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喙鲸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喙鲸科动物邮票。

北瓶鼻鲸(Northern bottlenose whale,学名:Hyperoodon ampullatus)又称北大西洋瓶鼻鲸,平头鲸,瓶头鲸和陡头鲸。可说是人类研究最深入的喙鲸类,其中有一部分要归因于长期的捕鲸历史。19世纪时,有数位英国与挪威的自然学家参与捕鲸的行业,他们提供了许多关于被捕获的北瓶鼻鲸的细节描述,而捕鲸业也提供了大量尸体供科学研究之用。

1770年,Forster在“Kalm, Travels into North America”一书的译本注释中首次提到北瓶鼻鲸,当时的学名为“Balaena ampullatus”,种名源自拉丁文的ampulla,意思是“瓶子”或“烧瓶”,反映其嘴喙形状。1776年Müllar将名称改为Balaena rostrata,移入瓶鼻鲸属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叫Hyperoodon rostrata,直到20世纪初才变更为现今的有效学名Hyperoodon ampullatus。

北瓶鼻鲸的体型长但圆胖,有显著的嘴喙与高耸的额隆。背鳍可达三十公分高,位于背部约全长三分之二的位置,外观呈镰刀形,尖端通常略微突出。胸鳍小而笔直,末端浑圆,尾鳍中央无凹刻。由头部外观可区分性别,成年雄鲸前额白而前凸至接近方形,雌鲸则较灰而呈球状(未成年雄鲸介于两者之间)。下颚尖端长有二颗牙齿,通常只有成年雄鲸的牙齿会生长至露出牙龈,略微朝前方弯曲,牙齿上有时会有茗荷介(鹅颈蕂壶)附生。少部分雄鲸可能有四颗牙齿或终生无牙。

成鲸的体色背部呈灰至褐色,腹部则较浅;幼鲸的体色较成鲸来得深,接近黑褐色。身上常有白或浅黄色的椭圆形伤痕,随着年龄增加范围会变得更大,在腹部与身体侧面尤其明显。成年雄鲸在前额额隆处有明显的白色区块,并会延伸至眼睛后方,被称作tondebund,似乎是“白额头”的意思;年老雌鲸在喷气孔后方多有白色形似衣领的斑纹,昔日挪威捕鲸者称之为ringfiskar,意思就是“有环的鱼”。

北瓶鼻鲸
1990 法罗群岛 (4-4)
北瓶鼻鲸
1998 格陵兰 (6-4)
北瓶鼻鲸
2000 冰岛 (4-1)

南瓶鼻鲸(Southern bottlenose whale,学名:Hyperoodon planifrons)又称南极瓶鼻鲸和平头鲸。其远不如其近亲北瓶鼻鲸来得有名。它们似乎从未成为商业捕鲸的对象,也未有任何特定的田野调查。因此,人们对它们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对搁浅个体的解剖,或是科学家在调查其他鲸豚时意外的目击记录。已知南瓶鼻鲸仅分布于南半球,但过去在印度洋与太平洋热带海域观察到的“热带瓶鼻鲸”(tropical bottlenose whale)是否就是南瓶鼻鲸,几十年来一直困扰著科学界。虽然这些目击记录外型非常像南瓶鼻鲸,不过有部分学者认为应属他种,可能是难以捉摸的朗氏中喙鲸(Longman's Beaked Whale)。

南瓶鼻鲸的体型长而粗壮。嘴喙基部与额隆的界线相当明显,成年雄鲸的嘴喙比雌鲸与未成年雄鲸来得粗短,其额隆呈球状而高耸。胸鳍小而笔直,背鳍位于背部约全长三分之二处,外观呈镰刀状,尾鳍中央无凹刻。下颚尖端有一对牙齿,仅成年雄鲸会露出牙龈,即使在嘴巴闭上时也看得见,但部分个体可能有四颗或不长牙齿。体色普遍呈黄褐至灰褐色,腹部为灰白色,不过部分学者认为背部的色调是因为硅藻覆盖的影响,而不是真正的体色。背部与身体侧面常有白色的长条伤痕,在成年雄鲸身上尤其明显。某些个体额隆呈灰白色,与背部的深色形成明显的对比,该灰白色区域会延伸至喷气孔后方。

南瓶鼻鲸
1988 新西兰 (6-5)
南瓶鼻鲸
2006 澳大利亚 (4-4)
南瓶鼻鲸
2015 英属南极 (6-6)

索氏中喙鲸或梭氏中喙鲸(Sowerby's beaked whale,学名:Mesoplodon bidens)仅在北大西洋发现,旧称索氏喙鲸,又被称为北海喙鲸,北大西洋中喙鲸或北海中喙鲸。它们是最早为人类所知的喙鲸,其种名源自拉丁文的“bi-”,意指“二个的”,与“dens”,意为“牙齿”,反映它们口中只有二颗牙齿,当时以为这是它们独特的特征,今日已知所有的中喙鲸和其他大多数喙鲸皆为如此。

梭氏中喙鲸与其他中喙鲸体型相近,嘴喙长度中等,背鳍小而呈镰刀状,位于背部中央后方,额隆凸出但不呈球状。成年雄鲸下颚有两颗突出的牙齿,约在尖端后方30公分处。灰色的长嘴喙在浮出海面时经常先露出水面,此时成年雄鲸的牙齿明显可见。背部呈蓝灰至暗灰色,体侧较浅,腹部为浅灰至白色。体表散布许多白或灰色的长条伤痕与斑点(有时背部也有),在成年雄鲸身上尤其明显。

索氏中喙鲸
1990 法罗群岛 (4-1)

长齿中喙鲸(Strap-toothed whale,Layard's beaked whale,long-toothed whale,学名:Mesoplodon layardii)旧称长齿喙鲸,又称长齿鲸,莱氏喙鲸和钩齿喙鲸。它的俗名源自它们的独特齿系,成年雄鲸下颚的2颗牙齿会生长到缠绕上颚的地步,互相交叉并压迫上颚,使成年雄鲸只能勉强张开嘴巴。科学家认为牙齿可能是与其他雄鲸打斗的武器,但它同时也限制了能吸入口中的鱿鱼大小。长齿中喙鲸又称作Layard's Beaked Whale,源自19世纪南非博物馆馆长Edgar Leopold Layard之姓。他曾对其头骨作描绘,并将其寄给命名者,英国分类学家Edward Gray发表。

长齿中喙鲸在中喙鲸属中,是最大、也是色彩最醒目的物种。其外型与其他中喙鲸相似,包括头部比例小,胸、腹部粗壮,尾部短,背鳍小而呈镰刀形,位于全长约2/3处。额隆呈球状,以倾斜坡度降至嘴喙。嘴喙长而纤细,嘴部曲线笔直。细长的牙齿位于下颚尖端后方,朝额隆方向弯曲约45度角,会生长至超过并压迫上颚,老鲸的牙齿长度可达30公分以上。牙齿露出的部分通常有鹅颈蕂壶附生。

成鲸嘴喙前半与喉咙等部位呈白色,背部自喷气孔周围至身体中部皆为浅灰至白色。在肛门与生殖裂周围有相当大的白或浅灰色区域,胸鳍基部有小型白色斑点。身体其他部位皆呈黑色。年轻的长齿中喙鲸体色可能有渐层对比色分布。

其社会结构与行为一无所知。与其他中喙鲸相同,长齿中喙鲸会捕食鱿鱼。成年雄鲸因为其牙齿的缘故,可能会限制其张嘴的程度。在1份测量报告中,1头成年雌鲸与1头未成年雄鲸张嘴的幅度约为6.5公分,而2头成年雄鲸平均仅能张开3.2至4公分。由于此缘故,成年雄鲸只能食用相当小而纤细的鱿鱼,普遍不到100公克重,外套膜长度在16公分以下。

长齿中喙鲸
2019 纳米比亚 (6-2)

热氏中喙鲸或杰氏中喙鲸(Gervais' beaked whale,Antillian beaked whale, Gulf Stream beaked whale, European beaked whale,学名:Mesoplodon europaeus)旧称热氏喙鲸,又称湾流喙鲸,欧洲喙鲸和安德烈斯喙鲸。其似乎从未在海上目击过,但它们可说是北美洲海岸最常搁浅的中喙鲸。在早期的文献中,其学名为Mesoplodon gervaisi。多年来在北大西洋东部海岸发现的标本,只有1840年在英吉利海峡发现的一具浮尸,当时推测此鲸尸是被墨西哥湾流带离其原分布地到达英吉利海峡。

杰氏中喙鲸是中小型的喙鲸类,体型修长,两侧如同被挤压般往身体中央集中。头部小而尖细,嘴喙狭窄,嘴部曲线大致笔直。成年雄鲸在下颚处有2颗突出的牙齿,位于尖端后方约7-10公分处,外观不怎么显眼。

由新鲜的搁浅个体判断,其体色图样稀薄。一般而言背部呈暗灰而腹部呈浅灰色,未成年个体的腹部为白色,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深。至少有部分成年雌鲸在肛门与生殖裂之间有明显白色区块,直径约为15公分,但在成年雄鲸身上较不明显。雌鲸在头部喉咙侧面有浅色污渍,眼睛旁边则为黑色。

热氏中喙鲸
1988 牙买加 (4-2)

布氏中喙鲸或柏氏中喙鲸(学名:Mesoplodon densirostris),旧称布兰氏喙鲸,也名钝喙鲸,大西洋喙鲸,热带喙鲸和瘤齿喙鲸[2],似乎是中喙鲸属中分布最广泛的物种,也是本属唯一已有确实海中观测研究资料者。已知经常传出目击记录的地点至少有三处:夏威夷欧胡岛外海、南太平洋社会群岛外海、与巴哈马东北部。其种名源自拉丁文的densus(意为“厚”或“密”)与rostrum(意为“嘴喙”)。

柏氏中喙鲸的体型宽厚而粗壮,背鳍小,呈三角形或镰刀形,大约位于身长2/3处。嘴喙长度中等,额隆外观上较小而扁平。嘴部曲线特殊,先是水平往后延伸,至中段急剧高起呈一圆弧状。成年雄鲸在下颚隆起处有2颗大型牙齿,末端略微突出,会往前倾斜越过上颚。牙齿上常附着有成串的鹅颈藤壶。

背部与身体侧面皆为深蓝灰色,至腹部转为浅灰色。头部可能呈浅褐色,上唇与下颚边缘为浅灰色。它们身上常有许多椭圆形伤痕,特别是在生殖器附近,可能是遭雪茄鲛咬伤。成年雄鲸身上常有白色长条擦伤痕迹。

布氏中喙鲸
2004 新喀里多尼亚 (1MS全)
布氏中喙鲸
布氏中喙鲸
布氏中喙鲸
布氏中喙鲸
2007 巴哈马 (4全)

柯氏喙鲸(Cuvier's beaked whale,学名:Ziphius cavirostris),旧称柯维氏喙鲸,又称柯维氏鲸。是喙鲸科中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直到10至20年前,几乎所有研究资料都来自于搁浅个体的调查,目前科学家对它们的分布、数量、与行为等已有更深入的了解。即使经过了许多勘查与研究,柯氏喙鲸与中喙鲸属之间的分类关系仍然无法确定,在海面上很难区分两属喙鲸,若是有经验的观察者较有辨别的可能。它们又被称作鹅喙鲸(Goose-beaked Whale)和鹅嘴鲸,由于其头部侧面观有点像鹅的头部而得名。种名“cavirostris”源自拉丁文的“cavus”,意为“中空的”或“凹陷的”,反映雄鲸前额鼻骨凹陷的特征。

柯氏喙鲸的体型中等,相当粗壮而呈雪茄状。由于它们的嘴喙比其他喙鲸短,且额隆略呈球状而凸出,整体外观似乎前端被截去了一样。额隆隆起的幅度大,但到了短而粗的嘴喙部分则较平缓。嘴部曲线短,侧面观先略往下弯曲,至中段往上翘至接近眼睛水平高度。背鳍相当小,呈镰刀形,位于背部约体长2/3处。胸鳍相当小而窄,两侧体壁有所谓的“胸鳍窝”可收纳胸鳍,此构造可能与游泳有关。和其他喙鲸一样,在喉咙两侧各有1道深沟。仅成年雄鲸长有外露的牙齿,位于下颚最高处,即使闭上嘴时仍可看见,有时会有茗荷介附生。

一般而言,其体色为深灰色,有一些反荫蔽(countershading,动物保护色的一种类型;这类动物背部深于腹部,上面投下的光线使它全身颜色均匀而不醒目)的效果。成年雄鲸头部为白色,此浅色区域会往后方背部小部分延伸;雌鲸外观呈深灰至红褐色,头部较浅但不及雄鲸那般对比明显。眼睛周围区域颜色较深,前后方皆有浅色的月牙形或山形斑纹。皮肤表面常有许多椭圆形白斑与细长白线痕,特别是在腹部与身体侧面,前者可能是遭雪茄鲛(或称达摩鲨 cookie-cutter shark, Isistius brasiliensis)咬伤或遭八目鳗(或称七鳃鳗 lamprey)吸附所造成的伤痕,而后者则可能是雄鲸彼此间争斗时牙齿划伤留下的刮痕。幼鲸背部颜色较暗而腹部较浅。

柯氏喙鲸
1993 摩纳哥 (4-4)
柯氏喙鲸
1998 南非 (4-1)
  • 动物/哺乳纲/偶蹄目/喙鲸科.1587206643.txt.gz
  • 最后更改: 4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