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_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本项遗产为长达五千公里大规模的丝绸之路,起于中国汉唐时代的首都——长安、洛阳,一直延伸到中亚的七河地区。 这条路线开始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世纪之间,并且一直沿用至16世纪,沟通了多个文明,并对贸易、宗教信仰、科学知识、技术发明、文化习俗和艺术的传播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项遗产共有丝绸之路上的33个地点,包括多个帝国和汗国的首都及宫殿群、重要贸易点、佛教石窟寺庙、古代道路、驿站关隘与烽火台、还有长城的部分段落,以及城堡、陵墓、宗教建筑等等。

This property is a 5,000 km section of the extensive Silk Roads network, stretching from Chang’an/Luoyang, the central capital of China in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to the Zhetysu region of Central Asia. It took shape between the 2nd century BC and 1st century AD and remained in use until the 16th century, linking multiple civilizations and facilitating far-reaching exchanges of activities in trade, religious beliefs, scientific knowledg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ultural practices and the arts. The thirty-three components included in the routes network include capital cities and palace complexes of various empires and Khan kingdoms, trading settlements, Buddhist cave temples, ancient paths, posthouses, passes, beacon towers, sections of The Great Wall, fortifications, tombs and religious buildings.

中国

河南省: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陕西省: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

甘肃省: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

新疆自治区: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北庭故城遗址

哈萨克斯坦

阿拉木图州:开阿利克遗址、 塔尔加尔遗址、 卡拉摩尔根遗址

江布尔州:阿克托贝遗址、 库兰遗址、 奥尔内克遗址、 阿克亚塔斯遗址、 科斯托比遗址

吉尔吉斯斯坦

楚河州:阿克·贝希姆遗址(“碎叶城”)、 布拉纳遗址(“八剌沙衮城”)、 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新城“)

大慈恩寺,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亦是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迄今已有1360余年历史。

大慈恩寺原为隋代无漏寺,唐高祖武德年间已经废弃,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当时的太子李治为了母亲长孙皇后追荐冥福而重新修建,改名大慈恩寺。

大雁塔建于唐代,寺院新建落成以后,玄奘法师受朝廷圣命,为首任上座主持,并在此地潜心翻译佛经十余年。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按照西域窣堵婆之法修建大石浮屠,高宗惧其难成,材料改为砖瓦,建成时有五层,高一百八十尺。武则天长安年间,进行募捐对塔进行改造,增加高度。现在大雁塔高七层,一百九十四尺。

寺院按中国传统风格建造,寺院内钟楼内悬挂有铁钟一口,为明代嘉靖二十七年十月(1548年)铸造,重达三万斤,上铸有“雁塔晨钟”字样,为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寺内牡丹亭种植有著名牡丹七十余种,建有玄奘纪念馆。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右下)西安市 大慈恩寺 大雁塔
1984 中国 中日青年友好联欢 (3-1)
西安市 大慈恩寺 大雁塔
1994 中国 中国古塔 (4-1)
西安市 大慈恩寺 大雁塔
2000 中国 大雁塔邮资片 PP24 (1全)
西安市 大慈恩寺 大雁塔
2006 中国 大雁塔邮资片 PP24 改值 (1全)
(中)西安市 大慈恩寺与大雁塔
2012 中国 丝绸之路 (4+1MS-1)
邮资图:(背景)西安市 大慈恩寺 大雁塔
2013 中国 人文陕西邮资片 PP225 (1全)
西安市 大慈恩寺 大雁塔
2016 中国 西安2016第17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邮资片 JP213 (1全)
(左)西安市 大慈恩寺 大雁塔
2017 中国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全)
右侧邮票和边纸左侧 西安市 大慈恩寺和大雁塔
2021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4届运动会 (1MS全)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是中国境内连通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之一。

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得名;关城方形如盘,北、西两面有门,北门外不及百米即到疏勒河;和西南的阳关同为当时通往西域各地的交通门户,出玉门关的北道,出阳关为南道。六朝时自今安西通哈密一道日益重要,关址东移至安西双塔堡附近;唐朝再次建立,现在的玉门关是汉代玉门关的遗址;宋以后中国同西方的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废圮。

玉门关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咏叹之地,唐代诗人王之涣就曾留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佳句。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中)敦煌市 玉门关遗址
2012 中国 丝绸之路 (4+1MS-2)

麦积山石窟,中国甘肃省古天水县(今麦积区)麦积山佛教石窟。所谓中国四大石窟,即敦煌莫高窟(1987年世遗)、洛阳龙门石窟(2000年)、大同云冈石窟(2001年),加上重庆大足石刻(1999年)或麦积山石窟(2014年世遗)。前四个都以自身单个登录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则以“丝路廊道”33个地点组团式登录世遗(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Maijishan Cave-Temple Complex)。亦是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佛教石窟中,敦煌石窟、克孜尔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以壁画著称,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以石雕闻名,而麦积山石窟独以泥塑冠绝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麦积山石窟开凿于山体西南、南、东南三侧的峭壁上,洞窟之间有层层相叠的栈道相连。因形似麦垛而得名。

因地震破坏,石窟被分隔为东崖和西崖。东崖长53米,洞窟分布高度在0米至37米之间;西崖长63米,洞窟分布高度在10米至47米之间。两崖总面积合计超过3000平方米。现存各代洞窟198个,编号分别为1号至196号、217号、218号。东崖57窟,西崖141窟。现存雕像、塑像共12182身,包括泥塑7866身(圆塑953身、浮塑4342身、影塑2571身)、石雕3995身、石胎泥塑312身、木雕9身。另有壁画1065.2平方米,石碑18座,题记222处。

麦积山石窟的创建年代为十六国的后秦,此后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相继开采,唐、五代、宋、元、明、清又加重修;70%以上的石窟为北朝时期的作品。

明代之后,麦积山石窟一度湮没无闻。1940年,天水人冯国瑞在整理地方文献的过程中,得到了大量麦积山的资料,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1年,冯国瑞邀游人共登麦积山,对石窟做了第一次实地调查。冯国瑞为麦积山的石刻、造像等艺术珍品所震撼,回家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编写了《麦积山石窟志》一书,交付出版。消息传出后,《大公报》、《益世报》等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麦积山石窟从此享誉海内外。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天水市 麦积山石窟:西魏·菩萨 第127窟
1988 中国 中国石窟艺术普通邮票 (4-3)
天水市 麦积山石窟:西魏·菩萨 第127窟
1989 中国 中华全国集邮展览·89·北京 (1MS全)
天水市 麦积山石窟 第127窟:北魏·佛与胁侍菩萨
天水市 麦积山石窟 第121窟:北魏·胁侍菩萨与弟子
天水市 麦积山石窟 第123窟:西魏·女侍童
天水市 麦积山石窟 第44窟:西魏·佛
天水市 麦积山石窟 第12窟:北周·胁侍菩萨
天水市 麦积山石窟 第165窟:宋·供养人
1997 中国 麦积山石窟 (6全)

高昌故城,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故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三堡乡,即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

故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由西汉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建造。13世纪末,因战乱废弃。1961年,高昌古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上)吐鲁番市 高昌故城
2012 中国 丝绸之路(4+1MS-4)

克孜尔千佛洞(维吾尔语:قىزىل مىڭئۆي‎ Qizil Ming Öy),又称克孜尔石窟或赫色尔石窟,中国佛教石窟,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

克孜尔石窟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七公里木扎提河北岸却勒塔格山对面的断崖上。克孜尔是维吾尔语“红色”的意思。大概是因为却勒塔格山色赭红,在朝晖夕阳的映衬下犹如胭脂,与河水相映成趣而得名。石窟总体走向呈东西向,绵延约三公里。洞窟分为四个区域:谷西、谷内、谷东和后山。1953年正式编号的洞窟是235个,1973年新发现一个洞窟,编为新1窟。因加固克孜尔石窟岩体修缮工程的需要,于1989年清理出10个被沙土掩埋的洞窟,1990年又清理出23个洞窟。现总共有编号洞窟269个。尚有一批未编号洞窟,洞窟总数近350个。根据地下探测,估计地底还埋藏有一批洞窟。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中规模最大,保存壁画面积最多的一处石窟群,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1961年,克孜尔石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克孜尔石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克孜尔石窟大约建于公元3世纪,止于公元8~9世纪,是中国开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它与甘肃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在历史沧桑中,克孜尔石窟遭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残存雕塑已是凤毛麟角,新1窟内的泥塑彩绘涅槃佛像是目前新疆境内唯一的一躯。而数量最多、保存较好的壁画则成为克孜尔石窟最珍贵的遗存。壁画题材主要是与释迦牟尼有关的种种事迹,包括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等。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分别多达一百多种,佛传故事也有六十多种。因此,克孜尔石窟被誉为“故事的海洋”。此外,天相图、天宫伎乐、飞天和供养人等都是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有特色的艺术品。

克孜尔石窟的壁画历经不同时期的重修重绘,在某些窟室的墙壁上明显保留着二次或三次绘画的痕迹。壁画遗存内容大致分四个时期,即初创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衰落期。公元3世纪末至4 世纪中,是克孜尔石窟艺术的初创期。这时期洞窟形制以方形窟为主,顶部形式多样,有横券式、纵券式和覆斗式。后期出现了大像窟,开凿大像窟和塑造大型立佛,是龟兹佛教的一大特点。克孜尔第47窟主室高16.5米,它是龟兹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洞窟,其时代在公元4世纪中期,是目前世界上开凿最早的大像窟。这个时期壁画中人物形象具有明显的外来风格,尤其是受到了犍陀罗造型艺术的影响。虽然犍陀罗艺术主要是雕塑,但其艺术特征在龟兹壁画上也得到反映。以克孜尔壁画中的天人形象与犍陀罗3世纪的菩萨雕像相比,有许多相近之处。如人物头部略长,五官舒展,卷发披于肩上,耳朵较长,嘴上留小髭,形体短壮,尤其是腿部较短。这时期的绘画用色偏暖,多用淡黄、红、赭石和灰色,每种颜色有多层次的浓淡变化。人体肌肉部分运用不夸张的晕染,有的近似平涂。在题材内容方面:龟兹佛教一开始就遵循小乘说一切有部。小乘佛教注重四谛、八正道,用戒、定、慧,即持戒、禅定和智慧,达到修行的目的。初创期洞窟的壁画就直接反映了与禅修有关的题材内容。大像窟后室涅槃佛上方的飞天和伎乐天造型粗犷,体态拙朴,但很有气势,有力地烘托了涅槃的氛围。初创期的壁画中已经出现了供养人的形象。此时期的供养人大多绘在主室前壁或画面下方,人物比例小,且多为跪式,反映出供养人在洞窟中的地位较低。

发展期(4世纪中~5世纪末)是龟兹石窟艺术模式主要特征形成的时期。这时的绘画风格已向本地区民族化的方向发展。人物头部较圆,额骨宽扁,五官集中,具有龟兹人的头型特征。人物身材比例匀称,双腿修长。晕染法的强调与细腻是这个时期绘画技法的特点。随着中心柱窟的出现,菱格画成为主室窟顶的基本构图形态。题材内容更加丰富,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大量出现,是壁画的主要表现题材。天相图是这个时期中心柱窟主室顶部中脊部位的流行题材。涅槃内容较前期有所扩展。供养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一般绘在中心柱窟前室两侧壁的下部,并且从初创期的跪式发展成立式。

繁盛期(公元6~7世纪),繁盛期壁画的绘画风格继承和发展了发展期形成的龟兹本地民族传统。人物形态已完全龟兹化:面部更为丰圆,鼻梁挺直,与嘴唇靠近。人体造型曲线即“三屈法式”增强,这可能受印度笈多佛教美术的影响。人物服饰更加华丽,衣物有轻柔透明。

衰落期(公元8~9世纪中)有壁画的洞窟是:129、135、197、227、180、229。这个时期壁画的主要特征是千佛、化佛题材大量涌现,其他题材剧减或消失。洞窟规模日趋小型,绘画技法简略粗糙,用色单调少变。

石窟共有236窟,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毁,还有81窟存有精美壁画,为古代龟兹国的文化遗存。一部分的壁画被考古队盗运往欧洲,如德国的柏林民族博物馆。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库车市 克孜尔千佛洞 第189窟:护法天王
库车市 克孜尔千佛洞 第8窟:飞天
库车市 克孜尔千佛洞 第17窟:弥勒说法
2008 中国 龟兹石窟壁画 (4-2,3,4)
(中)库车市 克孜尔千佛洞
2012 中国 丝绸之路(4+1MS-4)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的克孜尔尕哈石窟附近,距离库车县城13公里。

汉武帝时期,由于西域归汉朝版图,因此汉朝的烽燧制度也在西域地区实施。当时长城已经修至玉门关,而关外就是大漠戈壁,不易修建长城,改为亭障护卫烽火台,仅新疆境内目前就发现了数百座烽燧遗址。

烽燧的残高仍有16米,东西底边长6米,南北宽4.5米.分层夯层约15厘米,夯土层中加有芦苇和树枝.烽燧上部以木拄为骨架,顶部由土坯垒砌。燧顶由于风化原因形成一缺口,形似双烽。

一般烽燧附近设有驿站,克孜尔尕哈烽燧北侧亦有古建筑遗迹。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库车市 克孜尔尕哈烽燧
1994 中国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 (1MS全)
(中)库车市 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千佛洞背后)
2012 中国 丝绸之路(4+1MS-4)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麦积山烟云
1994 中国 甘肃风光 YP13
新疆风光
FP5(10-8)
1997
克孜尔千佛洞
新疆风光
FP5(10-9)
1997
高昌故城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2007 中国 中国古代书法-楷书 (6-4)

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唐代褚遂良书。共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

玄奘2016
背景是大雁塔
张骞2017
小版张底图应为玉门关
发行国家/地区: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
名称 时间 邮票
发行国家/地区:吉尔吉斯斯坦Kyrgyzstan
名称 时间 邮票
国家历史文化遗产 1993
八剌沙衮城(布拉纳遗址)
国家旅游年 2001
边纸:八剌沙衮城(布拉纳遗址)
吉尔吉斯斯坦地区 2004
八剌沙衮城(布拉纳遗址)

1)

伟大丝绸之路上的欧洲亚洲国家的古建筑 2005
八剌沙衮城(布拉纳遗址)
八剌沙衮城(布拉纳遗址)
2018 吉尔吉斯斯坦 世界遗产 马耳他-吉尔吉斯斯坦联合发行 (2-2)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China
名称 时间 邮票
昭君出塞 1994
背景:未央宫
张骞 2017
背景为汉代宫殿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

八剌沙衮城(布拉纳遗址)
2018 马耳他 世界遗产 马耳他-吉尔吉斯斯坦联合发行 (2-2)

1)
三枚同图
  •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丝绸之路_长安-天山廊道路网.txt
  • 最后更改: 15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