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及沈阳的明清皇家宫殿

北京故宫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沈阳故宫作为其扩展项目2004年也被列入其中,目前称为明清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明清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庞大的皇家宫殿群。它原名为紫禁城,公元1406年开始由明成祖朱棣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汉式宫殿建筑之精华。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辛亥革命之后称为“故宫”,后更名为故宫博物院。

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是清朝初期的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的宫殿,距今近400年历史。“武功坊”牌楼是进入沈阳故宫的门户,是沈阳故宫唯一有历史纪年款识的标志性建筑,其建于清初崇德二年(1637年)。

Seat of supreme power for over five centuries (1416-1911), the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with its landscaped gardens and many buildings (whose nearly 10,000 rooms contain furniture and works of art), constitutes a priceless testimony to Chinese civilizatio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Imperial Palace of the Qing Dynasty in Shenyang consists of 114 buildings constructed between 1625–26 and 1783. It contains an important library and testifies to the foundation of the last dynasty that ruled China, before it expanded its power to the centre of the country and moved the capital to Beijing. This palace then became auxiliary to the Imperial Palace in Beijing. This remarkable architectural edifice offers important historical testimony to the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o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of the Manchu and other tribes in the north of China.

国别中国 China
中文名称北京及沈阳的明清皇家宫殿
英文名称Imperial Palac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Beijing and Shenyang
遗产类别文化遗产
登录年份1987 扩展年份: 2004
选入标准 (i)(ii)(iii)(iv)

遗产范围包括:​

IDName & LocationState PartyCoordinatesPropertyBuffer Zone
439-001北京故宫 The 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Beijing N39 30 0.00
E116 16 0.00
439-002沈阳故宫 The Imperial Palace of the Qing Dynasty in Shenyang

北京故宫地图

沈阳故宫地图

太和殿 角楼 大政殿 凤凰楼

北京故宫,即紫禁城,是明清两朝廿四位皇帝的皇宫。故宫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北京故宫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故宫现为故宫博物院,藏品主要以明、清两代宫廷收藏为基础;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与俄罗斯埃米塔什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

明初定都于南京应天府。建文年间,燕王朱棣自北平起兵,发动靖难之变。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颁诏改北平为北京。从永乐元年至三年,多次下令从各地迁入人口至北京。永乐五年闰七月,朱棣颁诏开始营建紫禁城。主持营建工程为泰宁候陈珪、工部侍郎吴中、刑部侍郎张思恭、设计师蔡信。著名的工匠如石工陆祥、瓦工杨青等以及大量工匠,在永乐五年五月到达北京。建造紫禁城和改造北京是同时进行的,以原来的元大都城为基础改建。紫禁城工程开始后不久,即受到长陵建设及永乐八年、十一年两次北伐蒙古战役影响而放慢,至永乐十六年六月方才开始重新开工。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紫禁城完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永乐迁都完成;同年五月遭雷击,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1440年(正统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1459年(天顺三年),营建西苑。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至天启七年(1627年)方完工。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未几,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击败李自成;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同年清顺治帝至北京,以皇极门为常朝场所,以未被焚毁的建极殿为位育宫,作为顺治帝寝宫;摄政王多尔衮在武英殿办公。顺治元年至顺治十四年,重建了午门、天安门、外朝前三殿,将位育宫恢复为建极殿,改名为保和殿;又整修内廷、东路、和西路的建筑。康熙六年重建端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开始部分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建筑。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大规模增建和改建。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徒林清率教众攻打紫禁城。光绪十四年(1886年)太和门护军值班室发生火灾,由于救火设施不完善,大火烧了两天,贞度门、太和门、昭德殿被焚。此次损坏直到光绪二十年才修复完毕。

民国元年(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后仍居于宫内。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黄郛摄政内阁公布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第五条,废除皇帝尊号,请废帝溥仪出宫。政府代表李煜瀛、京师警卫司令鹿锺麟、警察总监张璧,于六日接管皇宫,封存文物。后经摄政内阁核准,经一年之整理,故宫博物院于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开幕。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北京故宫
1985 中国 故宫博物院建院60周年 (4全)
背景:北京故宫
1996 中国 各国议会联盟第96届大会 (1全)
北京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
2020 中国 故宫博物院(二) (4+1MS-MS)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 北京故宫
2013 联合国 世界遗产 (6-4)

午门

午门位于紫禁城南北中轴线的最南端,是紫禁城的正门(但现在“故宫博物院”的牌匾却是挂在北门神武门上),也是现在被允许游客使用以进入故宫的唯一可用入口。

午门前自北向南依次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朝称承天门)、大清门(明朝称大明门),午门后有太和门(明朝称奉天门,后来改称皇极门,清朝改称太和门)。各门之内,两侧建有廊庑。此类用门庑围绕形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是受到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之影响。

午门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

午门过去是颁发皇帝诏书之处。每年农历腊月初一,在午门举办颁布翌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到重大战争,军队凯旋时,在午门举办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明朝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是在午门前举行。民间传说中有所谓“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也是指午门前,但将此处作为杀人刑场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种民间传说并不符合史实。

每逢重大典礼以及重要节日,均在午门前陈设体现着皇帝威严的卤簿。

明朝时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的上元节,午门悬灯,皇帝赐宴百官。《类腋·天部·正月》引孙国敉《燕都游览志》:“立春日,于午门赐百官春饼。”皇帝在立春日赐春饼,端午日赐凉糕,重阳日赐花糕。清朝时,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日,在午门“颁朔”,颁发次年历书。

午门前设有两根红杖。两名护军手持红杖坐在门下,亲王以下人员经过时不起立。若有不报名便擅入门者,护军可举杖便打。午门下的两处小房原是明朝锦衣卫值房,东西两厢以及禁门站满了禁军校尉。

午门平面呈“凹”字形,沿袭隋唐洛阳城紫微宫应天门以及宋朝宫殿丹凤门的形制,这种建筑形制是自汉朝的门阙演变而来。阙门制、方门顶、三门道。午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为墩台,高12.00米,墩台正中开有三个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东侧的叫左掖门,西侧的叫右掖门),俗称“明三暗五”。墩台的两侧设有上、下城台用的马道。墩台五个门洞的用途各异:中门是皇帝专用,此外仅在皇帝大婚时,皇后所乘的喜轿可自中门进宫,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殿试结果宣布之后可以从中门出宫。东侧门是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是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仅在举办大型活动时方才开启。

午门西雁翅楼及方亭。左端为阙右门,可见其北面的西朝房三楹,过去是诸王朝房。

墩台上正中建有一座门楼,面阔九间(60.05米),进深五间(25.00米),重檐庑殿顶。墩台两翼各设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廊庑的两端均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正楼两侧分别建有钟鼓亭各三间,每逢皇帝亲赴天坛、地坛祭祀时,钟鼓亭的钟鼓齐鸣,皇帝赴太庙祭祀则击鼓,大型活动则钟鼓齐鸣。午门的建筑左右对应,高低错落,形似朱雀展翅,所以午门又称“五凤楼”。

午门东雁翅楼及方亭。右端为阙左门。可见其北面的东朝房三楹,过去是诸王朝房。

午门南面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门,其中东为阙左门,西为阙右门。《国朝宫史·卷十一·宫殿一·外朝》载,“又北东出者为阙左门,西出者为阙右门。门外各有下马碑石。凡九卿会议,拣选人员,验看月官,俱集左门下。八旗都统会议俱集右门下。门北为诸王朝房,左右各三楹,甬道左有嘉量亭,右有日景晷度。”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北京故宫 午门
2015 中国 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 (4-1)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 北京故宫 午门
1996 马里 亚洲国际邮展 (9+1MS-8)
边纸:(左)中国 北京故宫 午门
2008 俄罗斯 北京奥运会 (3全)

金水桥

金水桥是明清北京金水河上的多组桥梁,分别称内金水桥、外金水桥,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

外金水桥位于今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上,明朝初年为木桥,景泰年间始改为石桥。现存的外金水桥为五座并列的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于清朝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中间一座称“御路桥”,东西各一座称东、西“王公桥”,最外侧东西各一座称东、西“品级桥”。

在外金水桥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座拱券式汉白玉石桥,分别位于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前的外金水河上。原先这两座桥均称“公生桥”,两座公生桥分别对着南面千步廊的东公生门、西公生门。现在有的也将这两座桥归入外金水桥的范围内,用外金水桥泛指这七座桥。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北京故宫 金水桥
2020 中国 故宫博物院(二) (4+1MS-1)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中最南面的宫殿,明、清两朝的皇帝平时就是在此办公。该殿是明清两朝北京城内最高的建筑,开间最多、进深最大和屋顶最高的大殿,堪称中华第一殿。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大典都在此举行。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因而在各种形式上都刻意追求与众不同。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建在一座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合称“三大殿”。“三大殿”和东面的文华殿、西面的武英殿等建筑合称“外朝”。三大殿位于紫禁城中轴线暨北京中轴线上。

太和殿为紫禁城内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建筑规制之高,装饰工艺之精,堪居中国古代建筑之首。

太和殿面阔11间(63.96米),进深5间(宽37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殿高26.92米,加上下面的须弥座和高达8.13米的三层台基,通高35.05米。台基上有大量的龙凤石雕。现存的太和殿,面阔低于太庙前殿的面阔68.2米,也低于明长陵棱恩殿的面阔66.75米。

太和殿殿顶仙人神兽排列示意图。自左至右依次为:0骑凤仙人、1龙、2凤、3狮子、4天马、5海马、6狻猊、7狎鱼、8獬豸、9斗牛、10行什。最右侧为螭吻。

太和殿为重檐庑殿顶。殿顶正脊两端的螭吻,每个由13块琉璃构件组成,螭吻高3.40米、宽2.68米、厚0.32米、重约4.3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螭吻。殿顶垂脊檐角上有琉璃制成的仙人神兽像,除骑凤仙人外还有10个神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它们既起到美观的作用。又寄托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望。这些仙人神兽像也有建筑功能。屋脊的坡度会使脊瓦下滑,交梁上需要铁钉固定,为了保护铁钉免受雨雪侵蚀,这些仙人神兽像就用来当铁钉的帽子,并起到装饰作用。垂兽、套兽、戗兽也都是一样的作用。

清朝举办大典时,摆放在太和殿广场上的品级山,官员依据品级山标示位置根据自己的等级入位。品级山现在太和门西庑的“清宫卤簿仪仗展”展出 太和殿装饰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饰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有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有镌刻着龙纹的鎏金铜叶。

太和殿共有立柱72根,最高的12.7米,最粗的直径1.06米。原来都是楠木立柱,但早已毁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火灾,今太和殿的柱子是清朝康熙年间重建时用松木拼接而成,其中包括宝座两侧直径1米的6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这种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是紫禁城其他建筑物没有的。所贴金箔使用深浅两种颜色,以突出图案。6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上的龙,龙头全都望向宝座。太和殿内的天花、藻井等的设计,康熙十八年(1679年)火灾以前也是所有宫殿中等级最高的。藻井寓意为“水”。天花上有专为太和殿描画的彩画,以龙凤图案为主,大量使用金色。彩画同时也应用在柱子等地方。

太和殿内地面铺砌金砖,每块边长约为0.67米,整个太和殿共有4718块金砖。所谓金砖,是苏州等地烧制的高级砖块,烧制程序十分复杂,前后花费时间长达半年以上,成品还需经过仔细挑选,才能铺砌在太和殿上。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北京故宫 太和殿
1956 中国 首都名胜 (5-5)
北京故宫 太和殿
1998 中国 故宫和卢浮宫 中国-法国联合发行 (2-2)
(右下)北京故宫 太和殿
2007 中国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场馆 (6+1MS-MS)
北京故宫 太和殿
2015 中国 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 (4-2)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 北京故宫 太和殿
1996 马里 亚洲国际邮展 (9+1MS-4)
中国 北京故宫 太和殿
1998 法国 故宫和卢浮宫 中国-法国联合发行 (2-1)
中国 北京故宫 太和殿
2016 澳门 北京故宫风貌 (4+1MS-MS)
中国 北京故宫 太和殿
2017 摩纳哥 中国帝国宫廷生活展览 (1MS全)
(下)中国 北京故宫 太和殿
2018 摩纳哥 中国帝国宫廷生活展览 (1MS全)

中和殿

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

中和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华盖殿”。明朝嘉靖年间遭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如今中和殿天花内构件上仍然留有明朝“中极殿”墨迹。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始改称“中和殿”。“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

中和殿高29米,平面呈正方形,为单檐四角攒尖顶,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为580平方米。中和殿的面积是三大殿中最小的。

中和殿四面开门,正面(南面)有三交六椀槅扇门12扇,东面、北面、西面有槅扇门各4扇。门前石阶南北各三出,东西各一出,中间是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门两侧有青砖槛墙,上有琐窗。中和殿的门窗形制取自《大戴礼记》中提到的“明堂”,避免了三大殿门窗的雷同。中和殿内外檐都饰有金龙和玺彩画,天花采用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设有地屏宝座。

中和殿正中设有宝座,两旁陈列着两个肩舆。所谓的肩舆是皇帝乘坐的轿子中的一种,主要供皇帝在紫禁城内活动使用。宝座上方的内檐下悬挂乾隆帝御题“允执厥中”匾额,“允执厥中”源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两侧柱子上挂有乾隆帝御题对联:“时乘六龙以御天所其无逸,用敷五福而锡极彰厥有常。”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所在的台基上,设置有龙的头部形状的排水口。下雨时,排水头一起喷水,形成“千龙吐水”的景观。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北京故宫 中和殿
2020 中国 故宫博物院(二) (4+1MS-2)

弘义阁

弘义阁,位于紫禁城太和殿前广场西庑,与东庑体仁阁遥遥相对。

弘义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西侧,坐西朝东,与体仁阁相对立。弘义阁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为“武楼”,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武成阁”,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改称“弘义阁”。洪武朝,相对文楼作为皇帝大婚仪式、皇太子纳妃仪、万寿节赐宴的地方,武楼则作为公主出嫁的典礼所在。弘义阁在明朝的用途无线索可寻;清朝,弘义阁两庑是内务府广储司六库,贮存金、银、制钱、珠宝、玉器、金银器皿等等。皇帝、皇后筵宴用的金银器皿由银库预备,用毕仍交还该库收存。

2005年起,故宫博物院在弘义阁迤南西庑举办“清宫武备兵器展”,作为故宫博物院的常设展览之一。本展览共展出文物70多件,包括盔甲、马鞭、马鞍、弓箭、櫜鞬(撒袋)、阿虎枪、鹿哨、刀剑、火枪、火炮、马步枪等等。这些文物仅是清朝军器装备中的一小部分。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 北京故宫 弘义阁
2016 澳门 北京故宫风貌 (4+1MS-3)

乾清门

乾清门(满语:ᡴᡳᠶᠠᠨᠴᡳᠩᠮᡝᠨ,穆麟德:kiyan cing men)是北京故宫内廷正门,过此门方见乾清宫,因乾清宫而得名。

乾清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在清朝,这里是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

“御门听政”由太和门改在乾清门的惯例始于顺治帝。御门听政一般在早上8点开始。听政时皇帝坐在乾清门内的临时座位上,前来奏事的官员跪在门口向皇帝报告,然后皇帝作出决定,称为“降旨”。奏事完毕后,大臣从东面的台阶退下。然后轮到下一位官员上前。

在清朝皇帝中,康熙帝是采用这种形式处理政事中最为勤奋的一个。在位期间,他除了春夏秋到畅春园和避暑山庄“避喧听政”及木兰秋狝的时间外,居住在紫禁城的时间扣除冬月几乎天天到乾清门听政。直到他年老,大臣们劝他保重身体他依然如故。康熙作出的不少重大决定都是在乾清门听政时决定的。雍正、乾隆以后,改在园明三园“避喧听政”的时间多了,清帝居住在紫禁城的时间不多,听政次数也日益稀疏。到咸丰帝的时候听政活动结束。

除了“御门听政”之外,乾清门还是清朝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的举行场所。

乾清门在保和殿后面,乾清门广场以北。乾清门广场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矩形广场。广场西面是隆宗门,东面是景运门。这个小广场是故宫外朝和内廷的分界:广场北面,包括乾清宫在内的三宫六院被视为内廷;广场以南,三大殿加上文华殿、武英殿就是外朝。

乾清门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16米,单檐歇山顶,汉白玉须弥座高1.5米,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左右各有一只鎏金铜狮。门前为三出三阶,中间是御路石。乾清门中开三门,门扉设在后檐。两梢间是青砖槛墙,安有方格窗。檐下施有单昂三踩斗栱,绘有金龙和玺彩画。门两侧设有八字琉璃影壁,高8米,长9.7米,壁心和岔角饰有琉璃花。门内有高台甬路通往乾清宫月台。

顺治帝决定在乾清门“御门听政”后不久,他下令在景运门盖起一排房屋,作为上朝官员待漏的地方,并拆掉明朝时建在午门东西两侧的对应建筑。到了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帝又新建了一些建筑。这包括在乾清门外东侧内左门以东,坐北向南的庐房面阔十二间,进深两间,自西向东分别为:外奏事处、散秩大臣值班处、文武大臣奏事待漏处。对面周庐五间,是宗室王公奏事待漏处,其西侧还有一座井亭。乾清门外西侧内右门以西,坐北向南的庐房面阔十二间,进深两间,自东向西分别为:侍卫值宿房、军机处大臣值房、内务府大臣办事处。对面周庐五间则是军机章京值房,其东侧还有一座井亭。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北京故宫 乾清门
2015 中国 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 (4-4)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 北京故宫 乾清门
1996 马里 亚洲国际邮展 (9+1MS-5)

乾清宫

乾清宫(满语:ᡴᡳᠶᠠᠨᠴᡳᠩᡤᡠᠩ,穆麟德:kiyan cing gung)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

乾清宫与坤宁宫分别为传统意义上的帝、后寝宫。乾、坤分别为《周易》中的卦名,乾表天,坤表地。《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是谓“乾清坤宁”。“乾清”为天有道,则星斗不乱、四时有序。

乾清宫连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上覆黄琉璃瓦。乾清宫坐落在单层汉白玉台基上,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乾清宫的尺度比太和殿小很多。乾清宫的檐角置有九个脊兽,檐下上层为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有金龙和玺彩画,安有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窗。

乾清宫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是减柱造形式,以便扩大室内的空间。殿内铺墁金砖。后檐两金柱之间设屏,屏前设有宝座,宝座上方悬挂“正大光明”匾。东西两梢间是暖阁,后檐设有仙楼,东西尽间是穿堂,向北可通往交泰殿、坤宁宫。

乾清宫由于在嘉庆二年(1797年)被焚毁,此前的对联、匾额也全部被毁,所以重建后皆用乾隆帝题文来补题全部对联、匾额。宝座上方悬挂顺治帝御题“正大光明”匾(后由乾隆帝临摹)。宝座两侧柱子上悬挂乾隆帝临摹的康熙帝御题对联:“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难。”上联意思是:皇帝是“万邦”之表率,需谨慎修身,一心要持之以恒。下联意思:要弘大五典五常,维系伦理观念,不要轻率处理民众力役之事,要慎重考虑其中的艰难。该对联后侧的柱子上另有一副乾隆帝御题对联:“克宽克仁,皇建其有极;惟精惟一,道积于厥躬。”

乾清宫前有宽敞的丹墀(月台),丹墀左右各有一对铜龟、铜鹤,另外还有日晷、嘉量,丹墀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连接乾清门。在丹陛下方,以及丹墀左右两个前出踏跺下,各有一个涵洞式通道,三者连成一条直线,俗称“老虎洞”。由于乾清宫院落被高台甬路从中央分隔成东西两半,皇帝的内侍不得登上高台甬路,若想横穿,只好在“老虎洞”中穿行。“老虎洞”也是其他内侍在东六宫、西六宫之间往来的近路。

乾清宫丹墀外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文石台,台上置社稷江山金殿。文石台下面有石基,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为556厘米,高30厘米。四周环绕白石栏杆,南面出一步台阶。白石栏杆的形制和乾清宫等处的石栏不同,其地柎仿须弥座中的下枭式样,浅雕伏莲,栏板上浅雕菱形、卷草图案,望柱头雕有狮子。

乾清宫丹墀中央有一对万寿灯。丹陛下的一对社稷江山金殿外侧,有一对天灯。清朝时,将万寿灯、天灯插在石制的灯座内。现在未插放万寿灯、天灯,游客仅可见到灯座。乾隆五十一年二月(1786年),“宁寿宫皇极殿前照乾清宫殿前安竖天灯二座、万寿灯二座。”这样皇极殿前也有了天灯、万寿灯。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北京故宫 乾清宫前的日晷
1999 中国 2000年邮资片 PP18 (1全)
北京故宫 乾清宫前的日晷
2001 中国 世纪交替 (5-5)
北京故宫 乾清宫
2020 中国 故宫博物院(二) (4+1MS-3)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 北京故宫 乾清宫
1996 尼维斯岛 亚洲国际邮展 (9+1MS-1)

寿安宫

寿安宫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寿康宫以北,英华殿以南,现为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在地。

寿安宫既是主殿的殿名,又是该组建筑群的总称。寿安宫建筑群坐北朝南,东西宽78米,南北长107米,总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前后分三进院落,东、西各有跨院。

春禧殿为第一进院正殿。旧建筑被毁时间不详,现有建筑为1989年重建。春禧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明间开门,其他为槛窗。春禧殿左右辟有穿堂门,通往第二进院。

寿安宫为第二进院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退进一间,设有步步锦槅扇门四扇,次间、梢间都设有槛窗。后檐明间开门,次间、梢间都设有槛窗。寿安宫两侧的山墙各出转角延楼,环抱相属,向南与春禧殿后卷殿两山相连。

福宜斋、萱寿堂:寿安宫后面为第三进院,院中叠石为假山,假山的东西两侧各有三开间小殿,其中东侧小殿称“福宜斋”,西侧小殿称“萱寿堂”。

寿安门外有一条东西向的甬道。甬道东端为开口,通向雨花阁的春华门前。甬道西端为“长庚门”,坐东朝西,从甬道走出长庚门,便是横跨在南北流向的内金水河上的长庚桥。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 北京故宫 寿安宫
中国 北京故宫 寿安宫 春禧殿
2016 澳门 北京故宫风貌 (4+1MS-1,4)

御花园

御花园明朝称“宫后苑”,清朝称“御花园”。该园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后来曾有增修,如今仍保留有初建时的格局。该园南北长80米,东西长140米,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御花园的主体建筑钦安殿是重檐盝顶式建筑,处在紫禁城中轴线上,以钦安殿为中心,向南侧及东、西两侧布置亭台楼阁。御花园内的竹、柏、松之间点缀山石,形成了四季长青的景观。

御花园建筑布局对称但又灵活,舒展而又有机地融为一体。钦安殿两侧平衡布置将近20座各类建筑。其中,浮碧亭和澄瑞亭、万春亭和千秋亭独具特色,这两对亭子东西对称分布,浮碧亭和澄瑞亭是横跨水池的方亭,南侧出抱厦;万春亭和千秋亭是上圆下方、四面出抱厦、平面呈十字形的多角亭,表现“天圆地方”的观念。

园内奇石星罗棋布,草木茂盛,古柏和藤萝都有数百年历史。御花园内现存160多株古树,分布在园内各处,还有各种山石盆景点缀园中。例如绛雪轩前的一段木化石制成的盆景,貌似长年曝晒的朽木,敲击却有声,确实是石质。

园内甬路都是用各种颜色的卵石铺砌,组成900多幅图案,包括人物、景物、花卉、戏剧、典故等等。

花园原来是皇帝及后妃憩赏的园林,也兼具颐养、祭祀、读书、藏书等功能。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北京故宫 御花园 千秋亭
2020 中国 故宫博物院(二) (4+1MS-4)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 北京故宫 御花园 千秋亭
1996 尼维斯岛 亚洲国际邮展 (9+1MS-8)

神武门

神武门(满语:ᡧᡝᠨᡠᠮᡝᠨ,穆麟德:šen u men, 英语:Gate of Divine Prowess)是北京紫禁城的北门,目前为故宫博物院的正门。早前神武门与南边的午门一样,是游客参观故宫进出的通道之一。但2011年7月2日起,因参观路线变更为午门进、神武门出,现时神武门只作为游客游览故宫的出口,不能由此进入故宫。“故宫博物院”五个大字为郭沫若所题写。

神武门位于紫禁城北城墙正中,坐南朝北,是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本称玄武门,以中国古代四方神中的北方神玄武为名。清朝康熙年间,避康熙帝玄烨讳而改名神武门。

旧时,神武门的门楼内设有钟、鼓,和北京钟鼓楼相应。神武门内的钟、鼓由銮仪卫管理,钦天监指示更点,每天由博士一员轮值。每天黄昏之后鸣钟108响,钟后敲鼓起更。其后每更鸣钟击鼓,启明时鸣钟报晓。皇帝居住在宫中时,不鸣钟。

神武门总高31米,平面呈矩形。基部是汉白玉须弥座,城台辟有门洞3券,城台上面是城楼。城楼建在汉白玉基座上,面阔5间,进深1间,四周设有围廊,用汉白玉栏杆环绕。城楼前后檐的明间及左、右次间开门,安装有菱花隔扇门。东西两山设有双扇板门,通往城墙以及左、右马道。四面门前分别出有踏跺。城楼是重檐庑殿顶,上层是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层是单翘单昂五踩斗栱,梁枋之间饰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城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上檐悬挂有蓝底鎏金铜字满汉文合璧“神武门”华带匾。城楼内顶部是金莲水草天花,地面用金砖铺墁。

神武门内,有东西走向的一条长街,称为“北横街”。北横街东、西分别到紫禁城东、西城墙脚下。北横街与紫禁城北城墙之间,有东长房、西长房,分别位于神武门内的东、西两侧。旧时,东长房、西长房均属于杂房,东长房可能曾经被用作库房、厨房等。2009年8月,经过装修改造的东长房被辟为东长房观众服务区。故宫博物院院长办公室,位于神武门内以西,没有门牌。

神武门外,有神武门广场,广场南为神武门,向北至景山前街,通往景山公园,筒子河从广场下的涵洞流过。旧时,广场北部有北上门,北上门东、西两侧各有连房,它们均位于筒子河北岸、景山前街南侧。1956年,北上门及东、西连房拆除。2003年,神武门广场不再作为停车场使用,同时神武门不再作为机动车辆通道。机动车辆要从东华门、西华门出入故宫。此举是故宫博物院为恢复神武门广场的历史原貌而进行的改革措施。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 北京故宫 神午门
2003 香港 中国的世界遗产 (6-2)
中国 北京故宫 神武门
2016 澳门 北京故宫风貌 (4+1MS-2)

角楼

紫禁城城墙四角各有一座造型非常奇特的角楼,有军事瞭望之用设计亦十分精巧,共有3层屋檐9梁18柱28个翼角72脊。角楼坐落于厚城墙之上四周围以汉白玉石栏杆,台基楼梯分上下两层。

发行国家/地区:伪日本华北占领区 Japanese North China Occupation

北京故宫 角楼
1945 伪日本华北占领区 华北政务委员会5周年纪念 (4-3)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北京故宫 角楼
1952 中国 北京风光普通邮简(天安门邮资图)(1全)
北京故宫 角楼
1953 中国 不同图案普通邮票 普6 (6-6)
北京故宫 角楼
1954 中国 普6型故宫角楼图 普通明信片 PP1954-2 (1全)
北京故宫 角楼
北京故宫 角楼
2002 中国 故宫角楼 PP57 (2全)
北京故宫 角楼
2006 中国 故宫角楼 PP57 改值 (1全)
北京故宫 角楼
2008 中国 奥运会-从北京到伦敦 英国-中国联合发行 (4-2)
北京故宫 角楼
2015 中国 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 (4-3)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或地区

中国 北京故宫 角楼
1996 马里 亚洲国际邮展 (9+1MS-9)
中国 北京故宫 角楼
2008 英国 奥运会-从北京到伦敦 英国-中国联合发行 (4-4)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明清旧城中心,是后金入关前的沈阳(盛京)皇宫和清朝迁都北京后的盛京行宫(或称奉天行宫) ,始建于1625年,初成于1636年,后金入关后成为陪都。至乾隆帝时期又有较大规模的改建与增修,占地约6万平方米。1926年以后,其建筑群陆续辟作博物馆(现称沈阳故宫博物院)。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及沈阳的明清皇家宫殿”项目。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后金汗努尔哈赤将都城从东京迁移至明沈阳中卫城,同年开始在沈阳中卫城中心部位偏东南角的位置修筑宫殿,即现存的大政殿和十王亭。这组建筑主要是作为理政和朝贺的场所,努尔哈赤居住的寝宫在原沈阳城的北门——安定门。

1626年,皇太极继承后金汗位。从1631年起,用5年的时间对盛京城和皇宫进行改建。他在其原来王府的基础上修建新的大内宫殿,并将原沿袭自沈阳中卫城的十字形街道系统改为井字形街道系统,从而将皇宫置于城池的中央。

顺治元年八月二十日,离开盛京。清朝入关后,沈阳故宫失去了作为皇宫的地位,成为陪都行宫。康熙帝和乾隆帝东巡祭祖期间,曾在此居住。乾隆四十六年,即1780年,增建了西路建筑,包括戏台嘉荫堂和用于储藏四库全书的文溯阁,并在中路修建了东所、西所和盛京太庙。以及对某些入关前宫殿的局部进行改造,其中比较重要的一处是崇政殿,因皇帝东巡时在此举行典礼,但殿内屏风宝座等均系皇太极时遗留,不便使用,所以乾隆皇帝命重新制作。乾隆九年,又命于殿前增设日晷、嘉量。文溯阁等西路宫殿建成后,直到终清之时这里的建筑未再有明显变化。

1636年,皇太极在此去汗号称帝,改国号为清 ,对沈阳宫殿各主要建筑分别正式命名:“定宫殿名,中宫为清宁宫、东宫为关雎宫、西宫为麟趾宫、次东宫为衍庆宫、次西宫为永福宫、台东楼为翔凤楼、台西楼为飞龙阁、正殿为崇政殿、大门为大清门、东门为东翼门、西门为西翼门、大殿为笃恭殿”。此后又在大清门前东、西两侧分别建文德坊、武功坊两座牌坊,因坊心有“崇德二年孟春吉日立” ,可知建成于1637年。这也是清入关前唯一有确切年代记载的宫殿。

与北京故宫相比,沈阳故宫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满、蒙、藏特色。东路大政殿、十王亭建筑 是仿照八旗行军帐殿(大幄次)的布局。中路的特点则是“宫高殿低”,居住部分位于高台之上,俯瞰理政的正殿区域,这是来源于满族人喜居于台岗之上的生活习惯。西路以及中路的东西二宫则是完全的汉式建筑。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沈阳故宫
1996 中国 沈阳故宫 (2全)

大政殿

大政殿原称“大殿”,也称八角殿,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改名“笃恭殿”,康熙年间改为今名。是皇太极和诸位贝勒及王公大臣讨论国家大事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顺治帝也在这里登基即位。为重檐八角亭式建筑,内部结构为彻上明造。下有大青石修建的须弥座台基。殿顶为绿剪边黄琉璃瓦,中央为宝瓶火焰珠攒尖顶。殿内有宝座、藻井。殿北有五间銮驾库,存放皇帝仪仗,乾隆时期扩建为十三间,后拆为十一间。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沈阳故宫 大政殿
2007 中国 沈阳地铁 沈阳地铁 邮资封 PF187 (1全)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 沈阳故宫 大政殿
1996 尼维斯岛 亚洲国际邮展 (9+1MS-4)
中国 沈阳故宫 大政殿
1996 马绍尔群岛 亚洲国际邮展 (1MS全)

凤凰楼

凤凰楼位于崇政殿之北,原名“翔凤楼”,为清宁宫内院的门楼。高三层,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为三间。曾是皇帝计划军政要事和举行宴会之地,清朝入关后改为存放历代实录、玉牒、“御影”以及玉玺的场所。楼南东侧为三开间的日华楼和五开间的师善斋,西侧为霞绮楼和协中斋。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沈阳故宫 凤凰楼
2007 中国 沈阳故宫 凤凰楼 邮资片 PP149 (1全)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沈阳故宫
1998 中国 风光邮资明信片 FP6 (10-1)
信封图:北京故宫 太和殿和铜狮子
2005 中国 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邮资封 JF76 (1全)
版张边纸:北京故宫 太和殿、铜狮子
2006 中国 金银器 中国与波兰联合发行 (2-版张边纸1)
北京故宫 铜狮子
2014 中国 第15届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邮资封 JF114 (1全)
背景下方为故宫博物院
2016 中国 文化遗产日 (2-2)
北京故宫
2023 中国 个性化邮票 (1全)

发行国家/地区:中国 China

背景:明代北京皇宫城图
2005 中国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3+1MS-1)

发行国家/地区:其他国家或地区

中国 北京故宫 金水桥 太和门
1996 马里 亚洲国际邮展 (9+1MS-1)
中国 北京故宫
中国 北京故宫
中国 北京故宫
1997 冈比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50周年 (45+4MS-20,21,22)
中国 北京故宫
2008 列支敦士登 北京奥运会 (2-1)
电子邮票 2015
故宫太和殿
 丹麦
金庸小说人物2018
背景为乾清宫内设
(左上)中国 北京 故宫石狮子
2020 西属安道尔 安道尔的民族社区:华人 (1MS全)
  •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北京及沈阳的明清皇家宫殿.txt
  • 最后更改: 8周前
  • (外部编辑)