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动物:两栖纲:无尾目:新蛙亚目:树蛙科 [2019/05/16 13:27]
青团00
动物:两栖纲:无尾目:新蛙亚目:树蛙科 [2020/08/10 18:10] (当前版本)
青团00
行 5: 行 5:
  
 树蛙科是多种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蛙类。雨蛙科 Hylidae 的蛙类也被称为树蛙,为了区分,有时将雨蛙称为新世界树蛙。 树蛙科是多种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蛙类。雨蛙科 Hylidae 的蛙类也被称为树蛙,为了区分,有时将雨蛙称为新世界树蛙。
 +
 +===== Chiromantis 属 =====
 +(Grey foam-nest tree frog,southern foam-nest tree frog,学名:Chiromantis xerampelina)
 +
 +|[{{:​动物:​非洲:​文达:​vd198202.jpg|}}]|
 +^1982 文达 (4-2)^
 +
 +===== 刘树蛙属 Liuixalus =====
 +卢文氏树蛙(Romer'​s Tree Frog,学名:Liuixalus romeri),又名卢氏小树蛙或罗默氏小树蛙,是一种树蛙科动物,为香港的特有物种,全球分布狭窄,只发现于赤鱲角(香港国际机场施工前,现已被全数运送至南丫岛)、大屿山及蒲台岛等地。卢文氏树蛙身体短小,雄蛙平均长度只有1.5厘米,雌蛙稍大,亦只有2.5厘米。卢文氏树蛙于1952年在南丫岛被首次发现。卢文氏树蛙保护色体色不显眼,完全融入自然环境以掩饰行踪,难让敌人发现。
 +
 +在香港的23种蛙类及蟾蜍中以卢文氏树蛙的体积最细小。雌性体型比雄性略大。身体腹部白色,背部呈棕色而背部有交叉斑纹,可作为保护色,布满痣粒。两眼中间有一道黑带纹。尖吻,有明显鼓膜。幼长的后肢有多条黑色带纹,足趾有小吸盘。
 +
 +|[{{:​动物:​亚洲:​香港:​hk201002.jpg|卢文氏树蛙}}]|
 +^2010 香港 (4-2)^
  
 ===== 夜跳蛙属 Nyctixalus ===== ===== 夜跳蛙属 Nyctixalus =====
行 17: 行 31:
  
 ===== 树蛙属 Rhacophorus ===== ===== 树蛙属 Rhacophorus =====
-(Black-webbed Treefrog,学名:Rhacophorus kio)。+黄蹼树蛙(Black-webbed Treefrog,学名:Rhacophorus kio)。
  
-|[{{:​动物:​亚洲:​泰国:​th201402.jpg|}}]|+|[{{:​动物:​亚洲:​泰国:​th201402.jpg|黄蹼树蛙}}]|
 ^2014 泰国 (4-2)^ ^2014 泰国 (4-2)^
 +
 +|[{{:​动物:​亚洲:​越南:​vn201404.jpg|黄蹼树蛙}}]|
 +^2014 越南 (5-4)^
  
 (Malabar gliding frog或Malabar flying frog,学名:Rhacophorus malabaricus)。 (Malabar gliding frog或Malabar flying frog,学名:Rhacophorus malabaricus)。
行 30: 行 47:
  
 黑掌树蛙由于体型较大、颜色鲜艳并且行为有趣,因此经常被当作自然摄影的对象。该物种为树蛙属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之一,身长通常可以达到80至100毫米,且雄性相对于雌性较小。眼球与耳鼓均较大,瞳孔呈水平状。四肢长,趾间均有蹼,四肢间也有由皮肤伸展形成的薄膜。借助这些结构,黑掌树蛙可以从树上滑翔至地面。黑掌树蛙的背面呈有光泽的亮绿色,腹面呈白色至淡黄色,后肢内侧趾背侧以及四肢趾间蹼靠近外缘的一小部分呈亮黄色,而蹼靠近掌的部分以及身体两侧的两个斑点则呈煤黑色。总体来说,黑掌树蛙看起来类似黑蹼树蛙(R. reinwardtii)以及黄蹼树蛙(R. kio),但比这两个物种的体型更大,而且蹼上的条纹也不呈橘色。黑掌树蛙几乎终生生活在树上,只有在交配和产卵时才会从树上降落到地面或是在树于树之间滑翔和“飞行”。在受到威胁或是觅食时,黑掌树蛙会从树枝上跃下,然后迅速张开四肢以及趾间的蹼。这些皮膜能够提高空气阻力,帮助它们顺利地滑翔到附近的树上或地面上。据测算,一些黑掌树蛙能够滑翔15米甚至更长的距离。而肥厚的趾垫有助于减缓它们着陆时的冲击,以及帮助它们抓牢树干。黑掌树蛙主要以昆虫为食,而它们的主要天敌则是树栖蛇类。 黑掌树蛙由于体型较大、颜色鲜艳并且行为有趣,因此经常被当作自然摄影的对象。该物种为树蛙属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之一,身长通常可以达到80至100毫米,且雄性相对于雌性较小。眼球与耳鼓均较大,瞳孔呈水平状。四肢长,趾间均有蹼,四肢间也有由皮肤伸展形成的薄膜。借助这些结构,黑掌树蛙可以从树上滑翔至地面。黑掌树蛙的背面呈有光泽的亮绿色,腹面呈白色至淡黄色,后肢内侧趾背侧以及四肢趾间蹼靠近外缘的一小部分呈亮黄色,而蹼靠近掌的部分以及身体两侧的两个斑点则呈煤黑色。总体来说,黑掌树蛙看起来类似黑蹼树蛙(R. reinwardtii)以及黄蹼树蛙(R. kio),但比这两个物种的体型更大,而且蹼上的条纹也不呈橘色。黑掌树蛙几乎终生生活在树上,只有在交配和产卵时才会从树上降落到地面或是在树于树之间滑翔和“飞行”。在受到威胁或是觅食时,黑掌树蛙会从树枝上跃下,然后迅速张开四肢以及趾间的蹼。这些皮膜能够提高空气阻力,帮助它们顺利地滑翔到附近的树上或地面上。据测算,一些黑掌树蛙能够滑翔15米甚至更长的距离。而肥厚的趾垫有助于减缓它们着陆时的冲击,以及帮助它们抓牢树干。黑掌树蛙主要以昆虫为食,而它们的主要天敌则是树栖蛇类。
 +
 +|[{{:​动物:​亚洲:​柬埔寨:​kh199304.jpg|黑掌树蛙}}]|
 +^1993 柬埔寨 (5-4)^
  
 |[{{:​动物:​亚洲:​马来西亚:​my200707.jpg|边纸图:黑掌树蛙}}]| |[{{:​动物:​亚洲:​马来西亚:​my200707.jpg|边纸图:黑掌树蛙}}]|
 ^2007 马来西亚 (3+1MS-MS)^ ^2007 马来西亚 (3+1MS-MS)^
 +
 +翡翠树蛙(Tributary flying frog, green treefrog, emerald green treefrog,学名:Rhacophorus prasinatus)属于树蛙科,分布在台湾北部南、北势溪流域及宜兰低海拔山区。因为在翡翠水库附近发现而得名,是台湾特有种。由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的吕光洋教授发现于1983年。
 +
 +特征:中大型,背部为翠绿色,有细疣状颗粒。腹白,股间和大腿内侧有黑斑。虹膜、眼线及颞折皆呈金黄色。繁殖季:3-11月。雄蛙5-6公分,雌蛙6-8公分。常在丘陵地的矮密树丛及水容器、水沟附近出没。
 +
 +|[{{:​动物:​亚洲:​台湾:​tw198804.jpg|翡翠树蛙}}]|
 +^1988 台湾 (4-4)^
 +
 +(Schlegel'​s Green Tree Frog,学名:Rhacophorus schlegeli)
 +|[{{:​动物:​亚洲:​日本:​jp197603.jpg|}}]|
 +^1974-78 日本 (20-10)^
 +
 +(学名:Rhacophorus puerensis)
 +|[{{:​动物:​亚洲:​越南:​vn201401.jpg|}}]|
 +^2014 越南 (5-1)^
 +
 +(学名:Rhacophorus annamensis)
 +|[{{:​动物:​亚洲:​越南:​vn201402.jpg|}}]|
 +^2014 越南 (5-2)^
 +
 +(学名:Rhacophorus robertingeri)
 +|[{{:​动物:​亚洲:​越南:​vn201403.jpg|}}]|
 +^2014 越南 (5-3)^
 +
 +(学名:Rhacophorus rhodopus)
 +|[{{:​动物:​亚洲:​越南:​vn201405.jpg|}}]|
 +^2014 越南 (5-5)^
 +
 +(Harlequin tree frog,学名:Rhacophorus pardalis)
 +
 +|[{{:​动物:​亚洲:​菲律宾:​ph199901.jpg|}}]|
 +^1999 菲律宾 (7-1)^
 +
 +|[{{:​动物:​亚洲:​菲律宾:​ph201115.jpg|}}]|
 +^2011 菲律宾 (8-5)^
 +
 +===== Theloderma 属 =====
 +(Spiny tree frog,学名:Theloderma spinosum)
 +
 +|[{{:​动物:​亚洲:​菲律宾:​ph199905.jpg|}}]|
 +^1999 菲律宾 (7-5)^
 +
 +|[{{:​动物:​亚洲:​菲律宾:​ph201111.jpg|}}]|
 +^2011 菲律宾 (8-1)^
  
  • 动物/两栖纲/无尾目/新蛙亚目/树蛙科.1557984461.txt.gz
  • 最后更改: 5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