-MS)
2017 葡萄牙 (1全)

大西洋黑白海豚(Hector's dolphin,学名:Cephalorhynchus hectori) ,又名贺氏矮海豚,是黑白海豚属下的一种海豚,其下两个亚种全都生活在新西兰。其中生活在南岛附近的C. h. hectori数量最多,而濒危的毛伊海豚(C. h. maui)则生活在北岛附近海域。据2010/2011年数据显示,后一亚种仅存55只成年个体。其种加词来自威灵顿殖民博物馆(今新西兰蒂帕帕国立博物馆)馆长詹姆斯·赫科特(James Hector,1834–1907),他最早对这种海豚进行了研究,但正式的科学研究则始于比利时动物学家皮埃尔·约瑟夫·贝内登。

大西洋黑白海豚
大西洋黑白海豚
1991 新西兰 (2全)

赫氏海豚(Heaviside's dolphin,Haviside's dolphin,学名:Cephalorhynchus heavisidii),又名海氏矮海豚,是黑白海豚属下的一种海豚,生活在纳米比亚到南非西海岸沿海地区。19世纪早期,有人在好望角附近捉到了一只海豚,这只海豚由英属东印度公司的赫维赛德船长(Captain Haviside)带到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在《Spicilegia Zoologica》一书中对其进行了描述。但是他把这名船长的名字“Haviside”和另外一个收集动物标本的外科医生“Heaviside”弄混了,结果现在英语文学中赫氏海豚通常都叫做“Heaviside's Dolphin”。不过实际也有别的一些机构使用正确的原名。

赫氏海豚
2006 纳米比亚 (5-3)

黑白海豚(Commerson's dolphin,学名:Cephalorhynchus commersonii),或称康氏矮海豚、花斑喙头海豚,是黑白海豚属下的一种海豚,其下有两个亚种,分别生活在南美洲(C.c.commersonii)和凯尔盖朗群岛(C.c.kerguelensis)附近。其身体黑白相间,因而得名。其种加词来自法国博物学家菲利伯特·康默森(Philibert Commerson)的姓,他在1767年首次于麦哲伦海峡观测并描述了这些生物。

黑白海豚
1977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2-2)
黑白海豚
1980 福克兰 (6-2)
黑白海豚
1984 库克群岛 (12-8)
黑白海豚
1993 阿根廷 (2-2)
黑白海豚
2012 福克兰 (12-11)
黑白海豚
2014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4全)
黑白海豚
2020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1MS全)
黑白海豚
2020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世界遗产 (12-7)

真海豚(Short-beaked common dolphin,学名:Delphinus delphis)又名短吻真海豚,为海豚科海豚属的动物,多见于热带至温带海域。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南海、黄海、东海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欧洲海域。真海豚的科学分类相当复杂,各海域有型态上的地理变异,也有不同亚种的分类观点。短吻真海豚为大西洋及太平洋温暖海域数量最多的海豚,经常游至船附近乘浪。长吻真海豚(D. capensis)在多数区域较少被目击,很难从海上分辨其与短吻真海豚的差别。对生活于印度洋中、嘴喙更长的长吻真海豚亚种(D. capensis tropicalis)所知甚少。台湾海域的真海豚以搁浅标本来说,目前两个种类均有发现,但东北角及宜兰海域出没的真海豚的分类仍待确认。

真海豚体型修长纤细、嘴喙长且突出、背鳍高耸呈镰刀状,有些地区的背鳍则近乎三角形。短吻及长吻真海豚体色独特,呈交叉图案,可分为四个部分:背部为深灰或黑色(披肩),往下延伸至背鳍下方形成V字型、体侧前半部呈暗黄至淡黄、体侧后半部呈淡灰至灰色、腹部为白色,此外胸鳍至肛门处可能有一条纹与披肩平行,另一深色条纹从胸鳍往前延伸至下颚。短吻真海豚的成年雄鲸体长约172至201公分(n=28),成年雌鲸约164至193公分(n=37),体重在200公斤左右,然而这些数字可能随地区变化。美国加州海域真海豚的资料显示,短吻真海豚的上排/下排牙齿分别为42-54颗、47-60颗。真海豚怀孕期约10至11.7个月。初生体长为80至93公分,每胎之间的间隔从1年(黑海)到3年(东太平洋)都有。在黑海,幼豚于5至6个月大时断奶,然而在其他地方可能晚一点。性成熟年龄也会随着地区改变,雄豚性成熟在东太平洋及西大西洋为7至12岁,雌豚则为6至8岁。两性最高年龄皆约为30岁(西北大西洋)。

真海豚
1966 圣马力诺 (10-3)
真海豚
1971 苏联 (5-1)
真海豚
1980 南斯拉夫 (4-4)
真海豚
1983 葡萄牙 (4-2)
真海豚
1984 马绍尔群岛 (4-1)
真海豚
1984 库克群岛 (12-7)
真海豚
1986 莫桑比克 (4-2)
真海豚
1988 牙买加 (4-4)
真海豚
1990 苏联 (4-4)
真海豚
1991 特兰斯凯 (4-1)
真海豚
1992 摩纳哥 (4-2)
真海豚
1993 哥斯达黎加 (2-1)
真海豚
1994 所罗门群岛 (5-3)
真海豚
1996 圣马力诺 (5-1)
真海豚
1999 南非 (10-4)
真海豚
2000 瓦努阿图 (4-1)
真海豚
2001 台湾 (4-4)
真海豚
2005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2-1)
真海豚
2006 纳米比亚 (5-4)
真海豚
2006 科科斯群岛 (3-1)
真海豚
2017 乌克兰 (2-2)
真海豚
2017 北塞浦路斯 (1全)
真海豚
2021 希腊 (2-2)

小虎鲸(Pygmy killer whale,学名:Feresa attenuata)是鲸目海豚科中一种体型比较小、海上也比较少见的动物,属于小虎鲸属(Feresa),是该属内唯一的一种。其名字来源是因骨骼外形与虎鲸类似,但是体形比虎鲸小。小虎鲸攻击性强,在夏威夷和南非被圈养的两群小虎鲸甚至有攻击人员和其他海豚的纪录,但是在日本被驯养的小虎鲸群没有发生这个现象。在鲸豚搁浅复健的救援中,小虎鲸往往也是需要特别注意人员安全的种类。

到 1950 年代内人类对小虎鲸的了解仅有两具大英博物馆中的颅骨。最早对它们的描写来自于 1874 年约翰·爱德华·格雷。1954 年一名日本鲸学家报道了 1952 年本州捕鲸人描写的“罕见的海豚”,他写到他考察的个体颅骨与博物馆中的一样,而其体型类似虎鲸,由此产生了小虎鲸这个名称。

小虎鲸学名中的 attentuata 是拉丁语“楔”的意思,指的是从头部到尾部身躯逐渐变细的样子。

小虎鲸是体长约 2.2-2.4 米(最长 2.6 米),初生体长约 80 公分,体重约 150-180 公斤(最重 225 公斤),在海上很容易被与其它海豚混淆,尤其是与瓜头鲸混淆。小虎鲸的身躯健壮,深色,尤其额部的颜色特别深。头圆,没有突出的吻,成年个体长有白色的唇线。体侧的颜色比较浅,身体尚有刮痕或其他咬痕,腹部往往是白色的并于胸口具有锚状般的花纹。背鳍高位与身体中央,稍微镰状的,胸鳍稍长末端呈圆钝型,尾鳍中央有缺刻。上颚有 8-11 对与下颚 11-13 对,牙齿成圆锥状,相当具咬与撕裂的能力。在分类上,小虎鲸与瓜头鲸,伪虎鲸,领航鲸,虎鲸等同属于海豚科的黑鲸类(Blackfish)。

小虎鲸居住在全球的热带与亚热带海域,常出没在水深较深处,尤其是 500-2000 米以上。台湾宜兰海域偶能见到小虎鲸成群出没,花莲与台东、绿岛与兰屿及屏东垦丁近海则每年约可目击 1-2 次。西南海域(台南高雄与屏东近岸)则于春季有小虎鲸群体靠岸或是迷航的事件,台湾西部有多次搁浅活体复健的纪录。

小虎鲸在全球都有集体搁浅的事件,而台湾高雄海域则在 1995、2003 与 2005 年 2 月有多次连续小虎鲸群体进出港湾的迷航纪录(有部分个体死亡),但外观与身体健康状况目测均正常,并排除了天气、中毒与渔业冲突等其他可能性,无法判断搁浅主因,但水下噪音或其他人未知的干扰是尚无法排除的。2018 年 2 月高雄港再次发生小虎鲸群体迷航,几经搜救单位与海巡协力带领出港仍有部分返回,陆续于 3 月初有十余只不幸死亡,有 2 只个体胃内有塑胶垃圾。

小虎鲸总是成群活动,一般每群有 10-30 头动物,偶尔也会观察到 100 只以上的大群体。小虎鲸游泳速度慢,根据国外小虎鲸装设卫星发报器的观察,平均时速约 2.7-3.1 公里。在野外,小虎鲸通常较少与船只互动,水面的动作也较少。可观察到它们进行浮窥、尾鳍与胸鳍拍水等行为,总体而言是比较不活跃的鲸豚; 白天常可见到整群浮在海面上休息的行为。

目前根据搁浅的小虎鲸胃内容物,主要在夜晚吃鱼类与鱿鱼等头足类,但也有野外观察小虎鲸有攻击、杀死和吃其它小型海豚的纪录。小虎鲸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的资讯都鲜为人知,和其他的鲸豚一样长寿命且晚成熟,大约 2 米的母鲸有泌乳的纪录达到性成熟。仅有夏威夷海域对于当地的小虎鲸有较多研究,显示小虎鲸个体之间的关系相当稳定,同伴间的关系长达十余年以上。

小虎鲸
小虎鲸
小虎鲸
小虎鲸
2006 图瓦卢 (4全)
小虎鲸
2006 台湾 (4-3)
小虎鲸
2019 纳米比亚 (6-6)

短肢领航鲸(Short-finned pilot whale,学名: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又名短鳍领航鲸,是两种领航鲸之一。虽然它们是属于海豚科,但其行为却较接近鲸鱼。

短肢领航鲸的身体敦实,前额圆,没有明显的嘴,胸鳍长而尖,全身呈黑色或深灰色,鳍位于身体的较前位置。腹部及喉咙有灰色至白色的斑,眼睛后有灰色或白色的斜斑纹。它们一般长3.5-6.5米及重1-4吨,初生的约长1.4-1.9米及重60公斤。短肢领航鲸与其近亲的长肢领航鲸很相似,但也有多种不同之处。短肢领航鲸如其名般,其胸鳍较短,边也较圆。它们牙齿的数量也较小,每个颚部只有14-18颗。成年雄鲸的身上可能有一些伤痕。雄鲸及雌鲸的背鳍形状有所不同,而随着年纪背鳍的形状亦有所改变。幼鲸的身体较幼长,年长的身体会变得顿实。

短肢领航鲸
1998 英属印度洋领地 (4-3)
短肢领航鲸
短肢领航鲸
短肢领航鲸
短肢领航鲸
2003 开曼群岛 (4全)
短肢领航鲸
2003 佛得角 (4-4)

长肢领航鲸(Long-finned pilot whale,学名:Globicephala melas),又名长鳍领航鲸、大西洋领航鲸、黑圆头鲸或巨头鲸,[2]是两种圆头鲸属的其中一种。它们属于海豚科,但其行为较为接近鲸鱼。

长肢领航鲸像杀人鲸般其实是海豚的一种。它们的前额圆,呈黑色或深灰色,喉咙及腹部呈灰色或白色,有时在背鳍及眼睛后也有灰色或白色斑纹。背鳍呈镰刀状。脚蹼很长,占了体长的15-20%。雌鲸长约3.7米时及6-7岁大就达至性成熟;雄鲸要长约4.6米及12岁大才达至性成熟。成年重1.8-3.5吨。

长肢领航鲸
1984 库克群岛 (12-4)
长肢领航鲸
1994 摩纳哥 (4-4)
长肢领航鲸
1998 格陵兰 (6-3)
长肢领航鲸
2001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2-2)
长肢领航鲸
2001 冰岛 (4-4)
长肢领航鲸
2010 法罗 (1全)
长肢领航鲸
2012 福克兰 (12-8)

灰海豚(Risso's dolphin,Monk dolphin,学名:Grampus griseus)又名瑞氏海豚,为海豚科灰海豚属的动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法国。又名瑞氏海豚,台湾渔民亦称呼为和尚鯃。主要分布于热带至温带海域,喜好居住在大陆陡坡的水深骤降海域。主食为头足类,例如南鱿及武装鱿。台湾主要分布于东部海域的宜兰南部至台东县,是赏鲸的主要观赏种类之一。灰海豚为全球性的鲸豚种类,主要分布于热带至温带海域,在北纬六十四度至南纬四十六度的范围,常出现在水深500-2000米的大陆陡坡的水深骤降海域。

灰海豚
1984 马绍尔群岛 (4-2)
灰海豚
1984 库克群岛 (12-2)
灰海豚
1987 圣赫勒拿 (4+1MS-2)
灰海豚
1991 特兰斯凯 (4-4)
灰海豚
1993 纽埃 (4-4)
灰海豚
1994 摩纳哥 (4-2)
灰海豚
1994 所罗门群岛 (5-2)
灰海豚
2002 台湾 (4-4)
灰海豚
2006 纳米比亚 (5-1)

白侧海豚(Atlantic white-sided dolphin,学名:Lagenorhynchus acutus)

白侧海豚
1998 格陵兰 (6-5)
白侧海豚
1998 法罗 (4-1)
白侧海豚
2000 冰岛 (4-2)
白侧海豚
2004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2-1)

白喙海豚(White-beaked dolphin,学名:Lagenorhynchus albirostris)

白喙海豚
1998 格陵兰 (6-2)
白喙海豚
2001 冰岛 (4-1)
白喙海豚
2005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2-2)
白喙海豚
2017 比利时 (5-2)
白喙海豚
2019 俄罗斯 (4-3)

大西洋斑纹海豚(Hourglass dolphin,学名:Lagenorhynchus cruciger)

大西洋斑纹海豚
1980 福克兰 (6-3)
大西洋斑纹海豚
1988 澳属南极 (5-1)
大西洋斑纹海豚
1995 澳属南极 (4-2)
大西洋斑纹海豚
2006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2-2)
大西洋斑纹海豚
2009 澳大利亚 (4-2)
大西洋斑纹海豚
2012 福克兰 (12-7)

暗黑斑纹海豚(Dusky dolphin,学名:Lagenorhynchus obscurus)

暗黑斑纹海豚
1980 福克兰 (6-5)
暗黑斑纹海豚
2005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5-2)
暗黑斑纹海豚
2009 澳大利亚 (4-4)
暗黑斑纹海豚
2012 福克兰 (12-4)

白腰斑纹海豚(Peale's dolphin, black-chinned dolphin,Peale's black-chinned dolphin,学名:Lagenorhynchus australis)

白腰斑纹海豚
1980 福克兰 (6-1)
白腰斑纹海豚
2012 福克兰 (12-3)

沙捞越海豚(Fraser's dolphin,Sarawak dolphin,学名:Lagenodelphis hosei)为海豚科,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深海水域 (600-1000米以上) ,但也延伸出没在印度洋和大西洋。多见于热带至亚热带海域南北纬30度内海域。

沙捞越海豚
1993 纽埃 (4-2)
沙捞越海豚
1996 基里巴斯 (4-3)

南露脊海豚(Southern right whale dolphin,学名:Lissodelphis peronii)

南露脊海豚
2004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1全)
南露脊海豚
2006 纳米比亚 (5-2)
南露脊海豚
2009 澳大利亚 (4-3)
南露脊海豚
2012 福克兰 (12-1)

短吻海豚(Irrawaddy dolphin,学名:Orcaella brevirostris),又名伊豚或伊河豚,是一种散布在孟加拉湾及东南亚海岸及河流的海豚。

短吻海豚的外观像白鲸,但是杀人鲸的近亲。它们的头大而且圆顿,嘴并不明显。背鳍位于后背部,又短又钝,呈三角形。它们整体呈深灰蓝色,下身较淡色。它们重130千克及长2.3米(2.3米)。最大的是来自泰国的一条雄豚,长达2.75米(2.75米)。

虽然短吻海豚有时会被称为伊河豚,但它们并非淡水豚,而是生活在海岸、河口及江口的海豚。它们也有一些生活在淡水河流,如恒河、湄公河及伊洛瓦底江。它们的分布地由孟加拉湾至新畿内亚及菲律宾。在婆罗洲及马来西亚也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在东加里曼丹的马哈坎河曾采集了一个标本。

短吻海豚
1998 泰国 (4-1)
短吻海豚
短吻海豚
短吻海豚
2004 老挝 (3全)

虎鲸(Killer whale 或 Orca,学名:Orcinus orca)为齿鲸小目中海豚科下体型最大的海洋物种,又称为杀手鲸、杀人鲸、逆戟鲸。地球上的所有大洋中都有虎鲸生活,且为全球性分布,除了在波罗的海、黑海及北冰洋部分地区,在冰冷的南北极地区,温带亚热带到热带海域都有分布。

虎鲸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食肉动物,位于海洋食物链的最顶端,食性广泛,但不同生态型的虎鲸会对应相当专一的食性,例如居留型虎鲸几乎只吃鱼类,某族群的虎鲸只吃海豹, 另外还有迁徙型虎鲸群则会猎杀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包括海豹、海狮、海象,甚至是鲸目的其他物种(如海豚)与大型鲸鱼。现今世界上有五类不同外型与生态习性特征不同的虎鲸,是否可分成单独的种族和亚种仍在讨论中。虎鲸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居留型的虎鲸会形成非常稳定的母系社会家族。虎鲸的一些复杂社会行为、捕猎技巧和声音交流,被认为是虎鲸拥有自己的文化的证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虎鲸的保护状况列为数据不足。虽然虎鲸不是濒危物种,但是某些地域的族群还是因为食物匮乏、海洋主题公园的捕捉、渔业的冲突、噪音污染、水污染、航运船只、过多的观鲸船只和栖息地丧失等等原因受到极大的威胁。一般认为,野生的虎鲸不会威胁人类的安全,而人工饲养的虎鲸至今约有20攻击人类的记录。2010年,虎鲸提利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海洋公园袭击训练师,导致训练师溺死。

虎鲸
1969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2-2)
虎鲸
1973 澳属南极 (12-6)
虎鲸
1975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4-1)
虎鲸
1980 西南非洲 (6-1)
虎鲸
1980 福克兰 (6-6)
虎鲸
1983 葡萄牙 (4-3)
虎鲸
1988 加拿大 (10-9)
虎鲸
1988 牙买加 (4-3)
虎鲸
1988 新西兰 (6-2)
虎鲸
1990 苏联 (4-1)
虎鲸
虎鲸
1992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4-1,2)
虎鲸
1993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3-2)
虎鲸
1994 摩纳哥 (4-1)
虎鲸
1995 澳属南极 (4-4)
虎鲸
1996 格陵兰 (6-1)
虎鲸
1997 爱尔兰 (4-4)
虎鲸
1998 法罗 (4-2)
(上)虎鲸
1998 南非 (1MS全)
虎鲸
1998 马恩岛 (5-5)
虎鲸
1999 冰岛 (4-1)
虎鲸
2000 联合国 (12-12)
虎鲸
2001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2-1)
虎鲸
2002 法国 (4-3)
虎鲸
2002 台湾 (4-3)
虎鲸
2005 挪威 (2-1)
中下邮票1:虎鲸
2007 南非 (1MS全)
虎鲸
2010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2-1)
虎鲸
2012 福克兰 (12-9)
虎鲸
2012 俄罗斯 (2-1)
虎鲸
2015 马来西亚 (3+1MS-3)
虎鲸
2015 英属南极 (6-5)
虎鲸
2021 英国 (14-7)
虎鲸
小本票封皮:虎鲸
2022 加拿大 (5-1)

瓜头鲸(学名:Peponocephala electra)别名有瓜状头鲸,多齿黑鲸,小杀人鲸和伊列特拉海豚。它为海豚科的瓜头鲸属下的唯一动物,因其尖瓜状的脑袋而得名。该物种遍布世界各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外海的深水海域,包括台湾的苏澳,中国大陆的东港附近。

瓜头鲸有尖瓜状的脑袋,其也因此得名。其躯体修长呈水雷状,拥有长而尖锐的胸鳍,鳍的长度大约在体长的五分之一,这些都是瓜头鲸较为显著的特征。瓜头鲸较易于小虎鲸混淆,二者除非在近距离内观察,否则很难区分。

瓜头鲸全身呈蓝黑,暗灰或暗棕色,它头部细小,其渐缩为钝嘴,上、下颌均有20-24枚左右颗数的牙齿,前段脸部有一块黑色区域。瓜头鲸的下巴要么平直要么则稍微向内部凹陷,其唇部一般呈白色,淡灰或粉红色,而它的肛门和生殖裂周围也呈现淡色。瓜头鲸的胸部有不太明显的淡灰色锚状斑纹,腹部的斑块呈现出灰或不纯的白色。瓜头鲸的背鳍高耸,呈现钩状,末端较为尖锐,但是背鳍的后缘经常受创。瓜头鲸的尾鳍较为宽大,长度大约在体长的四分之一,但是雌鲸相之较窄。

瓜头鲸初生时长约1米,成年后在2.1米到2.7米左右,重量约在160公斤,脊椎骨大约在80枚左右。

瓜头鲸行动速度较缓,浮升的时候会将头部扬出水面,而在其浮升时,会造成许多小水雾,使人难以观察到瓜头鲸。而在其快速游行时,瓜头鲸会以小角度越离海面。瓜头鲸有时会进行浮窥,而在其下潜时,瓜头鲸的尾干会明显的拱起。其一般以乌贼,章鱼及鱼类为食。

瓜头鲸一般会提防船只靠近,在受到惊吓时,瓜头鲸也会快速的游走,但是其依然受到捕杀和鱼网缠困的威胁。瓜头鲸也存在着船首乘浪和跃身击浪的记录。

瓜头鲸具有高度的群栖性,族群中的鲸的数量最少在50只左右,一般情况下族群的鲸数一般在100到500只左右,甚至还出现过2000只的大族群。瓜头鲸也有着集体搁浅的记录,例如日本和菲律宾都出现过大量瓜头鲸集体搁浅的记录。瓜头鲸也会与弗氏海豚结伙,它偶尔也会同长吻飞旋原海豚,条纹原海豚以及其他鲸豚类共游。

瓜头鲸
瓜头鲸
瓜头鲸
瓜头鲸
2009 马尔代夫 (4全)

伪虎鲸(False killer whale,学名:Pseudorca crassidens),又名黑鯃[注 1]、拟虎鲸、拟逆戟鲸,为海豚科伪虎鲸属下唯一的现生种,模式产地在英格兰,在海豚科中的体型排名第三。虽分布范围包含温带至热带海域,但主要还是生活在热带区域。伪虎鲸当初的命名来自于一颗头骨,特征和虎鲸的头骨相似,因此取名“伪虎鲸”。

虽然体表外形和黑白分明的虎鲸有所差异,但生态习性正如其名,除了猎捕大型鱼类外(如鲔鱼旗鱼等),也会攻击其他小型鲸豚,泳速快可深潜。也具高度的社会性。

伪虎鲸主要出没在全世界各地热带至亚热带的开放海域,但也偶而会延伸到大陆棚与岛屿周边的近岸水域。台湾周边海域在澎湖,垦丁,屏东及宜兰花莲台东,兰屿绿岛等均有正式的目击纪录,但不常见。东部海域偶而会与瓶鼻海豚等共游。

出生1.5-2.1米。成体平均体长为4.9米,成年有雌雄二型性,雄形体型较大。成体雌性体长可达4米,体重1,200公斤;雄性体长可达为6.1米,体重2,200公斤。以上的体长体重在不同水域有地理上的变异。

伪虎鲸体色为黑色或深灰,也因此属于俗称黑鲸类的一员,背鳍于背部中央弧状镰刀,相较于领航鲸的宽背鳍基部,有明显的差异。此外,伪虎鲸的胸鳍形状有S型的弧度,也是此种类的辨识特征之一。其他黑鲸类的辨识相近特征可参考卡斯卡迪亚研究。与亲缘关系相近的花纹海豚不同,伪虎鲸身上因种间及种内竞争而造成的伤疤最终会变回深色。伪虎鲸有些微的雌雄二型性,除了体型大小的差异外,雄性的额隆较雌型的突出。伪虎鲸的牙齿为圆锥状,上颚总数有14-21颗,下颚有16-24颗。

作为齿鲸,伪虎鲸也利用头部的额隆发出回声定位,用来导航和寻找猎物,也具备灵敏的听力。

伪虎鲸在8-14岁达到性成熟,在圈养的环境中,曾有雄性57岁雌性62岁的纪录。其中一群的资料显示,幼豚的间隔约7年,怀孕期约15个月,母鲸哺乳9-24个月。且证实有更年期的情形,约在45-55岁之间。

伪虎鲸
伪虎鲸
1992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4-3,4)
伪虎鲸
1994 摩纳哥 (4-3)
伪虎鲸
2006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5-2)

中华白海豚(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学名:Sousa chinensis),又称太平洋驼背豚、印度太平洋驼背豚,台湾俗称为妈祖鱼,属鲸目海豚科,身长由一米到三米不等。主要生活在热带及温带沿岸水域,例如澳洲中部及北部、华南、印尼等西太平洋水域,也有在河流出现及咸淡水及沼泽一带,例如长江、闽江、九龙江、珠江口、汉江和珠江等,分布极之广泛。西方文献有关中华白海豚的最早纪录是在1637年由探险家彼得文地(Peter Mundy)在珠江口发现的纪录,而中国的最早纪录是在唐朝。名为白海豚,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是呈白色,年轻的会呈灰色,至于成年的则会呈粉红色。

中华白海豚是香港的吉祥物之一。2007年11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公布“我最喜爱海洋10宝”公众网上投票结果,此网上投票为期4个月选出最受欢迎十种本地海洋生物。中华白海豚得3679票荣获“我最喜爱海洋10宝”第一位。

中华白海豚
1983 马尔代夫 (4-2)
中华白海豚
1999 香港 (4全)
中华白海豚
2006 新加坡 (4-2)
中华白海豚
2017 澳门 (4全)
中华白海豚
2020 马来西亚 (5+1MS-2)
中华白海豚
2021 中国 (8-7)

(Indian Ocean humpback dolphin,学名:Sousa plumbea)

1991 特兰斯凯 (4-3)
2020 阿曼 (5-3)

条纹海豚(Striped dolphin,学名:Stenella coeruleoalba)(英文名称: Striped Dolphin, Euphrosyne Dolphin) 为海豚科原海豚属的动物。全球性广泛分布,温带、亚热带至热带的开放性浅水域均可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美拉普拉塔附近。

流线体型,成体体长1.8至2.5米。成体体重为90至150公斤。上下颚齿各为78至110颗。有细长嘴喙,身体两侧有独特的指状条纹,眼睛与胸鳍前端亦有过眼线,眼睛到腹部有细条纹。

根据地区的研究,条纹母海豚性成熟年龄在地中海为12岁,太平洋地区约7-9岁。公海豚7-15岁性成熟。怀孕期约12个月,每胎之间有3-4年的间隔。寿命为55-60岁。

条纹海豚的食物包括各种的中小型,中层或底层动物,特别是灯笼鱼( lanternfish)、鳕鱼和鱿鱼。条纹海豚主要出现在大陆坡外侧的大洋(大陆斜坡)海域,出没也常与涌升流或其他温暖洋流有关。从表层到底食的广泛觅食区,食物分布深度为200-700米,在不同海域食性会因地制宜。

条纹海豚
1987 圣赫勒拿 (4+1MS-4)
条纹海豚
1992 摩纳哥 (4-4)
条纹海豚
1993 哥斯达黎加 (2-2)
条纹海豚
1994 所罗门群岛 (5-1)
条纹海豚
1998 英属印度洋领地 (4-2)
条纹海豚
2007 摩纳哥 (1全)
条纹海豚
条纹海豚
条纹海豚
条纹海豚
2010 彭林岛 (4全)

长吻飞旋海豚(Spinner dolphin,学名:Stenella longirostris),又称长吻原海豚,飞旋原海豚、长细吻海豚或飞旋海豚,隶属于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原海豚属。

长吻飞旋海豚
1994 所罗门群岛 (5-4)
长吻飞旋海豚
1996 基里巴斯 (4-2)
长吻飞旋海豚
1998 英属印度洋领地 (4-4)
长吻飞旋海豚
2000 瓦努阿图 (4-3)
长吻飞旋海豚
2005 新喀里多尼亚 (3-3)
长吻飞旋海豚
2006 台湾 (4-2)
长吻飞旋海豚
2006 科科斯群岛 (3-2)
长吻飞旋海豚
2020 阿曼 (5-4)

热带斑海豚(Pantropical spotted dolphin, 学名:Stenella attenuata)为海豚科原海豚属的动物。全球三大洋的热带与亚热带与部分温带海域均有分布,中文别名:热带点斑原海豚、小白腹仔、花鹿仔、白斑海豚、斑点海豚, 中国大陆称为:白点原海豚。

外型特征: 具有流线型的身体与镰刀状的背鳍,热带斑海豚身上像是披着深灰色的披风在背鳍下方,而腹部则是浅灰色。成年个体吻部尖端呈白色,身上布满斑点,随年龄增加甚至融为块斑状。幼体无班,青少年时体表开始出现斑点,腹深色背浅色,至成年时腹部斑点颜色由深转浅,数目随年纪增多,有些老年海豚甚至斑点多到无法辨识底色。

性成熟体长为166~257cm,体重100-120公斤,约10-12岁后成熟。雄性体型略较雌性大。

热带斑海豚通常是群体活动,台湾东部海域常常可以见到30~200只的海豚群在离岸不远的海域,有时会靠近赏鲸船附近乘浪或跳跃,相当得活泼。热带斑海豚游泳的速度在鲸豚圈中算蛮快的,时速可达22公里。但通常热带斑海豚较少深潜,白天大多在50米以内的水层活动,停留约2-5分钟又回到海面。

热带斑海豚
1984 马绍尔群岛 (4-3)
热带斑海豚
1993 纽埃 (4-3)
热带斑海豚
1996 基里巴斯 (4-1)
热带斑海豚
2000 瓦努阿图 (4-2)
热带斑海豚
2005 新喀里多尼亚 (3-1)
热带斑海豚
2006 台湾 (4-1)

(Clymene dolphin, short-snouted spinner dolphin,学名:Stenella clymene)

2007 格林纳达 (4全)

花斑原海豚(Atlantic spotted dolphin,学名:Stenella frontalis)也称花斑原海豚、大西洋斑点海豚、大西洋点斑原海豚,一种分布于大西洋温带和热带海域的海豚,隶属于海豚科原海豚属(细吻海豚属)。

花斑原海豚体长1.8~1.9米,喙短。身体背面呈黑色,腹面为白色,体侧灰色,前半部略带绛紫色,后半部带有蓝色,全身有许多小而不规则的灰色和黑色斑点。

花斑原海豚
1998 亚速尔群岛 (2-1)

糙齿海豚(Rough-toothed dolphin,学名:Steno bredanensis)为海豚科糙齿海豚属的动物。分布于全球的温暖或热带的深水水域,例如南海、东海、台湾海域等海域。Georges Cuvier在1823年时首次描述此物种。它们的属名“Steno”,是来自于希腊文的“窄”,可呼应此种海豚的狭窄嘴喙,其形状为糙齿海豚的辨识特征之一,此属无其他的种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法国附近。糙齿海豚有时也称为皱齿海豚,主要因为牙齿上有纵脊的粗糙表面。

糙齿海豚的体型稍大,成年海豚的体长在2.09到2.83米间,体重则在90到155公斤之间,成年雄性的体型较雌性稍大。它们最显著的区别特征是: 锥形的头部和窄长的吻部;和其他吻部较短或有明显突起额隆的海豚种类不同。如其俗名所示,此物种的牙齿相当独特,表面有粗糙的纵痕。 糙齿海豚的牙齿每侧(上颚或下颚)约各有19到28颗牙齿。

与其他外观相似的海豚种类相比,糙齿海豚的胸鳍在身体较后方,不过在海上,人们仍容易将糙齿海豚误认为飞旋海豚,斑海豚或瓶鼻海豚。较明显区分的差异为: 糙齿的背鳍较高大,约18到28公分,且腹部两侧颜色为浅灰色,背鳍与胸鳍则是深灰色,最容易区分的仍是由侧方观察,吻部至头顶斜缓的线条,有时亦可年纪较长的个体嘴喙下方常白色的区块。

糙齿海豚
1975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4-2)
糙齿海豚
1983 马尔代夫 (4-1)
糙齿海豚
1992 摩纳哥 (4-1)
糙齿海豚
1993 纽埃 (4-1)
糙齿海豚
1996 基里巴斯 (4-4)

宽吻海豚(Common bottlenose dolphin,学名:Tursiops truncatus)是鲸目海豚科宽吻海豚属的一种,又称尖吻海豚、瓶鼻海豚、樽鼻海豚、大海豚。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黑海、红海等温带和热带海洋中。宽吻海豚常在靠近陆地的浅海区域活动。

宽吻海豚的身体为流线型,中部粗圆,从背鳍往后逐渐变细,额部有很明显的隆起。由于额部较大,所以头部吻突的实际长度较短。宽吻海豚的上下颌较长,因此获得了瓶鼻海豚的别名,它真正的鼻孔是头上的喷气孔。宽吻海豚的脸看上去像在微笑。宽吻海豚上下颌每侧各有大型牙齿21-26枚,长度为4-5厘米,直径为1厘米,是海豚科中牙齿最大的一种。宽吻海豚的背鳍为三角形,略微后屈,位于体背的中部附近。尾鳍和背鳍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鳍肢基部宽,梢端尖。宽吻海豚依靠上下摆动尾鳍来前进。体侧的胸鳍用来控制方向。鳍肢的位置很靠前。胸鳍中含有和其它鲸目一样在五千万年前进化过来的骨胳,这些骨胳和在陆地上生活的哺乳动物的前肢同源。宽吻海豚的前2枚颈椎愈合,13-14对肋骨中有5对是双头肋。宽吻海豚身体两侧的温度经常是一面高,一面低,而且不断地交替变化,其原因尚不清楚。宽吻海豚的皮肤光滑无毛,全身灰黑色,颜色从脊鳍尖端附近的深灰色,逐渐变化到淡灰色,背鳍鳍肢及尾鳍上下面皆为灰黑色,腹部基本上上是纯白色。这种颜色的组合,使得宽吻海豚在水中游泳的时候,从上方和下方都难以被发现。喷气孔至前额之间有深色带,眼睛到吻突之间也有1-2条深色带。成年宽吻海豚的身长在2米到4米之间,体重在150千克到650千克之间。平均讲来,雄性的体长大约比雌性长10—20厘米,而且雄性的体重要重很多。宽吻海豚的大小也和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在水温较低的远洋生活的宽吻海豚比在温暖的浅海区生活的宽吻海豚体格要大。比如苏格兰的默里湾是宽吻海豚分布最靠北的地方,那里的宽吻海豚平均身长接近4米,而在美国的佛罗里达附近的热带海域生活的宽吻海豚平均身长是2.5米。而且在水温较低的远洋生活的宽吻海豚体内含有更多的脂肪和更适合深潜的血液成分。

宽吻海豚
1983 斯里兰卡 (4-1)
宽吻海豚
1983 安提瓜和巴布达 (4+1MS-1)
宽吻海豚
1984 马绍尔群岛 (4-4)
宽吻海豚
1984 库克群岛 (12-9)
宽吻海豚
1991 特兰斯凯 (4-2)
宽吻海豚
1991 苏联 (5-5)
宽吻海豚
1991 瑞典 (2-2)
宽吻海豚
1992 摩纳哥 (4-3)
宽吻海豚
1993 南斯拉夫 (4-4)
宽吻海豚
1994 所罗门群岛 (5-5)
宽吻海豚
1995 克罗地亚 (2-2)
宽吻海豚
1997 爱尔兰 (4-2)
宽吻海豚
1998 马恩岛 (5-1)
宽吻海豚
1998 法罗 (4-3)
宽吻海豚
小本票封皮:宽吻海豚
1998 澳大利亚 (6-2)
宽吻海豚
1998 泰国 (4-2)
宽吻海豚
2000 瓦努阿图 (4-4)
宽吻海豚
2001 南非 (10-5)
宽吻海豚
2002 法国 (4-2)
宽吻海豚
2002 台湾 (4-2)
宽吻海豚
2004 马来西亚 (3+1MS-3)
宽吻海豚
2005 新喀里多尼亚 (3-2)
宽吻海豚
2006 纳米比亚 (5-5)
左三:宽吻海豚
宽吻海豚
2012 以色列 (5-1,3)
宽吻海豚
2017 比利时 (5-1)
宽吻海豚
2021 克罗地亚 (3-1)
宽吻海豚
2021 英国 (14-4)

印太洋瓶鼻海豚(Indo-Pacific bottlenose dolphin,学名:Tursiops aduncus),全称印度-太平洋瓶鼻海豚,分布在近印度、北澳洲、南中国、红海及非洲东岸的海域。背部呈深灰色,腹部呈浅灰色或白色,且有灰色斑点,平均长度为2.6米,重量达230公斤。群居物种,主要食物是各种鱼类和头足类动物(特别是乌贼)。全年可繁殖,每胎产1仔。野生印太洋瓶鼻海豚寿命超过40岁。

印太洋瓶鼻海豚
2006 新加坡 (4-1)
印太洋瓶鼻海豚
2006 科科斯群岛 (3-3)
印太洋瓶鼻海豚
2009 澳大利亚 (4-1)
印太洋瓶鼻海豚
2012 日本 (10-9)
印太洋瓶鼻海豚
2020 香港 香港海洋公园 (6+1MS-1)
印太洋瓶鼻海豚
2020 阿曼 (5-5)
  • 动物/哺乳纲/偶蹄目/海豚科.txt
  • 最后更改: 3周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