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Situated at a strategic point along the Silk Route, at the crossroads of trade as well as religious,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influences, the 492 cells and cave sanctuaries in Mogao are famous for their statues and wall paintings, spanning 1,000 years of Buddhist art.

国别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
中文名称莫高窟
英文名称Mogao Caves
遗产类别文化遗产
登录年份1987
选入标准(i)(ii)(iii)(iv)(v)(vi)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余件古代文物,并衍生出了一门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规模宏大的莫高窟不仅包涵了古代中国以及西域的传统文化艺术,更因其壁画与彩塑艺术的宏富辉煌、内容的博大精深,得到了“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世界艺术宝库”的美誉。可是在近代以来,莫高窟受到许多人为的损伤,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严重破坏。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12月,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

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来源请求]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回鹘时期的莫高窟发展到了史上最大的的顶峰,目前所看到的有名或者清晰完整的画像、佛教雕刻基本都是在这个时期修复和新建的。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近代,人们通常称其为“千佛洞”。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死亡后掩埋的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槃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如果把回鹘算作是中国领土的话(因为清朝以前,只有唐、元两代属于中国,而且唐朝的时候的节度使、元朝的行省、清朝的新疆都不是汉民族的统治范围,这里也极少受到中国文化影响),这是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高深,而且与壁画相融相衬,相得益彰。

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岩而建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高33米。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9层造型。

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回鹘和元。

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

隋唐及回鹘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肥,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有的还再加上二力士。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内容主要有佛像、经变、佛教史迹、佛教故事和供养人等。

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从晚唐到五代,统治敦煌的张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为莫高窟出资甚多,因此供养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并且内容也很丰富。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堪称恢宏壮观。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

藏经洞的内壁绘菩提树、侍女等图像,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另有一通石碑,该碑高僧洪辨的告身碑,即记录洪辨一生事迹的纪念碑(至于洪辨之塑像原不在藏经洞内被发现,而是置放在别处,因研究人员在塑像内发现洪辨的法号及一小包骨灰,而将该塑像置藏经洞内)。从洞中出土的文书来看,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且可见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公元11世纪时,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注:躲避西夏军队的说法目前在学术界有所怀疑,因藏经洞内的所藏之物品有经过条理性的排列(依千字文),且洞外也有经过弥封跟彩绘掩饰,故应非仓皇躲避战祸时所封闭。)

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少量为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古代藏文、梵文、齐卢文、粟特文、和阗文、回鹘文、龟兹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这些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并由此形成了一门以研究藏经洞文书和敦煌石窟艺术为主的学科——敦煌学。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狩猎 魏
供养人 隋
飞天•唐
龙•唐
1952 中国 伟大的祖国(第一组)-敦煌壁画 (4全)

狩猎•魏:此猎杀牦牛壁画位于莫高窟西魏时期第285窟窟顶东披。壁画描绘了一只身形硕大的牦牛被猎人追杀,猎人拉满弓准备放箭,适逢绝壁无路可退的牦牛只好向山上竭力攀登的场景。从牦牛形体看,很可能是先勾勒轮廓,然后直接以浓重的土红色平涂而成,其效果类似于没骨画。

供养人•隋:此壁画原型位于第390窟。供养人一般指提供资金、物品开凿洞窟的功德主、施主等,因此供养人壁画也是敦煌石窟艺术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研究洞窟营建时代及窟主一手资料,同时也为研究古代服饰提供了重要依据。壁画上的女供养人高腰系带,外加长披,裙裾长垂曳地,并且身后伴随小童。

飞天•唐:此阿弥陀经变壁画位于320窟南壁,是盛唐的代表窟之一。在莫高窟壁画长期发展中,按照民族传统的审美要求和想象创造了仅凭借两条长巾轻而易举在天空中散花歌舞的双飞天形象。壁画上的两对飞天采用对称形式,并表现出相互追逐、逗引、前呼后应的姿态。壁画色彩艳丽,以祥云为背景内容饱满丰富,邮票票面则将图案简化,重点突出了飞天的与优美姿态。

龙•唐:邮票命名为龙,实则应为乘虎仙人图。此壁画位于329窟(初唐)龛顶,仙人着汉装,跪于虎背,左手执虎耳,右手似持缰绳,虎口吐出长舌,奔腾于天空之中。据资料介绍,这只虎原为白色,铅白变质后为棕色。 1)

马夫与马·魏 第288窟西魏壁画
伎乐人·魏 第288窟
战斗·隋 296窟壁画《得眼林故事》
牛车·唐 第329窟初唐供养人
1953 中国 伟大的祖国(第三组)-敦煌壁画 (4全)
北魏·供养菩萨 第272窟正壁佛龛外两侧的“供养菩萨”
北魏·鹿王本生 第257窟的西壁
北魏·天宫伎乐 第435窟壁画
北魏·飞天 第260窟
北魏·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1987 中国 敦煌壁画 (第一组) (4+1MS全)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绘在第254窟南壁,是佛教壁画中表现最多的题材之一,也是莫高窟最完美的组合式本生故事画之一。讲述的是一则佛教经变故事:太子摩诃萨埵和他的两个哥哥一同出游,在山中见饿虎之状,心生怜悯。萨埵决心舍身饲虎,裸身并刺颈出血,从崖上跳下,被群虎所食。两个哥哥悲痛万分,还告父母,收拾遗骨,筑宝塔供养。这幅画构图完整而严谨,以饲虎为中心,前后情节重叠交错,巧妙地组织在一起,充分利用了画面的空间。壁画设色厚重,形象感人,悲剧气氛浓厚。此画中间最大的场面是“饲虎”,是全画的主体,突出描绘萨埵那被咬食的身躯和张牙舞瓜的饿虎正在啖食人肉,用细节来深化悲剧主题。然后沿一条旋形结构线依次画萨埵那刺颈、投崖、饲虎,兄长收骨、报信,父王痛哭、建塔等八个场面。全图结构严谨,穿插合理,浑然一体,笼罩着强烈的悲剧气氛。

西魏·狩猎 第249窟顶部北坡《帝释天》壁画的下部
西魏·战斗 第285窟的佛经故事画《五百强盗成佛因缘》
北周·农耕 第296窟顶部连环画《善事太子入海取宝珠本生》
第296窟北坡东端的《福田经变》 北周·建塔
1988 中国 敦煌壁画 (第二组)(4全)
隋·飞天 第206窟佛龛顶部的壁画
隋·供养菩萨
隋·观音济难
隋·帝释天
1990 中国 敦煌壁画 (第三组)(4全)

隋·飞天:是莫高窟第206窟佛龛顶部的壁画。飞天画在佛背光火焰纹上方,在腾腾烈焰上成群地翔舞,色调因用土红色而更显炽烈。

隋·供养菩萨:图中菩萨宝冠剑环敷贴金箔,增带璎珞装饰华贵,设色富丽,描绘精细。因颜料变质,肌肤成了黑色,但仍不失隋代盛期人物画杰作。

隋·观音济难: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深得人心,后发展成久盛不衰的观音信仰。

隋·帝释天:名因陀罗,是三十三天的主宰,即佛教的天帝。壁画中帝释天驾四龙车巡天,风驰电掣,华贵显赫的气派如同人间王者出行,但神话的景象远远超过了人间的现实。

唐·菩萨
唐·乘龙升天
唐·伎乐
唐·出使西域
唐·观音菩萨 第57窟面壁说法图的局部
1992 中国 敦煌壁画 (第四组)(4+1MS全)

唐·菩萨:选自莫高窟第401窟北壁下部的壁画。画面中的菩萨身体健美,仪态从容,仿佛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步履轻盈地走来。这是初唐以来菩萨形象女性化因素加入的反映,恰如文献所记载:“ 自唐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

唐·伎乐:选自莫高窟第220窟翟氏家庙上的壁画。这幅画是北壁“东方药师净土变”里的一组乐队,使用的乐器有筝、阮、排萧、横笛、竖笛、筚篥、竽、方响、都坛鼓、腰鼓、拍板等,反映了当时宫庭乐舞的情形。

唐·乘龙升天:选自莫高窟第329窟正壁龛顶北侧的一幅装饰画。佛经故事中,菩萨乘六牙白象自天而降,前往净饭王宫中投胎,以后降生为悉达多太子。所选画面是乘龙升天的仙人为乘象的菩萨引路的情景。

唐·出使西域:选自莫高窟第323窟北壁右半部的壁画。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这一著名的历史故事被附会成佛教史迹。壁画的内容为张骞临行前拜别汉武帝时的情景。由于壁画的左半部(有张骞形象)被后人用墨痕所污染,邮票画面选取了壁画的右半部分。

唐·观音菩萨:选自第57窟南壁《说法图》的局部。该画是一幅杰出的工笔人物画,主佛居中,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分列左右。图中的菩萨,容颜秀丽,其宝冠、项饰、臂钏、璎珞珠串都是用沥粉堆金画成,披巾和衣裙上的花纹极尽工细,白色线描表现出丝绸的纤薄、柔软,整个观音菩萨给人一种雍容华贵、善良慈爱的感觉。

唐·飞天 第39窟壁画中的飞天
唐·维摩诘 莫高窟103窟东壁“维摩诘经变·维摩诘”壁画
唐·张议潮出行图
唐·魔女 196窟西壁“劳度叉斗圣变”图的局部
1994 中国 敦煌壁画 (第五组)(4全)
敦煌莫高窟
1994 中国 甘肃风光 YP13
五代·五台山图
五代·于阗国王
宋·观音济难
西夏·供养菩萨
元·千手观音
1996 中国 敦煌壁画 (第六组)(4+1MS全)

五代·五台山图:选自第61窟。该窟是五代时期专为供奉文殊菩萨而开凿的洞窟,俗称文殊堂。窟中偌大的西壁画出了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全景,长约13米,高约4.6米,总面积约60平方米,规模恢宏,气势壮阔,既是引人人胜的山水风景,又可视为一幅全息的地理图。中国佛教徒历来认为山西北部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怀着无限崇敬进山觐礼被看作是上上功德。邮票画面选用的是这幅巨图的局部,绘制的是河东道山门西南,即今山西太原市至河北正定县的方圆250公里以内的山川地形和城镇道路。画中山峦起伏,寺院密布,道路交错,商旅、贡使、佛徒穿梭其中,描绘了当年熙熙攘攘的朝山行旅图。

五代·于阗国王:选自第98窟。该窟共有大小供养人近200身,是五代时期最为重要的洞窟之一。于阗国位于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地当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其国王李圣天,是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的女婿。这幅于阗国王供养像高2.82米,宽1米许,他站在童子围绕的华盖下,浓眉大眼,翘胡须,神采奕奕,这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一幅人物肖像画。画家给他穿戴上了中国皇帝的套服冕旒,可见对这个人物所给予的高度重视。在他的侧后,还画着王后曹氏像及曹氏家族的男男女女,是亲如一家的友好关系的象征。邮票画面选用了该画像的大半,是研究中原与边塞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的宝贵资料。

宋·观音济难:选自第55窟。该窟是北宋时期的最大洞窟。画面取材于该窟南壁的《观音经变图》。画家根据《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所述,对以大船为中心的水中遇难场景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在岸上罗刹鬼和水中大恶鱼威胁航船安全的时刻,船上乘客合十礼拜,颂念观音名号,求其保佑,水手奋力齐心划船,于是,在大船周围浮现出象征佛法的宝珠和莲花,使人们转危为安。该画设色统一,造型风格一致,船上礼拜的众人忧心忡忡,以及水中、陆地鬼怪的狰狞,都逼真地表现出一种迫在眉睫的灾难。当时,国家的分裂,生活的艰难以及到处潜伏着的社会危机,使人惶惑忧虑,于是强调灾难和企盼救星自然成为艺术的主题。

西夏·供养菩萨:选自第328窟。该窟为初唐时期开凿,壁画乃西夏时重绘。邮票画面选取东壁北侧排列有序的四身供养菩萨像。他们均立于莲花座上,体态丰腴,面容圆润,手贯双钥f,披挂璎珞,衣纹流畅,质感强烈。但在这种大同小异之中,画家又力求其中的变化,头部或侧或偏,手部或摆动、或举莲、或抚摸、或捧盘,表现出人物更为丰富多彩的面貌。画面正是以其与真人一般大小的人物的准确造型,而成为西夏壁画的代表之作。

元·千手观音:选自第3窟。该窟壁画不仅是元代壁画的最佳代表,也是敦煌壁画艺术最后的辉煌。画在窟中北壁的“千手观音”图,观音有11面,42只大手,除中央两手合十外,两边各有20只手,手中各有一眼,并各执法器宝物,据说每只手都有25种功能,由此合千手千眼之数。画家运用中国绘画的传统线描技巧,一丝不苟地勾画出人物的面容、肢体和千姿百态,生动地表现出肌肤、毛发、服饰等各类形象的不同质感,展现出一幅观音菩萨以千手千眼普济众生的形象。

邮票图:第17窟 晚唐壁画 近事女,明信片图:莫高窟藏经洞
2000 中国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00周年邮资片 JP89 (1全)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2006 中国 敦煌莫高窟 PP127 (2全)
背景文字为敦煌遗书,出土于莫高窟17窟
2009 中国 国家图书馆 (2-1)
邮票:(左)背景文字为敦煌遗书,出土于莫高窟17窟
2010 中国 第30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 (1MS全)
邮票:“敦煌壁画”中的二幅作品《观无量寿经变——舞乐图》和《张骞出使西域图》组合而成 边纸:(右下)莫高窟 第96窟外的窟檐
2012 中国 丝绸之路 (4+1MS-MS)
信封图:(右上)莫高窟
2013 中国 中国文化遗产日 JP177 (1全)
背景右侧中部为敦煌飞天图案
2016 中国 文化遗产日 (2-2)
北魏·释迦禅定像
北魏·影塑飞天
西魏·佛菩萨像
唐·菩萨坐像
唐·释迦佛一铺
2020 中国 莫高窟 (4+1MS全)

北魏·释迦禅定像:这尊释迦禅定像为敦煌莫高窟第259窟北魏时期造像的代表之作,释迦牟尼头生高髻,作禅定印,弯眉上扬,面带微笑,似在静心思惟,体味禅定中悟出的哲理。释迦牟尼着通肩袈裟,以阴刻线刻出衣纹,与画史之中“曹衣出水”相吻合,身部塑造饱满,朴实凝重。这尊释迦佛因其独特的艺术成就,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先生,作为敦煌造型的经典代表,在央视《开讲啦》上重点讲述。随着佛像的眉开眼角的笑意,心中很多繁杂也会烟消云散,这尊禅定佛以其面含笑意,笑看人间沧海桑田,比蒙娜丽莎“多笑”了一千多年。

北魏·影塑飞天:敦煌莫高窟是飞天的“故乡”,同时飞天更是敦煌的象征。因为敦煌的地质条件,不同于龙门、云冈那样大规模开凿石制佛像,而只能采用彩塑佛像。而“影塑”则是传统彩塑方式的一种,采用磨具翻制小型佛像或者璎珞等。这次拟选择的是敦煌第437窟之中,北魏影塑飞天形象。身形修长,褒衣博带,无羽而飞。

西魏·佛菩萨像:中心柱造像是由印度支提窟发展变化而成券形龛,敦煌现存中心柱造像洞窟仅有28个洞窟,这次邮票为西魏时期建筑构造的第432窟,为此类洞窟的早期代表。造像整体为双龙首龛梁,其主尊善跏坐,外着大袖袍,内着僧抵支,挽结。二菩萨精神静谧,宝冠,披巾著裙。色彩丰富,格调明快。中心塔柱窟在最初阶段与殿堂窟差距较大,塔庙窟的宗教意义主要是为了“入塔观像”,早期洞窟中盛行塔庙窟,当与北朝时期流行禅修观像有关,以后随着佛教的逐渐世俗化,宗教礼仪的逐渐简化,塔庙窟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乃逐渐衰落直至消失。

唐·菩萨坐像:这尊菩萨塑像为敦煌晚唐时期的代表之作,塑像为佛教中的大势至菩萨。造像面容轮廓丰满,俊朗高贵,弯眉细目,两眼微睁,唇角含笑。菩萨呈自在坐姿,袒露上身,颈挂项圈,戴有项链、臂钏、手镯,肩上斜披圣带。左手抚膝,自然弯曲。右手上举,已佚。下身着长裙,服饰线条流畅自然,裙褶上饰有图案,经历千年,仍熠熠生辉。并且这尊菩萨像所在的敦煌第196窟建于晚唐,根据窟内题记,此窟由何法师创建于唐景福年间(892~893)。按照介绍,前室的木构窟檐是莫高窟现存唯一的唐代木构建筑,为中国现存六件唐构之一。

唐·释迦佛一铺:选自敦煌第45窟造像,这一窟的造像为盛唐所塑,是敦煌造像的巅峰作品,其造像已经成为敦煌彩塑的经典代表。第45窟的塑像原有九身,但是随着历史的尘沙,龛外两侧力士像早泯没于历史之中,已经不存在。但是遗存的这七身塑像与整窟内容、形式,彼此呼应,相得益彰,统一在完整的主题之内,使群体塑像既从属于建筑空间,又能独立欣赏。同时将弟子、诸菩萨等内容绘制在佛龛之内,弥补了由于佛龛的局限而造成塑像空间深度不足的缺陷,从而虚实相间,气韵互贯。这组塑像形神俱备,将佛陀的法相、弟子的拘谨、菩萨的柔媚、天王的威严都得到恰如其分的展现出来,是那个盛唐不同人物的真实写照,不仅仅展现了佛法教义,更充分展现出人间性格。

2)

边纸:(右下)敦煌 九层楼
2020 中国 第40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 (1MS全)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或地区

中国 莫高窟
中国 莫高窟
中国 莫高窟
1997 冈比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50周年 (45+4MS-15,16,17)
敦煌鳴沙 平山郁夫作 箱根芦ノ湖成川美術館藏
2000 日本 日本 20世纪回顾 第16集 (10-9)
敦煌石窟九層楼 平山郁夫作
2008 日本 日中平和友好条约30周年纪念 (10-3)
中国 莫高窟
2011 香港 神州风貌系列第十号 (1MS全)
中国 莫高窟
2013 联合国 世界遗产 (6-3)

  •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莫高窟.txt
  • 最后更改: 14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